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8370B -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8370B
CN103188370B CN201110445522.9A CN201110445522A CN103188370B CN 103188370 B CN103188370 B CN 103188370B CN 201110445522 A CN201110445522 A CN 201110445522A CN 103188370 B CN103188370 B CN 1031883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mpting
mobile terminal
call
event
short mess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55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8370A (zh
Inventor
金磊
郭统一
马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455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88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88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8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83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第一应用是否有新事件到达,若新事件到达,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被处理,若没有事件到达,则继续检测;若到达新事件未被处理,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否则继续检测;若所述新事件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则以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来提醒第一应用的新事件。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方法的系统。上述方法和系统,对符合提醒条件的事件启动提醒处理流程,能够在事件到达后及时提醒用户,防止用户错过处理事件的时机,避免因此发生的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例如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平板电脑的应用等,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另外,像手机的基本功能中的电话和短信也是信息交流方式之一,由于信息繁多,人们通常会在一些情况下因为没有及时接收到信息并对相应事件进行处理而造成不便甚至损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提醒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
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第一应用是否有新事件到达,若新事件到达,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被处理,若没有事件到达,则继续检测;若到达新事件未被处理,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否则继续检测;若所述新事件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则以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来提醒第一应用的新事件。
优选地,所述新事件包括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正在呼叫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以及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当所述新事件为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时,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接来电未被查看且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时,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读短信未被查看或包含敏感字符,且未读短信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推送信息未被查看且该应用程序具有提醒权限。
优选地,所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正在呼叫来电,所述提醒条件为预设的管理规则,还包括:提供用户赋予或取消该正在呼叫来电提醒权限的选项,并在随后的流程中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优选地,所述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为移动终端的闹钟。
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系统,包括: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第一应用是否有新事件到达;提醒处理模块,若事件到达,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被处理,若没有事件到达,则继续检测;若到达新事件未被处理,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否则继续检测;若所述新事件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则以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来提醒第一应用的新事件。
优选地,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正在呼叫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以及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接来电未被查看且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读短信未被查看或是否包含敏感字符,且未读短信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推送信息未被查看且该应用程序具有提醒权限。
优选地,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正在呼叫来电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管理规则,提供用户赋予或取消该正在呼叫来电提醒权限的选项,并在随后的提醒处理流程中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优选地,所述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为移动终端的闹钟。
上述方法和系统,对符合提醒条件的事件启动提醒处理流程,能够在事件到达后及时提醒用户,防止用户错过处理事件的时机,避免因此发生的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5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系统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流程图。涉及的移动终端是任何具有通信功能、或者至少是具有接收信息功能,并且兼具数据处理功能的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以及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检测第一应用是否有新事件到达,若新事件到达,则执行步骤S120,若没有新事件到达,则执行步骤S110。所述新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中的未接来电、正在呼叫来电、未读短信、智能终端内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等。相应的检测上述事件是否到达的方式包括读取未接来电提示列表、获取来电通知、读取未读短信列表以及获取推送信息通知等。
S120: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被处理,若是,则执行步骤S130,否则执行步骤S110。若被处理,则不要再次提醒,转入步骤S110继续检测是否有新事件到达;否则启动下面的流程。
S130: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140,否则执行步骤S110。提醒条件是对事件是否需要提醒的判断标准,对应于对所述事件的提醒需求,例如未接来电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未被查看、未读短信包含敏感字符等,这些情况下,用户可能具有很强的提醒需求,需要针对该事件进行提醒。当事件符合提醒条件时,即可对该事件进行提醒处理。提醒条件还可以包括第一应用对第二应用的权限。对于具有提醒权限的来源,按照既定的提醒方式发出提醒。本实施例中,提醒的方式主要是调用移动终端所具有的闹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提醒方式,例如驱动终端上具有的提示灯闪烁或者使终端屏幕闪烁等。
S140:以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来提醒第一应用的新事件。第二应用是不同于第一应用的程序,本实施例中,第二应用是闹钟。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其他方式。
在首次触发提醒后,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再次或多次提醒,以确保用户能够被提醒到。在用户对该提醒的事件处理后,该提醒即中止。
以下以5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的事件提醒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未接来电,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接来电未被查看。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10:读取未接来电提示列表。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与未接来电列表的区别在于未被查看的未接来电处于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已被查看的未接来电处于未接来电列表中。
S220:判断未接来电提示列表是否为空,若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不为空,则执行步骤S230,否则执行步骤S210。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为空表示没有新的未接来电或者未接来电已经被处理。在没有可以处理的事件时会返回到步骤S210循环执行,为节约系统资源,循环执行应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的选择以达到检测的及时性和节约系统资源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为准。
S230:对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未接来电的存在时间进行计时累加。未接来电可能包括一个联系人的多次来电或者多个联系人的来电,计时累加的时间从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首次未接来电开始。
S240:判断所述存在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250,否则执行步骤S230。预设时间是预先设置的时间长度,例如10分钟等。存在时间大于预设时间表示符合提醒条件。
S250: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240,否则结束。未接来电的联系人非常重要时,自然应该具有提醒权限,未接来电的联系人是用户不想联系的人时,则不应该提醒,因而也不应该具有提醒权限。联系人的提醒权限可以由用户指定赋予,或者根据联系的频度自动赋予。
S260:提醒。调用手机闹钟提醒或其他方式提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正在呼叫来电,所述提醒条件为预设的管理规则。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0:获取来电通知。当手机来电时,都会产生响铃信号或振动信号。通过检测该响铃信号或振动信号即可获取来电通知。
S320:判断所述来电是否符合预设的管理规则,若是,则执行步骤S330,否则结束。预设的管理规则包括:是否对所有来电启用提醒、对规定列表中的联系人的来电启用或不启用提醒等等。当来电时机不当,用户不方便接听时,可以根据管理规则启用提醒。
S330:提供用户赋予或取消该正在呼叫来电提醒权限的选项。在来电呼叫的过程中,给予用户针对该正在呼叫来电的处理方式的选择,例如拒绝接听、稍后提醒等。
S340: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350,否则结束。此步骤同实施例2的步骤S250。
S350:提醒。调用手机闹钟提醒或其他方式提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未读短信,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读短信未被查看,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410:扫描短信收件箱。
S420:判断收件箱内是否有未读短信,若是,则执行步骤S430,否则执行步骤S410。
S430:对未读短信从接收到开始计时累加。未读短信可能包括一个联系人的多条短信或者多个联系人的短信,计时累加的时间从收件箱中的首条未读短信开始。
S440:并判断累加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450,否则执行步骤S430。预设时间是预先设置的时间长度,例如10分钟等。累加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表示符合提醒条件。
S450: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440,否则结束。此步骤同实施例2的步骤S250。
S460:提醒。调用手机闹钟提醒或其他方式提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未读短信,所述提醒条件是在该未读短信中包含预设的敏感字符。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510:扫描短信收件箱。
S520:判断收件箱内是否有未读短信,若是,则执行步骤S530,否则执行步骤S510。
S530:对所述未读短信中的短信内容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是对所有短信均进行分析,分析的方式是关键字对比。
S540:判断短信内容是否包含预设的敏感字符,若是,则执行步骤S540,否则执行步骤S510。预先设置的敏感字符是判断一条短信可能内容的关键字或关键词,例如“心情不好”、“烦躁”等,包含这类敏感字符的短信有较大概率是发信人的状态不佳,需要找人倾诉,因此通常有提醒的必要。再比如“订单”、“客户”等,可能是重要的商业信息,包含这类敏感字符的短信有较大概率与用户本身利益有关,也有提醒的必要。因此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也能提供一些提醒需求。
S550: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540,否则结束。此步骤同实施例2的步骤S250。
S560:提醒。调用手机闹钟提醒或其他方式提醒。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所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所述提醒条件为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推送信息未被查看,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610:获取推送信息通知。应用程序的推送信息到达时,通常都会有到达信号,用于调用移动终端的提醒模块(声音、振动等)。
S620:对推送信息从到达时开始计时累加。当有多种应用程序的推送信息或者同一应用程序有多条推送信息时,计时累加的时间从首条推送信息开始。
S630:判断累加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640,否则执行步骤S620。
S640:判断该应用程序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执行步骤S650,否则结束。应用程序的提醒权限可以由用户指定赋予,或者根据使用的频度自动赋予。
S650:提醒。调用手机闹钟提醒或其他方式提醒。
可以理解,上述多个实施例的处理过程可以在一个移动终端中同时进行处理,或者仅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处理,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多种提醒需求。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系统。该系统包括事件检测模块100和提醒处理模块200。其中事件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事件是否到达,并将到达事件发送给提醒处理模块200,由提醒处理模块200判断到达事件是否符合提醒条件,对符合提醒条件的事件,启动提醒处理流程。
对应于实施例1,事件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未接来电是否到达,提醒处理模块200用于判断该未接来电在预设的时间内是否被查看,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对应于实施例2,事件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是否有正在呼叫来电,提醒处理模块200用于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是否符合预设的管理规则,在联系人提供用户赋予或取消该正在呼叫来电提醒权限的选项,并在随后的提醒处理流程中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对应于实施例3,事件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是否有未读短信,提醒处理模块200用于判断该未读短信在预设的时间内是否被查看,及所述未读短信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对应于实施例4,事件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是否有未读短信,提醒处理模块200用于分析该未读短信内容,并判断该未读短信是否包含预设的敏感字符,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对应于实施例5,事件检测模块100用于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推送信息,提醒处理模块200判断该推送信息在预设的时间内是否被查看,判断所述推送信息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可以理解,事件检测模块100可以对未接来电、正在呼叫来电、未读短信以及应用程序的推送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检测,提醒处理模块200进行相应的提醒判断,以及进行相应的提醒处理,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多种提醒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第一应用是否有新事件到达,若新事件到达,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被处理,若没有事件到达,则继续检测;
若到达新事件未被处理,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否则继续检测;
若所述新事件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则以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来提醒第一应用的新事件;
所述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为移动终端的闹钟;
所述新事件包括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正在呼叫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以及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新事件为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时,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接来电未被查看且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时,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读短信未被查看或包含敏感字符,且未读短信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所述提醒条件是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推送信息未被查看且该应用程序具有提醒权限;
对预设时间内未接来电未被查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未接来电提示列表;
判断未接来电提示列表是否为空,若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不为空,对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未接来电的存在时间进行计时累加,否则继续读取未接来电提示列表;计时累加的时间从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首次未接来电开始;
判断所述存在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否则继续对未接来电进行计时累加;
若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则提醒,否则结束;
对预设时间内未读短信未被查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扫描短信收件箱;
判断收件箱内是否有未读短信,若是,对未读短信从接收到开始计时累加,否则继续扫描短信收件箱;计时累加的时间从收件箱中的首条未读短信开始;
判断累加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否则继续未读短信进行计时累加;
若未读短信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则提醒,否则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正在呼叫来电,所述提醒条件为预设的管理规则,还包括:
提供用户赋予或取消该正在呼叫来电提醒权限的选项,并在随后的流程中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3.一种移动终端事件提醒系统,包括:
事件检测模块,检测第一应用是否有新事件到达;
提醒处理模块,若事件到达,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被处理,若没有事件到达,则继续检测;若到达新事件未被处理,则判断所述新事件是否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否则继续检测;若所述新事件符合第二应用的提醒条件,则以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来提醒第一应用的新事件;
所述第二应用的提醒方式为移动终端的闹钟;
所述事件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正在呼叫来电、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以及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终端的未接来电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接来电未被查看且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未读短信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未读短信未被查看或是否包含敏感字符,且未读短信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当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推送信息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该推送信息未被查看且该应用程序具有提醒权限;
对预设时间内未接来电未被查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未接来电提示列表;
判断未接来电提示列表是否为空,若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不为空,对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未接来电的存在时间进行计时累加,否则继续读取未接来电提示列表;计时累加的时间从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首次未接来电开始;
判断所述存在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判断所述未接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否则继续对未接来电进行计时累加;
若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则提醒,否则结束;
对预设时间内未读短信未被查看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扫描短信收件箱;
判断收件箱内是否有未读短信,若是,对未读短信从接收到开始计时累加,否则继续扫描短信收件箱;计时累加的时间从未接来电提示列表中的首次未接来电开始;
判断累加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若是,则判断所述未读短信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否则继续未读短信进行计时累加;
若未读短信的联系人具有提醒权限,则提醒,否则结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事件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检测模块检测到事件为移动电话中的正在呼叫来电时,所述提醒处理模块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管理规则,提供用户赋予或取消该正在呼叫来电提醒权限的选项,并在随后的提醒处理流程中判断所述正在呼叫来电的联系人是否具有提醒权限,若是,则提醒,否则不提醒。
CN201110445522.9A 2011-12-27 2011-12-27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8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5522.9A CN103188370B (zh) 2011-12-27 2011-12-27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5522.9A CN103188370B (zh) 2011-12-27 2011-12-27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370A CN103188370A (zh) 2013-07-03
CN103188370B true CN103188370B (zh) 2014-12-31

Family

ID=4867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55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8370B (zh) 2011-12-27 2011-12-27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883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698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关注事件变更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260085A (zh) * 2015-11-04 2016-01-2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设置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6022733B (zh) * 2016-06-02 2020-02-04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7786726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6529905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6651294A (zh) * 2016-10-31 2017-05-10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06506850B (zh) * 2016-11-23 2019-11-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257417A (zh) * 2017-07-21 2017-10-1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提醒方法及终端、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7515A (zh) * 2017-12-20 2018-06-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读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3757A (zh) * 2019-01-16 2020-07-24 上海沿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事件提醒方法
CN110784596B (zh) * 2019-09-24 2021-05-14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事件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9601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Tzung-Shian Yang Method of varying the behavior of a mobile phone based on unhandled events on the mobile phone
CN101188824A (zh) * 2006-11-15 2008-05-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以显示件提醒使用者信息的处理状态的通讯装置及方法
CN101321334A (zh) * 2007-06-06 2008-12-10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未接来电的提醒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101309324B (zh) * 2008-06-25 2011-04-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事件的通知方法与装置、终端
CN101854424A (zh) * 2010-05-27 2010-10-06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来电和信息过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8370A (zh) 201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8370B (zh) 移动终端事件提醒方法及系统
US11451657B2 (en) Call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4378498B (zh) 显示联系人信息方法、处理未接通呼叫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3795840B (zh) 一种未接来电提醒方法及便携式终端
CN102742255B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709969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warning a user of a low-voltage state of the same
US82437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spam over internet telephony
CN102917139B (zh) 终端和信息提醒方法
CN10280186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示系统及方法
WO2011063675A1 (zh) 获得未接电话信息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8028870B (zh) 用于电子社交软件消息回复提醒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06711A (zh)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798248B2 (en) Intelligent call log and schedule integration
US2017033927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11283A (zh) 一种终端通信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3024211A (zh) 一种提醒联系人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WO2006040794A1 (ja) 着信通知プログラム、着信通知方法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01212740A (zh) 一种提醒未读短信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方法
CN103685737B (zh) 移动终端及事件提醒方法
KR100698330B1 (ko)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서비스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신호 처리방법
CN101478586A (zh) 在低电状态下限制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CN110149444B (zh) 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5328488A (ja) 無線携帯端末におけるバッテリーセービング方法及び該方法を用いた無線携帯端末
US20050239483A1 (en) Business event indicator
CN110418007B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