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4229B -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4229B
CN110404229B CN201910736867.6A CN201910736867A CN110404229B CN 110404229 B CN110404229 B CN 110404229B CN 201910736867 A CN201910736867 A CN 201910736867A CN 110404229 B CN110404229 B CN 110404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lumn
fixed
mounting plate
fix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68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4229A (zh
Inventor
郭林
赵楠
石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l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368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4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4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4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4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4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 A63B21/05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extension element type
    • A63B21/0552Elastic ropes or b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multiple steps, i.e. more than one step per limb, e.g. steps mounted on endless loops, endless lad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for hands or fing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所述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驱动机构、安装机构、撑起机构、训练机构、传动机构、连接机构、控制机构及夹持机构;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训练机构,且两组脚踏板一前一后利用连接机构实现连接,使用时患者可利用双脚自主前后脚踏式进行训练,便于康复。同时,也可利用单脚带动另一只脚进行前后运动,实现单脚骨折的情况下,单脚无法有效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另一只脚带动运动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的同时,辅助以撑起机构在双腿前后运动的时候将腿部关节处撑起,帮助腿部活动时关节的弯曲,避免在患者无法控制腿部关节的情况下,强行运动而挤压关节或者骨折处造成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所述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的早期,即伤后1~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此,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患者可进行伤肢股四头肌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康复训练的中期,即伤后2~4周,此期除继续做上述的功能锻炼外,还要到医院复查,根据复查结果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康复训练的后期,此时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挖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开工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
在使用时,传统腿部康复训练大多是在康复后期利用护架使患者进行行走使其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这种康复训练不仅危险性大,而且康复速度慢,康复的前期患者只能采用按摩的方式,费人费力,而且康复周期长。而且针对双腿粉碎性骨折的情况,患者自身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无法进行行走训练,康复训练难度大。而现有也存在一些坐着进行脚踏训练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患者自主训练,但是一旦患者双腿均严重骨折或者手脚都骨折的情况的时候,患者自身也难以一个人完成训练,且训练的强度和腿部关节的弯曲度均不能够控制,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一旦发生额外损伤,就会增加康复周期。而且骑行式的康复训练设备一般体积较大,一般只有专门的康复中心有,治疗费用高,而且像医院空间小,不宜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驱动机构、安装机构、撑起机构、训练机构、传动机构、连接机构、控制机构及夹持机构;所述床体的一端设有通过所述夹持机构连接的所述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用于训练腿部的收缩运动的所述训练机构,且所述安装机构上还设有连接于所述训练机构的用于帮助训练师腿部关节收缩抬起的所述撑起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用于利用手部拉伸打动所述训练机构运动以及拉伸起床的所述驱动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训练机构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训练机构解除训练状态以及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进入锁定状态的所述控制机构,且所述训练机构和所述控制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机构,且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控制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
具体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支撑架、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卡块、转动柱、挡板及转动槽,所述床体的顶面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零件的所述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内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及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固定安装板内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端点处设有所述转动柱,且当所述卡块滑动到所述第二滑槽内末端时刚好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的侧壁的卡槽内,所述转动柱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的呈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槽内的所述挡板。
具体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杆、第四伸缩弹簧及夹块,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一端底面,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通过所述第四伸缩弹簧连接于用于将装置夹持固定在在所述床体上的呈“L”形结构的所述夹块。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拉力绳、塑料硬管、转轴、插销板及扭力弹簧,呈“Y”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拉力绳滑动伸缩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第一拉力绳的一端贯出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侧壁,且呈“Y”形的所述第一拉力绳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塑料硬管,且多个所述塑料硬管和所述第一拉力绳之间形成梯形结构,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的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扭力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出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卡块,且所述转轴贯出所述卡块的一端侧壁设有所述插销板,所述插销板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的所述第三滑槽内。
具体的,所述训练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滑块、第三齿轮、第二固定柱、第四齿轮、第三固定柱、第五齿轮、第二滑块、脚踏板及绑带,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内部滑槽内平行滑动卡合连接有底部设有排齿的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面排齿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柱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于齿轮半径小于所述第三齿轮的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柱上,且所述第三固定柱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于齿轮半径等于所述第三齿轮的所述第五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及所述第五齿轮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均设有突出并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的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设有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一侧边缘、另一端粘连于所述脚踏板另一侧边缘的所述绑带。
具体的,所述撑起机构包括两个撑起杆、第一固定柱、第一齿轮、链条及第二齿轮,两个呈“T”形结构的所述撑起杆平行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且两个所述撑起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及所述第二滑块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撑起杆的的底端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的内部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套接有所述链条的一端,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背离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
具体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六齿轮、第四固定柱、第七齿轮、限位齿槽、第一伸缩柱、第一伸缩弹簧、第二伸缩柱及挡块,所述第六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转动套接于所述第四固定柱上,所述第四固定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所述第七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第六齿轮,所述第七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柱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弹簧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柱的内侧壁的所述挡块,所述第二伸缩柱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一端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所述插销板,所述第七齿轮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一侧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设有所述限位齿槽,且所述限位齿槽的大小和所述第七齿轮的大小相等。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一定滑轮、第五固定柱、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弹簧、第二伸缩杆、第六固定柱及第二定滑轮,所述固定安装板内位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间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的所述第五固定柱和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的所述第六固定柱,所述第五固定柱的一端转动套接有所述第一定滑轮,所述第六固定柱的一端套接有所述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五固定柱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伸缩弹簧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六固定柱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
具体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二拉力绳、第三滑块、第一导向轮、第一凸块、连接板、第三伸缩弹簧、第二凸块、第二导向轮、第三连接绳及第四连接绳,所述第二拉力绳的一端贯出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背离所述支撑架一端的侧壁,所述第二拉力绳的另一端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内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内的滑槽内,且位于该滑槽内背离所述第三滑块的一侧设有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背离所述第三滑块的一侧设有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第二凸块,且所述第二凸块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半径,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内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凸块的一端背离所述第一凸块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伸缩弹簧,且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的间距刚好为所述第三滑块的厚度,所述第三滑块背离所述第二拉力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绳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柱的一侧,所述第六固定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接绳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导向轮并贯穿所述限位齿槽连接于所述第七齿轮的一侧中心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训练机构,且两组脚踏板一前一后利用连接机构实现连接,使用时患者可利用双脚自主前后脚踏式进行训练,便于康复。同时,也可利用单脚带动另一只脚进行前后运动,实现单脚骨折的情况下,单脚无法有效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另一只脚带动运动进行康复训练。且前后活动的幅度可以根据双脚自主移动的距离进行控制,大大控制了不同时期康复训练的强度,有利于腿部康复周期缩短。在训练的同时,辅助以撑起机构在双腿前后运动的时候将腿部关节处撑起,帮助腿部运动时关节弯曲,避免在患者无法控制腿部关节的情况下,强行运动而挤压关节或者骨折处造成二次伤害。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固定安装板上训练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支撑架上的驱动机构,实现当患者的双腿都无法有效控制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双手抓住第一拉力绳上的塑料硬管,来回拉动第一拉力绳就可以带动两个脚踏板前后活动,同时活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拉动的幅度进行控制。同时当患者的手部也出现细微的骨折情况的时候,则也可以利用第一拉力绳由于扭力弹簧产生的来回拉力进行手部的康复训练。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当康复训练完成的时候,患者拉动第二拉力绳,利用控制机构解除连接机构的连接状态,使前后两个脚踏板可同时推于远端,使患者的双腿可以持平。同时利用控制机构的拉伸作用将传动机构中的第七齿轮拉入限位齿槽中卡合固定,使第一拉力绳处于锁定状态,患者此时则可以利用梯形的第一拉力绳和塑料硬管拉伸起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整个康复训练装置的支撑架可以通过转动然后收缩进固定安装板内的第一滑槽内,不用的时候占用空间小,适合各种大小医院使用。且整个装置利用像夹子一样的夹持机构直接固定在病床的床尾一端,使用方便安全,更加适合医院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训练机构和撑起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机构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安装机构内部的传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夹持机构和安装机构之间的正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床体,2、驱动机构,21、第一拉力绳,22、塑料硬管,23、转轴,24、插销板,25、扭力弹簧,3、安装机构,31、固定安装板,32、支撑架,33、第一滑槽,34、第二滑槽,35、第三滑槽,36、卡块,37、转动柱,38、挡板,39、转动槽,4、撑起机构,41、撑起杆,42、第一固定柱,43、第一齿轮,44、链条,45、第二齿轮,5、训练机构,51、固定架,52、第一滑块,53、第三齿轮,54、第二固定柱,55、第四齿轮,56、第三固定柱,57、第五齿轮,58、第二滑块,59、脚踏板,59a、绑带,6、传动机构,61、第六齿轮,62、第四固定柱,63、第七齿轮,64、限位齿槽,65、第一伸缩柱,66、第一伸缩弹簧,67、第二伸缩柱,68、挡块,7、连接机构,71、第一连接绳,72、第二连接绳,73、第一定滑轮,74、第五固定柱,75、第一伸缩杆,76、第二伸缩弹簧,77、第二伸缩杆,78、第六固定柱,79、第二定滑轮,8、控制机构,81、第二拉力绳,82、第三滑块,83、第一导向轮,84、第一凸块,85、连接板,86、第三伸缩弹簧,87、第二凸块,88、第二导向轮,89、第三连接绳,89a、第四连接绳,9、夹持机构,91、固定杆,92、第四伸缩弹簧,93、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驱动机构2、安装机构3、撑起机构4、训练机构5、传动机构6、连接机构7、控制机构8及夹持机构9;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有通过所述夹持机构9连接的所述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上设有用于训练腿部的收缩运动的所述训练机构5,且所述安装机构3上还设有连接于所述训练机构5的用于帮助训练师腿部关节收缩抬起的所述撑起机构4,所述安装机构3上设有用于利用手部拉伸打动所述训练机构5运动以及拉伸起床的所述驱动机构2,且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训练机构5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所述安装机构3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训练机构5解除训练状态以及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进入锁定状态的所述控制机构8,且所述训练机构5和所述控制机构8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机构7,且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控制机构8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6。
具体的,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板31、支撑架32、第一滑槽33、第二滑槽34、第三滑槽35、卡块36、转动柱37、挡板38及转动槽39,所述床体1的顶面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零件的所述固定安装板31,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设有所述第一滑槽33、所述第二滑槽34及所述第三滑槽35,所述第一滑槽33内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卡块36,所述卡块36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34内,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位于所述第二滑槽34的端点处设有所述转动柱37,且当所述卡块36滑动到所述第二滑槽34内末端时刚好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37的侧壁的卡槽内,所述转动柱37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呈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槽39内的所述挡板38。使用时,在利用所述夹持机构9将所述固定安装板31夹持固定在床尾之后,将所述支撑架32沿着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一滑槽33抽出,使得所述卡块36和所述转轴23分别沿着所述第二滑槽34和所述第三滑槽35滑出,由于所述卡块36为方形结构,即使所述支撑架32移动到末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板31之间存在空隙能够转动,但是其侧壁固定连接的所述卡块36在所述第二卡槽内阻止其发生转动,所以当所述支撑架32移动到末端的时候,所述卡块36脱离所述第二卡槽移动到所述转动柱37侧壁的卡槽内,与转动柱37和二为一,此时向上转动所述支撑架32,利用所述卡块36带动所述转动柱37转动,由于所述转动柱37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四分之一圆弧形槽的挡板38,所以使得所述转动柱37只能够转动90°,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架32只能转动90°,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呈90°不动。
具体的,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固定杆91、第四伸缩弹簧92及夹块93,所述固定杆91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一端底面,所述固定杆91的底端通过所述第四伸缩弹簧92连接于用于将装置夹持固定在在所述床体1上的呈“L”形结构的所述夹块93。使用时,将装置带至患者的病房,用力推开呈“L”形的所述夹块93,利用所述第四伸缩弹簧92的收缩力将装置夹持在床尾,使所述固定安装板31平铺并固定在床尾表面上。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拉力绳21、塑料硬管22、转轴23、插销板24及扭力弹簧25,呈“Y”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拉力绳21滑动伸缩于所述支撑架32内,所述第一拉力绳21的一端贯出所述支撑架32的顶端侧壁,且呈“Y”形的所述第一拉力绳2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塑料硬管22,且多个所述塑料硬管22和所述第一拉力绳21之间形成梯形结构,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支撑架32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的所述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的一端通过所述扭力弹簧2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2,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贯出所述支撑架32和所述卡块36,且所述转轴23贯出所述卡块36的一端侧壁设有所述插销板24,所述插销板24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三滑槽35内。使用时,当患者的双脚都严重受伤而无法自主发力训练的时候,此时患者可以利用手部拉动所述第一拉力绳21,利用所述第一拉力绳21缠绕在所述支撑架32末端的所述转轴23上带动所述转轴23转动,所述转轴23可以利用缩水扭力弹簧25实现所述转轴23的转动复位,实现所述第一拉力绳21的来回收缩。在所述支撑架32经所述第一滑槽33滑出的时候,所述转轴23的末端连接的所述插销板24同时经所述第三滑槽35滑动到所述第二伸缩柱67上的卡槽内卡合连接,使所述转轴23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柱67及所述第一伸缩柱65转动,利用所述第一伸缩柱65带动所述第七齿轮63转动,所述第七齿轮63带动所述第六齿轮6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五齿轮57转动,利用所述第五齿轮57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2前后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在双腿均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手部带动两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来实现手部带动式训练。同时患者出现手部受伤的情况的时候,可利用手部来回拉伸所述第一拉力绳21来达到训练受伤的手部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训练机构5包括固定架51、第一滑块52、第三齿轮53、第二固定柱54、第四齿轮55、第三固定柱56、第五齿轮57、第二滑块58、脚踏板59及绑带59a,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内部滑槽内平行滑动卡合连接有底部设有排齿的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的底面排齿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53,所述第三齿轮53的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4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柱54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所述第三齿轮53啮合连接于齿轮半径小于所述第三齿轮53的所述第四齿轮55,所述第四齿轮55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柱56上,且所述第三固定柱56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所述第四齿轮55啮合连接于齿轮半径等于所述第三齿轮53的所述第五齿轮57,且所述第三齿轮53、所述第四齿轮55及所述第五齿轮57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的顶面均设有突出并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所述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脚踏板59,所述脚踏板59上设有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59一侧边缘、另一端粘连于所述脚踏板59另一侧边缘的所述绑带59a。使用时,当患者的单腿或者双腿均受伤不严重的时候,则患者可以将双脚利用所述绑带59a前后穿戴在两个前后所述脚踏板59上,然后利用双脚自主推动所述脚踏板59一前一后进行活动,在两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脚踏板59之间呈平行四边形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绳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绳72能够很好的控制两个所述脚踏板59一前一后进行移动,不发生偏差。当患者的单腿受伤较为严重而无法自主发力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此时同样将双脚都固定在两个所述脚踏板59上,此时一只脚发力使一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利用呈平行四边形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绳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绳72的连接作用,可以实现自动带动另一只脚踏板59前后移动,实现一只脚带动另一只脚进行康复训练的带动式康复训练。
具体的,所述撑起机构4包括两个撑起杆41、第一固定柱42、第一齿轮43、链条44及第二齿轮45,两个呈“T”形结构的所述撑起杆41平行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上,且两个所述撑起杆4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52及所述第二滑块58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撑起杆41的的底端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内部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2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42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43,所述第一齿轮43上套接有所述链条44的一端,所述链条44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齿轮45上,所述第二齿轮45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4背离所述第三齿轮53的一端。使用时,当两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前后移动,在脚收缩的时候,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2或所述第二滑块58向床头方向移动,此时所述第一滑块52或者所述第二滑块58的底面排齿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齿轮55顺时针转动,所述第四齿轮55带动所述第三齿轮5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柱54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柱54带动所述第二齿轮45逆时针转动,从而所述第二齿轮45利用所述链条4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所述撑起杆41逆时针转起,辅助患者的腿部关节支起,避免患者腿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患者关节处或者骨折处二次损伤。
具体的,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第六齿轮61、第四固定柱62、第七齿轮63、限位齿槽64、第一伸缩柱65、第一伸缩弹簧66、第二伸缩柱67及挡块68,所述第六齿轮61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五齿轮57,所述第六齿轮61转动套接于所述第四固定柱62上,所述第四固定柱62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所述第七齿轮63啮合连接于所述第六齿轮61,所述第七齿轮63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弹簧66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柱67,所述第二伸缩柱67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内侧壁的所述挡块68,所述第二伸缩柱67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一端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所述插销板,所述第七齿轮63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一侧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设有所述限位齿槽64,且所述限位齿槽64的大小和所述第七齿轮63的大小相等。整个所述传动机构6起到连接所述训练机构5和所述驱动机构2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绳71、第二连接绳72、第一定滑轮73、第五固定柱74、第一伸缩杆75、第二伸缩弹簧76、第二伸缩杆77、第六固定柱78及第二定滑轮79,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位于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的中间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五固定柱74和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六固定柱78,所述第五固定柱74的一端转动套接有所述第一定滑轮73,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一端套接有所述第二定滑轮79,所述第五固定柱74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伸缩杆75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7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伸缩弹簧76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77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77的另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绳7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5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绳71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73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58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绳7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5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绳72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79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58的另一侧。整个所述连接机构7起到连接所述控制机构8和所述训练机构5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第二拉力绳81、第三滑块82、第一导向轮83、第一凸块84、连接板85、第三伸缩弹簧86、第二凸块87、第二导向轮88、第三连接绳89及第四连接绳89a,所述第二拉力绳81的一端贯出所述固定安装板31上背离所述支撑架32一端的侧壁,所述第二拉力绳81的另一端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82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块82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滑槽内,且位于该滑槽内背离所述第三滑块82的一侧设有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凸块84,所述第一凸块84背离所述第三滑块82的一侧设有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第二凸块87,且所述第二凸块87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块84的半径,所述第一凸块84和所述第二凸块87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连接于所述连接板85的两端,所述连接板85靠近所述第一凸块84的一端背离所述第一凸块84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安装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伸缩弹簧86,且所述第一凸块84与所述第二凸块87之间的间距刚好为所述第三滑块82的厚度,所述第三滑块82背离所述第二拉力绳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绳89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绳89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83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一侧,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接绳89a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绳89a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导向轮88并贯穿所述限位齿槽64连接于所述第七齿轮63的一侧中心点。使用时,患者拉动所述第二拉力绳81,利用所述第二拉力绳81拉动所述第三滑块82向外移动,先挤压压缩所述第一凸块84,使所述第一凸块84收缩,当刚通过所述第一凸块84之后,所述第一凸块84利用所述第三伸缩弹簧86的回复力使所述第一凸块84回复原位,使所述第三滑块82最终卡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块84和所述第二凸块87之间。在所述第三滑块8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83的所述第三连接绳89拉动所述第六固定柱78,使所述第六固定柱78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77以及所述第二定滑轮79收缩,使所述第二伸缩杆77压缩所述第二伸缩弹簧76收缩进所述第一伸缩杆75内,并最终固定在该位置。此时由于所述第二定滑轮79收缩,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绳72松开,此时所述第一滑块52连接的所述脚踏板59可以推至最远点,而不会带动另一只所述脚踏板59往复运动,实现患者双脚同时伸直。在利用所述第三连接绳89带动所述第六固定柱78收缩的时候,所述第六固定柱78同时拉动所述第四连接绳89a收缩,利用绕过所述第二导向轮88的所述第四连接绳89a将所述第七齿轮63拉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限位齿槽64内卡合固定。此时由于所述第七齿轮63固定,连带着使得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一伸缩柱65、所述第二伸缩柱67以及所述转轴23固定不动,使得所述第一拉力绳21无法再拉伸,此时患者双脚同时伸直,可以利用手抓住固定住的所述第一拉力绳21上呈梯形的所述塑料硬管22进行爬升起床,方便患者起床,起到一个起床器的作用。当需要再次训练的时候,再次拉动所述第二拉力绳81,使处于所述第一凸块84和所述第二凸块87之间的所述第三滑块82继续向后压缩所述第二凸块87,利用所述第二凸块87推动所述连接板85带动所述第一凸块84收缩,使所述第一凸块84收缩脱离出所述第三滑块82的滑动,此时松开所述第三滑块82,使所述第二定滑轮79由于所述第二伸缩弹簧76的回复力回复原位,使两个所述脚踏板59恢复到一前一后的位置。同时使所述第七齿轮63由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66的作用力脱离所述限位齿槽64,重新与所述第六齿轮61啮合连接,重新实现利用所述驱动机构2带动所述训练机构5实现训练。
在使用时,将装置带至患者的病房,用力推开呈“L”形的所述夹块93,利用所述第四伸缩弹簧92的收缩力将装置夹持在床尾,使所述固定安装板31平铺并固定在床尾表面上。将所述支撑架32沿着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一滑槽33抽出,使得所述卡块36和所述转轴23分别沿着所述第二滑槽34和所述第三滑槽35滑出,由于所述卡块36为方形结构,即使所述支撑架32移动到末端与所述固定安装板31之间存在空隙能够转动,但是其侧壁固定连接的所述卡块36在所述第二卡槽内阻止其发生转动,所以当所述支撑架32移动到末端的时候,所述卡块36脱离所述第二卡槽移动到所述转动柱37侧壁的卡槽内,与转动柱37和二为一,此时向上转动所述支撑架32,利用所述卡块36带动所述转动柱37转动,由于所述转动柱37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四分之一圆弧形槽的挡板38,所以使得所述转动柱37只能够转动90°,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架32只能转动90°,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呈90°不动。当患者的单腿或者双腿均受伤不严重的时候,则患者可以将双脚利用所述绑带59a前后穿戴在两个前后所述脚踏板59上,然后利用双脚自主推动所述脚踏板59一前一后进行活动,在两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脚踏板59之间呈平行四边形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绳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绳72能够很好的控制两个所述脚踏板59一前一后进行移动,不发生偏差。当患者的单腿受伤较为严重而无法自主发力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此时同样将双脚都固定在两个所述脚踏板59上,此时一只脚发力使一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利用呈平行四边形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绳71和所述第二连接绳72的连接作用,可以实现自动带动另一只脚踏板59前后移动,实现一只脚带动另一只脚进行康复训练的带动式康复训练。当两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前后移动,在脚收缩的时候,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2或所述第二滑块58向床头方向移动,此时所述第一滑块52或者所述第二滑块58的底面排齿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齿轮55顺时针转动,所述第四齿轮55带动所述第三齿轮5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固定柱54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柱54带动所述第二齿轮45逆时针转动,从而所述第二齿轮45利用所述链条4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3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所述撑起杆41逆时针转起,辅助患者的腿部关节支起,避免患者腿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挤压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患者关节处或者骨折处二次损伤。当患者的双脚都严重受伤而无法自主发力训练的时候,此时患者可以利用手部拉动所述第一拉力绳21,利用所述第一拉力绳21缠绕在所述支撑架32末端的所述转轴23上带动所述转轴23转动,所述转轴23可以利用缩水扭力弹簧25实现所述转轴23的转动复位,实现所述第一拉力绳21的来回收缩。在所述支撑架32经所述第一滑槽33滑出的时候,所述转轴23的末端连接的所述插销板24同时经所述第三滑槽35滑动到所述第二伸缩柱67上的卡槽内卡合连接,使所述转轴23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柱67及所述第一伸缩柱65转动,利用所述第一伸缩柱65带动所述第七齿轮63转动,所述第七齿轮63带动所述第六齿轮6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五齿轮57转动,利用所述第五齿轮57带动所述第一滑块52前后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在双腿均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手部带动两个所述脚踏板59前后移动来实现手部带动式训练。同时患者出现手部受伤的情况的时候,可利用手部来回拉伸所述第一拉力绳21来达到训练受伤的手部的作用。当患者需要起床的时候,患者可以拉动所述第二拉力绳81,利用所述第二拉力绳81拉动所述第三滑块82向外移动,先挤压压缩所述第一凸块84,使所述第一凸块84收缩,当刚通过所述第一凸块84之后,所述第一凸块84利用所述第三伸缩弹簧86的回复力使所述第一凸块84回复原位,使所述第三滑块82最终卡合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块84和所述第二凸块87之间。在所述第三滑块8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83的所述第三连接绳89拉动所述第六固定柱78,使所述第六固定柱78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77以及所述第二定滑轮79收缩,使所述第二伸缩杆77压缩所述第二伸缩弹簧76收缩进所述第一伸缩杆75内,并最终固定在该位置。此时由于所述第二定滑轮79收缩,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绳72松开,此时所述第一滑块52连接的所述脚踏板59可以推至最远点,而不会带动另一只所述脚踏板59往复运动,实现患者双脚同时伸直。在利用所述第三连接绳89带动所述第六固定柱78收缩的时候,所述第六固定柱78同时拉动所述第四连接绳89a收缩,利用绕过所述第二导向轮88的所述第四连接绳89a将所述第七齿轮63拉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限位齿槽64内卡合固定。此时由于所述第七齿轮63固定,连带着使得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一伸缩柱65、所述第二伸缩柱67以及所述转轴23固定不动,使得所述第一拉力绳21无法再拉伸,此时患者双脚同时伸直,可以利用手抓住固定住的所述第一拉力绳21上呈梯形的所述塑料硬管22进行爬升起床,方便患者起床,起到一个起床器的作用。当需要再次训练的时候,再次拉动所述第二拉力绳81,使处于所述第一凸块84和所述第二凸块87之间的所述第三滑块82继续向后压缩所述第二凸块87,利用所述第二凸块87推动所述连接板85带动所述第一凸块84收缩,使所述第一凸块84收缩脱离出所述第三滑块82的滑动,此时松开所述第三滑块82,使所述第二定滑轮79由于所述第二伸缩弹簧76的回复力回复原位,使两个所述脚踏板59恢复到一前一后的位置。同时使所述第七齿轮63由于所述第一伸缩弹簧66的作用力脱离所述限位齿槽64,重新与所述第六齿轮61啮合连接,重新实现利用所述驱动机构2带动所述训练机构5实现训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驱动机构(2)、安装机构(3)、撑起机构(4)、训练机构(5)、传动机构(6)、连接机构(7)、控制机构(8)及夹持机构(9);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有通过所述夹持机构(9)连接的所述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上设有用于训练腿部的收缩运动的所述训练机构(5),且所述安装机构(3)上还设有连接于所述训练机构(5)的用于帮助训练师腿部关节收缩抬起的所述撑起机构(4),所述安装机构(3)上设有用于利用手部拉伸带动所述训练机构(5)运动以及拉伸起床的所述驱动机构(2),且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训练机构(5)之间通过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所述安装机构(3)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训练机构(5)解除训练状态以及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进入锁定状态的所述控制机构(8),且所述训练机构(5)和所述控制机构(8)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机构(7),且所述驱动机构(2)和所述控制机构(8)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板(31)、支撑架(32)、第一滑槽(33)、第二滑槽(34)、第三滑槽(35)、卡块(36)、转动柱(37)、挡板(38)及转动槽(39),所述床体(1)的顶面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零件的所述固定安装板(31),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设有所述第一滑槽(33)、所述第二滑槽(34)及所述第三滑槽(35),所述第一滑槽(33)内卡合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卡块(36),所述卡块(36)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34)内,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位于所述第二滑槽(34)的端点处设有所述转动柱(37),且当所述卡块(36)滑动到所述第二滑槽(34)内末端时刚好卡合连接于所述转动柱(37)的侧壁的卡槽内,所述转动柱(37)的侧壁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呈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槽(39)内的所述挡板(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固定杆(91)、第四伸缩弹簧(92)及夹块(93),所述固定杆(91)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一端底面,所述固定杆(91)的底端通过所述第四伸缩弹簧(92)连接于用于将装置夹持固定在在所述床体(1)上的呈“L”形结构的所述夹块(9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拉力绳(21)、塑料硬管(22)、转轴(23)、插销板(24)及扭力弹簧(25),呈“Y”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拉力绳(21)滑动伸缩于所述支撑架(32)内,所述第一拉力绳(21)的一端贯出所述支撑架(32)的顶端侧壁,且呈“Y”形的所述第一拉力绳(2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塑料硬管(22),且多个所述塑料硬管(22)和所述第一拉力绳(21)之间形成梯形结构,所述拉力绳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支撑架(32)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的所述转轴(23)上,所述转轴(23)的一端通过所述扭力弹簧(2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2),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贯出所述支撑架(32)和所述卡块(36),且所述转轴(23)贯出所述卡块(36)的一端侧壁设有所述插销板(24),所述插销板(24)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三滑槽(3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构(5)包括固定架(51)、第一滑块(52)、第三齿轮(53)、第二固定柱(54)、第四齿轮(55)、第三固定柱(56)、第五齿轮(57)、第二滑块(58)、脚踏板(59)及绑带(59a),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内部滑槽内平行滑动卡合连接有底部设有排齿的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的底面排齿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53),所述第三齿轮(53)的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4)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柱(54)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所述第三齿轮(53)啮合连接于齿轮半径小于所述第三齿轮(53)的所述第四齿轮(55),所述第四齿轮(55)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柱(56)上,且所述第三固定柱(56)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所述第四齿轮(55)啮合连接于齿轮半径等于所述第三齿轮(53)的所述第五齿轮(57),且所述第三齿轮(53)、所述第四齿轮(55)及所述第五齿轮(57)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的顶面均设有突出并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所述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脚踏板(59),所述脚踏板(59)上设有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脚踏板(59)一侧边缘、另一端粘连于所述脚踏板(59)另一侧边缘的所述绑带(59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起机构(4)包括两个撑起杆(41)、第一固定柱(42)、第一齿轮(43)、链条(44)及第二齿轮(45),两个呈“T”形结构的所述撑起杆(41)平行设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上,且两个所述撑起杆(4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52)及所述第二滑块(58)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撑起杆(41)的的底端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的内部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2)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42)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43),所述第一齿轮(43)上套接有所述链条(44)的一端,所述链条(44)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齿轮(45)上,所述第二齿轮(45)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54)背离所述第三齿轮(53)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第六齿轮(61)、第四固定柱(62)、第七齿轮(63)、限位齿槽(64)、第一伸缩柱(65)、第一伸缩弹簧(66)、第二伸缩柱(67)及挡块(68),所述第六齿轮(61)啮合连接于所述第五齿轮(57),所述第六齿轮(61)转动套接于所述第四固定柱(62)上,所述第四固定柱(62)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所述第七齿轮(63)啮合连接于所述第六齿轮(61),所述第七齿轮(63)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弹簧(66)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柱(67),所述第二伸缩柱(67)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内侧壁的所述挡块(68),所述第二伸缩柱(67)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一端的卡槽内卡合连接有所述插销板(24),所述第七齿轮(63)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柱(65)的一侧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设有所述限位齿槽(64),且所述限位齿槽(64)的大小和所述第七齿轮(63)的大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绳(71)、第二连接绳(72)、第一定滑轮(73)、第五固定柱(74)、第一伸缩杆(75)、第二伸缩弹簧(76)、第二伸缩杆(77)、第六固定柱(78)及第二定滑轮(79),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位于所述第一滑块(52)和所述第二滑块(58)的中间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五固定柱(74)和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所述第六固定柱(78),所述第五固定柱(74)的一端转动套接有所述第一定滑轮(73),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一端套接有所述第二定滑轮(79),所述第五固定柱(74)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一伸缩杆(75)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杆(75)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伸缩弹簧(76)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77)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77)的另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绳(7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5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绳(71)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定滑轮(73)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58)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绳(7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5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绳(72)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定滑轮(79)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58)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8)包括第二拉力绳(81)、第三滑块(82)、第一导向轮(83)、第一凸块(84)、连接板(85)、第三伸缩弹簧(86)、第二凸块(87)、第二导向轮(88)、第三连接绳(89)及第四连接绳(89a),所述第二拉力绳(81)的一端贯出所述固定安装板(31)上背离所述支撑架(32)一端的侧壁,所述第二拉力绳(81)的另一端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82)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块(82)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的滑槽内,且位于该滑槽内背离所述第三滑块(82)的一侧设有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凸块(84),所述第一凸块(84)背离所述第三滑块(82)的一侧设有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的所述第二凸块(87),且所述第二凸块(87)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块(84)的半径,所述第一凸块(84)和所述第二凸块(87)贯入所述固定安装板(31)内连接于所述连接板(85)的两端,所述连接板(85)靠近所述第一凸块(84)的一端背离所述第一凸块(84)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安装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伸缩弹簧(86),且所述第一凸块(84)与所述第二凸块(87)之间的间距刚好为所述第三滑块(82)的厚度,所述第三滑块(82)背离所述第二拉力绳(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绳(89)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绳(89)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83)连接于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一侧,所述第六固定柱(7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接绳(89a)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绳(89a)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导向轮(88)并贯穿所述限位齿槽(64)连接于所述第七齿轮(63)的一侧中心点。
CN201910736867.6A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110404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6867.6A CN110404229B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6867.6A CN110404229B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4229A CN110404229A (zh) 2019-11-05
CN110404229B true CN110404229B (zh) 2020-10-27

Family

ID=6836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6867.6A Active CN110404229B (zh) 2019-08-10 2019-08-10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4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9642A (zh) * 2020-04-29 2020-07-17 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用设备
CN111671637B (zh) * 2020-06-16 2022-03-11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于老年不便者的家庭康复护理设备
CN113456421A (zh) * 2021-06-23 2021-10-01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一种医用腿部康复器
CN113730873B (zh) * 2021-08-25 2023-05-02 六安市人民医院 一种脚踏式康复训练机构
CN114870196B (zh) * 2022-05-13 2023-06-06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一种方便进行情绪疏导用的心理咨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88549A1 (fr) * 1977-04-26 1978-11-24 Monginous Frederic Appareil de kinesitherapie pour traitement des troubles de circulation sanguine dans les membres inferieurs et/ou leur reeducation
DE3037619A1 (de) * 1980-10-04 1982-05-13 Herbert 2970 Emden Callehn Streck- und beugegeraet fuer heilgymnastik
CN2059595U (zh) * 1987-09-23 1990-07-25 王心 脚掌力量训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4229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4229B (zh) 一种病床用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111054032A (zh) 一种穿戴式手腕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CN210278113U (zh) 用于卧床患者多功能锻炼康复器
CN101837178A (zh) 卧床患者多功能锻炼器械
CN112057300B (zh) 一种骨科创伤治疗用康复锻炼装置
CN113633518A (zh) 一种针对卧床患者进行康复的锻炼装置
CN218944281U (zh) 一种冠心病治疗卧式下肢康健用具
CN105125377B (zh) 一种下肢运动康复仪
CN111643320A (zh)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髋膝联动机构及机器
CN115154182A (zh) 一种偏瘫患者上下床站立放松髋膝协助装置
CN212756386U (zh) 一种医疗护理抬升架
CN114569356A (zh) 一种用于医院临床的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76093U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手脚锻炼装置
CN110101554A (zh) 一种医疗用患者行走辅助装置
CN113499566A (zh) 一种骨科用膝关节康复辅助设备
CN112957228A (zh) 一种肝胆普外科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CN219071131U (zh) 一种腿部屈伸锻炼装置
CN218248349U (zh) 骨科术后康复用腿部理疗装置
CN205411567U (zh) 改善膝关节僵直度和灵活性的便携式锻炼装置
CN220275896U (zh) 一种临床肢体恢复器
CN216628843U (zh) 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
CN218607929U (zh) 一种柔性偏瘫康复设备
CN108888471A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
CN215132752U (zh) 一种老年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8923121U (zh) 一种骨科康复牵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Lin

Inventor after: Zhao Nan

Inventor after: Shi Hao

Inventor before: Shi 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The 252000 District of Dongchangfu city of Liaocheng province Shandong Wei Yuk Road No. 62 Liaoche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pplicant after: Guo Lin

Address before: 230032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 69 Mei Shan Road, Anhui, Hefei

Applicant before: Shi H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