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8007B -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8007B
CN110418007B CN201910715401.8A CN201910715401A CN110418007B CN 110418007 B CN110418007 B CN 110418007B CN 201910715401 A CN201910715401 A CN 201910715401A CN 110418007 B CN110418007 B CN 110418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formation
receiver
sent
information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5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8007A (zh
Inventor
刘俊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54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8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8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8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8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本发明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信息的收发在通讯领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手机中的短信应用程序具备发送阅读报告的功能,即用户A发送短信给用户B,如果用户B阅读了该条短信,那么用户A会接收到B已经阅读了该条目标信息的通知。但是,当用户A发送了一条很重要的目标信息(如会议通知、机票目标信息等)给用户B时,若用户B没有及时查阅,此时用户A无法接收到阅读报告;并且一段时间后用户A很可能忽略了用户B尚未读取该条重要目标信息,因此会导致目标信息并未及时传达,从而对用户A或者用户B造成一定损失。可见,无法提醒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重要信息尚未被信息的接收方阅读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包括:
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装置,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信息提醒方法:
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下信息提醒方法:
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提醒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请参见图1,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目标信息用于表示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任一条信息,此处的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短信应用程序发送的信息、通过即时通信应用发送的信息、通过email应用程序发送的信息等等。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用于表示目标信息的特征(如时间特征、等级特征等),其中,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目标信息的优先级、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目标信息的时效性等等。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定义了目标信息从被发送开始的持续时长,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可以通过计时器进行记录,例如: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将计时器清零并启动计时器,计时器开始记录该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目标信息的优先级规定了目标信息具有不同的处理等级,例如:高优先级的目标信息可以优先被提醒;其中,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例如:当用户编辑目标信息时,可以直接设置该目标信息的优先级;目标信息的优先级也可以根据目标信息的具体内容确定,例如:当编辑完成目标信息后,应用程序可以检测该目标信息是否包含目标关键词(如是否包含日期,“请回复”等关键词),若包含目标关键词,则可以设置该目标信息为高优先级。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表示目标信息可以是由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在等待一段时长后再将目标信息发送至目标信息的接收方,例如:用户编辑完成目标信息后,可以设置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如两小时),则该目标信息将在两小时后发送至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目标信息的时效性规定了目标信息的有效时间范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某信息的优先级较高,表明该信息较为重要,因此可以将其时效性设置得更长;再如:某信息中包含了该信息的有效时间,如10分钟内回复有效,那么可根据该有效时间(10分钟)为信息设置时效性。具体地,可以根据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来判断目标信息是否失效,例如:若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超出时效规定的有效时间范围,则目标信息已失效,否则,目标信息未失效。
S102,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用于判断是否需要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其中,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包括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预警时长,第二预警时长,优先级阈值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对应不同的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例如:若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设置为第一预警时长为60分钟,则对应的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为在目标信息发送后的60分钟将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又例如:若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设置为优先级阈值为第二优先级,第二预警时长为40分钟,则对应的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为若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大于或等于第二优先级(如目标信息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则在目标信息发送后的40分钟将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第一预警时长来设置信息提醒条件,或者输入优先级阈值和第二预警时长来设置信息提醒条件;其中,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可以是针对一般信息都适用的一类提醒条件,例如:包含打招呼、节日问候等内容的信息被提醒的重要程度较低,则该类信息都适用于如第一预警时长所对应的一类提醒条件;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也可以是针对重要信息而设置的另一类提醒条件,例如:包含会议、机票等重要内容的信息需要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及时阅读,则该类信息可以是如优先级阈值和第二预警时长所对应的一类提醒条件。
S103,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当确定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时,还需进一步判断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该目标信息,若已阅读,则无需提醒该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否则,若未阅读,则提醒该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可以理解的是,在信息的收发过程中,信息的接收方接收信息后,通常会向该信息的发送方反馈已接收到该信息;同样的,信息的接收方阅读信息后,通常会向该信息的发送方反馈已阅读该信息。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判断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阅读所述目标信息可以包括检测是否收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例如,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发送信息后,通常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将收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反馈的递送报告,所述递送报告用于向目标信息的发送方提示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接收到目标信息;若收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则确认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收到该目标信息;否则,若未收到,则确认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收到该目标信息。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判断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该目标信息的方法可以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例如: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发送目标信息之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检测是否收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若收到已读收条,则确认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该目标信息;否则,若未收到,则确认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该目标信息。
S104,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当确定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在预警时长内未阅读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可以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其中,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向目标信息的发送方主动输出提醒,或者不主动输出提醒。其中,输出提醒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提醒信息,播放信息提示音,修改目标信息的显示效果等等;例如:在目标信息的发送方的显示界面显示提醒信息,其中,该提醒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待执行的操作(如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是否重新发送该目标信息)。
可选的,目标信息的发送方也可以不主动输出提醒(例如所述目标信息的发送方设置了免打扰模式)。针对所述目标信息的发送方不主动提醒的情况,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发送方需要了解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可以通过申请查看所述目标信息的发送状态或阅读状态从而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该步骤可参考图1所示的步骤S101,在此不赘述。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该步骤可参考图1所示的步骤S102,在此不赘述。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目标信息的第二预警时长,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s12,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s13,检测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
s14,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s15,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可选的,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目标信息的第一预警时长,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
s22,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s23,检测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s24,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s25,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其中,当检测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超过第一预警时长后,需要进一步检测在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若收到,则无需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否则,若未收到,则需要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该目标信息尚未被阅读。
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第二预警时长和优先级阈值,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s32,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s33,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s34,检测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s35,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s36,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可选的,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第一预警时长和优先级阈值,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s42,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
s43,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s44,检测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s45,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s46,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其中,当信息中包含目标关键词(如会议信息,机票信息等)时,表示该信息需要信息的接收方及时地阅读,则本实施例中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对应的,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优先级阈值,例如,当目标信息的优先级高于优先级阈值时,一旦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超过第一预警时长,则检测在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若收到,则无需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否则,若未收到,则需要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该目标信息尚未被阅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警时长比第二预警时长短,即高优先级的目标信息将在更短的时间内被检测,以便于更及时地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
可选的,执行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的步骤之后,若判断结果为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小于优先级阈值,则对于该目标信息,判断该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或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警时长,若是,则确定该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继续执行检测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的步骤。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多个目标信息被发送时,将分别记录各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并分别判断各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提醒条件。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若多个目标信息中存在至少两个目标信息,所述两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均包括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则可以按照优先级顺序对各个目标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存在多个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信息1和目标信息2,其中,目标信息1和目标信息2的检测参数均包括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如目标信息1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目标信息2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则按照优先级顺序,首先对目标信息1进行处理,即首先判断目标信息1的优先级是否满足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满足,再执行判断目标信息1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目标信息1的步骤。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若多个目标信息中存在至少一个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不包括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则对于多个目标信息,优先处理有优先级参数的目标信息,再按照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进行排序,依序处理没有优先级参数的目标信息;例如:存在多个目标信息,包括目标信息1、目标信息2和目标信息3,其中,目标信息1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目标信息2和目标信息3没有优先级参数,则首先对目标信息1进行处理;由于目标信息2的已发送时长为60分钟,目标信息3的已发送时长为30分钟,则首先对目标信息3进行,然后对目标信息2进行处理。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在接收到目标信息未被阅读或目标信息未送达的提醒后,可以进一步对该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是重新向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目标信息,避免该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错过重要的信息。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目标信息的时效性判断该目标信息是否失效,若该目标信息已失效,则停止记录该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以停止提醒;例如:若目标信息包含的内容有会议日期,则判断该目标信息包含的会议日期是否已经超过当前的日期,若超过,则表示该目标信息已失效,则停止记录该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以停止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根据上述信息提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方法的应用场景,请参见图2a至图2c,该应用场景为目标信息的发送方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以手机为例,假设上述信息提醒方法被设置于手机中,流程如下:(1)用户打开信息应用程序,可以进入信息提醒条件的设置界面,并在该信息提醒条件的设置界面输入设置信息,其中,由于信息的提醒条件不限于一种,用户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信息提醒条件,如图2a和图2b所示;(2)用户发送目标信息后,后台开始记录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其中,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假设目标信息为包含会议内容的重要信息,后台将启动计时器记录该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并且获取该目标信息的优先级;(3)当目标信息的优先级超过优先级阈值时,若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超过第二预警时长,检测是否已收到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反馈的已读收条;(4)若未收到已读收条,则播放信息提示音,并且在用户界面弹出提示框,提醒用户是否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如图2c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基于上述信息提醒方法的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提醒装置,该信息提醒装置可以是运行于终端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以用于执行信息提醒方法中的相应步骤。请参见图3,该装置可包括:
记录单元301,用于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判断单元303,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处理单元304,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还用于:
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还用于:
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检测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还用于:
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还用于:
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检测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还用于:
在存在多个目标信息的情况下,分别判断各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是否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
若包括,则按照优先级顺序对所述各个目标信息执行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
在一种实施例中,判断单元303还用于:
若存在多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不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则按照已发送时长顺序对所述各个目标信息执行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
在一种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04还用于重新向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处理单元304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时效性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失效;
若所述目标信息已失效,则停止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基于上述信息提醒方法、应用场景及装置的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可以被应用于上述信息提醒方法及应用场景中,以用于执行信息提醒方法中的相应步骤。请参见图4,该终端的内部结构可包括处理器、网络接口及存储器。其中,终端内的处理器、通信接口及存储器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通信接口是实现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处理器(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终端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存储器(Memory)是终端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存储器既可以包括终端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终端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在该存储器中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存储器中存放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一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检测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
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检测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在存在多个目标信息的情况下,分别判断各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是否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
若包括,则按照优先级顺序对所述各个目标信息执行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若存在多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不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则按照已发送时长顺序对所述各个目标信息执行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重新向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时,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时效性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失效;
若所述目标信息已失效,则停止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醒目标信息的发送方已发送的目标信息尚未被目标信息的接收方阅读,避免重要信息未及时传达而导致损失。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其中,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第一预警时长和优先级阈值;
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判断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包括: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检测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
若是,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与第二预警时长;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包括:
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检测所述第二预警时长内是否收到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的已读收条或所述目标信息的已送达提示信息;
若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若未收到,则确认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存在多个目标信息的情况下,分别判断各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是否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
若包括,则按照优先级顺序对所述各个目标信息执行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存在多个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不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则按照已发送时长顺序对所述各个目标信息执行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输出提醒;或者,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未阅读或未送达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重新向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时效;所述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信息的时效性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失效;
若所述目标信息已失效,则停止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
12.一种信息提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当目标信息被发送时,记录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其中,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包括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参数包括第一预警时长和优先级阈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是否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优先级大于或等于优先级阈值,比较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与第一预警时长;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已发送时长和所述目标信息的延迟发送时长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则确定所述目标信息的检测参数满足所述目标信息的提醒条件;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预警时长内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是否已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已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未阅读所述目标信息或所述目标信息未送达所述目标信息的接收方,则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提醒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提醒方法。
CN201910715401.8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18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5401.8A CN110418007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5401.8A CN110418007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007A CN110418007A (zh) 2019-11-05
CN110418007B true CN110418007B (zh) 2023-11-07

Family

ID=6836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5401.8A Active CN110418007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800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910A (zh) * 2014-06-20 2014-09-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信消息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13121A (zh) * 2016-12-23 2017-05-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即时消息状态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83316A (zh) * 2016-09-29 2017-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910A (zh) * 2014-06-20 2014-09-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即时通信消息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83316A (zh) * 2016-09-29 2017-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13121A (zh) * 2016-12-23 2017-05-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即时消息状态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8007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0102020A (ru) Обмен сообщениями по принципу when-free
US200801264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a set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s
CN103188370B (zh)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US8041342B2 (en) Moving notification message
JP4924602B2 (ja) 着信拒否装置、着信拒否方法及び着信拒否プログラム
EP2648430B1 (en) Method of receipting for electronic mai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385189A (zh) 一种未读即时通信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EP324709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4570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US9531818B2 (en)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70106948A1 (en) Improving message reply func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s
CN114049101A (zh) 一种电子邮件的发送方法、接收答复方法及邮件助手
CN110418007B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9547842B2 (en) Out-of-office electronic mail messaging system
KR20050088011A (ko) 모바일 메시지 수신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메시지 수신 및수신거부 방법
KR10124517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문자메시지 수신여부 확인방법
CN102036191A (zh)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01998328A (zh)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传送文本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KR20130012183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864083B (zh) 一种消息提示拦截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
KR10106707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스팸 메시지 발송 차단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13924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0622872B1 (ko) 수신 용량을 고려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로의 메시지 서비스제공 방법
JP202311398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70068517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메시지의 자동삭제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