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0255A -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0255A
CN110440255A CN201910793542.1A CN201910793542A CN110440255A CN 110440255 A CN110440255 A CN 110440255A CN 201910793542 A CN201910793542 A CN 201910793542A CN 110440255 A CN110440255 A CN 110440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enter
outer ring
fire cov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35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35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0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0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0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6Preheating the combustion air or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包括底座、火盖座、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所述火盖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引射管与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火盖座中心处设有中心气管,所述中心气管上扣合有中心火盖;所述火盖座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所述外环气道上扣合有外环火盖;所述中心气管包括燃气管和二次空气补入孔,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设置在所述燃气管上并远离所述中心火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燃气混合充分、燃气燃烧质量高且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台式灶具主要由火盖、阀体、壳体、炉架、旋钮、盛液盘、炉脚、进气管和脉冲点火器等组成。
目前市面上的燃气灶存在下述缺陷:由中心引射管进入到中心火盖处的燃气未进行充分混合,燃气燃烧不充分,易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且容易在锅底形成积碳,影响锅体的导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气混合充分且燃烧质量高的火盖底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包括底座、火盖座、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
所述火盖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引射管与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火盖座中心处设有中心气管,所述中心气管上扣合有中心火盖;
所述火盖座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所述外环气道上扣合有外环火盖;
所述中心气管包括燃气管和二次空气补入孔,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
所述中心引射管经中心预混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设置在所述燃气管上并远离所述中心火盖。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包括中心管和开口,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燃气管同心圆设置,所述中心管位于所述燃气管的内侧;
所述开口经燃气管外壁连通于所述中心管,所述开口远离所述中心火盖;
所述开口、燃气管和中心管构成中心燃气道;
所述中心火盖扣合在所述燃气管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固定在所述火盖座本体上,所述中心管未连通于底座处的底部空间;
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与所述中心管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燃气道包括进气道和环形气道;
所述进气道连接通于所述中心引射管;
所述环形气道设置在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燃气管之间,所述换气道与所述开口之间设有隔离板;
进气道经过渡段平滑连接于所述隔离板。
进一步地,所述火盖座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和空气型腔;
所述空气型腔设置在所述外环气道上;
所述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
所述空气型腔至少设有一层。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型腔至少设有一个,且至少一个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
或,所述空气型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空气型腔按火盖座圆周方向上均布,至少有一个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火盖的上表面均布有若干中心火孔,所述中心火孔连通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连通于所述中心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火盖侧壁设有若干引风孔,所述引风孔连通于所述内部空腔;
安装放置中心火盖时,所述引风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的开口方向为同侧或相反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引射管经外环预混腔连通于外环气道;
所述外环预混腔包括混合腔和循环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循环腔相连;
所述混合腔的出口与所述外环气道相切,所述循环腔的出口连接于所述混合腔的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盖的上表面包括凹陷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和凹陷上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外环火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中心气管包括燃气管和二次空气补入孔,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二次空气补入孔可以为燃气管中混合不充分的燃气进行二次混合,有效地提高燃气的混合效果。
(2)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与所述中心管相切。此时,从开口进入中心管内的空气容易形成螺旋式上升涡流,延长空气在中心管内的滞留时间,可以给空气进行预热;当中心燃气道内的燃气与中心管出来的空气,亦可以形成涡流,从而有效地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
(3)外环预混腔包括混合腔和循环腔,燃气进入混合腔内能够进行初步混合,随后混合腔切向进入外环气道,燃气在外环气道内形成螺旋式涡流,有效地延长燃气在外环气道的滞留时间,燃气和空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混合;同时循环腔,能够将一部分燃气混合物进行二次混合,从而有效地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
(4)所述空气型腔的出口与所述火盖座本体上的内环壁相切,容易形成涡流,延长空气滞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给空气进行预热,同时能够为外环火盖或中心火盖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左视图;
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底座与火盖座组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火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火盖座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图9中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9中H-H方向的剖视图;
图14为火盖座的仰视图;
图15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底座的俯视图;
图18为底座的主视图;
图19为图18中F-F方向的剖视图;
图20为底座的左视图;
图21为图20中G-G方向的剖视图;
图22为底座的仰视图;
图23为中心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包括底座、火盖座1、中心引射管4、外环引射管3、外环火盖6和中心火盖7;所述火盖座1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引射管4与所述外环引射管3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火盖座中心处设有中心气管,所述中心气管上扣合有中心火盖7;所述火盖座1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22,所述外环气道22上扣合有外环火盖6;所述中心气管包括燃气管110和二次空气补入孔12,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12连通于所述燃气管110;所述中心引射管4经中心预混腔23连通于所述燃气管110,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设置在所述燃气管110上并远离所述中心火盖7。
其中,燃气经中心引射管后依次进入中心预混腔和燃气管中(设有二次空气引入孔12),相当于燃气进行二次混合,燃气混合更加充分,燃气燃烧质量高,节约燃气,同时避免有害气体产生。此外,中心预混腔可以选择设置。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中心底座5和外环底座2,所述中心底座5通过圆周均布的支架52固定在所述外环底座2上,所述中心底座设有圆形通孔51;所述中心引射管4固定在所述中心底座5上,所述外环引射管4固定在所述外环底座2上;所述中心底座5与所述中心火盖7对应设置,所述外环底座2与所述外环火盖6对应设置。
所述中心底座上设有中心预混腔23和环形腔24,所述中心预混腔23与所述环形腔24相连,所述中心预混腔23与所述中心引射管4相连,所述环形腔24连接于所述火盖座1的环形气道111,经中心引射管4的燃气在中心预混腔23膨胀,燃气充分混合,随后进入到环形腔24内,燃气在环形腔24内易形成涡流,有效地延长燃气在环形腔23及环形气道111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燃气的混合效果。
其中,为了实现更好地混合效果,所述环形腔24和/或所述环形气道111的圆心角为150~280°,优选地,所述环形腔和环形气道的圆心角均为180°。
所述外环引射管3经外环预混腔21连通于外环气道22,所述外环预混腔21设置在所述外环底座2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环气道包括外环底座与火盖座形成的空腔、火盖座内部的空腔14以及火盖座与外环火盖之间的空腔。
为了强化外环气道内燃气的混合效果,所述外环预混腔21的出口与所述外环气道2相切,所述外环预混腔21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外环引射管3。
为了进一步强化外环气道内燃气的混合效果,所述外环预混腔21包括混合腔212和循环腔211,所述混合腔212与所述循环腔211相连;所述混合腔的出口与所述外环气道相切,所述循环腔的出口连接于所述混合腔的入口。
为了降低气流流动阻力,所述底座上设有平滑过渡段,所述平滑过渡段与所述火盖座构成循环腔211;所述外环气道与所述混合腔通过平滑过渡段相连。
外环预混腔包括混合腔和循环腔,燃气进入混合腔内能够进行初步混合,随后混合腔切向进入外环气道,燃气在外环气道内形成螺旋式涡流,有效地延长燃气在外环气道的滞留时间,燃气和空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混合;同时循环腔,能够将一部分燃气混合物进行二次混合,从而有效地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
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12包括中心管121和开口122,所述中心管121与所述燃气管110同心圆设置,所述中心管121位于所述燃气管110的内侧;所述开口122经燃气管110外壁连通于所述中心管121,所述开口122远离所述中心火盖7;所述开口122、燃气管110和中心管121构成中心燃气道11;所述中心火盖7扣合在所述燃气管110外侧。此时,从开口进入到中心管的空气的出气方向为向上,并与燃气管内的燃气在中心火盖内进行混合,有效地提高燃气的混合程度。
实施例一
所述中心管121固定在所述火盖座1上,所述中心管121未连通于中心底座5处的底部空间,即中心管121靠底座端设有密封壁123。
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1221与所述中心管121相切。此时,从开口进入中心管内的空气容易形成螺旋式上升涡流,延长空气在中心管内的滞留时间,可以给空气进行预热;当中心燃气道内的燃气与中心管出来的空气,亦可以形成涡流,从而有效地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
所述中心燃气道11包括进气道112和环形气道111;所述进气道112连接通于所述中心引射管;所述环形气道112设置在所述中心管121与所述燃气管110之间,所述环形气道112与所述开口122之间设有隔离板113。
其中,所述进气道为环形结构,与所述进气道对应设置在中心底座5上的环形腔24亦为环形结构。为了实现更好地混合效果,所述环形腔24的圆心角为150~280°,优选地,所述环形腔的圆心角为180°。
进气道112经过渡段114平滑连接于所述隔离板113,优选地,当过渡段的出口与所述环形气道相切时,容易形成涡流,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
所述火盖座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22/14和空气型腔13;所述空气型腔13设置在所述外环气道14上;所述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即开口)对应设置。设有空气型腔,开口处可以引入新鲜空气,从而使中心火盖处可以充分燃烧。
空气型腔的设置方式一:所述空气型腔13至少设有一个,且至少一个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所述空气型腔至少设有一层。
空气型腔的设置方式二:所述空气型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空气型腔按火盖座圆周方向上均布,至少有一个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所述空气型腔至少设有一层。
其中,所述空气型腔的出口与所述火盖座本体上的内环壁28相切,容易形成涡流,延长空气滞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给空气进行预热,同时能够为外环火盖或中心火盖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心管121固定在所述火盖座本体1上,所述中心管121穿过所述火盖座本体1、中心底座5连通于底部空间。
所述中心管与所述中心底座上的通孔51相通,底部空间亦可以为中心管提供空气,避免空气不足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或二的优化方案。
所述中心火盖7的上表面73均布有若干中心火孔72,所述中心火孔72连通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连通于所述中心气管(燃气管和中心管)。
所述中心火孔73的开口朝上,若干个所述中心火孔73的孔径大小一致,所述中心火孔73均布于所述中心火盖的上表面。
其中,中心火孔有几种开口方式,但不限于下述列举方式。
(1)所述中心火孔的开口朝上且所述开口朝向锅底中心处(图中未示出),相当于是锅体底部中心聚能,此时便于加工小份量的食物,缩短底部中心的加热时间。
(2)所述中心火孔的开口朝上且所述开口朝向远离锅底中心处,此时,锅体底部中心处的受热比较均匀,锅体底部中心受热更加均匀。
(3)当中心火孔竖直向上设置且均布于所述上表面时,中心火孔燃烧产生的火焰直接喷射在锅体底部中心,锅体底部中心处受热均匀,热量集中在锅体中心。
传统的中心火盖的中心火孔设置在中心火盖本体的侧壁上,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是环形的或者是圈形的,此时,锅体底部中心处无燃烧火焰,加热速度慢且受热不均匀。
所述中心火盖7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引风孔74,所述引风孔74连通于所述内部空腔(图中未示出)。
设有引风孔74能够引入二次空气,使得燃气在燃烧腔内充分混合,从而实现提高中心火孔处的燃烧质量,节约燃气和降低有害气体产生。
其中,引风孔在所述中心火盖上形成圆心角α为60~90°,优选地为70°,该角度范围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不会引入过量的空气,降低燃烧火焰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引风孔74既可以是水平设置,亦可以是倾斜向上设置。当倾斜向上设置时,有利于二次空气的吸入,从而强化混合效果。
所述中心火盖的上表面一侧设有阻挡提手板71,所述引风孔74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7的侧壁上且靠近所述阻挡提手板71,有效地避免燃烧尾气再次循环进入中心火盖的内部空腔,从而降低燃烧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引风孔亦可以均布于所述所述中心火盖侧壁,此时,各个角度的进风均匀,同样可以实现燃气混合均匀,中心火孔处的火焰长度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放置中心火盖时,所述引风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的开口方向为同侧或相反侧。
当引风孔和开口的方向同侧时,空气型腔的加工精度低,无需要对准两个位置,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当引风孔和开口处于相反侧时,两个位置的空气进风方向形成相同,中心火盖的内部空腔亦形成逆时针或顺时针涡流,强化燃气混合效果。
所述外环火盖6的上表面包括凹陷段62和水平段61,所述水平段61和凹陷段62上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外环火孔63。
所述水平段的外环火孔的开口朝向为竖直向上;所述凹陷段的外环火孔的开口朝向为向上且向外环火盖中心处倾斜。
其中,凹陷段的外环火孔向外环火盖中心处(或者是锅体底部中心)倾斜,可以有效地提高锅体底部中心的加热速度和加热温度,缩短烹饪等待时间。
所述外环火盖的内侧边缘处和/或外环火盖的外侧边缘处设有外环火孔。
其中,当外环火盖的内侧边缘处设有外环火孔时,该位置的外环火孔能够起到强化内环壁28内部气体的扰流,从而延长燃烧烟气的滞留时间,增强燃烧热能利用率,节约燃气。
其中,底座、火盖座1、中心引射管4、外环引射管3、外环火盖6和中心火盖7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易加工、易成型且材料成本低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中心气管包括燃气管和二次空气补入孔,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二次空气补入孔可以为燃气管中混合不充分的燃气进行二次混合,有效地提高燃气的混合效果。(2)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与所述中心管相切。此时,从开口进入中心管内的空气容易形成螺旋式上升涡流,延长空气在中心管内的滞留时间,可以给空气进行预热;当中心燃气道内的燃气与中心管出来的空气,亦可以形成涡流,从而有效地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3)外环预混腔包括混合腔和循环腔,燃气进入混合腔内能够进行初步混合,随后混合腔切向进入外环气道,燃气在外环气道内形成螺旋式涡流,有效地延长燃气在外环气道的滞留时间,燃气和空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混合;同时循环腔,能够将一部分燃气混合物进行二次混合,从而有效地强化燃气的混合效果。(4)所述空气型腔的出口与所述火盖座本体上的内环壁相切,容易形成涡流,延长空气滞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给空气进行预热,同时能够为外环火盖或中心火盖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火盖座、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
所述火盖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心引射管与所述外环引射管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火盖座中心处设有中心气管,所述中心气管上扣合有中心火盖;
所述火盖座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所述外环气道上扣合有外环火盖;
所述中心气管包括燃气管和二次空气补入孔,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
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设置在所述燃气管上并远离所述中心火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包括中心管和开口,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燃气管同心圆设置,所述中心管位于所述燃气管的内侧;
所述开口经燃气管外壁连通于所述中心管,所述开口远离所述中心火盖;
所述开口、燃气管和中心管构成中心燃气道;
所述中心火盖扣合在所述燃气管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固定在所述火盖座本体上,所述中心管未连通于底座处的底部空间;
所述开口的两个侧壁与所述中心管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燃气道包括进气道和环形气道;
所述进气道连接通于所述中心引射管;
所述环形气道设置在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燃气管之间,所述换气道与所述开口之间设有隔离板;
进气道经过渡段平滑连接于所述隔离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座外边缘设有外环气道和空气型腔;
所述空气型腔设置在所述外环气道上;
所述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
所述空气型腔至少设有一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型腔至少设有一个,且至少一个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
或,所述空气型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空气型腔按火盖座圆周方向上均布,至少有一个空气型腔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的上表面均布有若干中心火孔,所述中心火孔连通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连通于所述中心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侧壁设有若干引风孔,所述引风孔连通于所述内部空腔;
安装放置中心火盖时,所述引风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二次空气补入孔的开口方向为同侧或相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经外环预混腔连通于外环气道;
所述外环预混腔包括混合腔和循环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循环腔相连;
所述混合腔的出口与所述外环气道相切,所述循环腔的出口连接于所述混合腔的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的上表面包括凹陷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和凹陷上均设有开口向上的外环火孔。
CN201910793542.1A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Pending CN110440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3542.1A CN110440255A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3542.1A CN110440255A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0255A true CN110440255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3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3542.1A Pending CN110440255A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02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6030A (zh) * 2014-02-28 2014-05-07 大连本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中心对称切向风道的混流燃烧器
US20150308677A1 (en) * 2012-12-10 2015-10-29 Application Des Gaz Gas burner comprising a burner heat
CN108518678A (zh) * 2018-06-06 2018-09-11 中山市和美电器燃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一次空气的上进风三环火大功率燃烧器
CN208687794U (zh) * 2018-08-27 2019-04-02 安徽品冠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208920051U (zh) * 2018-08-10 2019-05-31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0772165U (zh) * 2019-08-27 2020-06-16 中山市创图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8677A1 (en) * 2012-12-10 2015-10-29 Application Des Gaz Gas burner comprising a burner heat
CN103776030A (zh) * 2014-02-28 2014-05-07 大连本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中心对称切向风道的混流燃烧器
CN108518678A (zh) * 2018-06-06 2018-09-11 中山市和美电器燃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一次空气的上进风三环火大功率燃烧器
CN208920051U (zh) * 2018-08-10 2019-05-31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687794U (zh) * 2018-08-27 2019-04-02 安徽品冠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210772165U (zh) * 2019-08-27 2020-06-16 中山市创图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0493U (zh)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CN207334729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5782934U (zh) 一种燃烧器
CN105333432B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6224963A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06112934U (zh)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CN203464343U (zh) 聚能炉灶
CN110118354A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4534470A (zh) 一种燃烧器
CN205664374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687794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205979785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10772165U (zh)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CN105823046B (zh) 一种内分火器、外分火器和灶具燃烧器
CN110440255A (zh) 一种燃烧效率高的上进风炉头
CN110440254A (zh) 多孔直射高速加热燃烧器
CN205579560U (zh) 微孔表面燃烧防堵节能燃烧器
CN211011360U (zh) 一种新型火盖座
CN206234859U (zh) 一种大功率耐高温灶具燃烧器
CN205897144U (zh) 一种内分火器和外分火器
CN20956971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0772164U (zh) 多孔直射高速加热燃烧器
CN2486852Y (zh) 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0772166U (zh) 燃烧充分的燃烧器
CN208886774U (zh) 完全上进风平行引射保洁燃烧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