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5190A -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5190A
CN110395190A CN201810373358.7A CN201810373358A CN110395190A CN 110395190 A CN110395190 A CN 110395190A CN 201810373358 A CN201810373358 A CN 201810373358A CN 110395190 A CN110395190 A CN 110395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display terminal
pull rod
sliding
executing ag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33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5190B (zh
Inventor
王晓文
张晓茹
杜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33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51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5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5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5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5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4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linear movement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所述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显示终端;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相连;弹性储能单元,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储能单元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存储弹性势能,且在越过中间位置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本发明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便于实现显示终端的位置调节,且执行机构的整体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终端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具有该执行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在娱乐化、智能化上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车载多媒体的功能、形式日趋丰富,可与手机、电脑互联或者能与互联网连接的多功能、大尺寸显示终端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相关技术中,显示终端的调节机构需要在显示终端的调节行程内一直保持输出驱动力(包括手动和自动),导致驱动行程长,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可对显示终端实现手动、自动一体化调节,便于实现显示终端的横屏、竖屏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显示终端;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相连;弹性储能单元,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储能单元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存储弹性势能,且在越过中间位置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显示终端安装于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可与第二支架相对滑动,且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弹性储能单元,弹性储能单元可在第一支架在从初始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蓄能,并在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运动至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放能以驱动第一支架运动,执行机构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显示终端的位置调节,利用弹性储能单元储存的弹性势能驱动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转动到目标位置,极大地缩短了乘员对显示终端的驱动行程,同时,可防止显示终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抖动,提升乘员的乘车体验。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当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储存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大;在所述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储存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小。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弹性件常拉伸;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长度逐渐变大;在所述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长度逐渐变小。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滑动,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滑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滑动杆和第一凸耳,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二滑动杆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二滑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凸耳与所述第二滑动杆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沿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耳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凸耳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拉杆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两个所述第一凸耳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拉杆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凸耳,两个所述第二凸耳分别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两侧,所述弹性件包括两组,两组所述弹性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两个所述第二凸耳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从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主动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主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部沿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配合方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主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输出齿轮,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从动部包括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配合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平行间隔开设置的多个。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适于安装于车体且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离合单元,所述离合单元的第一接合部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离合单元的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常相互锁止,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且具有多个接合位置,所述转动盘被构造成可被手动转动以带动第一接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合部可转动地在多个接合位置之间切换;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接合部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显示终端和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执行机构,所述显示终端安装于所述执行机构的所述第一支架。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执行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弹性储能单元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弹性储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弹性储能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第一支架处于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第一支架处于中间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第一支架处于目标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执行机构100,
显示终端1,第一支架2,滑动机构3,第一滑动部31,第二滑动部32,
第二支架4,
弹性储能单元5,第一拉杆51,第一滑动杆52,第一凸耳53,第二拉杆54,第二滑动杆55,第二凸耳56,弹性件57,
滑动驱动机构6,驱动电机61,输出齿轮62,齿条63,
旋转机构7,转动盘71,离合单元72,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驱动单元75,动力源75a,减速器75b,一级主动蜗杆75c,一级从动直齿轮75d,二级主动蜗杆75e,二级从动直齿轮75f,弹性体76,壳身77a,机壳上盖77b,机壳后盖77c,安装轴78,第一限位柱8,第二限位柱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1的执行机构100,该执行机构100用于驱动显示终端1平移,或者通过设置旋转机构7使显示终端1在横屏或竖屏之间切换,或者将显示终端1转动到其他角度,其中,显示终端1可以为触摸屏等。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1的执行机构100,包括第一支架2、滑动机构3、第二支架4、弹性储能单元5。
其中,第一支架2用于安装显示终端1,第一支架2为平板状,第二支架4为平板状,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与显示终端1平行设置,显示终端1可以安装于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背离第二支架4的侧面与显示终端1贴合相连,比如,显示终端1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支架2相对固定,显示终端1和第一支架2可均设有螺纹孔,便于安装,或者显示终端1与第一支架2可以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显示终端1的安装和更换。
滑动机构3用于连接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4,如图1-图2所示,滑动机构3包括第一滑动部31、第二滑动部32,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可相对滑动,比如,第一滑动部31包括导轨,第二滑动部32包括导槽,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通过导轨、导槽滑动配合,第一滑动部31与第一支架2相连,比如,第一滑动部31与第一支架2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2设有用于与第一滑动部31相连的螺纹孔,第二支架4与第二滑动部32相连,比如,第二支架4与第二滑动部32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如图1所示,第二支架4设有用于与第二滑动部32相连的螺纹孔,由此,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和滑动机构3拆卸方便、安装容易。
通过第一滑动部31和第二滑动部32的相对滑动可实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4的相对滑动。如图1-图2所示,第一滑动部31与第二滑动部32相对滑动时,第一支架2与第一滑动部31相对固定,第二支架4与第二滑动部32相对固定,即第一支架2相对于第二滑动部32滑动,第二支架4相对于第一滑动部31滑动,由此,第一支架2可通过滑动机构3与第二支架4相对滑动,实现显示终端1相对于第二支架4的滑动,完成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如图2和图7-图9所示,第一支架2与显示终端1相对固定,第二支架4可安装于仪表台,这样,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相对滑动时,显示终端1与车体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即显示终端1与车内乘员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由此,便于将显示终端1调节至乘员所需的位置,以满足乘员对显示终端1的使用需求,提升乘员的乘车体验。
这样,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可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实现相对运动,比如,乘员手动驱动显示终端1及第一支架2运动,或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显示终端1及第一支架2相对于第二支架4运动,结构布置合理,且驱动过程易于实现。
如图7-图9所示,弹性储能单元5弹性连接在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之间,且弹性储能单元5设置为在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存储弹性势能。且弹性储能单元5在第一支架2越过中间位置时驱动第一支架2转动至目标位置。由此,乘员在手动或通过其他方式驱动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转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弹性储能单元5的弹性势能逐渐地增加,当第一支架2越过中间位置后,乘员撤去对第二支架4的驱动力,此时,弹性储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开始做功,进而驱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运动到目标位置,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图8所示,第一支架2在从初始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乘员的驱动力克服弹性储能单元5的弹性力做功,弹性储能单元5存储弹性势能,由此,当乘员撤去驱动力后,弹性储能单元5释放弹性势能,第一支架2在弹性储能单元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另一方面,第一支架2在初始位置或目标位置时,弹性储能单元5施加给第一支架2的弹性势能可以使第一支架2在受到较小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在当前位置,这样,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显示终端1发生抖动,第一支架2受到弹性储能单元5的弹力作用,可避免第一支架2在初始位置与中间位置之间晃动,进而防止显示终端1抖动,从而对执行机构100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如图8-图9所示,弹性储能单元5在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运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当乘员手动驱动显示终端1运动时,乘员只需将第一支架2及显示终端1驱动至越过中间位置即可,中间位置至目标位置可由弹性储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驱动完成,这样,乘员对第一支架2的驱动行程仅为从初始位置至中间位置,极大地缩短了乘员对显示终端1的驱动行程,节省乘员的驱动做功,为乘员提供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第一支架2位于中间位置时,弹性势能单元产生的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支架2移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可以不断变化,其中在第一支架2运动到中间位置时,弹性势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达到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值。比如,中间位置位于初始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且初始位置到中间位置的运动行程等于中间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行程。
当如图8所示,当第一支架2位于中间位置时,弹性储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弹性储能单元5的形变量逐渐地增大,且在中间位置时,弹性储能单元5的形变量最大,即弹性储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由此,在第一支架2越过中间位置后,弹性储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可迅速驱动第一支架2向目标位置运动,便于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这样,极大地缩短了乘员对显示终端1及第二支架4的驱动行程,例如,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运动到目标位置的行程为2L,乘员只需将第一支架2驱动越过L的行程即可,此时,弹性储能单元5做功驱动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向目标位置运动,执行机构100实现调节显示终端1运动的操作过程简单,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1的执行机构100,显示终端1安装于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可与第二支架4相对滑动,且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之间设有弹性储能单元5,弹性储能单元5可在第一支架2在从初始位置运动至中间位置的过程中蓄能,并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运动至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放能以驱动第一支架2运动,执行机构100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利用弹性储能单元5储存的弹性势能驱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转动到目标位置,极大地缩短了乘员对显示终端1的驱动行程,同时,可防止显示终端1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抖动,提升乘员的乘车体验。
如图3-图6所示,弹性储能单元5包括第一拉杆51、第二拉杆54和弹性件57,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4滑动配合,第一拉杆51可与第二拉杆54相对滑动。
比如,第一拉杆51可沿第二拉杆54的长度方向运动,第一拉杆51的第一端(比如中的右端)与第一支架2可枢转地连接,即第一拉杆51可与第一支架2相对转动,比如,如图3-图6所示,第一拉杆5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通过轴承螺丝相连。
第二拉杆54的第一端(比如图4中的左端)与第二支架4可枢转地连接,比如,如图3-图6所示,第二拉杆54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4通过轴承螺丝相连,即第二拉杆54可与第二支架4相对转动,弹性件57弹性连接在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4之间,由此,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4运动的过程中,弹性件57相对于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运动,便于弹性件57在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运动的过程中蓄能、放能,进而有利于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其中,如图7-图8所示,在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弹性件57储存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大,即弹性件57的形变量逐渐变大,且乘员需克服弹性件57的弹力实现对第一支架2的驱动,如图8-图9所示,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弹性件57储存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小,即弹性件57的形变量逐渐地变小,弹性件57在中间位置时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弹性件57驱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向目标位置运动。
在第一支架2相对于第二支架4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比如图4中的左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比如图4中的右端)的距离逐渐变化。比如,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运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的距离逐渐地增大,弹性件57的形变量逐渐变大;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运动到目标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的距离逐渐地减小,弹性件57的形变量逐渐变小。这样,通过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的相对运动,将乘员的驱动力转化为弹性件57的弹性势能,进而又将弹性件57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对第一支架2的驱动力,第一支架2、第二拉杆54和弹性件57的结构简单,且布局合理,提高了执行机构100的实用性,节省乘员驱动显示终端1及第一支架2做的功,便于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如图4和图7-图9所示,弹性件57常拉伸,即弹性件57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在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弹性件57的长度逐渐变大,弹性件57被进一步地拉伸,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弹性件57的长度逐渐变小,弹性件57在目标位置时相对于在中间位置时收缩,但弹性件57在目标位置仍处于拉伸状态,由此,弹性件57在释放弹性势能时,弹性件57能够迅速驱动显示终端1及第一支架2运动,便于驱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运动至目标位置,节省显示终端1的调节时长,提高执行机构100的实用性。当然,弹性件57也可设为常压缩,且在第一支架2运动的过程中,弹性件57可实现蓄能、放能即可,弹性件57的状态设置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朝向彼此的一侧均设有限位结构,比如,如图7-图9所示,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限位柱8和第二限位柱9,第一限位柱8和第二限位柱9沿滑动机构3的滑动方向间隔开设置,比如图7-图9中第二限位柱9位于第一限位柱8的上方,第二支架4包括限位块,第一支架2在初始位置时,限位块在弹性件57的弹力作用下止抵于第一限位柱8,第一支架2在目标位置时,限位块在弹性件57的弹力作用下止抵于第二限位柱9,保证显示终端1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移动,防止显示终端1调节过度,提高执行机构100运行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如图7所示,第一支架2处于初始位置,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有朝右上的弹性力,同时弹性件57对第二支架4有朝左下的弹性力,此时,限位块的下表面止抵于第一限位柱8的上表面,限位块对第一限位柱8的压力可抵消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向上的分力,可防止显示终端1发生抖动。
在第一支架2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乘员驱动显示终端1及第一支架2向下运动,弹性件57仍对第一支架2有朝右上的弹性力,同时弹性件57对第二支架4有朝左下的弹性力,乘员需克服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的弹性力以使显示终端1向下运动,且限位块朝背离第一限位柱8的方向运动,此时,若乘员撤去驱动力,第一支架2在弹性件57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8所示,第一支架2处于中间位置,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有朝右的弹性力,弹性件57对第二支架4有朝左的弹性力,即弹性件57的弹性力对第一支架2沿滑动方向的分力为零,此时,弹性件57的弹性力最大,弹性件57储存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值,限位块位于第一限位柱8和第二限位柱9之间的中部,且如图8所示,弹性件57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支架2的运动方向。
在第一支架2从中间位置向目标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即第一支架2越过中间位置后,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有朝右下的弹性力,同时弹性件57对第二支架4有朝左上的弹性力,这样,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向下的分力可驱动第一支架2向下运动,限位块朝靠近第二限位柱9的方向运动,此时,乘员可撤去对第一支架2的驱动力,弹性件57可驱动第一支架2运动至目标位置,由此,极大地缩短乘员对显示终端1的驱动行程,节省乘员的驱动做功,为乘员提供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如图9所示,第一支架2处于目标位置,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有朝右下的弹性力,同时弹性件57对第二支架4有朝左上的弹性力,此时,限位块的上表面止抵于第二限位柱9的下上表面,限位块对第二限位柱9的压力可抵消弹性件57对第一支架2向下的分力,可防止显示终端1发生抖动,这样,即实现了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调节过程简单,执行机构100的整体结构布局合理,有效地节省乘员对显示终端1的驱动做功,缩短做功行程,提升乘员的乘车体验。
如图4、图6和图7-图9所示,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在第二拉杆54的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滑动,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在第一拉杆51的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滑动,弹性件57的第一端与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相连,弹性件57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相连。
这样,第一支架2在从初始位置向中间位置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拉杆51的第一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弹性件57的形变量逐渐变大,弹性件57蓄能。第一支架2在从中间位置向目标位置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拉杆51的第一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第一拉杆51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54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弹性件57的形变量逐渐变小,弹性件57放能,第一拉杆51、第二拉杆54和弹性件57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明确,便于在第一支架2运动的过程中,弹性件57实现蓄能和放能,进而完成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拉杆51包括第一滑动杆52和第一凸耳53,第一凸耳53与第一滑动杆52相连,第一滑动杆5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2可枢转地连接,第一凸耳53与第一滑动杆52的第二端相连,这样,第一拉杆51相对于第一支架2转动时,第一滑动杆52的第二端绕第一滑动杆52的第一端转动,同时,第一凸耳53相对于第一滑动杆52的第一端转动。
如图3-图4所示,第二拉杆54包括第二滑动杆55和第二凸耳56,第二滑动杆55和第二凸耳56相连,第二滑动杆55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4可枢转地连接,第二凸耳56与第二滑动杆55的第二端相连,在第二拉杆54相对于第二支架4转动时,第二滑动杆55的第二端绕第二滑动杆55的第一端转动,同时,第二凸耳56相对于第二滑动杆55的第一端转动。
第一滑动杆52与第二滑动杆55沿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比如,如图5所示,第一滑动杆52设有滑轨,第二滑动杆55设有滑槽,第一滑动杆52与第二滑动杆55可通过滑槽、滑轨相对滑动,弹性件57的第一端与第一凸耳53相连,弹性件57的第二端与第二凸耳56相连,这样,将弹性件5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4固定相连,且可实现第一拉杆51与第二拉杆54的相对滑动,便于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相对运动时,第一拉杆51与第二拉杆54相对滑动,弹性件57在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之间蓄能、放能,便于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拉杆51包括两个第一凸耳53,两个第一凸耳53分别设在第一滑动杆52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凸耳53分别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第二拉杆54包括两个第二凸耳56,两个第二凸耳56分别设在第二滑动杆55的两侧,两个第二凸耳56分别朝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这样,如图3-图4所示,弹性件57对第一滑动杆52的两侧、第二滑动杆55的两侧的弹性力较为均衡,避免第一拉杆51、第二拉杆54受力不均致弹性储能单元5扭曲变形,且两个第一凸耳53与两个第二凸耳56一一正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拉杆51与第二拉杆54滑动配合后,弹性件57连接在第一凸耳53与第二凸耳56之间,第一凸耳53与第二凸耳56正对设置便于弹性件57安装,避免弹性件57安装时扭转,提高执行机构100的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如图3-图4所示,弹性件57包括两组,两组弹性件57分别与两个第一凸耳53、两个第二凸耳56相连,两组弹性件57通过第一凸耳53和第二凸耳56固定在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之间,其中,每组弹性件57包括多个弹性件57,多个弹性件57可沿第一凸耳53、第二凸耳56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弹性件57可对第一凸耳53、第二凸耳56提供较大的弹性力,比如,如图3-图4所示,每组弹性件57包括两个弹性件,可保证弹性储能单元5的具有准确、灵敏的工作性能,使得第一支架2在从中间位置向目标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弹性件57储存的弹性势能能够有效驱动第一支架2运动,提高执行机构100的稳定性、合理性,乘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地弹性件57数量,进而调整手动驱动显示终端1时的受力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1的执行机构100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6,如图1-图2和图7-图9所示,滑动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显示终端1移动,滑动驱动机构6的从动部与第一支架2相连,滑动驱动机构6的主动部与第二支架4相连,主动部与从动部相连,主动部用于驱动从动部运动,比如,主动部驱动从动部沿滑动机构3的滑动配合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支架2沿滑动机构3的滑动配合方向运动,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满足乘员的使用需求,主动部可以包括电机、油泵、水泵等,便于实现自动调节显示终端1的位置。
其中,如图7-图9所示,滑动驱动机构6的主动部包括驱动电机61和输出齿轮62,驱动电机61固定于第二支架4,滑动驱动机构6的从动部包括齿条63,齿条63与第一支架2相对固定,比如,第一支架2与齿条63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第一支架2设有用于与齿条63相连的螺纹孔,齿条63与输出齿轮62啮合,齿条63沿滑动机构3的滑动配合方向延伸,驱动电机61和输出齿轮62相连,驱动电机61的电机轴与输出齿轮62相连,输出齿轮62转动时驱动齿条63运动,同时第一支架2相对于第二支架4沿滑动机构3的滑动配合方向运动,实现显示终端1的位置调节,由此,乘员可通过手动调节显示终端1,或者通过滑动驱动机构6实现自动调节显示终端1,显示终端1的调节方式灵活多选,便于乘员乘车时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1内嵌有限流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当检测到超过设定阈值的电流后,对驱动电机61进行断电处理,比如,在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之间夹有其他物品时,或人体的某一部位位于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之间时,驱动电机61无法有效驱动显示终端1运动,驱动电机61断电,由此,可防止执行机构100夹伤乘员或损坏其他物品,避免执行机构100强行转动被破坏,进而提高执行机构100的安全性,提升整车的使用性能,实现执行机构100的安全防夹及过载保护。
如图7-图9所示,滑动机构3包括平行间隔开设置的多个,多个滑动机构3可稳定地支撑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的相对滑动,保证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相对滑动的稳定性,且多个滑动机构3分布于滑动驱动机构6的两侧,比如,如图7-图9所示,滑动机构3包括两个,两个滑动机构3分布于滑动驱动机构6的两侧,这样,既便于滑动机构3、滑动驱动机构6的整体布局,又可保证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能够稳定地相对滑动,使得执行机构100的设计更加合理、可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1的执行机构100还包括旋转机构7,如图1所示,旋转机构7用于驱动显示终端1转动,显示终端20的转动(旋转)轴线可以与显示终端200的显示面的法线平行,以便于实现旋转机构7驱动显示终端1在横屏和竖屏之间切换,旋转机构7适于安装于车体,且旋转机构7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架4相连,旋转机构7的输出端可驱动第二支架4转动,即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可驱动第二支架4转动,第二支架4带动第一支架2和显示终端1转动,实现显示终端1的转动调节。
如图10所示,旋转机构7包括转动盘71、离合单元72、驱动单元75、安装轴78。
如图10所示,转动盘71与第二支架4相连,离合单元72的第一接合部73与转动盘71连接,离合单元72的第二接合部74与第一接合部73常相互锁止,第一接合部73与第二接合部74接合且具有多个接合位置,转动盘71被构造成可被手动转动以带动第一接合部73相对于第二接合部74可转动地在多个接合位置之间切换,驱动单元75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74连接。
如图10所示,转动盘71与第一接合部73动力耦合连接,转动盘71与第一接合部73通过花键相连,比如转动盘71背离显示终端1的端面设有内花键,第一接合部73的背离第二结合部的端面设有外花键。
当然,转动盘71也可以与第一接合部73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少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数目,减少装配工序。
如图10所示,转动盘71可以为圆盘形,且转动盘71的中间设有圆形通孔,即转动盘71为环形,安装轴78从转动盘71的内周沿向轴向延伸。转动盘71与安装轴78相连,安装轴78与转动盘71可以形成为一体。当然,安装轴78与转动盘71可以为分体式,并通过卡接结构相连。
如图10所示,安装轴78贯通离合单元72、驱动单元75,安装轴78用于将各个部件串成整体,安装轴78不传递动力,在转动盘71转动时,安装轴78可以不转动。安装轴78可以为空心轴,以减轻重量,便于走线。离合单元72位于驱动单元75的壳体之外。
如图10所示,第二接合部74与第一接合部73接合时,离合单元72可以传递扭矩,第二接合部74与第一接合部73具有多个接合位置,比如,第一接合部73与第二接合部74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形成多个接合位置。驱动单元75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74动力耦合连接,离合单元72位于驱动单元75的壳体外。
如图10所示,或者离合单元72包括端面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合部73和第二接合部74,如图10所示,且第一接合部73和第二接合部74朝向彼此的两个端面中的一个具有多个锁止槽,另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锁止凸起,执行机构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提供轴向预紧力的部件,每个锁止凸起适于在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与至少两个锁止槽咬合以使第二接合部74与第一接合部73至少适于在周向上分布的两个接合位置接合,在改变接合位置时,第二接合部74与驱动单元75在轴向上保持相对静止,第一接合部73在轴向上朝背离第二接合部74的方向运动,第一接合部73与旋转盘连接,驱动单元75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74连接。
在改变接合位置时,第二接合部74与驱动单元75在轴向上保持相对静止,第一接合部73在轴向上朝背离第二接合部74的方向运动。由此,可以防止驱动单元75的内部零部件晃动,这样驱动单元75的驱动及传动更稳定。
驱动单元75可以为电驱式、液压驱动式、气动式等。
离合单元72可以位于驱动单元75的壳体之外,这样,在装配离合单元72时,不易于与驱动单元75的各个零部件干涉,且不必单独在驱动单元75的壳体内设计离合单元72的安装空间,可以简化设计。进一步地,由于离合单元72的第一接合部73和第二接合部74在手动模式中会发生相对转动,若将离合单元72的一部分设在驱动单元75的壳体内,在执行机构100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卡死等问题。
离合单元72至少部分位于旋转盘之内。比如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合部73或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位于转动盘71内,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执行机构100整体的轴向长度,布置更紧凑合理且连接更紧密。
第一接合部73和第二接合部74常相互锁止,旋转盘被构造成可被手动转动以带动第一接合部73相对于第二接合部74可转动地在多个接合位置之间切换。
在驱动单元75工作时第二接合部74与第一接合部73接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常态下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在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相互接合,可以传递扭矩,驱动力沿驱动单元75-第二接合部74-第一接合部73-转动盘71-第二支架4-显示终端1传递,从而使显示终端1转动,实现显示终端1的转动或者横竖屏切换。
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在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形成周向的静摩擦力,该周向的静摩擦力形成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相对转动的开启力。当第一接合部73受到的扭矩大于该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相对转动以改变接合位置;当第一接合部73受到的扭矩小于该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保持相互接合以传递扭矩。
具体地,在执行机构100工作过程中,在驱动单元75不工作且第一接合部73受到的扭矩大于上述开启力时,第二接合部74与第一接合部73相对转动以改变接合位置。
比如手动给显示终端1施加使其转动的扭矩,该扭矩通过旋转盘传递给第一接合部73,由于驱动单元75不工作时被锁止,驱动单元75与第二接合部74固定连接,当上述扭矩不大于上述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73与第二接合部74保持接合,显示终端1不转动;当上述扭矩大于上述开启力时,第一接合部73与第二接合部74发生相对转动,从前一个接合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接合位置,当第一接合部73相对于第二接合部74从第一个接合位置转动到第二接合位置时,即可实现显示终端1的手动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1的执行机构100,通过离合单元72将手动转动显示终端1与自动转动显示终端1耦合为一个整体,且两种切屏方式互不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下面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机构100的驱动单元75的结构。
驱动单元75包括:动力源75a和减速器75b,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减速器75b的输入端相连,减速器75b的输出端与显示终端1相连,或者减速器75b的输出端与第二接合部74相连,并通过第二接合部74、第一接合部73驱动显示终端1。
动力源75a可以为电机、油泵、气泵等,减速器75b可以为齿轮减速机、带传动减速,减速器75b也可以为蜗杆齿轮传动机构等。减速器75b可以为一级减速机构,也可以为多级减速机构。
用于驱动显示终端运动的驱动单元75,包括:动力源75a和减速器75b,减速器75b包括主动蜗杆和从动直齿轮,主动蜗杆与动力源75a的输出轴相连,从动直齿轮与主动蜗杆啮合。
采用蜗杆直齿轮减速机构,该机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且传动平稳、噪声低,整个减速机构布局灵活,便于走线,更适用整车机构空间紧凑、整车限重的要求,同时也可以给用户更好的驾乘体验。
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减速器75b的主动蜗杆可以通过联接器可拆卸地连接,主动蜗杆可枢转地安装于驱动单元75的壳体,且主动蜗杆在自身的轴向上与驱动单元75的壳体定位配合,换言之,主动蜗杆相对于驱动单元75的壳体在轴向上不可相对移动(不考虑装配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动力源75a通过联接器对主动蜗杆输出转速,在动力源75a损坏时,只需通过联接器拆卸动力源75a即可,由于主动蜗杆沿轴向定位于驱动单元75的壳体,在拆卸动力源75a时,不影响减速器75b内主动蜗杆与齿轮的啮合,且动力源75a和减速器75b可以分别安装固定,可以弱化动力源75a的振动对减速器75b内的零部件的影响,防止主动蜗杆摆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驱动车载显示终端运动的驱动单元75,通过设置联接器,可以提高减速器75b内零部件的啮合稳定性,提高驱动单元75的寿命,且可以单独检修动力源75a而不会影响蜗杆齿轮的啮合情况。
驱动单元75的壳体设有轴向限位支承结构,主动蜗杆支承于轴向限位支承结构,且主动蜗杆的轴肩与轴向限位支承结构的端面相对设置以实现轴向定位。
驱动单元75的壳体包括:壳身77a、机壳前盖、机壳后盖77c。
壳身77a限定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通过隔板隔开,动力源75a安装于第一腔,主动蜗杆安装于第二腔,隔板设有避让孔,且主动蜗杆从避让孔伸入第一腔并与动力源75a的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隔板在避让孔处可以设有轴向限位支承结构,隔板用于区分出两个安装腔,且可以对主动蜗实现轴向限位,防止拆卸动力源75a时引起主动蜗杆晃动。第一腔背离第二腔的一端敞开,机壳后盖77c与壳身77a相连,以封闭第一腔的敞开端,机壳前盖与壳身77a相连,以封闭第二腔的敞开端,联接器安装于第一腔,机壳前盖设有轴套,主动蜗杆支承于轴套内,且主动蜗杆的轴肩与轴套的端面相对设置,便于安装、拆卸。
主动蜗杆的轴线与从动直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主动蜗杆的轴线与从动直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为α,满足:82°≤α≤88°。进一步地,84°≤α≤86°,比如α=85°,α的大小根据主动蜗杆的螺旋升角来定。
也就是说,主动蜗杆与从动直齿轮并非垂直布置,这样可以保证主动蜗杆与从动直齿轮的啮合状态佳,传动效率更高。直齿轮的加工方便,将相关技术中的蜗轮蜗杆传动改进为蜗轮直齿轮传动,从而避免遇到蜗轮加工性能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速器75b为一级传动机构,且减速器75b包括:一级主动蜗杆和一级从动直齿轮,一级主动蜗杆与动力源75a的输出轴连接,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一级主动蜗杆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一级主动蜗杆通过联接器可拆卸地相连。一级主动蜗杆与一级从动直齿轮啮合,且一级主动蜗杆的轴线与一级从动直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将一级主动蜗杆的轴线L1和一级从动直齿轮的轴线L2投影到与这两根轴线平行的投影面上,得到一级主动蜗杆的轴线与一级从动直齿轮的轴线的夹角为α,满足:82°≤α≤88°。进一步地,84°≤α≤86°,比如α=85°,α的大小根据一级主动蜗杆的螺旋升角来定。也就是说,一级主动蜗杆与一级从动直齿轮并非垂直布置,这样可以保证一级主动蜗杆与一级从动直齿轮的啮合状态佳,传动效率更高。直齿轮的加工方便,将相关技术中的蜗轮蜗杆传动改进为蜗轮直齿轮传动,从而避免遇到蜗轮加工性能差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减速器75b为二级传动机构,减速器75b包括:一级主动蜗杆75c、一级从动直齿轮75d、二级主动蜗杆75e、二级从动直齿轮75f。
其中,如图10所示,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一级主动蜗杆75c连接,一级主动蜗杆75c可以集成于动力源75a的输出轴外,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一级主动蜗杆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动力源75a的输出轴与一级主动蜗杆通过联接器可拆卸地相连。
一级主动蜗杆75c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啮合,一级主动蜗杆75c的轴线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将一级主动蜗杆75c的轴线L1和一级从动直齿轮75d的轴线L2投影到与这两根轴线平行的投影面上,得到一级主动蜗杆75c的轴线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的轴线的夹角α,满足:82°≤α≤88°,进一步地,84°≤α≤86°,比如α=85°,α的大小根据一级主动蜗杆75c的螺旋升角来定。也就是说,一级主动蜗杆75c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并非垂直布置,这样可以保证一级主动蜗杆75c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的啮合状态佳,传动效率更高。直齿轮的加工方便,将相关技术中的蜗轮蜗杆传动改进为蜗轮直齿轮传动,从而避免遇到蜗轮加工性能差的问题。
二级主动蜗杆75e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同轴设置,二级主动蜗杆75e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沿轴向间隔开设置,二级主动蜗杆75e与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可以一体加工,或者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可以通过花键与二级主动蜗杆75e相连。
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与二级主动蜗杆75e啮合,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用于输出驱动单元75的驱动力。二级主动蜗杆75e的轴线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轴线的夹角为锐角,将二级主动蜗杆75e的轴线L3和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轴线L4投影到与这两根轴线平行的投影面上,得到二级主动蜗杆75e的轴线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轴线的夹角β,满足:82°≤β≤88°,进一步地,84°≤β≤86°,比如β=85°,β的大小根据二级主动蜗杆75e的螺旋升角来定。也就是说,二级主动蜗杆75e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并非垂直布置,这样可以保证二级主动蜗杆75e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啮合状态佳,传动效率更高。直齿轮的加工方便,将相关技术中的蜗轮蜗杆传动改进为蜗轮直齿轮传动,从而避免遇到蜗轮加工性能差的问题。
一级主动蜗杆75c的轴线、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轴线、离合单元的轴线平行。动力源75a的输出轴的轴线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轴线平行且间隔开。从而可以实现动力源75a的布置方向与驱动单元75的输出方向平行,便于装配设计。
在动力源75a不工作时,利用蜗杆的自锁功能(蜗杆的螺旋升角小于摩擦角即可触发自锁),可以实现整体方案的离合功能,即手动操作时,减速器75b自锁,使得第二接合部74被固定,从而第一接合部73可以相对转动。
采用蜗杆直齿轮减速机构,该机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且传动平稳、噪声低,整个减速机构布局灵活,便于走线,更适用整车机构空间紧凑、整车限重的要求,同时也可以给用户更好的驾乘体验。
如图10所示,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将一级主动蜗杆75c的高速转动传递给二级主动蜗杆75e,为了降低传动过程中的震动,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可为塑胶件,一级主动蜗杆75c、二级主动蜗杆75e、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为金属件。
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与第二接合部74相连,从而实现动力输出,比如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与第二接合部74形成为一体,根据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与第二接合部74的功能需求,二者可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为耐磨材料制成,第二接合部74为自润滑材料制成,比如聚甲醛、二硫化钼、氮化硼等。
驱动单元75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输出接口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相连,输出接口用于输出驱动力,输出接口可以为离合单元的第二接合部74。
输出接口和二级从动直齿轮75f均为中空的环形。
第一接合部73、第二接合部74及二级从动直齿轮75f采用中空形状是为了方便走线、减重,而且扭矩输入端和输出端不是在同一轴线上,空心轴加上传动系统就可以将输入输出轴处理成平行轴方向,有利于结构的空间规划,提供更大的设计余量。
一级主动蜗杆75c固连于电机轴,一端由电机伸出另一端由外壳结构限位。一级从动直齿轮75d和二级主动蜗杆75e固定在同一轴上,因空间限制,两端没有使用轴承而是有肩的轴套,内有润滑。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也是由外壳结构限位,一端与输出结构实现一体,另一端有端面轴承承载。轴套和端面轴承都减小了转动过程的摩擦损失,减少了摩擦生热。
二级从动直齿轮75f可以为空心齿轮,一方面可以减轻整个驱动单元75的重量,另一方面便于装配。
驱动单元75的壳体包括:壳身77a、机壳后盖77c、机壳上盖77b、机壳前盖。
动力源75a、一级主动蜗杆75c、一级从动直齿、二级主动蜗杆75e轮均安装于壳身77a,二级从动直齿轮75f安装于机壳上盖77b,一级从动直齿和二级主动蜗杆75e固定在同一轴上,因空间限制,两端没有使用轴承而是有肩的轴套,内有润滑。
壳身77a为塑胶件,机壳上盖77b为金属件。可以理解的是,壳身77a主要承载的是高速级部件,设置塑胶件有利于减震;机壳上盖77b主要承载的是低速级部件且一体成型的方式加工。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壳身77a和机壳上盖77b可以为一体件。
机壳后盖77c与壳身77a相连,以封闭壳身77a的后端,机壳上盖77b与壳身77a相连,机壳前盖与壳身77a相连,以封闭壳身77a的前端。机壳后盖77c、机壳上盖77b、机壳前盖与壳身77a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结构以及螺纹紧固件相连。
驱动单元75在整个系统中,壳体是会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第二接合部74在转动时受到轴向正压力和周向扭矩的作用,会传递给壳体。所以为了保证驱动单元75的稳定,除了各部件之间有螺钉、卡扣连接外,也将驱动单元75与执行机构100中的底座通过螺钉紧固,用以增大驱动单元75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驱动单元75的壳体具有轴向限位部,二级从动直齿轮75f背离显示终端1的端面抵压轴向限位部,二级从动直齿轮75f背离第二接合部74的端面抵压轴向限位部。具体地,机壳上盖77b可以具有用于对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端面限位的轴向限位部,这样在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一个端面与第二接合部74相连,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另一个端面与机壳上盖77b抵压,保证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轴向定位,防止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与二级主动蜗杆75e打齿。
二级从动直齿轮75f通过齿轮端面轴承抵压轴向限位部,齿轮端面轴承可以为止推轴承,这样可以降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与驱动单元75的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扭矩损失。在另一种结构中,可以在机壳上盖77b设环状槽位用于装配齿轮端面轴承。
二级从动直齿轮75f背离第二接合部74的端面可以设有环形槽,齿轮端面轴承设于环形槽内,且齿轮端面轴承抵压环形槽的底壁,轴向限位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环形槽。进一步地,轴向限位部可以设有深沟状,轴向限位部的一个端面抵压弹性体76端面轴承,轴向限位部的另一个端面抵压齿轮端面轴承,齿轮端面轴承也在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环形槽内,弹性体7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二级从动直齿轮75f的环形槽内。这样可以缩短整个机构的轴向长度,节约了空间,使得整个机构的适用性更加广泛。而且从结构力学角度来看,也提高了系统的刚度,使得其抗弯、抗扭能力得到加强。
机壳上盖77b具有套筒,二级从动直齿轮75f套设在套筒外,轴向限位部位于套筒的外周面。
驱动单元75的壳体具有径向保持机构,第二接合部74可相对转动地设在径向保持机构上以在径向上限位。径向保持机构用于限定至少部分旋转部件的径向偏置,防止执行机构100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径向偏置,这样执行机构100在长期运行后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运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75的壳体安装于车身后保持不动,驱动单元75的壳体具有两个空套设置的外环和内环,径向保持机构包括外环和内环,外环套设在内外环,外环和内环限定出环形腔,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设于环形腔内,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套设在内环外,内环用于防止第二接合部74向径向内侧偏置,外环套设在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外,外环用于防止第二接合部74向径向外侧偏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单元75的壳体包括:壳身77a、机壳上盖77b和机壳前盖,机壳上盖77b与壳身77a相连,且机壳上盖77b具有环形的套筒,机壳前盖与壳身77a的前端相连,且机壳前盖具有环形的限位环,限位环空套在套筒外以限定出环形腔,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设于环形腔内。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套设在套筒外,套筒用于防止第二接合部74向径向内侧偏置,限位环套设在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外,限位环用于防止第二接合部74向径向外侧偏置。
如图10所示,驱动单元75的输出部包括环形的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二级从动直齿轮75f,输出齿轮与第二接合部74相连,输出齿轮套设在套筒外。第二接合部74包括用于与第一接合部73锁止的接合盘和与接合盘背离第一接合部73的一端相连的连接套,连接套与输出齿轮相连,且限位环套设于连接套外。这样,输出齿轮的径向内外侧也分别被套筒和限位环限定,在工作过程中驱动单元75的输出端不易受到外界振动的影响,防止打齿。
径向保持机构还可以包括径向限位轴承(图中未示出),限位环与第二接合部74的至少部分之间设有径向限位轴承,比如限位环与连接套之间可以设有径向限位轴承,这样径向限位轴承的内圈抵压连接套,径向限位轴承的外圈抵压限位环,径向保持机构的径向限位更稳固。由此,动力源75a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器75b传递至转动盘71,进而转动盘71带动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4及显示终端1同时转动,实现显示终端1的横屏和竖屏的切换,调节过程简单,便于乘员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显示终端;
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相连;
弹性储能单元,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所述弹性储能单元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存储弹性势能,且在越过中间位置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能单元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储存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大;在所述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储存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常拉伸;在所述第一支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长度逐渐变大;在所述第一支架从中间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长度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滑动,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一端、第二端之间滑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第二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滑动杆和第一凸耳,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凸耳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拉杆包括:第二滑动杆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二滑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凸耳与所述第二滑动杆的第二端相连;且
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沿长度方向滑动装配,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耳相连,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凸耳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凸耳,两个所述第一凸耳分别设在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拉杆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凸耳,两个所述第二凸耳分别设在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两侧,所述弹性件包括两组,一个所述第一凸耳、一个所述第二凸耳与其中一组所述弹性件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耳、另一个所述第二凸耳与另一组所述弹性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从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主动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所述主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部沿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配合方向运动不一定是要从动部沿滑动配合方向运动,只要最终使得第一支架沿该方向运动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主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输出齿轮,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的从动部包括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配合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平行间隔开设置的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适于安装于车体且所述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
离合单元,所述离合单元的第一接合部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离合单元的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常相互锁止,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且具有多个接合位置,所述转动盘被构造成可被手动转动以带动第一接合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接合部可转动地在多个接合位置之间切换;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接合部连接。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终端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执行机构,所述显示终端安装于所述执行机构的所述第一支架。
CN201810373358.7A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Active CN1103951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3358.7A CN110395190B (zh)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3358.7A CN110395190B (zh)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5190A true CN110395190A (zh) 2019-11-01
CN110395190B CN110395190B (zh) 2023-05-05

Family

ID=6832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3358.7A Active CN110395190B (zh) 2018-04-24 2018-04-24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519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0624Y (zh) * 2006-12-25 2007-12-12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半自动滑盖的铰链
US20130235454A1 (en) * 2010-09-18 2013-09-12 Johnson Controls Gmbh Display unit comprising a projection screen for a head-up display
CN106627393A (zh) * 2015-10-28 2017-05-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屏幕升降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202154U (zh) * 2016-10-28 2017-05-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室仪表台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90624Y (zh) * 2006-12-25 2007-12-12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半自动滑盖的铰链
US20130235454A1 (en) * 2010-09-18 2013-09-12 Johnson Controls Gmbh Display unit comprising a projection screen for a head-up display
CN106627393A (zh) * 2015-10-28 2017-05-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屏幕升降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202154U (zh) * 2016-10-28 2017-05-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室仪表台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5190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5087U (zh) 车载显示终端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291112U (zh)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JP6184739B2 (ja) 駆動ユニット
EP2543808B1 (en) Actuator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ctivating the vehicle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CN102069495B (zh) 并联机器人
CN107630612B (zh) 用于增大家具门的跳动长度的家具铰链
DE7527947U (de) Spielfahrzeug-kupplung
CN110145666A (zh) 用于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以及车辆
CN107683380A (zh) 用于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
US10190354B2 (en) Actuator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ctivating the vehicle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CN103470685B (zh) 扭转减振器组件及离合器盘
US6398655B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with movable masses
CN109763736A (zh) 具有衬套的闭合面板伸展机构
US7159485B2 (en) Cantilever dampened drive assembly for windowlift motors
CN110145665A (zh)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CN106062413B (zh) 具有拉止挡件和压止挡件的机电式旋转减振器
CN10956268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的扭矩传递装置和包括这种扭矩传递装置的传动系
CN110546399B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10395190A (zh)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EP2753845B1 (de) Dreh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CN208530452U (zh)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376648U (zh)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CN110173543A (zh) 供在车辆中的调节装置用的发动机-变速器总成
CN110143172A (zh) 用于调节显示终端的执行机构和车辆
CN110154923A (zh) 用于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