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8370A -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8370A
CN110448370A CN201910718673.3A CN201910718673A CN110448370A CN 110448370 A CN110448370 A CN 110448370A CN 201910718673 A CN201910718673 A CN 201910718673A CN 110448370 A CN110448370 A CN 110448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plate
calcaneum
minimally invasive
hole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8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新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186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83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83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61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4Fasteners therefor or fasteners being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6Pins or screws or threaded wires; nut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相连,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还包括用于穿过连接孔连接骨块的连接螺钉。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所需微创切口小、固定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背景技术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的关节内骨折通常为高能量损伤,约75%为高处坠落伤为足跟着地后遭受撞击所致。跟骨骨折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致残率高达30%。
目前,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扩展L形切口已广泛应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能良好显露骨折及距下关节面,利于复位,利于跟骨接骨板进行三点固定,能满足力学固定,防止关节面骨折块塌陷,该术式已成为金标准。但其手术创伤大,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钢板外露、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达25%;且广泛剥离软组织,破坏骨折块血运,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因此,许多学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最早的微创手术方法是经皮撬拔闭合复位技术,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极小、骨折愈合快的优点,但撬拔闭合复位成功率不高,存在撞运气的情况。且复位成功后一般采用经皮克氏针、经皮螺丝钉内固定,而克氏针、螺丝钉固定力量不够,达不到跟骨解剖接骨板的内固定效果,还存在针孔感染、退针、高度塌陷丢失等并发症。也有学者采用克氏针经皮撬拔闭合复位成功后,纵形小切口微创置入跟骨解剖形接骨板内固定,使得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少,固定牢靠,能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但跟骨解剖形接骨板为异形,一般长为6cm-9cm,宽为3.5cm-5cm,需做5cm的纵形切口,软组织下剥离面积达5cm*9cm,软组织仍有一定程度损伤,置入异形接骨板有一定难度。有学者对于撬拔闭合复位困难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跗骨窦入路复位,置入小形化的直形接骨板,较扩展L形切口入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但直形接骨板没有遵循三点固定原则,达不到跟骨解剖接骨板的固定效果,也要做5cm-7cm切口,逐层分离软组织,切断腓骨肌-跟骨韧带,分离腓肠神经,其属于有限切开复位手术,达不到微创手术要求,不属于微创手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所需微创切口小、固定效果好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所述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相连,所述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还包括用于穿过连接孔连接骨块的连接螺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拉力锁定螺钉、设于第一接骨板上的第一锁定孔和设于第二接骨板上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设有与拉力锁定螺钉螺纹连接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拉力锁定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锁定螺帽和锁定螺杆,所述锁定螺杆设有与第一锁定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配合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二接骨板夹设在锁定螺帽和第一接骨板之间。
所述锁定螺杆还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第二螺纹段。
所述第二接骨板设有用于容置锁定螺帽的沉孔。
所述第一接骨板与第二接骨板之间设有防止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相对转动的止转结构。
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接骨板上的若干第一防松齿和设于第二接骨板上的若干第二防松齿,若干第一防松齿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锁定孔的四周,且各第一防松齿沿第一锁定孔的径向延伸布置,若干第二防松齿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二锁定孔的四周,且各第二防松齿沿第二锁定孔的径向延伸布置。
所述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均为条形板,且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连接后为一U型结构。
所述连接孔包括内壁光滑的通孔,所述连接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帽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外螺纹。
所述连接孔包括螺纹孔,所述连接螺钉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螺帽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帽上设有与连接孔螺纹连接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外螺纹。
所述第一接骨板或第二接骨板上的若干连接孔以两个为一组分为一组以上,各组的两个连接孔中,一个连接孔为螺纹孔,另一个连接孔为内壁光滑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采用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连接构成,可将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拆分后经微创切口分别置入后再组合固定,所需的微创切口小,对软组织的损伤极小,出血少,恢复快,可避免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能够达到真正意义的跟骨骨折微创治疗。同时,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可以组合成满足三点固定原则的形状,达到接骨板牢固内固定的效果。该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接骨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接骨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接骨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拉力锁定螺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拉力锁定螺钉连接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种连接螺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种连接螺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采用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进行跟骨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接骨板;11、第一防松齿;2、第二接骨板;21、第二防松齿;3、连接螺钉;31、第一螺帽;32、第一螺杆;33、第二螺帽;34、第二螺杆;4、拉力锁定螺钉;41、锁定螺帽;42、锁定螺杆;421、第一螺纹段;422、第二螺纹段;101、连接孔;102、第一锁定孔;103、第二锁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包括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101,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相连,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还包括用于穿过连接孔101连接骨块的连接螺钉3。该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采用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连接构成,可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拆分后经微创切口分别置入后再组合固定,所需的微创切口小,对软组织的损伤极小,出血少,恢复快,可避免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延迟愈合、不愈合、钢板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能够达到真正意义的跟骨骨折微创治疗。同时,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可以组合成满足三点固定原则的形状,达到接骨板牢固内固定的效果。该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作、操作简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拉力锁定螺钉4、设于第一接骨板1上的第一锁定孔102和设于第二接骨板2上的第二锁定孔103,第一锁定孔102设有与拉力锁定螺钉4螺纹连接配合的内螺纹,拉力锁定螺钉4包括相互连接的锁定螺帽41和锁定螺杆42,锁定螺杆42设有与第一锁定孔102的内螺纹螺纹连接配合的第一螺纹段421,第二接骨板2夹设在锁定螺帽41和第一接骨板1之间。通过第一螺纹段421与第一锁定孔102的内螺纹配合,可使锁定螺帽41和第一接骨板1夹紧固定第二接骨板2,从而保证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连接牢固可靠。
本实施例的第一锁定孔102设在第一接骨板1的端部,第二锁定孔103设在第二接骨板2的端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定孔102也可设在第一接骨板1的中部,第二锁定孔103也设在第二接骨板2的中部,可根据实际需要的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连接后的形状进行灵活设置。
本实施例中,锁定螺杆42还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第二螺纹段422,这样可使锁定螺杆42同时连接固定第一接骨板1、第二接骨板2和骨块,提高组合接骨板与骨块的连接稳固性,利于减少使用的螺钉数量。
本实施例中,第二接骨板2设有用于容置锁定螺帽41的沉孔(参见图6),锁定螺帽41在容置在第二接骨板2的沉孔中,使锁定螺帽41部分或全部隐藏在第二接骨板2内,可避免锁定螺帽41外凸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骨板1与第二接骨板2之间设有防止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相对转动的止转结构,利用止转结构防止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相对转动,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的连接稳固性,防止骨折塌陷。
本实施例中,止转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接骨板1上的若干第一防松齿11和设于第二接骨板2上的若干第二防松齿21,若干第一防松齿11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锁定孔102的四周,且各第一防松齿11沿第一锁定孔102的径向延伸布置,若干第二防松齿21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二锁定孔103的四周,且各第二防松齿21沿第二锁定孔103的径向延伸布置,若干第二防松齿21插入若干第一防松齿11之间的间隙中。通过第一防松齿11和第二防松齿21的相互限制作用,可阻止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相对转动。该止转结构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止转抗压性能好,且能适应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之间的相对角度变化,具有可调性好、调节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均为条形板,利于减小微创切口,且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连接后为一U型结构,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跟骨骨折,且能满足三点固定原则。优选的,第二接骨板2的中部呈直条形,两端呈弧形;第一接骨板1的中部呈直条形,设有第一锁定孔102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为比直条形中部更宽的板状结构。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接骨板1另一端的板状结构上设有两个纵向并列的连接孔101,这两个连接孔101为螺纹孔,并通过下文所述的第二种连接螺钉3连接骨块,这样能够提高第一接骨板1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01包括内壁光滑的通孔,连接螺钉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帽31和第一螺杆32,第一螺杆32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外螺纹,该种连接螺钉3称之为第一种连接螺钉3(参见图7)。将连接螺钉3穿过连接孔101可将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与骨块连接,采用该种连接孔101和连接螺钉3的组合便于快速的进行连接操作,且连接孔101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优选的,第一接骨板1上的若干连接孔101沿第一接骨板1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二接骨板2上的若干连接孔101沿第二接骨板2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能够在不同位置连接骨块,其适用性好。
在他实施例中,连接孔10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例如,连接孔101包括螺纹孔,连接螺钉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螺帽33和第二螺杆34,第二螺帽33上设有与连接孔101螺纹连接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螺杆34上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外螺纹,该种连接螺钉3称之为第二种连接螺钉3(参见图8)。采用该种连接孔101和连接螺钉3的组合,第二螺帽33的上外螺纹与连接孔101螺纹连接配合,实现连接螺钉3和第一接骨板1或第二接骨板2的固定连接,能够提高第一接骨板1或第二接骨板2固定的稳固可靠性;并且,第二螺帽33至少部分置入连接孔101中,可避免锁定螺帽41外凸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优选的,连接后第二螺帽33整体置入连接孔101中。进一步优选的,连接孔101分为两段,一段为螺纹孔段,另一段为内壁光滑的通孔段,且通孔段的尺寸小于第二螺帽33的尺寸,这样可以将第一接骨板1或第二接骨板2拉向跟骨,提高连接稳固性。
此外,连接孔101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第一接骨板1或第二接骨板2上的若干连接孔101以两个为一组分为一组以上,各组的两个连接孔101中,一个连接孔101为螺纹孔,另一个连接孔101为内壁光滑的通孔,其中螺纹孔与前述的第二种连接螺钉3配合连接骨块,内壁光滑的通孔与前述的第一种连接螺钉3配合连接骨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一组以上连接孔101连接骨块,并且每组的两个连接孔101中,可以两个连接孔101同时穿过连接螺钉3连接骨块,或者任意一个连接孔101穿过连接螺钉3连接骨块。该种形式的连接孔101可与不同连接螺钉3组合,并能根据实际连接稳固性、操作简便性等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在使用时,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连接后,第一接骨板1位于靠近骨块的一侧,第二接骨板2位于第一接骨板1的外侧,且第二接骨板2位于第一接骨板1的上方。
以右侧跟骨关节内骨折为例,本实施例的的微创根骨组合接骨板操作过程如下: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行经皮推顶闭合复位,X线透视,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复位状态。
将右侧跟骨微创组合接骨板模板贴附在右侧跟骨外侧面皮肤上,C-臂X光透视后,选择合适的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
选择跟骨结节外侧合适的部位,做纵形皮肤切口约0.8cm,做皮下隧道,分别通向后关节面外侧面和跟骨前突。经皮下隧道分别置入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C臂X光透视,调整好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的位置并用注射针头固定。
第二接骨板2设有第二锁定孔103的一端(左端)位于皮肤切口处,有第二防松齿21的那面朝下;第一接骨板1设有第一锁定孔102的一端(左端)位于皮肤切口处,且置于第二接骨板2下面,有第一防松齿11的那面朝上,右端增宽端位于跟骨前突处;第一接骨板1的第一防松齿11和第二接骨板2的第二锁定孔103对合,将第二锁定孔103与第一锁定孔102对准,用拉力锁定螺钉4经第二锁定孔103与第一锁定孔102固定跟骨结节骨块,暂不拧紧。根据跟骨三点固定原则,于后关节面处经皮经第二接骨板2的连接孔101用连接螺钉3固定载距突骨块,经皮经第一接骨板1用连接螺钉3固定跟骨前突骨块,经皮完成其它骨块固定。再继续拧拉力锁定螺钉4,在拧紧的过程中锁定螺帽41将第二接骨板2压向第一接骨板1,第一防松齿11和第二防松齿21咬紧,使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连接成整体(参见图9)。
固定完毕后,拔除克氏针,缝合皮肤小切口,手术结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所述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上均设有若干连接孔(101),所述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相连,所述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还包括用于穿过连接孔(101)连接骨块的连接螺钉(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拉力锁定螺钉(4)、设于第一接骨板(1)上的第一锁定孔(102)和设于第二接骨板(2)上的第二锁定孔(103),所述第一锁定孔(102)设有与拉力锁定螺钉(4)螺纹连接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拉力锁定螺钉(4)包括相互连接的锁定螺帽(41)和锁定螺杆(42),所述锁定螺杆(42)设有与第一锁定孔(102)的内螺纹螺纹连接配合的第一螺纹段(421),所述第二接骨板(2)夹设在锁定螺帽(41)和第一接骨板(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杆(42)还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第二螺纹段(4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骨板(2)设有用于容置锁定螺帽(41)的沉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骨板(1)与第二接骨板(2)之间设有防止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相对转动的止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接骨板(1)上的若干第一防松齿(11)和设于第二接骨板(2)上的若干第二防松齿(21),若干第一防松齿(11)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锁定孔(102)的四周,且各第一防松齿(11)沿第一锁定孔(102)的径向延伸布置,若干第二防松齿(21)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二锁定孔(103)的四周,且各第二防松齿(21)沿第二锁定孔(103)的径向延伸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均为条形板,且第一接骨板(1)和第二接骨板(2)连接后为一U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01)包括内壁光滑的通孔,所述连接螺钉(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螺帽(31)和第一螺杆(32),所述第一螺杆(32)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01)包括螺纹孔,所述连接螺钉(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螺帽(33)和第二螺杆(34),所述第二螺帽(33)上设有与连接孔(101)螺纹连接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杆(34)上设有用于连接骨块的外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骨板(1)或第二接骨板(2)上的若干连接孔(101)以两个为一组分为一组以上,各组的两个连接孔(101)中,一个连接孔(101)为螺纹孔,另一个连接孔(101)为内壁光滑的通孔。
CN201910718673.3A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Pending CN1104483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673.3A CN110448370A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8673.3A CN110448370A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8370A true CN110448370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8673.3A Pending CN110448370A (zh) 2019-08-05 2019-08-05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83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0378A (zh) * 2023-10-20 2023-11-24 中南大学 跟骨骨折复位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728A (en) * 1998-02-18 2000-10-10 Walter Lorenz Surgic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dibular osteosynthesis
US20050070904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Darin Gerlach Bone plates and bone plate assemblies
US20110218534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Bernard Prandi Adjustable-angle radius plate
US20120184959A1 (en) * 2010-03-10 2012-07-19 Orthohelix Surgical Designs, Inc. Wedge opening osteotomy plate
CN202843768U (zh) * 2012-10-17 2013-04-03 夏胜利 一种新型跟骨经皮插入锁定钢板
CN103393458A (zh) * 2013-07-16 2013-11-20 江苏双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解剖型锁定跟骨接骨板
CN106794035A (zh) * 2014-07-03 2017-05-31 精密医疗责任有限公司 具有可移动关节的骨板
CN206852654U (zh) * 2017-01-06 2018-01-09 梁晓军 一种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US20180092676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Acumed Llc Fix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ffa fractures
US20190059962A1 (en) * 2010-03-10 2019-02-28 Orthohelix Surgical Designs, Inc. System for achieving selectable fixation in an orthopedic plate
CN209186913U (zh) * 2018-12-02 2019-08-02 牟遐平 一种骨折微创手术接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728A (en) * 1998-02-18 2000-10-10 Walter Lorenz Surgic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dibular osteosynthesis
US20050070904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Darin Gerlach Bone plates and bone plate assemblies
US20110218534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Bernard Prandi Adjustable-angle radius plate
US20120184959A1 (en) * 2010-03-10 2012-07-19 Orthohelix Surgical Designs, Inc. Wedge opening osteotomy plate
US20190059962A1 (en) * 2010-03-10 2019-02-28 Orthohelix Surgical Designs, Inc. System for achieving selectable fixation in an orthopedic plate
CN202843768U (zh) * 2012-10-17 2013-04-03 夏胜利 一种新型跟骨经皮插入锁定钢板
CN103393458A (zh) * 2013-07-16 2013-11-20 江苏双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解剖型锁定跟骨接骨板
CN106794035A (zh) * 2014-07-03 2017-05-31 精密医疗责任有限公司 具有可移动关节的骨板
US20180092676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Acumed Llc Fix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ffa fractures
CN206852654U (zh) * 2017-01-06 2018-01-09 梁晓军 一种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CN209186913U (zh) * 2018-12-02 2019-08-02 牟遐平 一种骨折微创手术接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0378A (zh) * 2023-10-20 2023-11-24 中南大学 跟骨骨折复位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00378B (zh) * 2023-10-20 2024-01-12 中南大学 跟骨骨折复位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9358B2 (en) Targeting instrum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7465303B2 (en) External fixation assembly
US9498268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etabulum repair
JP4294479B2 (ja) 骨ねじ及び骨プレートを患者の骨に経皮的に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Redfern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osteotomies
US10646263B2 (en) Bunion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9502365A (ja) 経皮的組織切除装置および同方法
Kuhn et al. Extending the indications of intramedullary nailing with the Expert Tibial Nail®
US20220031340A1 (en) Threaded targeting instrum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CN110448370A (zh) 一种微创跟骨组合接骨板
US20150327900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plate for correcting hallux valgus
EP3170465B1 (en) Device for fixing proximal humerus
CN207640475U (zh) 一种椎间孔镜手术中椎间孔扩大成形的装置
RU238740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ри переломах тазовых костей
KR20080093474A (ko) 뼈골절치료용시술기구
RU96756U1 (ru) Штифт для интрамедуллярного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большеберцовой кости
CN208573808U (zh) 一种用于椎板成形术的钛板
Moyad et al. 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a novel technique for harvesting autograft bone
CN109998656A (zh) 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装置、固定系统及固定方法
CN109171926A (zh) 一种便于置入操作的胫骨髓内钉及置入器械
US117073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rib fractures and osteotomies using implantation
CN217090873U (zh) 第一跖骨远端Scarf截骨背侧矫形板
CN218922659U (zh) 一种插管式组织扩张骨科微创手术工具
CN219323481U (zh) 肱骨近端锁定板及肱骨骨折固定装置
CN112603509A (zh) 一种骨科用跟骨后结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