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430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6430B
CN110416430B CN201910682099.0A CN201910682099A CN110416430B CN 110416430 B CN110416430 B CN 110416430B CN 201910682099 A CN201910682099 A CN 201910682099A CN 110416430 B CN110416430 B CN 110416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xygen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0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6430A (zh
Inventor
王虎
赵伟
许瑾
鲍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20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6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6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发光像素以及用于包覆封装薄膜的排出膜层。该排出膜层可以是水汽排出层和氧气排出层的至少一种。其中,水汽排出层可以增强显示面板的水汽阻隔能力,并且可以排出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水汽;氧气排出层可以增强显示面板的氧气阻隔能力,并且可以排出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氧气。该显示面板,通过排出膜层可以减少水汽和/或氧气对发光像素的损伤,从而延长发光像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已经逐步取代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面板,成为显示器市场中的主流产品。
传统的OLED显示面板,通常采用薄膜封装技术对衬底上的发光像素进行封装,以将发光像素与空气中的水氧隔绝。
申请人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OLED显示面板,其发光像素的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像素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具有第一表面;
发光像素,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
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所述排出膜层包括水汽排出层和氧气排出层的至少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汽排出层包括:
亲水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
疏水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亲水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水层由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所述疏水层由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己内酯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汽排出层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到1000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排出层包括:
亲氧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或所述水汽排出层;
疏氧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亲氧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氧层由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环己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所述疏氧层由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偏氯乙烯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排出层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到1000纳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汽排出层的致密度小于所述氧气排出层的致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薄膜,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封装薄膜远离所述发光像素的表面,以包覆所述封装薄膜;所述封装薄膜远离所述发光像素的表面经等离子处理;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气体为惰性气体。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上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发光像素以及用于包覆发光像素的排出膜层。该排出膜层可以是水汽排出层和氧气排出层的至少一种。其中,水汽排出层可以增强显示面板的水汽阻隔能力,并且可以排出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水汽;氧气排出层可以增强显示面板的氧气阻隔能力,并且可以排出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氧气。该显示面板,通过排出发光像素工作产生的水汽和氧气的至少一个,减少发光像素与水汽或/和氧气的接触,从而可以延长发光像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衬底及发光像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显示面板;110、衬底;111、第一表面;113、第二表面;112、第一凹槽;114、第二凹槽;116、第三凹槽;120、发光像素;130、封装薄膜;132、第一无机层;134、有机层;136、第二无机层;140、水汽排出层;142、亲水层;144、疏水层;150、氧气排出层;152、亲氧层;154、疏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OLED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技术难以将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水氧排出封装薄膜,从而导致发光像素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10、发光像素120及排出膜层。
具体的,所述衬底110用于通过蒸镀或其它沉积方式沉积发光像素120。所述衬底110一般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3。这里的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分所述衬底110的两个表面,不包含其它含义。一般的,所述衬底110可以是柔性PI(Polyimide,聚酰亚胺)衬底。
所述发光像素120为所述显示面板10的发光器件,用于发光显示。所述发光像素120设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一般来说,可以将有机发光材料通过蒸镀或气相沉积、溅渡等方式制备于所述衬底1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以形成所述发光像素120。
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从而对所述发光像素120进行封装。换句话说,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排出膜层与所述衬底110相封合,以将所述发光像素120与外界隔离。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排出膜层包括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的至少一个。
更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发光像素1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的水汽排出层140。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侵入并破坏所述发光像素120,同时,所述水汽排出层140还可以排出发光像素120工作所产生的水汽,从而延长所述发光像素120的使用寿命。
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发光像素1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的氧气排出层150。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侵入并破坏所述发光像素120,同时,所述氧气排出层150还可以排出发光像素120工作所产生的氧气,从而延长所述发光像素120的使用寿命。
也可以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发光像素120。所述显示面板10还同时包括上述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侵入并破坏所述发光像素120,同时,所述水汽排出层140还可以排出发光像素120工作所产生的水汽;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侵入并破坏所述发光像素120,同时,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可以排出发光像素120工作所产生的氧气,从而延长所述发光像素1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封装薄膜130。
所述封装薄膜130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以对所述发光像素120进行封装。换句话说,所述封装薄膜130形成于所述衬底110设有所述发光像素12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封装薄膜130与所述衬底110相封合,以将所述发光器件与外界隔离。
当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封装薄膜130时,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和所述封装薄膜130远离所述发光像素120的表面,且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从而进一步对所述发光像素120进行封装。换句话说,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且位于所述封装薄膜130远离所述发光像素120的一侧。所述排出膜层与所述衬底110相封合,以将所述发光器件与所述封装薄膜130与外界隔离。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排出膜层包括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的至少一个。
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发光像素12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的封装薄膜13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的水汽排出层140。所述封装薄膜130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像素12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空气中的水氧对所述发光像素120造成破坏。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
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发光像素12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的封装薄膜13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的氧气排出层150。所述封装薄膜130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像素12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空气中的水氧对所述发光像素120造成破坏。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
也可以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衬底11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的发光像素1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的封装薄膜130。所述显示面板10还同时包括上述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上,且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所述封装薄膜130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像素12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绝空气中的水氧对所述发光像素120造成破坏。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薄膜130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1,用于封装位于所述衬底110上的发光像素120。所述封装薄膜130一般可以由层叠的无机层和有机层组成。如图7所示,所述封装薄膜130包括第一无机层132、有机层134和第二无机层136。其中,所述第一无机层132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并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第二无机层136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并包覆所述第一无机层132。所述有机层134形成于所述第一无机层132和所述第二无机层136之间。这些是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括亲水层142和包覆所述亲水层142的疏水层144。
具体的,所述亲水层142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亲水层142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发光像素120。即当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封装薄膜130时,所述亲水层142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当所述显示面板10不包括封装薄膜130时,所述亲水层142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亲水层142的材料可以是聚乙烯醇(CAS号:9002-89-5)、醋酸纤维素(CAS号:9004-35-7)和聚丙烯酸酯(CAS号:30698-92-1)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疏水层144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疏水层144包覆所述亲水层142。所述疏水层144的材料可以是聚氨酯(CAS号:51852-81-4)、聚苯乙烯(CAS号:9003-53-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AS号:9011-14-7)和聚己内酯(CAS号:24980-41-4)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所述封装薄膜130时,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括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的亲水层142和包覆所述亲水层142的疏水层144。所述疏水层144对空气中的水分子具有排斥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对水分子的密封性。同时,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发光像素120发光也可能产生水分子。此时,鉴于所述封装薄膜130不能完全排出水氧,所述发光像素120产生的水分子即可通过所述封装薄膜130,由所述亲水层142吸收,并通过所述疏水层144排出,从而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内的水含量。换句话说,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括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的亲水层142和包覆所述亲水层142的疏水层144,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对水分子的密封效果,还可以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内部的水含量,从而提升所述发光像素1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水汽排出层140的厚度范围为100nm到1000nm。即所述水汽排出层140的厚度可以是100nm,也可以是1000nm,还可以是550nm。
进一步的,所述亲水层142可以是由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静电纺丝形成。所述疏水层144可以是由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己内酯的一种或多种静电纺丝形成。
具体的,静电纺丝是指利用聚合物流体在强电场作用下,通过金属喷嘴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直径为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纳米级纤维的纺丝技术。例如,所述亲水层142的形成过程可以为:将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的溶液或熔体在静电条件下雾化,并通过金属喷嘴进行拉伸,拉伸后,对雾化材料进行固化,即可形成所述亲水层142。
所述疏水层144的形成过程可以为:将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己内酯的至少一种的溶液或熔体在静电条件下雾化,并通过金属喷嘴进行拉伸,拉伸后,对雾化材料进行固化,即可形成所述疏水层144。
通过静电纺丝形成所述亲水层142和所述疏水层144,其工艺简单,周期较短,且制备形成的所述亲水层142和所述疏水层144的膜层厚度较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括亲氧层152和包覆所述亲氧层152的疏氧层154。
具体的,所述亲氧层152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亲氧层152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发光像素120或水汽排出层140。换句话说,当所述显示面板10不包括水汽排出层140时,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发光像素120。即当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封装薄膜130时,所述亲氧层152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当所述显示面板10不包括封装薄膜130时,所述亲氧层152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此时,所述亲氧层152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发光像素120,所述疏氧层154包覆所述亲氧层152。当所述显示面板10同时包括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时,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此时,所述亲氧层152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所述疏氧层154包覆所述亲氧层152。图10为所述显示面板10同时包括封装薄膜130、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括亲水层142和疏水层144,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括亲氧层152和疏氧层154。
所述亲氧层152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亲氧层152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水汽排出层140。所述亲氧层152的材料可以是丙烯酸甲酯(CAS号:96-33-3)和丙烯酸环己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疏氧层154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疏氧层154包覆所述亲氧层152。所述疏氧层154的材料可以是聚乙烯醇(CAS号:98002-49-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CAS号:25067-34-9)和聚偏氯乙烯(CAS号:9002-85-1)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所述封装薄膜130时,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括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水汽排出层140的亲氧层152和包覆所述亲氧层152的疏氧层154。所述疏氧层154对空气中的氧分子具有排斥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对氧气的密封性。同时,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发光像素120发光也可能产生氧气。此时,鉴于所述封装薄膜130不能完全排出水氧,所述发光像素120产生的氧气即可通过所述封装薄膜130,由所述亲氧层152吸收,并通过所述疏氧层154排出,从而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内的氧气含量。换句话说,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括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的亲氧层152和包覆所述亲氧层152的疏氧层154,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对氧气的密封效果,还可以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内部的氧气含量,从而提升所述发光像素1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的厚度范围为100nm到1000nm。即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的厚度可以是100nm,也可以是1000nm,还可以是550nm。
进一步的,所述亲氧层152可以是由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环己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所述疏氧层154可以是由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偏氯乙烯的一种或多种静电纺丝形成。
具体的,静电纺丝是指利用聚合物流体在强电场作用下,通过金属喷嘴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直径为数十纳米到数微米的纳米级纤维的纺丝技术。例如,所述亲氧层152的形成过程可以为:将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环己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的溶液或熔体在静电条件下雾化,并通过金属喷嘴进行拉伸,拉伸后,对雾化材料进行固化,即可形成所述亲氧层152。
所述疏氧层154的形成过程可以为:将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偏氯乙烯的至少一种的溶液或熔体在静电条件下雾化,并通过金属喷嘴进行拉伸,拉伸后,对雾化材料进行固化,即可形成所述疏氧层154。
通过静电纺丝形成所述亲氧层152和所述疏氧层154,其工艺简单,周期较短,且制备形成的所述亲氧层152和所述疏氧层154的膜层厚度较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汽排出层140的致密度小于所述氧气排出层150。这里的所述致密度是指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单位面积内的纤维数量。
具体的,当所述显示面板10同时包括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和所述氧气排出层150时,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或发光像素120,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此时,可以设置所述水汽排出层140的致密度小于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的致密度,从而既不影响所述水汽排出层140的阻水排水作用,也不影响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的阻氧排氧作用。
换句话说,由于氧气分子的尺寸小于所述水分子的尺寸,可以设置所述水汽排出层140的致密度小于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的致密度,且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此时,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既可以透水也可以透氧;所述氧气排出层150可以透氧,则不一定可以透水。在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所述封装薄膜130时,所述封装薄膜130内的氧气可以通过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到达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由所述氧气排出层150排出所述显示面板10。所述封装薄膜内的水汽也可以由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排至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与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之间或排出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从而不损伤所述发光像素120。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不包括所述封装薄膜130时也是如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薄膜130远离所述发光像素120的表面经等离子(plasma)处理,且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气体是惰性气体。
具体的,考虑到所述封装薄膜130与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或氧气排出层150的结合力较低,可以对所述封装薄膜130远离所述发光像素120的表面,即所述封装薄膜130靠近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或氧气排出层150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这里的等离子处理所使用的气体可以是惰性气体,即可以是氦气、氩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氮气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气体也可以是氮气或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当所述等离子处理所使用的气体为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时,所述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例应满足氮气/氧气大于90%。使用等离子处理封装薄膜130靠近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的表面,可以增加所述水汽排出层140或氧气排出层150与所述封装薄膜130的结合力,从而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的封装稳定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对所述水汽排出层140靠近所述氧气排出层150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以增加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与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之间的结合性。也可以对所述衬底110进行等离子处理,从而增加所述衬底110与所述封装薄膜130、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和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之间的结合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衬底110上还设有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4和第三凹槽116。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112设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第一凹槽112环绕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封装薄膜13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同时,所述封装薄膜130还填充所述第一凹槽112。以此,即可增加所述封装薄膜130与所述衬底110的结合面积,从而增加所述封装薄膜130与所述衬底110的结合效果。
所述第二凹槽114设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第二凹槽114环绕所述第一凹槽112。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同时,所述水汽排出层140还填充所述第二凹槽114。以此,即可增加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与所述衬底110的结合面积,从而增加所述水汽排出层140与所述衬底110的结合效果。
所述第三凹槽116设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所述第三凹槽116环绕所述第二凹槽114。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140。同时,所述氧气排出层150还填充所述第三凹槽116。以此,即可增加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与所述衬底110的结合面积,从而增加所述氧气排出层150与所述衬底110的结合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10、位于衬底110上的发光像素120及排出膜层。
具体的,所述衬底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3。所述发光像素12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排出膜层包括水汽排出层140和氧气排出层150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封装薄膜130。所述封装薄膜130位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120;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110的第一表面111和所述封装薄膜130远离所述发光像素120的表面,以包覆所述封装薄膜13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具有第一表面;
发光像素,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
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所述排出膜层包括水汽排出层和氧气排出层,所述水汽排出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所述氧气排出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水汽排出层;所述水汽排出层的致密度小于所述氧气排出层致密度;其中,所述水汽排出层用于隔绝空气中的水汽侵入所述发光像素,以及排出所述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水汽;所述氧气排出层用于隔绝空气中的氧气侵入所述发光像素,以及排出所述发光像素工作所产生的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排出层包括:
亲水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
疏水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由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所述疏水层由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己内酯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排出层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到100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排出层包括:
亲氧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或所述水汽排出层;
疏氧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亲氧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氧层由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环己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形成;所述疏氧层由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聚偏氯乙烯的至少一种静电纺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排出层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到100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装薄膜,位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包覆所述发光像素;所述排出膜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封装薄膜远离所述发光像素的表面,以包覆所述封装薄膜;所述封装薄膜远离所述发光像素的表面经等离子处理;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气体为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还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第一凹槽环绕所述发光像素,所述封装薄膜还填充所述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水汽排出层还填充所述第二凹槽;
所述第三凹槽设于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三凹槽环绕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氧气排出层还填充所述第三凹槽。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682099.0A 2019-07-26 2019-07-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416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099.0A CN110416430B (zh) 2019-07-26 2019-07-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099.0A CN110416430B (zh) 2019-07-26 2019-07-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430A CN110416430A (zh) 2019-11-05
CN110416430B true CN110416430B (zh) 2022-07-19

Family

ID=6836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099.0A Active CN110416430B (zh) 2019-07-26 2019-07-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6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4146A1 (ja) * 2022-06-30 2024-01-04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6634795B (zh) * 2023-05-09 2024-02-20 无锡光煜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微显示的硅基oled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7606A (ja) * 2002-09-30 2004-04-2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8827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CN103956373A (zh) * 2013-12-18 2014-07-3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有机薄膜封装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01927A (zh) * 2016-12-01 2017-04-2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薄膜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9509766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065744B (zh) * 2018-07-10 2020-03-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封装方法
CN109309173B (zh) * 2018-11-07 2020-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7606A (ja) * 2002-09-30 2004-04-2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430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258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41643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249784B1 (ko) 고분자복합막을이용한유기물혹은고분자전기발광소자의패키징방법
EP0977469A2 (en) Improved transparent, flexible permeability barrier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764840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an encapsulating substrate
JP5578789B2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ト装置
CN10349001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显示装置
TW201012648A (en) Multilayer film for encapsulating oxygen and/or moisture sensitive electronic devices
TW201117452A (en) Hermetic package with getter materials
KR101554763B1 (ko) 밀폐된 광전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051671A (zh) 一种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302688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307645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bstrate,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KR10063712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364640B (zh) 一种封装结构、封装墨水及其应用
CN203466226U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结构、显示装置
JP2006032333A (ja) 光電子デバイス及び光電子デバイ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9103343B (zh) Oled显示面板封装构件及oled显示装置
JP3845294B2 (ja) 有機ledの製造方法
CN111180481A (zh) 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薄膜封装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0837674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2149B (zh) 一种封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光电器件
CN102856509A (zh) 一种oled封装层及其oled器件和制备方法
KR100537374B1 (ko) 구조 요소의 봉지를 위한 케이싱 유닛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080268136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