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6185A -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6185A
CN110396185A CN201910788700.4A CN201910788700A CN110396185A CN 110396185 A CN110396185 A CN 110396185A CN 201910788700 A CN201910788700 A CN 201910788700A CN 110396185 A CN110396185 A CN 110396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er polyol
catalyst
high functionality
reaction
ep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87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鑫
李学庆
韩明田
董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87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6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6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6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7Polyethers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 C08G18/4883Polyethers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having at least one oxygen atom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26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48Alkali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25Foam properties rigi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ther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催化剂,其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使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在60‑12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催化剂。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包括在60~120℃的反应温度下且在不超过0.60MPa的反应压力下,且于存在如上所述的催化剂的情况下,使聚醚多元醇合成起始剂以及环氧化合物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和由其制备的聚氨酯泡沫。通过使用本文所述的催化剂,可提高硬质泡沫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降低聚醚多元醇的粘度,且缩短其生产周期。用本文所述方法制备的聚醚多元醇生产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机械性能强,产品流平性好,尺寸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合成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合成的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制成的聚氨酯泡沫。本文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可应用到保温板材、管道保温、冰箱、冰柜和冷链等行业。
背景技术
聚氨酯泡沫塑料由多异氰酸酯和羟基化合物经聚合发泡制成,通过改变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度地改变产品形态及其性能,得到从软质到硬质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产品。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声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尤其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所以广泛应用于家电、建筑板材、管道、外墙喷涂等各种保温领域。
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中,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活性,可以提高聚氨酯产品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传统的硬泡聚醚多元醇通常以如乙二醇、丙二醇、蔗糖等协同组合物作为起始剂。这种聚醚多元醇制备的生产周期长,并且制备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易开裂、成型不好、光洁度不高、机械性能不好、尺寸稳定性差。传统的硬泡聚醚多元醇官能度在4-6之间,且官能度越高聚醚粘度越大,对于应用带来不便。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官能度聚醚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合成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催化剂,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硬质泡沫的高官能度(官能度在7左右)、且聚醚粘度较低(25℃粘度1000-2000mpa.s)、活性较高的聚醚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生产周期较短且成本较低。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所制备的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如上所述的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泡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使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在60-12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催化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叔胺类化合物选自N,N-二甲基环己胺、二甲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醇钾和甲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和所述碱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10。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80~160℃的反应温度下且在反应压力不超过0.60MPa的反应压力下,且于存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催化剂的情况下,使聚醚多元醇合成起始剂以及环氧化合物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合成起始剂包括蔗糖。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化合物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加入反应釜后,在正压下开启搅拌,并加热至60~120℃,混合反应1-2小时;
(2)暂停加热,将第一部分环氧化合物快速加入反应釜,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0~160℃;
(3)以连续加料或分批加料的方式加入第二部分环氧化合物,在80~160℃的温度,不超过0.60MPa的反应压力下发生聚合反应;
(4)加入环氧化物结束后维持反应温度在100~160℃的范围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在变化为止,得到所述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第一部分环氧化合物占环氧化合物总量的5-20%;
在步骤(3)中,当采用分批加料方式来添加第二部分的环氧化合物时,每批次的加料量为第二部分环氧化合物总量的6%~10%。
在第三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过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所制备的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在第四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通过包含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水溶性聚醚多元醇的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来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积极效果在于(1)通过使用本文所述的催化剂,可提高硬质泡沫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降低聚醚多元醇的粘度,且缩短其生产周期;(2)本发明的硬质泡沫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制得的聚醚羟值和粘度较低,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不同的客户要求;
(3)在制备硬质泡沫聚醚多元醇时,用本文所述方法制备的聚醚多元醇生产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机械性能强,产品流平性好,尺寸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涉及的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开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且其等价的同族专利也引入作为参考,特别这些文献所披露的关于本领域中的合成技术、产物和加工设计、聚合物、共聚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等的定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本申请中的数字范围是近似值,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可包括范围以外的数值。数值范围包括以1个单位增加的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数值,条件是在任意较低值与任意较高值之间存在至少2个单位的间隔。例如,如果记载组分、物理或其它性质(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等)是100至1000,意味着明确列举了所有的单个数值,例如100,101,102等,以及所有的子范围,例如100到166,155到170,198到200等。对于包含小于1的数值或者包含大于1的分数(例如1.1,1.5等)的范围,则适当地将1个单位看作0.0001,0.001,0.01或者0.1。对于包含小于10(例如1到5)的个位数的范围,通常将1个单位看作0.1。这些仅仅是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具体示例,并且所列举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被认为清楚记载在本申请中。还应指出,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限定先后顺序,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结构的物质。
关于化学化合物使用时,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单数包括所有的异构形式,反之亦然(例如,“己烷”单独地或共同地包括己烷的全部异构体)。另外,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用“一个”,“一种”或“该”形容的名词也包括其复数形式。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合成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使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在60-12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催化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叔胺类化合物选自N,N-二甲基环己胺、二甲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醇钾和甲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碱金属化合物可以以水溶液的形式与叔胺类化合物混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和所述碱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10。例如,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和所述碱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可为1:1、1:1.5、1:2、1:3、1:4、1:5、1:6、1:7、1:8、1:9、1:10或者它们之间任意数值或者子范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使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且在60-120℃的温度下反应1-2小时,以制备本文所述的催化剂。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硬质泡沫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物质溶液按照预定比例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得到催化剂,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合成起始剂和环氧化物,得到高官能度低粘度聚醚多元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反应温度为80~160℃,反应压力不超过0.60Mpa的条件下,向聚醚多元醇混合起始剂和聚醚多元醇合成用催化剂的混合物中逐步通入环氧丙烷,使其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制得该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起始剂为高官能度物料,例如蔗糖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质泡沫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物质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1:1-10)混合加入反应釜后,在正压下开启搅拌,并加热至60~120℃;混合反应1-2小时;
(2)暂停加热,将第一部分环氧化合物快速加入反应釜,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0~160℃,其中第一部分环氧化合物占环氧化合物总量的5-20%;
(3)以连续加料或分批加料的方式加入第二部分环氧化合物,在80~160℃的温度,不超过0.60MPa的反应压力下发生聚合反应,其中当采用分批加料时,每批次的加料量为环氧丙烷总量的6%~10%;
(4)维持反应温度在100~160℃的范围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在变化为止,得到所述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经过检测,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为7,羟值310-340mgKOH/g。25℃粘度1000-2000mpa.s。
使用本申请的方法制备的硬质泡沫聚醚多元醇生产的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机械性能强,尺寸稳定性好。
本申请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如无特别说明,所用的试剂和原材料都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所用原料如下:
试验和测定方法:
OH.V值:根据DIN53240的方法测定。
粘度:一般为动力粘度,采用旋转粘度计根据DIN53019的方法测定,测定温度为25℃。
实施例1
将20g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催化剂和30g KOH溶液(KOH质量分数为48%)加入反应釜中,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压力为0.02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60℃。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停止加热,保持温度60-120℃,并持续1-2小时,完成催化剂制备。
接着将120g蔗糖和12g甘油加入反应釜中。环氧丙烷进料前进行预滴,当反应釜内压强达到0.2-0.3MPa后暂停进料,观察反应情况,温度上升,压力下降时说明物料开始反应,再继续进环氧丙烷,控制温度为90-100℃。具体操作如下:暂停进料前共计加入35g的环氧丙烷,当温度达到90℃后,继续添加630g环氧丙烷,其前期缓慢进料,利用反应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在80~160℃。此时环氧丙烷进料约5个小时。进料结束后开启外循环泵。尽量用物料的反应热升温,不用加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色深。此物料反应过程中,压强不超过0.60MPa。维持反应温度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中,前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00~130℃范围内,后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30~160℃范围内,最后达到合格后,降温放料。总生产周期为7.0小时,该周期包括在投料结束后的置换过程,环氧丙烷的引发过程,环氧丙烷的进料过程,及进料结束后的熟化过程,一直到放料结束。合成产品指标如下:羟值327mgKOH/g,25℃粘度1450mpa.s。
实施例2
将30g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催化剂和40g的KOH溶液(KOH质量分数为48%)加入反应釜中,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压力为0.02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60℃。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然后,停止加热,保持温度60-120℃并持续1-2小时,完成催化剂制备。
将240g的蔗糖加入反应釜中,负压和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负压为-0.090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90℃。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然后,暂停加热,接着将40g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其预定量为整个环氧丙烷总量的5.0%左右。当环氧丙烷进料前进行预滴,当反应釜内压强达到为正压后暂停进料,观察反应情况,温度上升,压力下降时说明物料开始反应,再继续进环氧丙烷640g,控制温度为90-100℃。具体操作如下:当温度达到90℃后,继续添加环氧丙烷,其前期缓慢进料,利用反应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在100~160℃。此时环氧丙烷进料约5个小时。进料结束后开启外循环泵。尽量用物料的反应热升温,不用加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色深。此物料反应过程中,压强不超过0.60MPa。维持反应温度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中,前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00~130℃范围内,后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30~160℃范围内,最后达到合格后,降温放料。周期为7.5小时。产品指标如下:羟值:307mgKOH/g;25℃粘度:1300mpa.s。
实施例3
将40g N,N-二甲基环己胺催化剂和20g的KOH溶液(KOH质量分数为48%)加入反应釜中,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压力为0.02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60℃。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然后,停止加热,保持温度60-120℃并持续1-2小时,完成催化剂制备。
将240g的蔗糖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13g的水,负压和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负压为-0.090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90℃。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然后暂停加热,接着将75g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其预定量为整个环氧丙烷总量10.0%左右。当环氧丙烷进料前进行预滴,当反应釜内压强达到为正压后暂停进料,观察反应情况,温度上升,压力下降时说明物料开始反应,再继续进环氧丙烷700g,控制温度为90-100℃。具体操作如下:当温度达到90℃后,继续添加环氧丙烷,其前期缓慢进料,利用反应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在90~150℃。此时环氧丙烷进料约5个小时。进料结束后开启外循环泵。尽量用物料的反应热升温,不用加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色深。此物料反应过程中,压强不超过0.60MPa。维持反应温度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中,前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90~130℃范围内,后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30~150℃范围内,最后达到合格后,降温放料。周期为9小时。产品指标如下:羟值:337mgKOH/g;25℃粘度:1170mpa.s。
对比例1
将240g蔗糖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2.5gKOH催化剂,负压和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负压为-0.090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90℃,开真空脱水3小时。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然后,暂停加热,接着将75g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其预定量为整个环氧丙烷总量10.0%左右。当环氧丙烷进料前进行预滴,当反应釜内压强达到为正压后暂停进料,观察反应情况,温度上升,压力下降时说明物料开始反应,再继续进环氧丙烷700g,控制温度为90-100℃。具体操作如下:当温度达到90℃后,继续添加环氧丙烷,其前期缓慢进料,利用反应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在90~150℃。此时环氧丙烷进料约5个小时。进料结束后开启外循环泵。尽量用物料的反应热升温,不用加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色深。此物料反应过程中,压强不超过0.60MPa。维持反应温度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中,前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90~130℃范围内,后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30~150℃范围内,最后达到合格后,降温移液后处理,除去金属离子。时间约8小时,总体生产周期为18小时。产品有剩余糖未反应,约占10%,产品指标如下:羟值:240mgKOH/g;25℃粘度900mpa.s。
对比例2
将240g蔗糖和11g甘油一同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2.5gKOH催化剂,负压和正压交替置换两次,最后在负压为-0.090MPa情况下,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升温至90℃,开真空脱水2小时。置换过程包括将反应釜加压到0.15MPa,排压到0MPa,重复一次。然后,将反应釜加压到0.10MPa。开真空抽到负压最低,重复一次。然后,暂停加热,接着将75g环氧丙烷加入反应釜中,其预定量为整个环氧丙烷总量10.0%左右。当环氧丙烷进料前进行预滴,当反应釜内压强达到为正压后暂停进料,观察反应情况,温度上升,压力下降时说明物料开始反应,再继续进环氧丙烷700g,控制温度为90-100℃。具体操作如下:当温度达到90℃后,继续添加环氧丙烷,其前期缓慢进料,利用反应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在90~150℃。此时环氧丙烷进料约5个小时。进料结束后开启外循环泵。尽量用物料的反应热升温,不用加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色深。此物料反应过程中,压强不超过0.60MPa。维持反应温度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发生变化为止,此过程中,前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90~130℃范围内,后期2小时左右熟化温度控制在130~150℃范围内,最后达到合格后,降温移液后处理,除去金属离子。时间约8小时,总体生产周期为18小时。产品有剩余糖未反应,约占5%,产品指标如下:羟值:270mgKOH/g;25℃粘度960mpa.s。
试验结果整理如表1:
表1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聚醚多元醇原料配比和性能参数
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催化剂类型 配制催化剂 配制催化剂 配制催化剂 KOH KOH
蔗糖(g) 130 140 240 240 240
多元醇(g) 12(甘油) 0 13(水) 0 11(甘油)
环氧丙烷(g) 665 680 775 775 775
官能度 7 7 7 6.8 6.5
催化剂(%) 0.6 0.6 0.6 0.25 0.25
收率(%) 99.0% 99.5% 99.8% 98.7 98.6
周期(h) 7 7.5 9 18 18
效果实施例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聚醚多元醇配置成组合聚醚,具体配方如下:
发泡过程:取上述组合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PAPI(PM200)使用低压发泡机以20g/s的流量进行注料,且组合聚醚多元醇与PAPI的质量比为1:1.03,在25℃的温度下发泡制得聚氨酯泡沫。
分别测定所得聚氨酯泡沫的性能,测试标准如下:
压缩强度根据国家标准GB/T8812 88来测定;
收缩率根据国家标准GB/T8811 88测定。
所得聚氨酯泡沫性能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组合聚醚和聚氨酯泡沫的性能结果
在上述效果数据中,流动指数在室温下测定,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1.取相同质量组合聚醚(按前述配方制得)50g和异氰酸酯按照1:1.03质量比混合发泡;
2.在泡沫固化后1小时,检测泡沫质量;
3.检测泡沫长度;
4.检测流动度指数,用质量除以长度即得流动度指数。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利用本申请的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的压缩强度、流平性和尺寸稳定性均优于使用现有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泡沫。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使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在60-12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叔胺类化合物选自N,N-二甲基环己胺、二甲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甲醇钾和甲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叔胺类化合物和所述碱金属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10。
4.一种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60~120℃的反应温度下且在反应压力不超过0.60MPa的反应压力下,且于存在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的情况下,使聚醚多元醇合成起始剂以及环氧化合物反应预定时间段,得到所述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合成起始剂包括蔗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合物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叔胺类化合物和碱金属化合物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加入反应釜后,在正压下开启搅拌,并加热至60~120℃,混合反应1-2小时;
(2)暂停加热,将第一部分环氧化合物快速加入反应釜,并控制该段反应温度为80~160℃;
(3)以连续加料或分批加料的方式加入第二部分环氧化合物,在80~160℃的温度,不超过0.60MPa的反应压力下发生聚合反应;
(4)加入环氧化物结束后维持反应温度在100~160℃的范围进行熟化,直至压力不在变化为止,得到所述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第一部分环氧化合物占环氧化合物总量的5-20%;
在步骤(3)中,当采用分批加料方式来添加第二部分的环氧化合物时,每批次的加料量为第二部分环氧化合物总量的6%~10%。
9.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所制备的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
10.一种聚氨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通过包含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溶性聚醚多元醇的组合聚醚与异氰酸酯的反应来制备。
CN201910788700.4A 2019-08-26 2019-08-26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396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8700.4A CN110396185A (zh) 2019-08-26 2019-08-26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8700.4A CN110396185A (zh) 2019-08-26 2019-08-26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6185A true CN110396185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9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8700.4A Pending CN110396185A (zh) 2019-08-26 2019-08-26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618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19A (zh) * 1988-11-18 1990-06-06 陶氏化学公司 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DE10322784A1 (de) * 2003-05-19 2004-12-0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erolen
US20070282079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Alkoxylations in ketone solvents
CN108129648A (zh) * 2016-12-01 2018-06-08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甲苯二胺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158A (zh) * 2018-12-14 2019-05-17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19A (zh) * 1988-11-18 1990-06-06 陶氏化学公司 低不饱和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DE10322784A1 (de) * 2003-05-19 2004-12-0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erolen
US20070282079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Alkoxylations in ketone solvents
CN108129648A (zh) * 2016-12-01 2018-06-08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甲苯二胺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158A (zh) * 2018-12-14 2019-05-17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7442B (zh) 一种硬质泡沫复合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AU2012292108B2 (en) HFO-/water-blown rigid-foam systems
CN107177028A (zh) 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85435A (zh) 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JP2010516818A (ja) cisおよび/またはtrans−オルト−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アミン開始ポリオールとそれから作製された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CN107513157B (zh) 胺基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01517A (zh) 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643030A (zh) 一种全水发泡用硬泡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1363134B (zh) H12mda聚醚酯多元醇、制备方法、应用和聚氨酯硬质泡沫
CA3057752A1 (en) Polyol components and use thereof for the production of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CN111647123B (zh) 一种聚氨酯硬泡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650A (zh) 一种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9293910A (zh) 生物基改性硬泡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9762158A (zh) 一种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437A (zh) 一种高官能度硬泡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0938202A (zh) 曼尼希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JP2011522957A (ja) メチレンビス(シクロヘキシルアミン)開始ポリオール及び該ポリオールから作製される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CN110396185A (zh) 催化剂、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248B (zh) 快速脱模硬泡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JP2011529982A (ja) 硬質ポリウレタン発泡体のためのオルト−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アミン開始ポリオールを含有するポリオールブレンド
CN110423339A (zh) 一种水溶性聚醚多元醇、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062B (zh) 低密度高承载性海绵用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KR20120128662A (ko) 일종의 저밀도 경질 폴리우레탄 폼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빠른 반응 조합물
CN108164739B (zh) 一种快速脱模聚氨酯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0302A (zh) 低温发泡用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及其原料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