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1288A - 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1288A
CN110431288A CN201880017897.5A CN201880017897A CN110431288A CN 110431288 A CN110431288 A CN 110431288A CN 201880017897 A CN201880017897 A CN 201880017897A CN 110431288 A CN110431288 A CN 110431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sump
region
oil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78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斯特凡·赫脱
西蒙·巴克
法比安·韦森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CHTUNGSTECHNIK MBH SOC GES
ElringKlinger AG
Original Assignee
DICHTUNGSTECHNIK MBH SOC G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CHTUNGSTECHNIK MBH SOC GES filed Critical DICHTUNGSTECHNIK MBH SOC GES
Publication of CN110431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16Oilsumps with thermic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2Oilsumps with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stiff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37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 F01M2011/0045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oil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66Oilsumps with passages in the wall, e.g. for axles or fluid pa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底壳,其包括底壁和侧向的外壁,侧向的外壁在油底壳处于已安装状态下时沿重力方向从底壁向上延伸,并且还包括储油区域,该储油区域布置在油底壳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在油底壳处于运行中时被填充油,直至达到存储液位,为了提供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阻燃性的油底壳,提出的是,油底壳包括与侧向的外壁邻接的油冷却区域,该油冷却区域被填充油直至冷却液位,并且还包括脱联装置,用于在油底壳处于冷却状态时,使油冷却区域中的油的冷却液位与储油区域中的油的存储液位脱联。

Description

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底壳,它包括底壁和侧向的外壁以及储油区域,侧向的外壁在油底壳处于安装状态下沿重力方向从底壁向上延伸,储油区域布置在油底壳的内部空间中,并且在油底壳处于运行中时被填充以油直至存储液位。
背景技术
这种油底壳由现有技术所公知,其被用于容纳针对内燃机的机油储备器,并且被固定在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上。
具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的公知的油底壳相比由其他材料制成的、例如由钢板或由铝制成的油底壳,对火和高热具有较小的抵抗能力,这是由塑料材料的较低熔点及其较小的强度所决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油底壳,它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在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特征的油底壳中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解决,即,油底壳包括与侧向的外壁邻接的油冷却区域,该油冷却区域被填充以油直至冷却液位,并且还包括脱联装置,其用于在油底壳处于冷却状态时使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与储油区域内的油的存储液位脱联。
优选地,借助脱联装置能调整油冷却区域内油的位于储油器区域内的油的储存器液位以上的冷却液位。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在油底壳的内部空间的直接邻接油底壳的侧向的外壁的油冷却区域内产生更高的油位,从而使侧向的外壁的尽可能大的份额与位于油冷却区域内的油处于接触。
当油底壳被加载以高热或热焰时,侧向的外壁(也就是在与油冷却区域的油处于接触的那些区域内)可以向油释放热量,从而让油对侧向的外壁具有冷却效果。侧向的外壁的材料能够在外壁的朝向油冷却区域的内侧上最多具有该油温。由此使得侧向的外壁的材料结构在有高热作用的情况下并且/或者在直接的热焰接触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残余刚性。由此大大延迟了或者完全防止了外壁发生塌陷或断裂。
因此,当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提到冷却时,指的不是通过造冷进行主动冷却,而是指通过从油底壳的侧向的外壁导走热量进行被动冷却。
本发明基于如下认识,尤其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例如由聚酰胺材料制成的油底壳在高热作用下、例如在发动机起火的情况下,恰恰会在那些没有油作用在油底壳的侧向的外壁的内侧上的地方失效。在那里,因为缺少冷却,使得油底壳的表面达到它的熔点,从而外壁会熔化,并且/或者因为油底壳内含有的油的质量而破裂。
由此可能有油蒸汽或液态油从油底壳中泄露,并进一步加速火灾。
由EP 1 871 995 B1公知一种油底壳,其内部空间被划分成两个储油区域。但是,在此,这两个储油区域相互之间总是处于流体连接状态,从而使得在两个存储区域内的油位总是一样高,并且不存在让其中一个区域内的油位与另一个区域内的油位脱联的可能性。因此,该公知的油底壳既不确定用于也不适合用于通过如下方式来提高油底壳的侧向的外壁的耐热阻燃性,即,让与侧向的外壁邻接的油冷却区域内的冷却液位与油底壳的储油区域内的油的存储液位脱联。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油底壳中设置的是,油冷却区域沿着油底壳的整个侧向的外壁延伸。
油底壳的储油区域优选完全被油底壳的油冷却区域所包围。
在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在油底壳处于冷却状态下时,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总是位于与油冷却区域邻接的侧向的外壁的高度的50%以上,尤其是总是80%以上,特别优选地是90%以上。
这尤其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即,让油冷却区域和储油区域之间的隔离壁的上边沿位于各自与油冷却区域邻接的侧向的外壁的高度的50%以上,尤其是80%以上,特别优选是90%以上。
已被证实特别有利的是,当油底壳处于冷却状态下时,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处在油底壳的固定凸缘的高度上(借助该固定凸缘使得油底壳能够与发动机连接)或者以最多低了固定凸缘的高度H(也就是说在油底壳处于安装状态下时沿重力方向的固定凸缘的延展长度)的方式处在固定凸缘的下边沿以下。
用于让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与储油区域内的油的存储液位脱联的脱联装置尤其是可以包括布置在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区域之间的隔离壁。
隔离壁优选地从油底壳的底壁沿重力方向向上延伸。
这种隔离壁可以永久不透油地构成。
隔离壁在其上边沿处可以具有过溢部,油可以通过过溢部从油冷却区域到达储油区域中。
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区域之间的隔离壁优选地呈环形闭合地构成。
但是,当只是存在具有过溢部的不透油的隔离壁时,油冷却区域内的油只能很弱地或者完全不能循环,这是因为油冷却区域朝着储油区域地被侧向隔绝。因此,使得位于油冷却区域内的油只能少量交换。
为了让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区域之间的油实现更多的交换,可以设置的是,油底壳包括至少一个阀装置,以用于在该阀装置处于开放状态时暂时开放在隔离壁中的油通路。
阀装置尤其是可以布置在隔离壁的朝向油冷却区域的外侧上,或者布置在隔离壁的朝向储油区域的内侧上。
阀装置可以如下这样地构成,即,当发动机停机以后过了一段预定的时间时,该阀装置能够被其中布置了油底壳的发动机的或机动车的控制器转移到开放状态中。
对此替选或者补充地也可以设置的是,阀装置可以依赖于油底壳中的油的温度地转移到开放状态中。
通过以下方式能够特别简单地实现这样的依赖于与阀装置处于接触的油的温度地使阀装置进入开放状态的可转移性,即,阀装置包括双金属元件。
这样的双金属元件依赖于温度地改变它的形状。
尤其可以设置的是,在油处于在内燃机运行时该油所具有的运行温度时,双金属元件具有基本上平的板的形状,而在油在内燃机暂停运行较长时间之后所具有的较低的息止温度下时,该双金属元件具有拱曲的形状。
对此替选地也可以设置的是,双金属元件在息止温度下时具有基本上平的板的形状,而在运行温度下具有拱曲的形状。
双金属元件优选地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第一层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层,其中,在息止温度与运行温度的关键的温度范围内,第一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优选大于第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双金属元件的第一材料例如可以包括铜,尤其是构造成纯的铜或者铜合金。
第二材料例如可以包括铁,并且尤其是构造成钢材料,尤其是构造成弹簧钢材料。
双金属材料可以用作阀体,它在阀装置处于闭合状态时贴靠在阀装置的阀座上,并且由此封闭住隔离壁中的油通路。
在温度上升时,双金属元件发生形变,使得它不再贴靠在阀座上并因此开放了隔离壁中的油通路,因此,让油能够从油冷却区域到达储油区域中。
对此替选或者补充地也可以设置的是,双金属元件构造成阀装置的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与阀装置的阀体处于作用连接,使得双金属材料在油温从运行温度下降到息止温度时驱动阀体从闭合状态运动到开放状态中,在闭合状态下,阀体贴靠在阀装置的阀座上并且封闭了隔离壁中的油通路,在开放状态下,阀体与阀座间隔开并且开放了隔离壁中的油通路。
在此,阀体例如可以构造成阀盖,该阀盖优选可枢转地保持在阀座上和/或阀装置的阀体上。
在与油底壳相连的发动机运行期间,阀装置优选地至少暂时、特别是总是处于闭合状态下,在该闭合状态下,阀装置封闭了隔离壁中的油通路。以这种方式,能够在发动机运行时在油冷却区域内调整冷却液位,该冷却液位高于储油区域中的油的存储液位。
在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区域之间的隔离壁的上边沿处优选设置有过溢部,油能够通过它从油冷却区域尤其是直接地到达储油区域中。
油冷却区域优选具有进油口,从发动机进入油底壳的油通过该进油口尤其是直接地到达油冷却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构造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在油冷却区域内设置有引流装置,它延长了油从油冷却区域的进油口直到出油口的流动路径,通过出油口可以让油从油冷却区域到达储油区域中。由此防止了进入油冷却区域中的油直接从油冷却区域的进油口到达出油口,并且从那里离开到储油区域中。由此也就杜绝了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绝大部分份额与储油区域发生流体交换的可能性。
而通过引流装置起到了让进入油冷却区域中的油沿着优选地遍及整个油冷却区域的流动路径从进油口运动到出油口的作用,从而逐步地基本上让全部容纳在油冷却区域内的油都通过出油口到达储油区域中,并且因此基本上随着时间交换了全部包含在油冷却区域内的油体积。
引流装置尤其是可以包括例如形式为引流壁的至少一个引流元件,它从进油口沿重力方向向下延伸,直至达到与油冷却区域邻接的侧向的外壁的高度50%以下的区域中,尤其是30%以下的区域中,并且/或者直至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区域之间的与油冷却区域邻接的隔离壁的高度的50%以下的区域中、尤其是30%以下的区域中。
为了实现将超出比例的大量油量输送给油冷却区域,从而让油冷却区域内的冷却液位能够快速提升,可以设置的是,油底壳包括油回引装置,它将进入油底壳中的油导引向油冷却区域的进油口。
油回引装置尤其是可以包含漏斗。
油回引装置优选地延伸至竖直位于油冷却区域的出油口上方的区域内(在油底壳处于已安装状态下时),特别优选地也延伸至竖直位于储油区域上方的区域内(在油底壳处于已安装状态下时)。
特别有利的是,至少当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在油底壳处于冷却状态下时达到它的最高位置时,油底壳的侧向的外壁的内表面的至少50%、尤其是至少70%、特别优选是至少90%与油底壳的油冷却区域邻接。
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的最高位置在此优选地相应于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区域之间的隔离壁的上边沿处的过溢部的高度。
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油底壳因为热作用造成失效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是,提供这样一种方法,其尤其是改善了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油底壳的耐热性和阻燃性。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法得以解决,该方法包括:
-用油填充油底壳的与油底壳的侧向的外壁邻接的油冷却区域,直至达到冷却液位;并且
-在油底壳的冷却状态下时,使冷却液位与油底壳的储油器区域被油填充所达到的存储液位脱联。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的作用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别的设计方案已经在前面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油底壳或者说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油底壳的特别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
根据本发明的油底壳尤其是适合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用于防止油底壳因为热作用而失效。
根据本发明的油底壳优选包括一体式地构成的基体。
该基体优选地包括热塑性的塑料材料,例如聚酰胺材料,尤其是聚酰胺6.6。
此外还可以设置的是,油底壳的基体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材料形成,尤其是由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酰胺材料形成。
油底壳的基体可以以注塑成型法制成,尤其是以级联式-注塑成型法制成。
具有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基体的油底壳提供的优点是,能够通过侧向的安置的附加腔室来以简单的方式提高储油体积。
当这些附加腔室是油底壳的油冷却区域的组成部分时,这就提供以下优点,即,使得这些附加腔室由于油冷却区域内的油的冷却液位在发动机运行时提高而高百分率地、优选完全地被油填充,从而特别有效地利用由附加腔室提供的附加的储油体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是写来下列说明书以及对实施例的图示的主题。
其中:
图1以油底壳的在安装状态下朝向发动机缸体的上侧的视角示出油底壳的立体图,它包括前方的凹深区域和后方的扁平区域,其中,扁平区域沿油底壳的基体的油底壳纵向方向从凹深区域延伸出去,并且其中,在油底壳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隔离壁,该隔离壁将油底壳的油冷却区域与油底壳的储油区域隔离开;
图2以油底壳的在油底壳处于安装状态下背离发动机缸体的底侧的视角示出图1的油底壳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3示出从上方到图1和2的油底壳的俯视图;
图4沿图3中的箭头4方向的视角示出图1至3的油底壳的基体的侧视图;
图5沿图3中的箭头5方向的视角示出图1至4的油底壳的前视图;
图6沿图3的箭头6的方向的视角从下方示出图1至5的油底壳的视图;
图7示出沿图3中的线7-7穿过图1至6的油底壳的竖直的横截面;
图8以油底壳的在安装状态下朝向发动机缸体的上侧的视角示出油底壳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它包括隔离壁,隔离壁将油冷却区域与油底壳的储油区域隔离开,并且它还包括油回引装置,该油回引装置将从发动机进入到油底壳中的油转向到油冷却区域的进油口;
图9示出从上方到图8的油底壳的俯视图;
图10以沿图9中的箭头10的方向的视角示出图8和9的油底壳的侧视图;
图11以沿图9中的箭头11的方向的视角示出图8至10的油底壳的前视图;
图12以沿图9中的箭头12的方向的视角从下方示出图8至11的油底壳的视图;
图13示出沿着图9中的线13-13穿过图8至12的油底壳的竖直的横截面;
图14示出沿着图9中的线14-14穿过图8至13的油底壳的竖直的截面图;
图15以阀装置的前侧的视角示出用于暂时开放油底壳的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器区域之间的隔离壁中的油通路的阀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阀装置包括双金属元件作为用于封闭油通路的阀体并且阀体处于闭合状态;
图16示出阀装置的相应于图15的立体图,然而不具有封闭油通路的双金属元件;
图17示出双金属元件的朝向油通路的背侧的俯视图;
图18以阀装置的背侧的视角示出图15至17的阀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19示出图15至18的阀装置的前视图;
图20示出图15至19的阀装置的相应于图19的前视图,然而不具有封闭油通路的双金属元件;
图21以沿图19中的箭头21的方向的视角示出图15至19的阀装置的侧视图;
图22以沿图21中的箭头22的方向的视角从下方示出图15至21的阀装置的视图;
图23示出沿着图19中的线23-23穿过图15至22的阀装置的竖直的纵剖面;
图24以阀装置的前侧的视角示出用于在阀装置处于开放状态时暂时开放油底壳的油冷却区域与储油器区域之间的隔离壁中的油通路的阀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阀装置包括可枢转地保持的阀盖和用于驱动使阀盖从开放状态运动到闭合状态的双金属元件;
图25以阀装置的背侧的视角示出图24的阀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26以阀装置的前侧的视角示出图24和25的阀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然而不具有用于封闭阀装置的油通路的阀盖;
图27示出图24至26的阀装置的双金属元件的和间距元件的可枢转地保持的阀盖的立体图;
图28示出图24至27的阀装置的前视图;
图29以沿图28中的箭头的方向的视角示出图24至28的阀装置的侧视图;
图30示出沿着图28中的线30-30穿过图24至29的阀装置的竖直的纵剖面;
图31以沿图29中的箭头31的方向的视角从后方示出图24至30的阀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32示出沿着图28中的线32-32穿过图24至31的阀装置的水平的横截面。
相同的或者功能等同的元件在所有的附图中都标记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8中作为整体示出的并且用100标记的油底壳包括盆状的基体102,该基体包括前方的凹深的区域104和后方的扁平的区域106,其中,扁平的区域106沿油底壳100的和基体102的油底壳纵向方向108从凹深区域104延伸出去。
基体102的扁平区域106具有相互对置的沿纵向方向108延伸的侧壁110,它们在基体102的背离凹深区域104的后方端部上通过背壁112相互连接;还具有底部114,它将两个侧壁110相互连接起来。
基体102的扁平区域106的底部114在油底壳100处于装入状态下几乎水平地以略微的斜度朝油底壳100的基体102的凹深区域104取向。
油底壳100的基体102的前方的凹深区域104包括底部116、背离油底壳100的扁平区域106的前壁118、将凹深区域104的底部116与扁平区域106的底部114连接起来的背壁120和两个将前壁118与背壁120连接起来的侧壁122,这些侧壁基本上平行于油底壳的纵向方向108延伸。
围绕着油底壳100的基体102的凹深区域104的上边沿和扁平区域106的上边沿环绕有固定凸缘124,它用于将油底壳100的基体102(经由未示出的密封件)安装在(未示出的)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上。
固定凸缘124具有多个用于(未示出的)固定螺丝的在固定凸缘124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容纳部126,油底壳100能利用固定螺丝紧固在发动机缸体上。
为了加固油底壳100的基体102并且保护它不受到油底壳100外部的冲击作用、尤其是石块撞击,油底壳100可以设有加强筋128。
加强筋128尤其可以包括横向筋,它们布置在基体102的外侧上,并且从固定凸缘124出发地沿重力方向132向下经由油底壳100的扁平区域106的侧壁110或者经由凹深区域104的侧壁122,沿垂直于油底壳纵向方向108且垂直于重力方向132的油底壳横向方向134地经由扁平区域106的底部114或者凹深区域114的底部116,并且然后再次沿重力方向132向上经由油底壳100的扁平区域106的与第一侧壁110相对置的另一个侧壁110或者凹深区域104的另一侧壁122延伸至固定凸缘124。
横向筋130优选地沿油底壳纵向方向108尤其是基本上等距地相互间隔开。
此外,加强筋128还包括纵向筋136,它们布置在油底壳100的基体102的外侧上,并且从固定凸缘124出发,沿重力方向132向下地经由油底壳100的凹深区域104的前壁118,沿油底壳-纵向方向108经由油底壳100的凹深区域104的底部116,顺着凹深区域104的背壁120从凹深区域104的底部116出发延伸至扁平区域106的底部114,经由扁平区域106的底部114沿油底壳-纵向方向108并且经由油底壳100的扁平区域106的背壁112沿重力方向132地向上延伸至固定凸缘124。
纵向筋136优选地沿油底壳-横向方向134尤其是基本上等距地相互间隔开。
油底壳100的凹深区域104的前壁118、侧壁122、扁平的区域106的侧壁110和扁平的区域106的背壁112共同形成油底壳100的优选呈环形闭合的侧向的外壁138,它包围住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并且在油底壳100处于安装状态下时从油底壳100的由凹深区域104的底部116、凹深区域104的背壁120和扁平区域106的底部114构成的底壁142沿重力方向132向上延伸。
在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中布置有隔离壁144,它与侧向的外壁138一样,在油底壳100处于安装状态下时从油底壳100的底壁142出发沿重力方向132向上延伸,更确切地说优选地延伸至大致到固定凸缘124的下边沿的高度(见图7中的剖面图)。
隔离壁144优选地基本上平行于包围该隔离壁的侧向的外壁138延伸,并且优选地同样基本上呈环形闭合。
隔离壁144将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的位于隔离壁144内部的区域(下文被称为储油区域146)与的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位于隔离壁144与油底壳100的侧向的外壁138之间的区域(下文被称为油冷却区域148)隔离开。
油冷却区域148可以通过横向壁150划分成前方的油冷却区域148a和后方的油冷却区域148b,横向壁沿油底壳-横向方向134地从隔离壁144延伸至侧向的外壁138并且优选地布置在油底壳100的扁平区域106与凹深区域104之间的过渡区域内。
隔离壁144为了提升它的机械硬度可以设有筋152,这些筋在油底壳100处于安装状态下时优选地从底壁142沿重力方向132向上延伸至隔离壁144的上边沿154。
在隔离壁144的圆周方向上,筋152优选地相互间隔开,尤其是基本上等距间隔开。
油底壳100的固定凸缘124包围油底壳100的(在油底壳100处于安装状态时优选地基本水平取向的)进油面156,通过进油面使来自与油底壳100联接的内燃机的发动机缸体的油以液体的形式并且/或者以油雾的形式进入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中。
在内燃机运行时进入油底壳100的油雾主要沉积在侧向的外壁138的内侧上,并且向下流入油底壳100ab的内部空间140的油冷却区域148中。
此外,发动机缸体的(未示出的)回油通道优选如下这样地布置在发动机缸体上,即,让从这些回油通道离开的油通过油底壳100的进油面156的外部区域156a直接到达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的油冷却区域148中,该外部区域在油底壳100处于安装状态下时竖直地位于油冷却区域148上方(见图7)。
由于这种从内燃机回流到油底壳100中的油流入,使得油冷却区域148的油位在内燃机和油底壳100处于运行时时迅速上升直到隔离壁144的上边沿154,该上边沿形成过溢部158,经由该过溢部使得过多的油从油冷却区域148溢流到储油区域146中。
油底壳100的油冷却区域148因此在油底壳处于冷却状态下时总是被油填充直到位于过溢部158的或者稍低于过溢部158的高度的冷却液位160。
而在油底壳100和内燃机处于运行中时,从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的储油区域146出来的油通过(未示出的)抽油管被抽出去,从而将其输送给内燃机。
储油区域146因此在油底壳100处于运行中时被油填充直到(可变的)存储液位162,其中,存储液位162总是低于冷却液位160。
因为储油区域146与油冷却区域148之间的隔离壁144是不透油地构造的,所以隔离壁144形成了脱联装置164,它防止储油区域146内和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位平衡,并且因此使在油冷却区域148中的油的冷却液位160与在储油区域146中的油的存储液位162脱联。
尤其是通过该脱联装置164实现了在油底壳100和内燃机运行时让油冷却区域148的冷却液位160至少在油底壳100的凹深的区域104内总是位于侧向的外壁138的分别与油冷却区域148邻接的区段的高度50%以上、优选是90%以上。
特别优选地,油冷却区域148的冷却液位160处在油底壳100的固定凸缘124高度,或者仅仅稍低于它的高度,优选地以最多低了固定凸缘124沿重力方向132的高度H(见图7)的方式位于固定凸缘124的下边沿以下。
由此实现的是,在油底壳100中,与油底壳100的侧向的外壁138邻接的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的冷却液位160所处高度总是使侧向的外壁138在其内侧上的绝大部分都与处于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接触。由此,使得侧向的外壁138的与油处于接触的区段尤其是在从油底壳100的外侧受到热焰和/或热作用时通过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进行冷却,从而使侧向的外壁138的材料最多具有该油温。
由此,使得侧向的外壁138的结构即使在高温作用下并且/或者在与热焰直接接触时也具有更高的残余刚性,由此大幅度延迟或者甚至完全防止了侧向的外壁138的崩塌或断裂。
脱联装置164的隔离壁144优选地与油底壳100的基体102一体式地构成。
基体102(包括隔离壁144在内地)优选地由热塑性的塑料材料、例如由聚酰胺材料、尤其是由聚酰胺6.6形成。
此外优选地设置的是,基体102(包括隔离壁144在内地)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材料、尤其是由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酰胺材料形成。
基体102可以用注塑成型法制成,尤其是用级联式-注塑成型法制成。
正如可以最好地从图7中看出地,可以设置的是,隔离壁144从底壁142出发直至其上边沿154逐步变薄。
在图1至7中所示的油底壳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其具有通过隔离壁144与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内的储油区域146隔离开的油冷却区域148,在油冷却区域148中的油与储油区域146中的油之间仅仅发生很少量的交换,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油底壳100的进油面156新进入油冷却区域148的油能够经由过溢部158到达储油区域146中,从而让油冷却区域148内部的油只是很弱地循环地或者完全不循环,并且因此几乎不与储油区域146内的油发生交换。
在图8至14中所示的油底壳100的第二实施方式与图1至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尤其在于,在油冷却区域148中设置有引流装置166,它延长了油从油冷却区域148的进油口168直到油冷却区域148的出油口170的流动路径,从内燃机进入油底壳100的油通过进油口到达油冷却区域148中,来自油冷却区域148的油可以通过出油口到达储油区域146中。
该引流装置166包括例如形式为引流壁174的引流元件172,它从冷却液位160以上的进油口168沿重力方向132向下延伸到油冷却区域148的油储备器中直至与油冷却区域148邻接的侧向的外壁138的高度的50%以下的区域中,尤其是30%以下的区域中。
正如能够最好地从图13中看出地,引流壁174因此将油冷却区域148划分成朝向油底壳100的侧向的外壁138的输入区域176和朝向隔离壁144的输出区域178,其中,输出区域178通过从底壁142沿重力方向132向下延伸直到引流壁174的下边沿182的油通路180与输入区域176流体连接。
由于存在引流壁174,因此通过进油口168到达油冷却区域148中的油不能直接流向出油口170并且在那里经由过溢部158到达储油区域146中;而是新近的通过进油口168到达油冷却区域148的输入区域176中的油按照连通的管路的原理将输出区域178的出油口170处的位于冷却液位160的油通过过溢部158挤压到储油区域146中,紧接着流出到储油区域146中的油被来自油通路180区域的在油冷却区域148的下端部处上升的油所取代。
按照虹吸原理,于是,通过进油口168进入油冷却区域148中的油逐渐地首先通过输入区域176向下,然后通过输出区域178再次向上运送,从而逐步地让来自油冷却区域148的全部油体积向出油口170地并且经由过溢部158到达储油区域146中,由此确保了油冷却区域148中不断的油交换,其中,总是保持了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的相比储油器区域146内的储存液位162提高了的冷却液位160。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油底壳100此外还包括油回引装置184,它将从发动机进入到油底壳100内的油朝油冷却区域148的输入区域176的进油口168转向。
该油回引装置185尤其是包括油回引壁186,它从引流装置166的引流壁174的上边沿出来地、在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时以角度α相对于重力方向132倾斜地、延伸到竖直地超过油冷却区域148的输出区域178的出油口170的区域内,并且优选地也延伸到竖直地超过油底壳100的储油区域146的区域内。
优选地,油回引装置184完全遮盖住油冷却区域148的出油口170。
相对于重力方向132的倾斜角度α在此在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时优选地超过45°并且/或者小于80°。
油回引壁186的背离隔离壁144的上侧在此作为油回引面188起作用,油回引面让来自内燃机的油远离油冷却区域148的出油口170并且远离储油区域146中的一部分,并且将其引导向油冷却区域148的进油口168。
由此得以实现的是,相比通过出油口170地,更多的油通过进油口168到达油冷却区域148中,从而建立了油冷却区域148的从进油口168到出油口170的优选的穿流方向。
正如能够最好地从图8、9和14中看出地,引流装置166包括多个横向接片190,它们相对引流壁174横向地、优选基本上垂直地取向,并且在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时从隔离壁144穿过油冷却区域148延伸直到侧向的外壁138。
在此,每个横向接片190的外边沿192优选地以基本上沿着重力方向132取向的引导型廓194地在侧向的外壁138的内侧上引导,而每个横向接片190的内边沿196优选地以基本上沿着重力方向132延伸的引导型廓198地在隔离壁144的朝向侧向的外壁138的外侧上引导。
引流装置166和油回引装置184优选地相互一体式地构成,并且可以独立于油底壳100的基体102制造。
引流装置166和油回引装置184因此尤其是可以共同形成引油装置200。
引油装置200优选地由热塑性的塑料材料构成,例如由聚酰胺材料、尤其是由聚酰胺6.6形成。
此外优选地设置的是,引油装置200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塑料材料、尤其是由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酰胺材料构成。
引油装置200可以用注塑成型法、尤其是用级联式-注塑成型法制成。
引油装置200尤其是可以由和油底壳100的基体102一样的材料形成。
在制造完成之后,可以将引油装置200利用它的横向接片190地推入到侧向的外壁138的或隔离壁144的引导型廓194和198中。
引油装置200能够可松脱地保持在油底壳100的基体102上,例如通过挤压配合或者通过形状锁合,尤其是通过卡锁。
将引油装置200可松脱地固定在油底壳100的基体102上可以提供以下优点,即,为了清洁或保养的目的可以将引油装置200从基体102上移除。
但是替选地也可能的是,引油装置200在被推入基体102的状态下不可松脱地被固定,例如通过粘合和/或焊接。
此外,在图8至14中所示的油底壳100的第二实施方式就构造方式、功能和制造方式而言与在图1至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一致,这些方面可以参考以上说明。
在同时获得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的冷却液位160高于储油区域146内的油的存储液位162的情况下,另一种用于实现油冷却区域148与储油区域146之间的油交换的可能性在于,油底壳100包括阀装置202,它用于在阀装置202处于开放状态时暂时开放隔离壁144中的油通路。
在图15至23中示出了这样的阀装置202的第一实施例。
该阀装置202包括底座204,其能被紧固在隔离壁144的具有(未示出的)油通路的区段上。
底座204承载着阀座206,其中,油穿通通道208延伸穿过底座204和阀座206。
在该实施方式中包括双金属元件212的阀体210用于在阀装置202处于闭合状态下封闭油穿通通道208。
双金属元件212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背离阀座206的第一层213a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朝向阀体210的第二层213b。
优选地,相比第二材料,第一材料在油在内燃机的长时间的运行暂停期间的息止温度和油在内燃机持续运行时的运行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更高的热膨胀系数。
第一材料和/或第二材料优选地是金属材料。
例如可以使用含铜的材料作为第一材料,例如纯铜或者铜合金。
例如可以使用含铁的材料作为第二材料,尤其是钢材料,例如弹簧钢材料,尤其是符合DIN EN 10151的材料1.4310或材料1.4301。
图17示出了阀体210的朝向阀座206的内侧214的俯视图。
该内侧214可以设有优选呈环形闭合的、由弹性体材料制成、例如由AEM(“ethylene acrylate rubber”,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制成的密封面216,它在阀装置202处于闭合状态时包围油穿通通道208的输出开口。
替选于此地也可以设置的是,阀体210的内侧214基本上全面地设有由弹性体材料、例如由AEM制成的涂覆部。
密封元件216在阀装置202处于闭合状态时优选地贴靠在密封隆起部218上,密封隆起部布置在阀座206上,并且呈环形地闭合地包围住油穿通通道208的输出开口。
密封隆起部218例如可以由聚酰胺材料形成。
密封隆起部218尤其是可以与阀座206一体式地构成。
阀座206尤其是可以与阀装置202的底座204一体式地构成。
代替阀座206上的密封隆起部218地也可以设置的是,在阀体210的内侧214上布置有例如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密封唇。
为了将阀体210紧固在阀座206上,例如可以设置的是,阀座206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例如形式为保持榫头222的保持元件220,它们能够与阀体210上的例如形式为保持开口226的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对应的保持元件224嵌接。
尤其可以设置的是,阀体210的保持元件224和阀座206的保持元件220通过力锁合、形状锁合和/或材料锁合相互连接。
例如可以设置的是,阀体210的保持元件224和阀座206的保持元件220通过热敛缝或者通过拧紧相互连接。
阀装置202利用底座204的背离阀体210的贴靠面228安置到隔离壁144的具有油通路的区域上,并且优选地通过材料锁合、尤其是通过粘合或焊接紧固在隔离壁144上。
阀装置202可以布置在隔离壁144的朝向储油区域146的内侧上。这提供以下优点,即,为了将阀装置202紧固在隔离壁144上,例如为了将阀装置202与隔离壁144焊接在一起,在油底壳100的储油区域146内提供更多的工作空间,这便于对阀装置202的安装。
但是阀装置202也可以布置在隔离壁144的朝向油冷却区域148的外侧上。这提供以下优点,即,使得油冷却区域148内的因为更高的冷却液位160的油而提高了的静液压将阀体210在闭合的状态下预紧到阀座206上,从而支持了阀装置202的闭合。
阀装置202的双金属元件212优选地如下地构成,即,使得阀体210在油温高的情况下(正如其在内燃机持续运行的状态下出现的那样)呈现出基本上平的板的形状,它利用密封元件216基本上流体密封地贴靠在阀座206的密封隆起部218上。
由此禁止了油冷却区域148与储油区域146之间的穿过阀装置202的油穿通通道208的流体连接,从而在油冷却区域148中调节出内燃机运行时的期望的高的冷却液位160,它确保了在油底壳100被加载以热和/或热焰时对侧向的外壁138充分的冷却。
当油温在内燃机停车一段时间以后下降时,则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层213a比由第二材料制成的第二层213b更强地收缩,从而阀体210(在俯视阀体的背离阀座206的前侧230时)凹形拱曲并且因此运动离开阀座206。
由此,阀装置202从闭合状态转移到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下,阀体202开放了隔离壁144中的油通路,从而使油能够从油冷却区域148流出到储油区域146中,以便能够实现油冷却区域148与储油区域146之间的油交换并因此能够实现充分的油循环。
当内燃机重新启动时,需要一定的起转时间直到油温升到足够高,从而让双金属元件212再次转移到基本上平的形状,在该形状的情况下,双金属元件封闭了油穿通通道208。当阀装置202因为油温升高而从开放状态再次转移到闭合状态中时,油冷却区域148中的冷却液位160与储油区域146内的存储液位162脱联,并且可以再次上升直到过溢部158的高度,以便确保在侧向的外壁138的整个高度上都实现耐热防护和阻燃防护。
阀装置202因此是受温度控制的阀,它在油温高时转移到闭合状态中,而在油温低时转移到开放状态中。
如上所述,当油冷却区域148通过横向壁150被划分成前方的油冷却区域148a和后方的油冷却区域148b时,针对这些油冷却区域148a、148b中的每个分别需要至少一个阀装置202。
优选地,针对每个油冷却区域148a、148b或者必要时针对唯一的油冷却区域148分别设置有两个阀装置202,它们优选地布置在油底壳100的平行于油底壳-纵向方向108的并且(在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时)平行于重力方向132延伸的竖直的纵向中心平面内。
这样的阀装置202优选地用在图1至7所示的油底壳1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但是原则上也可以用在油底壳100的在图8至14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
在图24至32中所示的阀装置202的第二实施例与在图15至23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尤其在于,双金属元件21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用做阀体,而是用作驱动元件232用来驱动阀体210从闭合状态运动到开放状态中。
阀装置202的该实施例也包括底座204,底座能以贴靠面228贴靠到隔离壁144上,并且能紧固在该隔离壁上。
在此,在阀装置202的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设置的是,将阀装置202布置在隔离壁144的朝向油冷却区域148的外侧上。
阀装置202此外还包括阀座206,该阀座具有(在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时)相对于重力方向132倾斜的密封面234。密封面234相对于重力方向132的倾斜角度β优选地大于10°,并且/或者小于20°(见图30)。
油穿通通道208延伸穿过底座204和阀座206。
在阀装置202处于闭合状态时封闭了油穿通通道208的阀体210在该实施方式中构造成阀盖236,它借助两个分别在阀座206的枢转轴容纳部240中的枢转轴238围绕着(在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时优选地基本上水平地取向的)枢转轴线242可枢转地保持。
阀座206的枢转轴容纳部240能借助(例如在图27中单独示出的)阀壳体盖244封闭,以便使阀盖236的枢转轴238保持回到枢转轴容纳部240中。
在将枢转轴238导入到分别配属的枢转轴容纳部240中以后,阀壳体盖244能通过材料锁合、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紧固在阀座206上。
例如可以设置的是,阀壳体盖244能够与阀座206锁止。
阀体210在其朝向阀座206的内侧214上具有呈环形闭合的密封隆起部246,它在阀装置202的闭合状态下包围住油穿通通道208的输出开口,并且基本上流体密封地贴靠在密封面234上。
密封隆起部246优选地由弹性体材料、例如由AE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形成。
密封隆起部246尤其是可以浇注或喷注在阀体210例如由聚酰胺材料形成的基础体248上。
针对这样的浇注或喷注过程,基础体248尤其是可以具有用于待浇入或待喷入的弹性体材料的进入开口250和一个或多个离开开口252(尤其是见图28),其中,离开开口252优选地经由基础体248中的空腔与进入开口250连接。
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阀体210包括例如形式为间距销256的间距元件254,它从阀体210的内侧214朝着双金属元件212的方向延伸,该双金属元件被紧固在阀装置202的底座204上,并且横跨油穿通通道208的进入开口(见图31)。
双金属元件212优选地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例如形式为保持开口226的保持元件224与底座204的一个或者多个分别配属的形式为保持榫头22的保持元件220例如通过材料锁合、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
双金属元件212具有由第一材料制成具有较大的热膨胀系数的背离阀体210的第一层213a和由第二材料制成的具有较小的膨胀系数的朝向阀体210的第二层213b。
双金属元件如下地构成,即,使得它在阀装置202处于尤其是图30所示的开放状态时、在油处于低的息止温度下时构造成基本上平的带状体。
阀体210利用间距元件154贴靠在双金属元件212上,并且通过双金属元件212从闭合状态改向到在图30中所示的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下,阀体210开放了油穿通通道208的离开开口,从而让油能够从油冷却区域148到达储油区域146中。
当阀装置202位于该开放状态时,油冷却区域148内的油的冷却液位160因此与储油区域146内的油的存储液位162处于同样的高度。
当内燃机启动以后油温上升时,双金属元件212转移到(从阀体210出发观察)凹的形状,从而让双金属元件远离油穿通通道208的离开开口。
基于围绕着水平的枢转轴线242可枢转地保持住的阀体210的重力作用,阀体210跟随双金属元件212的该运动,其中,间距元件254保持与双金属元件212接触,直到阀体210的密封隆起部256基本上流体密封地贴靠在阀座206的密封面234上。
因此,阀体202转移到闭合状态中,在其中,隔离壁144中的油通路被阻断,从而使得油冷却区域148中的油的冷却液位160与储油区域146中的油的存储液位162脱联,并且由于来自内燃机的油流入而上升直到过溢部158,从而在侧向的外壁138的整个高度上都提供阻燃保护。
如果内燃机较长时间停机,那么油再次冷却,由此使得双金属元件212回到它的平的形状,并且阀体210经由间距元件254再次转移到图30中所示的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中,又能够通过阀装置202的油穿通通道208实现油冷却区域148与储油区域146之间的油交换。
此外,在图24至32中所示的阀装置202的第二实施方式就构造方式、功能和制造方法而言与图15至23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一致,这些方面可以参照上文中的说明。

Claims (16)

1.油底壳,其包括底壁(142)和侧向的外壁(138),所述侧向的外壁在所述油底壳(100)处于已安装状态下时沿重力方向(132)从所述底壁(142)向上延伸,并且
还包括储油区域(146),所述储油区域布置在所述油底壳(100)的内部空间(140)中,并且在所述油底壳(100)处于运行中时被填充油直至存储液位(16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底壳(100)包括与所述侧向的外壁(138)邻接的油冷却区域(148),所述油冷却区域被填充油直至冷却液位(160),并且
还包括脱联装置(164),所述脱联装置用于在所述油底壳(100)处于冷却状态时使所述油冷却区域(148)中的油的冷却液位(160)与所述储油区域(146)中的油的存储液位(162)脱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位(160)在所述油底壳(100)处于冷却状态时总是处在与所述油冷却区域(148)邻接的侧向的外壁(138)的高度的5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油底壳(100)处于冷却状态下时,所述冷却液位(160)处在所述油底壳(100)的使所述油底壳(100)能够与发动机连接的固定凸缘(124)的高度上,或者以最多低了所述固定凸缘(124)的高度(H)的方式处在所述固定凸缘(124)的下边沿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联装置(164)包括布置在所述油冷却区域(148)与所述储油区域(146)之间的隔离壁(1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壁(144)永久性不透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00)包括至少一个阀装置(202),以用于在所述阀装置(202)处于开放状态时暂时开放所述隔离壁(144)中的油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装置(202)能依赖于所述油底壳中的油的温度地转移到开放状态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装置(202)包括双金属元件(212)。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装置(202)在与所述油底壳(100)相连的发动机运行期间至少暂时处于闭合状态,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阀装置(202)封闭了所述隔离壁(144)中的油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壁(144)的上边沿(154)处设置有过溢部(158),油能够通过所述过溢部从所述油冷却区域(148)到达所述储油区域(146)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却区域(148)具有进油口(168),通过所述进油口使从发动机进入所述油底壳(100)的油到达所述油冷却区域(148)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冷却区域(148)内设置有引流装置(166),所述引流装置延长了油从所述油冷却区域(148)的进油口(168)直到出油口(170)的流动路径,通过所述出油口能够让油从所述油冷却区域(148)到达所述储油区域(146)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166)包括至少一个引流元件(172),所述引流元件从所述进油口(168)沿重力方向(132)向下延伸至与所述油冷却区域(148)邻接的侧向的外壁(138)的高度的50%以下的区域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00)包括油回引装置(184),所述油回引装置将进入所述油底壳(100)的油导引向所述油冷却区域(148)的进油口(168)。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00)的侧向的外壁(138)的内表面的至少50%与所述油底壳(100)的油冷却区域(148)邻接。
16.用于防止因为热作用造成油底壳(100)失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油填充与所述油底壳(100)的侧向的外壁(138)邻接的油冷却区域(148),直至达到冷却液位(160);以及
-在所述油底壳(100)处于冷却状态时,使所述冷却液位(160)与所述油底壳(100)的储油器区域(146)被填充油所达到的存储液位(162)脱联。
CN201880017897.5A 2017-03-15 2018-03-07 油底壳 Pending CN1104312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5539.8A DE102017105539A1 (de) 2017-03-15 2017-03-15 Ölwanne
DE102017105539.8 2017-03-15
PCT/EP2018/055556 WO2018166857A1 (de) 2017-03-15 2018-03-07 Ölwan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1288A true CN110431288A (zh) 2019-11-08

Family

ID=6162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897.5A Pending CN110431288A (zh) 2017-03-15 2018-03-07 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03092A1 (zh)
EP (1) EP3596318B1 (zh)
CN (1) CN110431288A (zh)
DE (1) DE102017105539A1 (zh)
WO (1) WO20181668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5773A (zh) * 2019-11-27 2020-01-1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油底壳的布筋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30117A1 (de) * 2019-11-08 2021-05-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r Schmiermittelwann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3116A (ja) * 1991-03-29 1992-10-27 Kubota Corp 強制空冷エンジンの一部油冷装置
FR2878893A1 (fr) * 2004-12-07 2006-06-09 Filtrauto Sa Dispositif d'echange thermique destine a etre dispose dans un carter d'huile, carter d'huile et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echange thermique
CN2830990Y (zh) * 2005-09-10 2006-10-25 海尔集团公司 制冷装置
KR20080091242A (ko) * 2006-02-21 2008-10-09 도요다 지도샤 가부시끼가이샤 내연 기관의 오일 팬 구조
CN101415914A (zh) * 2006-02-07 2009-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US20100037850A1 (en) * 2008-08-14 2010-02-18 Mann+Hummel Gmbh Oil pa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952561A (zh) * 2009-02-25 2011-01-19 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 尤其是内燃机的发动机油和/或变速器油的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7164Y2 (zh) * 1974-05-09 1978-02-23
JPS5340143U (zh) * 1976-09-10 1978-04-07
JPS5716211A (en) * 1980-07-04 1982-01-27 Nissan Motor Co Ltd Lubricating device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58130010U (ja) * 1982-02-27 1983-09-02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オイルパンの構造
JPH03294611A (ja) * 1990-04-13 1991-12-25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制振構造オイルパン
JPH07269323A (ja) * 1994-03-29 1995-10-17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パン装置
KR100865641B1 (ko) 2005-03-08 2008-10-29 도요다 지도샤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이중 챔버형 오일 팬 및 이를 장착한 엔진
JP2010096062A (ja) * 2008-10-15 2010-04-30 Toyota Motor Corp 二槽式オイルパン
JP2013113229A (ja) * 2011-11-29 2013-06-10 Daikyonishikawa Corp オイルパン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3116A (ja) * 1991-03-29 1992-10-27 Kubota Corp 強制空冷エンジンの一部油冷装置
FR2878893A1 (fr) * 2004-12-07 2006-06-09 Filtrauto Sa Dispositif d'echange thermique destine a etre dispose dans un carter d'huile, carter d'huile et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echange thermique
CN2830990Y (zh) * 2005-09-10 2006-10-25 海尔集团公司 制冷装置
CN101415914A (zh) * 2006-02-07 2009-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KR20080091242A (ko) * 2006-02-21 2008-10-09 도요다 지도샤 가부시끼가이샤 내연 기관의 오일 팬 구조
US20100037850A1 (en) * 2008-08-14 2010-02-18 Mann+Hummel Gmbh Oil pan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952561A (zh) * 2009-02-25 2011-01-19 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 尤其是内燃机的发动机油和/或变速器油的冷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5773A (zh) * 2019-11-27 2020-01-1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油底壳的布筋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03092A1 (en) 2020-01-02
EP3596318B1 (de) 2022-01-12
WO2018166857A1 (de) 2018-09-20
EP3596318A1 (de) 2020-01-22
DE102017105539A1 (de) 2018-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5641B1 (ko) 이중 챔버형 오일 팬 및 이를 장착한 엔진
KR101018617B1 (ko) 윤활 장치 및 오일팬
US6705270B1 (en) Oil pan modul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11035286B2 (en) Coolant reservoir tank
KR20070058699A (ko) 오일 팬 및 윤활 장치
KR100876565B1 (ko) 윤활 장치
US4738228A (en) Cooling system balancing reservoir
US20190072015A1 (en) Oil sump,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 vehicle and a method
KR20100076899A (ko) 오일 팬
CN110431288A (zh) 油底壳
US11293420B2 (en) Suction muffler
EP2166201B1 (en) Oil pan structure
KR102040750B1 (ko) 추가 저장 용적을 가지는 연료 탱크
KR200457271Y1 (ko) 제빙용 침지부
RU2638428C2 (ru) Расширительный бачок
CN106795786B (zh) 具有分离功能和回流功能的润滑剂引导壳体
JP5279527B2 (ja) オイルパン
RU2595467C2 (ru) Масляный поддон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ITMI941356A1 (it) Giunto idraulico con camera di ritardo e serbatoio
US10900389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hydraulically variable gas exchange valve train
US10030759B2 (en) Breather device
JP4204393B2 (ja) オイルパン構造
CN219366127U (zh) 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
JP2010174653A (ja) オイルパン
JP2005009419A (ja) オイルパン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