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8239A -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8239A
CN110388239A CN201910666582.XA CN201910666582A CN110388239A CN 110388239 A CN110388239 A CN 110388239A CN 201910666582 A CN201910666582 A CN 201910666582A CN 110388239 A CN110388239 A CN 110388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ain tank
column
separator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65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8239B (zh
Inventor
王远国
闫俊鹏
彭浩
欧进源
廖子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6665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8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8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8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8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8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egassing, i.e. liber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32Collecting of condensation water; Drainage ; Removing solid p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 F01K3/18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eam or heat accumulators, or intermediate steam heaters, therein having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7/00Steam eng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types of engine; 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use of special steam systems, cycles or processes;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systems, cycles or processes; Use of withdrawn or exhaust steam for feed-water heating
    • F01K7/16Steam eng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types of engine; 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use of special steam systems, cycles or processes;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systems, cycles or processes; Use of withdrawn or exhaust steam for feed-water heating the engines being only of turbine type
    • F01K7/22Steam engine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types of engine; 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use of special steam systems, cycles or processes;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systems, cycles or processes; Use of withdrawn or exhaust steam for feed-water heating the engines being only of turbine type the turbines having inter-stage steam hea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02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gauge glasses or other apparatus involving a window or transparent tube for directly observing the level to be measured or the level of a liquid column in fre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蒸汽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再热器、疏水箱、传输装置和显示立柱,汽水分离再热器通过凝结水管道连接疏水箱,显示立柱通过传输装置连接疏水箱,汽水分离再热器用于接入高压缸的排汽进行除湿和加热,疏水箱用于通过凝结水管道接收汽水分离再热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疏水,传输装置用于将疏水箱内的液体传输至显示立柱,并使液体在传输过程中降温,显示立柱用于显示疏水箱内的液位。上述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疏水箱可避免凝结水影响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工作性能,传输装置可以降低疏水箱和显示立柱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使液位波动小,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站蒸汽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工作时,由核岛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在高压缸内膨胀,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使叶片转动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蒸汽在高压缸中逐级膨胀做功,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离开高压缸末级叶片的排汽湿度大。为了改善低压缸的工作条件通常设置汽水分离再热器,高压缸的排汽进入汽水分离再热器后首先经过分离段,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分离出来,然后分别用抽汽和新蒸汽进行再热,再热后的蒸汽输送到低压缸,可以减少高湿度的蒸汽对低压缸叶片产生刷蚀。汽水分离再热器还包括疏水箱,以使凝结水从汽水分离器中及时排出,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然而,在汽轮发电机组与电网解列时,汽水分离再热器中疏水大幅减少,疏水箱上方直通管道的蒸汽因为温度下降快速冷凝导致真空度大幅增加,疏水箱内压力快速降低,容易发生闪蒸现象。闪蒸会导致疏水箱内水位波动大,容易引发机组跳闸,造成非计划停机,传统的汽水分离再热器工作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汽水分离再热器工作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一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再热器、疏水箱、传输装置和显示立柱,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通过凝结水管道连接所述疏水箱,所述显示立柱通过所述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疏水箱,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用于接入高压缸的排汽,并对排汽进行除湿和加热,所述疏水箱用于通过所述凝结水管道接收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疏水,所述传输装置用于将所述疏水箱内的液体传输至所述显示立柱,并使液体在传输过程中降温,所述显示立柱用于显示所述疏水箱内的液位。
上述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汽水分离再热器对接入的高压缸排汽进行除湿和再热后,通过凝结水管道将产生的凝结水输送至疏水箱存储,避免凝结水影响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工作性能,显示立柱通过传输装置连接疏水箱,显示水柱内的液位可以反映疏水箱内的液位高低,传输装置可以将疏水箱内的液体传输至显示立柱,并使液体在传输过程中降温,从而降低疏水箱和显示立柱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使液位波动小,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疏水箱与显示立柱的结构;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结构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结构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提供一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再热器100、疏水箱200、传输装置300和显示立柱400,汽水分离再热器100通过凝结水管道连接疏水箱200,显示立柱400通过传输装置300连接疏水箱200,汽水分离再热器100用于接入高压缸的排汽,并对排汽进行除湿和加热,疏水箱200用于通过凝结水管道接收汽水分离再热器10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疏水,传输装置300用于将疏水箱200内的液体传输至显示立柱400并对传输的液体进行降温,显示立柱400用于显示疏水箱200内的液位。汽水分离再热器100对接入的高压缸排汽进行除湿和再热后,通过凝结水管道将产生的凝结水输送至疏水箱200存储,避免凝结水影响汽水分离再热器100的工作性能,显示立柱400通过传输装置300连接疏水箱200,显示水柱内的液位可以反映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低,传输装置300可以将疏水箱200内的液体传输至显示立柱400,并使液体在传输过程中降温,从而降低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使液位波动小,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汽水分离再热器10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可根据汽轮机的结构和实际需求调整。以汽轮机包括一个双流高压缸和三个双流、双排汽低压缸为例,汽水分离再热器100设置于低压缸的两侧,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经主蒸汽系统首先进入高压气室,四个高压气室成对称布置,高压缸两侧各有两个。从高压气室出来的蒸汽进入高压缸,在高压缸内蒸汽膨胀,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高压缸的排汽大部分排往汽水分离再热器100,首先经过分离段,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分离出来,然后经过第一、二级再热器分别用抽汽和新蒸汽进行再热,经过汽水分离和再热的蒸汽被送入三个低压缸膨胀做功,可以减少蒸汽对低压缸叶片产生的冲刷腐蚀,减小湿汽损失,还能改善低压缸的工作条件。
传输装置300用于将疏水箱200内的液体传输至显示立柱400,显示立柱400通过传输装置300与疏水箱200连接,显示立柱400的具体结构并不唯一,例如可以为带刻度的空心柱,空心柱与疏水箱200连通,疏水箱200内的液体可以传输至显示立柱400内,根据显示立柱400内的液位值可以获取疏水箱200内的液位值。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立柱40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可以显示疏水箱200内的液位即可。传输装置300可以控制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之间液体流通的通断,例如当传输装置300包括隔离阀时,可以通过隔离阀控制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之间液体流通的通断,在不需要显示立柱400工作或者显示立柱400发生故障不能工作时,将隔离阀关闭,阻止液体流通,防止疏水箱200内的液体流到设备之外,造成安全隐患,隔离阀的使用可以增加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解列时,疏水大幅减少,疏水箱200上方直通管道的蒸汽因为温度下降快速冷凝导致真空度大幅增加,疏水箱200中压力快速降低,容易发生闪蒸现象。传输装置300用于对传输的液体进行降温,从而降低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使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的液位波动小,减少了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了使用可靠性。传输装置300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能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传输装置300包括传输管道310,疏水箱200通过传输管道310连接显示立柱400,传输管道310裸露在空气中。疏水箱200内的液体通过传输管道310传输至显示立柱400,将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连通,传输管道310裸露在空气中,传输管道310内液体的热量可以通过传输管道310散发至空气中,起到降低传输管道310内的液体温度的作用。传输管道310可以为金属传输管道310,金属传输管道310散热性能好,可以加快散热速度,且金属管道还可以抗普通的机械冲击,稳定性能好,使用寿命较长。当传输管道310上包裹有保温棉时,保温棉用于防止工作人员烫伤,为了达到给传输管道310内的液体降温的目的,可拆除部分保温棉,拆除保温棉之后的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可以采用其他的措施防止工作人员烫伤,例如设置警示标志或增加镂空隔离栏等,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也可以减小闪蒸幅度,提高使用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320,散热装置320设置于传输管道310。散热装置320可以促进传输管道310内液体的热量的散发,降低传输管道310内的液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
具体地,散热装置320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电极制冷片,电极制冷片设置于传输管道310。电极制冷片是基于珀尔帖效应工作的,一般为半导体制冷片,电极制冷片包括冷面和热面,工作时,冷面的热量被移到热面,导致冷面温度降低,热面温度升高,从而起到对与冷面接触的物体降温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制冷片的冷面与传输管道310相接触,可以降低传输管道310内的液体的温度。电极制冷片作为散热装置320可以有效降低传输管道310内的液体的温度,且电极制冷片结构简单,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散热装置320还可以包括散热介质和散热风扇,散热介质设置于传输管道310,散热风扇的吸风面靠近散热介质,散热风扇的吹风面朝向远离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方向。散热介质将传输管道310中液体的热量散发至空气中,散热风扇的吸风面将散热介质附近的热量收集起来再通过吹风面将收集到的热量排出至远离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区域,通过加快空气流通的速度提高散热的效率,使用便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装置320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管道310包括汽侧传输管道312和水侧传输管道314,显示立柱400的汽侧通过汽侧传输管道312连通疏水箱200的汽侧,显示立柱400的水侧通过水侧传输管道314连通疏水箱200的水侧。汽侧传输管道312用于实现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的气体连通,水侧传输管道314用于实现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的液体连通,连通后的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的压强相等,显示立柱400的液位高低可以反映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低。
具体地,请参见图3,显示立柱400的汽侧和水侧分别与疏水箱200的汽侧和水侧连通,如果左侧显示立柱400中水侧温度和右侧容器中水侧温度一致,根据连通器原理,立柱显示液位与容器中液位一致:
P1=ρ立柱水*g*(h1a+h1b)
P2=ρ疏水箱水*g*h2
因为显示立柱400的汽侧空间与疏水箱200的汽侧空间连通,所以:
P1=P2
ρ立柱水*g*(h1a+h1b)=ρ疏水箱水*g*h2
如果将水侧传输管道314道裸露在空气中,如图中阴影部分,则传输管道310向环境散热,最终和环境达到热平衡,裸露管道部分的液体密度大于疏水箱200中水侧密度,因此裸露管道部分的液体实际高度将降低,可减小闪蒸幅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汽侧传输管道312和水侧传输管道31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连通显示立柱400和疏水箱200,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还包括除氧管道510、疏水泵512和给水除氧器514,除氧管道510连接疏水箱200和给水除氧器514,疏水泵512设置于除氧管道510。具体地,疏水泵512工作,可以提供动力,将疏水箱200内的液体通过除氧管道510传输至给水除氧器514。给水除氧器514可以去除液体中的溶解氧,降低液体中的含氧量,从而减少溶氧对金属器件造成的腐蚀,起到保护金属器件的作用。此外,当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意外停机时,为了使系统有足够的时间冷却,需要提供冷却水,在这种情况下,给水除氧器514内存储的液体也可以用作系统的冷却液,促进系统降温,避免造成进一步损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还包括试验管道610和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试验管道610连接水侧传输管道314和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设置于试验管道610。具体地,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通过试验管道610和水侧疏水管道向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充水,当显示立柱400或疏水箱200设置有高液位保护功能时,通过不断充水,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的液位不断升高,可以检测提供高液位保护功能的装置能否正常工作,从而提供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各个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设置于试验管道610,可以控制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和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其它器件之间的通断,当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打开时,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可以通过试验管道610和水侧疏水管道向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充水,进行带负荷充水试验,当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断开时,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不进行充水试验。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的类型可以为手动控制的阀门或自动控制的阀门,当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为手动控制的阀门时,工作人员可以在需要进行充水试验时打开阀门,充水试验结束后关闭阀门,使用简单,当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为自动控制的阀门时,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进行阀门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可以提高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试验管道610与水侧传输管道314可拆卸连接。当汽水分离器再热器系统进行分离和再热的工作时,将试验管道610和水侧传输管道314断开,不进行充水试验,当需要对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进行充水试验时,将试验管道610和水侧传输管道314连接,使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通过试验管道610和水侧疏水管道向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充水,进行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充水试验。试验管道610与水侧传输管道314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地切换充水试验的工作状态,使用便捷。
具体地,试验管道610与水侧传输管道314通过可拆卸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结构的具体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可拆卸短管,可拆卸短管的内径大小与试验管道610的内径大小相等,且可以与试验管道610和水侧疏水管道实现密封连接,可拆卸短管与试验管道610可通过螺丝螺帽结构固定,还可以通过增加密封圈的结构实现密封功能。可拆卸短管的设置位置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设置在试验管道610和水侧疏水管道的连接处,当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正常运行时,将可拆卸短管拆卸下来,将水侧疏水管道与可拆卸短管连通的区域用挡板堵住,防止水侧输水管道漏水,保证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在试验管道610的中间拆掉一段,然后用可拆卸短管替代时,可拆卸短管设置于试验管道610中间,可拆卸管道的两端均与试验管道610连通,当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正常运行时,将可拆卸短管拆卸下来,将试验管道610与可拆卸短管连通的两端均用挡板堵住,防止试验管道610漏水。当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需要进行充水试验时,将可拆卸短管安装好,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通过试验管道610和水侧疏水管道向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充水,进行充水试验,使用便捷。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设置于试验管道610,具体可设置于可拆卸短管远离水侧疏水管道的一侧,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正常运行时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关闭,当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发生内漏故障时,处于关闭状态下可能仍存在部分液体流向显示立柱400和疏水箱200,当试验管道610还连接除氧管道510时,来自除氧管道510或疏水泵512的高压水也可能通过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流向显示立柱400和疏水箱200,加剧闪蒸效应,引起发电机组跳闸,可拆卸短管可以避免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发生内漏导致的发电机组跳闸,具体地,可将可拆卸短管拆卸下来,切断试验管道610与水侧疏水管道的流通液体,起到减小闪蒸效应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还包括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2和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4,显示立柱400包括第一显示立柱410和第二显示立柱420,水侧疏水管道包括第一水侧疏水管道324和第二水侧疏水管道344,试验管道610包括主支路、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疏水箱200通过第一水侧疏水管道324连接第一显示立柱410,疏水箱200通过第二水侧疏水管道344连接第二显示立柱420,主支路的一端连接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主支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分支路连接第一水侧疏水管道324,以及通过第二分支路连接第二水侧疏水管道344,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612设置于主支路,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2设置于第一分支路,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4设置于第二分支路。
具体地,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2可以控制试验管道610的液体与第一水侧疏水管道324的液体流通状况,即控制试验管道610的水能否流向疏水箱200和第一显示立柱410,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4可以控制试验管道610的液体与第二水侧疏水管道344的液体流通状况,即控制试验管道610的水能否流向疏水箱200和第二显示立柱420。显示立柱400包括第一显示立柱410和第二显示立柱420,可以提高液位显示的准确性,而且,当其中一个显示立柱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显示立柱获取疏水箱200的液位高度信息,不影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当输水箱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显示立柱可分别连接不同的疏水箱200,显示不同疏水箱200的液位,便于获取信息。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2和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4可以为手动控制的阀门,工作人员可以在需要进行充水试验时打开阀门,充水试验结束后关闭阀门,使用简单,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2和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714也可以为自动控制的阀门,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进行阀门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可以提高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还包括液位控制装置800,液位控制装置800连接疏水箱200。具体地,液位控制装置800用于控制疏水箱200的液位高度,液位控制装置800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结构的液位控制装置800实现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液位控制装置800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输送装置和报警装置,检测装置设置于疏水箱200,输送装置连接疏水箱200,检测装置、输送装置和报警装置均连接控制装置,检测装置检测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接收到的液位值大于预设的液位上限值时发送控制信号至输送装置,使输送装置开始工作,排出疏水箱200内的液体,同时,控制装置还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启动报警,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到疏水箱200内的液位异常情况,提高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液位控制装置80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位控制装置800包括液位变送器和液位开关,液位变送器设置于疏水箱200并与液位开关电连接。液位变送器用于检测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度,并在检测得到的液位高度处于本身检测量程内时发送信号至液位开关,使液位开关打开,排出疏水箱200内的液体,当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度达到整定值时,液位开关停止工作,随后持续进行疏水箱200液位的监测,实现对疏水箱200内液位的实时控制。液位变送器和液位开关的数量并不是唯一的,在本实施例中,液位变送器的数量与液位开关的数量相等,每一个液位变送器对应连接一个液位开关。以液位变送器的数量和液位开关的数量均为三个为例,液位变送器包括正常液位变送器、高液位变送器量程和高高液位变送器,液位开关包括正常液位调节阀、高液位疏水阀和高高液位疏水阀,正常液位变送器量程为-0.47~-0.11m,当检测到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度在此范围内时,控制正常液位调节阀打开排出液体,整定值为-0.3m,当液位达到-0.3m时正常液位调节阀可停止工作。高液位变送器量程为-0.18~+0.18m,当检测到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度在此范围内时,控制高液位疏水阀打开排出液体,整定值为-0.0m,当液位达到-0.0m时高液位疏水阀可停止工作,高高液位变送器量程为+0.12~+0.48m,当检测到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度在此范围内时,控制高高液位疏水阀打开排出液体,整定值为+0.3m,当液位达到+0.3m时正常液位调节阀可停止工作,实现对疏水箱200液位的调节和保护。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为了使凝结水从汽水分离再热器中及时排出,以保证装置的有效和安全运行,每台汽水分离再热器都设计了3个独立的疏水系统,即分离段疏水系统、抽汽再热器疏水系统和新蒸汽再热器疏水系统,疏水箱为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为减少疏水管道,汽水分离再热器分离段的疏水首先进入分离器疏水箱,然后再靠自重排入冷再热与分离段联合疏水箱,最后用疏水泵自该箱抽出,疏水泵正常运行时出口压力约12.5bar.g,打入给水除氧器,此水泵流量由出口自动调节阀按箱内水位进行调节,当水泵故障不能将疏水打往除氧器时,水箱高水位时通过紧急高水位疏水调节阀自动排入凝汽器。此外,还设有紧急高高水位疏水调节阀,当紧急高水位疏水调节阀失灵,疏水箱达到高高水位,此阀就自动排除疏水,以防水位过高进入冷再热管。拆除水侧U形管段的保温棉,使该管段裸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液体在该管段传输过程中降温,从而降低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和立柱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使液位波动小,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此外,请参见图6,将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立柱的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和带负荷试验A柱充水隔离阀总管段截去一小段,代之以可拆卸短管,机组正常运行时,拆除短管,在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侧装上堵板,在带负荷试验A柱充水隔离阀侧也装上堵板。在执行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的水位开关带负荷试验时,拆除两侧堵板,装上短管,以实现试验充水功能。该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不会影响系统原水位调节回路,不改动原系统高高液位保护功能,不会在原系统高高液位保护回路上增加延时,在汽轮发电机组解列过程中,有效减缓了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立柱中介质因闪蒸而引起的波动幅度,保证了带负荷试验充水管线与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的立柱的物理隔离,不影响冷再热和分离器联合疏水箱带负荷试验的正常执行,也减少了因带负荷试验充水管线内漏而引发的汽轮发电机组跳闸,提高了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上述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汽水分离再热器100对接入的高压缸排汽进行除湿和再热后,通过凝结水管道将产生的凝结水输送至疏水箱200存储,避免凝结水影响汽水分离再热器100的工作性能,显示立柱400通过传输装置300连接疏水箱200,显示水柱内的液位可以反映疏水箱200内的液位高低,传输装置300可以将疏水箱200内的液体传输至显示立柱400并对传输的液体进行降温,从而降低疏水箱200和显示立柱400内的液体温度,减小闪蒸幅度,使液位波动小,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次数,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水分离再热器、疏水箱、传输装置和显示立柱,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通过凝结水管道连接所述疏水箱,所述显示立柱通过所述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疏水箱,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用于接入高压缸的排汽,并对排汽进行除湿和加热,所述疏水箱用于通过所述凝结水管道接收所述汽水分离再热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疏水,所述传输装置用于将所述疏水箱内的液体传输至所述显示立柱,并使液体在传输过程中降温,所述显示立柱用于显示所述疏水箱内的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管道,所述疏水箱通过所述传输管道连接所述显示立柱,所述传输管道裸露在空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传输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道包括汽侧传输管道和水侧传输管道,所述显示立柱的汽侧通过所述汽侧传输管道连通所述疏水箱的汽侧,所述显示立柱的水侧通过所述水侧传输管道连通所述疏水箱的水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氧管道、疏水泵和给水除氧器,所述除氧管道连接所述疏水箱和所述给水除氧器,所述疏水泵设置于所述除氧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验管道和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所述试验管道连接所述水侧传输管道和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所述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设置于所述试验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道与所述水侧传输管道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和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所述显示立柱包括第一显示立柱和第二显示立柱,所述水侧疏水管道包括第一水侧疏水管道和第二水侧疏水管道,所述试验管道包括主支路、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
所述疏水箱通过所述第一水侧疏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显示立柱,所述疏水箱通过所述第二水侧疏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显示立柱,所述主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带负荷试验充水装置,所述主支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分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水侧疏水管道,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分支路连接所述第二水侧疏水管道,所述带负荷试验充水总阀设置于所述主支路,所述第一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支路,所述第二立柱带负荷试验充水隔离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支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疏水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液位变送器和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变送器设置于所述疏水箱并与所述液位开关电连接。
CN201910666582.XA 2019-07-23 2019-07-23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Active CN110388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6582.XA CN110388239B (zh) 2019-07-23 2019-07-23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6582.XA CN110388239B (zh) 2019-07-23 2019-07-23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8239A true CN110388239A (zh) 2019-10-29
CN110388239B CN110388239B (zh) 2022-01-04

Family

ID=6828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6582.XA Active CN110388239B (zh) 2019-07-23 2019-07-23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82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832A (zh) * 2020-03-16 2020-09-11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汽轮机、msr、凝汽器联合保养系统及方法
CN112503509A (zh) * 2020-12-01 2021-03-1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03092A (en) * 1923-06-06 1926-10-12 Morden Charles Whitney Condensation-removing means
US4308889A (en) * 1980-04-30 1982-01-05 Lin Jih Shyan Electric conductive type steam trap
JPS582403A (ja) * 1981-06-26 1983-01-08 Hitachi Ltd 汽水分離再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079922A (en) * 1990-11-07 1992-01-1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oisture-separator-reheater drain cooler system
US6279593B1 (en) * 1999-01-15 2001-08-28 Hie Sheppard Electric steam trap system and method of draining condensate
CN202972503U (zh) * 2012-12-03 2013-06-05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采用了外置闭式带压疏水箱的疏水系统
CN203784627U (zh) * 2014-04-24 2014-08-20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疏水箱扩容器
US8820078B1 (en) * 2013-08-06 2014-09-02 Thomas Edward Duffy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fast starting combined cycles
CN108506057A (zh) * 2018-03-01 2018-09-07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除低压缸进汽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US20190170020A1 (en) * 2016-06-23 2019-06-06 Lidao ZHANG Gas turbine an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steam turbine combined circul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03092A (en) * 1923-06-06 1926-10-12 Morden Charles Whitney Condensation-removing means
US4308889A (en) * 1980-04-30 1982-01-05 Lin Jih Shyan Electric conductive type steam trap
JPS582403A (ja) * 1981-06-26 1983-01-08 Hitachi Ltd 汽水分離再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079922A (en) * 1990-11-07 1992-01-1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oisture-separator-reheater drain cooler system
US6279593B1 (en) * 1999-01-15 2001-08-28 Hie Sheppard Electric steam trap system and method of draining condensate
CN202972503U (zh) * 2012-12-03 2013-06-05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采用了外置闭式带压疏水箱的疏水系统
US8820078B1 (en) * 2013-08-06 2014-09-02 Thomas Edward Duffy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fast starting combined cycles
CN203784627U (zh) * 2014-04-24 2014-08-20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疏水箱扩容器
US20190170020A1 (en) * 2016-06-23 2019-06-06 Lidao ZHANG Gas turbine an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steam turbine combined circulation system
CN108506057A (zh) * 2018-03-01 2018-09-07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切除低压缸进汽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萍等: "核电汽轮机MSR疏水及排汽系统设计说明", 《机械工程师》 *
苏鸿等: "汽水分离再热器疏水系统设计", 《应用能源技术》 *
陈娟: "岭澳核电二期工程主蒸汽疏水系统设计", 《电力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832A (zh) * 2020-03-16 2020-09-11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汽轮机、msr、凝汽器联合保养系统及方法
CN112503509A (zh) * 2020-12-01 2021-03-1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疏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8239B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18082A1 (ja) 凝縮器および冷却システムと運転方法
CN110388239A (zh) 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JP2006138744A (ja) 原子炉の冷却装置
US4680091A (en)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vacuum cleaning of oil
CN101346843A (zh) 对燃料电池冷却剂中气体吸入的响应
CN105006257A (zh)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蒸发器二次侧的干燥装置及方法
JP2016109503A5 (zh)
US3506539A (en) Nuclear reactors
RU96283U1 (ru) Система пассивного отвода тепла через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JP2001228280A (ja) 原子炉
CN207250149U (zh) 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109821794A (zh) 冻干机循环清洗设备
CN109555756A (zh) 掘进机及其掘进机冷却系统
KR102476859B1 (ko) 배기열 회수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8271569U (zh) 船用反应堆及其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JP2003240888A (ja) 原子炉格納容器冷却設備
RU2697652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риведения атомной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и в безопас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после экстремаль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JP2004239817A (ja) 格納容器圧力抑制系
CN112908500A (zh) 一种压力容器顶部不可凝结气体的体积控制方法
CN20834799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冷却装置
JPH05172979A (ja) 原子炉格納容器の圧力抑制設備
JP5268110B2 (ja) 太陽熱利用システム
CN210328404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空气水冷设备
CN218384513U (zh) 闭式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CN109585031A (zh) 一种基于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水质管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