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688A -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1688A
CN110391688A CN201910675792.5A CN201910675792A CN110391688A CN 110391688 A CN110391688 A CN 110391688A CN 201910675792 A CN201910675792 A CN 201910675792A CN 110391688 A CN110391688 A CN 110391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harging
temperatu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57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1688B (zh
Inventor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757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1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1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1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45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充电器包括:AC/DC电源模块、电阻R1,R2,R3和R11、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单片机、数字电位器及环境温度检测电路,AC/DC电源模块第一输入端连接市电,第二输入端连接数字电位器第一输出端;AC/DC电源模块第一输出端连接被充电池正极;电阻R1第一端连接被充电池正极,第二端连接电阻R2第一端;电阻R3第一端连接被充电池负极;电阻R11连接被充电池正极,第二端连接数字电位器第一输出端;电流检测电路第一输入端连接被充电池负极,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第一输入端;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端连接电阻R1第二端,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第二输入端;环境温度检测电路连接单片机第三输入端;单片机输出端连接数字电位器输入端。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手机厂商、电动车厂家等因为追求为电池进行快速充电而忽略了充电时对电池的损伤以及安全问题。
首先,充电时,由于被充电的电池老化程度不同、内阻不同,在电压一致的情况下充电所用时间不同,对内阻较大的电池追求快速充电会对电池有较大的损伤;
然后,新电池的内阻较小,随着使用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充放电,电池的内阻越来越大,旧电池的内阻可达新电池的几倍;而在同样的电流下,内阻较大的电池产生的热量自然也较多,对旧电池仍然使用大电流进行充电,不仅容易影响电池的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燃烧、爆炸,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电池新旧不同,在同样条件下其内阻大小不同,所以同样的充电电流在不同被充电电池的内阻r上产生的热量多少不同。电池越老化内阻r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具体地说——
假设充电结束前的瞬间充电器输出的电压为U1,此时电池的电动势为E,而充电结束后刚开始工作时输出的电压为U2,电动势依然为E。当被充电电池内阻r很小时,U1与E相近;U2也与E相近,由此认为U1与U2相近;假设充电时的电流为I1,工作电流为I2,当电池内阻r较大时,充电时的电压U1大于电动势E(U1=E+I1*r);而工作时的电压U2明显小于电动势E(U2=E-I2*r)。在这种情况下,充电电压U1与工作电压U2相差很大;由此,充电电流I1越大,充电电压U1与工作电压U2相差就越大。
假设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电池的电动势为E,电池内阻为r,在待充电池的电量刚刚用尽时对其充电。由于此时电池内所含能量很少,所以此时电池的电动势E很小;如果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U远大于电池的电动势E,由公式U=E+I*r可知充电电流会非常大。若不对其加以控制,容易产生过充现象,对电池伤害大,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请再参见一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03339818 B,发明名称为“充电器”,其公开了:在恒压电源电路的电源部连接有电源控制电路的电流反馈电路和电压反馈电路、以及充电器温度检测电路,其中,
电流反馈电路及电压反馈电路所反馈的信号都正比于流入光耦的电流,既充电电流增大,反馈给光耦的输入电流增大;如果充电电压输出升高,反馈给光耦的输入电流也增大。反馈给光耦的输入电流增大,光耦的输出电流就增大,通过光耦的输出反馈给开关控制器,开关控制电路能控制电源输出PWM波的脉宽减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减小。如果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两个输出都减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会提高。开关电源的输出要根据他们两个的共同作用。
刚充电时电池的电动势很小,充电电流I1(U1=E+I1*r)会很大。对旧电池来说,内阻很大,当充电电压达到充电的上限时,此时充电电流I1越大,电池的电动势就越达不到要求,影响充电后的工作。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就是加在电池上的充电电压。
然而,现有专利对充电器以及电池的温度检测中,是检测不到电池内的温度的;其通过增加一个装置,把充电器放在这个装置上后再去检测到的温度是被充电电池外表的温度。由于电池外表的散热受到自身及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电池外表的温度与电池内部的温度相差很大,并不能反映电池内部真正的温度。因此这种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仍然存在危险,并且由于该充电器增加了电池温度检测电路,所以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成本。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充电器都是直接拔插使用(例如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等),方便快捷。我们不习惯在充电器外再外接一个装置使用。这样的温度检测设计不仅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还使充电器的成本提升,进而使充电器的价格提高,直接影响市场销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旧电池的充电安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包括:AC/DC电源模块、电阻R1,R2,R3和R11、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单片机、数字电位器以及环境温度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市电,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至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负极,第二端接地;电阻R11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数字电位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负极,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至电阻R1的第二端,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中设有温度检测器件;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的输入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器件为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充电方法,使用上述的安全智能充电器进行充电,所述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步骤包括:
S1:开始;
S2:判断充电电流是否为零;若是,则返回S2重新判断;若否,则进入S3;
S3:启动定时器,一直重复定时Δt时间;
S4: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根据充电电流大小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再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计算E0和r0,并保存E0和r0的值,正式进入充电状态;其中,E0为充电初始时的电池电动势,r0为充电初始时的电池内阻;
S5:判断Δt时间是否已到;若是,则进入S6;若否,则返回S5重新判断;
S6: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并获取环境温度,计算被充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内部温度;
S7:判断电池内部温度是否已达到第一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S8;若否,则进入S11;
S8: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使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动势大小相同,停止充电;
S9:等待Δt时间;
S10:计算电池内部温度是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返回S9;其中第二设定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
S11:根据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内部温度,改变数字电位器的阻值,由此改变充电电压与电流;
S12:判断被充电池是否充满;若是,则进入S13;若否,则返回S5,仍然一边充电一边检测;
S13:结束。
优选地,在S11中,电池内部温度介于第一、第二设定温度之间时,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第一温升ΔT1。
进一步优选地,电池内部温度介于第二、第三设定温度之间时,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第二温升ΔT2;其中,第三设定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ΔT2>ΔT1。
优选地,所述安全智能充电方法还包括步骤S7’-S11’,具体如下:
在步骤S6与S7之间增加步骤S7’,
S7’:判断电池电动势是否已达到规定值;若是,则进入S8’;若否,则进入S7;
S8’: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使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动势大小相同,停止充电;
S9’:检测充电电压、电流并保存;
S10’:再次检测充电电压、电流,与上次检测数值比较,判断是否有较大变化;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返回S10’重新判断;
S11’:更换被充电池,重新开始充电,返回S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自动检测出被充电池的内阻并对那些内阻阻值过大的电池的充电电压进行智能调控,能延长电池寿命,确保充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AC/DC电源模块;2——电流检测电路;3——电压检测电路;
4——单片机;5——数字电位器;6――环境温度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安全智能充电器包括:AC/DC电源模块1、电阻R1,R2,R3和R11、电流检测电路2、电压检测电路3、单片机4、数字电位器5以及环境温度检测电路6,其中,
所述AC/DC电源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市电,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5的第一输出端;所述AC/DC电源模块1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市电在我国为220V,国外某些国家例如美国日本为110V。
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至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负极,第二端接地;电阻R11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5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数字电位器5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数字电位器也可以用一个固定阻值的电阻与一个数字电位器串联所代替;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电阻R3的第一端(即,被充电池B的负极),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电阻R3的第二端(即,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4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3的输入端电连接至电阻R1的第二端(即,电阻R2的第一端),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4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6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4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6中设有温度检测器件,例如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传感器等,所述温度检测器件与充电器外部的空气直接接触,将环境温度数据发送至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4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5的输入端,所述数字电位器5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AC/DC电源模块1的第二输入端。
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器的具体电路结构;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由于电路图已经清楚地呈现出电路连接关系,所以此处关于电气元件和连接关系不多作赘述,主要阐明工作原理及过程。
如图2所示,开关电源经控制输出后,通过串联电阻R11和(R18+R19)的分压值控制基准稳压电路元件AZ431,基准稳压电路元件AZ431的输出控制光耦PC817的输出电流,光耦PC817的输出电流控制开关电源控制电路Cc,进而控制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设计电路时,由于需要通过调整R19来改变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优选用数字电位器5来代替R19,这样通过单片机4改写数字电位器5的阻值就能改变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
R1和R2串联后接在开关电源输出的两端,R1的阻值比较大,R2的阻值比较小;R2两端的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U1后输入单片机4,通过单片机4内部的A/D模块读出,从而判断出这两端充电电压(即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电阻R3与被充电池B串联,R3的阻值很小,由充电器输出功率的大小设定;充电时R3自身的功耗很小,基本不影响被充电池B的充电;R3两端的电压通过仪表运算放大器U3放大后输入给单片机4,单片机4通过内部的A/D模块读出电压大小,进而判断被充电池B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在对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单片机一直检测被充电池的电动势、内阻、温度及环境温度。被充电池B的内阻r变大的时候,充电的时间长了,电流在r上耗费的能量多了,温度升高,则应降低充电速度、减小电流以防止过热引发爆炸。对比于新电池充电的速度,旧电池充电的时间应该延长,优选用液晶屏显示内阻大小,内阻过大时及时提醒用户更换电池,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
把充电时间分为t0时刻、t1时刻、t2时刻、……tn时刻,其中,t1=t0+Δt,t2=t1+Δt,……,tn=t0+nΔt。上电后数字电位器5处在较大阻值状态,即开关电源的输出较低,单片机4开始检测充电电流是否为0,以判断被充电池B是否存在,一旦检测到被充电池B存在、充电开始,即为t0时刻;单片机4测量并记录当前的充电电压U0和充电电流I0,然后参考I0的参数来改写数字电位器的阻值,开始充电并再次测量、记录当前的充电电压U和充电电流I,由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被充电池的E0和r0;同时显示出E0和r0,r0的大小体现出被充电池的质量。同样在t1时刻、t2时刻、……计算E1和r1、E2和r2……。计算电池内阻耗散的能量(产生的热量),在其内阻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已经产生很多热量,为避免发生危险,则减小充电电流。
由此,本发明测量被充电池的内阻,并实时测量电动势,进而计算出充电时间内电池充电耗散的能量。
在充电时首先计算出被充电池的内阻r,测量内阻r及电动势E的具体方法为:
若在ti时刻(从ti-1时刻到ti时刻的Δt结束时),通过R2测出充电电压为Ui,通过R3测出充电电流为Ii,则
Ui=Ei+Ii*ri...①
从ti时刻到ti+1时刻的Δt开始时,通过单片机控制改变数字电位器,使充电电压为U′i+1、充电电流为I′i+1,两次测量属连续的两次测量,即时间间隔极其短暂,此时Ei和ri不变,则
U′i+1=Ei+I′i+1*ri...②
①式-②式得:
Ui-U′i+1=(Ii-I′i+1)*ri...③
由③式和①式计算出ri、Ei。
在内阻上耗散的能量损失为:
每间隔Δt时间,测量一次在内阻上耗散的能量损失,即:
ΔWri=I2rΔt ④
Wr=∑I2rΔt
在内阻上耗散的能量损失Wr全部转换成电池内部物质的内能,使电池内部的温度升高,在不考虑电池向外散热的情况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出,电池内部物质的定容热容量:
⑤式中T是电池内部物质的绝对温度,如果在ti-1到ti时间内分析电池内部物质的绝对温度的变化,⑤式可以写成:即:
⑥式中Ti是ti时刻电池内部的温度,Ti-1是ti-1时刻电池内部的温度,ΔWri是从ti-1时刻到ti时刻的电池内阻所耗散的能量;CV是电池内部物质的定容热容量,它与电池内部物质的种类、质量的多少等有关,同一型号电池的CV是相同的,可通过实验测出。
由热传导理论:
得出在Δti(从ti-1时刻到ti时刻)内电池内部的物质向外释放的热量(能量):
由于每隔Δt时间检测一次,而不是连续检测、计算,这会使得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偏差,可以引入一个系数α,令
Qi=αQ′i=αK′ΔTiΔti=KΔTiΔti
⑦式中λ是电池壳体的导热系数,与电池壳体的材料相关;ΔL是电池壳体外表的厚度,s是电池壳体外表面的面积,是一个常数,同一型号电池的K是相同的,可通过实验测出;ΔTi是电池内部物质的绝对温度与电池外部环境的绝对温度之差。
从ti-1时刻到ti时刻,电池内阻所耗散的能量由④式计算出,④式中的I用ti-1时刻的电流I′i和ti时刻的电流Ii的平均值代替。从ti-1时刻到ti时刻电池内部的物质向外释放的热量(能量)由⑦式计算出,⑦式中的ΔTi用T′i和Ti-1的平均值与电池外部环境的绝对温度之差代替(T′i是在Δti内没有考虑电池向外散发热量时,即⑥式中的ΔWri为电池内阻从ti-1时刻到ti时刻耗散的能量的情况下,由⑥式计算出。Ti与T′i的不同对Qi产生的影响可由α系数得以修正)。⑥式中ΔWri是由④式计算出的从ti-1时刻到ti时刻电池内阻所耗散的能量,与由⑦式计算出的从ti-1时刻到ti时刻电池内部的物质向外释放的热量(能量)的差。这样就可以由⑥式计算出Ti
电池内部物质温度升高时,对外的膨胀力增大,超出电池外壳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出现事故。
充电电池工作时靠内部的电动势来输出电能,该电动势与充电时的电压不同,所以需要随时计算出被充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确定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即充电电压;
若在短时间内被充电池耗散的能量过多,则产生的热量过多,可能会引发爆炸;如果此时内阻很大,应减小充电电流;适当地控制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能够在充电过程当中不产生过多的热量,降低爆炸和燃烧的可能性,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由此,在本发明中,单片机根据检测到的充电电压、电流和环境温度,实时计算被充电池的内阻、电动势,进而计算出充电时间内电池充电耗散的能量,再根据该能量计算出电池的实时温度;进一步地,单片机将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对比,若实时温度达到或超过第一设定温度,则调整数字电位器的电阻值,以降低电池的充电电流至接近于零,即,一旦发现实时温度超过第一设定温度,则停止充电;同时,仍继续检测电压和电流,进而计算电池内部温度,待电池内部温度降至低于第二设定温度,再进行充电;其中,第二设定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需要进行注意的是:由于电池已经因为内阻较大而导致温度过高曾被中止充电,那么,再充电时,应通过调整数字电位器的阻值来调整充电电流,使充电电流较低,例如,可设定为一个较低的电流,也可由单片机根据要求计算出一个电流等。
请再参照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所述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步骤包括:
S1:开始;
S2:判断充电电流是否为零;若是,则返回S2重新判断;若否,则进入S3;
S3:启动定时器,一直重复定时Δt时间;
S4: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根据充电电流大小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再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计算E0和r0,并保存E0和r0的值,正式进入充电状态;其中,E0为充电初始时的电池电动势,r0为充电初始时的电池内阻;
S5:判断Δt时间是否已到;若是,则进入S6;若否,则返回S5重新判断;
S6: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并获取环境温度,计算被充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内部温度;
S7:判断电池内部温度是否已达到第一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S8;若否,则进入S11;
S8: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使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动势大小相同,停止充电;
S9:等待Δt时间;
S10:计算电池内部温度是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返回S9;其中第二设定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
S11:根据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内部温度,改变数字电位器的阻值,由此改变充电电压与电流;
优选地,电池内部温度介于第一、第二设定温度之间时,应使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第一温升ΔT1;单片机可根据④式和⑥式,
将代入Δt和ΔT1代入⑧式,计算出所需的充电电流,由此获知数字电位器所应调整到的的阻值;
进一步优选地,电池内部温度介于第二、第三设定温度之间时,应使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第二温升ΔT2;其中,第三设定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ΔT2>ΔT1;
例如,某电池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是55℃,可将第一设定温度设为50℃;在第三设定温度40℃以下时可不考虑温度问题,只考虑当前电池的电动势E、内阻r及电池所能适应的充电电压及电流。在第三设定温度40℃--第二设定温度45℃之间,如果Δt取60秒,在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0.5℃(第二温升),在45℃--50℃之间,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0.2℃(第一温升)。如果温度达到50℃,就应该停止充电,等待电池内部温度降至低于45℃后,再进行充电;
S12:判断被充电池是否充满;若是,则进入S13;若否,则返回S5,仍然一边充电一边检测;
S13:结束。
请再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第二具体实施例在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步骤S7’-S11’,具体如下:
在步骤S6与S7之间增加步骤S7’,
S7’:判断电池电动势是否已达到规定值;若是,则进入S8’;若否,则进入S7;所述规定值可由生产厂家进行设定,一般来说是远远超过了充电初始时的电池电动势的;
S8’: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使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动势大小相同,停止充电;
S9’:检测充电电压、电流并保存;
S10’:再次检测充电电压、电流,与上次检测数值比较,判断是否有较大变化;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返回S10’重新判断;
S11’:更换被充电池,重新开始充电,返回S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C/DC电源模块、电阻R1,R2,R3和R11、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单片机、数字电位器以及环境温度检测电路,其中,
所述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市电,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AC/DC电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至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负极,第二端接地;电阻R11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数字电位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至被充电池B的负极,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至电阻R1的第二端,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至所述单片机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环境温度检测电路中设有温度检测器件;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数字电位器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器件为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传感器。
3.一种安全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智能充电器进行充电,所述安全智能充电方法的步骤包括:
S1:开始;
S2:判断充电电流是否为零;若是,则返回S2重新判断;若否,则进入S3;
S3:启动定时器,一直重复定时Δt时间;
S4: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根据充电电流大小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再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计算E0和r0,并保存E0和r0的值,正式进入充电状态;其中,E0为充电初始时的电池电动势,r0为充电初始时的电池内阻;
S5:判断Δt时间是否已到;若是,则进入S6;若否,则返回S5重新判断;
S6:测量充电的电压、电流,并获取环境温度,计算被充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内部温度;
S7:判断电池内部温度是否已达到第一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S8;若否,则进入S11;
S8: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使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动势大小相同,停止充电;
S9:等待Δt时间;
S10:计算电池内部温度是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返回S9;其中第二设定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
S11:根据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内部温度,改变数字电位器的阻值,由此改变充电电压与电流;
S12:判断被充电池是否充满;若是,则进入S13;若否,则返回S5,仍然一边充电一边检测;
S13: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1中,电池内部温度介于第一、第二设定温度之间时,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第一温升ΔT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内部温度介于第二、第三设定温度之间时,Δt时间内温度的升高不能超过第二温升ΔT2;其中,第三设定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ΔT2>ΔT1。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S11’,具体如下:
在步骤S6与S7之间增加步骤S7’,
S7’:判断电池电动势是否已达到规定值;若是,则进入S8’;若否,则进入S7;
S8’:改变数字电位器阻值,使充电电压与电池电动势大小相同,停止充电;
S9’:检测充电电压、电流并保存;
S10’:再次检测充电电压、电流,与上次检测数值比较,判断是否有较大变化;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返回S10’重新判断;
S11’:更换被充电池,重新开始充电,返回S2。
CN201910675792.5A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方法 Active CN110391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5792.5A CN110391688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5792.5A CN110391688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688A true CN110391688A (zh) 2019-10-29
CN110391688B CN110391688B (zh) 2020-12-18

Family

ID=6828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5792.5A Active CN110391688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168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5028A (zh) * 2020-04-22 2020-09-04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充电枪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度控制装置
CN112636408A (zh) * 2020-12-09 2021-04-09 佛山市顺德区冠宇达电源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112820961A (zh) * 2020-12-31 2021-05-18 广州奥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的快速充电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178907A (zh) * 2021-04-21 2021-07-27 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13352909A (zh) * 2021-04-29 2021-09-07 浙江法然特浙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通用充电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4348B2 (ja) * 2000-07-21 2005-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3762702A (zh) * 2014-01-28 2014-04-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及其电源适配器
CN105720659A (zh) * 2016-04-21 2016-06-29 福建工程学院 基于arm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智能充电器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4348B2 (ja) * 2000-07-21 2005-12-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3762702A (zh) * 2014-01-28 2014-04-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充电装置及其电源适配器
CN105720659A (zh) * 2016-04-21 2016-06-29 福建工程学院 基于arm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智能充电器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正丽: "基于UC2843的隔离式DCDC电源设计",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5028A (zh) * 2020-04-22 2020-09-04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充电枪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度控制装置
CN111625028B (zh) * 2020-04-22 2022-03-15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充电枪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度控制装置
CN112636408A (zh) * 2020-12-09 2021-04-09 佛山市顺德区冠宇达电源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112820961A (zh) * 2020-12-31 2021-05-18 广州奥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的快速充电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178907A (zh) * 2021-04-21 2021-07-27 深圳市驰普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电池用智能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13352909A (zh) * 2021-04-29 2021-09-07 浙江法然特浙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通用充电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688B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1688A (zh) 一种安全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TW201042245A (en) Circuit, method and electronic system for temperature detection
CN208596954U (zh) 一种汽车启动电源电路
KR930007028A (ko) 열폭주 방지 장치를 구비한 바테리 충전기
JPH03285188A (ja) 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KR950021947A (ko) 배터리 충전기와 방전기 및 특성 평가 시스템
TWM310520U (en)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for power suppliers
JP2003194897A (ja) 電池の残容量演算方法とパック電池
JPH0865911A (ja) バッテリ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208581081U (zh)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
US5182509A (en) Conditioning and charging circuit for nickel-cadmium batteries
CN108988450A (zh) 具有防火防爆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JP2020510396A5 (zh)
CN103227561B (zh) 光伏逆变器启动装置及方法
TW403863B (en) An adjusting method of automatic switching for the loading of the battery discharging machine
CN210603648U (zh) 一种电熨斗电池状态检测电路
CN203337280U (zh) 一种直发器、暖风机及其温度检测装置
CN110380158A (zh) 一种电池升温电路及电池组件
CN205829207U (zh) 恒压限流脉冲充电控制系统
CN209462009U (zh) 一种割草机并联电池包的温度保护电路
CN209046314U (zh) 一种7节锂电池包充放电控制电路
TWI670913B (zh) 電池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CN206517119U (zh) 一种12v铅酸蓄电池充电器
CN208270738U (zh) 一种电池持续放电性能的检测装置
CN207664657U (zh) 基于锂电池的无线卷发器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afe intelligent charging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Pledgee: Yantai financing guarantee Group Co.,Ltd.

Pledgor: LUDONG University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515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3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8

Pledgee: Yantai financing guarantee Group Co.,Ltd.

Pledgor: LUDONG University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