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2549A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32549A CN110432549A CN201910711375.1A CN201910711375A CN110432549A CN 110432549 A CN110432549 A CN 110432549A CN 201910711375 A CN201910711375 A CN 201910711375A CN 110432549 A CN110432549 A CN 1104325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osol
- atomizer
- airflow
- power supply
- genera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6199 nebu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71 electronic cigaret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Prop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O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Nicotine Chemical class CN1CCC[C@H]1C1=CC=CN=C1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187 glycer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71 so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5 tobacco produc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近端设有第一雾化器,远端设有第二雾化器;第一雾化器包括设于近端的第一吸气口,以及气溶胶传输至第一吸气口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雾化器包括第二吸气口,以及将气溶胶传输至第二吸气口的第二气流通道;还包括用于感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中气流的气流传感器;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电源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气流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电源装置向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本发明以上的气溶胶生成系统,通过特定设置的气流传感器检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中的气流,进而识别用户的抽吸动作,对应控制被抽吸的雾化器工作,保证抽吸过程的准确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产品基于功能要求,通常包括用于生成可吸食气溶胶的气雾生成装置、以及为气雾生成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而在众多的产品类型中,比较经典结构的一个扁烟产品如图1所示,包括沿着轴向方向相互装配的气雾生成装置100、以及电源装置200,整体装配后的外形上呈扁平的长条形形状。其中,电源装置200上设置有弹簧电极针210,气雾生成装置100设置有对应的电极连接件,图1中由于角度无示出电极连接件,该电极连接件用于与弹簧电极针210连接后实现供电;而气雾生成装置100在装配后可以拆卸和更换,使用时产品具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
而这一产品使用时,当气雾生成装置100与电源装置200组装之后,内部的电池和主板会一直处于导电状态,解除以上导电状态只能将气雾生成装置100与电源装置200拆卸分开。在更多的用户需求下,需要同时能满足具有装配后非导电的断开状态,以保证安全性和消除气雾生成装置100误触发的可能。
基于以上情形,申请人于201910015687.9号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采用一可相对滑动的电源和气雾生成装置来实现吸烟过程的通断切换。但具体实施细节中,气雾生成装置的两个雾化器分别由两个咪头对应触发,使用中在滑动的两个抽吸位置中时,雾化器均与电路板处于导电连接状态,同时咪头容易受气流干扰导致误触发,影响用户抽吸过程的准确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溶胶生成系统误触发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准确控制抽吸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基于以上准确控制抽吸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包括用于生成气溶胶的气雾生成装置、以及为该气雾生成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呈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纵长形,并具有沿长度方向分别与近端和远端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雾化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雾化器;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可相对电源装置移动,并具有与电源装置相对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或是处于第二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以及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位置检测组件检测的气雾生成装置所处的位置,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呈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纵长形,并具有沿长度方向分别与近端和远端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
所述第一雾化器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三端部凸出,所述第二雾化器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装置的第四端部凸出。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位置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和/或,当所述位置检测组件检测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气雾生成装置上的导电连接件,以及设置于电源装置上的第一触头;
所述导电连接件可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其中之一与第一触头导电连接;
所述位置检测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导电连接件是否与第一触头连接导电的检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触头与第一电极连接;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与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有用于采集第二分压电阻两端电压值的电压采样端,该电压采样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采集的电压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气雾生成装置或电源装置的其中一个上的磁场发生器、以及设置于另一个的霍尔传感器;
所述磁场发生器用于产生磁场;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感测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的变化生成感测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霍尔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气雾生成装置或电源装置的其中一个上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该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具有光发射端和反射光接收端,并根据所述反射光接收端接收的反射光的强度生成感测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设于第一端部的第一吸嘴,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设于第二端部的第二吸嘴;所述第一吸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三端部凸出,所述第二吸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装置的第四端部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吸嘴上供用户抽吸的第一吸气口,以及将第一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一吸气口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设于第二吸嘴上供用户抽吸的第二吸气口,以及将第二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二吸气口的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三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气口被用户抽吸时,所述第二吸气口被配置为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和/或,所述第二吸气口被用户抽吸时,所述第一吸气口被配置为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供用户抽吸的第一吸气口,以及将第一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一吸气口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供用户抽吸的第二吸气口,以及将第二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二吸气口的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感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中气流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被配位为根据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三气流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第四气流通道;
所述气流传感器将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相隔离,并且该气流传感器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气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流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面和第二感测面;其中,
所述第一感测面直接或间接与外界大气连通,以感测外界大气的第一气压值;
所述第二感测面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二气压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气压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流传感器为气流方向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二气流通道向第一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
和/或,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一气流通道向第二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流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面和第二感测面;其中,
所述第一感测面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气流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一气压值;
所述第二感测面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气流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二气压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气压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气压值小于第二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以及当所述第一气压值大于第二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设于第一雾化器和第二雾化器之间的柔性密封件,该柔性密封件上设有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凹槽或通孔;所述凹槽或通孔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三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件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在第二位置时与电源装置非导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雾化器在第一位置时与电源装置非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具有与电源装置相对的第三位置;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在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部与电源装置的第三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端部与电源装置的第四端部平齐。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与电源装置滑动连接,并可沿长度方向相对电源装置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位置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设置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在第三位置时与电源装置非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设有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设有导电弹针;
所述电源装置通过导电弹针在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触头导电连接进而为气雾生成装置供电,以及通过导电弹针在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触头导电连接进而为气雾生成装置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芯和设置于电芯上的电极触片;所述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由该电极触片的至少一部分朝气雾生成装置弯曲形成。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发烟系统还包括用于使气雾生成装置与电源装置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稳定保持的定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弹针、以及与该定位弹针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定位弹针的其中一个设置于电源装置上、另一个设置于气雾生成装置上;
所述定位孔包括在第一位置与定位弹针适配的第一定位孔、在第二位置与定位弹针适配的第二定位孔、以及在第三位置与定位弹针适配的第三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源装置或气雾生成装置的其中一个上的第一磁性体,以及设置于另一个上的第二磁性体、第三磁性体和第四磁性体;
所述第二磁性体用于在第一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体磁性相吸,所述第三磁性体用于在第二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体磁性相吸,所述第四磁性体用于在第三位置时与第一磁性体磁性相吸。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源装置或气雾生成装置的其中一个上的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以及设置于另一个上的第三磁性体和第四磁性体;
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二磁性体与第三磁性体磁性相吸;
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一磁性体与第四磁性体磁性相吸;
所述第三位置时第一磁性体第三磁性体磁性相吸、所述第二磁性体与第四磁性体磁性相吸。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沿所述高度方向与电源装置层叠设置;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电源装置平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加热元件;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与第二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固体类基质或者是液体类基质。
本发明的以上气溶胶生成系统,在抽吸切换中准确检测位置并根据位置控制两个雾化器分别进行工作,从而可准确控制抽吸防止误触发。
基于进一步保障气溶胶生成系统抽吸过程中气流路径的顺畅,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还提出另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雾化器,所述远端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设于近端的供用户抽吸的第一吸气口,以及将第一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一吸气口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设于远端的供用户抽吸的第二吸气口,以及将第二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二吸气口的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三气流通道;
所述第一吸气口被用户抽吸时,所述第二吸气口被配置为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和/或,所述第二吸气口被用户抽吸时,所述第一吸气口被配置为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感测第三气流通道中气流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电源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第四气流通道;
所述气流传感器将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和第四气流通道相隔离,并且该气流传感器的一侧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另一侧通过所述第四气流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流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面和第二感测面;其中,
所述第一感测面直接或间接与外界大气连通,以感测外界大气的第一气压值;
所述第二感测面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二气压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气压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位于第一雾化器和第二雾化器之间的柔性密封件,该柔性密封件上设有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凹槽或通孔;所述凹槽或通孔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三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柔性密封件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上。
优选地,所述气流传感器为气流方向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二气流通道向第一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向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
和/或,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一气流通道向第二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向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加热元件;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存储有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阻值与电源装置输出给第一雾化器的功率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阻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输出给第一雾化器的功率;
和/或,所述控制器存储有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阻值与电源装置输出给第一雾化器的功率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所述第二加热元件的阻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输出给第二雾化器的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与第二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固体类基质或者是液体类基质。
本发明的以上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流设计中采用在其中一个雾化器被抽吸时,另一个雾化器的吸气口和气流通道作为进气使用,能同时满足第一雾化器和第二雾化器在抽吸时的稳定气流路径,保证抽吸过程中的气流的顺畅。
进一步基于以上准确控制抽吸的目的,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出又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雾化器,所述远端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设于近端的供用户抽吸的第一吸气口,以及将第一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一吸气口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设于远端的供用户抽吸的第二吸气口,以及将第二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二吸气口的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感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中气流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电源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传感器为设置于该第三气流通道中的气流方向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电源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二气流通道向第一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向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
和/或,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一气流通道向第二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向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气流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面和第二感测面;其中,
所述第一感测面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气流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一气压值;
所述第二感测面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气流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二气压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气压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气压值小于第二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以及当所述第一气压值大于第二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加热元件;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与第二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固体类基质或者是液体类基质。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包括与近端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远端相对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雾化器设于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于第二端部;
所述电源呈沿近端向远端延伸,并具有与近端相对的第三端部、以及与远端相对的和第四端部;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可相对电源移动,并相对电源具有至少一个移动位置,以使第一雾化器相对所述电源的第三端部凸出,或使第二雾化器相对所述电源的第四端部凸出。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可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方向相对电源滑动,并具有与电源相对的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
所述第一雾化器在第一滑动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的第三端部凸出,所述第二雾化器在第二滑动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的第四端部凸出。
采用本发明以上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通过特定设置的气流传感器检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中的气流,进而识别用户对第一雾化器和第二雾化器的抽吸动作,对应控制被抽吸的雾化器工作,保证抽吸过程的准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扁烟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在一抽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在另一抽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一雾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一雾化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电源装置一实施例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电源装置各部分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2中气雾生成装置一实施例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气雾生成装置各部分未装配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S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一实施例的位置检测组件中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实施例提出的气雾生成装置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位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又一实施例提出的位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第三位置时显露的示意图;
图17是又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定位结构在第二位置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定位结构在第三位置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又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定位结构在第二位置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定位结构在第三位置时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9所示气雾生成装置的气流路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气流路径在第一雾化器抽吸时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25是图23的气流路径在第二雾化器抽吸时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26是图10和图23中形成第三气流通道的柔性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柔性密封件组装后气雾生成装置的气流路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一实施例的气流传感器的感测气流的示意图;
图29是又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流传感器感测气流的示意图;
图30是又一实施例提出的气流传感器感测气流的示意图;
图31是又一实施例提出的电源装置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的电源装置内电芯和电极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又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在一抽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3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在另一抽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产品,以下图示中是以扁烟类型为例进行说明;其结构思路和使用可以扩展到其他类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产品上,比如非燃烧烘烤加热气溶胶生成系统产品等。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的详细结构和技术实施,具体参见图2至图4所示。
系统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装配的电源装置10和用于生成气溶胶的气雾生成装置20;其中,图2为电源装置10和气雾生成装置20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气雾生成装置20在一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气雾生成装置20在又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至图4所示,电源装置10和气雾生成装置20均呈扁平形形状,具体电源装置10包括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在图2中分别以坐标所示的L方向、W方向和H方向表示。其中,电源装置10沿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尺寸;气雾生成装置20的形状与电源装置10相近,并且基于产品外形的精致和美观,气雾生成装置20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均与电源装置10相同适配。
在装配时,电源装置10和气雾生成装置20沿着高度方向层叠装配,形成图2所示的组合状态。并且组装之后,气雾生成装置2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电源装置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平齐、以及气雾生成装置2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电源装置1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平齐。
进一步,根据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和特点,电源装置10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通常根据通常产品使用的情形,近端110通常一般是被作为与用户的嘴部接触从而进行抽吸的一端,远端120则是远离用户的另一端。在使用时,气雾生成装置20可沿长度方向相对电源装置10移动,分别移动至不同的位置进行抽吸。具体,
以图2所示的非抽吸状态作为第一位置A,分别使气雾生成装置20沿长度方向朝近端110移动一定距离至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B、或沿长度方向朝远端120移动一定距离至图4所示的第三位置C。
根据以上相对移动式的设计特点,分别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与近端110和远端120相对的两端设置用于实现吸烟功能的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用于产生供吸烟者吸食的气溶胶。并且,在第二位置B时使第一雾化器21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近端110凸出,以及在第三位置C时使第二雾化器2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远端120凸出,从而便于抽吸。
进一步根据产品设计的特点,更加明确或者优选的是使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吸嘴部分在长度方向上朝相反的方向设置,从而在第二位置B时第一雾化器21的吸嘴部分相对近端110凸出,在第三位置C时第二雾化器22的吸嘴部分相对远端120凸出,从而便于抽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是用于接收气溶胶形成基质并对其进行加热,进而生成可供吸烟者吸食的气溶胶。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是固体类基质,或者是液体烟油类基质。固体类基质比如易挥发的烟草材料,这些烟草材料包含易挥发烟草调味化合物,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出来;固体类基质还可以包括加热后能发出烟气的烟粉末、颗粒、条带、薄片等等。液体烟油类基质比如包含有甘油、丙二醇、香精、尼古丁盐等的烟油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一雾化器21是对液体烟油类基质加热雾化产生可供吸烟者吸食的气溶胶的类型为例,其结构各部分的功能示例参见图5所示;包括:
上壳体213和下壳体211,共同组成第一雾化器21的外部结构;其中,上壳体213的上端为封闭端,上壳体213的外表面的材质和形状可以按照吸嘴的要求进行采用,使其靠近上端的至少一部分用作用户进行抽吸的吸嘴部分,并在端部设置用于抽吸气溶胶的吸嘴口2131;下壳体211的下端为敞口端,其上设置有可以拆卸的端盖217,从而便于在下壳体211内部安装的各功能零件。
烟气传输管212沿轴向方向设置于上壳体213和下壳体211内,其上端与吸嘴口2131连接、下端与设置在下壳体211内的雾化组件214连接,从而将雾化组件214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吸嘴口2131处被用户吸食。烟气传输管212的外壁与上壳体213和下壳体21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2111。
下壳体211内的雾化组件214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储油腔2111内的多孔陶瓷体2142,从图5中可以看出该多孔陶瓷体2142呈中孔的柱状形状,其沿径向方向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被配置为吸油面和雾化面;其中吸油面与储油腔2111中的烟油接触并用于从储油腔2111中吸取烟油,雾化面上设置发热元件2141,对多孔陶瓷体2142吸取的烟油进行加热雾化生成供吸食的气溶胶;烟油在雾化面上雾化后释放至多孔陶瓷体2142的中孔内,并通过抽吸气流将气溶胶输送至烟气传输管212,直至吸嘴口2131处被吸食。雾化组件214工作时,烟油的传递路径如图5中箭头P1所示,并由多孔陶瓷体2142吸收和传递至雾化面上雾化。
为了对储油腔2111密封防止其漏油、以及便于雾化组件214的安装固定,在下壳体211内还设置有位于储油腔2111下方的硅胶座215,硅胶座215的横截面形状与下壳体211的横截面相适配,从而防止烟油从漏出,同时硅胶座215上设置与雾化组件214对应的固定安装结构,将雾化组件214安装固定在硅胶座215上实现稳定保持。
端盖217上安装有两个导电柱216,用于后续在装配时与电源装置10的正、负电极连接供电,发热元件2141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电引脚2143与导电柱216连接,从而使发热元件2141在电源装置10的供电下发热,实现烟油雾化。同时,为了便于在抽吸时外部空气能进入至第一雾化器21内形成完整的气流循环,在端盖217上还设置有进气口218。在抽吸时,外部空气从进气口218进入,进入多孔陶瓷体2142的中孔、并携带生成的气溶胶经烟气传输管212直至吸嘴口2131处被吸食,如图5中箭头P2所示,形成完整的气流循环。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固体类基质的第一雾化器21a,其结构包括:
内控为中空的筒状的外壳件211a,该外壳件211a沿靠近用户抽吸近端110的方向,内部依次填充有可抽吸材料212a、冷却过滤材料214a、以及吸嘴芯215a,并且在可抽吸材料212a内还设置有发热元件213a。其中,可抽吸材料212a可以为烟膏、烟草材料、烟丝等固体类基质,在被发热元件213a加热时生成可供抽吸的气溶胶,最终从吸嘴芯215a的端部逸出被吸食。
当然,在图6所示的第一雾化器21a中,为了便于抽吸过程中的气流顺畅和供电连接,第一雾化器21a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件211a端部的端盖216a,端盖216a上设置进气口(图中无示出)用于供抽吸进气,并且端盖216a上还设置与发热元件213a连接的两个电极柱217a;当该第一雾化器21a安装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之后,电极柱217a分别与电源装置10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从而为发热元件213a供电。
在以上双雾化器结构的气雾生成装置20中,基于相类似的使用场景,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可以由烟油加热型、推广或者替换成烟草/挥发性物质加热出烟的类型,并且相互可以具有不同的烟油口味,以满足电子烟的吸烟用户更加多样的吸烟体验。
进一步,基于移动位置状态下准确进行控制抽吸的目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电路结构或者控制方式上,使在第一位置A时气雾生成装置20与电源装置10非导电连接,在第二位置B时仅有第一雾化器21处于能被抽吸动作触发工作的状态,在第三位置C时仅第二雾化器22处于能被抽吸动作触发工作的状态。从而根据以上的电路或者控制方式的思路,可以保证在不同的位置下,分别仅能触发对应凸出的雾化器工作实现抽吸,从而避免另一不需抽吸的雾化器误触发干烧的情形。
基于以上控制的立意,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结构采用图7至图10所示的结构进行,具体电源装置10内设置有电芯11,以及设置于电芯11上并分别与电芯11的正负电极连接的电极触片12;在图7和8所示的优选设计中,电极触片12呈贴装于电芯11表面并沿电源装置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纵长形片状,其材质采用铜、银、金等常用的电极导电材料制备。并且,电极触片12上设有两个由电极触片12的至少一部分朝气雾生成装置20凸起形成的触头,具体包括第一触头121和第二触头122。其中,第一触头121用于在第二位置B时与气雾生成装置20连接导电,而第二触头122用于在第三位置C时与气雾生成装置20连接导电。通常在产品设计美观和部件的稳定保持上,电源装置10的外部也具有外壳结构,为了便于该第一触头121和第二触头122能在产品使用中顺畅与气雾生成装置20连接,在结构设计上使第一触头121和第二触头122贯穿至电源装置10的外壳之外,如图7所示。
对应以上电源装置10的结构,气雾生成装置20上设置有适配的导电连接器件、以及对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进行工作控制的结构;具体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包括:
中空的外壳体23,其内部容纳安装主基板24、以及用于辅助主基板24装配和固定的中盖25;
主基板24,其作为气雾生成装置20工作控制的主电路板结构,其上沿气雾生成装置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针241和第二导电针242。其中,第一导电针241用于与第一雾化器21连接,第二导电针242用于与第二雾化器22连接。
主基板24上设置有用于为主基板24供电的导电弹针243,该导电弹针243用于在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时,分别与电源装置10的电极触片12上的第一触头121和第二触头122连接。
对于以上气雾生成装置20与电源装置10的可相对移动的结构设计,在图7至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外壳体23与电源装置10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滑扣231,对应在电源装置10上设置于该滑扣231滑动的滑槽13,通过将滑扣231与滑槽13的适配安装,使得电源装置10和气雾生成装置20能够相对滑动。在细节上通过滑扣231前端弯折的钩扣部232与电源装置10保持勾连,使滑动时电源装置10和气雾生成装置20均保持连接状态,防止相互脱离。以上滑槽13/滑扣231的滑动导向结构在其他的实施中,可以将各自的位置进行替换,具体比如将滑槽13改变为设置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对应滑扣231设置在电源装置10上。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滑槽13/滑扣231的滑动导向连接结构也可以替换成推杆等等其他的导向连接结构,只要能保证使气雾生成装置20和电源装置10两者能在第一位置A、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之间运动时提供方向引导即可。
同时,进一步为了便于气雾生成装置20和电源装置10两者在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时固定保持,在结构上还设计有定位结构;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电源装置10壳体部件上设置有定位孔14、而气雾生成装置20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4配合定位的定位弹针26;进一步如图6所示,其中定位孔14包括有三组,分别为用于第一位置A出定位保持的第一组定位孔141、第二位置B定位保持的第一组定位孔142、以及用于定位第三位置C的第二组定位孔143;当分别滑动于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时,定位弹针26分别对应能在弹性作用力下卡入对应的定位孔14内实现定位和固定。当然,基于相同的定位功能,实施例中采用的以上定位孔14和定位弹针26配合定位的方式,可以替换成定位柱/槽、限位结构、磁吸等可以指引滑动位置即可。
进一步根据图9和图10所示,以上导电弹针243和定位弹针26都设置于主基板24上、并贯穿中盖25和外壳体23上的对应的装配孔直至部分露出于外壳体23表面外,从而能与电源装置10上的电极触片12和定位孔14连接。另外,基于主基板24上设置的各个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印刷的线路与导电弹针243直接或间接连接,从而保证各电子元件在主基板24上形成完整的电性连接。
同时,为了使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工作能由用户的抽吸动作触发,在主基板24上设置有一气流传感器27。气流传感器27的设置位置采用与第一雾化器21和/或第二雾化器22的进气口相对,基于设计思路,该气流传感器27仅用于感测用户在抽吸时产生的气流,产生感应信号,对用户的抽吸动作进行响应。基于气雾生成装置20包含有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而用户抽吸其中一个时,使另一个处于非工作状态防止其干烧等。因而,气雾生成装置20还包括有用于检测气雾生成装置20所处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40,通过该位置检测组件40检测用户抽吸时气雾生成装置20是处于第二位置B还是第三位置C,如果是处于第二位置B则控制第一雾化器21工作,反之如果是处于第三位置C则控制第二雾化器22工作。
基于以上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分别控制的原理,在控制的硬件结构上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参见图13所示,电源装置10分别通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对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供应电能;但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通断由MCU控制器29根据位置检测组件40检测的位置来控制。当然,这一控制的内容即为上述所描述,从而即可保证以上功能的顺畅实施。
基于以上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检测组件40包括设置在主基板23上的一个导电连接件41,如图9至图11所示,以及在电源装置10的电极触片12上设置的可与该导电连接件41导电连接的第三触头42。该第三触头42的用于在气雾生成装置20移动至第二位置B时与导电连接件41导电连接,则进一步通过检测在抽吸时导电连接件41是否与第三触头42导电连接,则可以确认气雾生成装置20是处于第二位置B还是第三位置C。
基于导电连接件41与第三触头42的导电连接状态的检测,在主基板24上设置有检测电路43,参见图12所示,该优选实施例的检测电路43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其中,
第一分压电阻R1的第一端与导电连接件41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使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组成串联的分压电路。另外,主基板24上还设置有MCU控制器29,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还与MCU控制器29的一个电压采样引脚连接;通过该MCU控制器29对第二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
实施中,将第三触头42设定为与电芯11的正极连接的电极触片12上,则当气雾生成装置20移动至第二位置B时,导电连接件41与第三触头42连接之后,第一分压电阻R1与第二分压电阻R2会在电芯11正负极之间形成分压检测通路。
而当气雾生成装置20移动至第三位置C时,由于第一分压电阻R1并未接入电路,则MCU控制器29采样第二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信号为0,因而通过MCU控制器29采样第二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信号值即可知悉导电连接件41是否与第三触头42导电连接,从而确定气雾生成装置20是处于第二位置B还是第三位置C。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将第三触头42设定为与电芯11的正极连接,而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进而与电芯11的负极连接,从而当导电连接件41与第三触头42导电连接时,以上检测电路形成回路。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第三触头42接地的方式与电芯11的负极连接,而将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二端与电芯11的正极连接,从而形成回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检测组件40可以采用图14所示设置在电源装置10上的永磁体42a、以及设置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的霍尔传感器41a来实现。永磁体42a产生的磁场在图14中以虚线所示的磁感线M表示,而霍尔传感器41a在随着气雾生成装置20移动至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时,霍尔传感器41a由于与永磁体42a具有不相同的距离,则霍尔传感器41a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也会对应发生变化,而霍尔传感器41a根据该位置的变化输出不同强度的电压信号,则通过该霍尔传感器41a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大小进而即可判断气雾生成装置20是处于第二位置B还是第三位置C。图中所示优选方式是以将在电源装置10上设置永磁体42a、以及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设置霍尔传感器41a,而在其他变化实施方式中,永磁体42a和霍尔传感器41a设置位置可以互换。
以上霍尔传感器41a和永磁体42a配合来检测气雾生成装置20与电源装置10的相对时,霍尔传感器41a优选采用线性霍尔传感器,该线性霍尔传感器在给其供电恒定的条件下,其输出的是一个和磁场强度成线性比例的电压信号。那么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中时,当永磁体42a与霍尔传感器41a相对距离越远时,霍尔传感器40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则越低,那么产生的电信号越低;利用这一线性对应关系,则可以建立第一位置A、第二位置B、第三位置C各位置与霍尔传感器41a产生的电信号的对应关系,从而便可以在用户抽吸时根据霍尔传感器41a的电信号知悉气雾生成装置20所处的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检测组件40包括设置在电源装置10上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如图15和图16所示;其设置的位置设置在靠近近端110或者远端120的位置,并在安装和设置时使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的光发射端和反射光接收端均朝气雾生成装置20;则对应当气雾生成装置20处于第二位置B或者第三位置C时,会遮盖或者显露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被遮盖或显露时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信号不同,从而产生与反射光强度相关的感测信号。因而可根据感测信号知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是否被气雾生成装置20遮盖,进而通过检测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的信号,即可判断气雾生成装置20所处的位置是第二位置B还是第三位置C。当然,基于可变化的设置方式,反射式光电传感器42b也可以对应设置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靠近两端的部位。
在以上实施例所列举的各个实施例之外,用于检测气雾生成装置20所处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40,还可以采用更多能实现相同目的的结构和手段进行实施,本发明说明书中不再详尽列举。对应以上位置检测组件40的检测结果,主基板24上的MCU控制器29配合检测的结果控制输出;同时用于对以上各电子元件和结构进行控制,更主要地是对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工作状态进行准确控制。
在一种使用场景下,基于用户更多抽吸体验的需求,可以将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配置成具有不同的烟草/烟油性质、物质成分或口味,而气雾生成装置20两端在识别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结构上通常是相同的,即产品设计和生产中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位置可以互换,结构上均能兼容。但比如在烟油粘度、口味、物质成分等不同进而需要以不同的工作功率、工作温度进行工作控制时,则需要进行识别。
基于以上情形,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第一雾化器21的发热元件2141的阻值与第二雾化器22不同,具有一定的阻值差异。对应在主基板23上设置用于测量所连接雾化器的阻值大小(阻值的检测的详细内容及实施可以参见201610156080.9号专利说明书),从而辨别雾化器的类型。同时,在控制方式上将发热元件的阻值大小与雾化器的产品信息和/或工作相关的物理量参数形成相关关系,并存储于MCU控制器29中;从而MCU控制器29即可通过阻值的识别来对应对雾化器的工作进行准确控制。
当然,基于产品的控制和使用的需求,雾化器的产品信息可以包括存储的烟油的口味、烟油粘度、烟油成分、生产日期、烟雾量、工作温度、工作功率或发热元件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工作相关的物理量参数可以包括功率、功率占空比、电压、电流或频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出另一种磁吸式的定位结构,参见图17至图19所示;包括:
设置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的第一磁性体26a;
对应在电源装置10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磁性体141a、第三磁性体142a、和第四磁性体143a;其中,
第二磁性体141a用于当气雾生成装置20移动至第二位置B时,与气雾生成装置20上的第一磁性体26a磁性吸附;第三磁性体142a用于在第一位置A时与气雾生成装置20上的第一磁性体26a磁性吸附;第四磁性体143a用于在第三位置C时与气雾生成装置20上的第一磁性体26a磁性吸附。通过以上四个磁性体分别在不同位置的磁性吸附实现不同位置下定位和稳定保持,并且在第一磁性体26a滑动过程中与其他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提供在滑动过程中的阻尼力,保持滑动手感。
基于上述磁吸方式相同的立意,以上磁性体的数量和设置方式可以参照图20至图22所示的方式进行等同变化;具体采用:
设置在气雾生成装置20上的第一磁性体261b和第二磁性体262b;
对应在电源装置10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磁性体141b、和第四磁性体142b。其中,
在第一位置A时,第一磁性体261b与第三磁性体141b相对形成磁性吸附、第二磁性体262b与第四磁性体142b相对形成磁性吸附;
在第二位置B时,第二磁性体262b与第三磁性体141b相对形成磁性吸附,第一磁性体261b和第四磁性体142b相对处于两端的错开状态;
在第三位置时,第一磁性体261b与第四磁性体142b相对形成磁性吸附,第二磁性体262b与第三磁性体141b相对处于两端的错开状态。这一磁吸式的滑动定位方式,在中间的第一位置A处的磁吸强度最大,使非抽吸时的存放状态下的稳定性最好。
基于本发明以上具有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结构设计的实施方式,第一雾化器21或第二雾化器22抽吸时的气流路径如图10的箭头R3所示;而在结构上为了保证形成以上顺畅的气流路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20的气路结构上,采用图23所示的气流设计进行:
具体,以基于图5采用的雾化器的结构为例,第一雾化器21具有第一气流通道Q1,而第二雾化器22具有第二气流通道Q2,并且第一气流通道Q1和第二气流通道Q2沿气雾生成装置20生成装置的长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通过气雾生成装置20的外壳体23与主基板24内部的空间形成衔接第一气流通道Q1和第二气流通道Q2的第三气流通道Q3;从而在用户抽吸的过程中能形成完整的气流循环路径。
并且在抽吸过程中气流方向分别参见图24和图25,是当用户抽吸第一雾化器21的吸嘴口2131时,那么第二雾化器22与远端120相对的吸嘴口2231是作为气雾生成装置20进气的端口使用,外部空气沿图2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从第二雾化器22的吸嘴口2231进入第二雾化器22,依次经第二气流通道Q2、第三气流通道Q3和第一气流通道Q1,直至第一雾化器21的吸嘴口2131处被吸食。反之,当用户抽吸第二雾化器22的吸嘴口2231时,那么第一雾化器21与近端110相对的吸嘴口2131作为气雾生成装置20进气的端口使用。
根据以上所采用的气流循环路径的方式,气流传感器27设置于第三气流通道Q3中;为了辅助气流传感器27的封装使其不被大气干扰,以及准确形成气流稳定流动的第三气流通道Q3,参见图10和图26、图27所示,气雾生成装置20内还设置有一柔性密封件30,该柔性密封件30上设置有一沿气雾生成装置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31,该凹槽31的空间形成以上所描述的用于衔接第一气流通道Q1和第二气流通道Q2的第三气流通道Q3。
基于以上图示和文字所描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凹槽31的空间形成第三气流通道Q3,在替换或者等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采用位于柔性密封件30内部的通孔的形式形成第三气流通道Q3。
同时,柔性密封件30上还设有用于包覆气流传感器27外的容纳腔32,通过将气流传感器27容纳并包覆在该容纳腔32内时,则可以保证气流传感器27在使用时不被外界气流干扰,提升灵敏度和准确性。基于气流传感器27感测抽吸气流的目的,容纳腔32设置于第三气流通道Q3中,并使容纳腔32的至少一部分是与第三气流通道Q3连通的,从而使气流流动时能被气流传感器27感测。
更进一步,根据气流传感器27的感测原理,气流传感器2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中可以采用压差式气流传感器进行,其设置结构参见图28所示,该压差式气流传感器27具有第一感测面271和第二感测面272。在安装和设置时,将第一感测面271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与外界大气连通,以感测外界大气的气压值;在产品具体设计和生产上,如图28所示,第一感测面271通过外壳体23上相对设置的孔隙等结构形成的第四气流通道Q4与外界大气连通,以感测外界大气的气压值。同时,将第二感测面272与第三气流通道Q3接触形成连通,以感测第三气流通道Q3内气流气压值。根据压差式气流传感器27的信号原理,当用户抽吸第一雾化器21或第二雾化器22在气雾生成装置20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产生第三气流通道Q3内的气流流动,则第二感测面272可以感测抽吸引起的第三气流通道Q3内气流流动产生的气压值;通过计算该气压值与第一感测面271感测的外界大气的差值,MCU控制器29根据该气压差值控制电源装置10向气雾生成装置20输出功率。MCU控制器29在进行功率的输出的控制方式上,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在一种方式中,MCU控制器29将以上气压差值与预设的阈值相比较,当高于阈值时即控制电源装置10向气雾生成装置20输出功率;如果低于阈值,不进行响应和触发。在另一种方式中,还可以根据预先存储该气压差值与输出功率的相关关系,根据气压差值的数值对应控制电源装置10向气雾生成装置20输出相应的功率;比如当气压差值越大时,则可以认为用户抽吸动作越强烈,对应输出更高的功率。
当然基于常规触发的简单需求,以上气流传感器27在其他的替换方式中还可以采用电子烟产品中常用的咪头进行,当感测到第三气流通道Q3中存在抽吸气流则产生高电平信号发送至MCU控制器29。并且,基于咪头结构上具有两个侧面分别直接或间接与第三气流通道Q3和大气连接,则在安装方式上咪头也可以采用与图28中压差式气流传感器27相同的安装方式进行,使其一个侧面直接与第三气流通道Q3连通、另一个侧面通过外壳体23上相对设置的孔隙等结构形成的第四气流通道Q4与外界大气连通。
进一步为了便于气雾生成装置20使用中气流的气密性,以及提升第三气流通道Q3的两端与第一雾化器21或第二雾化器22的进气口的衔接,柔性密封件30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与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相对的第一密封部33和第二密封部34;其中,第一密封部33对第一雾化器21与远端120相对的端部进行密封,在设置时第一密封部33会与第一雾化器21端部留存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形成的空间用于将凹槽31的第一端311与第一雾化器21端盖217上的进气口218顺畅接通。
同样,第二密封部34与第一密封部33类似,对第二雾化器21与近端110相对的端部进行密封,使第二雾化器21的进气口与凹槽31的第二端312顺畅接通,从而形成顺畅完整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Q1、第二气流通道Q2、以及第三气流通道Q3。
基于以上相同的产品思路的设计,以上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0与气雾生成装置20滑动分体式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之外,以上气雾生成装置20的气路结构上可以适用于任何具有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的产品类型。比如将图1所示扁烟的电源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雾化器,并在电源的壳体内按照以上第三气流通道Q3和气流传感器27的方式设置气路和感测结构,从而在一个雾化器抽吸时将另一个雾化器作为进气通道使用,并通过在电源内部设置感测抽吸动作的气流传感器,均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以上通过气雾生成装置20与电源装置10移动至相对的位置,从而对应控制第一雾化器21或者是第二雾化器22的工作方式,在又一优选变形的实施方式中,结合于以上所描述的第一雾化器21和第二雾化器22抽吸时气雾生成装置20内气流方向不同的情形,可以在气雾生成装置20内的第三气流通道Q3中设置如图29所示的气流方向传感器27a,用于检测抽吸时第三气流通道Q3中的气流方向。
如果气流方向传感器27a检测到气流方向是由第二雾化器22朝第一雾化器21流动,则表明用户正抽吸第一雾化器21,那么对应MCU控制器29控制电源装置10输出功率至第一雾化器21使其工作;反之,如果气流传感器件27a检测到气流方向是由第一雾化器21朝第二雾化器22流动,那么对应MCU控制器29控制第二雾化器21工作。
基于以上气流方向的检测的目的,气流方向传感器27a可以采用风向传感器进行选择采用,通常比较可行的有分压电阻式的方向传感器、电磁式的方向传感器、光电式方向传感器等。这一类传感器结构上通常具有随着气流转动的风向标的机械结构,以及与该风向标配合产生信号的信号生成部分;比如分压电阻式的方向传感器采用一滑动变阻器与分压电阻组成分压电路,而滑动变阻器的滑杆受风向标驱动(当风向标随气流运动时带动滑杆移动从而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风向标产生转动的时候,滑动变阻器的滑杆会随着风向标一起移动,从而根据检测分压电阻两端产生的不同的电压变化就可以推导出气流的方向。
基于以上用户抽吸气流方向不同而识别用户所抽吸的雾化器对应控制的情形,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出利用压差式的气流传感器来对应识别用户所抽吸的雾化器的内容。具体,其压差式的气流传感器的设置和检测方式参见图30所示,第一雾化器21自身包括有将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外部供吸食的第一气流通道Q1,第二雾化器22自身包括有将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外部供吸食的第二气流通道Q2;对应气雾生成装置20的外壳体23上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孔233、第二进气孔234;并且在内部分别设置用于连通第一进气孔233与第一气流通道Q1的第三气流通道Q3、以及用于连通第二进气孔234与第二气流通道Q2的第四气流通道Q4。同时,外壳体23内部设置的压差式气流传感器27b的第一感测面271b与第三气流通道Q3连通、第二感测面272b与第四气流通道Q4连通。
同时按照图30所示,在空间设计上,通过气流传感器27b将第三气流通道Q3和第四气流通道Q4相互隔离;第三气流通道Q3和第四气流通道Q4分别是通过第一进气孔233和第二进气孔234与大气连通的,因而在非抽吸时,内部的气压均为大气压;而当用户抽吸第一雾化器21时,第三气流通道Q3内形成负压,气流如图30中所示从第一进气孔233进入,依次经第三气流通道Q3、第一气流通道Q1后被吸食,那么此时气流传感器27b的第一感测面271b感测到的第三气流通道Q3的气压P1为负压,小于第二感测面272b感测到的第四气流通道Q4的气压P2;反之,当用户抽吸第二雾化器22时,第二感测面272b感测到的第四气流通道Q4的气压P2小于第一感测面271b感测到的第三气流通道Q3的气压P1;则进一步MCU控制器29通过计算压差值即可判断用户抽吸的是哪一个雾化器,进而即可对应控制电源装置10输出功率。
当然以上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第三气流通道Q3的气压P1和第四气流通道Q4的气压P2的压差值判断抽吸动作,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计算的压差值与预设的一个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压差值小于阈值,那么气压P1与气压P2的压差值过小,有可能是非抽吸下由微小的人为动作等(比如挥动等)引起的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变化,则在压差值小于阈值时不响应传感器的触发信号,以确保控制输出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产品使用的状态,在一种实施方式的气溶胶生成系统中,包括气雾生成装置和电源装置10a,可以将气雾生成装置与电源装置10a在以上的位置状态和移动过程中均处于导电连接状态,以上第一位置A、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仅用于调整气雾生成装置为抽吸、或者非抽吸放置状态等。
适配于以上功能的电源装置10a的具体参见图31和图32所示,电源装置10a上的电极触片12a呈沿电源装置10a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裸露于电源装置10a的外表面上,且其延伸的长度形成至少大于气雾生成装置在第二位置B滑动到第三位置C的行程长度;则可以使气雾生成装置上的导电弹针在滑动中,始终与电极触片12a处于电连接状态。则对应气雾生成装置始终是处于供电状态,则移动位置仅用于使雾化器凸出从而便于被用户的嘴唇衔住进行抽吸。
基于移动位置定位和检测以及抽吸的控制,均可以参见以上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进行采用和实施,本部分不再重复赘述。
基于以上产品可同等变化的外形形状,本发明还提出有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结构如图33至图35所示,包括:
纵长形的电源装置10,该电源装置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被配置为产品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内部还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30b,该通孔30b作为用于容纳和安装气雾生成装置20b的空间。
气雾生成装置20b的形状与通孔30b的形状适配,呈沿电源装置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纵长形设计。并且气雾生成装置20b与近端110b和远端120b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雾化器21b和第二雾化器22b。
同样,气雾生成装置20b可沿通孔30b的轴向方向相对电源装置10b伸缩滑动,并且设定有三个滑动位置,分别为图33至图35所示的第一位置A、第二位置B和第三位置C。在第一位置A时,气雾生成装置20b的两端与近端110b和远端120b均平齐;在第二位置B时,第一雾化器21b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近端110b凸出,从而便于用户抽吸;在第三位置C时,第二雾化器22b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远端120b凸出。
同样,在产品的实施中便于位置检测和控制,以及滑动位置的定位的内容均可以采用与以上之前所描述的内容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雾化器,所述远端设有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雾化器;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设于近端的供用户抽吸的第一吸气口,以及将第一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一吸气口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设于远端的供用户抽吸的第二吸气口,以及将第二雾化器生成的气溶胶传输至第二吸气口的第二气流通道;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感测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中气流的气流传感器;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电源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气流传感器的感测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传感器为设置于该第三气流通道中的气流方向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
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还包括电源和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二气流通道向第一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向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
和/或,当所述气流方向传感器感测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从第一气流通道向第二气流通道时,控制所述电源向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面和第二感测面;其中,
所述第一感测面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气流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一气压值;
所述第二感测面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气流连通,以感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第二气压值;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气压值和第二气压值的差值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或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气压值小于第二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一雾化器输出功率,以及当所述第一气压值大于第二气压值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第二雾化器输出功率。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二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生成气溶胶的第二加热元件;
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与第二雾化器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包括固体类基质或者是液体类基质。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包括与近端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远端相对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雾化器设于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于第二端部;
所述电源呈沿近端向远端延伸,并具有与近端相对的第三端部、以及与远端相对的和第四端部;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可相对电源移动,并相对电源具有至少一个移动位置,以使第一雾化器相对所述电源的第三端部凸出,或使第二雾化器相对所述电源的第四端部凸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可沿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方向相对电源滑动,并具有与电源相对的第一滑动位置和第二滑动位置;
所述第一雾化器在第一滑动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的第三端部凸出,所述第二雾化器在第二滑动位置时相对所述电源的第四端部凸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064411 | 2019-06-12 | ||
CN201910506441 | 2019-06-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32549A true CN110432549A (zh) | 2019-11-12 |
CN110432549B CN110432549B (zh) | 2024-06-18 |
Family
ID=68432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11375.1A Active CN110432549B (zh) | 2019-06-12 | 2019-08-02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3254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16249A (zh) * | 2019-12-12 | 2020-03-27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雾化装置 |
WO2021114177A1 (zh) * | 2019-12-12 | 2021-06-17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雾化装置 |
JP2021517803A (ja) * | 2019-02-13 | 2021-07-29 |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磁気センサー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
WO2022121947A1 (zh) * | 2020-12-08 | 2022-06-16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
WO2024139617A1 (zh) * | 2022-12-29 | 2024-07-04 |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 儿童锁电子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20588A1 (zh) * | 2014-02-12 | 2015-08-20 |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烟及其气流控制方法 |
US20150313284A1 (en) * | 2012-10-05 | 2015-11-05 | S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imited | Electronic smoke apparatus |
CN109619696A (zh) * | 2019-01-28 | 2019-04-16 |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 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抽吸输出控制方法 |
CN109717513A (zh) * | 2019-01-08 | 2019-05-0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加热发烟系统 |
-
2019
- 2019-08-02 CN CN201910711375.1A patent/CN1104325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13284A1 (en) * | 2012-10-05 | 2015-11-05 | S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imited | Electronic smoke apparatus |
WO2015120588A1 (zh) * | 2014-02-12 | 2015-08-20 |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烟及其气流控制方法 |
CN109717513A (zh) * | 2019-01-08 | 2019-05-0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加热发烟系统 |
CN109619696A (zh) * | 2019-01-28 | 2019-04-16 | 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 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抽吸输出控制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517803A (ja) * | 2019-02-13 | 2021-07-29 |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磁気センサー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
JP6993048B2 (ja) | 2019-02-13 | 2022-01-13 |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磁気センサーを含む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
CN110916249A (zh) * | 2019-12-12 | 2020-03-27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雾化装置 |
WO2021114177A1 (zh) * | 2019-12-12 | 2021-06-17 | 深圳雾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雾化装置 |
WO2022121947A1 (zh) * | 2020-12-08 | 2022-06-16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
WO2024139617A1 (zh) * | 2022-12-29 | 2024-07-04 |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 儿童锁电子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32549B (zh) | 202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32548B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0432549B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09789282A (zh) | 具有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电子烟 | |
CN106998805A (zh) | 一种雾化组件、电子烟及防止儿童误吸电子烟的方法 | |
CN114096170B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WO2020143675A1 (zh) | 电加热发烟系统 | |
CN110432547A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210782935U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1202271B (zh) | 电子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211721878U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217446684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270582U (zh) | 一种电加热吸烟系统 | |
CN114126426A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2273728A (zh) | 一种电源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09788477U (zh) | 电加热发烟系统 | |
CN210782934U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210407107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电源 | |
CN210581021U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4466600B (zh) | 气溶胶输送装置和包括气溶胶输送装置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
UA128531C2 (uk) | Випаровувальна система | |
CN214283306U (zh) | 一种电源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192215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3198205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KR20100011034U (ko) | 액체 기화 흡입 장치 | |
KR200469318Y1 (ko) | 흡입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