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5146A -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5146A
CN110445146A CN201910670524.4A CN201910670524A CN110445146A CN 110445146 A CN110445146 A CN 110445146A CN 201910670524 A CN201910670524 A CN 201910670524A CN 110445146 A CN110445146 A CN 110445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network
voltage
converter station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05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5146B (zh
Inventor
刘俊磊
刘思捷
钱峰
杨韵
钟雅珊
付聪
唐旭辰
张星
徐得超
穆清
田鹏飞
徐翌征
石诚成
唐爱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19106705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5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5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5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5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5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在该简化模型中,首先将VSC换流站在交流侧与直流侧分别等效为交流电压源,然后将直流电网等效成一个纯阻性的交流电网(本发明定义为拟交流网络);最后在拟交流网络中设置平衡节点后,拟交流网络节点电压相角均为0°;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并降低计算量,线性化换流站能量耦合约束,并计及了柔直变流器的有功损耗,并将其损耗用一与柔直交流注入点相并联的电阻进行等效。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可采用传统交流系统潮流的计算方法统一求解,而不必针对交直流网络分别建立方程并交替迭代求解,使得现有交流网络潮流算法适用范围更广,有效降低了电网调度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用于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潮流计算的精确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向多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相比于传统点对点输送功率的两端直流,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多端柔性直流系统(voltage source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C,VSC-MTDC)在实现多点供电、多点受电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潮流调控更为灵活可靠。恰当的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不仅可以简化计算工作量,也可以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潮流计算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VSC换流站等值电路,具体是将VSC换流站在交流侧与直流侧端口均等效为可控的交流电压源,并令直流侧等效发出的无功功率Qdc,i=0Mvar;
步骤2、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的直流网络部分被视为纯阻性的拟交流网络,即网络中对地的导纳与线路电抗值为零,因此该拟交流网络线路上不产生无功损耗;
步骤3、在拟交流网络中设置平衡节点后,使得拟交流网络其他节点的电压相角均为0°;
步骤4、设定x0与Rloss,i,使其满足式(15)与式(16);
式中:ai、bi、ci为换流器的损耗特性参数;Zs,i=Rs,i+jXs,i为换流站交流侧变压器的阻抗;Is,i(x0)在x0处泰勒展开后的值(Is,i为换流站流入交流系统的电流);Rloss,i为图2中新增加的一段电阻;
步骤5、基于步骤1建立的等值电路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用式(7)代替模型中Udc,i的电压不等式约束,并将式(18)所示等式约束添加到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中;
潮流计算模型基于潮流平衡方程,具体是:
式中:N为节点编号集合(包含交流网络与直流网路节点);Pi、Qi为节点i相连发电机有功出力与无功出力;ΔPi、ΔQi为节点i有功与无功的不平衡量;Ui、Uj为节点i、j的电压幅值;δij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Gij+Bij×i为节点导纳矩阵Y的元素;
潮流平衡方程约束
式中:为与节点i相连发电机有功出力的上、下限;为与节点i相连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为节点i的电压幅值的上、下限;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上限;Pij分别为线路i、j输送的有功功率及其上限;
其中,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基于以下定义:
Pc.i+Pdc.i=0(18)
式中:为VSC换流站最大调制比;Udc,i为VSC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的输出电压;
Pdc,i为VSC换流站注入到直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P′c.i为图2中VSC换流站注入交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
步骤6、采用计算传统交流网络潮流的算法求解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
牛顿—拉夫逊法:
假定交直流系统有n个节点,假定第1至m号节点为PQ节点,第m+1至n-1号节点为PV节点,第n号节点为平衡节点;因此,Un和δn是给定的,PV节点的电压幅值Um+1至Un-1也是给定的;因此只剩有n-1个节点电压相角δ1至δn-1和m个节点的电压幅值U1至Um是未知量;
因此基于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平衡方程可得修正方程
式中:ΔP=[ΔP1 ΔP2 … ΔPn-1]T;ΔQ=[ΔQ1 ΔQ2 … ΔQm]T;Δδ=[Δδ1 Δδ2 … Δδn-1]T,Δδi为电压相角修正量;ΔU=[ΔU1 ΔU2 … ΔUm]T,ΔUi为电压幅值修正量;
H是(n-1)×(n-1)阶方阵,其元素为N是(n-1)×m阶矩阵,其元素为K是m×(n-1)阶矩阵,其元素为L是m×m阶方阵,其元素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多端柔直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在该简化模型中,首先将VSC换流站在交流侧与直流侧分别等效为交流电压源,然后将直流电网等效成一个纯阻性的交流电网(本发明定义为拟交流网络);最后在拟交流网络中设置平衡节点后,拟交流网络节点电压相角均为0°;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并降低计算量,线性化换流站能量耦合约束,并计及了柔直变流器的有功损耗,并将其损耗用一与柔直交流注入点相并联的电阻进行等效。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拟交流潮流计算方法。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工作原理,建立计及换流站有功损耗的交流电源型等值电路;针对直流输电网络添加约束条件,将其视为特殊的交流网络;对VSC换流站的能量耦合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至此,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可采用传统交流系统潮流的计算方法统一求解,而不必针对交直流网络分别建立方程并交替迭代求解,使得现有交流网络潮流算法适用范围更广,有效降低了电网调度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VSC换流站示意图。
图2是VSC换流站拟交流等值电路。
图3是本发明的计算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图1所示为交直流混联电网中VSC换流站,其中为换流站i交流系统侧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的电压;为换流器在交流侧节点的交流电压;Udc,i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的直流电压;Ps,i、Qs,i为换流站注入PCC的有功与无功功率;Pc,i、Qc,i为换流器注入交流侧系统的有功与无功功率;Pdc,i为换流器注入到直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为换流站流入交流系统的电流;Idc,i为换流站注入到直流系统的直流电流;Zs,i=Rs,i+jXs,i为换流站交流侧变压器的阻抗。
本发明提出用图2进行VSC换流站等效。其等效主要思路为:
1)将VSC换流站在交流侧与直流侧端口均等效为可控的交流电压源,并令直流侧等效发出的无功功率Qdc,i=0Mvar。
2)原直流网络被视为纯阻性的交流网络(即对地导纳与线路电抗值为零),因此该拟交流网络(线路上不产生无功损耗)。
3)基于以上2条假设,在拟交流网络中设置平衡节点后,网络其他节点的电压相角均为0°。
图中,Rloss,i为接下来简化工作引入的电阻,P′c,i、Q′c,i为引入Rloss,i后等效电源发出的有功与无功。
经过以上方法等效处理后,图2中交流网路与拟交流网络的节点功率平衡式均可采用交流网络的形式表示,计算式如下
式中:N为节点编号集合;Pi、Qi为注入节点i的有功与无功功率;Ui、Uj为节点i、j的电压幅值;δij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Gij+Bij×i为节点导纳矩阵Y的元素。
对于换流站两端节点,需要满足以下能量耦合约束
Pc,i+Pdc,i+Ploss,i=0 (3)
式中,mi为换流站i的电压调制比;Ploss,i为换流站i的有功损耗值,具体表示为换流器交流侧电流值的二次函数
式中:Ic,i表示为的幅值,ai、bi、ci为换流器的损耗特性参数。
显然式(2)、(3)的引入会导致潮流计算式十分复杂,因此接下来对式(2)、(3)进行线性化处理.
考虑到通常情况下实际交流系统中母线电压波动极小,可将换流站交流侧的电压近似看作维持在基准值,即于是有
Udc,i=mi (5)
即VSC换流站在直流侧输出电压值为调制比mi的函数式,又mi需满足以下约束
式中,为VSC换流站最大调制比。
则结合(5)、(6)可得
若将看作Udc,i的电压上限,则式(7)可视为潮流计算模型中的节点电压约束式,则式潮流计算模型中不再需要考虑式(2)。
为线性化换流站有功损耗约束,首先定义一个新的函数fi(x),其表达式为
则式(4)可改写为
在某一点x0处对进行泰勒展开,忽略掉2次项以上,得
将(10)式代入式(9)后得VSC换流站有功损耗表达式如下
而因
式中,θ为的相角差,由于的相角差通常较小,且幅值通常维也持在标幺值附近,则可假定
因此有
取x0与Rloss,i,令其满足
则式(4)被转化为
即VSC换流站的有功损耗被等效为电阻Rloss,i的热耗,则式(3)的换流站两端节点功率平衡约束可转化成如下形式
P′c.i+Pdc.i=0 (18)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方法步骤。
步骤1、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VSC换流站等值电路,具体是将VSC换流站在交流侧与直流侧端口均等效为可控的交流电压源,并令直流侧等效发出的无功功率Qdc,i=0Mvar。
步骤2、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的直流网络部分被视为纯阻性的拟交流网络,即网络中对地的导纳与线路电抗值为零,因此该拟交流网络线路上不产生无功损耗。
注:电阻上只会消耗有功功率,而拟交流电网线路中电阻以外量为0,因此拟交流网络不产生无功损耗,同时由于Qdc,i=0Mvar,注入拟交流网络的无功功率为0,则拟交流网络中不存在无功,只存在有功功率潮流。
步骤3、在拟交流网络中设置平衡节点后,使得拟交流网络其他节点的电压相角均为0°。
步骤4、设定x0与Rloss,i,使其满足式(15)与式(16)。
式中:ai、bi、ci为换流器的损耗特性参数;Zs,i=Rs,i+jXs,i为换流站交流侧变压器的阻抗;Is,i(x0)在x0处泰勒展开后的值(Is,i为换流站流入交流系统的电流);Rloss,i为图2中新增加的一段电阻。
步骤5、基于步骤1建立的等值电路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用式(7)代替模型中Udc,i的电压不等式约束,并将式(18)所示等式约束添加到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中。
潮流计算模型为:
潮流平衡方程
式中:N为节点编号集合(包含交流网络与直流网路节点);Pi、Qi为节点i相连发电机有功出力与无功出力;ΔPi、ΔQi为节点i有功与无功的不平衡量;Ui、Uj为节点i、j的电压幅值;δij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Gij+Bij×i为节点导纳矩阵Y的元素。
潮流平衡方程约束
式中:为与节点i相连发电机有功出力的上、下限;为与节点i相连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为节点i的电压幅值的上、下限;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上限;Pij分别为线路i、j输送的有功功率及其上限。
其中,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基于以下定义:
P′c.i+Pdc.i=0 (18)
式中:为VSC换流站最大调制比;Udc,i为VSC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的输出电压;
Pdc,i为VSC换流站注入到直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P′c.i为图2中VSC换流站注入交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
步骤6、采用计算传统交流网络潮流的算法求解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
牛顿—拉夫逊法:
假定交直流系统有n个节点,假定第1至m号节点为PQ节点,第m+1至n-1号节点为PV节点,第n号节点为平衡节点。因此,Un和δn是给定的,PV节点的电压幅值Um+1至Un-1也是给定的。因此只剩有n-1个节点电压相角δ1至δn-1和m个节点的电压幅值U1至Um是未知量。
因此基于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平衡方程可得修正方程
式中:ΔP=[ΔP1 ΔP2 … ΔPn-1]T;ΔQ=[ΔQ1 ΔQ2 … ΔQm]T;Δδ=[Δδ1 Δδ2 … Δδn-1]T,Δδi为电压相角修正量;ΔU=[ΔU1 ΔU2 … ΔUm]T,ΔUi为电压幅值修正量;
H是(n-1)×(n-1)阶方阵,其元素为N是(n-1)×m阶矩阵,其元素为K是m×(n-1)阶矩阵,其元素为L是m×m阶方阵,其元素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VSC换流站等值电路,具体是将VSC换流站在交流侧与直流侧端口均等效为可控的交流电压源,并令直流侧等效发出的无功功率Qdc,i=0Mvar
步骤2、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的直流网络部分被视为纯阻性的拟交流网络,即网络中对地的导纳与线路电抗值为零,因此该拟交流网络线路上不产生无功损耗;
步骤3、在拟交流网络中设置平衡节点后,使得拟交流网络其他节点的电压相角均为0°;
步骤4、设定x0与Rloss,i,使其满足式(15)与式(16);
式中:ai、bi、ci为换流器的损耗特性参数;Zs,i=Rs,i+jXs,i为换流站交流侧变压器的阻抗;Is,i(x0)在x0处泰勒展开后的值(Is,i为换流站流入交流系统的电流);Rloss,i为图2中新增加的一段电阻;
步骤5、基于步骤1建立的等值电路建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用式(7)代替模型中Udc,i的电压不等式约束,并将式(18)所示等式约束添加到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中;
潮流计算模型基于潮流平衡方程,具体是:
式中:N为节点编号集合(包含交流网络与直流网路节点);Pi、Qi为节点i相连发电机有功出力与无功出力;ΔPi、ΔQi为节点i有功与无功的不平衡量;Ui、Uj为节点i、j的电压幅值;δij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Gij+Bij×i为节点导纳矩阵Y的元素;
潮流平衡方程约束
式中:Pi max、Pi min为与节点i相连发电机有功出力的上、下限;为与节点i相连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为节点i的电压幅值的上、下限;为线路两端节点i、j的电压相角差上限;Pij分别为线路i、j输送的有功功率及其上限;
其中,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基于以下定义:
P′c.i+Pdc.i=0 (18)
式中:为VSC换流站最大调制比;Udc,i为VSC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的输出电压;
Pdc,i为VSC换流站注入到直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P′c.i为图2中VSC换流站注入交流侧系统的有功功率;
步骤6、采用计算传统交流网络潮流的算法求解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
牛顿—拉夫逊法:
假定交直流系统有n个节点,假定第1至m号节点为PQ节点,第m+1至n-1号节点为PV节点,第n号节点为平衡节点;因此,Un和δn是给定的,PV节点的电压幅值Um+1至Un-1也是给定的;因此只剩有n-1个节点电压相角δ1至δn-1和m个节点的电压幅值U1至Um是未知量;
因此基于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平衡方程可得修正方程
式中:ΔP=[ΔP1 ΔP2 … ΔPn-1]T;ΔQ=[ΔQ1 ΔQ2 … ΔQm]T;Δδ=[Δδ1 Δδ2 …Δδn-1]T,Δδi为电压相角修正量;ΔU=[ΔU1 ΔU2 … ΔUm]T,ΔUi为电压幅值修正量;
H是(n-1)×(n-1)阶方阵,其元素为N是(n-1)×m阶矩阵,其元素为K是m×(n-1)阶矩阵,其元素为L是m×m阶方阵,其元素为
CN201910670524.4A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Active CN110445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0524.4A CN110445146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0524.4A CN110445146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5146A true CN110445146A (zh) 2019-11-12
CN110445146B CN110445146B (zh) 2023-06-23

Family

ID=6843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0524.4A Active CN110445146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514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7762A (zh) * 2019-10-12 2020-01-1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潮流可行域计算方法
CN110808619A (zh) * 2019-11-19 2020-02-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联电网稳态控制方法
CN111509730A (zh) * 2020-04-03 2020-08-0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tatcom电路模型
CN111725810A (zh) * 2020-07-14 2020-09-29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联电网系统的状态评估方法、终端
CN111725809A (zh) * 2020-07-14 2020-09-29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联电网模型系统及其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终端
CN111799799A (zh) * 2020-07-13 2020-10-20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区间泰勒展开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CN112510691A (zh) * 2020-11-24 2021-03-16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步长优化的交直流混合潮流解耦迭代方法
CN116154835A (zh) * 2022-09-07 2023-05-23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一种改进的ac/dc潮流交替迭代算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680A (zh) * 2010-12-13 2011-04-1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快速分解法潮流计算方法
CN103928925A (zh) * 2014-04-17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前推回代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CN106529089A (zh) * 2016-12-09 2017-03-22 大连海事大学 用于含小阻抗支路电网的补偿法快速分解法潮流计算方法
CN107579525A (zh) * 2017-08-18 2018-01-12 河海大学 一种可计算完备潮流信息的冷启动线性化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CN108879695A (zh) * 2018-07-13 2018-11-23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潮流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680A (zh) * 2010-12-13 2011-04-1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电力系统快速分解法潮流计算方法
CN103928925A (zh) * 2014-04-17 2014-07-16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前推回代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CN106529089A (zh) * 2016-12-09 2017-03-22 大连海事大学 用于含小阻抗支路电网的补偿法快速分解法潮流计算方法
CN107579525A (zh) * 2017-08-18 2018-01-12 河海大学 一种可计算完备潮流信息的冷启动线性化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CN108879695A (zh) * 2018-07-13 2018-11-23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流潮流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NRIQUE ACHA, ET AL: "A generalized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multi-terminal VSC-HVDC systems in power flow solutions",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
孙银锋等: "基于节点阻抗矩阵GS法的直流电网稳态潮流计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石诚成: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协调控制及优化运行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钱甜甜等: "基于节点电流关系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 《电网技术》 *
韦延方等: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稳态建模及仿真", 《电源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7762A (zh) * 2019-10-12 2020-01-1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潮流可行域计算方法
CN110707762B (zh) * 2019-10-12 2021-09-07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互补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潮流可行域计算方法
CN110808619A (zh) * 2019-11-19 2020-02-1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联电网稳态控制方法
CN110808619B (zh) * 2019-11-19 2024-03-1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联电网稳态控制方法
CN111509730A (zh) * 2020-04-03 2020-08-0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statcom电路模型
CN111799799A (zh) * 2020-07-13 2020-10-20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区间泰勒展开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CN111725810A (zh) * 2020-07-14 2020-09-29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联电网系统的状态评估方法、终端
CN111725809A (zh) * 2020-07-14 2020-09-29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联电网模型系统及其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终端
CN111725809B (zh) * 2020-07-14 2021-11-30 上海交通大学 交直流混联电网模型系统及其变流器的建模方法、终端
CN112510691A (zh) * 2020-11-24 2021-03-16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步长优化的交直流混合潮流解耦迭代方法
CN116154835A (zh) * 2022-09-07 2023-05-23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一种改进的ac/dc潮流交替迭代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5146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5146A (zh) 一种基于含多端柔直混联电网的潮流计算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CN106549384B (zh) 一种含upfc电力系统的通用潮流计算方法
CN108039726B (zh)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能源局域网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
CN106410835A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仿真实现方法
CN106786599B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dc-ac互联装置智能控制方法
CN108462196A (zh) 新能源vsg辅助调频p-v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53625B (zh) 一种基于二次电压控制的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无功功率分配方法
CN104471816A (zh) 输入ac电压控制双向功率转换器
CN106655199A (zh) 一种提高电压稳定性的vsc‑hvdc功率控制方法
CN107230983A (zh) 一种基于功率控制的电力弹簧应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02381A (zh)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多源动态协调控制方法
CN105610182B (zh) 一种孤岛运行的串联型微网结构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CN107887919B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逆变器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538988B (zh)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压稳定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49635A (zh) 一种配电网合环运行优化方法
CN109066694A (zh) 含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电力系统的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
CN107482684A (zh) 一种换流器控制方法
CN109103935A (zh) 一种三相储能变流器的离并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CN108808710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控制的upfc三相不平衡优化方法
CN102545252A (zh) 基于三阶收敛牛顿法vsc-hvdc潮流计算方法
CN106953361B (zh) 交流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34973B (zh) 一种考虑温度的电力线路损耗计算方法
CN108063443A (zh) 一种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控制方法
CN107994599B (zh) 一种串联式电压源换流阀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429578A (zh) 一种分布式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