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4330A -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4330A
CN110404330A CN201810396586.6A CN201810396586A CN110404330A CN 110404330 A CN110404330 A CN 110404330A CN 201810396586 A CN201810396586 A CN 201810396586A CN 110404330 A CN110404330 A CN 110404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interior bucket
lid
tube body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65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4330B (zh
Inventor
郑跃东
蔡雪刚
桂鹏
彭晶
廖榆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65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4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4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4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4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4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2Combinations of filters of different ki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该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导水管及内桶;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导水管包括盖体和穿设于盖体上的管体,盖体密封盖合内桶的下端,管体穿设于内桶内;内桶设于壳体内,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壳体和盖体下部之间构成第二滤腔,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内桶的外壁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盖体的下侧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管体内设有第三流道,第三流道与第二流道相连通。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使复合滤芯具备两个相互独立的过滤通道。

Description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净水设备得到了广泛使用,在净水设备中,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多种滤芯形成复合滤芯,复合滤芯作为关键部件,对净化水质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复合滤芯大多仅有一组进出水口,无法实现对多条水路的水质分别进行过滤,当需要对多条水路分别进行过滤时,只能安装多个复合滤芯,如此,使得净水设备的净水系统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滤芯,用于净水设备,旨在使复合滤芯具备两个相互独立的过滤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导水管及内桶;
所述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包括盖体和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管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内桶的下端,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内桶内;
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下部之间构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
所述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
所述内桶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盖体的下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管体内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上盖,所述内桶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内桶内,所述管体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上盖;所述第一滤芯围绕所述管体设置,且所述第一滤芯的上端与所述上盖的下侧密封抵接,所述第一滤芯的下端与所述盖体的上侧面密封抵接;
所述上盖和所述内桶的上端壁之间构成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滤芯的外周壁与所述内桶之间构成第五流道,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五流道。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内周壁形成第六流道,所述上盖设有连通所述第六流道的第二过水口。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过水口,所述管体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下侧面围绕所述第一过水口朝所述第二滤腔内延伸有环形导水部,所述环形导水部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
优选地,所述导管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8毫米。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1.5毫米。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滤芯,用于净水设备,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导水管及内桶、滤桶;
所述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包括盖体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管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内桶的下端,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内桶内;所述滤桶的上端为敞口端,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滤桶的上端;
所述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所述滤桶和所述导水管之间构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二滤腔连通;
所述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
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两级滤材。
优选地,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呈筒状且沿径向排布设置。
优选地,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呈筒状且沿上下向排布设置。
优选地,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包括卷绕式滤材和颗粒状滤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导水管及内桶;
所述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包括盖体和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管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内桶的下端,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内桶内;
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下部之间构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
所述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
所述内桶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盖体的下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管体内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导水管及内桶;
所述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包括盖体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管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内桶的下端,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内桶内;所述滤桶的上端为敞口端,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滤桶的上端;
所述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所述滤桶和所述导水管之间构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二滤腔连通;
所述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
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两级滤材。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壳体内设置隔离组件,使得过壳体内部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即使得复合滤芯具有两个独立的过滤通道,实现对两种水质的分别过滤,满足用户对多种水质的过滤需求;同时,由于本复合滤芯集成设置了多个过滤通道,降低了净水设备中复合滤芯的使用个数,一方面,简化了净水设备内部的水路连接,提高了用户拆装复合滤芯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也缩减了净水设备内部空间,降低了净水设备的体积,以适应净水设备的轻小型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复合滤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复合滤芯的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复合滤芯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导水管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导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复合滤芯 130 第四流道
10 壳体 140 第五流道
20 导水管 150 第六流道
201 管体 101 滤芯接头
30 隔离组件 102 外桶
40 第一滤芯 301 内桶
50 第二滤芯 302 盖体
60 第一滤腔 303 第一开口
70 第二滤腔 304 第一过水口
80 上盖 305 环形导水部
90 滤桶 306 第一限位凸缘
100 第一流道 307 第二限位凸缘
110 第二流道 801 第二过水口
120 第三流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滤芯,适用于净水设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该复合滤芯1包括壳体10、导水管20及内桶301;
所述内桶301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20包括盖体302和穿设于所述盖体302上的管体201,所述盖体302密封盖合所述内桶301的下端,所述管体201穿设于所述内桶301内;
所述内桶301设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内桶301内形成第一滤腔60,所述壳体10和所述盖体302下部之间构成第二滤腔70,所述第一滤腔60和第二滤腔70相互独立;
所述第一滤腔60内设有第一滤芯40,所述第二滤腔70内设有第二滤芯50;
所述内桶301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100,所述盖体302的下侧面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110,所述第一流道100和所述第二流道110连通;所述管体201内设有第三流道120,所述第三流道120与所述第二流道110相连通。
具体的,壳体10具有与第一滤腔60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以及与第二滤腔70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滤芯40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第二滤芯50位于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之间,如此设置,复合滤芯1的同一壳体10内形成有两条完全独立的净水水路,可方便地应用于需要对水进行两次净化的情况,例如对水进行前置过滤和后置过滤。另外,也可实现对两种不同水质的单独过滤,进而满足用户对多种水质的过滤需求。
为了减小复合滤芯1整体的径向尺寸,以便实现复合滤芯1的小型化设计,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40和第二滤芯50沿上下向排布。
本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0优选包括外桶102和滤芯接头101,其中内桶301设于外桶102内,上述滤芯接头10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当然,与其它实施方式中,该滤芯接头101也可为水路板一类的水路转换装置所替代,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导水管20包括管体201和盖体302,管体201和盖体302优选为一体成型而成的。如此,显著提高管体201与盖体302连接处的密封效果,避免第二滤腔70和第一滤腔60发生相互串水的风险,可提高本复合滤芯1的工作可靠性。另一方面,管体201和盖体302采用一体结构时,也可简化复合滤芯1的整体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壳体10内设置隔离组件30,使得过壳体10内部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60和第二滤腔70,即使得复合滤芯1具有两个独立的过滤通道,实现对两种水质的分别过滤,满足用户对多种水质的过滤需求;同时,由于本复合滤芯1集成设置了多个过滤通道,降低了净水设备中复合滤芯1的使用个数,一方面,简化了净水设备内部的水路连接,提高了用户拆装复合滤芯1的便捷性,另一方面,也缩减了净水设备内部空间,降低了净水设备的体积,以适应净水设备的轻小型发展趋势。
进一步地,盖体302的下侧面与壳体10的底壁面间隔设置,以避让出供安装第二滤芯50的空间,第二滤芯50呈筒状设置,第二滤芯50的上端面与盖体302的下侧面密封贴合,本实施例中,复合滤芯1还包括设于壳体10底壁面处的下盖,第二滤芯50的下端面与下盖的上侧面密封贴合,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滤芯50的下端面也可直接与壳体10底壁面密封贴合,本设计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内桶301的外壁面与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流道100;导水管20沿上下向穿设于内桶301中,导水管20的上端贯穿内桶301的上端,导水管20下端与盖体302上对应设置的第一过水口304对接(于其他实施例中,导水管20下端也可密封贯穿第一过水口304设置),以与第二滤腔70连通。
对于第二滤腔70而言,内桶301的外壁面与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100,盖体302的下侧面与下盖的上侧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110,导水管20内形成第三流道120;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与第一流道100连通,第二出水口与第三流道120连通,如此,待过滤的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复合滤芯1中,穿过第一流道100到达第一滤芯40处,经第二滤芯50的过滤后,再通过第三流道120到达第二出水口处,并通过第二出水口从复合滤芯1内排出;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也可与第三流道120连通,而第二出水口与第一流道100连通,本设计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复合滤芯1还包括上盖80,内桶301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303,上盖80位于内桶301内,管体201穿设于内桶301内,且管体201的上端贯穿第一开口303和上盖80;第一滤芯40围绕管体201设置,且第一滤芯40的上端与上盖80的下侧抵接;上盖80和内桶301的上端壁之间构成第四流道130,第一滤芯40的外周壁与内桶301之间构成第五流道140,第四流道130连通第一开口303和第五流道140;管体201的外周壁与第一滤芯40的内周壁形成第六流道150,上盖80设有连通第六流道150的第二过水口801。
对于第一滤腔60而言,第一进水口与第四流道130相连通,第四流道130和第五流道140相连通,第六流道150通过第二过水口801与第一出水口连通。如此,待过滤的水通过第一进水口进入复合滤芯1中,穿过第四流道130和第五流道140到达第一滤芯40处,经第一滤芯40的过滤后,再通过第六流道150经过第二过水口801到达第一出水口处,并通过第二出水口从复合滤芯1内排出;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也可与第六流道150连通,而第一出水口与第四流道130连通,本设计不限于此。
为了提升第二滤腔70的净水效率,参照图3至图7,本实施例中,盖体302的下侧面设有环形导水部305,盖体302的下盘面围绕第一过水口304朝第二滤腔70内延伸有环形导水部305,环形导水部305连通第二滤腔70和第三流道120;而为了更好地提升环形导水部305的导水效果,本实施中,环形导水部305的径向尺寸大于导水管20的管径设置。
此外,为了保证导水管20的流通效果,该导水管2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8毫米。为了保证导水管20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导水管20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1.5毫米。
此外,为了便于第一滤芯40的安装,防止第一滤芯40相对盖体302发生晃动偏移,本实施例中,上述盖体302的上侧面沿其周向朝上设有第一限位凸缘306,第一滤芯40的下端密封插设于第一限位凸缘306内,导水管20穿设于第一滤芯40的内部空间内。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第二滤芯50的安装,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复合滤芯1还包括滤桶90,其中,盖体302的下侧面沿其周向朝下设有第二限位凸缘307;滤桶90的上端为敞口端,滤桶90的下端设有与第二滤腔70连通的过流口,滤桶90的敞口端与第二限位凸缘307密封连接,第二滤芯50安装于滤桶90内,且第二滤芯50的外周面与滤桶90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过流口与该间隙连通。如此,该第一流道100的水从过流口流入滤桶90内部,然后在经过第二滤芯50的过滤后形成的净化水。再次经过导水管20的第三流道120到达第二出水口。最终从第二出水口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滤桶90,进而使得第二滤芯50的滤材可更加多样化,进而便于安装各种不同滤材类型的滤芯,以满足对各种不同水质的净化需求。
基于双水路一体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滤芯1,用于净水设备。其中,该复合滤芯1包括导水管20及内桶301、滤桶90;
所述内桶301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20包括盖体302穿设于所述盖体302上的管体201,所述盖体302密封盖合所述内桶301的下端,所述管体201穿设于所述内桶301内;所述滤桶90的上端为敞口端,所述盖体302密封盖合所述滤桶90的上端;
所述内桶301内形成第一滤腔60,所述滤桶90和所述导水管20之间构成第二滤腔70,所述第一滤腔60和第二滤腔70相互独立;所述管体201与所述第二滤腔70连通;
所述第一滤腔60内设有第一滤芯40,所述第二滤腔70内设有第二滤芯50;
所述第一滤芯40和第二滤芯50中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两级滤材。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能有效提升复合滤芯1的过滤效果,或者满足用户不同的净水需求;例如,现有的仅采用颗粒状滤材的净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时常会发现首杯水内含有滤材颗粒的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饮水体验;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滤芯40和/或第二滤芯50设置为包含颗粒状滤材和卷绕式滤材,且卷绕式滤材位于颗粒状滤材的水路后侧,如此,卷绕式滤材即可有效阻挡滤材颗粒,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本实施例中,该复合滤芯1与前一复合滤芯1(上一主题)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复合滤芯1的滤芯滤材构成更为多样化,而其他复合滤芯1的结构组成以及水路流向两者基本一致,于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呈筒状且沿径向排布设置。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仅需将之前由单一滤材制成的筒状滤芯沿径向分割成两级不同滤材,对原水路几乎无影响,降低了复合滤芯1整体的设计难度,提高了复合滤芯1的生产效率,而且径向排布的方式还能充分利用盖体302下方的径向空间,避免增大复合滤芯1的整体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呈筒状且沿上下向排布设置。
本实施例中,将待过滤水依次通过第一滤腔60和第二滤腔70,即第一滤芯40为前置滤芯,第二滤芯50为后置滤芯,如此,相较于第一滤芯40,第二滤芯50应该具备更好的过滤效果,故将第二滤芯50设置为由至少两种滤材构成。本实施例中,第二滤芯50包括外滤材和内滤材,优选地,外滤材为颗粒状滤材,内滤材为卷绕式滤材。本实施例中,外滤材为碳棒,内滤材为PP棉,如此,进入第二滤腔70的待过滤水经过碳棒后虽然附带有碳粉,但其在继续经过PP棉的过程中,碳粉被PP滤去,有效避免用户饮水时,出现首杯水呈黑色的问题。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外滤材还可具体为其他颗粒状滤材,内滤材还可具体为其他卷绕式滤材,本设计不限于此。
可以理解,针对于卷绕式滤材由柔性材料制成,容易紧贴在管体201外周面设置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管体201外周面凸设有筋条,筋条的延伸方向与管体201的轴向一致,该筋条的外侧面能够有效抵接卷绕式滤材的内侧面,防止其紧贴管体201外周面,以利于流道的形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该净水设备包括复合滤芯1,该复合滤芯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净水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复合滤芯,用于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导水管及内桶;
所述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包括盖体和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管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内桶的下端,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内桶内;
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下部之间构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
所述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
所述内桶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一流道,所述盖体的下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间隔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管体内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上盖,所述内桶的上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内桶内,所述管体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上盖;所述第一滤芯围绕所述管体设置,且所述第一滤芯的上端与所述上盖的下侧密封抵接,所述第一滤芯的下端与所述盖体的上侧面密封抵接;
所述上盖和所述内桶的上端壁之间构成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滤芯的外周壁与所述内桶之间构成第五流道,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五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内周壁形成第六流道,所述上盖设有连通所述第六流道的第二过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过水口,所述管体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下侧面围绕所述第一过水口朝所述第二滤腔内延伸有环形导水部,所述环形导水部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8毫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1.5毫米。
8.一种复合滤芯,用于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导水管及内桶、滤桶;
所述内桶的下端为敞口端,所述导水管包括盖体穿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管体,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内桶的下端,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内桶内;所述滤桶的上端为敞口端,所述盖体密封盖合所述滤桶的上端;
所述内桶内形成第一滤腔,所述滤桶和所述导水管之间构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相互独立;所述管体与所述第二滤腔连通;
所述第一滤腔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腔内设有第二滤芯;
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两级滤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呈筒状且沿径向排布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呈筒状且沿上下向排布设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对应同一滤芯的所述至少两级滤材包括卷绕式滤材和颗粒状滤材。
12.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滤芯。
CN201810396586.6A 2018-04-27 2018-04-27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Active CN110404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6586.6A CN110404330B (zh) 2018-04-27 2018-04-27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6586.6A CN110404330B (zh) 2018-04-27 2018-04-27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4330A true CN110404330A (zh) 2019-11-05
CN110404330B CN110404330B (zh) 2024-02-20

Family

ID=6834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6586.6A Active CN110404330B (zh) 2018-04-27 2018-04-27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43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1282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3576Y (zh) * 2007-08-03 2008-06-18 徐道波 过滤装置组合式净水器
KR20130033738A (ko) * 2011-09-27 2013-04-04 (주)하이드로코어 여재카트리지를 결합한 모듈식 침투도랑
CN104860420A (zh) * 2015-05-15 2015-08-26 李章文 一种环聚式过滤净水机
CN107115714A (zh) * 2016-02-25 2017-09-01 张文秀 一套反渗透纯水机的节水降耗型预处理装置
CN107899281A (zh) * 2017-04-06 2018-04-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8465368U (zh) * 2018-04-27 2019-02-0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3576Y (zh) * 2007-08-03 2008-06-18 徐道波 过滤装置组合式净水器
KR20130033738A (ko) * 2011-09-27 2013-04-04 (주)하이드로코어 여재카트리지를 결합한 모듈식 침투도랑
CN104860420A (zh) * 2015-05-15 2015-08-26 李章文 一种环聚式过滤净水机
CN107115714A (zh) * 2016-02-25 2017-09-01 张文秀 一套反渗透纯水机的节水降耗型预处理装置
CN107899281A (zh) * 2017-04-06 2018-04-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8465368U (zh) * 2018-04-27 2019-02-0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1282A (zh) * 2022-08-01 2022-11-25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CN115381282B (zh) * 2022-08-01 2024-01-19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4330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9279A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06660698U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07899281A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7871709U (zh) 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06837592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105498337B (zh) 滤芯、过滤装置和净水器
CN206660700U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208465368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110404330A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107399837A (zh) 一种一体化的反渗透滤芯
CN105944571B (zh) 侧流式净水过滤装置
CN207871710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110404333A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08465367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7871690U (zh) 滤芯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9661364U (zh) 复合滤芯结构
CN209108735U (zh) 一种用于净水器前置过滤及后置过滤的滤芯组件
CN110404327A (zh) 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07871711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110404334A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8340281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09292027U (zh) 一种自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
CN208553381U (zh) 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08372625U (zh) 滤芯组件、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110404329A (zh) 滤芯组件、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