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3167B - 一种投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3167B
CN110393167B CN201910828957.8A CN201910828957A CN110393167B CN 110393167 B CN110393167 B CN 110393167B CN 201910828957 A CN201910828957 A CN 201910828957A CN 110393167 B CN110393167 B CN 110393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wing
material throwing
discharge hole
por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89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3167A (zh
Inventor
柯翎
龚晖
陈华
陈叙
陈永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108289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3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3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3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3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3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料装置,包括料仓和抛料机构;所述料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补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料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补料口设置于料仓的侧壁上;所述出料口所在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孔;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所述抛料机构通过导向管与所述出料孔相通,抛料机构上设置有抛料口,所述抛料机构用于将传输至其中的饲料通过所述抛料口抛出。当需要进行投料时,先通过控制插板的运动使得出料孔处于打开状态,再通过抛料机构的抛料口抛出,从而达到快速投料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投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场的规模扩展迅速,在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投放量越来越大,然而现在大多数仍是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投放,存在着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投放范围小,鱼群水面进食易沾染细菌等缺点。即使采用机器进行,使用的机器也只是单一方向的投料,并不能实现多方位的投料,投料的范围有限,投放的效率也不够。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投料装置,以提高饲料投放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投料装置,包括料仓和抛料机构;
所述料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补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料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补料口设置于料仓的侧壁上;
所述出料口所在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孔;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
所述抛料机构通过导向管与所述出料孔相通,抛料机构上设置有抛料口,所述抛料机构用于将传输至其中的饲料通过所述抛料口抛出。
进一步地,所述抛料机构包括壳体、抛料盘和电机;所述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抛料盘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机与抛料盘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抛料盘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抛料盘包括底盘、转动件和多个转叶,各转叶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转动件插接锁固,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抛料盘包括转动件和多个转叶,各转叶与所述转动件插接锁固,并呈圆周均匀分布;各转叶的底部还设置有毛刷;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底板运动包括: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板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插板还与推力装置连接,所述推力装置用于驱使所述插板在所述滑槽内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孔大小相适配的通孔,当所述出料孔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料孔的位置重合;当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料孔的位置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孔和抛料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出料孔对应与一个抛料机构相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抛料机构的数量为4个,每一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一预设方位,相邻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的预设方位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大小相适配的翻盖,所述翻盖与所述进料口的接触位置还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料仓的侧壁与底板的交接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投料装置,包括料仓和抛料机构;所述料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补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料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补料口设置于料仓的侧壁上;所述出料口所在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孔;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所述抛料机构通过导向管与所述出料孔相通,抛料机构上设置有抛料口,所述抛料机构用于将传输至其中的饲料通过所述抛料口抛出。当需要进行投料时,通过控制插板的滑动使得出料孔处于打开状态,料仓内的饲料通过导向管传输至抛料机构内,再通过抛料机构的抛料口抛出,从而达到快速投料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饲料投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底板和插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底板和插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抛料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仓;
11、出料口;
12、底板;121、出料孔;122、滑槽;123、插板;1231、通孔;124、推力装置;
2、导向管;
3、抛料机构;
31、壳体;311、抛料口;
32、抛料盘;321、底盘;322、转动件;323、转叶;
3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料仓1和抛料机构3;
所述料仓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11和补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11分别设置于料仓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补料口设置于料仓的侧壁上;
所述出料口11所在位置设置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孔121;
所述底板12上还设置有插板123,所述插板123可相对所述底板12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121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
所述抛料机构3通过导向管2与所述出料孔121相通,抛料机构3上设置有抛料口311,所述抛料机构3用于将传输至其中的饲料通过所述抛料口311抛出。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大小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大小,料仓整体呈倒锥形,这样有利于料仓内饲料的装填和流出。
优选的,所述料仓的侧壁和底板的交界处还设置有加强筋,以增强料仓整体的稳固性。所述加强筋的形状可以为L型。
优选的,所述料仓的上方可以设有防水翻盖,防水翻盖可以防止料仓内的饲料受潮,有利于料仓内的饲料的保存。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料仓上的进料口或补料口添加饲料,而后控制所述插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底板上的出料孔处于开启状态,料仓内的饲料依次通过出料孔、导向管进入抛料机构中,再通过抛料机构将饲料抛出抛料口,从而达到投料的目的。相比于人工投料的方式,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投料装置可以极大提升投料效率,并能实现精准投料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孔和抛料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出料孔对应与一个抛料机构相联通。通过设置多个出料孔和相对应的抛料机构,使得料仓内的饲料的能通过不同的出料孔传输至相应的抛料机构内,并通过抛料机构的抛料口抛出,从而满足不同方向的抛料需求,进而提高了抛料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抛料机构的数量为4个,每一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一预设方位,相邻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的预设方位相互垂直。预设方位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设定,通常可以设定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如图1中所示。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往往有多个养殖池进行培养,养殖池与养殖池之间设置有过道,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的预设方位相互垂直,就可以实现相邻的4个养殖池的投料操作(只需将投料装置安放在4个养殖池之间的过道,并将每一个抛料口对准一个养殖池的位置),从而使得多个养殖池可以同步进行投料操作,提升了投料效率。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抛料机构和出料孔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料仓内还设置有料位传感器。所述料位传感器又称物位传感器,所述物位传感器为能感受物位(料位)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物位传感器可分两类:一类是连续测量物位变化的连续式物位传感器;另一类是以点测为目的的开关式物位传感器即物位开关。目前,开关式物位传感器比连续式物位传感器应用得广,它主要用于过程自动控制的门限、溢流和空转防止等。料位传感器包括电容式料位传感器(型号如DR401、DR402等)、雷达料位传感器(型号如GUMO606)、重锤料位传感器(型号如GMZC-3000)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料仓内的料位传感器探测料仓内饲料存量,以保证当饲料存量较低时可以及时对料仓进行补料。
如图5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抛料机构3包括壳体31、抛料盘32和电机33;所述抛料口311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抛料盘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机与抛料盘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抛料盘发生转动。
优选的,所述抛料盘32包括底盘321、转动件322和多个转叶323,各转叶323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32上,并与所述转动件322插接锁固,所述转动件322与所述电机33传动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料仓内的饲料通过导向管传输到抛料机构,饲料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在所述底盘321上,电机33带动所述底盘321以及底盘上的转叶323旋转,当旋转至所述抛料口位置时,饲料由于离心作用从所述底盘经所述抛料口抛出,从而达到投料的目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抛料机构壳体内的饲料能更加完全地被抛出,所述抛料盘包括转动件和多个转叶,各转叶与转动件插接锁固,并呈圆周均匀分布;各转叶的底部还设置有毛刷;转动件与电机传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料仓内的饲料通过导向管传输到抛料机构,饲料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在壳体的空腔内,电机带动各转叶旋转,所述转叶底部的毛刷也随着所述转叶的旋转而转动,从而对落在壳体内的饲料进行清理,当转叶和毛刷旋转至所述抛料口位置时,饲料由于离心作用从所述抛料口抛出,从而达到投料的目的。毛刷的设置可以使得壳体内的饲料被清理的更干净,保证饲料不残留在壳体内,提升抛料效率。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插板123可相对所述底板12运动包括: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滑槽122,所述插板123置于所述滑槽122内,所述插板123还与推力装置124连接,所述推力装置124用于驱使所述插板123在所述滑槽122内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推力装置为直线推杆或直线电磁铁,驱动插板在滑槽内水平移动。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推力装置以驱动插板在滑槽上的移动,当插板移动到未遮覆或部分遮覆所述出料孔的位置时,所述出料孔呈打开状态,料仓内的饲料可以从出料孔流出;当插板移动到完全遮覆所述出料孔的位置时时,所述出料孔呈关闭状态,料仓内的饲料不流出。这样,通过控制插板在所述滑槽内的距离,就可以实现对料仓内饲料是否流出至抛料机构内的控制。进一步地,通过控制插板遮覆所述出料孔的比例,可以相应调整当前料仓的进料速度。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的底板和插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插板123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孔大小相适配的通孔1231,当所述出料孔121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通孔1231的位置与所述出料孔121的位置重合;当所述出料孔121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通孔1231的位置与所述出料孔121的位置不重合。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插板在滑槽内的滑动,可以使得插板上通孔与出料孔的位置呈现重合状态、部分重合状态以及不重合状态,相应的,出料孔所处的状态也不同。当插板上通孔与出料孔的位置为完全重合状态时,出料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当插板上通孔与出料孔的位置为部分重合状态时,出料孔处于部分打开状态;当插板上通孔与出料孔的位置为不重合状态时,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优选的,插板上的通孔设置在插板的中部位置(如通孔的圆心与所述插板的中心重合)。这样,出料孔的打开与否取决于其与插板上通孔的相对位置,相比于插板上未设置通孔的方式,可以有效缩短控制过程中插板的移动距离,使得对出料孔的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更加方便。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料位传感器、电机、以及外界补料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或关闭,以及用于接收料位传感器发送的料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料位信息控制外界补料机的开启或关闭。例如料位传感器采集的料位信息低于预设料位值(如料仓总容量的1/4)时,控制器将发送控制信号至外界补料机,以启动外界补料机,外界补料机中的饲料将通过补料口传输至料仓中,实现加料操作。优选的,所述补料口处还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补料口,当所述控制器判定所述料位传感器采集的料位信息低于预设料位值时,还用于控制补料口处的阀门开启,以使得补料工作顺利进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料装置,包括料仓和抛料机构;所述料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补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料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补料口设置于料仓的侧壁上;所述出料口所在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孔;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可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所述抛料机构通过导向管与所述出料孔相通,抛料机构上设置有抛料口,所述抛料机构用于将传输至其中的饲料通过所述抛料口抛出。当需要进行投料时,通过控制插板的滑动使得出料孔处于打开状态,料仓内的饲料通过导向管传输至抛料机构内,再通过抛料机构的抛料口抛出,从而达到快速投料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饲料投放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和抛料机构;
所述料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补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料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补料口设置于料仓的侧壁上;
所述出料口所在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遮盖所述出料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和抛料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出料孔对应与一个抛料机构相联通;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以使得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或打开状态;所述插板相对所述底板运动包括: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板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插板还与推力装置连接,所述推力装置用于驱使所述插板在所述滑槽内往复运动;所述插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孔大小相适配的通孔,当所述出料孔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料孔的位置重合;当所述出料孔处于封闭状态时,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料孔的位置不重合;
所述抛料机构通过导向管与所述出料孔相通,抛料机构上设置有抛料口,所述抛料机构用于将传输至其中的饲料通过所述抛料口抛出;每一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一预设方位,相邻抛料机构的抛料口对准的预设方位相互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料机构包括壳体、抛料盘和电机;所述抛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抛料盘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机与抛料盘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抛料盘发生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料盘包括底盘、 转动件和多个转叶,各转叶均匀分布于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转动件插接锁固,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料盘包括转动件和多个转叶,各转叶与所述转动件插接锁固,并呈圆周均匀分布;各转叶的底部还设置有毛刷;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料机构的数量为4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大小相适配的翻盖,所述翻盖与所述进料口的接触位置还设置有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侧壁与底板的交接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CN201910828957.8A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投料装置 Active CN110393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8957.8A CN110393167B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投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8957.8A CN110393167B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投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3167A CN110393167A (zh) 2019-11-01
CN110393167B true CN110393167B (zh) 2022-05-13

Family

ID=6832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8957.8A Active CN110393167B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投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3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248B (zh) * 2021-04-07 2024-05-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兴化市供电分公司 一种浮动式无人投饵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5190Y (zh) * 1994-01-27 1995-04-26 顾才民 一种自动投料机
CN2330166Y (zh) * 1997-10-06 1999-07-28 许国庆 投饲机
CN2354379Y (zh) * 1998-12-30 1999-12-22 张晓哲 鱼池用自动投饵机
CN2426674Y (zh) * 2000-01-30 2001-04-18 李金明 双向喂鱼机
CN2485948Y (zh) * 2001-05-25 2002-04-17 李金明 双向轮式喂鱼机
CN101773092B (zh) * 2010-03-02 2012-06-27 宁波大学 定向投饵机
CN103875579B (zh) * 2014-04-09 2016-06-29 常州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的定量抛料装置
CN204742214U (zh) * 2015-04-28 2015-11-11 盐城市凯达软基材料有限公司 混料均匀的双向投饵机
CN205160292U (zh) * 2015-09-25 2016-04-13 上海海洋大学 双盘对称抛料投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3167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5566U (zh) 鱼塘自动投料装置
KR101620587B1 (ko) 양어장 자동사료공급장치
CN210519829U (zh) 一种投料装置
CN105918198A (zh) 基于吸送式船载自动投饲系统的深水网箱投饲方法
CN110393167B (zh) 一种投料装置
CN105454122A (zh) 一种增氧投饲机
CN205909915U (zh) 称重计量设备
CN110384063B (zh) 一种投料方法和系统
CN208739943U (zh) 钓鱼投饵器
CN210017423U (zh) 一种具有定时定量功能的种羊自动投食装置
CN218126368U (zh) 一种定量喂养装置
CN208333630U (zh) 一种面粉计量装置
CN204147931U (zh) 水产动物饲料加工用粉碎机
CN212138840U (zh) 一种出粮装置及宠物喂食机
CN106362370B (zh) 一种高尔夫球自动分球器
CN214593513U (zh) 一种饲喂器
CN207095386U (zh) 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装球室
CN207158168U (zh) 一种粉末原料定量进料装置
CN209609568U (zh) 一种农业养殖用食物抛洒无人机
CN217694823U (zh) 一种新型精准饲喂器
CN208572911U (zh) 一种防潮定时定量自动喂食器
CN111149719A (zh) 一种根据数据库来进行家畜定时自动喂食的设备
CN214155868U (zh) 一种小型投料机
CN214430950U (zh) 一种出料稳定的生猪养殖用镀锌板料塔
CN220630697U (zh) 一种自动投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