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5568A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45568A CN110445568A CN201910631958.3A CN201910631958A CN110445568A CN 110445568 A CN110445568 A CN 110445568A CN 201910631958 A CN201910631958 A CN 201910631958A CN 110445568 A CN110445568 A CN 1104455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ck
- phase demodulation
- value
- data frame
- demodulation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52 Re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1892 vitamin D2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3 photosynth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MECHNRXZTMCUDQ-RKHKHRCZSA-N vitamin D2 Chemical compound C1(/[C@@H]2CC[C@@H]([C@]2(CCC1)C)[C@H](C)/C=C/[C@H](C)C(C)C)=C\C=C1\C[C@@H](O)CCC1=C MECHNRXZTMCUDQ-RKHKHRCZ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53 vitamin D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47—Synchronisation among TDM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5—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with photonic or optical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8—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9—Receiver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6—Provisions for optical burst or packe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03—Switching fabrics, e.g. transport network, control network
- H04J2203/0026—Physic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73—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J2203/0075—Connection-orien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73—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intermediate nodes, e.g. modification of a received timestamp before further transmission to the next packet node, e.g. including internal delay time or residence time into the packe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OTN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钟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光通路数据单元ODU容器;将获取的第一时钟与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一PD值;将第一PD值插入第一ODU容器的开销;将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并发送第二ODU容器,第二ODU容器的速率大于第一ODU容器的速率。该第一PD值由于在第一ODU容器中传输,在后续传输的过程中该第一ODU容器不会被解封装,其中插入的第一PD值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偏差,如噪声等,从而不会影响最终恢复该第一时钟,使得最终恢复出的时钟与第一时钟的偏差大大缩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OTN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钟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CBR(Constant Bit Rate)业务被光传送网络(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承载时,末端(接收端)必须恢复CBR业务的时钟,以便于CBR业务的顺利执行。该时钟需要遵循CBR业务的标准。而近年来如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业务的应用场景,对端到端的要求频偏的稳定度在±2ppb(千亿分之一)以内。典型的,如图1中的无线前传应用场景,其中分布式基站(BBU,Baseband Unit)发出的CPRI业务经过映射处理,封装到光通路数据单元(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容器中,经汇聚环传输再通过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单元进行波分复用后,传输到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在RRU侧对ODU容器中解封装得到CPRI业务。
上述场景中,以固定码率(CBR,Constant bitrate)业务为例,采用通用映射规程(GMP,Generic Mapping Procedure)映射/解映射的方式,在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映射封装时对CBR业务和时钟进行速率适配。以一级中间设备为例,CBR业务穿越OTN网络的路径分为三段,首先是发送端段,首先将CBR业务通过封装至第一ODU容器,再将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随后发送至中间设备,在中间设备段,会将接收的第二ODU容器解封装至第一ODU容器,之后通过分插复用器(ADM,Add DropMultiplexer)进行分插复用后又将该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并发送至接收端(或称末端),在接收端段,会将接收到的第二ODU容器解封装至第一ODU容器,并从第一ODU容器中恢复出CBR业务,完成CBR业务的穿越过程。
上述CBR业务穿越OTN网络的过程中,由于第二ODU容器解封装至第一ODU容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GMP映射和解映射,该过程中时钟会产生Gap噪声,在末端CBR时钟恢复环路中仅能采用极低带宽实现噪声过滤,系统跟踪能力较弱,此外,在多个中间设备级联的情况下,GMP产生的Gap噪声会累积,使得末端恢复出的CBR时钟恢复由于该累积的Gap噪声的影响性能劣化。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来解决现有由于GMP过程产生的Gap噪声及多级Gap噪声累计造成的末端CBR时钟恢复性能恶劣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时钟传输方法,该方法中,以要传输的时钟为第一时钟为例,首先将获取的第一时钟与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一鉴相(PD,phase demodulation)值,并将该第一PD值插入到发送端获取第一ODU容器的开销内,之后发送端会将第一ODU容器封装至更高阶的第二ODU容器,该第二ODU容器有比第一ODU容器更高的速率,最后,发送端会将第二ODU容器发送出去。
由于将第一时钟与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一PD值,该第一PD值由于在第一ODU容器中传输,在后续传输的过程中该第一ODU容器不会被解封装,其中插入的第一PD值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偏差,如噪声等,从而不会影响最终恢复该第一时钟,使得最终恢复出的时钟与第一时钟的偏差大大缩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ODU容器中还可承载传输业务,该传输业务同样被封装在第一ODU容器中,并继续封装至第二ODU容器,而后进行发送,当第一ODU容器仅用来传输第一时钟时,其中ODU容器用于承载数据的部门插入的是一些无效的填充数据,而若是承载传输业务时,便能够具实现同时传输一些传输业务和时钟的能力,一方面能够解决资源,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第一时钟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钟是从传输业务中恢复出来的,即第一时钟就是传输业务的时钟,此方式可以实现一些对时钟偏差要求很高的场景,如CBR业务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业务为CBR业务,发送端在封装第一ODU容器时,实际上是将接收的CBR业务通过BMP映射方式封装至第一ODU容器。此方式多用于较低速率的ODU容器的封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端将所述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的过程为,将所述第一ODU容器通过GMP封装至第二ODU容器。该封装主要将能够将各种不同速率标准的ODU容器能够通过封装到更高阶的ODU容器达到速率的统一并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时钟传输方法,该方法中,中间节点首先接收第二ODU容器,该第二ODU容器由该中间节点前一级发送,之后中间节点则根据第二ODU容器获取第一ODU时钟,接着中间节点将该第一ODU时钟与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二PD值,接着该中间节点会将第二ODU容器内的第一PD值替换为第三PD值,该第三PD值由第一PD值与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一时钟则由生成该第一PD值的生成端获取,接着,中间节点会将携带有第三PD值的目标ODU容器,该目标ODU容器的速率不低于第二ODU容器内承载所述第一PD值的第一ODU容器的速率。
可以看出,目标ODU容器的速率设定保证不会解封装到第一ODU容器这一层级,即第三PD值在整个传输过程中都被承载在不低于第一ODU容器的速率的ODU容器中,从而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能够保证不出现偏差,此外,该第三PD值由于是第一PD值与第二PD值的差值得到,其反应的是第二ODU时钟与第一时钟之间的关系,而与第一ODU时钟反而没有任何关系,从而使得传输到任一级中间节点的ODU容器内的第三PD值仅与当前节点的ODU时钟与第一时钟之间的关系,而跳跃过中间的其他节点,从而使得通过该第三PD值在末端恢复第一时钟时,性能不与中间级联数量产生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节点可以将第二ODU容器封装至第三ODU容器,该第三ODU容器的速率大于第二ODU容器的速率,接着在发送目标ODU容器的过程实际是将承载有第三PD值的第三ODU容器发送出去。考虑到传输过程中的复杂性,可能节点间传递的ODU容器出现比第二ODU容器的速率更高,当然,也可能低于第二ODU容器的速率,但是最低也会不低于第一ODU容器的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节点根据所述第二ODU容器获取第一ODU时钟的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CDR从所述第二ODU容器中恢复出第一ODU时钟,即此时,相当于第一ODU时钟实际是嵌入在第二ODU容器内,CDR技术通过对接收的第二ODU容器进行锁定相位的方式恢复出嵌入第二ODU容器内的第一ODU时钟。此方式能够较为精准的恢复出数据中携带的时钟,尤其是传输路径为接收的相邻的设备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PD值替换成第三PD值的过程可以是首先由中间节点通过GMP将第二ODU容器解封装成第一ODU容器,接着中间节点将第二PD值与第一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三PD值,然后用该第三PD值替换掉第一PD值,最后将承载有第三PD值的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完成第一PD值的替换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时钟传输方法,该方法中,接收端会接收第二ODU容器,并获取第二ODU时钟的第二ODU时钟,接着接收端会将第二ODU时钟与接收端的第二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四PD值,再将该第四PD值与第二ODU容器中承载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其中,该第三PD值是由第一PD值与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的,第二PD值由第一ODU时钟与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的,第一PD值由第一时钟与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的,第一ODU时钟为所述第一PD值的生成端的ODU时钟,所述第一时钟由生成端获取的,最后接收端根据第五PD值将第二时钟调整为第一时钟并输出所述第一时钟。
可以看出,通过生成第四PD值,并且将第四PD值与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的第五PD值实际反应的就是生成端接收的第一时钟与接收端段的第二时钟之间的关系,当第五PD值为零时,第一时钟与第二时钟相等,而当第五PD值不为零时,便需要对第二时钟进行调整,通过第五PD值确定两个时钟之间的对应的关系,而后将第二时钟调整为第一时钟,并进行输出,实现第一时钟穿过整个网络被成功恢复出,且由于最后恢复时,仅通过第一时钟与第二时钟的关系进行恢复,使得恢复性能与中间节点没有联系,因此可以忽略一些中间节点的级联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ODU容器获取第二ODU时钟的具体过程是由接收端通过CDR从所述第二ODU容器中恢复出所述第二ODU时钟。该恢复方式能够保证将嵌入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二ODU时钟准确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四PD值与第二ODU容器承载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的具体过程可以是,首先由接收端通过GMP将第二ODU容器解封装成第一ODU容器,接着接收端将第四PD值与所述第一ODU容器中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实际上由于第三PD值是包含在第一ODU容器内,而第一ODU容器又被包含在第二ODU容器的净荷内,因此需要对第二ODU容器进行解封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ODU容器内还可以承载有传输业务,此时,再恢复出第一时钟后,接收端还会通过BMP将第一ODU容器进行解封装,得到其中的传输业务。可以看出,本申请是实施例的时钟传输方法还可以携带传输业务,使得资源应用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业务为CBR业务,第一时钟为所述生成端从所述传输业务中恢复的CBR时钟,所述第二时钟为第二CBR时钟。即,此方式中,传输业务与第一时钟是相关的,第一时钟是从传输业务中恢复出来的,从而可以实现业务和时钟同传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第五PD将第二时钟调整为第一时钟的具体过程可以是以第五PD值作为LPF计算的一个计算因子进行计算得到频率控制字,再由此频率控制字调谐本地振荡器输出第一时钟,可以看出,在具有第五PD值,以及第二时钟后,便能够确定出第一时钟的频率,而后生成对应的频率控制字并由本地振荡器即可输出该第一时钟。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时钟传输方法,该方法中,包括发送端、中间节点和接收端,其中,发送端首先会进行第一ODU容器的获取,并对获取的要进行传输的第一时钟与该发送端内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一PD值,并将该第一PD值插入到第一ODU容器的开销中,之后便将该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并发送至中间节点,第二ODU容器的速率高于第一ODU容器的速率,该中间节点会首先获取发送大UN的第一ODU时钟,并且会将该第一ODU时钟与中间节点内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二PD值,再将该第二PD值与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三PD值,并用该第三PD值替换掉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接着便继续将该第二ODU容器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会获取该接收端所连接的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将该第二ODU时钟与接收端内的第二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四PD值,将该第四PD值与第二ODU容器内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之后会根据该第五PD值对本地振荡器进行调谐并输出第一时钟。
可以看出,本申请方法中,发送端在封装第一ODU容器时会插入由第一时钟与第一ODU时钟鉴相得到的第一PD值,并将第一ODU容器封装成第二ODU容器发送给中间节点,之后中间节点在接收到第二ODU容器后,会取出其中的第一PD值,将该第一PD值与由第一ODU时钟与中间节点内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的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三PD值,并替换掉第一PD值,接收端接收的第二OUD容器中是第三PD值,将该第三PD值与由第二ODU时钟与接收端内的第二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四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由于发送端会直接将第一时钟与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将鉴相值直接补偿到第一ODU容器的开销中,并且发送端及中间节点并不会进行第一时钟的恢复,而仅仅进行鉴相值的生成和刷新ODU容器中的补偿,即从中间节点会进行鉴相值与补偿值进行差值,最终在接收端也会进行差值,会将除发送端的时钟噪声之外的中间节点的噪声抵消掉,使得恢复出的第一时钟的噪声只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噪声有关,而与中间节点的噪声无关,从而能够降低由GMP产生噪声的次数来降低全链路的噪声,提升第一时钟的恢复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OTN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时钟传输方法的至少一个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OTN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时钟传输方法的至少一个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还提供一种OTN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时钟传输方法的至少一个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还提供一种OTN网络传输系统,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时钟传输方法的的发送端、接收端和至少一个中间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还提供一种OTN设备,包括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控制平面、支持光层面光交叉调度的光层单元盘,该光层单元盘还连接有线路单元盘,所述线路单元盘连接有交叉单元盘,所述交叉单元盘连接有业务处理单元盘,所述线路单元盘、交叉单元盘和业务处理单元盘构成用于电层面交叉调度的模块,所述光层单元盘还连接有光转化单元和用于光波分复用的彩色光口,所述控制平面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接入端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均与总线相连接,接入端口与收发器相连接实现数据的收发,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实现本申请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时钟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GMPLS控制平面内,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了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能够实现GMPLS。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
附图说明
图1是申请无线前传应用场景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发送方的处理示意图;
图3是接收方的处理示意图;
图4是CBR业务穿越OTN网络的示意图;
图5是级联跳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时钟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时钟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TN网络的CBR业务的实现方法,能够通过在中间节点中不进行CBR时钟的恢复,仅仅只进行鉴相值的生成和补偿值的刷新,在接收端进行最终的CBR时钟的恢复,能够将噪声控制在仅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噪声相关,实现中间级联无关性,从而可以穿越多级联的情况仍旧保持较小的噪声,极大提升级联能力,并且可做到较大的带宽,提升系统跟踪能力。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下面对CBR业务的传输进行介绍,请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是发送方的处理示意图,图3是接收方的处理示意图,图2中,粗线条表示时钟处理流程,细线条表示业务处理流程,HODU_CLK表示发送方的ODU时钟,发送方的主要处理过程为首先通过比特同步映射规程(BMP,Bit-synchronous Mapping Procedure)将CBR业务封装至第一ODU容器,此过程中会通过第一ODU容器的业务时钟与CBR的业务时钟同步关系来实现业务速率适配,之后在第一ODU容器GMP映射到第二ODU容器时,第二ODU容器具有比第一ODU容器更高的速率,先通过Cn反馈模块,(如CnGen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反馈计算环路计算出帧周期映射客户信号字节信息Cm以及剩余的客户信号信息Cnd,该Cm可表示客户信号映射的并行度,而Cnd则表示一个帧周期内总客户信号数按照该并行度映射后剩余的客户信号数量,Cnd和Cm可以表征第一ODU容器与第二ODU容器速率比的开销字段;之后该Cnd和Cm会被转插到第二ODU容器的开销中,并根据在第二ODU容器的净荷区插无效数据STUFF的方式,来实现业务速率适配。图3中,粗线条表示时钟处理过程,细线条表示业务处理过程,虚线表示Gap时钟的处理过程,HODU_CLK表示接收方的ODU时钟,接收端在接收到该第二ODU容器后,便会依据开销中的Cm和Cnd识别出净荷区的有效数据和STUFF无效数据,对于无效数据在传输时进行选择屏蔽方式,从而实现第一ODU容器的全恢复。之后,接收端的GapGen(用于产生缺口时钟)的PLL反馈计算环路根据从第二ODU容器中获得的ODU时钟、Cm和Cnd,生成相对均匀的Gap时钟,以匹配第一ODU容器和第二ODU容器的传输速率差;最后通过BMP恢复出CBR业务,同时Gap时钟经过Gap PLL恢复出正常的CBR时钟。
下面对上述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噪声进行说明,请参阅图4,图4是CBR业务穿越OTN网络的示意图,其中,LODU表示第一ODU容器、HODU表示第二ODU容器,ADM用于分拆复用过程,上方细实线条表示CBR业务的穿越过程,下方疏虚线表示发送方的ODU时钟、中间节点的ODU时钟以及接收端的CBR时钟的处理过程,细虚线表示GMP产生的Gap时钟的处理过程,其业务处理的链路包括从发送端到中间节点再到接收端,具体的CBR业务到第一ODU容器,再到第二ODU容器,完成发送端过程,接着中间节点段会将第二ODU容器解封至第一ODU容器,完成ADM之后再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完成中间节点的过程,当然,若中间节点存在多级联的情况下,则会循环此中间节点的处理过程,最后,在接收端会将第二ODU解封装至第一ODU,再从第一ODU中恢复出CBR业务,此过程中,
N0为BMP过程中PLL的调整噪声,可被后级的PLL的低带宽滤波器滤除,故可忽略不计;
N1为GMP映射过程CnGen PLL环路引入的噪声,为0.1ns量级,可通过级联路径等比累加。
N2为GMP解映射过程GapGen PLL环路引入的噪声,为2ns量级,可通过级联路径等比累加。
N3为GAP PLL的鉴相量化噪声,为2ns量级,在最后一级,与级联跳数无关。
N4为GAP PLL本地VCO噪声,具有高通特性,由于GAP PLL环路采用较低带宽,此噪声不可忽略。
其中,CnGen PLL和GapGen PLL一般采用相同的环路带宽,典型的,可为1KHz。
全链路端到端噪声如下:
其中,n为跳数,ggen为GMP的CnGen PLL及GapGen PLL的环路增益(通常两都设置相同带宽),ggappll为末端锁相环路增益,仅与接收端产生的N3和N4相关。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若级联跳数n越大,则链路噪声越大,具体可参见图5,图5是级联跳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示意图。此外,由于接收端锁相环路需采用极小带宽,以减小N1,N2,N3噪声引入的性能劣化效果。会由于带宽小带来环路的跟踪能力弱的问题。另外,接收端锁相环路调谐晶振需采用高性能受控晶振,以减少N4引入的性能劣化,横轴表示级联跳数,即中间节点的数量,纵轴表示多级联产生末端恢复CBR时钟与初始CBR时钟的相位差的抖动,即理论上全链路时钟噪声的抖动幅度,单位为纳秒。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OTN网络的CBR业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得全链路噪声与中间级联跳数的数量无关,从而噪声仅与发送端和接收端相关。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时钟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时钟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图,该方法中以一级中间节点为例,第一ODU容器以封装有传输业务的情形,具体以CBR业务为例,当然也可以不传输传输业务,仅添加一下无效数据用于速率匹配即可,该传输业务与第一时钟之间可以没有关联关系,当然,该第一时钟也可以由该传输业务中恢复出的(如对应CBR业务的CBR时钟),多级级联的情况可以此类推,此时,该方法可包括:
601、发送端将接收的CBR业务封装至第一ODU容器。
其中,发送端会将客户侧的CBR业务进行封装,在封装过程中,会一并获取来自客户侧的CBR业务的第一CBR时钟,此过程中。会采用BMP的方式将CBR业务中的客户信号映射至第一ODU容器中。
602、发送端将获取的第一CBR时钟与所述发送端内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一PD值。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1和步骤602之间并没有固定的顺序关系。
其中,此封装第一ODU容器的过程中,会将来自客户侧的第一CBR时钟与发送端内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一PD值,该第一ODU时钟由发送端内器件自振产生,鉴相过程为鉴相器根据两个不同输入信号的相位差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能够反应出两个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603、发送端将所述第一PD值插入所述第一ODU容器的开销中。
其中,在生成第一PD值后,便会将该值插入到第一ODU容器的开销中,该第一PD值由于能够反应出第一CBR时钟与第一ODU时钟之间的关系,会被应用于中间节点的差值过程。参见图7,第一CBR时钟即发送端的CBR CLK,第一ODU时钟即发送端的HODU_CLK,第一PD值即发送端的PDval1。
604、发送端将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
在完成第一PD值的插入后,便会将此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并发送至中间节点,第一ODU容器在向第二ODU容器映射的过程中,同样会碰到第一ODU容器与第二ODU容器速率不匹配的问题,会采用GMP映射方式,同样可以采用在第二ODU容器的净荷区插STUFF无效数据的方式,来实现二者速率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ODU容器的速率要高于第一ODU容器的速率,ODU容器的速率至少包括ODU1等级的2.488G、ODU2等级的9.995G、ODU3等级的40.149G以及ODU4等级的104.134G四个等级,若第一ODU容器为ODU1等级,则第二ODU容器可以是ODU2等级,若第一ODU容器为ODU2等级,则第二DOU容器可以是ODU3等级,当然,第二ODU容器也可以比第一ODU容器高出两个等级。此外,关于ODU速率等级的划分并非仅采用上述等级,还可以根据速率的不同划分出更多的等级。
605、发送端将第二ODU容器发送至中间节点。
之后便会将该第二ODU容器发送至中间节点,完成发送端的业务处理过程。
606、中间节点获取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
发送端完成CBR业务的处理后,会由中间节点接收发送端发出的第二ODU容器,且该中间节点会一并获取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获取该第一ODU时钟的方式可以是通过(CDR,clock and data recovery)从第二ODU容器中恢复出所述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
在光通信这种高速数据通信中,通常只传输数据信号而不传送与数据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此方式能够节省开销,无需额外设置时钟信号传输通道,而采用此方式的情形下,为了保证数据接收端的数据处理的同步,时钟这类时序信息必须能够从数据中提取出来,该时钟为发送端携带的时钟,能够利用该时钟对数据进行重新采样,恢复出具有规范波形的原数据信号,从而消除数据传输过程中积累的抖动。在CDR技术中,CDR接收器必须能够从数据中恢复嵌入的时钟。即从数据信号的交换中获取时钟。其具体的时钟恢复过程可以是,CDR发送器首先串行发送数据,然后将数据转换成8b/10b编码方案。编码处理获得8位数据并将其转换成10位符号。8b/10b编码方式可以在数据线上传送相等数目的0和1,从而减少码间干扰,并提供足够多的数据边沿,以便CDR接收器在收到的数据流上锁定相位。发送器将系统时钟倍频至传送比特率,并以该速率在发送侧的差分对上发送8b/10b数据。接着CDR接收器首先是在接收侧的差分位流上锁定相位,即可获得嵌入数据的时钟。在CDR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系统通常拥有完全独立的系统时钟。这两个时钟在一个特定的变化范围内非常关键,这个范围大约是数百个PPM。
其中,根据数据恢复时,本地时钟与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实现方式的不同,CDR的结构大体可以被分为三类:前馈(feed forward)相位跟踪型,反馈(feedback)相位跟踪型,以及(无相位跟踪)盲过采样(blind—oversampling)型。
其中,前馈相位跟踪型CDR中,(采样判决时)本地时钟和输入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是通过时钟信息的不断前馈校准跟踪及电路和版图设计阶段精细的时延匹配设计来保证的。反馈相位跟踪型CDR中,(采样判决时)本地时钟和输入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是通过鉴相器(Phase Detector)实时地监控本地时钟与数据之间的相对相位的变化,并实时地反馈给控制电路进行相位校准来完成的,这类PD中都包含了数据采样判决功能,所以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数据采样判决电路;盲过采样CDR是指采样时钟(频率和相位)是确定不变的,不受输入数据(前馈)或后续检测电路(反馈)的控制或影响的过采样技术,此技术中具体的时钟及数据信息的获取,是基于过采样获得的大量采样样本,由后续电路基于算法进行判断并识别完成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前馈相位跟踪型或者反馈相位跟踪型对时钟数据进行恢复。且两种方式均可采用基于PLL型的CDR,这类CDR技术的核心是PLL,该PLL包括鉴相器、低通滤波器(LFP,Low Pass Filter)、压控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和分频器,VCO是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有对应关系的振荡电路,分频器用于向PD提供可用于比较的输进频率,之后将鉴相器输出的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再由压控振荡器按照输入控制电压输出对应的频率的信号,即恢复出的时钟,再通过恢复出的时钟即可对数据进行重新采样恢复出原始数据。
607、中间节点将所述第一ODU时钟与所述中间节点内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二PD值。
中间节点在通过第二ODU容器恢复出第一ODU时钟后,便会将其与中间节点内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二PD值。
608、中间节点将所述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替换为第三PD值,所述第三PD值由所述第一PD值与所述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
接着,中间节点在得到第二PD值后,便会将该第二PD值与第一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三PD值,由于该第一PD值是由第一CBR时钟与第一ODU时钟鉴相得到,而第二PD值则由第二ODU时钟与第一ODU时钟鉴相得到,因此通过差值得到的第三PD值反应出的是第二ODU时钟与第一CBR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而不论是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还是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均用于GMP映射过程中封装第二ODU容器,因此通过对对应的第二ODU容器进行CDR便可获得对应的ODU时钟。参见图7,第一PD值即中间节点的PDVal1,第二PD值即PDVal2,第三PD值即PDval3,第二ODU时钟即中间节点的HODU_CLK,第一ODU时钟即中间节点的CDR恢复出来的时钟。
609、中间节点将所述第二ODU容器发送至接收端。
在完成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三PD值替换第一PD值的过程之后,便会将该第二ODU容器发送至接收端。
其中,步骤606至步骤609是一级中间节点执行的步骤,实际上,对于多级中间节点的情形,如步骤606至步骤609为第一中间节点,而其后续连接的为第二中间节点,此时第二中间节点便会以第一中间节点为“发送端”再次执行步骤606至步骤609,即将第一中间节点的ODU时钟与第二节点的ODU时钟进行鉴相后的PD值与第二ODU容器中的PD值进行差值,并将该差值替换掉之前第二ODU容器中的PD值,可以理解,在具有多级中间节点时,每级中间节点均会执行上述操作,从而将上一级中间节点的ODU时钟“忽略掉”。即使得该PD值与该上一级中间节点的ODU时钟不再具有关联关系。
610、接收端获取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
其中,接收端会通过CDR从接收的第二ODU容器中恢复出第二ODU时钟,并利用该第二ODU时钟进行GMP解封装得到第一ODU容器。参见图7,第二ODU时钟即接收端的CDR恢复出来的时钟。
611、接收端将第二ODU时钟与所述接收端内的第二CBR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四PD值。
接收端在恢复出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之后,会将其与接收端内的第二CBR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四PD值,由于该第三PD值反应出的是第二ODU时钟与第一CBR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而第四PD值则是由接收端的第二CBR时钟与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的。
612、接收端将所述第四PD值与所述第二ODU容器内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
接着将第三PD值与第四PD值进行差值,得到的第五PD值反应的第一CBR时钟与第二CBR时钟之间的关系,而若第一CBR时钟与第二CBR时钟处于同步状态,则该第五PD值为零,即第三PD值与第四PD值相等,而当第五PD值不为零时,便需要对第二CBR时钟进行调整,通过第五PD值确定两个时钟之间的对应的关系,而后将第二CBR时钟调整为第一CBR时钟,并进行输出,实现第一CBR时钟穿过整个网络被成功恢复出,且由于最后恢复时,仅通过第一CBR时钟与第二CBR时钟的关系进行恢复,使得恢复性能与中间节点没有联系,因此可以忽略一些中间节点的级联数量。参见图7,第三PD值即接收端的PDVal3,第四PD值即接收端的PDVal4,第五PD值即接收端的PDVal5。
613、接收端根据第五PD值调谐本地振荡器输出CBR时钟。
在生成第五PD值之后,便会按照第五PD值调谐本地振荡器进行CBR时钟的输出,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五PD值为零,则第一CBR时钟与第二CBR时钟相同,相当于输出的值便是第一CBR时钟,而若发现第五PD值不为零,则需要根据第五PD值对本地振荡器进行调整,重新输出第二CBR时钟,使得该重新输出的第二CBR时钟与第一CBR时钟相同,完成CBR业务的时钟的恢复过程,其中通过该第五PD值调谐出的时钟还会通过低通滤波器过滤噪声,最终输出第一CBR时钟。参见图7,第一CBR时钟即接收端的CBR CLK。
614、接收端根据所述第二ODU容器得到CBR业务。
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CBR业务与时钟均传输的场景,在完成CBR业务的时钟的恢复后,会一并将第二ODU容器解封至第一ODU容器,再将第一ODU容器解映射得到CBR业务,完成CBR业务穿越OTN网络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对应的是同时传输CBR业务和CBR时钟的场景,而本申请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仅传输时钟,而对于传输过程中的ODU容器来说,可以在其内填充无效数据来符合OTN网络的传输协议,另一类既传输时钟也传输业务,当然业务和时钟可以是相互匹配的,也可以是不匹配的,如时钟是A业务的时钟,而传输的确是B业务。在上述实施例中则为同时传输业务和时钟的场景,并且业务和时钟是相匹配的。
在上述穿越过程中,若将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的时钟噪声以及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的噪声均视为N1,将接收端第二CBR时钟的噪声,即通过低通滤波器及本地振荡器产生的时钟的噪声视为N2,Nc则是所有鉴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则全链路的噪声模型公式可以是:
Na=(N1+(N1-Hcdr·N1)·n)·Hserv_lp+N2·Hserv_hp
=(N1+N1·(1-Hcdr)·n)·Hserv_lp+N2·Hserv_hp
其中,n代表中间节点的级联跳数,即相当于该CBR业务需要穿n个中间节点到达接收端,Hcdr表示CDR过程中的传递函数,有较高带宽,在10KHz以上。通过多次CDR过程会进行累计。Hserv_lp和Hserv_hp分别表示最后一级设备CBR时钟(即第二CBR时钟)恢复环路的低通和高通传递函数,此过程中的带宽选取为20Hz~100Hz,由于所有鉴相过程中采用的鉴相器均具有Ps级的高精度,因此产生的噪声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对于0~10KHz的噪声能量的情况下,该Hcdr≈1,此时,上述公式可简化为Na=N1Hserv_lp+N2·Hserv_hp。可以看出,此情形下,全链路的噪声仅与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产生的噪声,以及生成的第二CBR时钟的噪声相关。而对于10KHz以上的能量,由于Hserv_lp的低通对前级设备带来的噪声衰减,使得这些噪声在衰减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最终全链路噪声仅与生成的第二CBR时钟的噪声相关,而与发送端以及中间节点无关,而不论哪种情形,在穿越中间节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均可被忽略不计,从而使得CBR业务在穿越OTN网络的过程中无需再考虑级联跳数的问题,并且由于中间节点并不会进行CBR业务的时钟的恢复,也不会产生相应的噪声,其本身的第二ODU容器产生的噪声又可被视为忽略不计,从而使得CBR业务处理与时钟恢复处理分离,解决CBR业务穿越多级OTN网络时带来的性能劣化问题,并且接收端CBR业务的时钟恢复过程中可以采用较高带宽实现噪声的过滤,能够增强系统的追踪能力。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钟传输方法进行了介绍,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OTN设备进行介绍,首先对作为发送端的OTN设备进行介绍,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其中,该OTN设备8包括,
处理模块801,用于获取第一ODU容器,还会一并将获取的第一时钟与所述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一PD值;接着再将所述第一PD值插入所述第一ODU容器的开销;最后,将所述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所述第二ODU容器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一ODU容器的速率。
收发模块802,用于发送所述第二ODU容器。
其中,该处理模块801能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1至步骤604。该收发模块802能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604。
可选的,所述收发模块802还用于接收传输业务;此时,处理模块801具体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传输业务封装至第一ODU容器。该收发模块802和处理模块8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处理模块801还用于从所述传输业务中恢复出所述第一时钟。可以看出,此过程中为同时传输业务和时钟的场景,并且时钟与业务之间是具有关联关系的。
可选的,所述传输业务为CBR业务,所述处理模块801具体用于将接收的CBR业务通过BMP封装至第一ODU容器。可以看出,该传输业务实际为CBR业务,因此,关联的时钟为CBR时钟,处理模块801在封装时直接将该CBR业务封装至第一ODU容器即可。
接着,对作为中间节点的OTN设备进行介绍,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其中,该OTN设备9包括,
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第二ODU容器;
处理模块90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ODU容器的第一ODU时钟;接着将所述第一ODU时钟与所述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二PD值;最后,将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替换为第三PD值,所述第三PD值由所述第一PD值与所述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一PD值由第一时钟与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所述第一时钟由生成所述第一PD值的生成端获取;
所述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发送所述承载有第三PD值的目标ODU容器,所述目标ODU容器的速率不低于所述第二ODU容器内承载所述第一PD值的第一ODU容器的速率,所述第一ODU容器的速率低于所述第二ODU容器的速率。
其中,该处理模块901能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06至步骤608。该收发模块902能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609。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ODU容器封装至第三ODU容器,所述第三ODU容器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ODU容器的速率;此时,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发送所述将承载有第三PD值的第三ODU容器。
可以看出,此情形的传输过程中,会将第二ODU容器封装至更高级的第三ODU容器。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具体用于:通过GMP将所述第二ODU容器解封装成第一ODU容器;将所述第二PD值与所述第一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三PD值;将所述第一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替换为第三PD值;将承载有所述第三PD值的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
其中,该处理模块901具体执行用第三PD值替换第一PD值的过程可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的步骤608,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对作为接收端的OTN设备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其中,该OTN设备10包括,
收发模块1002,用于接收第二ODU容器;
处理模块100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ODU容器的第二ODU时钟;接着会将第二ODU时钟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四PD值;之后,将所述第四PD值与所述第二ODU容器承载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所述第三PD值由第一PD值与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所述第二PD值由第一ODU时钟与所述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所述第一PD值由第一时钟与所述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得到,所述第一ODU时钟为所述第一PD值的生成端的ODU时钟,所述第一时钟由所述生成端获取;最后,根据所述第五PD值将所述第二时钟调整为第一时钟并输出所述第一时钟。
其中,该处理模块1001能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610至步骤614。该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上一级中间节点发送的ODU容器。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1具体用于:通过GMP将所述第二ODU容器解封装成第一ODU容器;将所述第四PD值与所述第一ODU容器中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
其中,该处理模块1001得到第五PD值的过程可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的步骤61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ODU容器中还承载有传输业务,所述处理模块1001还用于:通过BMP将所述第一ODU容器解封装,得到所述传输业务。
其中,在同时传输有业务的时钟的场景下,在恢复出时钟后,也需要对数据部分,即对应的传输业务进行恢复。该过程具体可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612,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传输业务为CBR业务,所述第一时钟为所述生成端从所述传输业务中恢复的CBR时钟,所述第二时钟为第二CBR时钟。此情形下,相当于传输业务与传输的时钟之间是具有关联关系的,如此处的CBR业务和CBR时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001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五PD值进行环路低通滤波器LPF计算得到频率控制字;根据所述频率控制字调谐本地振荡器输出所述第一时钟。
其中,处理模块1001具体进行CBR时钟输出的过程可参见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613,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中间节点和接收端分别进行了介绍,下面对采用这三种节点组成的OTN网络传输系统进行介绍,该系统中包括图8所示的作为发送端的OTN设备、图10所示的作为接收端的OTN设备和至少一个图9所示的作为中间节点的OTN设备,具体的,
发送端用于:获取第一ODU容器:将获取的第一时钟与所述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一PD值;将所述第一PD值插入所述第一ODU容器的开销中;将所述第一ODU容器封装至第二ODU容器,并发送至中间节点,所述第二ODU容器的速率高于所述第一ODU容器的速率;
中间节点用于:
获取发送端的第一ODU时钟;将所述第一ODU时钟与所述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二PD值;将所述第二ODU容器中的第一PD值替换为第三PD值,所述第三PD值由所述第一PD值与所述第二PD值进行差值得到;将所述第二ODU容器发送至接收端;
接收端用于:获取所述中间节点的第二ODU时钟;将所述第二ODU时钟与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时钟进行鉴相生成第四PD值;将所述第四PD值与所述第二ODU容器内的第三PD值进行差值得到第五PD值;根据所述第五PD值调谐本地振荡器输出第一时钟。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图8、图9还是图10中进行鉴相使用的鉴相器均为Ps级鉴相器,能够使得鉴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相对于其他噪声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TN设备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OTN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其中,该OTN设备包括GMPLS控制平面、支持光层面光交叉调度的光层单元盘,该光层单元盘还连接有线路单元盘,所述线路单元盘连接有交叉单元盘,所述交叉单元盘连接有业务处理单元盘,所述线路单元盘、交叉单元盘和业务处理单元盘构成用于电层面交叉调度的模块,所述光层单元盘还连接有光转化单元和用于光波分复用的彩色光口,所述控制平面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接入端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均与总线相连接。
该电层和光层相结合能够实现图8、图9或者图10中的处理模块的功能。
其中,该光层盘可以包括9端口合波板,动态波长接入板,9端口波长选择性倒换分波板,9端口波长选择性倒换合波板,2端口可配置光分插复用板,4维可配置光分插复用板等。
其中,电层面的交叉调度的模块可以包括光波长转换类单板、光合波和分波类单板、静态光分插复用类单板、动态光分插复用类单板、支路类单板、线路类单板、交叉类单板、光纤放大器类单板、光监控信道类单板、系统控制与通信类单板、光保护类单板、光谱分析类单板、光可调衰减类单板和光功率和色散均衡类单板之中的至少一种。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时钟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客户业务,将所述客户业务映射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开销携带鉴相值,所述鉴相值指示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时钟和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数据帧复用到第二数据帧,并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帧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业务时钟和所述本地时钟进行鉴相,生成所述鉴相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客户业务恢复所述业务时钟。
4.一种时钟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帧,对所述第一数据帧解复用,得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数据帧的速率,所述第二数据帧的开销携带第一鉴相值;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生成第二鉴相值,所述第二鉴相值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承载的客户业务的业务时钟和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数据帧复用到第三数据帧,并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生成第二鉴相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帧的第一时钟,对所述第一时钟和所述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三鉴相值;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鉴相值替换为所述第二鉴相值。
8.一种时钟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帧,对所述第一数据帧解复用,得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数据帧的速率,所述第二数据帧的开销携带第一鉴相值;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生成第二鉴相值,所述第二鉴相值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承载的客户业务的业务时钟和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鉴相值对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时钟进行调整,并输出调整后的时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生成第二鉴相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帧的第一时钟,对所述第一时钟和所述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三鉴相值;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鉴相值对所述网络设备的本地时钟进行调整,并输出调整后的时钟,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对所述本地时钟进行调整,当所述第二鉴相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调整后的时钟。
12.一种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客户业务,将所述客户业务映射到第一数据帧的净荷区,所述第一数据帧的开销携带鉴相值,所述鉴相值指示所述客户业务的业务时钟和所述光传送设备的本地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帧复用到第二数据帧;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帧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速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业务时钟和所述本地时钟进行鉴相,生成所述鉴相值。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从所述客户业务恢复所述业务时钟。
15.一种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帧;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帧解复用,得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数据帧的速率,所述第二数据帧的开销携带第一鉴相值;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生成第二鉴相值,所述第二鉴相值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承载的客户业务的业务时钟和所述光传送设备的本地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帧复用到第三数据帧;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传送设备,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帧的第一时钟,对所述第一时钟和所述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三鉴相值;
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传送设备,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18.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光传送设备,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鉴相值替换为所述第二鉴相值。
19.一种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帧,对所述第一数据帧解复用,得到第二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帧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数据帧的速率,所述第二数据帧的开销携带第一鉴相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生成第二鉴相值,所述第二鉴相值指示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承载的客户业务的业务时钟和所述光传送设备的本地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鉴相值对所述光传送设备的本地时钟进行调整,并输出调整后的时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帧的第一时钟,对所述第一时钟和所述本地时钟进行鉴相,得到第三鉴相值;
根据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对所述第一鉴相值和所述第三鉴相值进行差值运算,得到所述第二鉴相值。
22.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光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对所述本地时钟进行调整,当所述第二鉴相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调整后的时钟。
23.一种光传送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网络包括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所述的光传送设备、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所述的光传送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9-22任一所述的光传送设备。
24.一种光传送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网络第一光传送设备、第二光传送设备和第三光传送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光传送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光传送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光传送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31958.3A CN110445568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05615.3A CN108242965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201910631958.3A CN110445568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05615.3A Division CN108242965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5568A true CN110445568A (zh) | 2019-11-12 |
CN110445568B CN110445568B (zh) | 2021-04-20 |
Family
ID=6262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05615.3A Active CN108242965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201910631958.3A Active CN110445568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05615.3A Active CN108242965B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77931B2 (zh) |
EP (1) | EP3544210A4 (zh) |
CN (2) | CN108242965B (zh) |
WO (1) | WO2018113539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7383A (zh) * | 2021-12-03 | 2022-03-08 |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FPGA的Cm时钟恢复算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WO2024207884A1 (zh) * | 2023-04-07 | 2024-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时钟恢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58486B2 (en) | 2017-09-08 | 2021-03-23 |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data transmission in short-reach links |
US11128742B2 (en) | 2019-03-08 | 2021-09-21 | Microsemi Storage Solutions, Inc. | Method for adapting a constant bit rate client signal into the path layer of a telecom signal |
CN111641892B (zh) * | 2020-05-21 | 2022-01-2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otn中高精度业务时钟映射和恢复方法 |
CN113014315B (zh) * | 2021-01-29 | 2021-12-17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一种基于源端补偿的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及方法 |
US11838111B2 (en) | 2021-06-30 | 2023-12-05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te adaptation of constant bit rate (CBR) client data with a variable number of idle blocks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metro transport network (MTN) |
US11916662B2 (en) | 2021-06-30 | 2024-02-27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te adaptation of constant bit rate (CBR) client data with a fixed number of idle blocks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metro transport network (MTN) |
WO2023096681A1 (en) * | 2021-11-23 | 2023-06-01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constant bit rate (cbr) client signals |
US11799626B2 (en) | 2021-11-23 | 2023-10-24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constant bit rate (CBR) client signals |
CN117981245A (zh) * | 2021-11-23 | 2024-05-03 |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承载恒定比特率(cbr)客户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18353562A (zh) * | 2023-01-14 | 2024-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时钟恢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8450287A (zh) * | 2023-02-06 | 2024-08-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光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38320A1 (en) * | 2007-01-23 | 2009-09-24 | Kuiwen Ji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
US20110182580A1 (en) * | 2008-09-28 | 2011-07-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mapping service data |
CN103441810A (zh) * | 2013-07-11 | 2013-12-11 |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 多时间域的以太网频率同步方法和装置 |
CN103997387A (zh) * | 2013-02-18 | 2014-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映射、复用、解复用和解映射方法及装置 |
CN104144047A (zh) * | 2013-05-09 | 2014-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系统的同步方法、中间节点和从节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41543A (en) * | 1989-01-25 | 1993-08-31 | Hitachi, Ltd. | Independent clocking local area network and nodes used for the same |
US5638379A (en) * | 1995-06-06 | 1997-06-10 | Symmetricom, Inc. | Encoding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synchronization |
US6072810A (en) * | 1996-11-08 | 2000-06-06 | Alcatel | Method to transparently transport an incoming clock signal over a network segment, and rela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nit |
US7286487B2 (en) * | 2002-11-18 | 2007-10-23 | Infinera Corporation | 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 with asynchronous mapping and demapping and digital wrapper frame for the same |
JP4696122B2 (ja) * | 2005-09-27 | 2011-06-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光信号多重化装置 |
CN101345700B (zh) * | 2007-07-10 | 2011-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将以太网编码块映射到光传输网络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252403B (zh) * | 2008-01-22 | 201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在光传送网络中业务传送的实现方法 |
CN101489157B (zh) * | 2009-02-13 | 2011-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将业务复用映射到光通道传送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651512B (zh) * | 2009-09-24 | 2013-06-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数据业务透明传送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US9019997B1 (en) * | 2009-11-30 | 2015-04-28 | Pmc-Sierra U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constant bit rate clients across a packet interface |
CN102480415B (zh) * | 2010-11-26 | 2015-10-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基准时钟恢复光传送网时钟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572618B (zh) * | 2010-12-17 | 2015-09-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g.709的多级复用路由控制方法和网关网元 |
US8412040B2 (en) * | 2011-04-04 | 2013-04-02 | Infiner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traffic using virtual concatenation |
CN102630384B (zh) * | 2011-12-07 | 2016-03-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光传送网中实现业务传送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和系统 |
EP2738964A1 (en) * | 2012-12-03 | 2014-06-04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asynchronous transport signal over an optical section |
US9237089B2 (en) * | 2013-01-30 | 2016-01-1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nhanced path selection scheme for equal cost path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KR102328071B1 (ko) * | 2015-02-04 | 2021-11-1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광전송망의 트래픽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2016
- 2016-12-23 CN CN201611205615.3A patent/CN108242965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23 CN CN201910631958.3A patent/CN110445568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08 WO PCT/CN2017/115319 patent/WO2018113539A1/zh unknown
- 2017-12-08 EP EP17884110.2A patent/EP3544210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6-23 US US16/449,443 patent/US111779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38320A1 (en) * | 2007-01-23 | 2009-09-24 | Kuiwen Ji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
US20110182580A1 (en) * | 2008-09-28 | 2011-07-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mapping service data |
CN103997387A (zh) * | 2013-02-18 | 2014-08-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映射、复用、解复用和解映射方法及装置 |
CN104144047A (zh) * | 2013-05-09 | 2014-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系统的同步方法、中间节点和从节点 |
CN103441810A (zh) * | 2013-07-11 | 2013-12-11 |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 多时间域的以太网频率同步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7383A (zh) * | 2021-12-03 | 2022-03-08 |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FPGA的Cm时钟恢复算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14157383B (zh) * | 2021-12-03 | 2023-04-28 |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FPGA的Cm时钟恢复算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WO2024207884A1 (zh) * | 2023-04-07 | 2024-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时钟恢复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44210A4 (en) | 2019-11-06 |
WO2018113539A1 (zh) | 2018-06-28 |
US11177931B2 (en) | 2021-11-16 |
EP3544210A1 (en) | 2019-09-25 |
CN108242965A (zh) | 2018-07-03 |
CN110445568B (zh) | 2021-04-20 |
CN108242965B (zh) | 2019-07-19 |
US20190312717A1 (en) | 2019-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2965B (zh) | 一种时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JP4729049B2 (ja) | 光送信器 | |
US2009021387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ous high speed ethernet gfp mapping over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 |
US8582705B2 (en) | Serializer-deserializer circuit with multi-format and multi-data rate capability | |
US9143142B2 (en) | Transparent timing of a stratum synchronized ethernet signal using standar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rates | |
US8977120B2 (en) | Client signal accommodating multiple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9048967B2 (en) | Asymmetric OTN network traffic support | |
US8923347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of embedded clock signals | |
US20090245292A1 (en) | Clock reco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8175174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 |
US8125979B2 (en) | Multi-channel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training signal wrapper | |
US9521095B2 (en) | Transport system and transport apparatus | |
WO2015074067A1 (en) | Data serializer | |
US9780897B2 (en) |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reception apparatus | |
CN106549732B (zh) |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和波分设备 | |
US9450693B2 (en) |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KR100899815B1 (ko) | 멀티 프로토콜 신호를 인터페이스하는 광트랜스폰더 및멀티 프로토콜 신호를 인터페이스하는 방법 | |
US2017022279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 |
KR100360012B1 (ko) | 대용량 디지털 광 전송 장치 | |
US7046869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 | |
KILARU et al. | Possibilities of implementation of synchronous Ethernet in popular Ethernet version using timing and interference constraints | |
CA3019585A1 (en) | Transparent clocking in a cross connect system | |
KR100922736B1 (ko) | 10GbE/STM-64 신호와0DU2/0TU2신호와의 정합 장치 및 그 정합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