CN110454872A -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4872A
CN110454872A CN201910767166.9A CN201910767166A CN110454872A CN 110454872 A CN110454872 A CN 110454872A CN 201910767166 A CN201910767166 A CN 201910767166A CN 110454872 A CN110454872 A CN 110454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air conditioner
val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7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柏良
邓李娇
李欣
叶强蔚
陈远远
孙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7671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4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4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4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24F1/003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exhaustion of in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曲轴、第一压缩缸和第二压缩缸,所述壳体外设有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排气油分离器,所述第一压缩缸和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缸的一端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缸的另一端与排气油分离器相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新风空调和新风管道。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机解决压缩机缺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使用全热交换芯体和热回收换热器,对室内排风进行两次热回收,减少排风能量浪费,提高系统能效。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新风系统是空调的三大空气循环系统之一,即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室外空气循环系统,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通过新风系统管道向室外排出室内的浑浊空气,形成室内外空气,压力差,完成室内外的空气交换,清新空气。目前直接蒸发式新风机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风机组主要承担新风负荷,然而,在室内外空气的温湿状态差别较大的时候,特别是在夏季湿热地区或冬季寒冷地区,新风交换会产生比闭循环更大的负荷;另外,夏季工况,为了达到对室外新风的除湿处理,新风机组需要尽量降低蒸发温度,这对只配置一个蒸发器的新风机组来说,为了达到除湿目的,蒸发温度通常很低,导致系统能效较低,能源浪费较大。
公开号为CN 205373127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进气双排气的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两个压缩缸、两个气液分离器、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能同时为制冷系统提供两个蒸发温度和两个冷凝温度。压缩机的各个可动部件(例如,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转子压缩机的转子、轴承等)均需要润滑油的润滑以维持各个可动部件以及整个压缩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该压缩机一个压缩缸的排气直接排到压缩机壳体外部,压缩机润滑油会随着排气排到压缩机外部,导致压缩机内部润滑油越来越少,因此压缩机容易因缺油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解决双进气双排气压缩机产生的缺油损坏及传统新风除湿机送风模式单一,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曲轴、第一压缩缸和第二压缩缸,所述壳体外设有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和排气油分离器,所述第一压缩缸和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缸的一端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缸的另一端与排气油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设有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设有第二吸气口,所述壳体顶盖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排气油分离器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曲轴将电机的旋转力分别传递给所述第一压缩缸内的第一滚动转子和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滚动转子,以压缩制冷剂。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腔固定设有腔室间隔板将壳体内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腔室间隔板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曲轴穿过该孔固定在壳体中心位置。
进一步,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固定于外壳的内壁,所述电机转子套设在曲轴上。
进一步,所述上腔室底部设有上油池,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有下油池,收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分离出的润滑油。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一压缩缸通过第一吸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和第二压缩缸通过第二吸气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气油分离器的内腔分别设置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所述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排气油分离器底部设有排气管和第二压缩缸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一侧设有回油管与下油池固定连接。
一种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通过制冷剂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第一四通阀、冷凝器、第二四通阀和如以上所述的压缩机,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端口和压缩机第一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C端口与冷凝器的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空调室内机包括热回收换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和将这些部件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道。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新风管道和以上所述的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管道包括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的室外进风口和用于将新风送入室内的室内送风口,从所述室外进风口依次流经初效滤网、全热交换芯体、高效滤网、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加湿器和室内送风口。
进一步,所述新风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均为E端口与S端口相通,D端口和C端口相通,所述冷凝器和热回收换热器为高温状态,向外界散发热量,所述热回收换热器向室内排风中释放热量,排风冷却热回收换热器,即回收排风冷量,避免排风冷量浪费;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为低温状态,从外界吸收热量。
进一步,所述新风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均为E端口与D端口相通,S端口和C端口相通,所述冷凝器和热回收换热器为低温状态,从外界吸收热量,热回收换热器从室内排风中吸收热量,回收排风热量,避免排风热量浪费,所述高温蒸发器和低温蒸发器为高温状态,向外界散发热量。
进一步,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阀和室外进风口盖板,通过调节所述风阀和室外进风口盖板的开关实现不同送风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所述风阀挡板位于风阀挡板第一位置,所述室外进风口盖板打开,回风不与新风混合,全部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和热回收换热器后排到室外,实现新风模式;所述风阀挡板在风阀挡板第一位置和风阀挡板第二位置之间,所述室外进风口盖板打开,一部分回风与新风混合,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实现混风模式;所述风阀挡板位于风阀挡板第二位置,室外进风口盖板关闭,回风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回风经过风阀挡板第一位置后依次经过高效滤网、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和加湿器后送入室内,实现回风模式。
进一步,所述风阀挡板与风阀挡板第二位置之间夹角为0°~90°。
进一步,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在室内回风通道,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高温蒸发器串联,所述热回收换热器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与低温蒸发器串联。
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包括排气油分离器、回油管、缸体间隔板和上油池等部件,解决压缩机缺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使用全热交换芯体和热回收换热器,对室内排风进行两次热回收,减少排风能量浪费,提高系统能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室内送风模式包括新风模式、回风模式、混风模式,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情况开启最佳的送风模式,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情况下,使系统能效达到最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压缩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新风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新风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新风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新风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压缩机;11、第一气液分离器;111、第一吸气口;112、第一吸气管;12、第二气液分离器;121、第二吸气口;122、第二吸气管;13、壳体;131、第一排气口;132、上腔室;133、下腔室;134、上油池;135、下油池;136、曲轴;137、电机转子;138、电机定子;139、第一压缩缸;1310、第二压缩缸;1311、腔室间隔板;1312、第一滚动转子;1313、第二滚动转子;14、排气油分离器;141、第二排气口;142、排气管;143、回油管;144、通气孔;145、第一挡油板;146、第二挡油板;2、空调室内机;21、第一电子膨胀阀;22、第二电子膨胀阀;23、热回收换热器;24、初效滤网;25、全热交换芯体;26、高效滤网;27、高温蒸发器;28、低温蒸发器;29、加湿器;210、室外排风口;211、室外进风口;212、室内送风口;213、室内回风口;214、二氧化碳传感器;215、排风机;216、送风机;217、风阀;218、风阀电机;219、风阀挡板;220风阀挡板第一位置;221、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2、室外进风口电机;223、室外进风口盖板;224、第一制冷剂接口;225、第三制冷剂接口;226、第四制冷剂接口;227、第二制冷剂接口;3、空调室外机;31、第一四通阀;32、冷凝器;33、第二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1,包括壳体13,壳体13内设有电机、第一压缩缸139、第二压缩缸1310,壳体13外设有第一气液分离器11、第二气液分离器12和排气油分离器14,第一气液分离器11的顶部设有有第一吸气口111,第二气液分离器12的顶部设有第二吸气口121,壳体13顶盖设有第一排气口131,排气油分离器14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141,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1具有两个压缩缸、两个气液分离器、两个吸气口和两个排气口,能同时为制冷系统提供两个蒸发温度和两个冷凝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双吸气双排气压缩机1包括第一压缩缸139和第二压缩缸1310,两个独立的压缩缸共用一个曲轴136驱动第一滚动转子1312和第二滚动转子1313。壳体13中部固定设有腔室间隔板1311,腔室间隔板1311中心开设有通孔,曲轴136穿过该孔固定在壳体13中心位置,具有长轴部、偏心部和短轴部,曲轴136将电机的旋转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压缩缸139内的第一滚动转子1312和第二压缩缸1310内的第二滚动转子1313,以压缩制冷剂。例如,电机定子138固定于壳体13的内壁,电机转子137套设在曲轴136上,电机转子137通过冷压抱紧并带动曲轴136,但不以此为限,电机转子137也可以通过热套、粘结与曲轴136固定。电机转子137相对于电机定子138转动,以便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第一压缩缸139内的第一滚动转子1312和第二压缩缸1310内的第二滚动转子1313,以压缩制冷剂。
进一步,上腔室132底部设有上油池134,下腔室133的底部设有下油池135,用于收集压缩机1工作过程中分离出的润滑油,从而避免压缩机1缺油的情况。
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气液分离器11和第一压缩缸139通过第一吸气管112固定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2和第二压缩缸1310通过第二吸气管122固定连接。
本发明中提到的排气油分离器14,该排气油分离器14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141,排气油分离器14底部设有排气管142和第二压缩缸1310固定连接,排气管142一侧设有回油管143与下油池135固定连接。排气油分离器14的内腔上下分别设置第一挡油板145和第二挡油板146,该第一挡油板145和第二挡油板146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气孔144。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1具有两个独立的压缩缸,共用一个曲轴136驱动第一滚动转子1312和第二滚动转子1313,压缩机1被腔室间隔板1311分为上腔室132和下腔室133,上腔室132是第一压缩缸139的工作空间,下腔室133是第二压缩缸1310的工作空间,上腔室132和下腔室133是非连通的独立空间。第一吸气口111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一气液分离器11后进入第一压缩缸139进行压缩,从第一压缩缸139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经过电机定子138和电机转子137之间的空隙后,从第一排气口131排到压缩机1外部。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经过电机定子138和电机转子137之间的空隙时,制冷剂夹带的润滑油液滴会被电机定子138的绕组拦截下来,凝结成液滴的润滑油滴到上油池134中。第二吸气口121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气液分离器12后进入第二压缩缸1310进行压缩,从第二压缩缸1310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经过排气油分离器14的通气孔144后,从第二排气口141排到压缩机1外部。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经过排气油分离器14时,制冷剂夹带的润滑油液滴会被第一挡油板145和第二挡油板146拦截下来,并凝聚在排气油分离器14的底部,再通过回油管143流到下油池135中。通过排气油分离的作用,压缩机1润滑油被分离出来并回流到上油池134和下油池135中,避免出现压缩机1缺油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包括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1。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新风空调和新风管道。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3,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3通过制冷剂管道固定连接。空调室外机3包括第一四通阀31、冷凝器32、第二四通阀33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吸气双排气压缩机1,该第一四通阀31的D端口和压缩机1第一排气口131相连接,第一四通阀31的C端口与冷凝器32的一端相连。空调室内机2包括热回收换热器23、第一电子膨胀阀21、第二电子膨胀阀22、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以及将这些部件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道,第一电子膨胀阀21与冷凝器3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21另一端与低温蒸发器28相连接,低温蒸发器28的另一端与第一四通阀31的E端口相接,第一四通阀31的S端口与压缩机1的第一吸气口111相连接。压缩机1第二排气口141与第二四通阀33的D端口相连,第二四通阀33的C端口与热回收换热器23的一端相连,热回收换热器2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2相接,第二电子膨胀阀22另一端与高温蒸发器27相连,高温蒸发器27的另一端与第二四通阀33的E端口相接,第二四通阀33的S端口与压缩机1的第二吸气口121相连接。其中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31、第二四通阀33、冷凝器32、热回收换热器23、第一电子膨胀阀21、第二电子膨胀阀22、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以及将这些部件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道组成了新风空调的制冷循环。
进一步,新风空调还包括风道循环部分,风道循环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效滤网24、全热交换芯体25、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加湿器29和热回收换热器23,以及与这些部件连通的风道。
新风管道包括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的室外进风口211和用于将新风送入室内的室内送风口212,如图2所示的实心箭头方向为新风的流动方向,从室外进风口211依次流经初效滤网24、全热交换芯体25、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加湿器29和室内送风口212。
进一步,制冷剂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
本实施例的新风空调系统中,当制冷模式运行时,第一四通阀31和第二四通阀33均为E端口与S端口相通,D端口和C端口相通,冷凝器32和热回收换热器23为高温状态,向外界散发热量,热回收换热器23向室内排风中释放热量,排风冷却热回收换热器23,即回收排风冷量,避免排风冷量浪费;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为低温状态,从外界吸收热量。特别地,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2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开度调节,使得高温蒸发器27温度高于低温蒸发器28,待处理空气经过高温蒸发器27时,只进行降温,不产生凝露,进而除湿;待处理空气经过低温蒸发器28时,进行降温和除湿。制冷模式时,加湿器不工作,不对待处理空气进行加湿。
制冷模式下,室外新风经过初效滤网24过滤后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5,在全热交换芯体25内,高温高湿的室外新风和低温低湿的室内回风进行热湿交换,新风温度和含湿量降低,回风温度和含湿量升高。从全热交换芯体25出来的新风和部分回风(混风模式)混合,被高效滤网26过滤后经过高温蒸发器27,高温蒸发器27的蒸发温度较高(优选的,高温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高于从全热交换芯体25出来的新风的露点温度),新风经过高温蒸发器27后,温度降低而含湿量不变,从高温蒸发器27出来的新风再经过低温蒸发器28降温除湿,温度进一步降低,含湿量下降,通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21节流效果调节低温蒸发器28的蒸发温度,使得从低温蒸发器28出来的新风达到送风要求,经过加湿器后,被送入室内,此时加湿器关闭。混风模式下,室内回风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新风在全热交换芯体25进行热湿交换后,再与热回收换热器23换热后被排出室外,另一部分与从全热交换芯体25出来的新风混合后,再依次经过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后被再次送入室内。
制冷剂循环因存在两个蒸发温度,高温蒸发器27内制冷剂蒸发压力较高,压缩比较小。相比单蒸发温度制冷剂循环,本发明所用的双蒸发温度的制冷剂循环系统能效更高。待处理空气经过高温蒸发器27时,只降低温度而含湿量不降低;待处理空气再经过低温蒸发器时,温度和含湿量均降低。对新风而言,是一个温湿分控的过程。
本实施例的新风空调系统中,当制热模式运行时,第一四通阀31和第二四通阀33均为E端口与D端口相连通,S端口和C端口相连通,冷凝器32和热回收换热器23为低温状态,从外界吸收热量,热回收换热器23从室内排风中吸收热量,回收排风热量,避免排风热量浪费;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为高温状态,向外界散发热量。特别地,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2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开度调节,使得高温蒸发器27温度低于低温蒸发器28,待处理空气经过高温蒸发器时,温度升高;待处理空气经过低温蒸发器时,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制热模式运行时,加湿器29根据室内回风湿度情况进行工作,室内回风湿度低时对待处理空气进行加湿,室内回风湿度高时不对待处理空气进行加湿。
制热模式下,室外新风经过初效滤网24过滤后进入全热交换芯体25,在全热交换芯体25内,低温低湿的室外新风和高温高湿的室内回风进行热湿交换,新风温度和含湿量升高,回风温度和含湿量降低。从全热交换芯体25出来的新风和部分回风(混风模式)混合,被高效滤网26过滤后经过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新风含湿量不变而进行两次升温,通过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21节流效果,可调节低温蒸发器27的冷凝温度,使得从低温蒸发器出来的新风达到送风温度要求,新风经过加湿器29加湿后,即室内回风湿度低时,加湿器开启,含湿量增加到所需要求并被送入室内。混风模式下,室内回风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新风在全热交换芯体25进行热湿交换后,再与热回收换热器换热后被排出室外,另一部分与从全热交换芯体25出来的新风混合后,再依次经过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后被再次送入室内。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室内机2结构。空调室内机2被分为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其中新风通道包括室外进风口211、初效滤网24、全热交换芯体25、送风机216、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加湿器29、室内送风口212;回风通道包括室内回风口213、全热交换芯体25、热回收换热器23、排风机215、室外排风口210。优选地,全热交换芯体25与新风通道为同一个芯体。第一制冷剂接口224、热回收换热器、第二电子膨胀阀22、高温蒸发器27和第二制冷剂接口227依次相连;第三制冷剂接口225、第一电子膨胀阀21、低温蒸发器28和第四制冷剂接口226依次相连。空调室内机2通过第一制冷剂接口224、第二制冷剂接口227、第三制冷剂接口225和第四制冷剂接口226与空调室外机3连通,实现制冷剂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流动。
进一步,空调室内机2还包括风阀电机218、风阀217及风阀挡板219,室外进风口电机222和室外进风口盖板223。风阀217和室外进风盖板的开关,可实现不同送风模式的切换,包括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和回风模式。新风模式:风阀挡板219位于风阀挡板第一位置220,室外进风口盖板223打开,回风不与新风混合,全部经过全热交换芯体25和热回收换热器23后排到室外。混风模式:风阀挡板219在风阀挡板第一位置210和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1之间,室外进风口盖板223打开,一部分回风与新风混合,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另一部分回风经过全热交换芯体25和热回收换热器23后排到室外。通过调节风阀挡板219与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1之间夹角β的大小,优选地,0°≤β≤90°,可以调节经过全热交换芯体的回风流量与总回风流量之间的比例,β越大,则该比例越大。回风模式:风阀挡板219位于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1,室外进风口盖板223关闭,回风不经过全热交换芯25体,全部与新风混合后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新风模式、回风模式和混风模式具体控制如表1所示。
表1.送风模式控制
进一步,室内机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214,在室内回风通道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214,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自动运行不同送风模式,实现节能的同时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表2是各送风模式的运行条件,在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等于2000PPM,运行新风模式,目的是短时间内引入大量新风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处于优良状态;在1000PPM≤二氧化碳浓度≤2000PPM,运行混风模式,用新风置换部分室内空气,保持室内空气处于优良状态,同时起到节能作用;在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等于1000PPM,运行回风模式,室内空气质量较好,不需换气,运行回风模式实现节能目的。新风模式、回风模式和混风模式运行条件如表2所示。
表2.各送风模式运行条件
条件 送风模式
2000PPM≤二氧化碳浓度 新风模式
1000PPM≤二氧化碳浓度≤2000PPM 混风模式
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 回风模式
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回风模式均具有净化作用,各送风模式可与制冷系统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搭配使用,实现待处理空气的制冷、降温除湿、制热或升温加湿功能,为室内提供恒温(制冷/制热)、恒湿(加湿、除湿)、恒氧(低CO2浓度)、恒净(净化)的舒适环境。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第二种实施例,冷凝器32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21与高温蒸发器27串联,热回收换热器23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2与低温蒸发器28串联,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冷凝器32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21与低温蒸发器28串联,热回收换热器23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2与高温蒸发器27串联。第二种实施例制冷和制热模式运行情况,以及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和回风模式运行条件和控制情况,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空调系统可以应用于家用空调制冷系统,也可以应用于车用空调制冷系统,通过调节蒸发器温度,达到对新风的预冷和除湿的目的,室内送风模式包括新风模式、回风模式、混风模式,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情况开启最佳的送风模式,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情况下,使系统能效达到最优。并且采用双吸气双排的压缩机1,提高新风空调系统的能效。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排气油分离器14的双吸气双排气压缩机1,解决了双吸气双排气压缩机1产生的缺油损坏问题。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3),所述壳体(13)内设有电机、曲轴(136)、第一压缩缸(139)和第二压缩缸(1310),所述壳体(13)外设有第一气液分离器(11)、第二气液分离器(12)和排气油分离器(14),所述第一压缩缸(139)和第一气液分离器(11)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缸(1310)的一端和第二气液分离器(12)相连接,所述第二压缩缸(1310)的另一端与排气油分离器(14)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1)的顶部设有第一吸气口(111),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12)的顶部设有第二吸气口(121),所述壳体(13)顶盖设有第一排气口(131),所述排气油分离器(14)顶部设有第二排气口(141),所述曲轴(136)将电机的旋转力分别传递给所述第一压缩缸(139)内的第一滚动转子(1312)和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滚动转子(1313),以压缩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内腔固定设有腔室间隔板(1311)将壳体(13)内腔分为上腔室(132)和下腔室(133),所述腔室间隔板(1311)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曲轴(136)穿过该孔固定在壳体(13)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定子(138)和电机转子(137),所述电机定子(138)固定于壳体(13)的内壁,所述电机转子(137)套设在曲轴(136)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132)底部设有上油池(134),所述下腔室(133)的底部设有下油池(135),收集压缩机(1)工作过程中分离出的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1)和第一压缩缸(139)通过第一吸气管(1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12)和第二压缩缸(1310)通过第二吸气管(1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油分离器(14)的内腔分别设置第一挡油板(145)和第二挡油板(146),所述第一挡油板(145)和第二挡油板(146)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通气孔(14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油分离器(14)底部设有排气管(142)和第二压缩缸(1310)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142)一侧设有回油管(143)与下油池(135)固定连接。
8.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3),所述空调室内机(2)和空调室外机(3)通过制冷剂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空调室外机(3)包括第一四通阀(31)、冷凝器(32)、第二四通阀(33)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1),所述第一四通阀(31)的D端口和压缩机(1)第一排气口(131)相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31)的C端口与冷凝器(32)的一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空调室内机(2)包括热回收换热器(23)、第一电子膨胀阀(21)、第二电子膨胀阀(22)、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和将这些部件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道。
10.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管道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管道包括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的室外进风口(211)和用于将新风送入室内的室内送风口(212),从所述室外进风口依次流经初效滤网(24)、全热交换芯体(25)、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加湿器(29)和室内送风口(2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四通阀(31)和第二四通阀(33)均为E端口与S端口相通,D端口和C端口相通,所述冷凝器(32)和热回收换热器(23)为高温状态,向外界散发热量,所述热回收换热器(23)向室内排风中释放热量,排风冷却热回收换热器(23),即回收排风冷量,避免排风冷量浪费;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为低温状态,从外界吸收热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所述第一四通阀(31)和第二四通阀(33)均为E端口与D端口相连通,S端口和C端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32)和热回收换热器(23)为低温状态,从外界吸收热量,热回收换热器(23)从室内排风中吸收热量,回收排风热量,避免排风热量浪费,所述高温蒸发器(27)和低温蒸发器(28)为高温状态,向外界散发热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2)还包括风阀(217)和室外进风口盖板,通过调节所述风阀(217)和室外进风口盖板的开关实现不同室内送风模式的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挡板位于风阀挡板第一位置(220),所述室外进风口盖板(223)打开,回风不与新风混合,全部经过全热交换芯体(25)和热回收换热器23后排到室外,实现新风模式;所述风阀挡板(219)在风阀挡板第一位置(220)和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1)之间,所述室外进风口盖板(223)打开,一部分回风与新风混合,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实现混风模式;所述风阀挡板(219)位于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1),室外进风口盖板(223)关闭,回风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25),回风经过风阀挡板第一位置(220)后依次经过高效滤网(26)、高温蒸发器(27)、低温蒸发器(28)和加湿器(29)后送入室内,实现回风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挡板(219)与风阀挡板第二位置(221)之间夹角为0°~9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2)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214),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214)设置在室内回风(213)通道,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2)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21)与高温蒸发器(27)串联,所述热回收换热器(23)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2)与低温蒸发器(28)串联。
CN201910767166.9A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Pending CN110454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7166.9A CN110454872A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7166.9A CN110454872A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4872A true CN110454872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7166.9A Pending CN110454872A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487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1128A (zh) * 2019-11-01 2021-05-1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91182A (zh) * 2021-05-24 2021-07-09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风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和空调系统
CN113418223A (zh) * 2021-05-24 2021-09-21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多水温工况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114216173A (zh) * 2021-12-16 2022-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新风输送功能的压缩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40481A (zh) * 2020-10-16 2022-05-06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双吸双排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1128A (zh) * 2019-11-01 2021-05-11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1128B (zh) * 2019-11-01 2022-07-12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440481A (zh) * 2020-10-16 2022-05-06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双吸双排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4440481B (zh) * 2020-10-16 2024-02-02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双吸双排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3091182A (zh) * 2021-05-24 2021-07-09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风直膨式空气处理机组和空调系统
CN113418223A (zh) * 2021-05-24 2021-09-21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多水温工况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114216173A (zh) * 2021-12-16 2022-03-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新风输送功能的压缩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16173B (zh) * 2021-12-16 2023-0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新风输送功能的压缩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4872A (zh)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CN205878363U (zh) 一种热回收冷却除湿调温型新风处理机组
CN110375404B (zh) 双蒸发温度的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89050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247501A (zh) 数据中心用封闭热通道‑全回风干空气能中央空调系统
CN205980106U (zh) 封闭热通道‑全回风干空气能结合的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CN207299334U (zh) 一种热泵预冷-再热型空气处理机组
CN107860151A (zh) 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270447A (zh) 一种毛细管辐射专用空调热泵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48969A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0359250C (zh) 一机双系统新型户式新风除湿机
CN105737302A (zh) 基于干空气能的中央空调
CN106288045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09558595U (zh) 自耦换热及冷热回收新风除湿空调机
JP2006317012A (ja) エアコン
CN109695917A (zh) 空调系统
CN216790561U (zh) 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CN110469927A (zh) 自耦换热及冷热回收新风除湿空调机
CN210425368U (zh) 双蒸发温度的新风空调
CN214468973U (zh) 一种全空气一体式空调
CN116293959A (zh) 带全热交换器的热泵热回收型新风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73816U (zh) 一种压缩机、新风空调和新风空调系统
CN209524583U (zh) 空调系统
CN114198808A (zh) 一种再热型被动式环控一体机机组
CN210425366U (zh) 一种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