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9038A -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9038A
CN110389038A CN201810345191.3A CN201810345191A CN110389038A CN 110389038 A CN110389038 A CN 110389038A CN 201810345191 A CN201810345191 A CN 201810345191A CN 110389038 A CN110389038 A CN 110389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car
detection system
bracket
component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51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9038B (zh
Inventor
郑杰昌
李红伟
何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451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90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9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9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其中,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包括:支架,平衡车放置在支架内;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架的底部,平衡车支撑在传动组件上,且平衡车的车轮带动传动组件运转;踏板施压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且用于向平衡车的踏板施加压力,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组件,设置在支架上,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结构,牵引结构能够与平衡车的脚控杆连接且能够向脚控杆施加恒定拉力,以对平衡车进行提速,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牵引组件向脚控杆施加的恒定拉力。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平衡车的出厂检测较为不全面、不客观,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感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自平衡两轮电动车是一种车轮左右并行布置,采用倒立摆原理实现自平衡的电动车,通过车体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人体与车体重心的变化,从而控制车体的方向和速度,并且可以实现零半径转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综上所述,自平衡两轮电动车便捷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短途代步交通工具。
然而,骑行平衡车导致摔倒的事故时有发生,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工厂对平衡车的出厂检测方式不严谨、全面导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针对平衡车固件进行测试,或者只是跑滚筒测试,测试环境不能有效的模拟真实操作人员骑行时的情况。即便有些工厂采用真人骑行的方式进行测试,由于测试人员自身的主观性,也未能做到所有的车辆百分之百有效检测。同时,采用真人骑行的测试方式难测出车辆的极限情况,同时还会增加测试人员的安全风险,不仅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平衡车的出厂检测较为不全面、不客观,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包括:支架,平衡车放置在支架内;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架的底部,平衡车支撑在传动组件上,且平衡车的车轮带动传动组件运转;踏板施压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且用于向平衡车的踏板施加压力,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组件,设置在支架上,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结构,牵引结构能够与平衡车的脚控杆连接且能够向脚控杆施加恒定拉力,以对平衡车进行提速,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牵引组件向脚控杆施加的恒定拉力。
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制动结构,设置在支架上且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以对传动组件进行制动操作。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滚筒及第一传动件,且多个滚筒通过第一传动件连接在一起,车轮与至少两个滚筒的外表面接触且带动滚筒转动。
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架上,通过支撑结构将滚筒安装在支架上,以使滚筒相对于支架枢转。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为多个,且多个支撑结构与多个滚筒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为轴承结构,传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轴,多个传动轴与多个滚筒对应设置,各传动轴与滚筒固定设置且从相应地滚筒内穿出,各传动轴的轴线与相应地滚筒的轴线重合,各传动轴伸入至相应地轴承结构的内圈中。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件,通过第二传动件将制动结构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传动轴连接,且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分别位于滚筒的两侧。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架本体上;上盖,可枢转地盖设在支架本体的顶端,踏板施压组件和/或牵引组件设置在上盖上,上盖具有打开状态及闭合状态,当上盖处于打开状态时,将平衡车放入支架本体内直至车轮与传动组件接触;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时,踏板施压组件向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卡接组件,设置在上盖和/或支架本体上,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卡接组件处于卡合状态。
进一步地,卡接组件为塔扣。
进一步地,踏板施压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上盖枢转连接;压接件,与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弹性件给压接件提供压踏板的压接力,以使压接件与踏板抵接。
进一步地,牵引组件还包括:动力装置,与牵引结构连接,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牵引结构与脚控杆连接;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且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时,动力装置向牵引结构施加恒定拉力。
进一步地,牵引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装置是否反转的检测装置;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和检测装置均电连接,在平衡车加速过程中,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动力装置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控制装置通过动力装置调节牵引结构的动作以使恒定拉力减小。
进一步地,牵引结构包括:绳索,绳索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牵引件,绳索的另一端与牵引件连接,当上盖处于闭合状态时,将牵引件插入至脚控杆内,以实现牵引组件与平衡车的连接。
进一步地,制动结构为磁粉制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采用上述的检测系统,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1:将平衡车放入检测系统的支架内并使得平衡车的车轮与检测系统的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检测系统的牵引组件与平衡车的脚控杆连接,操作检测系统的踏板施压组件并使踏板施压组件向平衡车的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步骤S2:设定牵引组件对脚控杆的牵引拉力为恒定拉力,使得平衡车加速运转;步骤S3: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牵引组件对脚控杆施加的恒定拉力。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设定检测系统的制动结构的制动力为预设制动力,制动结构对传动组件进行制动,以使平衡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力。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将支架的上盖打开并将平衡车放在支架的支架本体上,以使车轮与传动组件的至少两个滚筒的外表面相接触;步骤S12:将上盖盖设在支架本体上并将牵引组件的牵引结构与脚控杆连接,以使设置在上盖上的踏板施压组件向踏板施压,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中,在车轮转动过程中,车轮带动至少两个滚筒同步转动,同时,制动结构与至少一个滚筒对应的传动轴连接,通过该滚筒对车轮进行制动。
进一步地,在步骤S12中,当上盖盖设在支架本体上时,踏板施压组件的压接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向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平衡车在恒定拉力作用下进行加速运行,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发生翘板,则牵引组件的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组件的动力装置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牵引组件的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以使动力装置传递至牵引结构上的恒定拉力减小。
进一步地,测试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3之后的步骤S4,在步骤S4中:动力装置传递至牵引结构上的牵引拉力逐渐减小,以使平衡车缓慢减速,直至平衡车在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以完成骑行检测。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包括:支架,平衡车放置在支架内;传动组件,设置在支架的底部,平衡车支撑在传动组件上,且平衡车的车轮带动传动组件运转;踏板施压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且用于向平衡车的踏板施加压力,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组件,设置在支架上,牵引组件包括牵引结构,牵引结构能够与平衡车的脚控杆连接且能够向脚控杆施加恒定拉力,以对平衡车进行提速,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牵引组件向脚控杆施加的恒定拉力。
当需要对平衡车进行出厂前的性能检测时,将平衡车放置在支架内,并将牵引组件的牵引结构与平衡车的脚控杆连接。操作踏板施压组件并使其向平衡车的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结构向脚控杆施加恒定拉力,以实现对平衡车的加速操作。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发生翘板,则减小牵引组件向脚控杆施加的恒定拉力,平衡车进行减速运行,直至平衡车停止运动。在上述过程中,平衡车的车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组件进行运转,以保证平衡车始终在支架内运动。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相比,本申请中的检测系统取代了人工检测,不仅使得工厂对于平衡车的性能检测更加客观、全面,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耗时,也能够降低采用人工骑行方式检测平衡车性能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系统的前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系统的后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系统的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前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系统的上盖、牵引组件及施压组件装配后的前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系统的上盖及牵引组件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11、支架本体;12、上盖;20、传动组件;21、滚筒;22、第一传动件;23、传动轴;24、第二传动件;30、平衡车;31、车轮;32、脚控杆;40、制动结构;50、踏板施压组件;51、弹性件;52、压接件;60、牵引组件;61、牵引结构;611、绳索;612、牵引件;62、动力装置;63、控制装置;70、支撑结构;80、卡接组件;9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平衡车的出厂检测较为不全面、不客观,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如图1至图4所示,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包括支架10、传动组件20、踏板施压组件50及牵引组件60。其中,平衡车30放置在支架10内。传动组件20设置在支架10的底部,平衡车30支撑在传动组件20上,且平衡车30的车轮31带动传动组件20运转。踏板施压组件50设置在支架10上且用于向平衡车30的踏板施加压力,以使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组件60设置在支架10上,牵引组件60包括牵引结构61,牵引结构61能够与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连接且能够向脚控杆32施加恒定拉力,以对平衡车30进行提速,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牵引组件60向脚控杆32施加的恒定拉力。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平衡车30进行出厂前的性能检测时,将平衡车30放置在支架10内,并将牵引组件60的牵引结构61与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连接。操作踏板施压组件50并使其向平衡车30的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结构61向脚控杆32施加恒定拉力,以实现对平衡车30的加速操作。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30发生翘板,则减小牵引组件60向脚控杆32施加的恒定拉力,平衡车30进行减速运行,直至平衡车30停止运动。在上述过程中,平衡车30的车轮3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组件20进行运转,以保证平衡车30始终在支架10内运动。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系统取代了人工检测,不仅使得工厂对于平衡车30的性能检测更加客观、全面,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耗时,也能够降低采用人工骑行方式检测平衡车30性能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车30始终位于支架10内,一方面解决了平衡车30测试时需要较大场地问题。同时,由于检测系统是固定在一处,在平衡车30测试过程中,平衡车30在惯性系中并无运动,更加方便、实时的读取平衡车30检测数据和检测系统的测试数据;另一方面,检测系统也解决了不同骑行习惯的工作人员对平衡车30测试,造成检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对平衡车30的测试效率,相比于人工测试降低了测试成本,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图1至图4所示,检测系统还包括制动结构40。其中,制动结构40设置在支架10上且与传动组件20传动连接,以对传动组件20进行制动操作。这样,通过使用制动结构40对传动组件20施加传动阻尼力,从而模拟用户骑行平衡车30时所受的地面阻力,进而提高检测系统的模拟精确性及准确性。
具体地,当平衡车30开始运行状态时,其车轮31带动传动组件20进行运转。同时,制动结构40对传动组件20进行制动,以使车轮31受到阻力,从而模拟平衡车30的实际运行工况。
可选地,制动结构40位于支架10的底部的偏后位置,与支架10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传动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滚筒21及第一传动件22,且多个滚筒21通过第一传动件22连接在一起,车轮31与至少两个滚筒21的外表面接触且带动滚筒21转动。如图1至图4所示,传动组件20包括两个滚筒21,且两个滚筒21通过第一传动件22连接在一起。具体地,车轮31与两个滚筒21均接触且能够带动两个滚筒21转动,两个滚筒21通过第一传动件22连接在一起,以使两个滚筒21同步转动。这样,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平衡车30始终在支架10内运行,进而缩小检测区域。
具体地,两个滚筒21同一侧的外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两个等直径的同步轮连接,两个同步轮通过第一传动件22连接以确保两个滚筒21同步转动。
可选地,两个滚筒21位于支架10的底部中央位置。
可选地,第一传动件22为同步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检测系统还包括支撑结构70。其中,支撑结构70设置在支架10上,通过支撑结构70将滚筒21安装在支架10上,以使滚筒21相对于支架10枢转。这样,上述设置保证滚筒21能够相对于支架10进行转动,进而提升检测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70与支架10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支撑结构70为多个,且多个支撑结构70与多个滚筒21对应设置。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支撑结构70为两个,且两个支撑结构70与两个滚筒21对应设置。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装配。
可选地,支撑结构70为轴承结构,传动组件20还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轴23。其中,多个传动轴23与多个滚筒21对应设置,各传动轴23与滚筒21固定设置且从相应地滚筒21内穿出,各传动轴23的轴线与相应地滚筒21的轴线重合,各传动轴23伸入至相应地轴承结构的内圈中。如图1所示,传动组件20还包括两个传动轴23,且两个传动轴23与两个滚筒21对应设置。具体地,传动轴23与相应的滚筒21固定连接,将支撑结构70与传动轴23连接即可实现支撑结构70对滚筒21的支撑。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检测系统的加工成本。
可选地,传动组件20还包括第二传动件24。其中,通过第二传动件24将制动结构40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传动轴23连接,且第二传动件24与第一传动件22分别位于滚筒21的两侧。如图1至图4所示,靠近制动结构40的滚筒21与制动结构40的输入端连接,以实现制动结构40对该滚筒21的制动、减速,进而实现制动结构40对传动组件20的制动。同时,在滚筒21转动过程中,第一传动件22与第二传动件24的上述设置不会发生运动干涉,进而提高检测系统的结构可靠性、运行可靠性。
具体地,制动结构40的输入端与靠近制动结构40的滚筒21上均装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通过第二传动件24连接,以确保制动结构40的阻力均衡的传递到两个滚筒21上。
可选地,第二传动件24为同步带。
如图1至图4所示,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1及上盖12。其中,传动组件20设置在支架本体11上。上盖12可枢转地盖设在支架本体11的顶端,踏板施压组件50和牵引组件60设置在上盖12上,上盖12具有打开状态及闭合状态,当上盖12处于打开状态时,将平衡车30放入支架本体11内直至车轮31与传动组件20接触;当上盖12处于闭合状态时,踏板施压组件50向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具体地,当需要对平衡车30进行检测时,将上盖12打开并将平衡车30放入,之后,再将上盖12盖合在支架本体11上,以使设置在上盖12上的踏板施压组件50对平衡车30的踏板施压,使得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
具体地,上盖12与支架本体11通过轴连接。其中,上盖12可以围绕轴向上转动以方便打开上盖12放入平衡车30,然后向下转动至水平位置并与支架本体11扣合。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组件6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可选地,牵引组件60设置在支架本体11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检测系统还包括卡接组件80。其中,卡接组件80设置在支架本体11上,当上盖12处于闭合状态时,卡接组件80处于卡合状态。这样,当需要将上盖12与支架本体11锁定在一起时,操作卡接组件80并使其处于卡合状态,即可实现上盖12与支架本体11的锁定。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检测系统还包括卡接组件。其中,卡接组件设置在上盖上,当支架处于闭合状态时,卡接组件处于卡合状态。这样,当需要将上盖与支架本体锁定在一起时,操作卡接组件并使其处于卡合状态,即可实现上盖与支架本体的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组件80为塔扣。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组件80的类型不限于此。可选地,卡接组件80为插销和插孔。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踏板施压组件50包括弹性件51及压接件52。其中,弹性件51的一端与上盖12枢转连接。压接件52与弹性件51的另一端连接,当上盖12处于闭合状态时,弹性件51给压接件52提供压踏板的压接力,以使压接件52与踏板抵接。这样,当需要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时,将上盖12盖设在支架本体11上,弹性件51向压接件52施加弹性力,以使压接件52推压平衡车30的踏板,保证车轮31和滚筒21之间不打滑,且使得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站人模式)。
可选地,弹性件51为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踏板施压组件5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踏板施压组件50包括伺服伸缩电机及与该伺服伸缩电机连接的压接件52。具体地,伺服伸缩电机通过伸缩动作以带动与其连接压接件52,以使压接件52推压或者远离踏板。
在本实施例中,踏板施压组件50为连杆机构,进而保证平衡车30的踏板被压紧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前、后俯仰角动作。
如图1至图6所示,牵引组件60还包括动力装置62。其中,动力装置62与牵引结构61连接,当上盖12处于闭合状态时,牵引结构61与脚控杆32连接;当上盖12处于闭合状态且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时,动力装置62向牵引结构61施加恒定拉力。这样,牵引结构61向脚控杆32施加的拉力是恒定的,则通过动力装置62向脚控杆32提供恒定拉力,以模拟用户真实的骑行加速过程。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30发生翘板,减小牵引组件60向脚控杆32施加的恒定拉力。其中,恒定拉力的数值由程序设定,可以为任意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62牵引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以模拟用户的前倾加速和减速动作,有效模拟用户骑行时的真实情况。
具体地,在用户骑行过程中,当用户自身发生倾斜时(前倾),用户重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会促使平衡车30进行加速。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超过预设限定值之后,平衡车30会翘板,则用户的自身倾角会变小,从而重力的水平分力减小,平衡车30开始减速,以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60对脚控杆32施加的恒定拉力则模拟了用户骑行时的加速过程,改变该拉力的数值可以模拟用户骑行时的变加速过程。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上限,平衡车30进行翘板,以对用户进行减速保护。
可选地,动力装置62为电机。
如图1至图6所示,牵引组件60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装置62是否反转的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63。其中,控制装置63与动力装置62和检测装置均电连接,在平衡车30加速过程中,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控制装置63通过动力装置62调节牵引结构61的动作以使恒定拉力减小。具体地,当平衡车30发生翘板时,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会拉住牵引结构61,且该作用力大于动力装置62向牵引结构61施加的拉力,则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控制装置63控制动力装置62,以使动力装置62向牵引结构61施加的拉力减小,如此模拟了用户骑行过程中发生翘板后的减速过程。
可选地,检测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平衡车30转速的速度检测装置。这样,当用于检测动力装置62是否反转的检测装置检测到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时,采用速度检测装置测量或者计算出车轮31的转速,以检测平衡车30是否能够达到预设速度,判断平衡车30是否符合制造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60还包括显示屏。其中,显示屏设置在上盖12上且与动力装置62电连接。这样,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显示屏观察出动力装置62的转速或力矩等参数,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控制装置63,以实现动力装置62对平衡车30的加速或者减速操作。
如图5和图6所示,牵引结构61包括绳索611及牵引件612。其中,绳索611的一端与动力装置62连接。绳索611的另一端与牵引件612连接,当上盖12处于闭合状态时,将牵引件612插入至脚控杆32内,以实现牵引组件60与平衡车30的连接。这样,通过将牵引件612插入至脚控杆32内,以使动力装置62上产生的动力通过绳索611及牵引件612传递至脚控杆32上,以实现平衡车30的加速动作。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可选地,牵引件612为杆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62采用恒扭矩控制,动力装置62向绳索611施加恒拉力控制。当平衡车30的速度达到预设速度后,平衡车30发生翘板,电机被拉着反转,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机发生反转时,降低电机施加在绳索611上的拉力,可以模拟真人骑行时超速翘板后的减速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系统还包括支撑架90。其中,支撑架90与上盖12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架90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电机可以绕电机轴转动,绳索611缠绕在电机上,通过旋转电机可以控制绳索611的收缩和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结构40为磁粉制动器。具体地,通过调节磁粉制动器的激励电流,可以调节平衡车30运转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磁粉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无鸣叫音、热容量大、可以达到平顺的连续及驱动状态,采用磁粉制动器能够保证检测系统的制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制动结构40的类型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阻力调节装置。可选地,制动结构40为水力测功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采用上述的检测系统,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平衡车30放入检测系统的支架10内并使得平衡车30的车轮31与检测系统的传动组件20传动连接,检测系统的牵引组件60与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连接,操作检测系统的踏板施压组件50并使踏板施压组件50向平衡车30的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
步骤S2:设定牵引组件60对脚控杆32的牵引拉力为恒定拉力,使得平衡车30加速运转;
步骤S3: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牵引组件60对脚控杆32施加的恒定拉力。
具体地,当需要对平衡车30进行出厂前的性能检测时,将平衡车30放置在支架10内,并将牵引组件60的牵引结构61与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连接。操作踏板施压组件50并使其向平衡车30的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结构61向脚控杆32施加恒定拉力,以实现对平衡车30的加速操作。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30发生翘板,则减小牵引组件60向脚控杆32施加的恒定拉力,平衡车30进行减速运行,直至平衡车30停止运动。在上述过程中,平衡车30的车轮3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组件20进行运转,以保证平衡车30始终在支架10内运动。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系统取代了人工检测,不仅使得工厂对于平衡车30的性能检测更加客观、全面,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耗时,也能够降低采用人工骑行方式检测平衡车30性能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步骤S1中,设定检测系统的制动结构40的制动力为预设制动力,制动结构40对传动组件20进行制动,以使平衡车30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力。这样,通过上述设置模拟用户使用平衡车30的真实场景,进而提升模拟检测的精确度及准确度。其中,预设制动力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进行调节。如:用户在草坪内骑行平衡车30时,将预设制动力设定为较大的数值;用户在人行道上骑行平衡车30时,将预设制动力设定为较小的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将支架10的上盖12打开并将平衡车30放在支架10的支架本体11上,以使车轮31与传动组件20的至少两个滚筒21的外表面相接触;
步骤S12:将上盖12盖设在支架本体11上并将牵引组件60的牵引结构61与脚控杆32连接,以使设置在上盖12上的踏板施压组件50向踏板施压,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
具体地,将牵引结构61穿过脚控杆32的中间,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63对动力装置62提供较小的预拉紧力,从而保证绳索611拉紧。通过上述操作,便可使得平衡车30处于站人模式,无须工作人员站立在平衡车30上进行实际骑行,进而不会发生人员安全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1中,在车轮31转动过程中,车轮31带动至少两个滚筒21同步转动,同时,制动结构40与至少一个滚筒21对应的传动轴23连接,通过该滚筒21对车轮31进行制动。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中,当上盖12盖设在支架本体11上时,踏板施压组件50的压接件52在弹性件51的弹性力作用下向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检测系统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平衡车30在恒定拉力作用下进行加速运行,当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30发生翘板,则牵引组件60的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组件60的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牵引组件60的控制装置63控制动力装置62,以使动力装置62传递至牵引结构61上的恒定拉力减小。这样,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判断平衡车30是否会在其转速达到预设速度时发生翘板,以检测平衡车30是否能够实现超速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3之后的步骤S4,在步骤S4中:动力装置62传递至牵引结构61上的牵引拉力逐渐减小,以使平衡车30缓慢减速,直至平衡车30在支架10上处于静止状态,以完成骑行检测。具体地,整个测试过程从动力装置62向牵引结构61施加恒定拉力,以拉动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运动实现平衡车30加速,到平衡车30的转速达到预设速度开始翘板,然后逐渐降低动力装置62施加在牵引结构61上的恒定拉力,从而实现平衡车30的缓慢减速,直到最后平衡车30静止在支架10内。如此,整个过程全由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63自动实现,实现了平衡车30的出厂骑行的检测。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需要对平衡车进行出厂前的性能检测时,将平衡车放置在支架内,并将牵引组件的牵引结构与平衡车的脚控杆连接。操作踏板施压组件并使其向平衡车的踏板施压,以使平衡车处于运行状态,牵引结构向脚控杆施加恒定拉力,以实现对平衡车的加速操作。当平衡车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平衡车发生翘板,则减小牵引组件向脚控杆施加的恒定拉力,平衡车进行减速运行,直至平衡车停止运动。在上述过程中,平衡车的车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传动组件进行运转,以保证平衡车始终在支架内运动。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相比,本申请中的检测系统取代了人工检测,不仅使得工厂对于平衡车的性能检测更加客观、全面,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耗时,也能够降低采用人工骑行方式检测平衡车性能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平衡车(30)放置在所述支架(10)内;
传动组件(20),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底部,所述平衡车(30)支撑在所述传动组件(20)上,且所述平衡车(30)的车轮(31)带动所述传动组件(20)运转;
踏板施压组件(5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且用于向所述平衡车(30)的踏板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
牵引组件(6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牵引组件(60)包括牵引结构(61),所述牵引结构(61)能够与所述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连接且能够向所述脚控杆(32)施加恒定拉力,以对所述平衡车(30)进行提速,当所述平衡车(30)的转速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所述牵引组件(60)向所述脚控杆(32)施加的所述恒定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
制动结构(4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且与所述传动组件(20)传动连接,以对所述传动组件(20)进行制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包括至少两个滚筒(21)及第一传动件(22),且多个所述滚筒(21)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22)连接在一起,所述车轮(31)与至少两个所述滚筒(21)的外表面接触且带动所述滚筒(2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
支撑结构(70),设置在所述支架(10)上,通过所述支撑结构(70)将所述滚筒(21)安装在所述支架(10)上,以使所述滚筒(21)相对于所述支架(10)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7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结构(70)与多个所述滚筒(21)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70)为轴承结构,所述传动组件(20)还包括:
至少两个传动轴(23),多个所述传动轴(23)与多个所述滚筒(21)对应设置,各所述传动轴(23)与所述滚筒(21)固定设置且从相应地所述滚筒(21)内穿出,各所述传动轴(23)的轴线与相应地所述滚筒(21)的轴线重合,各所述传动轴(23)伸入至相应地所述轴承结构的内圈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还包括:
第二传动件(24),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24)将所述制动结构(40)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23)连接,且所述第二传动件(24)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2)分别位于所述滚筒(2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包括:
支架本体(11),所述传动组件(20)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
上盖(12),可枢转地盖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1)的顶端,所述踏板施压组件(50)和/或所述牵引组件(60)设置在所述上盖(12)上,所述上盖(12)具有打开状态及闭合状态,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将所述平衡车(30)放入所述支架本体(11)内直至所述车轮(31)与所述传动组件(20)接触;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踏板施压组件(50)向所述踏板施压,以使所述平衡车(30)处于所述运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
卡接组件(80),设置在所述上盖(12)和/或所述支架本体(11)上,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卡接组件(80)处于卡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80)为塔扣。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施压组件(50)包括:
弹性件(51),所述弹性件(51)的一端与所述上盖(12)枢转连接;
压接件(52),与所述弹性件(51)的另一端连接,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弹性件(51)给所述压接件(52)提供压所述踏板的压接力,以使所述压接件(52)与所述踏板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60)还包括:
动力装置(62),与所述牵引结构(61)连接,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牵引结构(61)与所述脚控杆(32)连接;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闭合状态且所述平衡车(30)处于所述运行状态时,所述动力装置(62)向所述牵引结构(61)施加恒定拉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60)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动力装置(62)是否反转的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63),与所述动力装置(62)和所述检测装置均电连接,在所述平衡车(30)加速过程中,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所述控制装置(63)通过所述动力装置(62)调节所述牵引结构(61)的动作以使所述恒定拉力减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61)包括:
绳索(611),所述绳索(611)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62)连接;
牵引件(612),所述绳索(611)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件(612)连接,当所述上盖(12)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将所述牵引件(612)插入至所述脚控杆(32)内,以实现所述牵引组件(60)与所述平衡车(30)的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结构(40)为磁粉制动器。
16.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系统,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平衡车(30)放入所述检测系统的支架(10)内并使得所述平衡车(30)的车轮(31)与所述检测系统的传动组件(20)传动连接,所述检测系统的牵引组件(60)与所述平衡车(30)的脚控杆(32)连接,操作所述检测系统的踏板施压组件(50)并使所述踏板施压组件(50)向所述平衡车(30)的踏板施压,以使所述平衡车(30)处于运行状态;
步骤S2:设定所述牵引组件(60)对所述脚控杆(32)的牵引拉力为恒定拉力,使得所述平衡车(30)加速运转;
步骤S3:当所述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减小所述牵引组件(60)对所述脚控杆(32)施加的所述恒定拉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设定所述检测系统的制动结构(40)的制动力为预设制动力,所述制动结构(40)对所述传动组件(20)进行制动,以使所述平衡车(30)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将所述支架(10)的上盖(12)打开并将所述平衡车(30)放在所述支架(10)的支架本体(11)上,以使所述车轮(31)与所述传动组件(20)的至少两个滚筒(21)的外表面相接触;
步骤S12:将所述上盖(12)盖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并将所述牵引组件(60)的牵引结构(61)与所述脚控杆(32)连接,以使设置在所述上盖(12)上的踏板施压组件(50)向所述踏板施压,所述平衡车(30)处于所述运行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在所述车轮(31)转动过程中,所述车轮(31)带动至少两个所述滚筒(21)同步转动,同时,所述制动结构(40)与至少一个所述滚筒(21)对应的传动轴(23)连接,通过该滚筒(21)对所述车轮(31)进行制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当所述上盖(12)盖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时,所述踏板施压组件(50)的压接件(52)在弹性件(51)的弹性力作用下向所述踏板施压,以使所述平衡车(30)处于所述运行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平衡车(30)在所述恒定拉力作用下进行加速运行,当所述平衡车(30)的运行速度达到预设限定值时,所述平衡车(30)发生翘板,则所述牵引组件(60)的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牵引组件(60)的动力装置(62)的转动方向发生改变,所述牵引组件(60)的控制装置(63)控制所述动力装置(62),以使所述动力装置(62)传递至所述牵引结构(61)上的所述恒定拉力减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位于所述步骤S3之后的步骤S4,在所述步骤S4中:
所述动力装置(62)传递至所述牵引结构(61)上的牵引拉力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平衡车(30)缓慢减速,直至所述平衡车(30)在所述支架(10)上处于静止状态,以完成骑行检测。
CN201810345191.3A 2018-04-17 2018-04-17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Active CN1103890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5191.3A CN110389038B (zh) 2018-04-17 2018-04-17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5191.3A CN110389038B (zh) 2018-04-17 2018-04-17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038A true CN110389038A (zh) 2019-10-29
CN110389038B CN110389038B (zh) 2021-04-27

Family

ID=6828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5191.3A Active CN110389038B (zh) 2018-04-17 2018-04-17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90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7534A (zh) * 2021-11-29 2022-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用于两轮自平衡车的辅助支撑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5167A1 (en) * 1999-06-04 2003-08-21 Kamen Dean L. Personal transporter
CN201993239U (zh) * 2011-03-31 2011-09-28 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 两轮电动车路况试验机
CN202339275U (zh) * 2011-11-29 2012-07-1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能够模拟轮荷转移的两轮车制动系统检测台
CN103558034A (zh) * 2013-11-08 2014-02-05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平衡两轮车模拟路试设备
CN105466700A (zh) * 2016-01-25 2016-04-06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车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5333324U (zh) * 2016-01-26 2016-06-22 深圳市易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轮平衡车的老化测试装置
CN205449510U (zh) * 2016-01-04 2016-08-10 卢南方 一种平衡车测试架
CN205538236U (zh) * 2016-01-26 2016-08-31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测试装置
CN205719557U (zh) * 2016-03-21 2016-11-23 王磊 平衡车测试设备
CN106338402A (zh) * 2016-01-04 2017-01-18 卢南方 一种平衡车测试架
CN106525463A (zh) * 2016-12-30 2017-03-22 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车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5167A1 (en) * 1999-06-04 2003-08-21 Kamen Dean L. Personal transporter
CN201993239U (zh) * 2011-03-31 2011-09-28 东莞市恒宇仪器有限公司 两轮电动车路况试验机
CN202339275U (zh) * 2011-11-29 2012-07-1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能够模拟轮荷转移的两轮车制动系统检测台
CN103558034A (zh) * 2013-11-08 2014-02-05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自平衡两轮车模拟路试设备
CN205449510U (zh) * 2016-01-04 2016-08-10 卢南方 一种平衡车测试架
CN106338402A (zh) * 2016-01-04 2017-01-18 卢南方 一种平衡车测试架
CN105466700A (zh) * 2016-01-25 2016-04-06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车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5333324U (zh) * 2016-01-26 2016-06-22 深圳市易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轮平衡车的老化测试装置
CN205538236U (zh) * 2016-01-26 2016-08-31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测试装置
CN205719557U (zh) * 2016-03-21 2016-11-23 王磊 平衡车测试设备
CN106525463A (zh) * 2016-12-30 2017-03-22 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车测试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NG-ZHONG MENG: "Reserch on the controller of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vehicle based o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
张吉昌 等: "单轴双轮自平衡车姿态检测方案设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7534A (zh) * 2021-11-29 2022-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用于两轮自平衡车的辅助支撑装置
CN113977534B (zh) * 2021-11-29 2023-0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用于两轮自平衡车的辅助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038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0093B (zh) 1/4车辆制动模拟与性能实验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08287072A (zh) 一种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方法
CN110002329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自动扶梯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6946113B (zh) 一种无载电梯制动器摩擦力矩测试方法
CN108132155A (zh) 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四驱底盘测功检测系统
CN206656862U (zh) 一种平衡车骑行安全测试机
CN107555276A (zh) 一种电梯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217301A (zh) 一种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装置和方法
CN105352827B (zh) 钢丝绳及随行电缆弯曲疲劳试验系统
CN109900352A (zh) 轮胎噪音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7540795U (zh) 一种适用不同轴距的四驱底盘测功检测设备
CN110389038A (zh) 用于平衡车的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05919969U (zh) 汽车加载制动性能检测装置
CN207423535U (zh) 一种汽车加载制动性能检测装置
JP2013160746A (ja) 車両複合試験装置及び車両試験方法
Fedotov et al. Traction control and diagnostics of electric and unmanned vehicles on roller stands
RU2545531C1 (ru)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 стенд осипова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я тормоз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6525463B (zh) 一种平衡车测试装置
JP2003513227A (ja) 携帯式ローラダイナモメータ及び車両試験方法
CN205898470U (zh) 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CN110132585A (zh)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和动静态垂向加载装置的电动轮综合试验台
RU2297932C1 (ru) Способы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я тормозной системы автомобиля, оборудованного антиблокировочной системой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я тормозной системы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ов
CN109765049A (zh) 自动扶梯主驱动链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209416701U (zh) 自动扶梯主驱动链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US11313767B2 (en) Test stand for a chain driven motorcycle and method of testing a chain driven motorcy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