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7072U - 按键单元 - Google Patents

按键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7072U
CN208127072U CN201820262528.XU CN201820262528U CN208127072U CN 208127072 U CN208127072 U CN 208127072U CN 201820262528 U CN201820262528 U CN 201820262528U CN 208127072 U CN208127072 U CN 208127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mobile
button unit
side wall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25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2625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7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7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7072U/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27028A priority patent/KR20200122368A/ko
Priority to JP2020544769A priority patent/JP2021514537A/ja
Priority to PCT/CN2019/075972 priority patent/WO2019161794A1/zh
Priority to EP19757786.9A priority patent/EP3758038A4/en
Priority to US16/999,162 priority patent/US20200381189A1/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单元。所述按键单元包括具收容空间的活动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体及开关层,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活动体侧面,所述弹性体一端抵接所述活动体,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驱动所述开关层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键单元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防尘。

Description

按键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输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各类电子产品,如电话机、手机、笔记本电脑、遥控器等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按键单元作为上述电子产品主要的输入装置,其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按键单元是否具有较佳的手感极大影响着电子产品的体验效果。
现有技术中具有按压薄膜开关的按键单元的结构主要采用硅胶弹性体或者弹簧去按压薄膜开关,来实现开关功能。硅胶弹性体手感不佳,无法实现线性的按压曲线。虽然弹簧可以实现线性的类似机械按键的手感,但是弹簧存在着安装不便,特别是不易保证弹簧在按键中的位置精度。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按键单元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按压精度高且寿命长的按键单元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按键单元。
一种按键单元,包括具收容空间的活动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体及开关层,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活动体侧面,所述弹性体一端抵接所述活动体,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驱动所述开关层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体包括导程柱和侧壁,所述导程柱位于所述活动体的中心位置或者微偏心位置,所述侧壁围成具开口收容空间,所述具开口收容空间设于所述导程柱外侧,所述弹性体活动嵌套设于所述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弹簧及抵接体,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侧壁围成的收容空间内,其一端弹性抵接所述抵接体,所述抵接体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体包括相接设置的侧壁、连接部及抵接部,所述抵接体的侧壁与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嵌套设置,所述抵接部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包括滑槽,所述抵接体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抵接体侧面,所述滑块配合所述滑槽推动所述抵接体沿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斜面过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还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包括盖体、第一卡扣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设于所述盖体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对应与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卡合固定,所述封装体配合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围成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所述封装体的盖体内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呈倒置T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导程管,所述导程管与所述活动体的导程柱对应嵌套设置,并相对上下自由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单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合固定的上盖及下盖,所述下盖包括贯穿孔,所述抵接体的抵接部贯穿所述贯穿孔选择性抵接所述开关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单元中,利用所述活动体的侧壁配合所述封装体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弹性体和所述抵接体的端部,有效实现防尘功能。利用所述活动体的侧壁直接作为所述抵接体的导程支撑,简化结构,同时减少元件数量,方便组装。因为所述活动体与侧壁是一体结构,所以所述抵接体能够由所述活动体有效支撑,提高产品可靠度。将所述弹性体设于所述活动体的导程柱侧面,而非设于正下方,如此使得所述按键单元的触感和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按键单元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按键单元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工作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及
图5是图2所示按键单元的抵接体与封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按键单元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的立体组装示意图。所述按键单元1是一实现物理按压输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开关转换元件。当用户施加一定外力作用于所述按键单元1时,所述按键单元1对应触发开关层20,使所述按键单元1导通,开启输入信号;当用户取消按压所述按键单元1的外力时,则所述按键单元1关闭,所述开关层20对应停止产生输入信号。
所述按键单元1包括活动体11、弹片12、封装体13、第一弹簧 14、抵接体15、第二弹簧17及具收容空间的壳体19,其中所述封装体13、第二弹簧17及所述抵接体15组成所述按键单元15的弹性体 30,也就是说,所述弹性体30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所述封装体13、第二弹簧17及所述抵接体15形成的弹性组件。所述活动体11、弹片 12、第一弹簧14及弹性体30对应收容于所述壳体19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30的封装体13对应固定至所述活动体11,并与所述活动体11同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17压缩夹设于所述封装体13 与所述抵接体15之间。所述第一弹簧14压缩夹设于所述壳体19与所述活动体11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弹簧14位于所述活动体1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面。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其中图3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一种工作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按键单元一种工作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活动体11呈长柱状,其一端套设键帽(图未示),另一端对应收容于所述壳体19的收容空间。所述活动体11在外力按压作用下,沿所述活动体11延伸方向向下移动;当取消外力作用时,则所述活动体11对应向上移动。所述活动体11包括侧壁111、滑槽 113及导程柱115。所述侧壁111对应首尾相接设置围成中空柱状,所述中空柱状是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弹簧17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程柱 115设于所述活动体1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壁111围成的中空收容空间位于所述导程柱外侧。当然,在产品具体加工过程中,所述导程柱 115还可以是微偏心于所述活动体11的中心位置。所述滑槽113对应设于其中一侧壁111。所述滑槽11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侧壁111 围成中空柱状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111设于所述活动体11的一侧。
所述弹片12夹设于所述活动体11与所述壳体19之间。所述弹片12的数量为两个,其间隔设于所述活动体11与所述壳体19之间。所述弹片12弹性抵接所述活动体11的侧面,控制所述活动体11按压至合适高度时的触感。
请结合参阅图5,是图2所示按键单元的抵接体与封装体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封装体13包括盖体131、第一卡扣133及第二卡扣135。所述第一卡扣133及所述第二卡扣135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盖体131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133及所述第二卡扣135均位于所述盖体131的同侧。所述第一卡扣133及所述第二卡扣135均呈倒置“T”字型。所述第一卡扣133及所述第二卡扣135分别对应卡设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上,同时使得所述盖体131对应盖设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所围成的中空收容空间的端部,进而形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弹簧17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其端部对应抵接所述盖体131的内侧表面。当所述活动体 11上下移动时,对应的,因为所述封装体13与所述侧壁111对应卡合固定在一起,则所述封装体13与所述活动体11同步上下移动。
所述抵接体15整体呈柱状,其一端对应嵌套收容于所述侧壁111 配合所述盖体131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开口处。所述抵接体15包括侧壁151、滑块153、抵接部155及连接部157。所述侧壁151围成中空收容空间,且所述抵接体15的侧壁所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外轮廓小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内侧轮廓,所述抵接体15的侧壁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相互嵌套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体15的侧壁151对应收容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内。由于所述抵接体15的侧壁151外轮廓小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的内轮廓,所以所述抵接体15对应相对所述活动体 11沿着所所述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沿所述侧壁111延伸的方向上下自由滑动。
所述滑块153设于所述侧壁151的其中一侧表面,其自所述侧壁 151朝向垂直于所述侧壁151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滑块153对应嵌设于所述滑槽113内。当所述抵接体15相对所述活动体11上下活动时,所述滑块153沿着所述滑槽113同步上下移动,由所述滑块153与所述滑槽113的装配组合,使得所述抵接体15于竖直方向沿着平行于滑槽113的方向上下活动。
所述连接部155连接所述抵接部157及所述侧壁151。所述连接部155整体呈圆台状,其外部表面呈斜面过渡连接所述侧壁151至所述抵接部157。其中所述抵接部157的外径轮廓小于所述侧壁151所围成的外径轮廓。
所述抵接部157是采用塑性材料加工而成,其抵接所述开关层 20。所述抵接部157的选择性按压驱动所述开关层20的导通与否。所谓选择性是指,根据外力作用施加与否和压力大小,所述抵接部 157对应在其中一种工作状态是按压抵接所述开关层20且提供足够的压力,驱动所述开关层20处于导通状态。相应的,所述抵接部157 对应在另一种工作状态时,所述抵接部157与所述开关层20分离或者未提供足够压力的预警状态,使得所述开关层20处于非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弹簧17是金属弹簧,所述压缩弹簧17弹性收容于所述封装体13与所述抵接体15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抵接所述盖体 131的内侧表面,另一端抵接所述抵接部157的内侧表面。常态下,所述第二弹簧17处于自然状态或者预紧状态。
至此,所述封装体13、所述第二弹簧17及所述抵接体15共同组成所述按键单元1的弹性体30,所述弹性体30组合在一起形成可以实现所述按键单元1的活动体11与所述开关层20对应选择性抵接的不同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进而控制所述开关层20的导通与否。
所述壳体19包括对应卡合固定在一起的上盖191和下盖193。所述上盖191与所述下盖193对应卡合固定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活动体11、第一弹簧14及弹性体30。所述下盖193包括贯穿孔1931。所述贯穿孔1931与所述抵接体15的抵接部157相对应。当所述抵接体17向下移动时,对应的,所述抵接部157对应贯穿所述贯穿孔1931。所述下盖193包括导程管1933,所述导程管1933与所述导程柱115 相互嵌套配合组装在一起,所述导程柱115相对所述导程管1933可以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弹簧14套设于所述导程柱115上,一端抵接所述活动体11,另一端弹性抵接所述下盖193,所述第一弹簧 14压缩夹设于所述活动体11和所述下盖19之间。
当组装所述按键单元1时,其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提供活动体11及所述封装体13,所述封装体13盖设于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围成的收容空间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活动体11同步移动;
其次,提供第二弹簧17及所述抵接体15,所述抵接体15配合所述封装体13及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围成收容空间压缩收容所述第二弹簧17于其内,所述抵接体15的滑块151对应收容于所述滑槽 113;
再者,提供下盖193,所述抵接体15的抵接部157与所述下盖 193的贯穿孔1931相对应;
最后,提供弹片12及所述上盖191,所述弹片12夹设于所述上盖191与所述活动体11的侧面之间,所述上盖191与所述下盖193 对应卡合固定。
至此,完成所述按键单元1的组装。
当所述按键单元1工作时,其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提供压力按压所述活动体11的端部,所述活动体11向下移动,所述滑块153 沿着所述滑槽113的延伸方向向下滑动,使得所述弹性体30对应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20。因为所述第二弹簧17处于自然状态或者预紧状态,所以当所述活动体11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封装体13同步下移,所述抵接体15的抵接部157贯穿所述贯穿孔1931弹性抵接所述开关层20,所述抵接部157对所述开关层20产生压力,推动所述开关层20处于导通状态。反之,当取消外力作用时,在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反作用力下,所述活动体11和所述抵接体15向上移动,所述滑块153沿着所述滑槽113朝向上方向移动,带动所述抵接部157 离开所述开关层20,所述开关层20在压力减小以及消失时实现断开,所述第二弹簧17恢复至原始状态,所述活动体11反弹回按压前的位置。
如此反复,实现所述按键单元1的导通与关闭之间切换。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簧17不仅仅局限于弹簧,其还可以是其他弹性元件,凡是旨在提供缓冲作用力,满足所述按键单元1与所述开关层20弹性抵接的介质,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创作宗旨,属于同样或者等同的保护范围。
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单元1中,利用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配合所述弹性体30的封装体13围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第二弹簧17和所述抵接体15的端部,有效实现防尘功能。利用所述活动体11的侧壁111直接作为所述抵接体15的导程支撑,简化结构,同时减少元件数量,方便组装。因为所述活动体11与侧壁111 是一体结构,所以所述抵接体15能够由所述活动体11有效支撑,提高产品可靠度。
另一方面,设置所述弹性体30于所述导程柱115的侧面,方便组装且提高产品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收容空间的活动体,所述收容空间设于所述活动体侧面;
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体;及
开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一端抵接所述活动体,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驱动所述开关层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包括导程柱和侧壁,所述导程柱位于所述活动体的中心位置或者微偏心位置,所述侧壁围成具开口收容空间,所述具开口收容空间设于所述导程柱外侧,所述弹性体活动嵌套设于所述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弹簧及抵接体,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侧壁围成的收容空间内,其一端弹性抵接所述抵接体,所述抵接体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体包括相接设置的侧壁、连接部及抵接部,所述抵接体的侧壁与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嵌套设置,所述抵接部选择性抵压所述开关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包括滑槽,所述抵接体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抵接体侧面,所述滑块配合所述滑槽推动所述抵接体沿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部斜面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还包括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包括盖体、第一卡扣及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设于所述盖体二相对侧,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对应与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卡合固定,所述封装体配合所述活动体的侧壁围成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所述封装体的盖体内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呈倒置T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导程管,所述导程管与所述活动体的导程柱对应嵌套设置,并相对上下自由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合固定的上盖及下盖,所述下盖包括贯穿孔,所述抵接体的抵接部贯穿所述贯穿孔选择性抵接所述开关层。
CN201820262528.XU 2018-02-22 2018-02-22 按键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7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2528.XU CN208127072U (zh) 2018-02-22 2018-02-22 按键单元
KR1020207027028A KR20200122368A (ko) 2018-02-22 2019-02-22 버튼유닛, 버튼 어레이, 키보드 및 이 버튼유닛을 이용하는 입력장치
JP2020544769A JP2021514537A (ja) 2018-02-22 2019-02-22 キーユニット、キーアレイ、キーボード及び該キーユニットを用いる入力装置
PCT/CN2019/075972 WO2019161794A1 (zh) 2018-02-22 2019-02-22 按键单元、按键阵列、键盘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装置
EP19757786.9A EP3758038A4 (en) 2018-02-22 2019-02-22 KEY UNIT, KEY ARRANGEMENT, KEYBOARD AND INPUT DEVICE WITH THE KEY UNIT
US16/999,162 US20200381189A1 (en) 2018-02-22 2020-08-21 Key unit, and keyboard using key uni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2528.XU CN208127072U (zh) 2018-02-22 2018-02-22 按键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7072U true CN208127072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4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25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7072U (zh) 2018-02-22 2018-02-22 按键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70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9975A (zh) * 2019-02-22 2019-06-07 深圳前海酷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WO2019161794A1 (zh) * 2018-02-22 2019-08-29 张文嵛 按键单元、按键阵列、键盘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1794A1 (zh) * 2018-02-22 2019-08-29 张文嵛 按键单元、按键阵列、键盘及采用所述按键单元的输入装置
CN109859975A (zh) * 2019-02-22 2019-06-07 深圳前海酷思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8129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105206452B (zh) 一种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08127072U (zh) 按键单元
CN206098242U (zh) 按键开关及采用所述按键开关的键盘
CN104979120A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CN203444420U (zh) 用于电脑键盘的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206650016U (zh) 按键开关
CN204130403U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CN104299824A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CN204760284U (zh)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CN203445036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203659699U (zh) 一种新型按钮开关
CN209461339U (zh) 按键单元
CN204270944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203774128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电脑键盘
CN204927131U (zh) 按键开关、按键单元及键盘
CN209591859U (zh) 按键及移动终端
CN209447717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06298301B (zh) 一种弹性按键及其终端设备
CN206379296U (zh) 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
CN202443893U (zh) 滑动开关
CN208673955U (zh) 具有按压段落感的按键
CN213583596U (zh) 按键模组、按键单元及键盘
JP3212436U (ja) キースイッチ、キーユニット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キーボード
CN109859975A (zh) 按键单元的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