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514A -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514A
CN110401514A CN201910689656.1A CN201910689656A CN110401514A CN 110401514 A CN110401514 A CN 110401514A CN 201910689656 A CN201910689656 A CN 201910689656A CN 110401514 A CN110401514 A CN 110401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layer
data packet
layer data
transmission
retransmission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96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1514B (zh
Inventor
刘星
黄曲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96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1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若重传是第一次重传,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初始化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若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本申请,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只有在接收到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时,才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避免了错误地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保证了重传计数的正确性,进而保证可正确触发无线链路重建。

Description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根据协议36.322记载,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负责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对于每一个需要重传的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RLC PDU的分段(segment)、RLC PDU的部分(portion),RLC层针对一个PDU,维护一个重传计数器,用于记录该PDU对应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RLC PDU的部分已经被重传的总次数,当重传计数器达到预设阈值时,触发无线链路重建。
在LTE中,发送端的RLC层根据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请求,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递交给发送端的MAC层,然后MAC层立即发送至接收端,以及,RLC层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从本地删除。
在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中,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引入预处理的概念,发送端的RLC层并不等待发送端MAC层的请求,而是直接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提前递交到MAC层,由MAC层进行包括添加MAC包头的预处理操作后缓存在MAC层,MAC层并不一定会立即发送,而是在确定需要发送时才发送。
在引入预处理的情形下,若仍使用LTE中的重传计数方法,可能会错误的触发无线链路重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以改善错误触发无线链路重建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数方法,包括: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若所述重传是第一次重传,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若所述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LTE中,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第二协议层会立即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出去,因此,第一协议层在数据包发送之后会立即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设置为不是正待重传,例如从本地删除,在未来通信中,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第二协议层可能不会立即发送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因此若第一协议层在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立即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设置为不是正待重传,则会导致错误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本申请,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在接收到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时,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避免了错误地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保证了重传处理的正确性。
可选地,该方法可由通知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终端的芯片、基站、基站内的芯片、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CU内的芯片、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DU内的芯片等。
CU和DU指的是,在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中,为了降低接入网设备部署成本,引入了CU-DU架构,将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接入网侧分为CU和DU。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栈分布在CU,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和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栈分布在DU,本申请实施例中CU和DU也存在其它协议栈的划分方式,比如根据网络的配置,CU和DU部署时,也可以把RRC划分在CU,PDCP、RLC、MAC协议栈划分在DU。具体其它的CU和DU间的协议栈划分方式可以参考TR 38.801v14.0.0。一般地,一个CU可与多个DU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为: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保存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为: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未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为:从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删除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为: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该方法,使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来记录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即当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包括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则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为正待重传;当当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不包括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则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为不是正待重传,该方法简单易实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为: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空口发送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当所述第二协议层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物理层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该方法,给出了几种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的实现方式,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所述第二协议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数方法,包括: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若所述重传是第一次重传,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第二协议层,以及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若所述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第二协议层,以及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该方法,当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时,表明第二协议层没有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因此第一协议层可以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递交到第二协议层,并对重传进行计数,该方法第一协议层可根据第二协议层的指示,对重传进行计数,方法简单易实现。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为: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包括: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若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对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分段,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N-1,N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分段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分段;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包括: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M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M为大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RLC PDU的分段;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包括: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所述PDU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所述PDU出现的第L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L为大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RLC PDU的分段;
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包括: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所述PDU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所述PDU出现的第K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K为大于1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包括: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以上给出了几种更新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方法,可根据实际使用选择相应的计数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或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传成功,则重置所述重传计数器。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传成功,则重置重传计数器,可以减少触发无线链路失败的次数,有利于提升系统性能。
在以上任一种可能的设计,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主小区重传。如此,只对比较重要的主小区上的重传数据包进行计数,不对相对没那么重要的辅小区的重传数据包计数,可节约系统开销。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计数方法。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基站、CU或DU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是芯片,如终端的芯片、基站内的芯片、CU内的芯片或DU内的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该芯片可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计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项的计数方法。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基站、CU或DU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是芯片,如终端的芯片、基站内的芯片、CU内的芯片或DU内的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该芯片可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意一项的计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储存有为上述第三方面的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第三方面的终端所设计的程序。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储存有为上述第四方面的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第四方面的终端所设计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计数方法中的流程。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计数方法中的流程。
另外,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适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数方法流程图;
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计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更新重传计数器的一种示例;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更新重传计数器的另一种示例;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更新重传计数器的另一种示例;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重传计数器的重置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重传计数器更新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描述的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适用的一种可能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包括至少一个终端10,通过无线接口与基站20通信,为清楚起见,图中只示出一个基站和一个终端设备。
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基站,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基站(g nodeB,gNB)、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此外,还可以包括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本申请,第一协议层,例如可以是RLC层;第二协议层,例如可以是MAC层。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例如可以是RLC PDU,可以是RLC PDU的分段(RLC PDU segment,),或者还可以是RLC PDU的部分(portion of RLC PDU)。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也可以称为RLC重传缓存器。
在LTE中,RLC层负责ARQ重传,对于每一个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层维护一个重传计数器,用于记录该RLC PDU已经被重传了多少次,具体的应用如下所示:当发送端的RLC层从接收端的对应的RLC层接收到一个RLC状态报告后,发送端的RLC层发现该状态报告中报告某些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丢失,则发送端的RLC层判断该RLC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需要重传。
当RLC层判断一个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需要重传时,该RLC层会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retransmission buffer),RLC重传缓存器是专门用来暂存需要进行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同时,RLC层需要初始化或更新该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对应的重传计数器。
如果该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是第一重传,那么初始化重传计数器为0,否则,重传计数器加1。
需要说明的是,在RLC层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放入RLC重传缓存器之前,会判断是否有相同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正在等待重传,换句话说,RLC重传缓存器中是否已经有相同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存在,如果有,那么RLC层不会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PDU的部分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因此,也不会更新该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对应的重传计数器。
当重传计数器达到最大重传次数阈值(maxRetxThreshold),RLC会报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达到最大重传次数,用于判断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
当基站对终端进行上行调度时,终端的MAC层会根据上行调度的大小向基站的RLC层请求数据用于上行传输,由于重传PDU优先级高于初传PDU的优先级,终端的RLC层会先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递给终端的MAC层用于上行传输,同时删除RLC重传缓存器中对应的缓存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
在5G通信中,为了加快处理速度,引入预处理的概念,发送端的RLC层并不等待发送端MAC层的请求,而是直接将需要重传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提前递交到MAC层,由MAC层进行包括添加MAC包头的预处理操作后缓存在MAC层,MAC层并不一定会立即发送,而是在确定需要发送时才发送。
因此,在引入预处理的情况下,若直接使用LTE中的重传处理方法和对重传的计数方法,将会导致错误地对重传进行计数,进而错误地触发RLC。因为,在LTE中,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第二协议层会立即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出去,因此,第一协议层在数据包发送之后可以立即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设置为不是正待重传,例如从本地删除,但在未来通信中,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第二协议层可能不会立即发送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因此若第一协议层在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立即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设置为不是正待重传,则会导致错误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计数方法,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时,才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避免了错误地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保证了重传处理的正确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计数方法,当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则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该方法,当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时,表明第二协议层没有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因此第一协议层可以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递交到第二协议层,并对重传进行计数,该方法第一协议层可根据第二协议层的指示,对重传进行计数,避免了错误地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保证了重传处理的正确性。。
下面对本申请给出的计数方法做具体说明。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例如,作为一种实现,可以是在接收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时,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如,收到指示RLC PDU或RLC PDU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传输失败的状态报告,则确定重传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
步骤2、判断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否为第一次重传,若是,执行步骤3,若不是,执行步骤4。
步骤3、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初始化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转到步骤6。
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第一次重传时,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未设置,因此需要初始化重传计数器。重传计数器未设置指的是重传计数器不存在,或者重传计数器存在并未设置初始值。
进一步地,还需要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例如,一种实现方式为,在第一协议层设置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重传缓存器中的数据包均为正待重传的数据包,因此,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即为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保存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或者可以理解为,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缓存至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再比如,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在第一协议层建立一张状态表,记录每个需要重传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重传状态,如状态记录为正待重传、不是正待重传等。
为方便说明,后续将以第一协议层中设置重传缓存器为例进行说明,其它实现方式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步骤4、判断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否为正待重传,若不是,执行步骤5,若是,则执行步骤6。
当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存储有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时,则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正待重传;当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未存储有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时,则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
步骤5、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转到步骤6。
该情形下,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即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未存有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则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即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保存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进一步地,还需要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步骤6、第二协议层是否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若是,执行步骤7,若否,转到步骤6。
可选地,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空口发送后,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当第二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物理层后,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重传后,无论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还可以在其他情形,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
步骤7、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
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则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即从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删除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之后还包括: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第二协议层。
本申请,第一协议层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至第二协议层后,只有在接收到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时,才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避免了错误地设置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保证了正确处理重传及正确对重传计数器计数,进而可正确触发RLC,减少了不必要地触发RLC的次数,可节约开销。
如图1B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计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例如,作为一种实现,可以是在接收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时,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如,收到指示RLC PDU或RLC PDU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传输失败的状态报告,则确定重传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
步骤2、判断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否为第一次重传,若是,执行步骤3;若否,执行步骤4。
步骤3、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第二协议层,并初始化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
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第一次重传时,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未设置,因此需要初始化重传计数器。重传计数器未设置指的是重传计数器不存在,或者重传计数器存在并未设置初始值。以及,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第一次重传时,第二协议层没有正待传输或正在传输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因此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第二协议层。
步骤4、第二协议层是否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若否,执行步骤5,若是,结束流程。
步骤5、将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第二协议层,并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当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则表明第二协议层中没有正在传输或正待传输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因此,第一协议层将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协议层进行重传,然后还需要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当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则表明第二协议层中已经准备开始重传,或已经正在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则第一协议层无需重复向第二协议层发送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只需要第二协议层继续重传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即可,此时,也无需更新重传计数器。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计数方法,只要第二协议层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即待重传的数据包)是否已经是待重传或正在重传,则第一协议层即可确定是否需要向第二协议层发送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及更新重传计数器,相较于图1A所示的方法,图1B所示的方法中,无需在第一协议层中记录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状态(如,是正待重传,或不是正待重传),因而在具体实现时,无需再第一协议层中维护一个重传缓存器、或维护一张状态表,因此,更为节约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几种重传计数器的更新方法,该几种方法可应用于图1A或图1B所示的流程,具体说明了如何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下面以第一协议层为RLC层,第二协议层为MAC层,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待重传的RLC数据包,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为RLC重传缓存器为例进行说明。
方案一:RLC层对重传计数器计数时,每一个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层的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记一次数。
如图2所示,为更新重传计数器的一种示例,初传时,RLC层向MAC层发送一个RLCPDU,并且RLC层接收到的RLC状态报告,指示整个RLC PDU丢失,则RLC层重传RLC PDU。
第一次重传,由于是整个RLC PDU丢失,因此RLC层将整个RLC PDU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层,此时重传计数器进行初始化,例如初始化为0,后面每重传一次,则加1,直到达到预设的阈值,则触发无线链路失败RLC;或者,初始化为某个值,如10,后续每重传一次,则减1,直到重传计数器为0,则触发RLC。
在MAC层实际将这个RLC PDU进行重传的时候,可以根据调度和数据包大小等情况,要求RLC层对该RLC PDU进行重分段,但RLC层并不更新重传计数器。
第二次重传,由于是两个不连续的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分段1和分段3,那么会有两个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因此重传计数器加2。
即针对每个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均加1,也可以理解为,有几个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则重传计算器加几。
第三次重传,由于是一个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分段1,那么会有一个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因此重传计数器加1。
方案二:RLC层对重传计数器计数时,每一个放入RLC重传缓存器或者递交到MAC层的分段记一次数,且MAC层要求分段之后,分段也需要计数。
如图3所示,为更新重传计数器的另一种示例,初传时,RLC层向MAC层发送一个RLCPDU,并且RLC层接收到的RLC状态报告,指示整个RLC PDU丢失,则RLC层重传RLC PDU。
第一次重传,由于是整个RLC PDU丢失,因此RLC层将整个RLC PDU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层,此时重传计数器初始化为0。然后,MAC层在实际传输发生时,要求RLC层对RLC PDU进行分段,例如分段为:分段1,分段2,分段3,然后RLC层将分段后的RLCPDU的分段重新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层,此时由于分段前有一个RLC PDU,分段后有3个RLC PDU的分段,因此,增加的数量值为2,所以第一次重传,重新分段后,重传计数器初始化为0再加2。
第二次重传,由于是两个不连续的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分段1和分段3,那么会有两个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因此重传计数器加2。
第二次重传,因为MAC层并没有要求对分段1和分段3进行重分段,因此重传计数器不再继续更新。
第三次重传,由于是一个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分段1,那么会有一个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因此重传计数器加1。
第三次重传,因为MAC层并没有要求对分段1进行重分段,因此重传计数器不再继续更新。
上述方法,针对每个需要重传的PDU或PDU分段,首先将重传计数器加1,然后若MAC层指示对RLC数据包(即RLC 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分段,则将重传计数器加N-1,N为RLC数据包分段的数量。
方案三:RLC层对重传计数器计数时,无论有多少个分段,只要属于同一个PDU,第一个分段计数后,后面的分段都不计数。
也可以理解为,若待重传的PDU的分段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重传计数器加1;若待重传的RLC数据包是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M个数据包,则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M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PDU的一次重传指的是,一个PDU中需要重传的所有PDU的分段的重传构成一次重传,例如,假设状态报告1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PDU2的分段1;状态报告2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分段2、PDU2的分段3,则状态报告1中的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和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2,这三个分段的重传构成一次重传,对这三个分段重传时,只对第一个重传的分段计数,后续重传的分段不计数;同样地,状态报告1中的PDU2的分段1和状态报告2中的PDU2的分段3,这两个分段的也构成一次重传,对这两个分段重传时,只对第一个重传的分段计数,第二个分段的重传不计数。需要说明的是,重传计数器是每个PDU对应一个,因此,这个例子中,PDU1和PDU2分别各自对应一个重传计数器,分别对各自的重传计数器进行更新或维持。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是否是PDU的一次重传,也可以根据是否出现重复的分段来判断,例如,假设状态报告1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PDU2的分段1;状态报告2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分段1、PDU2的分段3,则状态报告1中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构成一次对PDU1的重传,由于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1和状态报告1中PDU1的PDU分段1发生重复,则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1和状态报告1中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不属于一次重传,因此需要对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1进行计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判断是否是PDU的一次重传,也可以根据是否出现部分重复的分段来判断,例如,假设状态报告1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PDU2的分段1;状态报告2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分段1的分段1-1、PDU2的分段3,其中PDU1的分段1的分段1-1指的是PDU1的分段1被重分段后的第一个分段,也就是PDU1的分段1的一部分,则状态报告1中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构成一次对PDU1的重传,由于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1的分段1-1和状态报告1中PDU1的PDU分段1发生部分重复,则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1的分段1-1和状态报告1中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不属于一次重传,因此需要对状态报告2中的PDU1的PDU分段1的分段1-1进行计数。
如图4所示,为更新重传计数器的另一种示例,初传时,RLC层向MAC层发送一个RLCPDU,并且RLC层接收到的RLC状态报告,指示整个RLC PDU丢失,则RLC层重传RLC PDU。
第一次重传,由于是整个RLC PDU丢失,因此RLC层将整个RLC PDU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层,此时重传计数器初始化为0。第二次重传,由于是两个不连续的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分段1和分段3,那么会有两个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重传计数器只针对第一个PDU分段加1(即PDU分段1),针对第二个PDU分段(即PDU分段3),维持计数。
第三次重传,由于是一个需要重传的PDU分段:分段1,那么会有一个分段放入RLC重传缓存器和/或递交到MAC,且重传计数器加1。
方案四:RLC对重传计数器计数时,无论有多少个分段,只要属于同一个PDU,且位于同一个状态报告,则只计数一次,直到下一个状态报告。
也可以理解为,若待重传的RLC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同一个PDU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重传计数器加1;若待重传的RLC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同一个PDU出现的第L个数据包,则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L为大于1的整数。
例如,假设状态报告1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PDU1的分段5、PDU2的分段1、PDU2的分段3;状态报告2报告需要重传的PDU分段为:PDU1的分段6、PDU1的分段8、PDU2的分段4、PDU2的分段6,则针对状态报告1,属于PDU1的分段有PDU1的PDU分段1、PDU1的分段3、PDU1的分段5,其中,PDU1的PDU分段1会触发重传计数器加1,PDU1的分段3、PDU1的分段5,使得重传计数器维持计数;属于PDU2的分段有PDU2的分段1、PDU2的分段3,其中,PDU2的PDU分段1会触发重传计数器加1,PDU2的分段3,使得重传计数器维持计数。同样地,针对状态报告2,属于PDU1的分段有PDU1的PDU分段6、PDU1的分段8,其中,PDU1的PDU分段6会触发重传计数器加1,PDU1的分段8,使得重传计数器维持计数;属于PDU2的分段有PDU2的分段4、PDU2的分段6,其中,PDU2的PDU分段4会触发重传计数器加1,PDU2的分段6,使得重传计数器维持计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描述只是一种实例,也不一定根据是否同一个状态报告中是否第一个数据包判断是否更新重传计数器,也可以根据状态报告中是否有一个PDU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判断是否将重传计数器加1,例如,当判断一个状态报告中有一个PDU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时,将重传计数器加1,否则,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方案五:RLC层向MAC层递交重传的PDU或PDU分段时不进行计数,但通知MAC层,这几个PDU或PDU分段是重传的PDU或PDU分段,MAC层在将这些PDU或PDU分段递交到物理层传输时,通知RLC层,哪些PDU或PDU分段被放入同一个传输块或MAC PDU,属于同一PDU的PDU或PDU分段,且被放入同一传数据块或MAC PDU时,对应的重传计数器加1。
上述方法,也可以理解为,若待重传的RLC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PDU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重传计数器加1;若待重传的RLC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PDU出现的第K个数据包,则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K为大于1的整数。
方案六:接收指示信息;根据指示信息,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其中,更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的具体方式可以是上述方案一至方案五中的一种,即在该方案六中,根据指示信息,选择一种重传计数器的更新方式。
例如,当上述计数方法由终端执行时,则终端可以接收基站的指示信息,根据基站的指示信息,选择一个计数方式更新重传计数器。
以上给出了重传计数器的几种更新或维持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使用,例如,不同的PDU可以选择不同的计数方式,不同的逻辑信道可以选择不同的计数方式,具体的计数方式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由基站发送信息通知终端。
当经过RLC的重传后,如果部分PDU分段重传成功,部分PDU分段还是失败的情况下,在LTE的计数方法中,重传计数器会继续累加,即只要还有重传的PDU分段重传失败,重传计数器会一直累加,直到超过最大重传次数,触发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但该计数方式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当信道质量暂时变差,导致PDU分段很多时,PDU分段重传失败的次数将会增多,这将导致重传计数器很容易达到最大重传次数而触发RLF,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重传计数器的重置方法,在上述计数方法一~方法六的任一计数方法中,若待重传的RLC数据包重传成功,则重置重传计数器,即只要有一个RLC数据包(RLCPDU、RLC PDU的分段或RLC PDU的部分)重传成功,则触发将重传计数器重置,这将大大减少重传计数器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因而可优化系统性能。
参考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重传计数器的重置示例图,在第三次重传时,发现前面有重传的PDU分段重传成功,因此将重传计数器重置。
目前,在LTE中,使用重传计数器时,并不考虑重传是发生主小区(PCell)还是发生在主辅小区(PSCell),即,不管是主小区有PDU或PDU分段需要重传,还是辅小区有PDU或PDU分段需要重传,都会触发去对重传计数器的更新、维持或重置等操作。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RLF仅仅是针对主小区的,主辅小区即使都损坏了也没关系,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重传计数器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可应用于上述计数方法一~方法六,MAC层通知RLC层,传输块是在PCell传输还是在PSCell传输,仅当该传输块在PCell上传输时,RCL层才会重传计数器进行计数。例如,参考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重传计数器更新示例图,其中,仅当PCell上有PDU分段重传时,才更新重传计数器。
图7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示意图。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图1所示的终端或基站,或者还可以是终端内的芯片、基站内的芯片,或者还可以是CU、CU内的芯片、DU或DU内的芯片等。该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图1A或图1B所示的方法,以及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计数方法。该通信装置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4,可选地,还包括存储器73。
处理器7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存储器7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73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7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7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7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1和处理器7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示例性的,图1中的终端可以为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的存储器中存储了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软件模块,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功能。
本申请的计数方法中使用到的重传缓存器可以是由图7中的存储器73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71(和/或处理器78)中的存储器实现,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8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实现计数的通信装置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800包括确定单元801,初始化单元802,更新单元803,可选地,还包括发送单元804,接收单元805。
确定单元801,用于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初始化单元802,用于若所述重传是第一次重传,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
更新单元803,用于若所述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所述更新单元803,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保存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为: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未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删除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为: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为: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空口发送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
当所述第二协议层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物理层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
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805,用于: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804,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所述第二协议层。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若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对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新分段,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N-1,N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新分段的段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分段;
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
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M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RLC PDU的分段;
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所述PDU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所述PDU的第L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L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第K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K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805,用于接收指示信息;
所述更新单元8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803,还用于: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传成功,则重置所述重传计数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主小区重传。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800包括第一协议层处理单元和第二协议层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协议层处理单元用于实现确定单元801,初始化单元802,更新单元803,发送单元804,以及接收单元805的功能,第二协议层处理单元用于向第一协议层处理单元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实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实现计数的通信装置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900包括确定单元901,初始化单元902,更新单元903,可选地,还包括接收单元904。
确定单元901,用于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初始化单元902,用于若所述重传是第一次重传,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
更新单元903,用于若所述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903,具体用于:
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903,具体用于:
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
若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对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新分段,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N-1,N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新分段的段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分段;
所述更新单元903,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
若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所述PDU的一次重传出现的第M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RLC PDU的分段;
所述更新单元903,具体用于: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所述PDU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状态报告中所述PDU的第L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L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903,具体用于: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第一个数据包,则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或者,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是一个传输块中的第K个数据包,则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K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地,接收单元904,用于接收指示信息;
所述更新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可选地,所述更新单元903,还用于:
若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传成功,则重置所述重传计数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主小区重传。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900包括第一协议层处理单元和第二协议层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协议层处理单元用于实现确定单元901,初始化单元902,更新单元903,以及接收单元904的功能,第二协议层处理单元用于向第一协议层处理单元指示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传输或者正在传输。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实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该通信装置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通信装置800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形式。比如,图8中的确定单元801、初始化单元802、更新单元803、发送单元804、接收单元805可以通过图7的处理器71(和/或处理器78)和存储器73来实现,具体的,确定单元801、初始化单元802、更新单元803、发送单元804、接收单元805可以通过由处理器71(和/或处理器78)来调用存储器7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比如,图9中的确定单元901、初始化单元902、更新单元903、接收单元904可以通过图7的处理器71(和/或处理器78)和存储器73来实现,具体的,确定单元901、初始化单元902、更新单元903、接收单元904可以通过由处理器71(和/或处理器78)来调用存储器7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来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图7~图9所示的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设计的程序代码。
本申请还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这里将它们都统称为“模块”或“系统”。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发明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3)

1.一种计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重传是第一次重传时,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或者,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时,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包括:
在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时,确定重传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为状态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状态报告还指示其它关联于所述重传计数器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时,所述重传计数器只更新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包括:
当所述重传计数器未因为所述状态报告中其它传输失败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更新时,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者,
当所述重传计数器因为所述状态报告中其它传输失败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进行了更新时,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包括:
初始化所述重传计数器为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包括:
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层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包括: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保存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包括: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未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包括:从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删除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包括: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包括: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空口发送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
当所述第二协议层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物理层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
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所述第二协议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传成功时,重置所述重传计数器。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重传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初始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重传是第一次重传时,初始化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关联的重传计数器;或,
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的重传不是第一次重传且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时,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确定重传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的信息为状态报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状态报告还指示其它关联于所述重传计数器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输失败时,所述重传计数器只更新一次。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用于:
当所述重传计数器未因为所述状态报告中其它传输失败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更新时,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或者,
当所述重传计数器因为所述状态报告中其它传输失败的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进行了更新时,保持所述重传计数器的值不变。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单元初始化所述重传计数器,包括:
初始化所述重传计数器为0。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更新所述重传计数器,包括:
将所述重传计数器加1。
23.根据权利要求16至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层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
24.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单元和更新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正待重传包括:在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保存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不是正待重传包括: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未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26.根据权利要求16至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且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设为不是正待重传包括:从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删除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为正待重传包括:所述第一协议层重传缓存器中存有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包括:
当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在空口发送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
当所述第二协议层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物理层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或者
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重传后,所述第二协议层指示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已发送。
29.根据权利要求16至2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议层数据包传递至所述第二协议层。
30.根据权利要求16至2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单元还用于:
当第一协议层数据包重传成功时,重置所述重传计数器。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至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3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调用,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910689656.1A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0401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9656.1A CN110401514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2768.0A CN109547167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CN201910689656.1A CN110401514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2768.0A Division CN109547167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514A true CN110401514A (zh) 2019-11-01
CN110401514B CN110401514B (zh) 2020-10-27

Family

ID=6523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9656.1A Active CN110401514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CN201710652768.0A Active CN109547167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2768.0A Active CN109547167B (zh) 2017-08-02 2017-08-02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8545B2 (zh)
EP (1) EP3657716B1 (zh)
JP (1) JP7065943B2 (zh)
KR (1) KR102303573B1 (zh)
CN (2) CN110401514B (zh)
AU (1) AU2018312020C1 (zh)
RU (1) RU2770619C2 (zh)
WO (1) WO20190248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3701A (zh) * 2018-10-31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计数方法、终端设备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717A (zh) * 2005-12-30 200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及其实时业务无损迁移的实现方法
US20090092131A1 (en) * 2006-10-11 2009-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jecting Redundantly Retransmitted SIP Messages
CN101971690A (zh) * 2007-12-10 2011-02-0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触发无线电链路控制分组丢弃和无线电链路控制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15924A (zh) * 2011-09-15 2012-01-1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下发bo计数的避免arq重传时lte空口资源浪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25366T3 (es) 2002-05-10 2009-09-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Nodo b y metodo para la priorizacion de la retransmision de unidades de datos de protocolo para ayudar a la retransmision de rlc (control de radioenlace).
CN100359842C (zh) * 2004-03-12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状态报告发送频率的方法
US7584397B2 (en) * 2004-06-10 2009-09-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data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nd controlling H-ARQ processes
TW200713895A (en) 2005-09-21 2007-04-01 Asustek Com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delay of status re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132260B (zh) * 2006-08-22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上行链路异步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重传控制方法
CN101374038B (zh) * 2007-08-20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fdm系统中基于harq技术的信号重传方法
CN101594219B (zh) * 2008-05-27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系统
JP2010278588A (ja) 2009-05-27 2010-12-09 Fujitsu Ltd 基地局、再送実施状況通知方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待ち合わせ方法
EP2984892B1 (en) * 2013-04-12 2020-03-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in the user equipment, for monitoring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US20150382395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Recovering From PDCP HFN De-Synchronization For VoLTE Call And Data Failure In RLC Layer
WO2016050296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lc delivery failure resolution
CN104486051B (zh) * 2014-12-09 2018-09-2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EP3291598A4 (en) * 2015-05-01 2018-08-29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WO2016209896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toggle uplink compensation
CN106375069B (zh) * 2015-07-22 2019-07-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US10484129B2 (en) * 2016-01-21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layer packet coding for transmitter/receiver buffer optim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717A (zh) * 2005-12-30 200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及其实时业务无损迁移的实现方法
US20090092131A1 (en) * 2006-10-11 2009-04-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jecting Redundantly Retransmitted SIP Messages
CN101971690A (zh) * 2007-12-10 2011-02-0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触发无线电链路控制分组丢弃和无线电链路控制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15924A (zh) * 2011-09-15 2012-01-1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下发bo计数的避免arq重传时lte空口资源浪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27024A (ko) 2020-03-11
CN110401514B (zh) 2020-10-27
CN109547167B (zh) 2022-03-29
WO2019024837A1 (zh) 2019-02-07
AU2018312020A1 (en) 2020-02-20
US20200169359A1 (en) 2020-05-28
EP3657716A4 (en) 2020-08-05
KR102303573B1 (ko) 2021-09-16
RU2020108768A3 (zh) 2021-10-28
CN109547167A (zh) 2019-03-29
JP2020529170A (ja) 2020-10-01
EP3657716A1 (en) 2020-05-27
US11258545B2 (en) 2022-02-22
JP7065943B2 (ja) 2022-05-12
AU2018312020C1 (en) 2021-09-09
RU2020108768A (ru) 2021-08-30
EP3657716B1 (en) 2022-08-31
RU2770619C2 (ru) 2022-04-19
AU2018312020B2 (en)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9968A (zh) 一种单层序列号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TWI646814B (zh)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JP2017513371A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1094448A (zh) 无线通讯系统分帧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EP2761802A1 (en) Interrup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6171004B (zh) 一种rlc数据包分流方法及基站
US105305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005560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US2019027405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868643A (zh) 一种lte数据面软件架构
CN1037038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027667A (zh) 双连接模式下的状态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10401514A (zh) 一种计数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316620B2 (en) Enhanced HARQ algorithm for large round trip delay links
CN108012289A (zh) Pdu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和pdu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2155419A1 (zh) 一种处理重传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JPWO2020178918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制御回路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3812606A (zh) 提高无线链路的效率的方法和系统
US12004071B2 (en) User equipment Layer 2 buffer operation in IAB networks
US2021027458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165514B (zh) 一种rlc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基站
EP4144010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acket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