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807A -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807A
CN110430807A CN201880017643.3A CN201880017643A CN110430807A CN 110430807 A CN110430807 A CN 110430807A CN 201880017643 A CN201880017643 A CN 201880017643A CN 110430807 A CN110430807 A CN 110430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wav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biont information
bloo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76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0807B (zh
Inventor
北川毅
山下新吾
木下広幸
太田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Health Care Co
Europ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Health Care Co
Europ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Health Care Co, Europa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Health Care Co
Publication of CN110430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0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0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hysiological signal transmit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08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 A61B5/02116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 wave amplitu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2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using the oscillometric meth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24Arm or wri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61B5/721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using a separate sensor to detect motion or using motion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signals other than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to be measu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1Determining signal validity, reliability or qu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23Operational features of calibration, e.g. protocols for calibrating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19Inertial sensors, e.g. accelerometers, gyroscopes, tilt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始终佩戴而在时间上连续地对生物体信息进行校正并取得准确的信息。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具备:检测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测定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计算部,基于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校正血压判定部,判定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测定部中断测定,在经过了某个周期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Description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测定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关于活用生物体信息早期察觉生物体的异常变化而有助于治疗,伴随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成为能够容易地利用高性能的传感器的环境,在医疗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
公知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在使压力传感器与手腕的桡骨动脉等动脉通过的身体部位直接接触的状态下,能够使用由该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信息来测定脉搏或血压等生物体信息(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13368号)。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13368号中记载的血压测定装置在与使压力传感器接触的身体部位不同的部位,使用袖带计算血压值,并根据计算出的血压值生成校正数据。然后,通过使用该校正数据对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脉搏波进行校正,针对每拍计算血压值。
但是,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13368号中记载的血压测定装置中,装置大型化且难以提高测定的精度。此外,由于前提是在限定的环境下进行且由特定的人进行操作,所以难以进行日常的诊疗或在家中使用。此外,该血压测定装置的管和布线较多且繁琐,在日常或睡眠中使用是不现实的。
此外,无法确定校正用的血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进行测定。例如,有时在校正中脉搏波变得不规则而对血压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能够始终佩戴而在时间上连续地对生物体信息进行校正并取得准确的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具备:检测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测定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计算部,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校正血压判定部,判定所述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具备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其中,所述校正装置具备:测定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以及发送部,向所述传感器装置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数据,所述传感器装置具备:检测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接收部,接收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计算部,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校正血压判定部,判定所述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中,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还具备检测体动信息的体动检测部,所述计算部利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根据所述校正后的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所述校正血压判定部具备:体动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体动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一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体动;脉搏波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脉搏波,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二期间内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以及血压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三期间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未发生体动、在所述第二期间内脉搏波不是不规则、且在所述第三期间内血压值不变动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的第四的方式中,所述计算部利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根据所述校正后的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
所述传感器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校正装置的体动信息的体动检测部,所述校正血压判定部具备:体动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体动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一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体动;脉搏波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脉搏波,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二期间内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以及血压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三期间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未发生体动、在所述第二期间内脉搏波不是不规则和在所述第三期间内血压值不变动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中,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期间内发生了体动、或判定为在所述第二期间内脉搏波不规则、或者判定为在所述第三期间内血压值变动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停止测定,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开始所述测定部的测定。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中,所述体动检测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体动判定部当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示的加速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体动,所述脉搏波判定部当在所述第二期间内所述脉搏波的振幅小于第二阈值的期间持续了比某个时间长的情况下,判定为脉搏波不规则,所述血压判定部测定所述脉搏波的振幅、收缩压和舒张压各自的以拍为单位的增减,在增减超过了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血压值发生了变动。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式中,所述测定部比从所述检测部得到的第二生物体信息更高精度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式中,所述检测部针对每拍检测所述脉搏波,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是血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通过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的检测部和间歇地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测定部,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紧凑,因此能够容易地佩戴并进行测定,对用户来说便利性高。此外,由于测定部仅间歇地进行测定,所以减少了测定部干涉用户的时间。此外,通过判定测定结果是否正常,决定测定部是继续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还是暂时中止测定并在规定时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其结果是,能够进行脉搏波的准确的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传感器装置具备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的检测部,传感器装置与校正装置分离,因此传感器装置紧凑,容易将传感器配置在能够更可靠地取得脉搏波的位置。校正装置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能够根据脉搏波计算精度良好的生物体信息,用户能够简单地得到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此外,由于测定部仅间歇地进行测定,所以减少了测定部干涉用户的时间。此外,由于校正装置也独立,所以能够不依赖于传感器装置的配置,能够容易地设置在容易进行校正的位置。此外,判定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决定测定部是继续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还是暂时中止测定并在规定时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其结果是,能够进行脉搏波的准确的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通过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的检测部和间歇地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测定部,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紧凑,因此能够容易地佩戴并进行测定,对于用户来说利便性高。此外,由于测定部仅间歇地进行测定,所以减少了测定部干涉用户的时间。此外,判定在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一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体动,判定在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二期间内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并且基于第二生物体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三期间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由此决定测定部是继续还是中止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其结果是,能够进行脉搏波的准确的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传感器装置具备:检测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以及发送部,向校正装置发送包含所述脉搏波的数据,由于传感器装置与校正装置分离,所以传感器装置紧凑,容易将传感器配置在能够更可靠地取得脉搏波的位置。校正装置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从传感器装置接收数据,利用第一生物体信息对脉搏波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基于测定部测定出的生物体信息对脉搏波进行校正,因此能够根据脉搏波计算精度良好的生物体信息,用户能够简单地得到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此外,由于测定部仅间歇地进行测定,所以减少了测定部干涉用户的时间。此外,由于校正装置也独立,所以不依赖于传感器装置的配置,能够容易地设置在容易进行校正的位置。此外,判定在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一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体动,判定在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二期间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基于第二生物体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三期间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由此决定测定部是继续还是中止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其结果是,能够进行脉搏波的准确的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如果判定了判定为发生了体动、判定为脉搏波不规则或者判定为血压值变动中的任意一个,则判定为处于不适合校正的状态,测定部停止测定,能够避免进行脉搏波的精度差的校正。此外,在停止并经过了某个期间后测定部开始测定并开始校正,直到能够适当的校正为止反复进行测定部的停止和时间经过后的校正,因此能够达成准确的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加速度传感器所示的加速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体动,在脉搏波的振幅小于第二阈值的期间持续了比某个时间长的情况下,判定为脉搏波不规则,测定脉搏波的振幅、收缩压和舒张压各自的以拍为单位的增减,在增减超过了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血压值发生了变动,由此能够进行用于判定是继续还是停止并在经过某个时间后再次开始校正动作的准确的判定。其结果是,能够达成准确的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通过比从检测部得到的第二生物体信息更高精度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从测定部得到精度良好的生物体信息来进行校正,由此能够确保基于来自检测部的脉搏波而得到的生物体信息的精度,因此能够在时间上连续且高精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检测部针对每拍检测所述脉搏波,第一生物体信息和第二生物体信息是血压,因此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能够针对每拍脉搏波在时间上连续测定血压。
即,根据本发明的各方式,能够提供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能够始终佩戴而在时间上连续地对生物体信息进行校正并取得准确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体型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血压测定装置佩戴在手腕上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将图1的血压测定装置佩戴在手腕上的另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示波法中的袖带压力和脉搏波信号的时间经过的图。
图5是表示每拍的脉搏压力的时间变化和其中的一个脉搏波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分离型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框图。
图8是判定是否继续用于图1或图7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校正的血压测定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进行同样的动作,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一体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一例的血压测定装置100。图1是血压测定装置100的功能框图,表示脉搏波检测部110和血压校正部150的详细情况。图2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00佩戴在手腕上的一例的图,是从手掌的上方观察的概要透视图。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配置在脉搏波检测部110的手腕侧。图3是佩戴血压测定装置100的示意图,是从横向(手张开时的手指排列的方向)观察手掌的概要透视图。图3表示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与桡骨动脉正交配置的一例。图3看起来像是血压测定装置100仅放置在手臂手掌侧的手臂上,但是实际上血压测定装置100缠绕在手臂上。
血压测定装置100包括:脉搏波检测部110、连接部130和血压校正部150。脉搏波检测部110包括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和按压部113。血压校正部150包括:脉搏波测定部181、泵和阀152、压力传感器153、校正部154、血压测定部155、泵和阀156、压力传感器157、袖带158、血压计算部159、存储部160、电源部161、显示部162、操作部163、时钟部164、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体动判定部173和加速度传感器174。另外,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和体动判定部173有时统称为校正血压判定部。
血压测定装置100为环状,像手镯那样缠绕在手腕等上来测定血压。如图2和图3所示,脉搏波检测部110配置在相比血压校正部150接近手腕的手掌的一侧。换句话说,脉搏波检测部110配置在相比血压校正部150远离肘部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位于桡骨动脉上的方式配置脉搏波检测部110,伴随该配置,血压校正部150配置在相比脉搏波检测部110接近肘部的一侧。连接部130在物理上连接脉搏波检测部110和血压校正部150,例如由冲击吸收材料构成,以使得相互测定不干涉。
脉搏波检测部110的手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设定成比血压校正部150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2小。脉搏波检测部110的手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设定为40mm以下,更理想的是15~25mm。此外,脉搏波检测部110的与手臂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W1设定为4~5cm,血压校正部150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W2设定为6~7cm。此外,长度W1和长度W2具有0(或0.5)cm<W2-W1<2cm的关系。根据该关系,W2设定为不会过长,不容易与周围产生干涉。通过将脉搏波检测部110限制在该程度的宽度内,血压校正部150能够配置在更靠近手掌侧,能够容易地检测脉搏波并保持测定精度。
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压力脉搏波。例如,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针对每拍检测压力脉搏波。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如图2的所示那样配置在手掌侧,通常如图3所示那样与手臂的延伸方向平行地配置,以与手臂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传感器。利用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能够得到与心率联动地变化的血压值(血压波形)的时间序列数据。另外,通过从时钟部164取得脉搏波测定部181从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接收压力脉搏波的时刻,能够推定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检测出压力脉搏波的时刻。
按压部113是空气袋,能够将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的传感器部分向手腕按压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脉搏波测定部181从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与时刻一起接收压力脉搏波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给存储部160和血压计算部159。此外,脉搏波测定部181对泵和阀152以及压力传感器153进行驱动和控制,对按压部113进行加压或减压,将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调整成按压手腕的桡骨动脉。
泵和阀152根据来自脉搏波测定部181的指示对按压部113进行加压或减压。压力传感器153监测按压部113的压力并将按压部113的压力值通知给脉搏波测定部181。在此,泵和阀152以及压力传感器153仅设置于血压校正部150,但是也可以与进行它们的驱动和控制的部分一起设置于脉搏波检测部110。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使用于通过气体来调整压力的管通过脉搏波检测部110与血压校正部150之间。
血压测定部155以比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更高精度地测定作为生物体信息的血压。血压测定部155例如在时间上不是连续而是间歇地测定血压,并将其值经由存储部160传送给校正部154。血压测定部155例如使用示波法来测定血压。此外,血压测定部155对泵和阀156以及压力传感器157进行控制,对袖带158进行加压或减压来测定血压。血压测定部155将收缩压与测定出收缩压的时刻一起并将舒张压与测定出舒张压的时刻一起传送给存储部160。另外,收缩压也称为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舒张压也称为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存储部160从脉搏波测定部181与检测时刻一起依次取得并存储压力脉搏波的数据,从血压测定部155取得并存储该测定部动作时取得的SBP和SBP的测定时刻、以及DBP和DBP的测定时刻。
校正部154从存储部160与测定时刻一起取得血压测定部155测定的SBP和DBP,并且与测定时刻一起取得脉搏波测定部181测定的压力脉搏波的数据。校正部154利用来自血压测定部155的血压值,对来自脉搏波测定部181的压力脉搏波进行校正。校正部154进行的校正方法可以考虑多种方法,在后面参照图6对校正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血压计算部159接收来自校正部154的校正方法,对来自脉搏波测定部181的压力脉搏波数据进行校正,并且将根据压力脉搏波数据得到的血压数据与测定时刻一起存储在存储部160中。
电源部161向脉搏波检测部110和血压校正部150的各部分供给电源。
显示部162显示血压测定结果或向用户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162例如接收来自存储部160的数据并显示数据的内容。例如,显示部162将压力脉搏波数据与测定时刻一起显示。在此,显示部162仅设置于血压校正部150,但是显示部162也可以设置于脉搏波检测部110。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实时显示在脉搏波检测部110中测定的血压值,血压校正部150显示上次校正时的血压值或显示当前的电源的容量。其结果是,用户能够从显示部得到大量信息。
操作部163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在操作部163中例如具有用于使血压测定部155开始测定的操作按钮和用于进行校正的操作按钮。在此,操作部163仅设置于血压校正部150,但是操作部163也可以设置于脉搏波检测部110。
时钟部164生成时刻并提供给需要的部分。例如,存储部160将时刻与存储的数据一起进行记录。
校正血压判定部判定校正用的血压校正部150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此外,校正血压判定部可以包括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和体动判定部173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脉搏波判定部171从脉搏波测定部181接收脉搏波,判定在某个期间(P2)内脉搏波是否不规则。脉搏波不规则是指脉搏波不是规则的,具体地说,脉搏波的物理量在时间上不规则。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期间中发生了脉搏波缺失的情况下,脉搏波是不规则的。更具体地说,在脉搏波的振幅为零或接近零的值的时间持续某个期间的情况下,脉搏波是不规则的。在实际的装置中,在期间中脉搏波的振幅小于某个阈值的情况下,并且满足该阈值是显著低于振幅的值、且振幅小于某个阈值的期间持续了比某个时间长的条件的情况下,脉搏波是不规则的。该阈值例如设定为振幅的一半或振幅的1/3。
血压判定部172针对每拍从存储部160接收根据校正后的脉搏波得到的血压值,判定在某个期间(P3)内血压值是否变动。血压值变动是指,在某个期间中血压值未收敛在某个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观测脉搏波的振幅、SBP和DBP的期间中的分别从上一拍的增减,在该增减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血压值变动。作为其他定义,例如,预先求出脉搏波判定部171判定脉搏波是否不规则以前的脉搏波的振幅、SBP和DBP各自的平均值,在脉搏波判定部171判定的期间中脉搏波的振幅、SBP和DBP从预先求出的平均值显著增减的情况下,血压值变动。
加速度传感器174测定血压校正部150的加速度并输出时刻和该时刻的加速度(即输出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加速度传感器174例如关于三个轴测定加速度而得到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
体动判定部173接收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74的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判定在某个期间(P1)内是否发生了体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生了体动是指,在某个期间中加速度大于某个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取得加速度传感器174的三个轴的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加速度传感器174的一个以上的轴的加速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设为发生了体动。
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和体动判定部173的输出可以显示在显示部162中。此外,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和体动判定部173的判定在后面用于图8所示的校正动作的控制。
另外,在此说明的脉搏波测定部181、校正部154、血压计算部159、血压测定部155、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和体动判定部173在安装时例如在包含于各部的二级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用于执行上述动作的程序,中央运算装置(CPU)读入该程序并执行运算。另外,二级存储装置例如是硬盘,但是只要是能够存储的装置即可,具有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光磁盘和应用了相变记录技术的存储装置。
接着,参照图4、图5说明在校正部154进行校正前脉搏波测定部181和血压测定部155进行的内容。图4表示了示波法的血压测定中的袖带压力的时间变化和脉搏波信号的大小的时间变化。图4表示了袖带压力的时间变化和脉搏波信号的时间变化,表示了袖带压力随着时间而上升,脉搏波信号的大小伴随该袖带压力上升而逐渐上升并在成为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图5表示了测定每拍的脉搏压力时的脉搏压力的时间序列数据。此外,图5表示了其中一个压力脉搏波的波形。
首先,参照图4简单说明血压测定部155通过示波法进行血压测定时的动作。另外,血压值的计算并不限定于加压过程,也可以在减压过程中进行,但是在此仅表示了加压过程。
当用户通过设置于血压校正部150的操作部163指示基于示波法的血压测定时,血压测定部155开始动作并对处理用存储区域进行初始化。此外,血压测定部155关闭泵和阀156的泵并打开阀,排出袖带158内的空气。接着,进行将压力传感器157的当前时刻的输出值设定为与大气压相当的值的控制(0mmHg调整)。
接着,血压测定部155作为压力控制部起作用,关闭泵和阀156的阀,之后驱动泵,进行向袖带158送出空气的控制。由此,使袖带158膨胀,使袖带压力(图4的Pc)逐渐增大并加压。在该加压过程中,为了计算血压值,血压测定部155利用压力传感器157来监测袖带压力Pc,并取得在被测定部位的手腕的桡骨动脉产生的动脉容积的变动成分,作为图4所示的脉搏波信号Pm。
接着,血压测定部155基于在该时刻取得的脉搏波信号Pm,通过示波法并应用公知的算法来尝试计算血压值(SBP和DBP)。此外,在该时刻因数据不足而尚无法计算血压值的情况下,只要袖带压力Pc未达到上限压力(为了安全例如预先确定为300mmHg(准确地说该值为加压值)),则反复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加压处理。
由此,如果能够计算血压值,则血压测定部155使泵和阀156的泵停止并打开阀,进行排出袖带158内的空气的控制。并且,最后将血压值的测定结果传送给校正部。
接着,参照图5说明脉搏波测定部181测定每拍的脉搏波。脉搏波测定部181例如通过张力计测法来测定脉搏波。
脉搏波测定部181对泵和阀152以及压力传感器153进行控制,以使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成为为了实现最佳的测定而预先决定的最佳按压力,使按压部113的内压增加到最佳按压力并保持。接着,当通过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检测压力脉搏波时,脉搏波测定部181取得该压力脉搏波。
针对每拍检测压力脉搏波作为图5所示的波形,连续地检测各压力脉搏波。图5的压力脉搏波500是一拍的压力脉搏波,501的压力值与SBP对应,502的压力值与DBP对应。如图5的压力脉搏波的时间序列所示,通常,对于每个压力脉搏波,SBP503和DBP504变动。
接着,参照图6说明校正部154的动作。
校正部154利用血压测定部155测定出的血压值,对脉搏波测定部181检测出的压力脉搏波进行校正。即,利用校正部154决定脉搏波测定部181检测出的压力脉搏波的最大值501和最小值502的血压值。
(校正方法)
脉搏波测定部181开始记录压力脉搏波的压力脉搏波数据,依次将该压力脉搏波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60中(步骤S601)。之后,例如用户使用操作部163使血压测定部155启动而使基于示波法的测定开始(步骤S602)。血压测定部155基于脉搏波信号Pm,分别记录通过示波法检测SBP和DBP的SBP数据和DBP数据,并将这些SBP数据和DBP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60中(步骤S603)。
校正部154从压力脉搏波数据中取得与SBP数据和DBP数据对应的压力脉搏波(步骤S604)。校正部154基于与SBP对应的压力脉搏波的最大值501和与DBP对应的压力脉搏波的最小值502来求出校正式(步骤S605)。
(分离型)
参照图7、图2和图3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一例的血压测定装置700。图7是传感器装置710和校正装置750分离的血压测定装置700的功能框图,表示了传感器装置710和校正装置750的详细情况。图2是表示将血压测定装置100佩戴在手腕上的一例的图,是从手掌的上方观察的概要透视图,除了图2和图3的连接部130以外,在血压测定装置700中都是同样的。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佩戴在传感器装置710的手腕侧。图3是佩戴血压测定装置100的示意图,是从横向(手张开时的手指排列的方向)观察手掌的概要透视图,除了图2和图3的连接部130以外,在血压测定装置700中都是同样的。图3表示了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与桡骨动脉正交配置的一例。图3看起来像是血压测定装置700仅放置在手臂手掌侧的手臂上,但是实际上血压测定装置700缠绕在手臂上。图2和图3与一体型同样。
血压测定装置700包括传感器装置710和校正装置750。传感器装置710包括: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时钟部112、按压部113、脉搏波测定部114、泵和阀115、压力传感器116、通信部117、操作部118、显示部119、电源部120、血压计算部121、校正部122、存储部123、体动判定部711、加速度传感器712、血压判定部713和脉搏波判定部714。校正装置750包括:电源部165、血压测定部155、泵和阀156、压力传感器157、袖带158、显示部162、操作部163、时钟部164、通信部151和加速度传感器751。
血压测定装置700为环状,像手镯那样缠绕在手腕等上,根据生物体信息来测定血压。如图2和图3所示,传感器装置710配置在相比校正装置750接近手腕的手掌的一侧。换句话说,传感器装置710配置在相比校正装置750远离肘部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位于桡骨动脉上的方式配置传感器装置710,伴随该配置,校正装置750配置在相比传感器装置710接近肘部的一侧。此外,传感器装置710和校正装置750也能够配置在不同的手臂上。传感器装置710和校正装置750通常优选配置在同一高度。此外,传感器装置710和校正装置750优选与心脏的高度相匹配地配置。
传感器装置710的手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设定成比校正装置750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2小。传感器装置710的手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1设定为40mm以下,更优选为15~25mm。此外,脉搏波检测部110的与手臂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W1设定为4~5cm,校正装置750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W2设定为6~7cm。此外,长度W1和长度W2具有0(或0.5)cm<W2-W1<2cm的关系。根据该关系,W2设定为不会过长,不容易与周围产生干涉。通过将传感器装置710限制在该程度的宽度内,校正装置750能够配置在更靠近手掌侧,能够容易地检测脉搏波并保持测定精度。但是,校正装置750也可以配置在上臂来进行测定。
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时钟部112和按压部113与图1的一体型的脉搏波检测部110同样。此外,由于分离型的传感器装置710与校正装置750分离,所以在传感器装置710内需要使按压部113动作的泵和阀115以及压力传感器116。此外,在传感器装置710内还需要控制泵和阀115以及压力传感器116的脉搏波测定部114。此外,在传感器装置710内还需要电源部120。此外,操作部118和显示部119也可以设置于传感器装置710。
此外,显示部119也显示血压测定结果或向用户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119例如接收来自脉搏波测定部114的数据并显示数据的内容。例如,显示部119将压力脉搏波数据与测定时刻一起显示。
通信部117和通信部151以能够近距离相互交换数据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这些通信部例如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具体地说,具有蓝牙(注册商标)、Transfer Jet(注册商标)、紫蜂(ZigBee)(注册商标)和红外数据通讯(IrDA)(注册商标)等通信方式。
泵和阀115根据来自脉搏波测定部114的指示对按压部113进行加压或减压。压力传感器116监测按压部113的压力并将按压部113的压力值通知给脉搏波测定部114。
电源部120向传感器装置710的各部分供给电源。
加速度传感器712测定传感器装置710的加速度并输出时刻和该时刻的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712与加速度传感器751同样,例如在三个空间轴即x、y、z轴上测定加速度而得到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
此外,操作部118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操作部118例如具有用于使脉搏波测定部114开始测定的操作按钮和用于使通信开始或停止的操作按钮。
存储部123从传感器装置710的脉搏波测定部114与检测时刻一起依次取得并存储压力脉搏波的数据,从血压测定部155取得并存储在该测定部动作时取得的SBP和SBP的测定时刻、以及在该测定部动作时取得的DBP和DBP的测定时刻。此外,存储部123将校正装置的型号信息和(或)固有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该校正装置是在测定的生物体信息(连续血压)计算中使用的校正用的第一生物体信息(由血压测定部155测定)的测定器。其结果是,能够根据测定出的生物体信息知道是用哪个血压计(型号或设备固有编号)校正的。
血压计算部121接收来自校正部122的校正方法,对来自脉搏波测定部114的压力脉搏波数据进行校正,并且将根据压力脉搏波数据得到的血压数据与测定时刻一起存储在存储部123中。
电源部165向校正装置750的各部分供给电源。
操作部163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操作部163例如具有用于使血压测定部155开始测定的操作按钮、用于进行校正的操作按钮、以及用于使通信开始或停止的操作按钮。
时钟部164生成时刻并提供给需要的部分。
脉搏波判定部714从脉搏波测定部114接收脉搏波。其他与一体型脉搏波判定部171同样。
血压判定部713与一体型血压判定部172同样。
加速度传感器751测定校正装置750的加速度,输出时刻和该时刻的加速度(即输出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加速度传感器751也与加速度传感器712同样,在三个轴上测定加速度而得到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
体动判定部711接收来自加速度传感器751和加速度传感器712的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判定在某个期间(P1)内是否发生了体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生了体动是指,在某个期间内加速度大于某个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取得加速度传感器751和加速度传感器712各自的三个轴的加速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加速度传感器751和加速度传感器712的一个以上的轴的加速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设为发生了体动。在此,加速度大于阈值的轴可以在加速度传感器751和加速度传感器712中不同。此外,可以不采用加速度传感器751和加速度传感器712的值,而仅采用任一个加速度传感器的值。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不采用加速度传感器751或加速度传感器712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值的加速度传感器。
另外,在此说明的脉搏波测定部114、校正部122、血压计算部121和血压测定部155在安装时例如在包含于各部的二级存储装置中预先存储用于执行上述动作的程序,中央运算装置(CPU)读入该程序并执行运算。另外,二级存储装置例如是硬盘,但是只要是能够存储的装置即可,具有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光磁盘和应用了相变记录技术的存储装置。
此外,用于执行脉搏波测定部114、校正部122、血压计算部121、血压测定部155、体动判定部711、血压判定部713和脉搏波判定部714进行的动作的程序可以存储在与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不同的服务器等中,并且在其中执行程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传感器装置测定出的脉搏波数据和校正装置测定出的生物体信息即血压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并由服务器进行校正,由服务器从脉搏波得到血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由服务器进行处理,所以存在处理速度提升的可能性。此外,由于从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中去除了脉搏波测定部114、校正部122、血压计算部121和血压测定部155的装置部分,所以各自的大小变小,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配置在能够准确地进行测定的位置。其结果是,减轻了对用户的负担,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准确的血压测定。
接着,参照图8说明血压校正部150和校正装置750的血压测定部155动作而进行用于校正的血压测定(在此使用示波法)时,判定校正动作的继续、中止和再次开始的动作。另外,在此校正动作是表示血压测定部155为了校正而测定血压的动作。此外,图8是设置于图1的血压校正部150的脉搏波判定部171、血压判定部172和体动判定部173进行的动作,并且是设置于传感器装置710的体动判定部711、血压判定部713和脉搏波判定部714进行的动作。该判定部可以位于传感器装置710或校正装置750,也可以向位于血压测定装置700外的服务器装置输入必要的信息并执行进行图8所示的步骤的程序。
首先,当检测出血压测定部155开始了用于校正的血压测定时,加速度传感器751和加速度传感器712(或加速度传感器174,以下括号内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检测加速度,并向体动判定部711(或体动判定部173)传送加速度(步骤S801)。体动判定部711(或体动判定部173)判定在某个决定的期间(P1)内加速度是否小于阈值(TH1)(步骤S802)。
在判定为加速度小于TH1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校正动作,脉搏波判定部714(脉搏波判定部171)检测脉搏波(步骤S803)。脉搏波判定部714(脉搏波判定部171)判定在某个决定的期间(P2)内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步骤S804)。在脉搏波判定部714(脉搏波判定部171)判定为脉搏波不是不规则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校正动作,血压判定部713(血压判定部172)从存储部123(存储部160)针对每拍接收基于脉搏波的血压值(步骤S805)。血压判定部713(血压判定部172)判定在某个决定的期间(P3)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步骤S806)。在血压判定部713(血压判定部172)判定为血压值不变动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校正动作(步骤S8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802中判定为加速度在某个期间P1内大于阈值TH1而发生了体动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804中判定为脉搏波在某个期间P2内不规则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806中判定为在某个期间P3内血压值变动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809并暂时中止校正动作(步骤S809)。然后,在某个期间(P0)后再次开始校正动作(步骤S810),返回到步骤S801。在步骤S808中未判定为校正动作结束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801,在判定为校正动作结束的情况下,该动作结束。
在此,步骤S802、S804、S806在时间上分前后,但是例如这些步骤也可以在同一期间内进行步骤S801、S803、S805,几乎同时进行步骤S802、S804、S806的判定。
另外,该流程图只不过是一例,例如可以是在步骤S802、步骤S804和步骤S806中的任意一个为是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807的动作。
此外,可以在由血压测定部155开始测定之前,在图8的步骤中判定是否可以进行测定,在判定为“可以(OK)”的情况下(步骤S807)开始测定,在步骤S802、S804、S806中任意一个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不开始测定(或中断),在经过某个时间后再次重试。
此外,在血压测定部155的测定结果出来时,测定中的血压测定部155的压力脉搏波信息和加速度信号根据情况而成为脉搏波的变动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信息,在作为校正值判定为“不可(NG)”的情况下(在步骤S802、S804、S806中的任意一个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作为校正值采用,在经过某个时间后再次重试。
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在一体型中,通过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的脉搏波检测部、间歇地测定生物体信息(第一生物体信息)的血压测定部、以及在物理上连接脉搏波检测部和血压测定部而一体化的连接部,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变得紧凑,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测定,对用户来说便利性高。此外,由于校正装置基于血压测定部测定出的生物体信息对脉搏波进行校正,所以能够根据脉搏波计算精度良好的生物体信息,用户能够简单地得到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此外,由于血压测定部仅间歇地进行测定,所以减少了血压测定部干涉用户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分离型中,由于传感器装置与校正装置分离,所以减少了考虑校正装置的对位的必要性,能够与最佳位置相匹配地配置传感器装置的压力脉搏波传感器。利用校正装置测定出的第一血压值对脉搏波进行校正,根据脉搏波计算第二血压值,因此能够根据脉搏波计算精度良好的生物体信息,用户能够简单地得到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此外,由于校正装置也独立,所以能够不依赖于传感器装置的配置,容易设置在容易进行校正的位置。通过在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的两者中都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并对它们的时间履历进行比较,能够掌握传感器装置、校正装置的动作的履历和高度的履历,因此能够推定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的位置关系。其结果是,能够判定是否正确地佩戴了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
进而,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校正动作中的判定,能够尽可能地排除体动、不规则的脉搏波和变动的血压在对血压进行校正时成为噪声的要素。其结果是,能够正确地实现所希望的血压校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例如检测通过被测定部位(例如左手腕)的桡骨动脉的压力脉搏波(张力测量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可以将通过被测定部位(例如左手腕)的桡骨动脉的脉搏波作为阻抗的变化进行检测(阻抗方式)。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可以包括:发光元件,朝向通过被测定部位中对应的部分的动脉照射光;以及受光元件,接收该光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并且将动脉的脉搏波作为容积的变化进行检测(光电方式)。此外,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可以包括与被测定部位抵接的压电传感器,将通过被测定部位中对应的部分的动脉的压力的应变作为电阻的变化进行检测(压电方式)。此外,压力脉搏波传感器111可以包括:发送元件,向通过被测定部位中对应的部分的动脉发送电波(发送波);以及接收元件,接收该电波的反射波,并且将由动脉的脉搏波引起的动脉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作为发送波与反射波之间的相位的偏移进行检测(电波照射方式)。另外,只要能够观测能够计算血压的物理量,也可以应用除了这些以外的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定血压测定装置100配置在作为被测定部位的左手腕上,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佩戴在右手腕上。被测定部位只要动脉通过即可,可以是除了手腕以外的上臂等上肢,也可以是脚踝、大腿等下肢。
本发明的装置能够由计算机以及程序实现,可以将程序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供。
此外,以上各装置及其装置部分能够分别由硬件结构或硬件资源和软件的组合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实施。作为组合结构的软件使用一种程序,该程序通过预先从网络或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安装在计算机中,并由该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使该计算机实现各装置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身,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此外,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一些结构要素。此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如以下的附记那样记载,但是不限定于以下记载。
(附记1)
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具备第一硬件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为包括:
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
判定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
所述存储器具备存储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存储部。
(附记2)
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包括具备第一硬件处理器的传感器装置以及具备第二硬件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校正装置,
所述第一硬件处理器构成为:
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向所述传感器装置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数据,
所述第二硬件处理器构成为:
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接收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
判定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
所述存储器具备存储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的存储部。
(附记3)
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判定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
(附记4)
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向所述传感器装置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数据,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判定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使用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

Claims (11)

1.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具备:
检测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测定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计算部,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
校正血压判定部,判定所述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2.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具备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装置具备:
测定部,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以及
发送部,向所述传感器装置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数据,
所述传感器装置具备:
检测部,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接收部,接收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
计算部,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
校正血压判定部,判定所述测定部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还具备检测体动信息的体动检测部,
所述计算部利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根据所述校正后的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
所述校正血压判定部具备:
体动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体动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一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体动;
脉搏波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脉搏波,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二期间内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以及
血压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三期间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
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未发生体动、在所述第二期间内脉搏波不是不规则、且在所述第三期间内血压值不变动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部利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根据所述校正后的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
所述传感器装置还具备检测所述校正装置的体动信息的体动检测部,
所述校正血压判定部具备:
体动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体动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一期间内是否发生了体动;
脉搏波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脉搏波,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二期间内脉搏波是否不是不规则;以及
血压判定部,在对所述脉搏波进行校正之前,基于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判定在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中的第三期间内血压值是否不变动,
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未发生体动、在所述第二期间内脉搏波不是不规则和在所述第三期间内血压值不变动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继续进行测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为在所述第一期间内发生了体动、或判定为在所述第二期间内脉搏波不规则、或者判定为在所述第三期间内血压值变动的情况下,所述测定部停止测定,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开始所述测定部的测定。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动检测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体动判定部当在所述第一期间内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示的加速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体动,
所述脉搏波判定部当在所述第二期间内所述脉搏波的振幅小于第二阈值的期间持续了比某个时间长的情况下,判定为脉搏波不规则,
所述血压判定部测定所述脉搏波的振幅、收缩压和舒张压各自的以拍为单位的增减,在增减超过了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血压值发生了变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比从所述检测部得到的第二生物体信息更高精度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针对每拍检测所述脉搏波,
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体信息是血压。
9.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
判定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
10.一种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是具备传感器装置和校正装置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生物体信息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校正装置中包括:
间歇地测定第一生物体信息;以及
向所述传感器装置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数据,
在所述传感器装置中包括:
在时间上连续地检测脉搏波;
接收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并根据所述脉搏波计算第二生物体信息;以及
判定所述第一生物体信息的测定结果是否正常,
在未判定为正常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测定并在经过了某个期间后再次开始测定,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测定。
11.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发挥功能。
CN201880017643.3A 2017-03-15 2018-03-12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430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0616 2017-03-15
JP2017-050616 2017-03-15
PCT/JP2018/009567 WO2018168796A1 (ja) 2017-03-15 2018-03-12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807A true CN110430807A (zh) 2019-11-08
CN110430807B CN110430807B (zh) 2022-08-23

Family

ID=63523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7643.3A Active CN110430807B (zh) 2017-03-15 2018-03-12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4570B2 (zh)
JP (1) JP6728474B2 (zh)
CN (1) CN110430807B (zh)
DE (1) DE112018001387T5 (zh)
WO (1) WO20181687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4013B1 (en) * 2018-06-12 2022-11-22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WO2021229276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Aktiia Sa Method for monitoring blood pressure of a user using a cuffless monitoring device
US20220378376A1 (en) * 2021-05-26 2022-12-01 Pixart Imaging Inc.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ing system capable of sensing motion or calibrating biological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mo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2690A (ja) * 2001-03-21 2002-09-24 Nippon Colin Co Ltd 連続血圧監視装置
CN101327121A (zh) * 2007-06-22 2008-12-24 香港中文大学 一种生理参数测量装置
CN104138253A (zh) * 2013-05-11 2014-11-12 吴健康 一种无创动脉血压连续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05007809A (zh) * 2013-02-26 2015-10-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装置
JP2017029602A (ja) * 2015-08-05 2017-02-0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CN106419878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血压估计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4926B2 (ja) 1988-03-23 1997-10-22 コーリン電子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H11206723A (ja) 1998-01-27 1999-08-03 Ueda Avance Kk 血圧測定装置
JP3688256B2 (ja) 2002-09-25 2005-08-24 コーリンメディカル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非観血連続血圧監視装置
JP2005312741A (ja) 2004-04-30 2005-11-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子血圧計及び血圧測定方法
JP2008012230A (ja) * 2006-07-10 2008-01-24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脈波出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162059B1 (en) * 2007-06-12 2021-01-13 Sotera Wireless, Inc. Vital sign monito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using optical, electrical, and pressure waveforms
JP201220051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電子血圧計および電子血圧計のデータ表示方法
JP5613922B2 (ja) * 2012-02-23 2014-10-29 株式会社タニタ 血圧測定装置および血圧測定方法
JP6406624B2 (ja) * 2014-05-13 2018-10-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る生体情報測定システム
US10299734B2 (en) * 2015-10-02 2019-05-28 Covidien Lp Medical device with adaptive power consumption
WO2018030380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血圧状態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72690A (ja) * 2001-03-21 2002-09-24 Nippon Colin Co Ltd 連続血圧監視装置
CN101327121A (zh) * 2007-06-22 2008-12-24 香港中文大学 一种生理参数测量装置
CN105007809A (zh) * 2013-02-26 2015-10-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装置
CN104138253A (zh) * 2013-05-11 2014-11-12 吴健康 一种无创动脉血压连续测量方法和设备
JP2017029602A (ja) * 2015-08-05 2017-02-0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電子血圧計
CN106419878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血压估计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1387T5 (de) 2019-12-05
CN110430807B (zh) 2022-08-23
WO2018168796A1 (ja) 2018-09-20
US11564570B2 (en) 2023-01-31
JPWO2018168796A1 (ja) 2019-11-14
US20190380580A1 (en) 2019-12-19
JP6728474B2 (ja) 202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1137B2 (en) Sensing at least one b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rate 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f a subject
CN102014737B (zh) 患者的非接触呼吸监测和用于光电容积描记术测量的光学传感器
JP2019072552A (ja) 個人健康データ収集
US20170020399A1 (en) Methods Circuits Assemblies Devic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achine Executable Code for Biological Sensing
CN101181156B (zh) 用于监测运动的设备和方法
US10722125B2 (en) Blood pressure signal acquisition using a pressure sensor array
CN107249444A (zh) 可穿戴血液动力传感器
JP6969561B2 (ja) 血圧測定装置、血圧測定方法及び血圧測定プログラム
WO2015193917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ff-less blood pressure (bp) measurement of a subject
CN110381819A (zh) 生物信息测定装置、方法和程序
CN110430807A (zh)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JP2003062033A (ja) 経穴探査装置および治療効果判定装置
JP2011104208A (ja) 脈波伝播速度測定装置
JP202307679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816400B2 (ja) 循環動態測定装置
JP6837881B2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80143A1 (ja)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CN110402105A (zh) 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CN110430806A (zh) 人体信息测定装置、方法和程序
CN110381818A (zh) 生物信息测定装置、方法和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