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4425A -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4425A
CN110444425A CN201910749115.3A CN201910749115A CN110444425A CN 110444425 A CN110444425 A CN 110444425A CN 201910749115 A CN201910749115 A CN 201910749115A CN 110444425 A CN110444425 A CN 110444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rt
key
pilot hole
abutting portion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91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远亮
卢翔智
谷海彤
蔡妙妆
陈恺妍
李慧
杜锦阳
吴晓强
崔卓
陈少梁
温鑫
郑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91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4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4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4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2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compression or extension of coi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Spiral spring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将滑动件插入导向孔中,使得滑动件在导向孔内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与导向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滑动件弹性支撑在导向孔内。当按键帽按压弹性按键时,滑动件触发电子元器件上的开关;完成后,滑动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内远离电子元器件移动,使得按键帽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回弹时,复位组件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进行回弹复位,保证了按键帽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与PCB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之间,有效克服外壳因距离PCB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进行延伸的问题。

Description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按键作为电子产品上常用的人机交互通道,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此类电子产品需要具备防尘防水等防护要求和高可靠性要求,如户外及野外作业携带的电子仪器、仪表等,该类设备的按键的防护性能与可靠性能尤为重要。
传统的按键结构通常在电子元器件的开关上设置硅胶按键;再将外壳压合在硅胶按键的边缘,实现防尘防水要求。当压下按键帽触发功能后,利用硅胶按键斜壁变形恢复的回弹力再加上电子元器件的自我回弹力,实现按键回弹复位。然而,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影响,硅胶很容易出现老化,导致硅胶斜壁的弹性衰减,造成硅胶按键不足以支持按键帽回弹而导致按键失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有效保证按键帽稳定回弹,提升按键的可靠性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位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孔;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装入所述导向孔中,且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所述滑动件一端用于与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滑动件另一端用于按压电子元器件的开关;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将所述弹性按键复位。
上述的复位组件,将滑动件插入导向孔中,并使得滑动件在导向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与导向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滑动件弹性支撑在导向孔内。当按键帽按压弹性按键时,滑动件会在导向孔内朝向电子元器件移动,并触发电子元器件上的开关,完成开关触发后,滑动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内远离电子元器件移动,将弹性按键顶回,并使得按键帽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回弹时,本复位组件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进行回弹复位,如此,极大保证了按键帽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与PCB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之间,有效克服外壳因距离PCB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进行延伸的问题,如此,使得按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按键结构的组装作业更加便利。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抵触部用于靠近所述弹性按键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抵触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簧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背向所述第一抵触部的一侧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滑动件的周向设置,所述限位部套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弹性挡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承压板与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承压板上,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导向件上。
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外壳、密封层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所述外壳用于将所述密封层压合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密封层上设有弹性按键,所述滑动件一端与所述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外壳上设有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用于按压所述弹性按键。
上述的按键结构,采用以上的复位组件,将滑动件插入导向孔中,并使得滑动件在导向孔内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与导向孔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滑动件弹性支撑在导向孔内。当按键帽按压弹性按键时,滑动件会在导向孔内朝向电子元器件移动,并触发电子元器件上的开关,完成开关触发后,滑动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内远离电子元器件移动,将弹性按键顶回,并使得按键帽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回弹时,本复位组件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进行回弹复位,如此,极大保证了按键帽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与PCB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之间,有效克服外壳因距离PCB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进行延伸的问题,如此,使得按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按键结构的组装作业更加便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支撑围边,所述支撑围边沿着所述外壳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围边用于压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密封层上设有止边,所述止边沿着所述密封层的周向设置,所述止边套设在所述支撑围边的外部或者内部,且所述止边与所述支撑围边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按键包括按键顶部与按键斜部,所述按键斜部连接在所述按键顶部上,且所述按键斜部沿着所述按键顶部的周向设置,所述按键顶部通过所述按键斜部连接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按键顶部与所述滑动件抵触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一视角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另一视角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复位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一视角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结构另一视角图;
图7为图6中按键结构沿着A-A方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弹性按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复位组件,110、支架,111、承压板,112、导向件,113、导向孔,114、第一安装孔,115、加强筋,116、第二抵触部,120、滑动件,121、第一抵触部,122、凹槽,130、弹性件,140、限位部,200、外壳,210、第三安装孔,220、支撑围边,300、密封层,310、弹性按键,311、按键顶部,312、按键斜部,320、止边,400、PCB,410、电子元器件,500、按键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4及图5,一种复位组件100,包括:支架110、滑动件120及弹性件130。支架110上设有导向孔113。滑动件120装入导向孔113中,且滑动件120能在导向孔113内移动,滑动件120一端用于与弹性按键310抵触配合,滑动件120另一端用于按压电子元器件410的开关。弹性件130一端设置在滑动件120上,弹性件130另一端设置在导向孔113的孔壁上,弹性件130用于驱使滑动件120将弹性按键310复位。
上述的复位组件100,将滑动件120插入导向孔113中,并使得滑动件120在导向孔113内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120与导向孔113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130,使得滑动件120弹性支撑在导向孔113内。当按键帽500按压弹性按键310时,滑动件120会在导向孔113内朝向电子元器件410移动,并触发电子元器件410上的开关,完成开关触发后,滑动件120在弹性件130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113内远离电子元器件410移动,将弹性按键310顶回,并使得按键帽500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310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500回弹时,本复位组件100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500进行回弹复位,如此,极大保证了按键帽500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200与PCB 400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100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310之间,有效克服外壳200因距离PCB 400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220进行延伸的问题,如此,使得按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按键结构的组装作业更加便利。需要说明的是,电子元器件410设置在PCB 400上。其中,弹性件130可为弹簧、弹性橡胶或者弹性海绵。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滑动件120上设有第一抵触部121。导向孔113的孔壁设有第二抵触部116。第一抵触部121相对于第二抵触部116用于靠近弹性按键310设置。弹性件130位于第一抵触部121与第二抵触部116之间,且弹性件130一端抵触在第一抵触部121上,弹性件130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抵触部116上。由此可知,滑动件120在弹性按键310的按压下,会在导向孔113内移动,并通过第一抵触部121,将弹性件130压缩在第二抵触部116上,使得弹性件130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当弹性按键310需要回弹时,压缩后的弹性件130会对滑动件120施加回弹力,推动滑动件120远离电子元器件410,使得滑动件120一端推动弹性按键310完成回弹操作,如此,保证弹性按键310在老化状态依然能够回弹至初始位置,从而保证了按压在弹性按键310上的按键帽500稳定回弹,有利于提升按键结构的可靠性能。具体在本实例中,沿着滑动件120的周向开槽,使得滑动件120上形成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为第一抵触部121。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二抵触部116位于导向孔113的端部处。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弹性件130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滑动件120上,弹簧一端抵触在第一抵触部121上,弹簧另一端抵触在第二抵触部116上。如此,将弹簧套设在滑动件120上,使得弹簧在弹性伸缩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弹簧在伸缩过程中,发生弯折变形而导致滑动件120在导向孔113内无法顺利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滑动件120上设有限位部140。限位部140与第二抵触部116背向第一抵触部121的一侧限位配合。如此,通过限位部140与第二抵触部116的限位配合,使得滑动件120往回移动时,能够准确定位在初始位置,使得复位组件100在按压前与按压后的位置状态保持一致,提高按键结构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滑动件120过度往回移动而顶压或者顶穿弹性按键310。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与图4,滑动件120上设有凹槽122,且凹槽122沿着滑动件120的周向设置,限位部140套设在凹槽122内。如此,将限位部140套设在凹槽122内,使得限位部140稳定安装在滑动件120,避免限位部140与第二抵触部116限位配合时,从滑动件120上滑脱,有利于复位组件100更加稳定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140设置在滑动件120的方式还可为粘接方式、螺纹连接方式、焊接方式、螺栓连接方式或者栓接方式。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限位部140为弹性挡圈,当弹性挡圈与第二抵触部116限位配合时,弹性挡圈还能够对第二抵触部116进行密封,降低外部环境对弹性件130的影响,增加了按键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挡圈为橡胶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件120的端部设有通孔,通过该通孔,使得弹性按键310与支架110之间的空气压力与大气压时刻保持一致,避免弹性按键310与支架110之间形成负压而影响弹性按键310的回弹动作。同时,导向孔113的孔壁设有导条或者导槽,滑动件120上则相应设有导槽或者导条,通过导条与导槽配合,使得滑动件120在导向孔113内的移动更加稳定,避免滑动件120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如此,有利于提高复位组件100的使用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2,支架110包括承压板111与导向件112。导向件112设置在承压板111上。导向孔113开设在导向件112上。如此,使得滑动件120在导向件112内稳定移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12为多个,多个导向件11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15,以增强支架110的结构强度,提高复位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4及图5,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外壳200、密封层300及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复位组件100。外壳200用于将密封层300压合在支架110上。密封层300上设有弹性按键310。滑动件120一端与弹性按键310抵触配合。外壳200上设有按键帽500。按键帽500用于按压弹性按键310。
上述的按键结构,采用以上的复位组件100,将滑动件120插入导向孔113中,并使得滑动件120在导向孔113内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在滑动件120与导向孔113的孔壁之间设置弹性件130,使得滑动件120弹性支撑在导向孔113内。当按键帽500按压弹性按键310时,滑动件120会在导向孔113内朝向电子元器件410移动,并触发电子元器件410上的开关,完成开关触发后,滑动件120在弹性件130的回弹力作用下,在导向孔113内远离电子元器件410移动,将弹性按键310顶回,并使得按键帽500进行复位,由此可知,即使弹性按键310出现老化而无法将按键帽500回弹时,本复位组件100依然能够保证按键帽500进行回弹复位,如此,极大保证了按键帽500稳定回弹,使得按键结构具有高可靠性能。同时,对于外壳200与PCB 400之间距离较远的按键结构而言,将复位组件100设置在电元器件与弹性按键310之间,有效克服外壳200因距离PCB 400较远而不得不将支撑围边220进行延伸的问题,如此,使得按键结构更加合理、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按键结构的组装作业更加便利。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外壳200将密封层300压合在支架110上,使得外壳200与支架110之间密封隔开,从而使得复位组件100与电子元器件410均处于密封层300的防护下,进而有利于提升按键结构的防尘防水功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层300与弹性按键310的材料均为硅胶。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图7及图8,外壳200上设有支撑围边220。支撑围边220沿着外壳200的周向设置,支撑围边220用于压在密封层300上。密封层300上设有止边320。止边320沿着密封层300的周向设置,止边320套设在支撑围边220的外部或者内部,且止边320与支撑围边220相适配。由此可知,通过支撑围边220将密封层300压合在支架110上,并使得滑动件120抵触在弹性按键310上,如此,便完成按键结构组装作业。由于支撑围边220沿着外壳200的周向设置,且止边320沿着密封层300的周向设置,因此,本实施例的支撑围边220与止边320均呈或者近似呈环状结构。当支撑围边220作用在密封层300上时,支撑围边220则套接在止边320内部或者外部,又由于支撑围边220与止边320相适配,因此,支撑围边220则刚好套接在止边320上,如此,使得支撑围边220作用在密封层300上更加稳定,避免支撑围边220在密封层300上左右偏移,从而有利于提高按键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与图5,为了使得外壳200与支架110连接更加稳定,外壳20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4,支架11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4相对的第二安装孔,如此,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固定件通过插入第一安装孔114与第二安装孔,使得外壳200与支架110稳定连接。其中,固定件可为螺栓、螺钉、销钉、铆钉或者其他固定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与图8,弹性按键310包括按键顶部311与按键斜部312。按键斜部312连接在按键顶部311上,且按键斜部312沿着按键顶部311的周向设置。按键顶部311通过按键斜部312连接在密封层300上,按键顶部311与滑动件120抵触配合。如此,通过按键斜部312,使得按键顶部311稳定连接在密封层300上;同时,也使得按键顶部311在按键斜部312的作用下实现有效回弹功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按键310为多个,多个弹性按键310间隔设置在密封层3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外壳20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10,按键帽500位于第三安装孔210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孔210与按键帽500均为多个,按键帽500与第三安装孔210一一对应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孔;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装入所述导向孔中,且所述滑动件能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所述滑动件一端用于与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滑动件另一端用于按压电子元器件的开关;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滑动件将所述弹性按键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导向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抵触部用于靠近所述弹性按键设置,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抵触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之间,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性件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弹簧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二抵触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背向所述第一抵触部的一侧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滑动件的周向设置,所述限位部套设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弹性挡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承压板与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承压板上,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导向件上。
8.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密封层及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组件,所述外壳用于将所述密封层压合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密封层上设有弹性按键,所述滑动件一端与所述弹性按键抵触配合,所述外壳上设有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用于按压所述弹性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支撑围边,所述支撑围边沿着所述外壳的周向设置,所述支撑围边用于压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密封层上设有止边,所述止边沿着所述密封层的周向设置,所述止边套设在所述支撑围边的外部或者内部,且所述止边与所述支撑围边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键包括按键顶部与按键斜部,所述按键斜部连接在所述按键顶部上,且所述按键斜部沿着所述按键顶部的周向设置,所述按键顶部通过所述按键斜部连接在所述密封层上,所述按键顶部与所述滑动件抵触配合。
CN201910749115.3A 2019-08-14 2019-08-14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Pending CN110444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9115.3A CN110444425A (zh) 2019-08-14 2019-08-14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9115.3A CN110444425A (zh) 2019-08-14 2019-08-14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4425A true CN110444425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3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9115.3A Pending CN110444425A (zh) 2019-08-14 2019-08-14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442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01717U (zh) * 2016-12-27 2017-07-04 东莞市德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轻触开关
CN206363928U (zh) * 2016-12-19 2017-07-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位按键及具有该复位按键的电子设备
DE102017201737A1 (de) * 2016-02-03 2017-08-03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Tastschalter
CN207517589U (zh) * 2017-09-29 2018-06-1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CN208460620U (zh) * 2018-05-25 2019-02-01 东莞市川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式机械键盘
CN210296184U (zh) * 2019-08-14 2020-04-10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1737A1 (de) * 2016-02-03 2017-08-03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Tastschalter
CN206363928U (zh) * 2016-12-19 2017-07-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位按键及具有该复位按键的电子设备
CN206301717U (zh) * 2016-12-27 2017-07-04 东莞市德崧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轻触开关
CN207517589U (zh) * 2017-09-29 2018-06-1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以及电子产品
CN208460620U (zh) * 2018-05-25 2019-02-01 东莞市川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式机械键盘
CN210296184U (zh) * 2019-08-14 2020-04-10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禹鸣: "导电橡胶按键的结构设计", 《橡胶工业》, no. 12, 10 December 1997 (1997-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4519B (zh) 按键及应用该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02194592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WO2016107546A1 (zh) 一种薄型开关
CN106992088A (zh) 按键结构
CN101740245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206456A (zh)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CN207458801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790796A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917093A (zh) 按键结构及应用按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20190116249A1 (en) Waterproof push-button switch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2238832A (zh) 盖体卡锁结构
CN204088135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101651053A (zh) 侧键组件及应用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EP36748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6650016U (zh) 按键开关
CN110444425A (zh)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CN215183822U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
CN101752119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0296184U (zh) 复位组件与按键结构
CN104409277B (zh) 风压开关
CN208127072U (zh) 按键单元
CN107195498A (zh) 一种微型无声轻触开关
CN209344198U (zh) 电动工具及其电池包
CN220456284U (zh) 防水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01740244A (zh) 侧键组件及具有该侧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7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