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538B -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 Google Patents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538B
CN110622538B CN201880031049.XA CN201880031049A CN110622538B CN 110622538 B CN110622538 B CN 110622538B CN 201880031049 A CN201880031049 A CN 201880031049A CN 110622538 B CN110622538 B CN 110622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dcp
retransmissions
rlc entity
sub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0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2538A (zh
Inventor
G·德卡罗
B·塞比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352182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062253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to CN2022115974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6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2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用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文所述的示例实施例,至少有一种装置和方法来执行以由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确定: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是已提交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向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作为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以及基于所述指示,防止基于所述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Description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通常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在PDCP子层处的分组重复的新方法,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当在PDCP子层处进行重复时,改善无线电链路控制和无线电链路故障操作。
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旨在提供权利要求中叙述的本发明的背景或上下文。本文的描述可以包括可以被追求的概念,但是不一定是先前已经构想或追求的概念。因此,除非本文另外指出,否则本节中所描述的内容不是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并且并非由于包含在本部分中而被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可以找到的某些缩写,定义如下:
AM 确认模式
ARQ 自动重传请求
CPT 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类型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MAC 媒体访问控制
MCG 主小区群
NR 新无线电
OTA 空中下载
P 轮询比特
PDCP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U 协议数据单元
R 保留比特
RLC 无线电链路控制
RLF 无线电链路故障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SC 分段控制
SDU 服务数据单元
SN 序列号
TB 传输块
UM 未确认模式
在LTE中,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电协议目前由三层组成: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和媒体访问控制(MAC)。
PDCP子层的主要服务或功能例如包括:报头压缩和解压缩、用户数据传输、加密和解密以及基于计时器的SDU丢弃。当配置了双连接性时,对于分离承载,PDCP还将以连续方式执行重新排序。这些功能依赖于每个PDCP PDU的PDCP报头中的PDCP序列号。
此外,还商定了有关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的研究项目。NR的目标之一是支持5G所需的极高的比特率。为了支持这样的比特率,双方同意将级联转移到MAC,将重新排序到PDCP,将纠错和分段/重组的主要功能留给RLC。此外,为了增加可靠性并潜在地减少延迟,同意在PDCP子层进行分组重复。
但是,应注意,PDCP子层处的分组重复会导致AM模式下RLC操作可能效率低下。
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至少用于解决可能由于与PDCP相关联的该分组重复引起的操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节包含可能的实现示例,但并不意味着限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确定: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是已提交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向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作为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以及基于所述指示,防止基于所述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一种包括上一段的方法的方法,基于该指示,接收指示丢弃在除两个或多个载波中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其他载波上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是如前段方法的方法,其中基于该指示,防止当基于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此外,一种包括前段方法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子层包括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之一,并且其中,所述指示是按照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或每无线载波以信号发送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该指示指出哪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是副本。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是由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和无线资源控制层之一,经由在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之间的原语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接收的。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和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中之一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以当接收到复制指示时防止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和无线链路控制子层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RLC子层被配置成使得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阈值数量时,从不触发无线链路故障。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由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确定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是已提交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的模块;用于向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作为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的模块;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指示,防止基于所述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模块。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一种包括前段的装置的装置,存在基于该指示,用于接收指令以丢弃在除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递送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的模块。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基于该指示,用于当基于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阈值数量时,防止触发无线链路故障。此外,其中该指示是按照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或每无线电承载以信号发送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设备,其中,该指示指示哪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是副本。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是由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经由在所述无线电链路控制与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之间的原语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接收的。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以在接收到重复指示时防止触发无线链路故障。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装置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和所述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链路控制子层被配置为使得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达到重传的最大次数或阈值次数时,从不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起配置为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以下操作:由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确定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是已提交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单元;向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作为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以及;基于该指示,接收命令以丢弃在除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一种包括前段的装置的装置,基于该指示,该设备用于接收指令,以丢弃在除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的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其他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在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该指示,防止当基于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此外,其中控制子层包括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之一,并且其中该指示是按照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或每无线电承载以信号发送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该指示指示哪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是副本。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由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经由在所述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与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之间的原语,从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接收的。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以在接收到重复指示时防止无线电链路故障的触发。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和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RLC子层被配置为使得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达到重传的最大次数或阈值次数时,从不会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由无线节点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副本;接收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已经通过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被正确发送的指示;以及一接收到该指示,就命令丢弃在除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一种包括前述段落方法的方法,其中,丢弃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包括:通知相应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不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无线节点包括用户设备、主基站和辅助基站中的一个。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无线节点包括主基站,并且其中,所述指示是由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经由在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所述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之间的原语从所述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接收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无线节点包括辅助基站,并且其中,该指示是由辅助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通过在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辅助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之间的X2信令来接收的。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方法,其中无线节点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和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由无线节点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副本的模块;用于接收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已经通过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正确传输的指示的模块;以及用于一接收到该指示,就命令丢弃在除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的模块。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包括前述段落的装置的装置,其中,丢弃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包括:通知相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不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用户设备、主基站和辅助基站之一。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主基站,并且其中,该指示是由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经由在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所述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之间的原语从所述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接收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辅助基站,并且其中该指示是由辅助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通过在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辅助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之间的X2信令接收的。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和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起配置为使所述装置至少执行以下操作:由无线节点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副本;接收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已经通过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正确发送的指示;一接收到该指示,就命令丢弃在除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
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包括前述段落的装置的装置,其中,丢弃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包括:通知相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实体不发送分组数据会议协议副本。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用户设备、主基站和辅助基站之一。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主基站,并且其中,所述指示是由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经由在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所述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之间的原语从所述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接收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辅助基站,并且其中该指示是由辅助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通过在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辅助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之间的X2信令来接收的。在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是本段和/或前段的装置,其中无线节点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和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双连接性中涉及的eNB的C平面连接,如3GPP TS 36.300V14.1.0(2016-12)的图4.9.3.1-1所示;
图2示出了图示在部分重叠的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的示例的图;
图3a示出了PDCP PDU结构;
图3b示出了RLC PDU结构;
图4示出了适用于实践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电子设备的简化框图;和
图5a和5b各自示出了可以由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执行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我们提出了当在PDCP子层进行重复时,改进无线电链路控制和无线电链路故障操作的新颖操作。
图1示出了3GPP TS 36.300V14.1.0(2016-12)的图4.9.3.1-1,该图显示在某个UE的DC中涉及的eNB的C平面连接性。如图1所示,有结束在MeNB的Sl-MME接口,并且MeNB和SeNB通过X2-C互连。SI接口支持MME/S-GW与eN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对于“分离承载(split bearer)”,主eNB(MeNB)可以通过S1-U连接到MME/S-GW的U平面,此外,MeNB经由X2-U互连到辅助eNB(SeNB)。MeNB的PDCP层中的路由功能决定是否将分离承载的PDCP层PDU直接通过本地空中接口发送给UE,或者是否通过X2-U转发给SeNB。
还可参考图2,用户设备(UE 10)可以同时连接到一个以上的小区。在该示例中,UE10连接到具有基站12(例如,eNB或NCE或WLAN接入点)的第一小区22和具有基站14(例如eNB或NCE或WLAN接入点)的第二小区24。因此,两个小区22、24至少部分重叠。在一种类型的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小区可以在许可频带上操作,而第二小区可以在开放频带上操作。为简单起见,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仅描绘了两个小区。在其他替代示例中,可以提供在许可和/或开放频带上运行的任意数量的小区,以便为适当的载波聚合(CA)或双连接性一起工作。
此外,根据示例实施例,基站12和/或基站14可以包括主eNB或辅eNB。为了将用户平面数据从S-GW发送到UE,可以使用所谓的“分离承载”。分离承载为下行链路用户平面数据提供两条或更多条路径。它们既可以通过“主eNB(MeNB)”从S-GW发送到UE,也可以通过MeNB从S-GW发送到辅助eNB(SeNB),辅助eNB再将它们发送给UE。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使用这种分离承载的UE和/或基站和/或其他网络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包括PDCP层功能,以至少执行在此所描述的RLF触发和/或分组丢弃功能。
此外,参考图3a,其示出了PDCP PDU结构。如图3a所示,PDCP PDU30包括PDCP报头32和PDCP SDU有效载荷34。
另外,在PDCP报头和有效载荷之下是RLC子层。如上所述,PDCP子层的主要服务或功能包括:报头压缩和解压缩、用户数据的传输、加密和解密以及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当配置用于分离承载的双连接性时,PDCP还会以连续的方式执行重新排序。此外,如本文所述,PDCP也可以被用于分组丢弃功能。这些功能还可以依赖于每个PDCP PDU的PDCP报头中的信息,例如PDCP SN。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解决了在PDCP子层中执行的操作。例如,RLC子层的主要服务和功能包括
-上层PDU的传输;
-通过ARQ进行纠错(仅用于AM数据传输);
-RLC SDU的串联、分段和重组(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用于AM数据传输);
-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重复检测(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输);
-协议错误检测(仅用于AM数据传输)。
这些功能还可以依赖于每个RLC PDU的RLC报头中的RLC SN。
图3b示出了RLC PDU 35。RLC结构是PDCP的子层。如图3b所示,RLC PDU 35包括RLCSDU 37。如图3b所示,RLC SDU 37包括分组副本的指示,例如,n,n+1,n+2和n+3。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RLC结构下面是MAC子层,其主要服务和功能包括:
-逻辑信道与传输通道之间的映射;
-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多路复用到传输信道上的物理层的传送块(TB)/将来自传输信道上的物理层所传送的传输块多路解复用到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
-通过HARQ进行纠错;
-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通过动态调度实现UE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传输格式选择;和
-填充。
与上述各点相关的标准规范摘录包括:
3GPP TS 36.322V13.2.0(2016-06)第5.2.1节:
当考虑将AMD PDU或AMD PDU的一部分重传时,AM RLC实体的发送端应该:
-如果第一次考虑重传AMD PDU:
-将与AMD PDU关联的RETX_COUNT设置为零;
-否则,如果它(被考虑重传的AMD PDU或AMD PDU的一部分)尚未等待重传,或者其一部分尚未被等待重传:
-对RETX_COUNT增量;
-如果RETX_COUNT=maxRetxThreshold:
-向上层指示已经达到最大重传。
3GPP TS 36.331V14.1.0(2016-12)
5.3.10.3DRB添加/修改
UE应该:
1>对于不是当前UE配置(DRB建立,包括使用完整配置选项的情况)的一部分的drb-ToAddModList中包含的每个drb-Identity值:
2>如果drb-ToAddModList的有关条目包含设置为TRUE(即添加LWA DRB)的drb-TypeLWA:
3>按照5.3.10.3a2中的规定,执行LWA特定的DRB添加或重新配置;
2>如果drb-ToAddModList的有关条目包括drb-TypeLWIP(即添加LWIP DRB):
3>按照5.3.10.3a3中的规定,执行LWIP特定的DRB添加或重新配置;
2>否则,如果未收到drb-ToAddModListSCG或不包含drb-Identity值(即添加MCGDRB):
3>建立PDCP实体,并使用当前的MCG安全配置并根据接收到的pdcp-Config对其进行配置;
5.3.11与无线电链路故障有关的动作
5.3.11.1检测RRC_CONNECTED中的物理层问题
UE应该:
1>当在T300、T301、T304和T311均未运行的情况下,从下层接收到针对PCell的N310连续“不同步”指示时:
2>启动计时器T310;
1>当在T307未运行的情况下,从下层接收到针对PSCell的N313连续“不同步”指示时:
2>启动T313;
注意:物理层监控和相关的自主动作不适用于除PSCell之外的SCell。
5.3.11.3检测无线链路故障
UE应该:
1>当T310到期时;或者
1>当T312到期时;或者
1>当在T300、T301、T304和T311均未运行的情况下,来自MCG MAC的随机接入问题指示时;或者
1>当来自MCG RLC的这样的指示时,该指示指示针对SRB或针对MCG或针对分离DRB已经达到最大重传次数:
2>考虑要检测到对于MCG的无线电链路故障(即RLF)。
5.3.12UE在保持RRC连接后的动作
当离开RRC_CONNECTED时,UE应该:
1>重置MAC;
1>停止除T320、T325和T330以外的所有正在运行的计时器;
1>如果离开RRC_CONNECTED是由于RRC暂停而触发的:
2>为所有SRB和DRB重新建立RLC实体;
2>存储UE AS上下文,其包括当前RRC配置、当前安全上下文、包括ROHC状态的PDCP状态、在源PCell中使用的C-RNTI、源PCell的cellIdentity和物理小区标识;
2>存储由E-UTRAN提供的以下信息:
3>resumeIdentity;
2>暂停所有SRB和DRB,SRB0除外;
2>向上层指示RRC连接的暂停;
2>配置低层以暂停完整性保护和加密;
5.6.13SCG故障信息
该过程的目的是向E-UTRAN通知UE经历过的SCG故障,即SCG无线电链路故障,SCG更改故障。
5.6.13.2启动
当SCG传输未暂停并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UE启动报告SCG故障的过程:
1>根据5.3.11,在检测到SCG的无线电链路故障时;或者
1>根据5.3.5.7a,在SCG变更故障时;或者
1>根据TS 36.133[29]的第7.17.2节,当由于在powerControlMode配置为1的情况下超过最大上行链路传输时间差,因此停止向PSCell的上行链路传输时。
在启动该过程后,UE应该:
1>暂停所有SCG DRB,并暂停用于分离DRB的SCG传输;
1>重置SCG-MAC;
1>停止T307;
1>按照5.6.13.3启动SCGFailureInformation消息的传输;
关于RLF,当前标准的目前操作可以总结为:
-离开RRC连接模式;
-重置MAC;
-为所有SRB和DRB重新建立RLC实体;
-释放所有无线电资源,包括释放RLC实体、MAC配置和用于所有已建立的RB的关联PDCP实体;和
-指示RRC与上层的释放连接以及释放原因。
另外,如上所述,关于NR接入技术的研究项目已经被同意,为了增加可靠性以及潜在地减少延迟,在PDCP子层进行分组重复。NR操作可以使用高比特率,例如用于5G操作,并且在NR中,系统带宽可以聚合在多个载波上。然而,尽管在3GPP中已知并规定了在一层内或在一个载波上的重复处理,但是在两个或更多个聚合载波上(诸如在NR中)跨通信层的副本处理是未知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致力于至少解决当前标准规范的这些不足。
在此,存在一个问题,因为在一个以上的载波上的PDCP子层上的分组重复会导致AM模式下RLC操作的效率低下,特别是在这种重复发生时。当在PDCP子层进行重复时,这些低效率与无线电链路控制和无线电链路故障操作有关。
当在PDCP子层处发生重复时,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涉及新颖的操作以改善无线电链路控制和无线电链路故障操作。
在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用于实践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电子设备和装置的简化框图。
在图4中,无线网络1适合于通过无线链路11经由网络接入节点(诸如节点B(基站),更具体地说是eNB 12)与装置(诸如移动通信设备,其可以被称为UE 10)进行通信。
网络1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元素(NCE)14,该网络控制元素可以包括MME/SGW功能,并提供与其他网络的连接性,其他网络例如电话网络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例如,互联网)。
NCE 14包括例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14A的控制器,体现为存储器(MEM)14B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指令(PROG)14C的程序,以及用于经由到eNB 12的数据/控制路径13与eNB12通信的适合路径——其例如可以实现为X2接口。
UE 10包括例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10A的控制器,体现为存储器(MEM)10B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PROG)10C的程序,以及适合的射频(RF)收发器10D——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与eNB 12进行双向无线通信。
eNB 12还包括例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12A的控制器,体现为存储器(MEM)12B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指令(PROG)12C的程序,以及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与UE 10通信的适合的RF收发器12D。eNB 12经由数据/控制路径13耦合到NCE14。eNB12还可以经由数据/控制路径15耦合到NCE 14,这可以由有线或无线接口,例如X2接口来实现。另外,eNB 12可以包括MME/SGW功能,并且其提供与诸如电话网络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例如,互联网)的其他网络的连接。此外,根据示例实施例,eNB 12和/或NCE 14可以包括主eNB或辅eNB。
通常,UE 10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计算机、诸如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数字照相机之类的图像捕获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音乐存储和播放设备、允许无线互联网访问和浏览的互联网设备,以及结合了此类功能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
假定PROG 10C、12C和14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程序指令,当由相关的DP执行时,程序指令使设备能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操作,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即,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可由UE 10的DP 10A和/或由eNB 12的DP 12A和/或由NCE 14的DP 14A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来实现,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以及固件)的结合来实现。
计算机可读MEM 10B、12B和14B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例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闪存、磁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内存和可移动内存。作为非限制性示例,DP 10A、12A和14A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解决了可能由用于多连接性的PDCP子层上的分组重复引起的问题,其中相同的PDCP PDU经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RLC实体使用不同的传输路径和/或不同的逻辑信道传输。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可以有利地应用于使用载波聚合的通信操作中或存在低效率的多连接性情况,例如:
1)在RLC AM操作中,发送副本PDU失败会触发不必要的无线电链路故障;和
2)当PDCP被通知通过一个支路收到副本时,通过另一支路发送副本就会浪费资源。
为了解决所识别的低效率,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新颖的操作,包括信息通知设备的RLC,通过一个以上的载波传送到目标设备的哪些RLC SDU可以被视为副本,用于丢弃和/或忽略,以及用于致使RLF不被允许的操作,即使当基于针对在多个载波上向目标设备传送的PDCP副本的明显重传达到PDCP副本的最大数量或重传阈值,而视为检测到RLF时。
副本分组操作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PDCP操作,以通知设备的RLC提交用于通信的哪个RLCSDU可以被视为副本。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使用PDCP丢弃指令来通知相应的RLC实体不允许RLF和/或不发送副本分组,来执行与不允许RLF和/或不发送其他副本分组有关的指令。
此外,根据示例实施例,经由支路中的任何一个的正确传输的指示可以触发PDCP以向所有其他支路发信号通知PDCP PDU丢弃。根据实施例,即使RLC已经开始了PDU的传输(分段的传输),也可以指示并且允许RLC丢弃PDCP PDU。
根据实施例,当针对PDCP SDU的丢弃定时器到期时,或者通过PDCP状态报告确认PDCP SDU的成功传送时,UE应丢弃PDCP SDU以及对应的PDCP PDU。如果相应的PDCP PDU已经提交给低层,则向低层指示丢弃。
另外,当低层确认PDCP SDU的副本成功传递时,UE应丢弃PDCP SDU以及在所有支路中仍在等待成功传递的指示的相应PDU。如果对于给定的支路,相应的PDCP PDU已经提交给低层,则向该支路的低层指示丢弃。
RLF操作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新颖的操作,该新颖的操作包括:致使不允许RLF,即使当发现检测到RLF时,例如基于对PDCP副本的明显重传达到针对PDCP副本的重传的最大次数或阈值次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该最大次数或阈值次数可以由诸如UE之类的网络设备预先确定,或者由网络提供给该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即使当例如基于对PDCP副本的明显重传,发现检测到RLF时,也可以不允许RLF。根据示例实施例,重传可以例如由RLC子层执行,并且即使基于对PDCP副本的重传指示了RLF时,也可以不允许RLF。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与RLC相关联的PDCP操作导致如下方式配置RLC,当在PDCP处发生重复时,则不允许在达到重传的最大数量或阈值次数时触发RLF。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对于假定使用重复的载波(整个载波),导致不触发RLF。
与RLC相关联的PDCP操作(其中RLC SDU可以被视为副本)导致PDCP向RLC发送信号以指示哪些SDU是副本。这些示例性操作可以限于已经成功传输了另一版本的PDCP副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PDCP维护传输缓冲区,并且依靠来自RLC的指示来管理它们,并且使用来自支路中的一个的RLC的指示来识别PDCP丢弃并将其发送信号通知给另一个支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基于来自支路中的任何一个的表明PDCP PDU已经正确发送的指示,指示其他支路不要发送其他副本。
根据实施例,该信令可以是原语、按照每分组或每承载的、以及在层(即,RLC与PDCP)之间的。根据本示例实施例,该信令使得RLC例如被RRC配置,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不需要修改PDU结构。
关于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方法和操作,其可以由网络设备来执行,例如图4所示的无线设备,诸如UE10、eNB 12和/或NCE14。如图5a的步骤510所示,由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确定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是已经提交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如图5a的步骤520所示,向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是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然后,如步骤530所示,基于该指示,防止当基于该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基于该指示,接收指令以丢弃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其他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其中,控制子层包括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之一,并且其中,该指示是按照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或每无线电承载来用信号传送的,并且其中该指示指示哪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是副本。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防止当基于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的最大次数或阈值次数时,无线电链路故障的触发。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按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或每无线电承载来用信号传送该指示。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该指示指示哪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是副本。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控制子层经由在该控制子层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之间的原语从该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接收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控制子层由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以防止在接收到重复指示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无线设备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和无线电链路控制子层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控制子层被配置为使得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达到重传的最大次数或阈值次数时,从不触发无线链路故障。
一种存储程序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代码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如以上任一段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存在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由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如图4中的UE 10、eNB 12和/或NCE 14)确定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中的至少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为已经提交用于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的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模块(如图4所示,无线链路11和/或数据路径13、DP 10A、DP12A和/或DP 14A、PROG IOC、PROG 12C和/或PROG 14C以及MEM 10B、MEM 12B和/或14B);用于以信令向控制子层通知是副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的模块(无线链路11和/或数据路径13、DP 10A、DP 12A和/或DP 14A、PROGIOC、PROG12C和/或PROG 14C以及MEM 10B、MEM 12B和/或14B 4);以及用于基于该指示防止当基于该副本分组数据收汇聚议数据单元的重传次数达到重传阈值数量时触发无线链路故障的模块(如图4中的DP 10A、DP 12A和/或DP 14A、PROG 10C、PROG 12C和/或PROG 14C以及MEM 10B、MEM 12B和/或14B)。
图5b示出了可以由设备(诸如但不限于诸如图4所示的UE 10、eNB12和/或NCE 14之类的设备)执行的另外或分开的操作。如图5b的步骤550所示,无线节点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副本。如图5b的步骤560所示,接收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已经经由两个或多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被正确发送的指示。然后,如步骤570中所示,一接收到该指示,就命令丢弃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丢弃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包括:通知相应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不要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无线节点包括用户设备、主基站和辅助基站之一。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无线节点包括主基站,并且其中,该指示是通过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经由在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之间的原语从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接收的。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无线节点包括辅助基站,并且其中该指示是由辅助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功能通过在主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与辅助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子层之间的X2信令来接收的。
根据以上段落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无线节点包括移动设备,并且其中分组数据汇聚分组单元和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用于移动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上述任何段落中描述的方法。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存在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通过无线节点在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上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副本(即,通过多个支路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的模块(如图4中所示,无线链路11和/或数据路径13,DP 10A、DP12A和/或DP 14A,PROG 10C、PROG 12C和/或PROG 14C,以及MEM 10B、MEM 12B和/或14B);用于接收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已经经由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被正确发送的指示(即,从支路中的任一个接收指示已经正确发送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的指示)的模块(如图4所示,无线链路11和/或数据路径13,DP 10A、DP 12A和/或DP 14A,PROG10C、PROG 12C和/或PROG 14C,以及MEM 10B、MEM 12B和/或14B);以及一旦接收到该指示就命令丢弃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载波中具有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载波上的其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副本(指示其他支路不发送其他副本)的模块(如图4所示,无线链路11和/或数据路径13,DP 1OA、DP 12A和/或DP 14A,PROG IOC、PROG 12C和/或PROG14C,以及MEM 10B、MEM 12B和/或14B)。
通常,各种实施例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以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由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尽管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被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示,但是众所周知,本文所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在作为非限制示例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它们的某种组合中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模块的各种组件中实施。集成电路的设计总体上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复杂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可用于将逻辑级设计转换为准备在半导体衬底上蚀刻和形成的半导体电路设计。
本文中可以使用单词“示例性”是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优选或有利。在该详细描述中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而不是限制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前面的描述已经通过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示例提供了发明人目前构想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法和装置的完整而翔实的描述。然而,鉴于以上描述,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阅读时,各种修改和改编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本发明的教导的所有这些和类似的修改仍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当注意,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体是指两个或多个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任何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存在于“连接”或“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如本文中所采用的,通过使用一根或多根电线、电缆和/或打印电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例如具有在射频区域中、微波区域和光学(可见和不可见)区域中的波长的电磁能,可以将两个元件视为“连接”或“耦合”在一起,其作为几个非限制性和非穷举性示例。
此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某些特征可以在不相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被利用。因此,前面的描述应被认为仅是本发明原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被配置为使得所述装置至少:
经由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使用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逻辑信道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将所述PDCP PDU重复成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经由第二RLC实体使用在第二载波上的第二逻辑信道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分别不同于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的重传次数已经达到在所述第二RLC实体处的重传阈值数量;
响应于所述确定:从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信号通知控制子层所述重传次数已经达到所述重传阈值数量,其中所述控制子层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以及
至少基于所述重传阈值数量被达到,防止在所述控制子层处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被配置为进一步使得所述装置:
接收指示至少一个PDCP PDU已经经由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被成功传递的指示;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指示,命令丢弃在除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中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至少一个载波上的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丢弃所述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包括:通知对应的RLC实体不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使用载波聚合和/或多连接性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为移动设备,并且其中PDCP子层,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被所述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重传阈值数量基于由所述装置确定的最大重传次数,并且其中,所述重传次数由RLC子层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被配置为进一步使得所述装置:
向所述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被作为副本PDCP PDU的指示。
8.一种由装置执行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使用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逻辑信道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将所述PDCP PDU重复成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经由第二RLC实体使用在第二载波上的第二逻辑信道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分别不同于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的重传次数已经达到在所述第二RLC实体处的重传阈值数量;
响应于所述确定:从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信号通知控制子层所述重传次数已经达到所述重传阈值数量,其中所述控制子层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以及
至少基于所述重传阈值数量被达到,防止在所述控制子层处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指示至少一个PDCP PDU已经经由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被成功传递的指示;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指示,命令丢弃在除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中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至少一个载波上的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丢弃所述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包括:通知对应的RLC实体不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使用载波聚合和/或多连接性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PDCP子层,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被移动设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传阈值数量基于由所述装置确定的最大重传次数,并且其中,所述重传次数由RLC子层执行。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被作为副本PDCP PDU的指示。
15.一种存储程序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经由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使用在第一载波上的第一逻辑信道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将所述PDCP PDU重复成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的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经由第二RLC实体使用在第二载波上的第二逻辑信道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RLC实体、所述第一载波、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分别不同于所述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载波、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的重传次数已经达到在所述第二RLC实体处的重传阈值数量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所述确定:从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信号通知控制子层所述重传次数已经达到所述重传阈值数量的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子层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子层;以及
用于至少基于所述重传阈值数量被达到,防止在所述控制子层处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的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指示至少一个PDCP PDU已经经由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被成功传递的指示的模块;以及
用于响应于接收所述指示,命令丢弃在除所述第一载波或所述第二载波中成功传递的一个载波之外的至少一个载波上的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的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丢弃所述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包括:通知对应的RLC实体不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其他PDCP副本。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使用载波聚合和/或多连接性中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PDCP子层,所述第一RLC实体和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移动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重传阈值数量基于由所述装置确定的最大重传次数,并且其中,所述重传次数由RLC子层执行。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向所述控制子层发信号通知所述至少一个副本PDCP PDU被作为副本PDCP PDU的指示的模块。
CN201880031049.XA 2017-03-13 2018-03-06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Active CN110622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7455.7A CN115866684A (zh) 2017-03-13 2018-03-06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0402P 2017-03-13 2017-03-13
US62/470,402 2017-03-13
PCT/FI2018/050160 WO2018167358A1 (en) 2017-03-13 2018-03-06 Duplication and rlc operation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7455.7A Division CN115866684A (zh) 2017-03-13 2018-03-06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538A CN110622538A (zh) 2019-12-27
CN110622538B true CN110622538B (zh) 2023-08-25

Family

ID=635218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7455.7A Pending CN115866684A (zh) 2017-03-13 2018-03-06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CN201880031049.XA Active CN110622538B (zh) 2017-03-13 2018-03-06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7455.7A Pending CN115866684A (zh) 2017-03-13 2018-03-06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601227B2 (zh)
EP (2) EP4236605A3 (zh)
KR (2) KR102220176B1 (zh)
CN (2) CN115866684A (zh)
ES (1) ES2962911T3 (zh)
PL (1) PL3596958T3 (zh)
TW (2) TWI790612B (zh)
WO (1) WO2018167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6094B2 (en) * 2017-03-23 2020-07-14 Ofinno, Llc Packet duplic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CN114401217A (zh) * 2017-04-24 2022-04-2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复制用于无线电承载的pdcp pdu
WO2019153139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638708B1 (ko) * 2018-06-21 2024-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67960A1 (en) * 2018-09-27 2020-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of protocol data units
CN110972205B (zh) * 2018-09-28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1130722B (zh) * 2018-10-31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承载的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132375B (zh) * 2018-10-31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678191B2 (en) * 2018-12-27 2023-06-13 Apple Inc. Integrity protection for frequent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US11121758B2 (en) * 2019-01-10 2021-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recovery procedure enhancements
CN113766571B (zh) * 2019-01-16 2023-03-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JP6870022B2 (ja) * 2019-03-28 2021-05-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5066975B (zh) * 2020-01-28 2023-10-31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使用集成电路的层2下行数据在线处理
WO2021185243A1 (en) * 2020-03-16 2021-09-2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non-public network control mechanisms
TWI747229B (zh) * 2020-04-06 2021-11-2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系統及其資料傳輸方法與基站
CN115669144A (zh) * 2020-05-20 2023-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高效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08229A1 (en) * 2020-07-20 2023-09-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1277735B1 (en) 2020-09-08 2022-03-15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layer control for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WO2023193568A1 (en) * 2022-04-04 2023-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dcp dupl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892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
CN10475362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径传输方法、系统及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5946A2 (en) 2007-10-01 2009-04-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dio link control operations and enhanced duplicate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receiver
WO2010105148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KR101669966B1 (ko) 2009-05-11 2016-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89004B2 (en) 2010-11-08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PDCP sublayer
EP2997670B1 (en) 2013-05-16 2019-05-15 Intel IP Corporation Multiple radio link control (rlc) groups
EP2830352A1 (en) * 2013-07-24 2015-01-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discard mechanism in small cell deployment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EP3069492B1 (en) * 2013-11-11 2019-05-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carding a duplicate protocol data unit associated with a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first signaling radio bearer or a second signaling radio bearer
US10039086B2 (en) * 2013-11-11 2018-07-3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here terminal may have dual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base stations
US10142799B2 (en) * 2014-08-19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ing traffic using multi-connectivity
US10244444B2 (en) 2015-03-04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link handover
US11121831B2 (en) * 2017-02-24 2021-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packet duplication relating to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603896B (zh) 2017-03-24 2023-06-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pdcp重复和数据恢复的处理
KR102374315B1 (ko) 2017-07-27 2022-03-15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892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
CN10475362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路径传输方法、系统及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L2 transport of SRBs and relation to RLF handling.《3GPP TSG-RAN WG2 #84,Tdoc R2-134221,L2 transport of SRBs and relation to RLF handling》.20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34329A (ko) 2020-12-01
EP3596958B1 (en) 2023-10-18
US20210218507A1 (en) 2021-07-15
EP3596958A1 (en) 2020-01-22
TW201838470A (zh) 2018-10-16
ES2962911T3 (es) 2024-03-21
US11601227B2 (en) 2023-03-07
EP3596958A4 (en) 2021-08-18
KR102220176B1 (ko) 2021-02-25
CN115866684A (zh) 2023-03-28
CN110622538A (zh) 2019-12-27
KR102299118B1 (ko) 2021-09-07
KR20190129079A (ko) 2019-11-19
PL3596958T3 (pl) 2024-02-19
US20200145146A1 (en) 2020-05-07
WO2018167358A1 (en) 2018-09-20
KR102299118B9 (ko) 2022-06-07
TWI776866B (zh) 2022-09-11
EP4236605A3 (en) 2024-01-03
TW202133678A (zh) 2021-09-01
TWI790612B (zh) 2023-01-21
EP4236605A2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2538B (zh)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CN110603896B (zh) 新型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pdcp重复和数据恢复的处理
US11930554B2 (en)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9429257B (zh) 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JP2017526302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多重接続性
CN108370523B (zh) 来自接收分流承载的用户设备的流量控制反馈
TWI674024B (zh) 處理雙連結中承載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TW201911824A (zh) 處理承載型態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EP3876582B1 (en) Retransmission in advance of to-be-transmitted data packets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cenario, upon failure of the secondary link
WO2017128699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