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5651A -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5651A
CN110415651A CN201910337259.8A CN201910337259A CN110415651A CN 110415651 A CN110415651 A CN 110415651A CN 201910337259 A CN201910337259 A CN 201910337259A CN 110415651 A CN110415651 A CN 110415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brightness
contro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72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文隆
前田健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15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5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9G2320/062Adjustment of illumination source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发光装置,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的画质的任一者。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发光装置(3)、及第二发光装置(4);包括根据电子设备(100)的使用态样,以第一发光装置(3)的亮度与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4)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第一发光装置(3)的发光及第二发光装置(4)的发光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部(13)。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从以往,推进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背光的研究开发。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有组合单芯片方式的白色LED和多芯片方式的全彩LED,由在XY方向平面上将这些发光二极管以已定的态样配置的LED光源所构成的背光。在此,单芯片方式的白色LED,是以低耗电可确保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多芯片方式的全彩LED,是可确保高显色性、颜色再现性的发光二极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8-135459号公报(2008年6月12日公开)”。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虽然公开有关于适当地组合上述的白色LED和全彩LED由此兼顾确保高显色性、颜色再现和以低耗电确保亮度的技术,但是未记载也教示关于兼顾这些效果和确保优异的响应速度。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背光,不得不放弃确保优异的响应速度。
本发明的一态样,是有鉴于前述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在背光等的发光装置,能够获得优异的响应速度、以低耗电确保亮度等其他的效果。
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态样的控制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与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部。
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态样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与至少一个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而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关系成为规定的条件的方式,进行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的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处理。
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态样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系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之控制装置之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与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包含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作为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低耗电来实现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的画质的任一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及二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性构造的块图。
图2是表示液晶驱动信号VSYNC和动作模式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智能手机中的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的BL_A的亮度及BL_B的亮度的图。
图4是表示在前述智能手机中的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明度设定、和BL_A的亮度、BL_B的亮度及总亮度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前述智能手机中的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的BL_A的亮度、BL_B的亮度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前述智能手机中的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的明度设定、和BL_A的亮度、BL_B的亮度及总亮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智能手机中的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的BL_A的亮度、BL_B的亮度及总亮度的关系的详细的图。
图8是表示由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的发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智能手机中的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的BL_A的亮度、BL_B的亮度及总亮度的关系的详细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性构造的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为了说明的便利,关于在特定的项目与已说明的构造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关于此点,在实施方式二及三也相同。又,在本实施方式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一态样的电子设备所具备的显示装置(以下,例示“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关于控制装置等的各装置,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适用对象的电子设备,除了在以下例示的智能手机以外,可以例示折叠式便携电话机、穿戴式终端、小型游戏机、或平板终端、HMD(Head Mount Display)等。换言之,成为本发明的适用对象的电子设备,只要是内设有以LED等的发光组件构成的亮度效率及响应速度不同的两个发光装置的话,无论何者都可以。
<智能手机的构造>
智能手机100(电子设备),是一并具有个人计算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的功能的多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在智能手机100,能够安装VR(Virtual Reality:虚拟实境)的应用程序软件,且将图像VR显示于显示画面。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100包括LCD1及控制装置10。再者,关于这些,在后述的智能手机200、300也相同。
又,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各实施方式,作为重视背光2(后述)的响应速度的显示方式列举出VR的应用程序软件为例子而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适用对象不限定于此例。例如,若是以快速刷新率的显示等,有可能产生图像的抖动的显示方式,则能够适用本发明。
(LCD)
LCD1具有液晶显示面板(不图示)及背光2。液晶显示面板,是在基板之间配置液晶层的显示面板,从后述的液晶时机生成部11接收控制信号(图像数据)而显示图像。背光2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对液晶显示面板照射光。
背光2通过BL_A3(第一发光装置)及BL_B4(第二发光装置)构成其一部分(或全部)。BL_A3成为发光二极管即LED_A3a(第一发光组件)呈三个直列地连接的构成。又,BL_B4成为与LED_A3a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即LED_B4a(第二发光组件)呈三个直列地连接的构成。
再者,虽然为了说明的便利性,在图1例示于背光2分别配置三个LED_A3a及LED_B4a的情况,但是实际上于背光配置多数的LED_A3a及LED_B4a。这样的事态,在实施方式三的LED_A3a及LED_B4a也相同。
LED_A3a相较于LED_B4a亮度效率高,另一方面响应速度慢。即,BL_A3相较于BL_B4亮度效率低,另一方面响应速度快。相反地,LED_B4a相较于LED_A3a亮度效率低,另一方面响应速度快。即,BL_B4相较于BL_A3亮度效率高,另一方面响应速度慢。
智能手机100的一般使用时等,在以重视亮度效率模式使用LCD1的情况下,以BL_A3的亮度较BL_B4的亮度变得更高的方式,控制LED_A3a及LED_B4a的发光(详细于后述)。另一方面,在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等,在以重视响应速度模式使用LCD1的情况下,BL_A3的亮度较BL_B4的亮度变得更低的方式,控制LED_A3a及LED_B4a的发光(详细于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在背光2(即,智能手机100)中,LED_A3a及LED_B4a以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通过将LED_A3a及LED_B4a如此地配置,例如即使仅使LED_A3a或LED_B4a的任一者发光的情况下,也能够使LCD1的显示画面的整面大致均一地点亮。即,能够有效地抑制LCD1的显示画面的点亮不均匀。
再者,LED_A3a及LED_B4a的配置也可以是不限于上述的情况,而任意地配置。又,LED_A3a也可以是相较于LED_B4a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即,也可以是BL_A3相较于BL_B4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
进而,BL_A3及BL_B4的各者,也可以不再以复数的发光二极管构成,而以其他的发光组件构成。进而,BL_A3及BL_B4的各者,也可以在背光2上复数列配置。这些事态在实施方式二及三也相同。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10,例如为中央处理装置(CPU),执行被存储于内设于智能手机100的存储装置(不图示)等的程序,由此对智能手机100所具备的各装置的动作进行总括地控制。又,控制装置10对背光2的发光功能进行总括地控制,液晶时机生成部11具备发光图案生成部12及发光控制部13。
再者,控制装置10无需必定为对智能手机100所具备的各装置的动作进行总括地控制的CPU。控制装置10作为对背光2的发光功能进行总括地控制地装置,例如也可以从CPU独立而内设于智能手机100,也可以搭载于智能手机100的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控制装置10搭载于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与智能手机100之间发送接收LCD1的显示画面的点亮态样的信息,由此控制显示画面的点亮态样。
液晶时机生成部11,通过取得在LCD1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用于驱动LCD1的控制信号,将该控制信号向LCD1进行输出。已取得控制信号的LCD1,控制信号的图像数据被显示在显示画面。又,液晶时机生成部11,生成VSYNC(VerticalSynchronizing signal)及BL_A3的动作模式信号和BL_B4的动作模式信号,将这些向发光图案生成部12进行输出。关于各动作模式信号,也被输出至发光控制部13。VSYNC,如图2所示,是量测开始智能手机100的显示画面的改写(扫描)的时机的垂直同期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模式信号的“动作模式”是指以下两者:(I)智能手机100的一般使用时(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动作模式、及(II)在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动作模式。因此,在智能手机100的一般使用时,液晶时机生成部11生成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动作模式信号。另一方面,在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液晶时机生成部11生成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动作模式信号。这些事态,在实施方式二及三也相同。
发光图案生成部12基于从液晶时机生成部11已取得的VSYNC及各动作模式信号,用于控制BL_A3的发光的发光图案信号、及用于控制BL_B4的发光的发光图案信号。被生成的特发光图案信号,向发光控制部13输出。
如图2所示,发光图案生成部12在已取得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动作模式信号的情况下,作为发光图案信号生成High固定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已取得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动作模式信号的情况下,发光图案生成部12作为发光图案信号生成PWM(Pulse WidthModulation)信号。PWM是指以下电力控制方式:从固定电压的输入来生成脉冲列的导通和断开的固定周期,使导通的时间宽度变化。
在发光图案生成部12内,如图2所示,从液晶时机生成部11取得VSYNC,由此驱动被重设的计数器(图2中的COUNTER)。通过该计数器由被指定的计数值使电压位准变化,因此形成PWM的波形。
再者,液晶时机生成部11及发光图案生成部12,并不一定需要具备控制装置。例如,也可以是液晶时机生成部11作为液晶时机电路、发光图案生成部12作为发光图案生成电路,以分别已从控制装置10独立的状态下内设于智能手机100。此事态在实施方式二及三也相同。
发光控制部13根据”智能手机100的使用态样”,以BL_A3的亮度X与BL_B4的亮度Y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控制BL_A3的发光及BL_B4的发光的各者(发光控制处理)。
具体而言,"智能手机100的使用态样"是指以下两个的使用态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各实施方式中,智能手机100的一般使用时(重视亮度效率模式)、及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重视响应速度模式)。
再者,智能手机100的使用态样不限于上述的两个情况。例如,在LCD1的显示画面显示150Hz~200Hz与频率高的动画的情况下,也可以意会为重视响应速度模式而重视作为背光2整体的响应速度。换言之,若是重视亮度效率的某种使用态样及重视响应速度的某种使用态样的两种,则使用哪种态样都可以。
“满足规定的条件”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BL_A3的亮度X与BL_B4的亮度Y的关系成为(i)在智能手机100的通常使用时(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为X=Y×α(α>1)。又,(ii)在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重视响应速度模式)为X=Y×α(α<1)。此外,规定的条件不限于这两个情况。即,根据智能手机100使用态样,设定BL_A3的亮度X高于BL_B4的亮度Y般的条件、及BL_A3的亮度X低于BL_B4的亮度Y般的条件的两者即可。
“控制BL_A3的发光及BL_B4的发光的各者”的其中一个是指,发光控制部13基于从液晶时机生成部11已取得的BL_A3的动作模式信号及BL_B4的动作模式信号来调整亮度X、Y。已取得的各动作模式信号在重视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3,如图3所示使亮度X与亮度Y的关系成为X=Y×α(α>1)般控制BL_A3的发光及BL_B4的发光的各者。
图4是表示将图3所示的状态与智能手机100的实际规格结合而更详细的状态。在智能手机100中,通过变更UI(User Interface)的明度设定栏(不图示)的位置,而调整LCD1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在智能手机200、300也相同)。在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明度设定栏的亮度X+Y、亮度X及亮度Y的关系,若是如图4所示明度设定栏为暗的设定的话,成为X=Y×α(α>1)。另一方面,若是明度设定栏为亮的设定的话,X=X的最大亮度、且Y=(X+Y)-X的最大亮度。
在此,将明度设定栏的亮度X+Y设为总亮度X+Y。总亮度表示BL_A3的亮度X与BL_B4的亮度Y的和。
接着,在已取得各动作模式信号为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3以如图5所示地使亮度X与亮度Y成为X=Y×α(α<1)般对BL_A3的发光及BL_B4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
图6是表示将图5所示的状态与智能手机100的实际规格结合而更详细的状态。在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总亮度X+Y、亮度X及亮度Y的关系,如图6所示若是明度设定栏为暗的设定的话,成为X=Y×α(α<1)。另一方面,若是明度设定栏为亮的设定的话,Y=Y的最大亮度、且X=X+Y-Y的最大亮度。
上述的发光控制部13的亮度X、Y的调整,在本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二,通过对向BL_A3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及向BL_B4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的各者进行调整(为0以外的数值)而进行。在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以向BL_A3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大于向BL_B4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的方式,调整各电流值。另一方面,在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以向BL_A3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小于向BL_B4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的方式,调整各电流值。
又,"控制BL_A3的发光及BL_B4的发光的各者"是指:发光控制部13基于从发光图案生成部12已取得的BL_A3的发光图案信号及BL_B4的发光图案信号,使BL_A3及BL_B4的各者以规定的发光图案进行发光。
已取得的各发光图案信号在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3以如图3所示的亮度X及亮度Y的各者为High固定般,使BL_A3及BL_B4的各者进行发光。另一方面,已取得的各发光图案信号在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发光控制部13以如图5所示的亮度X及亮度Y的各者为PWM的脉冲波形般,使BL_A3及BL_B4的各者进行发光。
<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详细>
一般而言,在搭载智能手机等的LCD的电子设备,通过将在VR动作时LCD的背光的发光图案设为PWM的脉冲波形,且不让人看见在LCD的显示画面被显示的图像变化的状态来抑制图像的抖动。为了不让人看见图像变化的状态,将背光的发光期间设置在显示画面的响应较收束的图像数据的1帧的终端部分的效果高。
然而,在已担保固定程度的亮度效率的现有的背光,构成该背光的发光二极管的响应速度一律变慢。因此,如图7所示,向1帧前的图像数据的脉冲发光会与下一帧的液晶响应速度有关连(参照图7中的两点链线)。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背光2,设置重视亮度效率的BL_A3和重视响应速度的BL_B4。并且,在VR动作时般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以BL_A3的亮度X与BL_B4的亮度Y的关系成为X=Y×α(α<1)的方式调整亮度X及亮度Y的各者。
因此,欲在VR动作时中实现与现有的背光同等的亮度的情况下,BL_A3的亮度变得低于现有的背光的发光二极管。因此,较现有的背光以短时间收束发光(参照图7中的”BL_A的亮度”)。另一方面,BL_B4虽然亮度高于现有的背光的发光二极管,但是响应速度较现有的背光的发光二极管快,因此较现有的背光以短时间收束发光(参照图7中的”BL_B的亮度”)。
由于以上事态,总亮度X+Y也较现有的背光的总亮度早收束,1帧前的图像数据的脉冲发光变得不再与下一帧的液晶响应有关联(参照图7中的”总亮度”)。从以上,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背光2,而在重视VR动作时等的响应速度的使用态样中也能够在LCD1的显示画面显示抖动少的图像。
<由控制装置进行发光控制的方法>
作为由控制装置进行发光控制的方法,能够例示如图8所示的方法。如图8所示,首先,液晶时机生成部11判定图像数据是否被输入至该液晶时机生成部11(步骤11(以下,简记为"S11"))。在S11判定为否(以下,简记为"N")的情况下,液晶时机生成部11再次实行S1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S11判定为是(以下,简记为"Y")的情况下,前进至S12的处理。
在S12,液晶时机生成部11生成控制信号而在LCD1显示图像。又,液晶时机生成部11生成BL_A3及BL_B4的各动作模式信号而向发光图案生成部12输出。接着,在S13,发光图案生成部12基于已取得的各动作模式信号判定智能手机100的动作模式。
在将动作模式判定为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情况下,发光图案生成部12,生成PWM的脉冲波形的发光图案信号,向发光控制部13输出(S14)。另一方面,在将动作模式判定为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情况下,发光图案生成部12生High固定的发光图案信号,向发光控制部13输出(S15)。
接着,在S16,PWM的脉冲波形的发光图案信号及已取得的动作模式(重视响应速度模式)的发光控制部13,以亮度X与亮度Y的关系成为X=Y×α(α<1)的方式,调整在BL_A3及BL_B4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或者,已取得High固定的发光图案信号及动作模式(重视亮度效率模式)的发光控制部13,以亮度X与亮度Y的关系成为X=Y×α(α>1)的方式,调整在BL_A3及BL_B4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如此一来,发光控制部13,随着发光图案信号及调整后的亮度而使BL_A3及BL_B4的各者发光。
接着,在S17,决定用户是否结束智能手机100的动作本体。在S17已决定为是的情况下,用户将电源为断开等而结束智能手机100的动作本体。另一方面,在S17已决定为否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的动作本体进一部继续。此情况,再次执行S13以下的各处理。
[实施方式二]
<由发光控制部进行的发光时间的控制>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二的智能手机200,在控制装置20的发光控制部13使用VR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以BL_B4的发光时间长于BL_A3的发光时间般地对BL_B4的发光时间进行控制。关于这方面,与实施方式一的智能手机100不同。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0的发光控制部13,基于从液晶时机生成部11已取得的各动作模式信号及从发光图案生成部12已取得的各发光图案信号,判定智能手机200的使用态样。若是在判定为是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重视响应速度模式),则上述的发光控制部13,以BL_B4的发光时间变得长于BL_A3的发光时间的方式,调整在BL_B4流过的电流的通电时间。
<由发光控制部进行的发光时间的控制效果>
在使用VR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重视响应速度模式)下,BL_A3及BL_B4进行脉冲驱动。因此,如智能手机200的一般使用时(重视亮度效率模式)般较BL_A3及BL_B4为时常发光的情况,LCD1的显示画面整体的平均亮度变低。
该方面,控制装置20的发光控制部13,如图9所示,在重视响应速度模式使BL_B4的发光时间变得长于BL_A3的发光时间(参照图9中的"BL_A的亮度"及”BL_B的亮度”)。由此,背光2整体的发光时间变长而总亮度X+Y也变高(参照图9中的”总亮度”)。
又,BL_B4相较于BL_A3响应速度快。因此,即使将BL_B4的发光时间设为长于BL_A3的发光时间,也对1帧前的图像的脉冲发光在与下一帧的液晶响应有关联之前收束该脉冲发光(参照图9中的”总亮度”)。因此,根据控制装置20,能够使LCD1的显示画面整体的平均亮度变得更高的同时,也抑制显示抖动。
此外,由如上述般的控制装置20的发光控制部13进行的发光时间的控制,不限于使用VR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换言之,上述的发光控制部13,能够在使BL_A3的亮度X低于BL_B4的亮度Y为优选的智能手机200的使用态样的情况下,以BL_B4的发光时间长于BL_A3的发光时间的方式,控制BL_B4的发光时间者即可。
[实施方式三]
实施方式三的智能手机300,如图10所示,在LCD1的背光2设置BL_Aa31(第一发光装置)、BL_Ab32(第一发光装置)、BL_Ba41(第二发光装置)及BL_Bb42(第二发光装置)。在该方面中,与实施方式一及二的智能手机100及200不同。
又,控制装置30的发光控制部13,根据智能手机300的使用态样,使BL_Aa31、BL_Ab32、BL_Ba41及BL_Bb42的至少任一个发光。在该方面中,与实施方式一及二的控制装置10及20不同。
(LCD)
如图10所示,在LCD1背光2中,BL_Aa31及BL_Ab32成为分别与两个LED_A3a直列地连接的构成。又,BL_Ba41及BL_Bb42成为分别与两个LED_B4a直列地连接的构成。
BL_Aa31的LED_A3a与BL_Ab32的LED_A3a,在背光2中交互地配置。又,BL_Ba41的LED_B4a与BL_Bb42的LED_B4a,在背光2中交互地配置。进而,BL_Aa31的LED_A3a及BL_Ab32的LED_A3a,以分别与BL_Ba41的LED_B4a及BL_Bb42的LED_B4a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
如上述般的配置,例如为了使背光2整体亮度的一致性提升,通过将光扩散性高的位置配置在背光2与显示画面之间,即使使BL_Aa31、BL_Ab32、BL_Ba41及BL_Bb42的发光数少地控制也能够使显示画面的整面大致均匀地点亮。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点亮不均匀。
(发光控制部)
控制装置30的发光控制部13,与控制装置20的发光控制部13相同,基于从液晶时机生成部11已取得的各动作模式信号及从发光图案生成部12已取得的各发光图案信号,判定智能手机300的使用态样。
若是判定为智能手机300的一般使用时(重视亮度效率模式),则上述的发光控制部13,例如使BL_Aa31、BL_Ab32及BL_Ba41发光。另一方面,在BL_Bb42不发光。又,若是判定为在使用VR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重视响应速度模式),则上述的发光控制部13,例如使BL_Aa31、BL_Ba41及BL_Bb42发光。另一方面,在BL_Ab32不发光。
如此一来,控制装置30的发光控制部13,并非在使如实施方式一、二般的BL_A3及BL_B4全部发光的前提下来调整这些亮度X、Y的高低,而是对BL_Aa31、BL_Ab32、BL_Ba41及BL_Bb42的发光/非发光(未发光的状态)进行控制。
此外,BL_Aa31、BL_Ab32、BL_Ba41及BL_Bb42的发光/非发光不限于上述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在重视亮度效率模式使BL_Ba41不发光,也可以使BL_Ba41及BL_Bb42的两者不发光。又例如,也可以在重视响应速度模式使BL_Aa31不发光,也可以使BL_Aa31及BL_Ab32的两者不发光。
[由软件的实现例]
控制装置10、20、30的控制块(尤其是发光控制部13),也可以通过在集成电路(IC芯片)等所形成的逻辑电路(硬件)而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而实现。
后者的情况,控制装置10、20、30包括作为实现各功能的软件的执行程序命令的计算机。该计算机,例如包括至少一个的处理器(控制装置),且包括存储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至少一个的存储介质。并且,在上述计算机中,上述处理器从上述存储介质读取上述程序而执行,由此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作为上述处理器,例如能够使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作为上述存储介质,为"非暂时性的有形的介质",例如能够使用ROM(Read Only Memory)等或其他带、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电路等。又,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又,上述程序也可以经由可传送该程序的任意的传送介质(通信网络、广播波等)向上述计算机供给。此外,本发明的一态样,上述程序也可被通过电子性地传送而被具现化的埋入载波的数据信号的方式来实现。
[总结]
本发明态样一的控制装置(10、20、30),对电子设备(智能手机100、200、300)进行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BL_A3)、与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BL_B4);包括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X)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Y)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部(13)。
根据上述构成,控制装置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而对第一、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适当调整第一、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因此,在例如一般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以能够重视亮度效率的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变得高于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方式对第一、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在确保期望的亮度的同时,也抑制在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的消耗电力而使电子设备的续电力提升。
又例如,在使用VR的应用程序软件的情况下,能够以重视响应速度而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变得高于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的方式对第一、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进行控制。由此,可将残像感少的动画显示在显示画面,能够使动画的画质提升。
从以上,作为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画质的任一者。
本发明态样二的控制装置(10、20),也可以是在上述态样一中,所述发光控制部,以在所述第一发光装置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及在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的各者成为零以外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构成,控制装置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对在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适当调整第一、第二发光装置。因此,控制装置例如适当地设定规定的条件,由此作为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能够抑制亮度不均匀的产生的同时,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画质的任一者。
本发明态样三的控制装置(20),也可以是在上述态样一或二中,所述发光控制部,在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低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成为所述规定的条件的所述电子设备(智能手机200)的使用态样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长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
一般而言,在背光等的发光装置如重视响应速度般的画面显示模式的情况下,由于发光装置以脉冲驱动进行发光,因此相较于一般画面显示模式的情况显示画面整体的平均亮度变低。
该方面根据上述构成,控制装置,在例如重视响应速度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中,能够使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长于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由此,控制装置,作为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能够实现提升动画画质的同时,使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的亮度更提升。
本发明态样四的控制装置(10、20、30),也可以是在上述态样一至三任一者中,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包含多个第一发光组件(LED_A3a);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包含较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LED_B4a);在所述电子设备(智能手机100、200、300)中,以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所述发光控制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发光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
根据上述构成,在电子设备中,第一发光组件与第二发光组件彼此相邻地配置。因此,例如一列地配置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与多个第二发光组件的各者的同时,相较于并列地配置第一发光装置与第二发光装置的情况,能够不限由发光装置的发光控制的态样,使显示画面整体更无不均匀地点亮。
由此,控制装置作为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的画质的任一者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显示画面的点亮不均匀。
本发明态样五的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态样四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及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构成内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背光(2)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上述的构成,控制装置作为LED背光整体,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的画质的任一者。
本发明态样六的电子设备(智能手机100、200、300),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BL_A3)、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BL_B4)、与至少一个的控制装置(10、20、30),所述第二发光装置,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而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X)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Y)的关系成为规定的条件的方式,进行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的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处理。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实现包括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能够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的画质的任一者的第一、第二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态样七的控制方法,系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之控制装置之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智能手机100、200、300),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BL_A3)、与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BL_B4);包含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X)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Y)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步骤。
根据上述构成,作为第一、第二发光装置整体,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能够实现由低耗电来确保亮度或提升动画的画质的任一者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各态样的控制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在此情况下,将计算机作为上述控制装置所具备的各部(软件要素)而使其动作,由此以计算机使上述控制装置实现的控制装置的程序、及存储这些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也落入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而是在权力要求所示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关于适当地组合在不同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性方法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进而,组合在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性方法,由此能够形成新的技术性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3 BL_A(第一发光装置)
3a LED_A(第一发光组件、发光二极管)
4 BL_B(第二发光装置)
4a LED_B(第二发光组件、发光二极管)
10、20、30 控制装置
31 BL_Aa(第一发光装置)
32 BL_Ab(第一发光装置)
41 BL_Ba(第二发光装置)
42 BL_Bb(第二发光装置)
13 发光控制部
100、200、300 智能手机
X、Y 亮度

Claims (7)

1.一种控制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与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
包括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部,以在所述第一发光装置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及在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的各者成为零以外的数值的方式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部,在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低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成为所述规定的条件的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长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时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包含多个第一发光组件;
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包含较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多个第二发光组件;
在所述电子设备中,以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
所述发光控制部,对多个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发光及多个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及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构成内设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背光的至少一部分。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与至少一个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光装置,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而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关系成为规定的条件的方式,进行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的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处理。
7.一种控制方法,系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之控制装置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的第一发光装置、与较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亮度效率低且响应速度快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发光装置;
包含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态样,以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亮度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亮度的关系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发光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发光的各者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步骤。
CN201910337259.8A 2018-04-26 2019-04-25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4156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5766 2018-04-26
JP2018085766A JP2019191425A (ja) 2018-04-26 2018-04-26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5651A true CN110415651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292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7259.8A Pending CN110415651A (zh) 2018-04-26 2019-04-25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5403B2 (zh)
JP (1) JP2019191425A (zh)
CN (1) CN1104156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4976B2 (ja) * 2018-06-07 2022-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KR20230071843A (ko) * 2021-11-15 2023-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1262A (ja) * 2000-11-08 2002-05-24 Idemitsu Kosan Co Ltd 色変換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492724A (zh) * 2003-09-28 2004-04-28 清华大学 具有改进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883057A (zh) * 2003-09-18 2006-12-20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US20070018557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Sony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2006932A2 (en) * 2007-06-20 2008-12-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155680A (zh) * 2010-01-15 2011-08-1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20130163228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CN104321694A (zh) * 2009-08-27 2015-0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5280158A (zh) * 2014-07-24 2016-01-27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05913801A (zh) * 2016-06-20 2016-08-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018603A (zh) * 2017-06-16 2017-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的老化测试方法和老化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0424A (ja) * 2002-05-10 2003-11-19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7916115B2 (en) * 2002-12-16 2011-03-29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115728B2 (en) * 2005-03-09 2012-02-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Image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flickering and blur
JP2007264659A (ja) * 2005-05-11 2007-10-11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324131A (ja) * 2005-05-19 2006-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371097B2 (ja) * 2005-09-20 2009-11-25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8135459A (ja) 2006-11-27 2008-06-12 M & S Fine Tec Kk Led光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
KR101480357B1 (ko) * 2007-11-23 2015-0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어셈블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318184B2 (ja) * 2011-03-22 2013-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1262A (ja) * 2000-11-08 2002-05-24 Idemitsu Kosan Co Ltd 色変換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83057A (zh) * 2003-09-18 2006-12-20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492724A (zh) * 2003-09-28 2004-04-28 清华大学 具有改进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US20070018557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Sony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2006932A2 (en) * 2007-06-20 2008-12-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321694A (zh) * 2009-08-27 2015-0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155680A (zh) * 2010-01-15 2011-08-1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US20130163228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CN105280158A (zh) * 2014-07-24 2016-01-27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05913801A (zh) * 2016-06-20 2016-08-3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7018603A (zh) * 2017-06-16 2017-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的老化测试方法和老化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25403B2 (en) 2020-11-03
JP2019191425A (ja) 2019-10-31
US20190333453A1 (en)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794B (zh) 无线照明控制系统
US8134306B2 (en) Visual notification methods for candy-bar type cellphones
TWI380257B (en) 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display backlighting
JP5758688B2 (ja) 照明機器
CN107145009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8281125A (zh) 根据人眼特性进行背光亮度调节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201198A (zh) 产生pwm信号的电路和方法及led驱动电路
CN110415651A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2006696B (zh) 发光二极管背光驱动电路、方法及其恒流源
CN109389947A (zh) 显示设备
CN114730226A (zh) 显示器下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CN108877654A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162563A (zh) 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背光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23516259A (ja) 表示機器駆動方法、表示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211481554U (zh) 亮度和色度可调的组合式3d rgb led光立方装置
CN102375475A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光效显示方法
TWI430222B (zh) 低成本發光二極體背光掃描方法
CN105609061B (zh) 一种lcos液晶器件的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6403255U (zh) 一种带有的led显示装置的服装
US2022004330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2014539B (zh) 背光控制电路
CA2518006C (en) Visual notification methods for candy-bar type cellphones
JP2019101368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580884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JP200316226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