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9317A -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 Google Patents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9317A
CN110439317A CN201910836838.7A CN201910836838A CN110439317A CN 110439317 A CN110439317 A CN 110439317A CN 201910836838 A CN201910836838 A CN 201910836838A CN 110439317 A CN110439317 A CN 110439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structure hoistway
wall
hoistway
inter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68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勇健
蔡雄
吴钰
周志文
瞿博
郝凯华
于志强
王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368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9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9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9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388Separate connect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05Lift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66Enlarg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包括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组件包括墙体固定板和墙体互连件,所述墙体互连件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相连,所述墙体互连件的另一端设有墙体互连孔;所述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包括钢构井道固定板和钢构井道互连件,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的一端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相连,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墙体互连孔相配合的钢构井道互连孔,所述墙体互连孔或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适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Description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装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为了解决老年人上下楼的困难,政府出台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鼓励政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钢构井道为了达到抗风目的,一般会与原房屋进行连接。但现有的钢构井道大多采用直接与原房屋连接的方法,这样,由于新增的钢构井道基础的沉降与原房屋的沉降不同,所以可能会出现新增的钢构井道将原房屋拉裂的现象,严重时新增的钢构井道还会向外倒,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包括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组件包括墙体固定板和墙体互连件,所述墙体互连件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相连,所述墙体互连件的另一端设有墙体互连孔;所述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包括钢构井道固定板和钢构井道互连件,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的一端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相连,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墙体互连孔相配合的钢构井道互连孔,所述墙体互连孔或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
通过设计可与原房屋相连的墙体连接组件和可与新增的钢构井道相连的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并在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上分别对应开设墙体互连孔和钢构井道互连孔,再将墙体互连孔和钢构井道互连孔中的一种孔设计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另一种孔设计为圆孔,这样,用螺栓连接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后,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仍可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且本连接总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墙体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墙体互连孔为圆孔,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加设的安装孔方便了墙体固定板与原房屋的连接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墙体互连件为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的中部焊接,所述矩形管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布置的所述墙体互连孔。通过将墙体互连件设计为矩形管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墙体连接组件的重量,另外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的一端均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焊接,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的另一端均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布置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通过将钢构井道互连件设计为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这样不仅能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的重量,另外配合墙体互连件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上述方案中,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矩形管的宽度相配合,所述矩形管插装在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之间。通过将矩形管设计成插装在两块钢构井道互连板之间的结构,这样能进一步地提高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且受力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墙体互连孔与对应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内安装有互连接件。加设的互连接件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的同时,还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互连接件为螺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管的端头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相抵时,所述墙体互连孔与对应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对齐。通过设计矩形管的端头与钢构井道固定板相抵时,墙体互连孔与对应的钢构井道互连孔对齐,这样,钢构井道固定板不仅可以起到连接新增的钢构井道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定位墙体连接组件的作用。
在上述方案中,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的顶面上焊接有上加固连接支撑板,所述上加固连接支撑板还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焊接。加设的上加固连接支撑板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
在上述方案中,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的底面上焊接有下加固连接支撑板,所述下加固连接支撑板还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焊接。加设的下加固连接支撑板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可与原房屋相连的墙体连接组件和可与新增的钢构井道相连的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并在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上分别对应开设墙体互连孔和钢构井道互连孔,再将墙体互连孔和钢构井道互连孔中的一种孔设计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另一种孔设计为圆孔,这样,用螺栓连接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后,墙体连接组件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仍可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且本连接总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2、加设的安装孔方便了墙体固定板与原房屋的连接固定;
3、通过将墙体互连件设计为矩形管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墙体连接组件的重量,另外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4、通过将钢构井道互连件设计为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这样不仅能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的重量,另外配合墙体互连件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5、通过将矩形管设计成插装在两块钢构井道互连板之间的结构,这样能进一步地提高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且受力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6、加设的互连接件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的同时,还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之间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
7、通过设计矩形管的端头与钢构井道固定板相抵时,墙体互连孔与对应的钢构井道互连孔对齐,这样,钢构井道固定板不仅可以起到连接新增的钢构井道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定位墙体连接组件的作用;
8、加设的上加固连接支撑板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
9、加设的下加固连接支撑板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墙体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构井道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墙体连接组件1,墙体固定板1a,安装孔1a1,墙体互连件1b,墙体互连孔1c,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钢构井道固定板2a,钢构井道互连件2b,钢构井道互连板2b1,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互连接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包括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组件1包括墙体固定板1a和墙体互连件1b,所述墙体互连件1b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1a相连,所述墙体互连件1b的另一端设有墙体互连孔1c;所述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包括钢构井道固定板2a和钢构井道互连件2b,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2b的一端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相连,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2b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墙体互连孔1c相配合的钢构井道互连孔2c,所述墙体互连孔1c或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通过设计可与原房屋相连的墙体连接组件1和可与新增的钢构井道相连的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并在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上分别对应开设墙体互连孔1c和钢构井道互连孔2c,再将墙体互连孔1c和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中的一种孔设计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另一种孔设计为圆孔,这样,用螺栓连接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后,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仍可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且本连接总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墙体固定板1a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1a1,墙体连接组件1通过所述安装孔1a1和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原房屋上,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为圆孔,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加设的安装孔1a1方便了墙体固定板1a与原房屋的连接固定。所述墙体固定板1a为150mm×200mm的12mm厚的钢板,所述墙体固定板1a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安装孔1a1,所述安装孔1a1的直径为20mm。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为直径16.2mm的圆孔,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为17mm×46mm的腰圆孔。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为150mm×200mm的12mm厚的钢板。
上述墙体互连件1b为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1a的中部焊接,所述矩形管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布置的所述墙体互连孔1c,所述墙体互连孔1c贯穿所述矩形管。通过将墙体互连件1b设计为矩形管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墙体连接组件1的重量,另外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述矩形管的尺寸为50mm×100mm×5mm、长125mm。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2b包括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一端均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焊接,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另一端均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布置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通过将钢构井道互连件2b设计为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2b1,这样不仅能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的重量,另外配合墙体互连件1b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均为105mm×188mm的12mm厚的钢板。
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矩形管的宽度相配合,所述矩形管插装在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之间。通过将矩形管设计成插装在两块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之间的结构,这样能进一步地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且受力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与对应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内安装有互连接件3。加设的互连接件3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的连接的同时,还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所述互连接件3为螺栓。所述互连接件为直径16mm、长90mm、8.8级的化学螺栓。
上述矩形管的端头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相抵时,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与对应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对齐。通过设计矩形管的端头与钢构井道固定板2a相抵时,墙体互连孔1c与对应的钢构井道互连孔2c对齐,这样,钢构井道固定板2a不仅可以起到连接新增的钢构井道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定位墙体连接组件1的作用。
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顶面上焊接有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所述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还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焊接。加设的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所述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为105mm×150mm的12mm厚的钢板。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底面上焊接有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所述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还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焊接。加设的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所述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为105mm×150mm的12mm厚的钢板。所述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与所述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之间的间距大于矩形管的高度。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可与原房屋相连的墙体连接组件1和可与新增的钢构井道相连的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并在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上分别对应开设墙体互连孔1c和钢构井道互连孔2c,再将墙体互连孔1c和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中的一种孔设计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另一种孔设计为圆孔,这样,用螺栓连接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后,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仍可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且本连接总成结构简单、成本低。
同时,加设的安装孔1a1方便了墙体固定板1a与原房屋的连接固定;通过将墙体互连件1b设计为矩形管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墙体连接组件1的重量,另外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通过将钢构井道互连件2b设计为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2b1,这样不仅能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的强度,而且还能降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的重量,另外配合墙体互连件1b还能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通过将矩形管设计成插装在两块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之间的结构,这样能进一步地提高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且受力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而且,加设的互连接件3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的连接的同时,还可实现墙体连接组件1与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之间相对上下移动,从而可在保证抗风能力的前提下,解决了新增的钢构井道会将原房屋拉裂,甚至向外倒的问题;通过设计矩形管的端头与钢构井道固定板2a相抵时,墙体互连孔1c与对应的钢构井道互连孔2c对齐,这样,钢构井道固定板2a不仅可以起到连接新增的钢构井道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定位墙体连接组件1的作用。
最后,加设的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加设的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不仅能起到提高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强度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连接、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连接组件(1)和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其中,所述墙体连接组件(1)包括墙体固定板(1a)和墙体互连件(1b),所述墙体互连件(1b)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1a)相连,所述墙体互连件(1b)的另一端设有墙体互连孔(1c);所述钢构井道连接组件(2)包括钢构井道固定板(2a)和钢构井道互连件(2b),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2b)的一端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相连,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2b)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墙体互连孔(1c)相配合的钢构井道互连孔(2c),所述墙体互连孔(1c)或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固定板(1a)上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1a1),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为圆孔,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为竖向布置的腰圆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互连件(1b)为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一端与所述墙体固定板(1a)的中部焊接,所述矩形管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布置的所述墙体互连孔(1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井道互连件(2b)包括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一端均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焊接,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另一端均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布置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矩形管的宽度相配合,所述矩形管插装在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与对应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内安装有互连接件(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接件(3)为螺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管的端头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相抵时,所述墙体互连孔(1c)与对应的所述钢构井道互连孔(2c)对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顶面上焊接有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所述上加固连接支撑板(2d)还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焊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钢构井道互连板(2b1)的底面上焊接有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所述下加固连接支撑板(2e)还与所述钢构井道固定板(2a)焊接。
CN201910836838.7A 2019-09-05 2019-09-05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Pending CN110439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6838.7A CN110439317A (zh) 2019-09-05 2019-09-05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6838.7A CN110439317A (zh) 2019-09-05 2019-09-05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9317A true CN110439317A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3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6838.7A Pending CN110439317A (zh) 2019-09-05 2019-09-05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931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77588U (zh) * 2014-07-17 2014-12-03 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CN105545004A (zh) * 2016-01-21 2016-05-04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的连接装置
EP3263504A1 (en) * 2016-06-29 2018-01-03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CN207538208U (zh) * 2017-11-04 2018-06-26 深圳市子煜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
CN211058370U (zh) * 2019-09-05 2020-07-21 潘勇健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77588U (zh) * 2014-07-17 2014-12-03 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CN105545004A (zh) * 2016-01-21 2016-05-04 江苏鼎达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增设电梯的连接装置
EP3263504A1 (en) * 2016-06-29 2018-01-03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CN207538208U (zh) * 2017-11-04 2018-06-26 深圳市子煜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
CN211058370U (zh) * 2019-09-05 2020-07-21 潘勇健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3305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物
CN204475593U (zh) 一种幕墙安装支撑构造
CN110439317A (zh)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CN109113306A (zh) 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28442U (zh) 一种铝型材集成房屋底梁
CN107240478B (zh) 一种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变压器套管支撑装置及布置方法
CN107338892A (zh) 单元式幕墙可拆装板块及拆卸、安装方法
CN211058370U (zh) 钢构井道抗风连接总成
CN213391361U (zh) 一种可提高抗风能力的彩钢板活动房
CN209799408U (zh) 一种单元板块的轨道式垂直运输机构
CN207485019U (zh) 一种模块房
CN212837557U (zh) 一种便于双钢板箱式钢板墙钢梁安装焊接的组合爬梯
CN206457187U (zh) 一种安装钢烟囱的抱杆
CN205242626U (zh) 用于移动房屋的底座
CN204848024U (zh) 建筑施工用钢梁吊装装置
CN211369416U (zh) 一种用于垃圾运输管道穿楼板的固定阻燃结构
CN215562766U (zh) 一种组装式塔吊基础钢平台
CN220889412U (zh) 一种基于钢结构梁上无配重抱箍式吊篮装置
CN208533777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隔墙板材
CN218201737U (zh) 一种中空型ecp水泥板竖向安装专用吊具
CN216553167U (zh) 一种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损伤楼板及预制板结构
CN209958715U (zh) 一种适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空间桁架结构
CN217128168U (zh) 一种悬挂式拦污栅
CN215210944U (zh) 升船机塔柱电梯井段齿条专用吊具
CN219411763U (zh) 一种自卡式电梯井操作平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