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6442B -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6442B
CN110406442B CN201810401832.2A CN201810401832A CN110406442B CN 110406442 B CN110406442 B CN 110406442B CN 201810401832 A CN201810401832 A CN 201810401832A CN 110406442 B CN110406442 B CN 1104064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ocking
linkage
linkage 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18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6442A (zh
Inventor
邵希臣
马素青
田淼磊
王超
朱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18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6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6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6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6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6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所述座垫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包括间隔设置在两侧的两个边板;安全带插锁,所述安全带插锁固定在其中一侧的所述边板上;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升降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骨架本体升降且将所述骨架本体锁止在可升降范围内的任意高度。根据本发明的座垫骨架,发生碰撞时,使得乘员与安全带相对位置不变,提升安全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碰撞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安全带插锁固定在座椅的滑轨上,当乘员调节座椅时,乘员与安全带的位置发生变化,安全带锁付乘员胸部位置发生变化,如果车辆发生意外碰撞,乘员受到的伤害与而安全碰撞试验的结果不同的,这直接影响到座椅对乘员的伤害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垫骨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垫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包括间隔设置在两侧的两个边板;安全带插锁,所述安全带插锁固定在其中一侧的所述边板上;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升降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骨架本体升降且将所述骨架本体锁止在可升降范围内的任意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骨架还包括碰撞锁止结构,所述碰撞锁止结构设置在所述骨架本体的一侧,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碰撞锁止结构锁止所述骨架本体,所述升降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骨架本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锁止结构包括:第一锁止齿板,所述第一锁止齿板适于与座椅滑轨固定;第二锁止齿板,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第二锁止齿板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配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止齿板具有间隔开的第一锁止齿和第二锁止齿,在发生后碰且所述骨架本体受到外力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第一锁止齿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啮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在发生前碰且所述骨架本体受到外力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时,所述第二锁止齿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啮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碰撞锁止结构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第一锁止齿板、所述第二锁止齿板和所述骨架本体均与所述联动组件相连,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多个部件,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骨架本体通过所述联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锁止齿板移动以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配合锁止所述骨架本体,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所述多个部件作为一个整体可随所述骨架本体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和所述第二锁止齿板的内侧;主联动板,所述主联动板与所述骨架本体固定,所述主联动板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和所述第二锁止齿板的外侧,所述主联动板、所述联动板、所述第二锁止齿板在第一轴线处相连;副联动板,所述副联动板位于所述主联动板的外侧,所述副联动板、所述主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在第二轴线处相连,所述副联动板绕第三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相连;锁止片,所述锁止片位于所述主联动板的外侧,所述锁止片与所述主联动板在第四轴线处相连;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主联动板和所述锁止片相连,以使所述锁止片与所述副联动板相互止抵;锁止销,所述锁止销与所述副联动板相连;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所述联动板、所述主联动板、所述副联动板、所述锁止片、所述弹性件、所述锁止销作为一个整体可绕所述第三轴线转动;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不足以克服所述外力,所述主联动板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所述锁止片绕所述第四轴线转动,所述副联动板带动所述锁止销拨动所述第二锁止齿板,直至所述第二锁止齿板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啮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外,在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轴套夹设在所述第二锁止齿板与所述主联动板之间,所述主联动板、所述联动板、所述第二锁止齿板和所述第一轴套在所述第一轴线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在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二轴套夹设在所述联动板与所述主联动板之间,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具有滑动槽,所述第二轴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副联动板、所述主联动板、所述联动板和所述第二轴套在所述第二轴线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在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圈夹设在所述第一锁止齿板与所述主联动板之间,所述副联动板、所述第一锁止齿板和所述第一挡圈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重合,所述主联动板上设有过孔,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所述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接件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夹设在所述主联动板与所述锁止片之间,所述锁止片、所述主联动板和所述第二挡圈在第四轴线处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联动板上设有槽孔,所述第二锁止齿板上设有拨孔,所述锁止销的一端与所述副联动板相连,所述锁止销的另一端从外向内穿过所述槽孔伸入所述拨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耐磨套,所述耐磨套套设在所述锁止销的伸入所述拨孔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消音片,在内外方向上,所述消音片夹设在所述主联动板和所述副联动板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安全带插锁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将安全带插锁固定在边板上,使得无论如何调节座椅,安全带与乘员的相对位置不变,提升座椅安全性。
(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碰撞锁止结构提升座垫骨架的整体刚性,从而在发生碰撞时,实现更小的变形量,减小座椅对乘员的伤害。
(3)进一步地,碰撞锁止结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包括上述座垫骨架。
所述座椅与上述的座垫骨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座垫骨架。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座垫骨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从外侧看的轴侧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从内侧看的轴侧图;
图4为图3的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在碰撞锁止结构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在所述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联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在联动组件处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的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0的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在联动组件处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4的沿G-G线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4的沿H-H线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在联动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19为图18的沿I-I线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的在后碰时的侧视图;
图21为图20的沿J-J线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0的沿K-K线的剖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座椅的在前碰时的侧视图;
图24为图23的沿L-L线的剖视图;
图25为图23的沿M-M线的剖视图;
图26为座垫骨架在设计位置、前碰和后碰时的扭曲情况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0-座椅
1000-座垫骨架
1001-骨架本体、10011-边板
1002-安全带插锁、
1003-升降驱动结构、10031-升降齿板、10032-第一联动片、10033-第二联动片、10034-驱动齿轮、
1004-碰撞锁止结构、
10041-第一锁止齿板、10041a-滑动槽、10041b-第一锁止齿板孔一、10042-第二锁止齿板、100421-第一锁止齿、100422-第二锁止齿、10042a-拨孔、
10042b-第二锁止齿板孔一、
10043-联动组件、L1-第一轴线、L2-第二轴线、L3-第三轴线、L4-第四轴线、
1-联动板、1a-联动板孔一、1b-联动板孔二、
2-主联动板、2a-过孔、D2-过孔的直径、2b-槽孔、2c-主联动板孔一、2d-主联动板孔二、2e-主联动板孔三、22-第一挂钩部、
3-副联动板、3a-副联动板孔一、3b-副联动板孔二、3c-副联动板孔三、3d-副联动板孔四、3e-副联动板孔五、31-第一止抵部、
4-锁止片、41-第二止抵部、42-第二挂钩部、4a-锁止片孔一、
5-弹性件、
6-锁止销、7-第一连接件、8-第一轴套、
9-第二连接件、91-螺栓一、92-内攻丝螺栓、
10-第二轴套、
11-第三连接件、D1-第三连接件的直径、12-第一挡圈、13-第四连接件、14-第二挡圈、15-耐磨套、
16-消音片、16a-消音片孔一、16b-消音片孔二、161-第一定位柱、162-第二定位柱、
200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如图1-如图26所示,座垫骨架1000包括骨架本体1001、安全带插锁1002和升降驱动结构1003。
如图1所示,骨架本体1001包括间隔设置在内外两侧的两个边板10011,安全带插锁1002用于固定安全带,安全带插锁1002固定在其中一侧的边板10011上,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安全带插锁1002固定在内侧的边板10011上。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安全带插锁100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边板10011上。
可以理解的是,骨架本体1001还可以包括座盆、座垫悬簧、前联动管、后联动管等结构。
升降驱动结构1003用于驱动骨架本体1001升降,且升降驱动结构1003还将骨架本体1001锁止在可升降范围内的任意高度。
具体而言,升降驱动结构1003用于升降骨架本体1001,从而根据需要调节座垫骨架1000的高度,即调节座椅10000的高度,且升降驱动结构1003可以将骨架本体1001锁止在所需要的高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升降驱动结构1003包括升降齿板10031、驱动齿轮10034,第一联动片10032和第二联动片10033,升降齿板10031与座椅10000的滑轨2000可转动相连,驱动齿轮10034与骨架本体1001相连,驱动齿轮10034与升降齿板10031啮合,第一联动片10032与升降齿板10031位于座椅10000的一侧(如图5的外侧),第一联动片10032与外侧的滑轨2000可转动相连,且第一联动片10032与骨架本体1001可转动相连,第二联动片10033位于座椅10000的另一侧(例如图5中的内侧),第二联动片10033与内侧的滑轨2000可转动相连,且第二联动片10033与骨架本体1001可转动相连。升降齿板10031、骨架本体1001、第一联动片10032和外侧的滑轨2000构成一个位于外侧的四杆机构,该四杆机构由驱动齿轮10034驱动,实现骨架本体1001升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骨架1000,在升降驱动结构1003的驱动下实现高度调节,且由于安全带插锁1002固定在骨架本体1001的边板10011上,因而安全带插锁1002可以随骨架本体1001的升降而升降,这样调节座垫骨架1000的高度时,座椅10000上的乘员与安全带的相对位置不变,有效提升安全带的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座椅10000的整体强度,座垫骨架1000还可以包括碰撞锁止结构1004。如图1、图2、图6-图25所示,碰撞锁止结构1004设置在骨架本体1001的一侧(图1的内侧),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碰撞锁止结构1004锁止骨架本体1001,升降驱动结构1003设置在骨架本体1001的另一侧(如图3的外侧)。
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结构1003和碰撞锁止结构1004分别位于座椅10000的两侧,座椅10000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升降驱动结构1003锁止骨架本体1001的一侧,发生碰撞时,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碰撞锁止结构1004锁止骨架本体1001的另一侧。这样,当发生碰撞时,实现了座垫骨架1000的双侧锁止,大大提升了座椅10000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骨架1000,通过升降驱动结构1003和碰撞锁止结构1004,在发生意外碰撞时,实现座垫骨架1000的双侧锁止,提升座垫骨架1000的抗变形能力,实现碰撞时更小的变形量,减小座椅10000对乘员的伤害,提升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安全带插锁1002和碰撞锁止结构1004设置在同一侧,从而增强安全带插锁1002一侧的结构强度。
如图1、图2、图6-图25所示,碰撞锁止结构1004包括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第二锁止齿板10042。第一锁止齿板10041适于与座椅10000的滑轨2000固定。可选地,第一锁止齿板10041适于与座椅10000的滑轨2000焊接固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齿板10041与座椅10000的滑轨2000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
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配合以锁止骨架本体1001。这样通过可选择性啮合的两个齿板,在发生碰撞时锁止骨架本体1001,结构简单、实现容易,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锁止齿板10042具有间隔开的第一锁止齿100421和第二锁止齿100422,在发生后碰,且骨架本体1001受到外力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时,如图21所示,第一锁止齿100421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以锁止骨架本体1001;在发生前碰,且骨架本体1001受到外力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时,如图24所示,第二锁止齿100422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以锁止骨架本体1001。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锁止结构1004,前碰和后碰时,都可以实现双侧锁止,使得座椅10000的安全性能更高。
如图6和图17所示,碰撞锁止结构1004还可以包括联动组件10043。第一锁止齿板10041、第二锁止齿板10042和骨架本体1001均与联动组件10043相连,即联动组件10043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相连,联动组件10043与第二锁止齿板10042相连,联动组件10043还与骨架本体1001相连。
其中,联动组件10043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骨架本体1001通过联动组件10043驱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移动以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配合锁止骨架本体1001。
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所述多个部件作为一个整体可随骨架本体1001运动。
具体而言,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即座椅10000正常使用时,联动组件10043作为一个整体,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第一联动片10032,此时第一锁止齿板10041与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不啮合。
更加具体地,联动组件10043作为一个整体时,如图5所示,联动组件10043、骨架本体1001、第二联动片10033和内侧的滑轨2000构成一个位于内侧的四杆机构,该四杆机构与外侧的四杆机构同步运动,实现骨架本体1001整体升降。
如图6-图25所示,联动组件10043可以包括联动板1、主联动板2、副联动板3、锁止片4、弹性件5和锁止销6。
如图6-图25所示,联动板1位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内侧,主联动板2与骨架本体1001固定,主联动板2位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外侧,主联动板2、联动板1、第二锁止齿板10042在第一轴线L1处相连。
联动板1是保证整个碰撞锁止结构1004的稳定性的部件。
如图6-图25所示,副联动板3位于主联动板2的外侧,副联动板3、主联动板2、联动板1在第二轴线L2处相连,副联动板3绕第三轴线L3可转动地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相连。
如图6-图25所示,锁止销6与副联动板3相连。锁止片4位于主联动板2的外侧,锁止片4与主联动板2在第四轴线L4处相连。弹性件5分别与主联动板2和锁止片4相连,以使锁止片4与副联动板3相互止抵。
具体地,如图6所示,副联动板3上具有第一止抵部31,锁止片4上具有第二止抵部41。第一止抵部31与第二止抵部41始终止抵。
如图6所示,主联动板2上还设有第一挂钩部22、锁止片4上具有第二挂钩部42。可选地,弹性件5为拉簧,拉簧的一端挂接在第一挂钩部22上,拉簧的另一端挂接在第二挂钩部42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可以为板簧,板簧的一端固定在主联动板2上,板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锁止片4上。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联动组件10043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7和第一轴套8,第一轴套8套设在第一连接件7外,在内外方向上,第一轴套8夹设在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与主联动板2之间,从而在内外方向上对第二锁止齿板10042进行限位,消除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旷动量。主联动板2、联动板1、第二锁止齿板10042和第一轴套8在第一轴线L1处通过第一连接件7相连,形成一体稳定结构。可选地,第一连接件7为铆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联动组件10043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9和第二轴套10,第二轴套10套设在第二连接件9上,在内外方向上,第二轴套10夹设在联动板1与主联动板2之间,第一锁止齿板10041具有滑动槽10041a,第二轴套10可滑动地设在滑动槽10041a内,副联动板3、主联动板2、联动板1和第二轴套10在第二轴线L2处通过第二连接件9相连。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联动组件10043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件11和第一挡圈12,第一挡圈12套设在第三连接件11上,在内外方向上,第一挡圈12夹设在第一锁止齿板10041与主联动板2之间,从而在内外方向上对主联动板2进行限位,消除主联动板2的旷动量。
副联动板3、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第一挡圈12通过第三连接件11相连,第三连接件11的中心轴线与第三轴线L3重合,主联动板2上设有过孔2a,第三连接件11穿过过孔2a。可选地,第三连接件11为螺栓。
可以理解的是,过孔2a的直径D2大于第三连接件11的直径D1。由此便于联动组件10043,在外力作用下,实现转动轴线的改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联动组件10043还可以包括第四连接件13和第二挡圈14,第二挡圈14夹设在主联动板2与锁止片4之间,从而消除主联动板2与锁止片4之间的旷动量。
锁止片4、主联动板2和第二挡圈14在第四轴线L4处通过第四连接件13相连,从而使锁止片4可转动地连接在主联动板1上。可选地,第四连接件13为铆钉。
如图6所示,主联动板2上设有槽孔2b,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上设有拨孔10042a,锁止销6的一端与副联动板3相连,锁止销6的另一端从外向内穿过槽孔2b伸入拨孔10042a内。可以理解的是,锁止销6的另一端与拨孔10042a间隙配合,以便碰撞时,锁止销6在拨孔10042a内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联动组件10043还可以包括耐磨套15,耐磨套15套设在锁止销6的伸入拨孔10042a的部分上。由此,当锁止销6拨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时,可以减小噪音,提升机构的可靠性。可选地,耐磨套15可以为尼龙圈。
进一步地,联动组件10043还可以包括消音片16,在内外方向上,消音片16夹设在主联动板2和副联动板3之间。当发生碰撞时,主动联动和副联动板3会有相对运动,通过设置消音片16可以降低噪音,减少主动联动和副联动板3的磨损。可选地,消音片16为塑料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消音片16上具有第一定位柱161和第二定位柱162,副联动板3上具有副联动板孔四3d和副联动板孔五3e,副联动板孔四3d和副联动板孔五3e均为定位孔,第一定位柱161设在副联动板孔四3d内,第二定位柱162设在副联动板孔五3e。由此消音片16安装稳定,消音效果好。
更加具体地,如图6所示,联动板1具有联动板孔一1a、联动板孔二1b。主联动板2上还具有主联动板孔一2c、主联动板孔二2d和主联动板孔三2e。副联动板3上具有副联动板孔一3a、副联动板孔二3b、副联动板孔三3c、。锁止片4上具有锁止片孔一4a。消音片16上具有消音片孔一16a、消音片孔二16b。第二连接件9包括螺栓一91和内攻丝螺栓92。
如图6所示,在第一轴线L1处,第一连接件7穿过联动板孔二1b、第二锁止齿板孔一10042b、第一轴套8、主联动板孔三2e,将联动板1、第二锁止齿板10042、第一轴套8、主联动板2连接。
在第二轴线L2处,螺栓一91穿过联动板孔一1a、滑动槽10041a伸入第二轴套10,内攻丝螺栓92穿过副联动板孔二3b、消音片孔二16b、主联动板孔一2c伸入第二轴套10与螺栓一91连接,将联动板1、第二轴套10、主联动板2、消音片16、副联动板3连接,第二轴套10可滑动地设在滑动槽10041a内。
在第三轴线L3处,第三连接件11穿过副联动板孔一3a、消音片孔一16a、第一挡圈12、过孔2a、第一锁止齿板孔一10041b、将副联动板3、消音片16、第一挡圈12、主联动板2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连接,且可绕第三轴线L3转动。
在第四轴线L4处,第四连接件13穿过锁止片孔一4a、第二挡圈14、主联动板孔二2d、将锁止片4、第二挡圈14与主联动板2连接。
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联动板1、主联动板2、副联动板3、锁止片4、弹性件5、锁止销6作为一个整体可绕第三轴线L3转动。
具体而言,如图7、图8和图26所示,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联动组件10043位于设计位置,即座椅10000可正常升降,联动组件10043的主体结构:主联动板2、副联动板3、锁止片4及弹性件5,四个部件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第四轴线L4处、第二轴线L2处和锁止片4与副联动板3的止抵接触点。
这样,当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在弹性件5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联动组件10043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绕第三轴线L3转动,各部件之间不能相对移动,此时联动组件10043的作用与第一联动片10032和第二联动片10033的作用相似。
具体地,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第一止抵部31与第二止抵部41的位置、锁止销6在拨孔10042a以及槽孔2b中的位置如图7所示。
在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弹性件5的弹力不足以克服外力,主联动板2绕第二轴线L2转动,锁止片4绕第四轴线L4转动,副联动板3带动锁止销6拨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直至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以锁止骨架本体1001。
如图26所示,当车辆发生后碰时,由于惯性,乘员通过安全带带动座垫骨架1000相对车辆向后向下运动,此时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为F1。由于座椅10000的外侧是设有升降驱动结构1003,所以外侧是一直锁止状态。座椅10000的内侧,外力F1将迫使座垫骨架1000进行扭曲变形,向内侧下方变形。当弹性件5弹力不足以克服外力F1的分力时,弹性件5被拉伸,锁止片4与副联动板3之间将发生相对运动,主联动板2带有过孔2a设计,从而主联动板2的转动轴线将由第三轴线L3变化为第二轴线L2,轴心距发生变化。其中轴心距是指,骨架本体1001的联动管的中心轴线到联动组件10043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此时副联动板3带动锁止销6拨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绕第一连接件7转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第一锁止齿100421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锁止,由此实现座垫骨架1000的内外双侧锁止。
具体地,在后碰且骨架本体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第一止抵部31与第二止抵部41的位置如图22所示;锁止销6在拨孔10042a中的位置如图21所示。
如图26所示,当车辆发生前碰时,碰撞锁止机构锁止原理与后碰相同。只是在碰撞时骨架本体1001受到外力的方向为向前和向上。由于惯性,乘员通过安全带带动座垫骨架1000相对车辆是向前向上运动,,此时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为F2。由于座椅10000的外侧是设有升降驱动结构1003,所以外侧是一直锁止状态。座椅10000的内侧,外力F2将迫使座垫骨架1000进行扭曲变形,向内侧上方变形。
当弹性件5弹力不足以克服外力F1的分力时,弹性件5被拉伸,锁止片4与副联动板3之间将发生相对运动,主联动板2带有过孔2a设计,从而主联动板2的转动轴线将由第三轴线L3变化为第二轴线L2,轴心距发生变化。其中轴心距是指,骨架本体1001的联动管的中心轴线到联动组件10043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此时副联动板3带动锁止销6拨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绕第一连接件7转动,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第一锁止齿100421与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锁止,由此实现座垫骨架1000的内外双侧锁止。
具体地,在前碰且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第一止抵部31与第二止抵部41的位置如图25所示,锁止销6在拨孔10042a中的位置如图24所示。
也就是说,座椅10000正常升降调节时,座垫骨架1000的联动组件10043整体绕第三轴线L3进行旋转,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锁止结构1004的主联动板2的转动轴线由第三轴线L3变化为第二轴线L2,副联动板3也绕第二轴线L2进行旋转,由此实现轴心距的变化,进而实现座垫骨架1000的内外双侧锁止,保证座垫骨架1000的刚性。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垫骨架1000,通过将安全带插锁1002固定在边板10011上,使得无论如何调节座椅10000,安全带与乘员的相对位置不变,提升座椅10000的安全性。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碰撞锁止结构1004提升座垫骨架1000的整体刚性,从而在发生碰撞时,实现更小的变形量,减小座椅10000对乘员的伤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碰撞锁止结构1004,装配简单,设计巧妙。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100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座垫骨架1000,从而具有安全性高、碰撞性能优越的优点。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座垫骨架1000,从而具有安全性高、碰撞性能优越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本体(1001),所述骨架本体(1001)包括间隔设置在两侧的两个边板(10011);
安全带插锁(1002),所述安全带插锁(1002)固定在其中一侧的所述边板(10011)上;
升降驱动结构(1003),所述升降驱动结构(1003)用于驱动所述骨架本体(1001)升降且将所述骨架本体(1001)锁止在可升降范围内的任意高度;
还包括碰撞锁止结构(1004),所述碰撞锁止结构(1004)设置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的一侧,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碰撞锁止结构(1004)锁止所述骨架本体(1001),所述升降驱动结构(1003)设置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的另一侧;
所述碰撞锁止结构(1004)包括:
第一锁止齿板(10041),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适于与座椅(10000)的滑轨(2000)固定;
第二锁止齿板(10042),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配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1001);
所述碰撞锁止结构(1004)还包括联动组件(10043),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和所述骨架本体(1001)均与所述联动组件(10043)相连,所述联动组件(10043)包括多个部件,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骨架本体(1001)通过所述联动组件(10043)驱动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移动以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配合锁止所述骨架本体(1001),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所述多个部件作为一个整体可随所述骨架本体(1001)运动;
所述联动组件(10043)包括:
联动板(1),所述联动板(1)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内侧;
主联动板(2),所述主联动板(2)与所述骨架本体(1001)固定,所述主联动板(2)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的外侧,所述主联动板(2)、所述联动板(1)、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在第一轴线(L1)处相连;
副联动板(3),所述副联动板(3)位于所述主联动板(2)的外侧,所述副联动板(3)、所述主联动板(2)、所述联动板(1)在第二轴线(L2)处相连,所述副联动板(3)绕第三轴线(L3)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相连;
锁止片(4),所述锁止片(4)位于所述主联动板(2)的外侧,所述锁止片(4)与所述主联动板(2)在第四轴线(L4)处相连;
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分别与所述主联动板(2)和所述锁止片(4)相连,以使所述锁止片(4)与所述副联动板(3)相互止抵;
锁止销(6),所述锁止销(6)与所述副联动板(3)相连;
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小于预定值时,所述联动板(1)、所述主联动板(2)、所述副联动板(3)、所述锁止片(4)、所述弹性件(5)、所述锁止销(6)作为一个整体可绕所述第三轴线(L3)转动;
在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的外力大于等于预定值时, 所述弹性件(5)的弹力不足以克服所述外力,所述主联动板(2)绕所述第二轴线(L2)转动,所述锁止片(4)绕所述第四轴线(L4)转动,所述副联动板(3)带动所述锁止销(6)拨动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直至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具有间隔开的第一锁止齿(100421)和第二锁止齿(100422),在发生后碰且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外力大于等于第一预定值时,所述第一锁止齿(100421)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1001),在发生前碰且所述骨架本体(1001)受到外力大于等于第二预定值时,所述第二锁止齿(100422)与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啮合以锁止所述骨架本体(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04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7)和第一轴套(8),所述第一轴套(8)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7)外,在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轴套(8)夹设在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与所述主联动板(2)之间,所述主联动板(2)、所述联动板(1)、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和所述第一轴套(8)在所述第一轴线(L1)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04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9)和第二轴套(10),所述第二轴套(1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9)上,在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二轴套(10)夹设在所述联动板(1)与所述主联动板(2)之间,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具有滑动槽(10041a),所述第二轴套(10)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动槽(10041a)内,所述副联动板(3)、所述主联动板(2)、所述联动板(1)和所述第二轴套(10)在所述第二轴线(L2)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043)还包括第三连接件(11)和第一挡圈(12),所述第一挡圈(12)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接件(11)上,在内外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圈(12)夹设在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与所述主联动板(2)之间,所述副联动板(3)、所述第一锁止齿板(10041)和所述第一挡圈(1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11)相连, 所述第三连接件(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L3)重合,所述主联动板(2)上设有过孔(2a),所述第三连接件(11)穿过所述过孔(2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043)还包括第四连接件(13)和第二挡圈(14),所述第二挡圈(14)夹设在所述主联动板(2)与所述锁止片(4)之间,所述锁止片(4)、所述主联动板(2)和所述第二挡圈(14)在第四轴线(L4)处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1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联动板(2)上设有槽孔(2b),所述第二锁止齿板(10042)上设有拨孔(10042a),所述锁止销(6)的一端与所述副联动板(3)相连,所述锁止销(6)的另一端从外向内穿过所述槽孔(2b)伸入所述拨孔(10042a)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043)还包括耐磨套(15),所述耐磨套(15)套设在所述锁止销(6)的伸入所述拨孔(10042a)的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10043)还包括消音片(16),在内外方向上,所述消音片(16)夹设在所述主联动板(2)和所述副联动板(3)之间。
10.一种座椅(100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垫骨架(1000)。
CN201810401832.2A 2018-04-28 2018-04-28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Active CN110406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1832.2A CN110406442B (zh) 2018-04-28 2018-04-28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1832.2A CN110406442B (zh) 2018-04-28 2018-04-28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6442A CN110406442A (zh) 2019-11-05
CN110406442B true CN110406442B (zh) 2021-07-20

Family

ID=68357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1832.2A Active CN110406442B (zh) 2018-04-28 2018-04-28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644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9942A1 (de) * 2007-06-28 2009-01-02 Tachi-S Co., Ltd., Akishima Sitzhöheneinstellungsmechanismus
CN103158587A (zh) * 2011-12-09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安全设备
CN103269903A (zh) * 2010-12-22 2013-08-28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
CN207889578U (zh) * 2018-03-08 2018-09-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碰撞锁止总成及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3630C5 (de) * 1999-11-09 2006-12-07 Keiper Gmbh & Co.Kg Fahrzeugsitz mit Höheneinsteller
DE10207807A1 (de) * 2002-02-25 2003-09-04 Hammerstein Gmbh C Rob Einseitig arretierter Kraftfahrzeugsitz mit Rückhalte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9942A1 (de) * 2007-06-28 2009-01-02 Tachi-S Co., Ltd., Akishima Sitzhöheneinstellungsmechanismus
CN103269903A (zh) * 2010-12-22 2013-08-28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具有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
CN103158587A (zh) * 2011-12-09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座椅安全设备
CN207889578U (zh) * 2018-03-08 2018-09-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碰撞锁止总成及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6442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4972A (en) Latching device for locking backrest of tilt-adjustable motor vehicle seat
WO2017022737A1 (ja) 乗物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US5597205A (en) Energy absorbing restraint seat back recliner for application on a restraint safety seat
US6478378B2 (en) Vehicle seat with height adjuster
US5507553A (en) Emergency 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US5690386A (en) Device for articulat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ckrest and the seat part of a vehicle seat
EP1790522A1 (en) Walk-in device
US20150090855A1 (en) Vehicle seat
US8764111B2 (en)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US10766383B2 (en) Vehicle seat
US20170120778A1 (en) Vehicle seat
CN110406442B (zh) 座垫骨架及具有该座垫骨架的座椅和车辆
JPH04303034A (ja) シート装置
US7243992B2 (en) Vehicle seat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seat having such a structure
US10906429B2 (en) Seat slide structure
KR100880780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
JP475335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006299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5249840A (en)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s
JPS61191453A (ja) 車両用シ−ト構造
US5160167A (en) Self-locking strap guide for a seat belt
GB2183988A (en) Device for attaching a safety belt to a vehicle seat
KR101662552B1 (ko) 시트백의 조립구조
JP4050137B2 (ja) 車両用リフタ付きシート構造
JP2010052451A (ja) シー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