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5394A - 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35394A CN110435394A CN201910708170.8A CN201910708170A CN110435394A CN 110435394 A CN110435394 A CN 110435394A CN 201910708170 A CN201910708170 A CN 201910708170A CN 110435394 A CN110435394 A CN 1104353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channel
- air flow
- air
- tailstock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8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3289—Additional cooling sour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功能空气流道段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空气阻力和升力的车辆,利用伯努利方程中的空气流速变化而空气自身温度变化的原理和技术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制取冲击力气流冲击车尾的尾流区、制取冲击力气流冲击车身的涡流区域来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和升力,达到车辆节能和安全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功能空气流道段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空气阻力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制冷需求和空气阻力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但目前国内外对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认识设计思路很传统,制冷需求依然在耗费车载能源,为降低空气阻力只是尽量把车辆设计成流线型,消耗了很大的车载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车身上设置功能空气流道段,利用伯努利方程中的空气流速变化而空气自身温度变化的原理和技术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利用功能空气流道段制取冲击力气流冲击车尾的尾流区、制取冲击力气流冲击车身的涡流区域来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和升力,达到车辆节能和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车辆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具备第一百功能、第一百零一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第一百功能为利用空气流速变化而空气自身温度变化的特性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的功能;第一百零一功能为具备形成冲击力气流冲击车尾的尾流区、具备形成冲击力气流冲击车身的涡流区域中的至少一种达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升力中的至少一种的功能;功能空气流道段按功能区分为制冷空气流道段、冲击力气流空气流道段中的至少一种;车身外部的空气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
所述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实现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一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二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五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六实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或者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实现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三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四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七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八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实现方式;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一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加速空气流道而形成,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内的空气的流速大于空气流道进气口处的空气的流速;第一加速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二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加速空气流道而且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具备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空气流道的气流、使进入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气流中的至少一种加速或减速;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加速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外部、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内部、空气流道外部、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三实现方式为所述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加速空气流道而形成,第二加速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大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加速空气流道进气口处的空气的流速小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速;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四实现方式为所述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加速空气流道而且第二加速空气流道外部、第二加速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第二加速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大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气流加速或减速;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五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特征空气流道而形成,所述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特征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六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特征空气流道而且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空气流道的气流、使进入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气流中的至少一种加速或减速;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空气流道内部、第一特征空气流道外部、第一特征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特征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七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特征空气流道而形成,所述第二特征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八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特征空气流道而且第二特征空气流道外部、第二特征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气流加速或减速;所述第二特征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空气流道设置至少一个进气口、至少一个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排气口按横截面积变化的设置方式为收敛形排气口、扩散形排气口、收敛——扩散形排气、拉瓦尔形排气口、扩散——收敛形排气口、排气口前后横截面积不变化的排气口、排气口与其前方相连的空气流道横截面积一致式排气口、管嘴式排气口;管嘴式排气口为圆柱形外管嘴、圆柱形内管嘴、圆锥形收缩管嘴、圆锥形扩张管嘴、流线形管嘴、收敛——扩散管嘴、拉瓦尔形管嘴、扩散——收敛管嘴中的至少一种;车辆为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压缩空气动力汽车中的至少一种;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横截面积小于4平方米,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长度小于25米;
所述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第一百功能实现方式为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制冷方式:一部分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再利用这部分空气为回风;回风道是车辆上设置的输送回风的空气流道;通风换气与空调系统、新风空气流道均具备输送车身外部的新风至车身内部的功能;
车身上设置的输送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制冷方式处理过的适宜空气至车身内部空间、车身外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的空气流道、空气容器均为主风道;主风道具备所属的进气口、支主风道、排气流道、排气口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混合器为车身上设置的用于空气处理和输送的空气流道、用于空气处理和输送的容器、用于设置全部空调系统和局部空调系统的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均设置至少一个进气口、至少一个进气流道、至少一个排气口、至少一个排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回风流入空气混合器的方式为经过回风道与空气混合器连通方式、经过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回风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为经过回风道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连通方式、经过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新风流入空气混合器的方式为经过新风空气流道与空气混合器连通方式、经过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新风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为经过新风空气流道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连通方式、经过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通过夹套或夹层与主风道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内部空间为一个无分隔整体空间或夹套或夹层内部空间设置至少一个空间分隔板,使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内部空间被分割成至少两个相连通的空间或被分割成至少两个隔绝的空间;
回风道、新风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主风道、排风道、第三百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设置风机、风扇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回风道、新风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主风道、排风道、第三百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不设置风机、风扇;车辆内部空间为进气舱、前舱、驾驶舱、电池组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车尾电动机舱、后行李舱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连通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由第一空气混合器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连通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四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五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七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八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二空气混合器与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
第九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十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一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再流入设置的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内部的空气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二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三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都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流入主风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二空气混合器与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
第十四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 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五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中的至少一种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六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七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中的至少一种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 功能空气流道段与第三百空气流道连通,一部分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或者一部分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或者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互相流入,然后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二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八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 功能空气流道段与第三百空气流道连通,一部分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或者一部分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或者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互相流入,然后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九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
第二十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连通第一空气混合器,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由第一空气混合器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内;
第二十一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内;
第二十二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内;
第二十三制冷方式为车顶盖、车门、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进气舱盖、天窗盖、后行李舱盖、前翼子板、车底盖板、前保险杠、后保险杠、车底地板、散热器格栅、外视镜、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电池组下表面、后翼子板、车顶行李架、上边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车身外部运动空气吹拂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车辆外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十四制冷方式为车顶盖、车门、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进气舱盖、天窗盖、后行李舱盖、散热器格栅、外视镜、雷达、摄像头、传感器、前翼子板、车底盖板、前保险杠、后保险杠、车底地板、电池组下表面、后翼子板、车顶行李架、上边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身外部运动空气吹拂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车辆外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车辆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流体设备为第九十装置、第九十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第九十装置为空气流道,第九十一装置为空气流道和流体机械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十一装置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第八十条件为流体机械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第八十一条件为流体机械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所述流体机械包括风机、风扇、压缩机、真空泵中的至少一种;风机、风扇设置为固定式的或设置为收放式的;流体机械使用车载电池组、车载电机中的至少一种供电;车辆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数目为至少一个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隔绝,重复设置的相同的空气流道数目为至少一个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隔绝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车辆的空气流道均为弯曲的空气流道、直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身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空气流道、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为直接连通、依次连通、间接连通中的至少一个,间接连通为用起连通作用的至少一个连通空气流道来间接连通;每个空气流道不具备分支空气流道或每个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个分支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流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空气流道的进气口、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固定式的开启或者空气流道的进气口、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开闭片,进气格栅为开闭片的一种,开闭片是为了控制空气流道进或出的空气流量设置的装置;开闭片与空气转换方向板分别设置或者二者合为一体设置;每个空气流道设置排水流道、储液器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不设置排水流道、储液器;
空气流道全部或局部为固定式的或为可调整功能的,可调整功能为空气流道横截面积缩小或扩大功能、空气流道偏转调整排气方向功能、排气口偏转调整排气方向功能、空气流道防冰功能、升降功能、伸缩功能、水平移动功能、连接功能、断开功能、拆卸功能、安装功能、滚动功能、滑动功能、转动功能、折叠功能、收放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可调整功能由人工智能控制、自动控制、人工控制中的至少一个控制。
车辆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流体设备为第九十装置、第九十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车身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是由车身前舱或车箱前方或货箱前方开始设置的空气流道,使空气从空气流道的前端流向空气流道的后端、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二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底部流向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尾、车尾尾流区、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上部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车左侧、车右侧、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四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左侧、车身右侧中的至少一个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车上方、车下方、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流速为小于等于音速、超音速气流中的至少一种。
电动乘用车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八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空气流道为第十九空气流道,所述第三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二十空气流道,所述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二十一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车身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
电动乘用车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者电动乘用车不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一组成状况、第二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一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组成状况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三组成状况、第四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三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四组成状况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所述第一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二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七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七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车身上设置前舱进气流道段、客舱空气流道段、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所述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辅助横梁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盖板的空气流道、前围板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满足第一条件至第四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一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二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三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第四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穿过车尾、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七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后端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前舱进气流道段是把前舱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或进气口作为进入、排出气体的进气舱,进气舱为空气流道或进气口的一种形式;所述进气舱底部为敞开式或进气舱具备地板、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电动乘用车设置前行李舱或者电动乘用车不设置前行李舱;
热交换器为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系统、车用空调的蒸发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热交换器放置在进气舱、进气舱盖、进气舱盖空气流道、前保险杠、前保险杠空气流道、后保险杠、后保险杠空气流道、前翼子板、前翼子板空气流道、后翼子板、后翼子板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盖、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顶盖、顶盖空气流道、天窗盖、天窗盖空气流道、前车门、前车门空气流道、后车门、后车门空气流道、背门、背门空气流道、后围板、后围板空气流道、车顶行李架、上边梁、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D柱、车顶行李架空气流道、上边梁空气流道、车门拉手空气流道、前柱空气流道、中柱空气流道、后柱空气流道、D柱空气流道、车底盖板、车底盖板空气流道、地板、地板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而且热交换器的放置方式为正放、侧放、斜放、平放中的至少一种;
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二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与电池组表面以及车底盖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舱车底盖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底盖板形成的空气流道、进气舱车底盖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底盖板与至少一个第三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空气流道段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或为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电池组表面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四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五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客舱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客舱电池组表面以及客舱车底盖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门槛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客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车底盖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车底盖板与至少一个第六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八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减速器表面、变速箱表面、电器系统表面、控制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第一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盖板、车尾的车底盖板上方、车尾的车底盖板下方、车尾的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一间隙或通道为车尾电动机、控制系统、减速器、电器系统、变速箱中至少两个之间形成的间隙或通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中的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连接至少一个起连通作用的第一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二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二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第七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段为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至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
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翼子板、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后副车架、后围板、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箱盖、背门、后挡风玻璃、车顶盖后缘导流板;
所述第四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第五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述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述热交换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中的至少一种;第七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七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至少一个第三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四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四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所述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八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地板所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的车尾行李舱地板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通道、车尾行李舱地板与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以及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后地板纵梁中空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处车底盖板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与至少一个第九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处车底盖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电动机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均为放置电动机系统、变速箱、减速器、差速器、电器系统、控制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舱室的简称;电动机系统兼具备发电机功能或者电动机系统不具备发电机功能;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为前置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置电动机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为前置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行李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前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至少车尾两层行李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来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第一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变速箱表面、减速器表面、控制系统表面、电器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盖板、车尾车底盖板上方、车尾车底盖板下方、车尾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护管、车尾车底护管上方、车尾车底护管下方、车尾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四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翼子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与前翼子板内衬、A柱、前置电动机舱壁、进气舱内壁、前围侧板、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前翼子板支撑梁、至少一个第十五隔层、前悬架支撑、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前车门、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前翼子板支撑梁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指梁、前挡泥板加强撑中的至少两个共同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指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挡泥板加强撑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前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五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前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保险杠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种空气流道至第四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种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种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种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至第六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至少一个第十七隔层、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隔热隔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与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门槛空气流道为第一门槛空气流道至第四门槛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门槛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门槛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与至少一个第十八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后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六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翼子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九隔层、后保险杠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后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种与后翼子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部位、后侧围内板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身后侧围内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与至少一个第二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至第七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和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七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后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五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保险杠面罩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内衬、至少一个第三十一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均为固定类型、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空气流道;
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五种空气流道至第八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种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内衬、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七隔层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种空气流道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八种空气流道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背门空气流道为第一背门空气流道至第六背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背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背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与至少一个第三十二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或背门与至少一个背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背门密封条空气流道、背门门框密封条空气流道均为中空空气流道;
后围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至第五后围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围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三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围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二空气流道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车底盖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围板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辅助横梁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满足第十四条件、第十五条件、第三十八、第三十九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三空气流道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延伸至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前围板、前轮室、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舱、进气舱地板、辅助横梁、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或形成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满足第十四条件、第十五条件、第三十八、第三十九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四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五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三十八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十九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穿过车尾、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所述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客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客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客舱地板、客舱地板上方、客舱地板下方、客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副仪表板、客舱地板纵梁、客舱电池组表面、客舱电池组上方、客舱电池组下方、客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盖板、客舱车底盖板上方、客舱车底盖板下方、客舱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护管、客舱车底护管上方、客舱车底护管下方、客舱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至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第一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变速箱表面、减速器表面、控制系统表面、电气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盖板、车尾的车底盖板上方、车尾的车底盖板下方、车尾的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六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七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八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九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变速箱表面、减速器表面、控制系统表面、电器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第一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一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盖板、车尾的车底盖板上方、车尾的车底盖板下方、车尾的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四空气流道为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车底盖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围板空气流道、辅助横梁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空气流道、A柱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或形成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再沿着A柱再沿着上边梁、B柱、顶盖、天窗中的至少一个再沿着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后端满足第二十五条件至第二十八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十五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六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二十七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十八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穿过车尾、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均为中空导气管、中空导气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客舱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或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为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所述车尾的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或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为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
第五空气流道为第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空气流道;第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的空气流道;
第六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第七空气流道为前围上盖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第八空气流道为前挡风玻璃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设置空气流道并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第九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连通;第十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一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密封条、前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前挡风玻璃框、前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前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前围板、前围上盖板、车顶盖、车顶盖前横梁、车顶盖后横梁、天窗盖、天窗盖密封条、天窗盖密封粘合剂、天窗盖密封装置、天窗框密封条、天窗框密封粘合剂、天窗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密封条、后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后挡风玻璃框、后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后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上边梁、前车门玻璃、前车门玻璃密封条、前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前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前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密封条、前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前车门、前车门密封装置、前车门密封条、前车门框密封装置、前车门框密封条、外后视镜、车外摄像头、后车门玻璃、后车门玻璃密封条、后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后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后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密封条、后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后车门、后车门密封装置、后车门密封条、后车门框密封装置、后车门框密封条、车门拉手、前三角窗玻璃、前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前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前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前三角窗框、前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前三角窗框密封条、前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玻璃、后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后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后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框、后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后三角窗框密封条、后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玻璃、后固定窗玻璃密封装置、后固定窗玻璃密封条、后固定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框、后固定窗框密封装置、后固定窗框密封条、后固定窗框密封粘合剂、门槛、电池组框架、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前围板、A柱、B柱、C柱、D柱、后轮室的后轮罩、后翼子板内衬、天窗、天窗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尾空气排出段;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除了车尾空气排出段、车顶盖、门槛、前车门、后车门剩余的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形成方式均为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至少两层结构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与各自相匹配的至少一个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
前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至第五前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前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一隔层或前车门与至少一个前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外板、前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后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至第五后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后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二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或后车门与至少一个后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外板、后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车顶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至第七车顶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四十三隔层、至少一个车顶盖内护板中的至少一种与车顶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部位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五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内的至少两层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内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一空气流道为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者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形成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为第十七分项空气流道;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设置空气流道并与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
所述第十二空气流道为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十三空气流道为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空气流道用来流入空气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悬架支撑、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四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四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十五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连通,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十六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十七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前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后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
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至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第二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前防护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空气流道;第四前防护空气流道为代替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的进气舱盖空气流道、前翼子板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散热器面罩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车架纵梁、连接板、吸能碰撞盒、波纹管、前纵梁、后纵梁、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客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第一斜梁、第二斜梁中的每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每种设置数目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所述吸能器为吸能碰撞盒、波纹管中的一个;
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贯通的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第五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第五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五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一安装方案、第十二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一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二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三安装方案、第十四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三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四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五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五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六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六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六安装方案、第十七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六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七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八安装方案、第十九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八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九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门槛、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至第三中间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第三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八空气流道为第六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七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六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围板上部设置的通往客舱的空气流道;第六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围板上部设置的狭缝为进气口从仪表板两侧或中控台两侧通往客舱的空气流道;第六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热交换器面罩、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前围板、进气舱盖、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通往客舱的空气流道;第七十分项空气流道为从前围板设置空气流道并使空气流道自前围板前面两侧进入车内;第七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打开车门三角窗形成空气流道来导入外部空气;第十八空气流道的排气口设在顶盖侧面、后风窗的上端及下端、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中的至少一个;
第十九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的全部或局部、后副车架、车架纵梁或后纵梁、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空气流道、车尾车底盖板、车尾车底盖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从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七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七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局部的后保险杠、局部的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为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七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车底全部或局部或车尾全部或局部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均为固定类型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盖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均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盖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七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贯穿客舱底部、车尾行李舱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并在车底设置进气口,所述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以便空气顺畅流入进气口,第五特征为进气口后缘凸出于车底,第六特征为进气口后缘设置固定类型空气导流板或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第七特征为进气口后设置有车底护管作为导气装置,所述车底护管也作为电池组的防护装置,第八特征为进气口后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低于进气口前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第八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在客舱、车尾行李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或在客舱、车尾行李箱、电动机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
第八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客舱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至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轮室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二十空气流道为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八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十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顶盖后缘导流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上设置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空气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九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翼子板的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为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至车后的空气流道或者至少两个设置至车尾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流入的空气流向车尾的尾流区、车后中的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车顶部的行李架设置的空气流道为中空空气流道;
第二十一空气流道为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使流经车身左、右侧的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车尾中的一个;
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车身左、右侧的至少一个车门外拉手、至少一个车外后视镜、至少一个车外摄像头、至少一个雷达、至少一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空气流道;第一百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或者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翼子板的全部或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后保险杠的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三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为空气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所述第三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所述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至第六进气舱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进气舱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辅助横梁、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形成的进气舱;
第二进气舱为进气舱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而形成的进气舱,进气舱内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导气内腔的一种;导气内腔属于进气舱内部空间的一部分;第二进气舱内部空间、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种与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辅助横梁、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进气舱地板、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三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波纹管结构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进气舱盖、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前轮罩、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辅助横梁、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波纹管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第四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而形成;
第五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形成的进气舱;
第六进气舱为第五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而形成;
进气舱内部迎风梁、迎风柱、辅助横梁、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支架、前悬架支撑、两个前悬架支撑的连接加强横梁、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小迎风面积的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的方案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一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的设置方案为第六方案、第七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六方案为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七方案为取消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均具备固定类型、可调整功能类型的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通过可调整功能形成连通或关闭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的导气内腔、客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间接连通方式中的连通空气流道均设置为常规中空结构、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波纹管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导气内腔、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面罩、热交换器支架、前保险杠、后保险杠、前行李舱、进气舱盖、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副车架、前置电动机舱、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减振器、液压式吸能器、发泡树脂能量吸收体、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体、泡沫状金属材料能量吸收体、波纹管能量吸收体、吸能碰撞盒中的至少一种组合安装增加吸能;
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上直接设置流体机械、热交换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中的至少一个,使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或车后或空气流道末端;所述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进气舱盖、进气舱、前保险杠、散热器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盖板、车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客舱地板、客舱护板、前车门、后车门、背门、车顶盖、天窗、上边梁、车顶盖后缘导流板、后围板、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盖板、车尾行李舱盖、车顶行李架、前翼子板、后翼子板、后保险杠、前纵梁、后纵梁、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
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均为常规形式的或为特殊形式的,特殊形式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为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从车正面测得的宽度小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向车后伸展的长度;特殊形式的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为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从车正面测得的宽度小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向车前伸展的长度;特殊形式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至少一个边与前纵梁连接,特殊形式的后保险杠加强横梁至少一个边与后纵梁连接;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或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或压溃吸能碰撞槽结构或常规结构;
载货汽车的驾驶室、车架、车架纵梁、货箱箱体表面、货箱箱体内部、电池组、货箱内部空间、后门、货箱地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其中驾驶室设置的空气流道为驾驶室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作为进入、排出气体的进气舱,驾驶室的散热器面罩、顶盖、前立柱、后立柱、前置电动机舱、上边梁、车门、门槛、灯罩、发动机罩、地板纵梁、前翼子板、挡泥板、驾驶室上部的导气板、前围板、后围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中空空气流道;载货汽车包括电动载货汽车、使用发动机为动力的载货汽车。
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为使用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的特点均为空气流道管壁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空气流道管壁为非弹性材料制成的、空气流道管壁为可扩展收缩材料制成的、空气流道管壁的至少一个接缝处不封死有空隙使空气流道管壁为可移动的、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卷绕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折叠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卷绕发条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支撑骨架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伸缩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叠压式、空气流道管壁内设置调节板、空气流道设置调节板、空气流道具备空气流道活动关节、空气流道设置空气转换方向板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伸缩式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的全部或局部由伸缩片构成,伸缩片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叠压片式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至少内外两层叠压片组成,层与层之间的叠压片连接并可以互相之间滑动,当外层叠压片沿空气流道管壁前后至少为两片时,外层叠压片之间首尾相连、当内层叠压片沿空气流道管壁前后至少为两片时,内层叠压片之间首尾相连,叠压片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叠压片严密连接以防漏气;空气流道内设置调节板特点是空气流道内设置至少一个具备移动功能的调节板,通过带动调节板的移动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调节板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调节板包括调节块;空气流道设置调节板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至少一个具备移动功能的调节板,通过带动调节板的移动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调节板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支撑骨架式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具备至少一个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属于空气流道管壁的一部分,通过带动支撑骨架的移动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支撑骨架的移动为支撑骨架的拉紧、放松、偏转;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卷绕式的特点、卷绕发条式的特点均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内壁、外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卷动轴,卷动轴旋转把空气流道管壁卷紧或放松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内壁、外壁、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固定在车身上或者内壁、外壁、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不固定在车身上;设置的卷动轴至少为一根,卷动轴为空气流道管壁的一部分;空气流道管壁的至少一个接缝处不封死有空隙的空气流道的接缝处设置密封条或不设置密封条;
具备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功能的空气流道由于其横截面积的变化均兼备防冰、除冰的功能;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为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调整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排气方向、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口的排气方向的至少一种;充气器具为气囊、膨胀收缩带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调整方式为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至少一个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夹住空气流道管壁旋转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其中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夹子,精准定位后用夹子夹住空气流道管壁旋转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
第二调整方式为车身上存放横截面积不同的空气流道,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中的至少一种自动拆卸、自动选择、自动安装横截面积不同的空气流道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
第三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外部铺设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压紧、放松空气流道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
第四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管壁由充气器具形成,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其中对于由充气器具形成的收敛-扩散形排气口,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收敛-扩散形排气口的参数;
第五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内铺设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
第六调整方式为通过使用至少一台电动机及传动系统、通过转动至少一个手柄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具体实现方式为:手柄、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连接的齿轮、齿条、带轮、主动轮、涡轮、蜗杆、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转动手柄、使用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带动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齿轮、齿条、带轮、从动轮、涡轮、蜗杆、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手柄、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与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带轮之间的传动为带传动;使用至少两台电动机的转动方式为:至少两台电动机同向转动而且转速相同、至少两台电动机同向转动并且具备转速差、至少两台电动机非同向转动而且转速相同、至少两台电动机非同向转动并且具备转速差中的至少一种;
第七调整方式为使用仿照汽车玻璃升降器原理和结构制成的调整器,使用调整器上的杆臂、绳索带动空气流道管壁上连接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调整器与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区别在于调整器不具备玻璃、玻璃导轨、玻璃托架、防止汽车玻璃升降器倒转的制动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均与空气流道管壁相连接;通过转动手柄、使用驱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驱动调整器;
第八调整方式为布置驱动系统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
第九调整方式为布置驱动系统带动空气流道管壁上连接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卷动轴、松拉孔中的至少一种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均与空气流道管壁相连接;
第十调整方式为布置驱动系统驱动空气流道管壁外部布置的同步环或驱动空气流道管壁上布置的同步环,同步环与空气流道管壁之间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驱动系统驱动同步环前后移动时,空气流道管壁就在连杆与绳索系统的带动下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或者当驱动系统驱动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同步环上的滚子与空气流道管壁上的凸轮曲面再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
当驱动系统使同步环偏转时,空气流道管壁也在连杆与绳索系统的带动下使空气流道管壁向一方向偏转,从而改变排气方向,布置的同步环至少为一个;每个同步环由多个驱动系统配套使用时,多个驱动系统呈周向等角度或呈周向不等角度布置在空气流道管壁外部;其中对于采用同步环来调整横截面积和排气方向的收敛-扩散形排气口调整方式为:收敛-扩散形排气口外部设置至少两个同步环或收敛-扩散形排气口上设置至少两个同步环,设置一个收敛段的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设置一个扩散段的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驱动系统驱动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上的滚子与收敛段管壁上的凸轮曲面再带动收敛段管壁移动来调整喉道的参数或者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与收敛段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驱动系统驱动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带动收敛段管壁移动来调整喉道的参数;
驱动系统驱动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上的滚子与排气口管壁上的凸轮曲面再带动排气口管壁移动来调整排气口的参数或者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与排气口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驱动系统驱动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带动排气口管壁移动来调整排气口的参数;当驱动系统使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偏转时,排气口也在连杆与绳索系统或滚子和凸轮曲面的带动下使排气口向一方向偏转;
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方式中的横截面积调整完毕的空气流道的束紧方式为:用束紧块、束紧条、夹子中的至少一种来束紧固定住横截面积调整完毕的空气流道的内管壁、空气流道的外管壁中的至少一种,束紧块、束紧条、夹子的束紧动作或放松动作通过至少一个驱动系统、至少一个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
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调整排气方向包括空气流道的排气口调整排气方向的实现通过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空气流道活动关节、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转换方向板、构成空气流道管壁的伸缩片、构成空气流道管壁的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的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
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调整排气方向、空气流道的排气口调整排气方向的实现方式均为第四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排气方向变化的空气流道均兼备防冰、碎冰的功能;
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转换方向板特点是空气流道排气口内部、排气口外部中的至少一个布置至少一个空气转换方向板,气流撞击空气转换方向板调整排气方向;空气转换方向板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空气转换方向板为可调整的空气转换方向板或为固定式的空气转换方向板;空气转换方向板包括空气转换方向块;空气流道活动关节为空气流道设置的至少一个转轴式空气流道段、空气流道设置的至少一个三轴承旋转段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活动关节的特点是空气流道活动关节属于设置的空气流道管壁的一部分,对于转轴式空气流道段通过带动转轴式空气流道段转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转轴与连接的空气流道呈角度;对于空气流道设置的每个三轴承旋转段为三段空气流道组成,每个接面都呈角度,通过三个密封轴承连接起来,被带动的三个轴承通过相对转动来调整空气流道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排气方向;
第十一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管壁外部设置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空气流道的空间位置从而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
第十二调整方式为车身上存放排气方向不同的空气流道,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至少一个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自动拆卸、自动选择、自动安装排气方向不同的空气流道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
驱动系统为至少一个电动机及传动系统、至少一个电动机与连杆系统、至少一个电动机与卷筒绳索系统、至少一个液压系统、至少一个液压缸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至少一个空气缸内的活塞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至少一个凸轮机构、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中的至少一种;驱动系统为固定的或具备在导轨、导槽上移动功能;电动机与卷筒绳索系统包括滑轮或者不包括滑轮;
液压缸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空气缸内的活塞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中的连杆绳索均为连杆、绳索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导槽、导轨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空气流道管壁上不设置导槽、导轨;车身上设置引导空气流道管壁的导槽、导轨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车身上不设置引导空气流道管壁的导槽、导轨;
当空气流道管壁、收敛-扩散形排气口均为至少内外两层叠压片组成,同步环与空气流道管壁之间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为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在外层叠压片、内层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
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与收敛段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为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在外层叠压片、内层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与排气口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为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在外层叠压片、内层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调整方式、第四调整方式、第五调整方式、第十一调整方式中的所述充气器具均满足设置的数目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充气器具由同样厚度的同种材料制成或至少一个充气器具至少有一个部位与剩余部位相比有规格、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不同;当充气器具设置数目为多个时,至少两个充气器具相同或至少两个充气器具有规格、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不同;当充气器具设置数目为多个时,至少两个充气器具连通或至少两个充气器具隔绝;充气器具由弹性材料、非弹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充气器具充气采取至少一个风机充气方式、车身外部气流引入充气器具充气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充气方式;
空气流道的防冰除冰为第一除冰方式至第十一除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除冰方式为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对于充气器具的破冰碎冰为空气流道由充气器具形成或空气流道内壁、空气流道外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破冰碎冰,碎冰被气流吹走;第二除冰方式为电脉冲除冰系统是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电脉冲使空气流道壁变形并振动来除冰,碎冰被气流吹走;第三除冰方式为利用产生的超声波使空气流道壁振动来除冰,碎冰被气流吹走;第四除冰方式为利用产生的微波、红外线中的至少一种加热空气流道壁来除冰;第五除冰方式为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三十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制冷方式具备功能空气流道段的防结冰功能;第六除冰方式为向空气流道壁喷洒防冰液来除冰;第七除冰方式为用电能加热空气流道壁来除冰;第八除冰方式为用电池组、电动机舱、保温舱中的至少一种产生的加热空气通往空气流道壁或空气流道来除冰;第九除冰方式为过滤除湿的空气用空气流道通往电池组系统、电动机舱、保温舱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穿过电池组、电动机舱、保温舱,用电池组、电动机舱产生的热空气加热空气流道壁或空气流道来除冰;第十除冰方式为空气流道穿过电池组系统、保温舱、电动机舱中的至少一种,用电池组、保温舱、电动机舱产生的热空气加热空气流道壁或空气流道来除冰;第十一除冰方式为空气流道管壁具备防结冰涂层或外层。
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调温系统,调温系统由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当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同时具备,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不分开设置或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分开设置或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分开设置并用输运管路连接;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吸热系统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吸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蒸发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工作介质在夹套或夹层中;
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散热系统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热管散热的冷凝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的冷凝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散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冷凝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工作介质在夹套或夹层中。
车辆具备散热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中的至少一种或车辆不具备散热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
第二十五制冷方式为驾驶舱地板、行李舱地板、进气舱地板、主风道管壁、新风道管壁、排风道管壁、回风道管壁、第一空气混合器管壁、第二空气混合器管壁、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管壁、第三百空气流道管壁、电池组、电池组框架、电池组上表面、电池组下表面、电动机转子、电动机转子轴、电动机定子、电动机壳体、变速箱的齿轮轴、变速箱的轴承系统、变速箱的轴承座、变速箱壳体、减速器的齿轮轴、减速器的轴承系统、减速器的轴承座、减速器的壳体、电器系统壳体、控制系统壳体、车尾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车尾电动机舱壁、前置电动机舱壁、保温舱、保温舱壁、车顶盖、天窗盖、车顶行李架、上边梁、车门、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D柱、外视镜、雷达、摄像头、传感器、车载计算机、仪表板、显示器、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保险杠、散热器格栅、车底盖板、地板、后行李舱盖、背门、座椅、方向盘、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轮毂制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第六十五单元集合具备中空结构的方式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采用中空材料具备中空结构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车身形成中空结构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隔板形成中空结构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具备中空管路的方式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车身形成中空管路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隔板形成中空管路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中空管路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调温系统,调温系统由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吸热系统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吸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蒸发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吸热系统具备工作介质;
散热系统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热管散热的冷凝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的冷凝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散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冷凝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系统具备工作介质;
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的调温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六制冷方式为车辆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内部空间、控制系统内部空间、电池组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电动机内部空间、保温舱内部空间、轮毂内部空间、车载计算机内部空间、变速箱内部空间、减速器的内部空间、差速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调温系统,调温系统由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吸热系统为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热管吸热的蒸发段、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气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固体相变材料的吸热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中的至少一种;散热系统为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热管散热的冷凝段、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的冷凝器、气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固体相变材料的散热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中的至少一种;
车辆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内部空间、控制系统内部空间、电池组内部空间、保温舱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电动机内部空间、轮毂内部空间、车载计算机内部空间、变速箱内部空间、减速器的内部空间、差速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调温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七制冷方式为变速箱壳体、减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油孔,变速箱机油、减速器的机油、差速器的机油中的至少一种用管路输送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八制冷方式为电器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控制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雷达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摄像头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传感器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计算机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动机转子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电动机定子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轮毂制动系统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散热器、电池组调温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管路输送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九制冷方式为车用空调的冷凝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管路输送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三十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吸热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散热系统连通;
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为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车身外部空气对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制冷。
车身前部、车身上部、车身下部、车身后部、车身左侧、车身右侧、车尾尾流区、回风道的进气口、回风道、回风道的排气口、新风空气流道的进气口、新风空气流道、新风空气流道的排气口、主风道的进气口、主风道、主风道的排气口、排风道的进气口、排风道、排风道的排气口、第三百空气流道的进气口、第三百空气流道、第三百空气流道的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进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的进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的排气口、第一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的排气口、第二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二空气混合器的排气口、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进风空气流道、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出风空气流道、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进风口、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出风口、车辆的风窗、车辆的天窗、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的调温系统、车辆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内部空间、控制系统内部空间、保温舱内部空间、电池组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电动机内部空间、轮毂内部空间、车载计算机内部空间、变速箱内部空间、减速器的内部空间、差速器的内部空间、变速箱机油、减速器的机油、差速器的机油、电器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控制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雷达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摄像头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传感器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计算机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散热器、电池组调温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液体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液体流速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液体压力传感器、噪音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粉尘颗粒浓度传感器、PM2.5浓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节温器、烟雾浓度传感器、加温器、加湿器、除湿器、日射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结冰传感器、空气净化器、空气密度传感器、气体总压传感器、气体动压传感器、气体静压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贮液器、空气流道横截面积传感器、功能空气流道段横截面积传感器、空气流道排气方向的传感器、水分离器、消音器、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网、风机、风扇、限压阀、液泵、油泵、润滑油滤清器、节温器、润滑油储存器、加热装置、管路开关阀门中的至少一种并取得控制调整参数,在控制调整参数的基础上设置的设定值形成第一被控制群;
第一被控制群至第十被控制群中的至少一个与控制调整参数建立函数关系实现;第一被控制群至第十被控制群中的至少一个由人工控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控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监测与控制调整;输出信号控制驱动系统、电动机、真空阀、液泵、油泵、电路、风机、风扇、管路开关阀门中的至少一种的执行与关启;
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二十四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制冷方式的温度设定值形成第二被控制群;第二十五制冷方式至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制冷方式的温度设定值形成第三被控制群;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方式形成的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的设定值为第四被控制群;第四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方式形成的空气流道调整排气方向的设定值为第五被控制群;第一除冰方式至第十除冰方式中的至少一个除冰方式形成的除冰的启动与停止设定值为第六被控制群;进气舱盖、进气舱盖上设置的进气格栅、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系统相连,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开闭的设定值形成第七被控制群;开闭片、空气转换方向板、空气导流板、导流体中的至少一种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开闭,开闭片的开闭的设定值、空气转换方向板角度的设定值、空气导流板开闭的设定值、导流体开闭的设定值形成第八被控制群;风机、风扇设置为收放式的,风机、风扇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收与放的动作设定值形成第九被控制群;
车身内部空间所需要达到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噪音数值、气压、PM2.5浓度、粉尘颗粒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日射值、紫外线数值、空气洁净度、车身外部的总压、车身外部的动压、车身外部的静压、车身外部的空气流速、车速、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流速、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温度、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温度、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动压、空气流道中的空气动压、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静压、空气流道中的空气静压、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总压、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总压的至少一个的设定值形成第十被控制群。
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是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方式方法中的一种;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是形成空气流道的方式方法中的一种;空气流道为输送空气的管道或者为用于空气流道穿过去的通道或孔,一个空气流道穿过另一个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与空气流道之间连通的其中一种形式;
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均为由前至后变小、由前至后变大、由前至后横截面积不变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均为由前至后变小、由前至后变大、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横截面积不变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均为逐渐变小、突然变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均为逐渐变大、突然变大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一千万倍;对于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一千万倍;
对于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等于1倍;对于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等于1倍;
信息装置为摄像头、雷达、传感器、车载计算机中的至少一种;变速箱润滑油、减速器的润滑油、差速器的润滑油为调温系统的工作介质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车身上设置功能空气流道段,利用空气流速变化而空气自身温度也变化的原理和技术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利用功能空气流道段制取冲击力气流冲击车尾的尾流区、制取冲击力气流冲击车身的涡流区域来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和升力,达到了车辆节能和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乘用车设置进气舱、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乘用车设置空气导流板、进气舱、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车底中空导气板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的排气口、空气转换方向板以及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特殊形式的保险杠加强横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电池组散热系统、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热管散热系统、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设置对车内空间空气的制冷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气囊形成的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折叠式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带卷动轴的卷绕式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带卷动轴的卷绕式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三轴承旋转段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可调整横截面积的收敛-扩散形排气口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可调整横截面积的由叠压片形成的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伸缩式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中:1-进气舱,2-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3-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4-车架纵梁,5-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6-车尾的尾流区,7-进气舱,8-车顶盖处空气导流板支架,9-车顶盖处空气导流板,10-后翼子板处空气导流板,11-车尾的尾流区,12-保险杠下方空气导流板支架,13-保险杠下方空气导流板,14-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5-进气口后缘空气导流装置,16-车底中空导气板,17-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8-功能空气流道段,19-排气口的开闭片,20-排气口,21-空气转换方向板,22-夹套或夹层,23-前纵梁或后纵梁,24-前保险杠加强横梁的宽度线或后保险杠加强横梁的宽度线,25-前保险杠加强横梁的长度线或后保险杠加强横梁的长度线,26-前保险杠加强横梁或后保险杠加强横梁,27-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向车后伸展的长度线或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向车前伸展的长度线,28-进气舱,29-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30-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31-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的进气口,32-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的排气口,33-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34-输运管路,35-输运管路,36-电池组液体工作介质的吸热系统,37-局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热管散热的冷凝段,38-热管吸热的蒸发段,39-排气口,40-气囊形成的空气流道,41-气囊,42-折叠式空气流道管壁,43-折叠式空气流道管壁形成的空气流道,44-卷绕式管壁形成的空气流道,45-卷绕式空气流道管壁,46-卷动轴,47-卷绕式管壁形成的空气流道,48-卷动轴,49-卷绕式空气流道管壁,50-旋转轴承,51-第一旋转段,52-第二旋转段,53-第三旋转段,54-驱动及传动系统,55-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56-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57-叠压片滚子,58-滚子压着的曲面,59-拉杆,60-叠压片,61-喉道,62-内叠压片,63-外叠压片,64-连杆,65-同步环,66-伸缩式空气流道管壁,67-伸缩式空气流道管壁形成的空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电动乘用车的前舱设置为空气进气舱1,进气舱1内的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移至进气舱盖,进气舱1取消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进气舱1内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2,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车尾取消后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5,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2连通客舱地板上表面部位设置的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3的前端,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3末端连通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5,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5内的空气经后保险杠面罩的空气流道流向车尾的尾流区6。进气舱1、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2、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3、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5、后保险杠面罩的空气流道连通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进气舱1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舱1之后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气热交换降温,冲击力气流冲击尾涡降低空气阻力。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在车顶盖处设置空气导流板9 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进气口的横截面积至排气口的横截面积为依次减小,空气紧贴着车尾正后方的背门表面、后挡风玻璃表面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1,车顶盖处设置的空气导流板9收放功能由电动机和钢丝绳驱动车顶盖处空气导流板支架8完成。冲击力气流冲击尾涡降低空气阻力。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2,电动乘用车的前舱设置为空气进气舱7,客舱设置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7,车尾设置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进气舱7与客舱设置的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7前端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7末端连通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空气经过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流向车尾的尾流区11。进气舱7、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17、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连通形成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进气舱7的横截面积大于进气舱7之后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气热交换降温,冲击力气流冲击尾涡降低空气阻力。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图未画出,电动乘用车的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进气舱、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依次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车门框密封件、前车门、前车门密封件、B柱、后车门、后车门密封件、后车门框密封件、后翼子板均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为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至后翼子板中空空气流道连通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减小。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气热交换降温,冲击力气流冲击尾涡降低空气阻力。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图未画出,电动乘用车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贯通的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碰撞盒空气流道、前保险杠加强横梁空气流道、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空气流道、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进气舱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连接板空气流道、后保险杠加强横梁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为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至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连通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减小。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气热交换降温,冲击力气流冲击尾涡降低空气阻力。
实施例六:参见附图2,电动乘用车设置中空导气板16和进气口后缘空气导流装置15,中空导气板16前端直接贯穿客舱底部并在车底设置进气口,中空导气板16的后端与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连通,中空导气板16至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连通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空导气板16的进气口的横截面积至后保险杠中空空气流道14的横截面积为逐渐减小。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气热交换降温,冲击力气流冲击尾涡降低空气阻力。功能空气流道段内壁设置橡胶材料的可充放气体的气囊,气囊的膨胀、收缩使冰层破碎并被气流吹走。
Claims (10)
1.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是:车辆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具备第一百功能、第一百零一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第一百功能为利用空气流速变化而空气自身温度变化的特性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的功能;第一百零一功能为具备形成冲击力气流冲击车尾的尾流区、具备形成冲击力气流冲击车身的涡流区域中的至少一种达到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升力中的至少一种的功能;功能空气流道段按功能区分为制冷空气流道段、冲击力气流空气流道段中的至少一种;车身外部的空气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
所述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实现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一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二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五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六实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实现方式或者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实现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三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四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七实现方式、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八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实现方式;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一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加速空气流道而形成,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内的空气的流速大于空气流道进气口处的空气的流速;第一加速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二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加速空气流道而且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具备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空气流道的气流、使进入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气流中的至少一种加速或减速;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加速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外部、第一加速空气流道内部、空气流道外部、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三实现方式为所述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加速空气流道而形成,第二加速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大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加速空气流道进气口处的空气的流速小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速;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四实现方式为所述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加速空气流道而且第二加速空气流道外部、第二加速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第二加速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大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气流加速或减速;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五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特征空气流道而形成,所述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特征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六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段或至少一个第一特征空气流道而且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空气流道的气流、使进入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气流中的至少一种加速或减速;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空气流道内部、第一特征空气流道外部、第一特征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第一特征空气流道位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七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特征空气流道而形成,所述第二特征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
功能空气流道段第八实现方式为空气流道设置为第二特征空气流道而且第二特征空气流道外部、第二特征空气流道内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设置的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启动或关停;启动至少一个风机、至少一个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使进入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气流加速或减速;所述第二特征空气流道为所述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而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空气流道设置至少一个进气口、至少一个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排气口按横截面积变化的设置方式为收敛形排气口、扩散形排气口、收敛——扩散形排气、拉瓦尔形排气口、扩散——收敛形排气口、排气口前后横截面积不变化的排气口、排气口与其前方相连的空气流道横截面积一致式排气口、管嘴式排气口;管嘴式排气口为圆柱形外管嘴、圆柱形内管嘴、圆锥形收缩管嘴、圆锥形扩张管嘴、流线形管嘴、收敛——扩散管嘴、拉瓦尔形管嘴、扩散——收敛管嘴中的至少一种;车辆为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压缩空气动力汽车中的至少一种;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横截面积小于4平方米,每个功能空气流道段的长度小于25米;
所述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第一百功能实现方式为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制冷方式:一部分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再利用这部分空气为回风;回风道是车辆上设置的输送回风的空气流道;通风换气与空调系统、新风空气流道均具备输送车身外部的新风至车身内部的功能;
车身上设置的输送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制冷方式处理过的适宜空气至车身内部空间、车身外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的空气流道、空气容器均为主风道;主风道具备所属的进气口、支主风道、排气流道、排气口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混合器为车身上设置的用于空气处理和输送的空气流道、用于空气处理和输送的容器、用于设置全部空调系统和局部空调系统的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均设置至少一个进气口、至少一个进气流道、至少一个排气口、至少一个排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回风流入空气混合器的方式为经过回风道与空气混合器连通方式、经过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回风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为经过回风道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连通方式、经过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新风流入空气混合器的方式为经过新风空气流道与空气混合器连通方式、经过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新风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为经过新风空气流道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方式连通方式、经过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进气口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通过夹套或夹层与主风道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内部空间为一个无分隔整体空间或夹套或夹层内部空间设置至少一个空间分隔板,使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内部空间被分割成至少两个相连通的空间或被分割成至少两个隔绝的空间;
回风道、新风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主风道、排风道、第三百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设置风机、风扇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回风道、新风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的夹套或夹层、主风道、排风道、第三百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不设置风机、风扇;车辆内部空间为进气舱、前舱、驾驶舱、电池组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车尾电动机舱、后行李舱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连通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由第一空气混合器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连通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四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五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七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八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或排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连通,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降温空气流入夹套或夹层,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夹套或夹层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二空气混合器与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
第九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车辆内部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第十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一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排气口,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再流入设置的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内部的空气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二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三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都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空气混合器内的空气流向夹套或夹层、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流入夹套或夹层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降温空气流入主风道、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二空气混合器与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连通;
第十四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 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五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中的至少一种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六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七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中的至少一种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 功能空气流道段与第三百空气流道连通,一部分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或者一部分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或者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互相流入,然后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二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二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八制冷方式为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放置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吹拂第三百空气流道, 功能空气流道段与第三百空气流道连通,一部分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流入第三百空气流道或者一部分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或者第三百空气流道内的空气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内部运动空气互相流入,然后第三百空气流道的内部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主风道、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的夹套或夹层、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十九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
第二十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连通第一空气混合器,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由第一空气混合器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内;
第二十一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内;
第二十二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设置夹套或夹层,夹套或夹层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功能空气流道段设置进气口或进气流道,夹套或夹层与第一空气混合器连通,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流入夹套或夹层再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内;
第二十三制冷方式为车顶盖、车门、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进气舱盖、天窗盖、后行李舱盖、前翼子板、车底盖板、前保险杠、后保险杠、车底地板、散热器格栅、外视镜、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电池组下表面、后翼子板、车顶行李架、上边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新风、回风中的至少一种流入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车身外部运动空气吹拂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空气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车辆外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十四制冷方式为车顶盖、车门、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进气舱盖、天窗盖、后行李舱盖、散热器格栅、外视镜、雷达、摄像头、传感器、前翼子板、车底盖板、前保险杠、后保险杠、车底地板、电池组下表面、后翼子板、车顶行李架、上边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新风、回风中的中的至少一种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车身外部运动空气吹拂设置的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管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功能空气流道段内的空气流入第一空气混合器再流入主风道、车辆内部空间、车辆外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流体设备为第九十装置、第九十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第九十装置为空气流道,第九十一装置为空气流道和流体机械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十一装置满足第八十条件、第八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第八十条件为流体机械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第八十一条件为流体机械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所述流体机械包括风机、风扇、压缩机、真空泵中的至少一种;风机、风扇设置为固定式的或设置为收放式的;流体机械使用车载电池组、车载电机中的至少一种供电;车辆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数目为至少一个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隔绝,重复设置的相同的空气流道数目为至少一个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隔绝或为至少两个而且至少两个连通;车辆的空气流道均为弯曲的空气流道、直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身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空气流道、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与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为直接连通、依次连通、间接连通中的至少一个,间接连通为用起连通作用的至少一个连通空气流道来间接连通;每个空气流道不具备分支空气流道或每个空气流道具备至少一个分支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流道为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空气流道的进气口、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固定式的开启或者空气流道的进气口、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开闭片,进气格栅为开闭片的一种,开闭片是为了控制空气流道进或出的空气流量设置的装置;开闭片与空气转换方向板分别设置或者二者合为一体设置;每个空气流道设置排水流道、储液器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不设置排水流道、储液器;
空气流道全部或局部为固定式的或为可调整功能的,可调整功能为空气流道横截面积缩小或扩大功能、空气流道偏转调整排气方向功能、排气口偏转调整排气方向功能、空气流道防冰功能、升降功能、伸缩功能、水平移动功能、连接功能、断开功能、拆卸功能、安装功能、滚动功能、滑动功能、转动功能、折叠功能、收放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可调整功能由人工智能控制、自动控制、人工控制中的至少一个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流体设备为第九十装置、第九十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车身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是由车身前舱或车箱前方或货箱前方开始设置的空气流道,使空气从空气流道的前端流向空气流道的后端、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二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底部流向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尾、车尾尾流区、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上部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车左侧、车右侧、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述第四类型空气流道是为了使空气从车身左侧、车身右侧中的至少一个流向车尾、车尾尾流区、车上方、车下方、车身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设置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流速为小于等于音速、超音速气流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是:电动乘用车车身上设置流体设备,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类型空气流道至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一空气流道至第十八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类型空气流道为第十九空气流道,所述第三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二十空气流道,所述第四类型空气流道为第二十一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车身上设置的全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
电动乘用车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者电动乘用车不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一组成状况、第二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一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组成状况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为第三组成状况、第四组成状况中的一个,第三组成状况为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四组成状况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共同组成;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是位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之间的能量吸收体;
所述第一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二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七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七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车身上设置前舱进气流道段、客舱空气流道段、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所述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辅助横梁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盖板的空气流道、前围板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满足第一条件至第四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一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二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三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第四条件为客舱空气流道段的后端穿过车尾、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七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后端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前舱进气流道段是把前舱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或进气口作为进入、排出气体的进气舱,进气舱为空气流道或进气口的一种形式;所述进气舱底部为敞开式或进气舱具备地板、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电动乘用车设置前行李舱或者电动乘用车不设置前行李舱;
热交换器为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系统、车用空调的蒸发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热交换器放置在进气舱、进气舱盖、进气舱盖空气流道、前保险杠、前保险杠空气流道、后保险杠、后保险杠空气流道、前翼子板、前翼子板空气流道、后翼子板、后翼子板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盖、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顶盖、顶盖空气流道、天窗盖、天窗盖空气流道、前车门、前车门空气流道、后车门、后车门空气流道、背门、背门空气流道、后围板、后围板空气流道、车顶行李架、上边梁、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D柱、车顶行李架空气流道、上边梁空气流道、车门拉手空气流道、前柱空气流道、中柱空气流道、后柱空气流道、D柱空气流道、车底盖板、车底盖板空气流道、地板、地板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而且热交换器的放置方式为正放、侧放、斜放、平放中的至少一种;
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二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地板与电池组表面以及车底盖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进气舱车底盖板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底盖板形成的空气流道、进气舱车底盖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底盖板与至少一个第三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空气流道段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客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或为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
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电池组表面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电池组表面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四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地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五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客舱地板的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纵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地板与客舱电池组表面以及客舱车底盖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门槛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客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客舱车底盖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客舱车底盖板与至少一个第六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八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减速器表面、变速箱表面、电器系统表面、控制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第一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条件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盖板、车尾的车底盖板上方、车尾的车底盖板下方、车尾的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一间隙或通道为车尾电动机、控制系统、减速器、电器系统、变速箱中至少两个之间形成的间隙或通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五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继续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六条件、第七条件、第八条件、第九条件、第十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中的利用客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连接至少一个起连通作用的第一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客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客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二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二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第七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段为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至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中的一个;
第二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三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翼子板、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后副车架、后围板、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箱盖、背门、后挡风玻璃、车顶盖后缘导流板;
所述第四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的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第五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述电池组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空调散热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一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单元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述热交换器、流体机械中的至少一个为放置在空气流道内部、放置在空气流道外部中的至少一种;第七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为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七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或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利用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至少一个第三连通空气流道来实现,其余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处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向车后超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方式通过自身长度的继续延伸、通过连接第四连通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设置的第四连通空气流道至少为一个;
所述车尾行李舱地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箱地板与至少一个第八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地板所形成的空气流道、至少两层的车尾行李舱地板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通道、车尾行李舱地板与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以及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三者中的两者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后地板纵梁中空空气流道、副仪表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行李舱处车底盖板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车底盖板与至少一个第九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处车底盖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车尾电动机舱处的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尾电动机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均为放置电动机系统、变速箱、减速器、差速器、电器系统、控制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舱室的简称;电动机系统兼具备发电机功能或者电动机系统不具备发电机功能;车尾电动机处的空气流道为车尾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为前置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处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置电动机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为前置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行李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为前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为至少车尾两层行李舱壁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壁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壁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来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支架、第一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变速箱表面、减速器表面、控制系统表面、电器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盖板、车尾车底盖板上方、车尾车底盖板下方、车尾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车底护管、车尾车底护管上方、车尾车底护管下方、车尾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四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翼子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与前翼子板内衬、A柱、前置电动机舱壁、进气舱内壁、前围侧板、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前翼子板支撑梁、至少一个第十五隔层、前悬架支撑、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前车门、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前翼子板支撑梁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指梁、前挡泥板加强撑中的至少两个共同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指梁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前挡泥板加强撑设置成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前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五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前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前保险杠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前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和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一种空气流道至第四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种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内衬、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六隔层、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种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种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至第六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至少一个第十七隔层、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车前部的内照明、车前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隔热隔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与进气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进气舱盖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门槛空气流道为第一门槛空气流道至第四门槛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门槛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门槛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与至少一个第十八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门槛空气流道为门槛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后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至第六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翼子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十九隔层、后保险杠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后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种与后翼子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部位、后侧围内板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车身后侧围内板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与至少一个第二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装置中的至少一种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后翼子板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至第七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和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车尾行李舱盖的外板、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七车尾行李舱盖空气流道为车尾行李舱盖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后保险杠设置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至第五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保险杠面罩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二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内衬、至少一个第三十一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保险杠面罩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三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保险杠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均为固定类型、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具备空气流道的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空气流道;
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五种空气流道至第八种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种空气流道为后翼子板内衬、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至少一个第七十七隔层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种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种空气流道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八种空气流道为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背门空气流道为第一背门空气流道至第六背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背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背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与至少一个第三十二隔层、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或背门与至少一个背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或为装饰板、加强板、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共同设置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六背门空气流道为背门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背门密封条空气流道、背门门框密封条空气流道均为中空空气流道;
后围板空气流道为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至第五后围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后围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围板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三十三隔层、车后部的内照明、车后部的外照明和信号信息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后围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围板空气流道为后围板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二空气流道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进气舱的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的车底盖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围板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辅助横梁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满足第十四条件、第十五条件、第三十八、第三十九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三空气流道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延伸至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前围板、前轮室、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舱、进气舱地板、辅助横梁、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或形成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满足第十四条件、第十五条件、第三十八、第三十九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四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五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三十八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十九条件为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穿过车尾、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所述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在客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客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沿着客舱地板、客舱地板上方、客舱地板下方、客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副仪表板、客舱地板纵梁、客舱电池组表面、客舱电池组上方、客舱电池组下方、客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客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盖板、客舱车底盖板上方、客舱车底盖板下方、客舱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客舱车底护管、客舱车底护管上方、客舱车底护管下方、客舱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至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底部的外部空间至车尾行李舱内部空间任一范围内安装的空气流道或者第一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第一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车尾电动机表面、变速箱表面、减速器表面、控制系统表面、电气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盖板、车尾的车底盖板上方、车尾的车底盖板下方、车尾的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安装的空气流道;
第二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中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六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上方、车尾行李舱地板下方、车尾行李舱地板间隙或通道、后地板纵梁、后地板后纵梁、后地板边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表面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上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下方、车尾行李舱电池组内部空间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之间的间隙或通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七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行李舱下方空间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八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和车尾行李舱之间空间所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九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电动机舱表面、车尾电动机舱支架、车尾电动机舱一侧或两侧、车尾电动机舱下方、车尾电动机舱上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后副车架、车尾电动机舱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表面、变速箱表面、减速器表面、控制系统表面、电器系统表面、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的间隙或通道、第一间隙或通道、车尾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一条件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继续延伸沿着车尾的车底盖板、车尾的车底盖板上方、车尾的车底盖板下方、车尾的车底盖板间隙或通道、车尾的车底护管、车尾的车底护管上方、车尾的车底护管下方、车尾的车底护管间隙或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三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前地板和中地板之间的地板过渡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四客舱和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为客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延伸贯穿后地板处的车身之后满足第十六条件、第十七条件、第十八条件、第十九条件、第二十条件、第二十一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四空气流道为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前端与进气舱、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进气舱的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进气舱的前副车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壁空气流道、前行李舱空气流道、前行李舱壁空气流道、进气舱电池组的空气流道、进气舱地板的空气流道、进气舱车底盖板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的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置电动机舱支架中空空气流道、前围板空气流道、辅助横梁空气流道、前翼子板支撑梁空气流道、A柱空气流道、前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或形成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再沿着A柱再沿着上边梁、B柱、顶盖、天窗中的至少一个再沿着车身后侧围内板、后翼子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后端满足第二十五条件至第二十八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十五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十六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从后保险杠与车尾行李舱之间的空间、后保险杠下方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二十七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设置排气口把空气排往车底、车上方、车左侧、车右侧、车后方、车尾尾流区、车内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十八条件为第二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的后端穿过车尾、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后轮室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
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舱内部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车尾电动机的电器系统之间的间隙或通道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均为中空导气管、中空导气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客舱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或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普通的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客舱车底护管为客舱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所述车尾的车底护管设置为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或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普通的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特殊的车尾的车底护管为车尾的车底护管具备防护作用而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前后贯通的中空空气流道;
第五空气流道为第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空气流道;第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种连通的空气流道;
第六空气流道为进气舱盖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形成的空气流道,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第七空气流道为前围上盖板设置的空气流道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第八空气流道为前挡风玻璃与前围上盖板之间的空间设置空气流道并与进气舱内部空间连通,使进气舱内的空气通往斜后方;第九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连通;第十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两个设置成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与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一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子项空气流道为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彼此隔绝或者为至少两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密封条、前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前挡风玻璃框、前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前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前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前围板、前围上盖板、车顶盖、车顶盖前横梁、车顶盖后横梁、天窗盖、天窗盖密封条、天窗盖密封粘合剂、天窗盖密封装置、天窗框密封条、天窗框密封粘合剂、天窗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密封条、后挡风玻璃密封粘合剂、后挡风玻璃框、后挡风玻璃框密封装置、后挡风玻璃框密封条、后挡风玻璃框密封粘合剂、上边梁、前车门玻璃、前车门玻璃密封条、前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前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前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前车门窗框密封条、前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前车门、前车门密封装置、前车门密封条、前车门框密封装置、前车门框密封条、外后视镜、车外摄像头、后车门玻璃、后车门玻璃密封条、后车门玻璃密封粘合剂、后车门玻璃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后车门窗框密封装置、后车门窗框密封条、后车门窗框密封粘合剂、后车门、后车门密封装置、后车门密封条、后车门框密封装置、后车门框密封条、车门拉手、前三角窗玻璃、前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前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前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前三角窗框、前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前三角窗框密封条、前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玻璃、后三角窗玻璃密封装置、后三角窗玻璃密封条、后三角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三角窗框、后三角窗框密封装置、后三角窗框密封条、后三角窗框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玻璃、后固定窗玻璃密封装置、后固定窗玻璃密封条、后固定窗玻璃密封粘合剂、后固定窗框、后固定窗框密封装置、后固定窗框密封条、后固定窗框密封粘合剂、门槛、电池组框架、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前围板、A柱、B柱、C柱、D柱、后轮室的后轮罩、后翼子板内衬、天窗、天窗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尾空气排出段;
电动乘用车的第二组成部分除了车尾空气排出段、车顶盖、门槛、前车门、后车门剩余的为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电动乘用车的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形成方式均为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为至少两层结构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与各自相匹配的至少一个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电动乘用车第三组成部分的每个单元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种;
前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至第五前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前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一隔层或前车门与至少一个前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外板、前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前车门空气流道为前车门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后车门空气流道为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至第五后车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后车门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后车门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与至少一个第四十二隔层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或后车门与至少一个后车门内护板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部位单独安装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外板、后车门内板共同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五后车门空气流道为后车门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车顶盖空气流道为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至第七车顶盖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第四十三隔层、至少一个车顶盖内护板中的至少一种与车顶盖共同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三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形成的中空空气流道,第四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部位单独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五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内的至少两层隔层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至少两层结构的车顶盖内护板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七车顶盖空气流道为车顶盖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一空气流道为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者与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所形成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为第十七分项空气流道;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设置空气流道并与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挡泥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形成的空气流道为第十八分项空气流道;
所述第十二空气流道为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支撑梁、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且前翼子板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十三空气流道为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三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三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空气流道用来流入空气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所述第三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前悬架支撑、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翼子板支撑梁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四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四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四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前保险杠、前翼子板、进气舱内部空间、进气舱盖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轮室、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
所述第十五空气流道为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第四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连通,前围上盖板设置的中空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十六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前围板、A柱下部的前围支柱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与第一子项空气流道连通;
所述第十七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
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具备的与车架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前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后纵梁空气流道上具备的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的排气分支空气流道;
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至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进气舱内部空间,第二前防护空气流道为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前防护空气流道为前保险杠空气流道;第四前防护空气流道为代替前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的进气舱盖空气流道、前翼子板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形成的空气流道、散热器面罩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五前防护空气流道为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车架纵梁、连接板、吸能碰撞盒、波纹管、前纵梁、后纵梁、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客舱电池组框架、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第一斜梁、第二斜梁中的每个设置成的空气流道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每种设置数目均为至少一个而且均为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门槛空气流道的连通方式中的依次连通为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斜梁设置的空气流道来连通;所述吸能器为吸能碰撞盒、波纹管中的一个;
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贯通的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第五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第五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的车架纵梁贯穿车身前后,车架纵梁设置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车架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五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一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五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一安装方案、第十二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一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二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前端、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三安装方案、第十四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三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四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车架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五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五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直接连通或二者设置为整体结构的中空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前端与前防护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或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六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中的前纵梁空气流道与后纵梁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第六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三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六十四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来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前防护空气流道与前纵梁空气流道连通,前纵梁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连通,中间空气流道再与后纵梁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再与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或者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端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排出气体,排出的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第六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第五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六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中的一个分项空气流道具备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形成的空气流道,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安装方案为第十六安装方案、第十七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六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十七安装方案为前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连通有前防护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前副车架空气流道再与中间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前纵梁空气流道、车底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后副车架空气流道的安装方案为第十八安装方案、第十九安装方案中的一个,第十八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后端、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第十九安装方案为后副车架空气流道一端与中间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后纵梁空气流道、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连通有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连接板空气流道、吸能器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或后副车架空气流道另一端直接排出气体补充车尾尾流区或车身后部;
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客舱地板纵梁、客舱地板横梁、门槛、客舱电池组框架、客舱电池组框架与门槛之间的空间、车尾行李舱的地板纵梁、车尾行李舱的地板横梁、车尾行李舱电池组框架;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至第三中间空气流道中的一个,电动乘用车的第六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设置成的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第三中间空气流道为第二中间空气流道与客舱空气流道段、第一独立安装空气流道、第二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二子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的空气流道;
第十八空气流道为第六十七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七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六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前围板上部设置的通往客舱的空气流道;第六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前围板上部设置的狭缝为进气口从仪表板两侧或中控台两侧通往客舱的空气流道;第六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散热器面罩、前保险杠、热交换器面罩、前翼子板、前纵梁、进气舱内部空间、前围板、进气舱盖、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前挡泥板、前翼子板内衬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通往客舱的空气流道;第七十分项空气流道为从前围板设置空气流道并使空气流道自前围板前面两侧进入车内;第七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打开车门三角窗形成空气流道来导入外部空气;第十八空气流道的排气口设在顶盖侧面、后风窗的上端及下端、车尾空气排出流道段中的至少一个;
第十九空气流道为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至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
第七十五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的全部或局部、后副车架、车架纵梁或后纵梁、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车尾行李舱电池组、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地板空气流道、车尾车底盖板、车尾车底盖板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从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从后保险杠下方、后保险杠的空气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七十六分项空气流道为后保险杠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空气流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后保险杠面罩和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的中空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而形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七十七分项空气流道为局部的后保险杠、局部的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为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里的空气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第一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或者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第一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七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车底全部或局部或车尾全部或局部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均为固定类型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盖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均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空气导流板、车底盖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底部至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通往车尾的尾流区的方式为空气流道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空气流道从后保险杠下方通往车尾的尾流区中的至少一个;第七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贯穿客舱底部、车尾行李舱底部中的至少一个并在车底设置进气口,所述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以便空气顺畅流入进气口,第五特征为进气口后缘凸出于车底,第六特征为进气口后缘设置固定类型空气导流板或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第七特征为进气口后设置有车底护管作为导气装置,所述车底护管也作为电池组的防护装置,第八特征为进气口后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低于进气口前缘的车身距地面高度;第八十分项空气流道为在客舱、车尾行李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或在客舱、车尾行李箱、电动机舱、后保险杠所围成的空间设置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其前端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第六特征、第七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设置的中空导气板、导气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
第八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客舱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直接在车底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前缘、后缘距地面距离相同或设置为特殊的进气口,特殊的进气口具备第五特征至第八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后端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连通;第八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轮室与所述车尾空气流道排出段、车尾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第二十空气流道为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第八十八分项空气流道为至少一个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的空气流道;第八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A柱上部的前风窗柱设置空气流道并连通第一子项空气流道所形成的空气流道;第九十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部的行李架、车顶盖后缘导流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上设置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空气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九十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翼子板的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为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第二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流向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九十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电动乘用车的车顶盖、天窗、上边梁、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背门、后翼子板、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车顶部的行李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至车后的空气流道或者至少两个设置至车尾的空气流道而且至少两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流入的空气流向车尾的尾流区、车后中的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上方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车顶部的行李架设置的空气流道为中空空气流道;
第二十一空气流道为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至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使流经车身左、右侧的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车尾中的一个;
第九十九分项空气流道为车身左、右侧的至少一个车门外拉手、至少一个车外后视镜、至少一个车外摄像头、至少一个雷达、至少一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空气流道;第一百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后挡风玻璃、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空气导流板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或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所述空气导流板设置为直板或弯板;固定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导流板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第一百零一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一个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或者所述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车后行李箱盖、车顶盖后缘导流板、背门中的至少两个设置空气流道,所设置的空气流道中至少两个空气流道连通或隔绝,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第一百零二分项空气流道为所述后翼子板的全部或局部、车顶盖后缘导流板的全部或局部、后保险杠的局部、背门的局部、车后行李箱盖的局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第三空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为空气导流板、导流体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导流装置与车身形成空气流道并设置为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或为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所述固定类型的空气流道通过与车身保持的固定角度、固定距离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所述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空气流道为所述第三空气导流装置通过具备的可调整功能构成车身左、右侧和车身后方的空气流道;
所述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至第六进气舱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进气舱为进气舱内部空间与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辅助横梁、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而形成的进气舱;
第二进气舱为进气舱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气内腔而形成的进气舱,进气舱内设置的空气流道为导气内腔的一种;导气内腔属于进气舱内部空间的一部分;第二进气舱内部空间、导气内腔中的至少一种与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前副车架、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辅助横梁、前挡泥板、进气舱电池组、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进气舱地板、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的空气流道连通;
第三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波纹管结构中的至少一种而形成,进气舱盖、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散热器、散热器面罩、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支架、热交换器面罩、前翼子板、前翼子板支撑梁、前悬架支撑、前挡泥板、前轮罩、前置电动机支架、前置电动机舱支架、进气舱地板、辅助横梁、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进气舱车底盖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具有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波纹管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第四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而形成;
第五进气舱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形成的进气舱;
第六进气舱为第五进气舱取消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由剩下的至少一个代替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进气舱盖、前翼子板中的被取消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而形成;
进气舱内部迎风梁、迎风柱、辅助横梁、散热器支架、热交换器支架、前悬架支撑、两个前悬架支撑的连接加强横梁、前置电动机舱支架、前置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壁、前行李舱、前行李舱壁、前置电动机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小迎风面积的空气流道;
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的方案为第一方案、第二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一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方案为第一进气舱或第二进气舱或第三进气舱取消前保险杠面罩、前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前保险杠面罩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
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的设置方案为第六方案、第七方案中的一个,起到空气流道和加强防护的作用;第六方案为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七方案为取消后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的加强横梁、后保险杠面罩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之间的能量吸收体中的至少一个,车尾设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均具备固定类型、可调整功能类型的中的一个,具备可调整功能类型的通过可调整功能形成连通或关闭的空气流道;
进气舱的导气内腔、客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电池组的至少一个中空框架空气流道、车尾行李舱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第一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分支空气流道、第三进气分支空气流道、第四排气分支空气流道、间接连通方式中的连通空气流道均设置为常规中空结构、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波纹管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导气内腔、第一独立安装的空气流道、热交换器、热交换器面罩、热交换器支架、前保险杠、后保险杠、前行李舱、进气舱盖、前置电动机、前置电动机支架、前副车架、前置电动机舱、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中的至少一种与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减振器、液压式吸能器、发泡树脂能量吸收体、蜂窝状结构树脂能量吸收体、泡沫状金属材料能量吸收体、波纹管能量吸收体、吸能碰撞盒中的至少一种组合安装增加吸能;
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单元上直接设置流体机械、热交换器系统的全部或局部中的至少一个,使空气流向车尾尾流区或车后或空气流道末端;所述电动乘用车的第十组成部分中的每个单元为进气舱盖、进气舱、前保险杠、散热器支架、进气舱地板、进气舱盖板、车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客舱地板、客舱护板、前车门、后车门、背门、车顶盖、天窗、上边梁、车顶盖后缘导流板、后围板、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车尾行李舱、车尾行李舱地板、车尾行李舱盖板、车尾行李舱盖、车顶行李架、前翼子板、后翼子板、后保险杠、前纵梁、后纵梁、第一进气和防护装置、第二排气和防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均为常规形式的或为特殊形式的,特殊形式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为前保险杠加强横梁从车正面测得的宽度小于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向车后伸展的长度;特殊形式的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为后保险杠加强横梁从车正面测得的宽度小于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向车前伸展的长度;特殊形式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至少一个边与前纵梁连接,特殊形式的后保险杠加强横梁至少一个边与后纵梁连接;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横梁、后保险杠加强横梁均设置为中空结构或压溃吸能碰撞盒结构或波纹管结构或压溃吸能碰撞槽结构或常规结构;
载货汽车的驾驶室、车架、车架纵梁、货箱箱体表面、货箱箱体内部、电池组、货箱内部空间、后门、货箱地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流道中的至少一个空气流道设置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其中驾驶室设置的空气流道为驾驶室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空气流道作为进入、排出气体的进气舱,驾驶室的散热器面罩、顶盖、前立柱、后立柱、前置电动机舱、上边梁、车门、门槛、灯罩、发动机罩、地板纵梁、前翼子板、挡泥板、驾驶室上部的导气板、前围板、后围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中空空气流道;载货汽车包括电动载货汽车、使用发动机为动力的载货汽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为使用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实现,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的特点均为空气流道管壁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空气流道管壁为非弹性材料制成的、空气流道管壁为可扩展收缩材料制成的、空气流道管壁的至少一个接缝处不封死有空隙使空气流道管壁为可移动的、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卷绕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折叠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卷绕发条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支撑骨架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伸缩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叠压式、空气流道管壁内设置调节板、空气流道设置调节板、空气流道具备空气流道活动关节、空气流道设置空气转换方向板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伸缩式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的全部或局部由伸缩片构成,伸缩片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叠压片式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的全部或局部设置为至少内外两层叠压片组成,层与层之间的叠压片连接并可以互相之间滑动,当外层叠压片沿空气流道管壁前后至少为两片时,外层叠压片之间首尾相连、当内层叠压片沿空气流道管壁前后至少为两片时,内层叠压片之间首尾相连,叠压片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叠压片严密连接以防漏气;空气流道内设置调节板特点是空气流道内设置至少一个具备移动功能的调节板,通过带动调节板的移动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调节板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调节板包括调节块;空气流道设置调节板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至少一个具备移动功能的调节板,通过带动调节板的移动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调节板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支撑骨架式特点是空气流道管壁具备至少一个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属于空气流道管壁的一部分,通过带动支撑骨架的移动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支撑骨架的移动为支撑骨架的拉紧、放松、偏转;空气流道管壁设置为卷绕式的特点、卷绕发条式的特点均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内壁、外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卷动轴,卷动轴旋转把空气流道管壁卷紧或放松使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变化,内壁、外壁、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固定在车身上或者内壁、外壁、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不固定在车身上;设置的卷动轴至少为一根,卷动轴为空气流道管壁的一部分;空气流道管壁的至少一个接缝处不封死有空隙的空气流道的接缝处设置密封条或不设置密封条;
具备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功能的空气流道由于其横截面积的变化均兼备防冰、除冰的功能;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为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调整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排气方向、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口的排气方向的至少一种;充气器具为气囊、膨胀收缩带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调整方式为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至少一个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夹住空气流道管壁旋转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其中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夹子,精准定位后用夹子夹住空气流道管壁旋转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
第二调整方式为车身上存放横截面积不同的空气流道,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中的至少一种自动拆卸、自动选择、自动安装横截面积不同的空气流道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
第三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外部铺设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压紧、放松空气流道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
第四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管壁由充气器具形成,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其中对于由充气器具形成的收敛-扩散形排气口,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收敛-扩散形排气口的参数;
第五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内铺设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
第六调整方式为通过使用至少一台电动机及传动系统、通过转动至少一个手柄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具体实现方式为:手柄、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连接的齿轮、齿条、带轮、主动轮、涡轮、蜗杆、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转动手柄、使用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带动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齿轮、齿条、带轮、从动轮、涡轮、蜗杆、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手柄、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与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带轮之间的传动为带传动;使用至少两台电动机的转动方式为:至少两台电动机同向转动而且转速相同、至少两台电动机同向转动并且具备转速差、至少两台电动机非同向转动而且转速相同、至少两台电动机非同向转动并且具备转速差中的至少一种;
第七调整方式为使用仿照汽车玻璃升降器原理和结构制成的调整器,使用调整器上的杆臂、绳索带动空气流道管壁上连接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中的至少一种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调整器与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区别在于调整器不具备玻璃、玻璃导轨、玻璃托架、防止汽车玻璃升降器倒转的制动装置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均与空气流道管壁相连接;通过转动手柄、使用驱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驱动调整器;
第八调整方式为布置驱动系统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
第九调整方式为布置驱动系统带动空气流道管壁上连接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卷动轴、松拉孔中的至少一种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的滑块、推拉架、推拉块、松拉孔、卷动轴均与空气流道管壁相连接;
第十调整方式为布置驱动系统驱动空气流道管壁外部布置的同步环或驱动空气流道管壁上布置的同步环,同步环与空气流道管壁之间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驱动系统驱动同步环前后移动时,空气流道管壁就在连杆与绳索系统的带动下使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或者当驱动系统驱动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同步环上的滚子与空气流道管壁上的凸轮曲面再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参数;
当驱动系统使同步环偏转时,空气流道管壁也在连杆与绳索系统的带动下使空气流道管壁向一方向偏转,从而改变排气方向,布置的同步环至少为一个;每个同步环由多个驱动系统配套使用时,多个驱动系统呈周向等角度或呈周向不等角度布置在空气流道管壁外部;其中对于采用同步环来调整横截面积和排气方向的收敛-扩散形排气口调整方式为:收敛-扩散形排气口外部设置至少两个同步环或收敛-扩散形排气口上设置至少两个同步环,设置一个收敛段的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设置一个扩散段的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驱动系统驱动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上的滚子与收敛段管壁上的凸轮曲面再带动收敛段管壁移动来调整喉道的参数或者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与收敛段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驱动系统驱动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带动收敛段管壁移动来调整喉道的参数;
驱动系统驱动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上的滚子与排气口管壁上的凸轮曲面再带动排气口管壁移动来调整排气口的参数或者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与排气口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驱动系统驱动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前后移动时带动排气口管壁移动来调整排气口的参数;当驱动系统使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偏转时,排气口也在连杆与绳索系统或滚子和凸轮曲面的带动下使排气口向一方向偏转;
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方式中的横截面积调整完毕的空气流道的束紧方式为:用束紧块、束紧条、夹子中的至少一种来束紧固定住横截面积调整完毕的空气流道的内管壁、空气流道的外管壁中的至少一种,束紧块、束紧条、夹子的束紧动作或放松动作通过至少一个驱动系统、至少一个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
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调整排气方向包括空气流道的排气口调整排气方向的实现通过带动空气流道管壁、空气流道活动关节、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转换方向板、构成空气流道管壁的伸缩片、构成空气流道管壁的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的移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
空气流道的全部或局部调整排气方向、空气流道的排气口调整排气方向的实现方式均为第四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排气方向变化的空气流道均兼备防冰、碎冰的功能;
空气流道设置的空气转换方向板特点是空气流道排气口内部、排气口外部中的至少一个布置至少一个空气转换方向板,气流撞击空气转换方向板调整排气方向;空气转换方向板为空气流道管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空气转换方向板为可调整的空气转换方向板或为固定式的空气转换方向板;空气转换方向板包括空气转换方向块;空气流道活动关节为空气流道设置的至少一个转轴式空气流道段、空气流道设置的至少一个三轴承旋转段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活动关节的特点是空气流道活动关节属于设置的空气流道管壁的一部分,对于转轴式空气流道段通过带动转轴式空气流道段转动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转轴与连接的空气流道呈角度;对于空气流道设置的每个三轴承旋转段为三段空气流道组成,每个接面都呈角度,通过三个密封轴承连接起来,被带动的三个轴承通过相对转动来调整空气流道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排气方向;
第十一调整方式为空气流道管壁外部设置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调整空气流道的空间位置从而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
第十二调整方式为车身上存放排气方向不同的空气流道,布置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至少一个电动机及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自动拆卸、自动选择、自动安装排气方向不同的空气流道来调整空气流道的排气方向;
驱动系统为至少一个电动机及传动系统、至少一个电动机与连杆系统、至少一个电动机与卷筒绳索系统、至少一个液压系统、至少一个液压缸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至少一个空气缸内的活塞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至少一个凸轮机构、至少一个机械手、至少一个机器人中的至少一种;驱动系统为固定的或具备在导轨、导槽上移动功能;电动机与卷筒绳索系统包括滑轮或者不包括滑轮;
液压缸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空气缸内的活塞带动的连杆绳索系统中的连杆绳索均为连杆、绳索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管壁上设置导槽、导轨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空气流道管壁上不设置导槽、导轨;车身上设置引导空气流道管壁的导槽、导轨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车身上不设置引导空气流道管壁的导槽、导轨;
当空气流道管壁、收敛-扩散形排气口均为至少内外两层叠压片组成,同步环与空气流道管壁之间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为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在外层叠压片、内层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
喉道截面积调整同步环与收敛段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为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在外层叠压片、内层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排气口截面积调整和方向调整同步环与排气口管壁通过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为连杆与绳索系统连接在外层叠压片、内层叠压片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调整方式、第四调整方式、第五调整方式、第十一调整方式中的所述充气器具均满足设置的数目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充气器具由同样厚度的同种材料制成或至少一个充气器具至少有一个部位与剩余部位相比有规格、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不同;当充气器具设置数目为多个时,至少两个充气器具相同或至少两个充气器具有规格、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不同;当充气器具设置数目为多个时,至少两个充气器具连通或至少两个充气器具隔绝;充气器具由弹性材料、非弹性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充气器具充气采取至少一个风机充气方式、车身外部气流引入充气器具充气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充气方式;
空气流道的防冰除冰为第一除冰方式至第十一除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除冰方式为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对于充气器具的破冰碎冰为空气流道由充气器具形成或空气流道内壁、空气流道外壁中的至少一种设置充气器具,通过充气、放气控制充气器具体积的变化来破冰碎冰,碎冰被气流吹走;第二除冰方式为电脉冲除冰系统是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的电脉冲使空气流道壁变形并振动来除冰,碎冰被气流吹走;第三除冰方式为利用产生的超声波使空气流道壁振动来除冰,碎冰被气流吹走;第四除冰方式为利用产生的微波、红外线中的至少一种加热空气流道壁来除冰;第五除冰方式为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三十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制冷方式具备功能空气流道段的防结冰功能;第六除冰方式为向空气流道壁喷洒防冰液来除冰;第七除冰方式为用电能加热空气流道壁来除冰;第八除冰方式为用电池组、电动机舱、保温舱中的至少一种产生的加热空气通往空气流道壁或空气流道来除冰;第九除冰方式为过滤除湿的空气用空气流道通往电池组系统、电动机舱、保温舱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流道穿过电池组、电动机舱、保温舱,用电池组、电动机舱产生的热空气加热空气流道壁或空气流道来除冰;第十除冰方式为空气流道穿过电池组系统、保温舱、电动机舱中的至少一种,用电池组、保温舱、电动机舱产生的热空气加热空气流道壁或空气流道来除冰;第十一除冰方式为空气流道管壁具备防结冰涂层或外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调温系统,调温系统由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当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同时具备,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不分开设置或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分开设置或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分开设置并用输运管路连接;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吸热系统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吸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蒸发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工作介质在夹套或夹层中;
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散热系统为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热管散热的冷凝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的冷凝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散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冷凝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工作介质在夹套或夹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辆具备散热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中的至少一种或车辆不具备散热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
第二十五制冷方式为驾驶舱地板、行李舱地板、进气舱地板、主风道管壁、新风道管壁、排风道管壁、回风道管壁、第一空气混合器管壁、第二空气混合器管壁、车身上设置的空气流道管壁、第三百空气流道管壁、电池组、电池组框架、电池组上表面、电池组下表面、电动机转子、电动机转子轴、电动机定子、电动机壳体、变速箱的齿轮轴、变速箱的轴承系统、变速箱的轴承座、变速箱壳体、减速器的齿轮轴、减速器的轴承系统、减速器的轴承座、减速器的壳体、电器系统壳体、控制系统壳体、车尾电动机舱、前置电动机舱、车尾电动机舱壁、前置电动机舱壁、保温舱、保温舱壁、车顶盖、天窗盖、车顶行李架、上边梁、车门、车门拉手、前柱、中柱、后柱、D柱、外视镜、雷达、摄像头、传感器、车载计算机、仪表板、显示器、进气舱盖、前翼子板、前保险杠、散热器格栅、车底盖板、地板、后行李舱盖、背门、座椅、方向盘、后保险杠、后翼子板、轮毂制动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第六十五单元集合具备中空结构的方式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采用中空材料具备中空结构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车身形成中空结构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隔板形成中空结构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具备中空管路的方式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车身形成中空管路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与隔板形成中空管路方式、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中空管路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
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调温系统,调温系统由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吸热系统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结构、热管吸热的蒸发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吸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蒸发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吸热系统具备工作介质;
散热系统为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为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气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热管散热的冷凝段结构、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的冷凝器结构、固体相变材料的散热器结构、车用空调的冷凝器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散热系统具备工作介质;
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的调温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六制冷方式为车辆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内部空间、控制系统内部空间、电池组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电动机内部空间、保温舱内部空间、轮毂内部空间、车载计算机内部空间、变速箱内部空间、减速器的内部空间、差速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调温系统,调温系统由吸热系统和散热系统中的至少一种组成,吸热系统为液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热管吸热的蒸发段、微槽群复合相变吸热的取热器、气体工作介质吸热的吸热器、固体相变材料的吸热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中的至少一种;散热系统为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热管散热的冷凝段、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的冷凝器、气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固体相变材料的散热器、车用空调的冷凝器中的至少一种;
车辆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内部空间、控制系统内部空间、电池组内部空间、保温舱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电动机内部空间、轮毂内部空间、车载计算机内部空间、变速箱内部空间、减速器的内部空间、差速器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调温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七制冷方式为变速箱壳体、减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中的至少一种设置至少一个油孔,变速箱机油、减速器的机油、差速器的机油中的至少一种用管路输送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液体工作介质散热的散热器结构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八制冷方式为电器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控制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雷达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摄像头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传感器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计算机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电动机转子散热槽、电动机定子散热槽、电动机转子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电动机定子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轮毂制动系统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散热器、电池组调温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管路输送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二十九制冷方式为车用空调的冷凝器、车用空调的蒸发器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管路输送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连通;
第三十制冷方式为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吸热系统与功能空气流道段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散热系统连通;
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为流入功能空气流道段的车身外部空气对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制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车身前部、车身上部、车身下部、车身后部、车身左侧、车身右侧、车尾尾流区、回风道的进气口、回风道、回风道的排气口、新风空气流道的进气口、新风空气流道、新风空气流道的排气口、主风道的进气口、主风道、主风道的排气口、排风道的进气口、排风道、排风道的排气口、第三百空气流道的进气口、第三百空气流道、第三百空气流道的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进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排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的进气口、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夹套或夹层的排气口、第一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一空气混合器、第一空气混合器的排气口、第二空气混合器的进气口、第二空气混合器的排气口、第二空气混合器、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进风空气流道、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出风空气流道、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进风口、车辆通风换气系统的出风口、车辆的风窗、车辆的天窗、功能空气流道段的全部或局部的夹套或夹层设置的调温系统、第六十五单元集合设置的调温系统、车辆内部空间、电器系统内部空间、控制系统内部空间、保温舱内部空间、电池组内部空间、前置电动机舱内部空间、车尾电动机舱内部空间、电动机内部空间、轮毂内部空间、车载计算机内部空间、变速箱内部空间、减速器的内部空间、差速器的内部空间、变速箱机油、减速器的机油、差速器的机油、电器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控制系统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雷达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摄像头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传感器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计算机电路板设置的中空管路调温系统、车载散热器、电池组调温系统中的至少一种设置液体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量传感器、液体流速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液体压力传感器、噪音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粉尘颗粒浓度传感器、PM2.5浓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节温器、烟雾浓度传感器、加温器、加湿器、除湿器、日射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结冰传感器、空气净化器、空气密度传感器、气体总压传感器、气体动压传感器、气体静压传感器、气体压力传感器、贮液器、空气流道横截面积传感器、功能空气流道段横截面积传感器、空气流道排气方向的传感器、水分离器、消音器、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网、风机、风扇、限压阀、液泵、油泵、润滑油滤清器、节温器、润滑油储存器、加热装置、管路开关阀门中的至少一种并取得控制调整参数,在控制调整参数的基础上设置的设定值形成第一被控制群;
第一被控制群至第十被控制群中的至少一个与控制调整参数建立函数关系实现;第一被控制群至第十被控制群中的至少一个由人工控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控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监测与控制调整;输出信号控制驱动系统、电动机、真空阀、液泵、油泵、电路、风机、风扇、管路开关阀门中的至少一种的执行与关启;
第一制冷方式至第二十四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制冷方式的温度设定值形成第二被控制群;第二十五制冷方式至第三十一制冷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制冷方式的温度设定值形成第三被控制群;第一调整方式至第十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方式形成的调整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的设定值为第四被控制群;第四调整方式至第十二调整方式中的至少一个调整方式形成的空气流道调整排气方向的设定值为第五被控制群;第一除冰方式至第十除冰方式中的至少一个除冰方式形成的除冰的启动与停止设定值为第六被控制群;进气舱盖、进气舱盖上设置的进气格栅、散热器面罩、热交换器面罩、前保险杠面罩、后保险杠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一进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所属的能量吸收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第二排气和防护中空空气流道的面罩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系统相连,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开闭的设定值形成第七被控制群;开闭片、空气转换方向板、空气导流板、导流体中的至少一种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开闭,开闭片的开闭的设定值、空气转换方向板角度的设定值、空气导流板开闭的设定值、导流体开闭的设定值形成第八被控制群;风机、风扇设置为收放式的,风机、风扇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收与放的动作设定值形成第九被控制群;
车身内部空间所需要达到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噪音数值、气压、PM2.5浓度、粉尘颗粒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日射值、紫外线数值、空气洁净度、车身外部的总压、车身外部的动压、车身外部的静压、车身外部的空气流速、车速、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流速、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流速、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温度、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温度、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动压、空气流道中的空气动压、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静压、空气流道中的空气静压、功能空气流道段中的空气总压、空气流道中的空气总压的至少一个的设定值形成第十被控制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是形成功能空气流道段的方式方法中的一种;使用中空结构的材料是形成空气流道的方式方法中的一种;空气流道为输送空气的管道或者为用于空气流道穿过去的通道或孔,一个空气流道穿过另一个空气流道为空气流道与空气流道之间连通的其中一种形式;
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均为由前至后变小、由前至后变大、由前至后横截面积不变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均为由前至后变小、由前至后变大、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横截面积不变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小均为逐渐变小、突然变小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由前至后变大均为逐渐变大、突然变大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第一加速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一千万倍;对于第二加速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一千万倍;
对于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第一特征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等于1倍;对于第二特征空气流道的设置,空气流道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与空气流道进气口之后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积之比小于等于1倍;
信息装置为摄像头、雷达、传感器、车载计算机中的至少一种;变速箱润滑油、减速器的润滑油、差速器的润滑油为调温系统的工作介质中的一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94564 | 2018-08-08 | ||
CN2018108945642 | 2018-08-08 | ||
CN201910057658 | 2019-01-22 | ||
CN2019100576589 | 2019-01-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35394A true CN110435394A (zh) | 2019-11-12 |
Family
ID=68432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08170.8A Withdrawn CN110435394A (zh) | 2018-08-08 | 2019-08-01 | 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35394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8272A (zh) * | 2020-01-02 | 2020-04-21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气动升力控制装置的轨道车辆 |
CN111076023A (zh) * | 2020-01-02 | 2020-04-28 | 程金海 | 一种快速有效旋刷封堵法兰管道内动力介质的气囊设备 |
CN11113738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2 | 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挡风板 |
CN111610493A (zh) * | 2020-05-09 | 2020-09-01 | 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组件、车载雷达和车 |
CN112837712A (zh) * | 2021-03-02 | 2021-05-25 | 南京洁无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空气流动自动降温的移动硬盘 |
-
2019
- 2019-08-01 CN CN201910708170.8A patent/CN11043539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738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2 | 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挡风板 |
CN111137385B (zh) * | 2019-12-31 | 2020-11-24 | 重庆克维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挡风板 |
CN111038272A (zh) * | 2020-01-02 | 2020-04-21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气动升力控制装置的轨道车辆 |
CN111076023A (zh) * | 2020-01-02 | 2020-04-28 | 程金海 | 一种快速有效旋刷封堵法兰管道内动力介质的气囊设备 |
CN111038272B (zh) * | 2020-01-02 | 2021-04-20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气动升力控制装置的轨道车辆 |
CN111076023B (zh) * | 2020-01-02 | 2021-05-28 | 威海重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有效旋刷封堵法兰管道内动力介质的气囊设备 |
US11718182B2 (en) | 2020-01-02 | 2023-08-08 |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 Railway vehicle with aerodynamic lift control device |
CN111610493A (zh) * | 2020-05-09 | 2020-09-01 | 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组件、车载雷达和车 |
CN111610493B (zh) * | 2020-05-09 | 2022-12-09 | 上海豫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组件、车载雷达和车 |
CN112837712A (zh) * | 2021-03-02 | 2021-05-25 | 南京洁无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空气流动自动降温的移动硬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35394A (zh) | 制取降温空气来制冷和制取冲击力气流来降低阻力的车辆 | |
EP2143625B1 (en) | Energy saving vehicle | |
US8408635B2 (en) | Energy-saving vehicle | |
CN101195348B (zh) | 一种加速和节能的流体运动装置 | |
CN101293474A (zh) | 客车与驾驶室自动强制排换气装置 | |
CN104842750B (zh) | 一种汽车空气循环器 | |
WO2011038571A1 (zh) | 模块式型材结构车用空调 | |
CN205130863U (zh) | 车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 | |
CN111923948A (zh) | 一种轨道车辆新型空调系统 | |
CN103707740B (zh) | 利用冷量梯级的蒸发冷却车载空调系统 | |
CN111216751A (zh) | 利用运动的空气来制冷和降低空气阻力的铁路交通工具 | |
US4451514A (en) | Automotive heat reflector shield | |
CN2468884Y (zh) | 封闭型两轮轿车 | |
EP0809776A1 (en) | Desiccant based humidification/dehumidification system | |
CN208134457U (zh) | 一种用流体设备降低升力和阻力并增程的电动乘用车 | |
CN202320142U (zh) | 汽车隔离帘 | |
CN212423113U (zh) | 一种轨道车辆新型空调系统 | |
CN104875590B (zh) | 树阴化的太阳能车用防晒装备 | |
JPH06507592A (ja) | 車両の乗客室の自然換気装置 | |
CN107571710A (zh) | 一种模块化智能纯电动客车空调 | |
CN202413371U (zh) | 一种具有空气压缩装置的汽车 | |
CN206465907U (zh) | 一种立式模块化除霜器 | |
CN202491657U (zh) | 电动汽车隐形空调器 | |
CN104875905B (zh) | 一种高风压低噪声飞机地面空调车 | |
CN204726187U (zh) | 一种汽车空气循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