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1000B -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1000B CN110381000B CN201810326737.0A CN201810326737A CN110381000B CN 110381000 B CN110381000 B CN 110381000B CN 201810326737 A CN201810326737 A CN 201810326737A CN 110381000 B CN110381000 B CN 1103810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system
- system parameters
- end device
- system parameter
- receiving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本发明中,避免了接收端设备通过盲检的方式查找通信系统参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通信效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5G)的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NR)支持多种通信系统参数(Numerology),通信系统参数可以由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等定义。NR的旁链路(sidelink)上,通信系统参数可以有多种可能性,例如,子载波间隔可以为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等等。
一般的,发送端设备在给接收端设备发送信息时,需要使用通信系统参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旁链路(Sidelink)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相应的,当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传输的信息后,需要使用与发送端设备编码相同的通信系统参数对Sidelink信道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但是,接收端设备并不知道发送端设备所使用的通信系统参数的具体参数值。
现有技术中,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信息后,一般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但是,采用盲检的方式,会大大增加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使得接收端设备解码的复杂度高,因此,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以解决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接收端设备可以从获取到的指示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与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这样,避免了接收端设备通过盲检的方式查找通信系统参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通信效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一中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中,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的速度区间的划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使用“和/或”表示连接对象至少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增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新空口(New Radio,NR)等。
用户侧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用户端、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网络侧设备,用于与用户侧设备通信,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及5G基站(gNB),本发明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gNB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英文缩写注释如下。
旁链路的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系统广播(System Information,SI);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下行控制消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
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
旁链路(Sidelink);
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
循环前缀(Cycle Prefix,CP)。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中文名词对应的英文全称、英文缩写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比如,带宽部分的英文缩写包括但不限于BWP,本实施例只是列举可能的英文全称及英文缩写,不表示对英文全称及英文缩写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可以由接收端设备执行,接收端设备指的是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信息的终端设备。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上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指的是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除了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外,还可以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或者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在上述步骤102中,至少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第一种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第二种方式、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第三种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可以只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或者,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可以只包括第二通信系统参数;或者,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上述步骤102中的Sidelink信道可以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或者,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或者,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则只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只包括第二通信系统参数;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下述将分别详细介绍上述列举的三种确定通信系统参数的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
第一种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来源于发送端设备,也可以是来源于网络侧设备。具体的,若是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则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侧消息中获取上述第一指示信息。
若是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则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获取:
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
从根据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SCI信息进行解码得到的信息中获取。
具体的,根据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SCI信息进行解码后,若是解码后的SCI信息中存在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则从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然后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若是解码后的SCI信息中不存在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根据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进行解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将指示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网络消息中,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因此,接收端设备需要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任意一种:
SI消息、RRC消息以及DCI消息。
上述只是列举了网络消息的三种可能的具体类型,除此之外,网络消息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消息,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网络消息的具体类型的限定。
具体的,若是上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消息为SI消息,则指示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SI消息中,接收端设备需要从接收到的SI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若是指示通信系统参数的信息携带在RRC消息中,接收端设备需要从接收到的RRC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若是指示通信系统参数的信息携带在DCI信息中,接收端设备需要从接收到的DCI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可以是通信系统参数的标识,通过通信系统参数的标识指示通信系统参数。具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标识可以是通信系统参数对应的比特位,可以配置不同的比特位对应不同的通信系统参数。为便于理解,下述将举例进行说明。
例如,上述通信系统参数为SCS,可以配置比特位1表示SCS为15kHz,配置比特位0表示SCS为30kHz。在该种情况下,若是接收端设备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比特位为0,则可以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为30kHz,若是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比特位为1,则可以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为15kHz。
另外,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通过Sidelink信道传输信息时,既可以在低频段上传输信息,也可以在高频段上传输信息。例如,在低频段下,Sidelink信道的SCS可以为15kHz和30kHz,而在高频段上,Sidelink信道的SCS可以为60kHz和120kHz。例如,针对Sidelink信道的SCS,在低频段上,可以配置0表示SCS为15kHz,配置1表示SCS为30kHz;在高频段上,可以配置0表示SCS为60kHz,可以配置1表示SCS为120kHz。这样,当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后,若判断出该信息是在低频段上传输的,且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比特位为0,则可以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为15kHz,这时,可以使用15kHz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指示信息是由网络侧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因此,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各个比特位所表示的SCS也是由网络侧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配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则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则按照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时,第一指示信息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即可;
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则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则按照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时,第一指示信息的获取方式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即可;
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则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既需要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还需要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在该种情况下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获取方式至少包括如下几种:
第一、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均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
为便于理解,下述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网络侧设备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检测影响通信系统参数的各个影响因素,并根据检测到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并在当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将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网络消息中,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网络消息。当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后,从该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然后,接收端设备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是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则在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两个比特位,第一个比特位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第二个比特位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或者,还可以是两个比特位一起共同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例如,针对SCS,在低频段上,可以配置00表示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的SCS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的SCS均为15kHz;可以配置01表示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的SCS为15kHz,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的SCS为30kHz等等;在高频段上,可以配置00表示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的SCS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的SCS均为60kHz,可以配置01表示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的SCS为60kHz,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的SCS为120kHz等等。当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的信息后,若判断出该信息是在低频段上传输时,且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比特位为01,则可以确定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的SCS为15kHz,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的SCS为30kHz,然后使用15kHz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使用30kHz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当然,在上述只是列举了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的一种具体配置方式,在该种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配置方式还可以是其它形式,并不局限于此。
第二,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从根据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SCI信息进行解码后的信息中获取。
为便于理解,下述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网络侧设备将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网络消息中,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该网络消息;发送端设备将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SCI消息中,然后通过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后,从该网络消息中获取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然后,接收端设备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由于在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有SCI信息,因此,在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也对SCI信息进行了解码,从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然后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并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SCI信息中可能携带有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也可能没有携带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若是解码后的SCI信息中不存在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这时,接收端设备直接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为便于理解,下述将举例进行说明。
当发送端设备的通信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网络侧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SCI信息。如,针对SCS,当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信息在低频段上传输时,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0表示的SCS为15kHz,配置1表示的SCS为30kHz;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信息在高频段上传输时,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0表示的SCS为60kHz,可以配置1表示的SCS为120kHz。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信息在低频段上传输时,发送端设备可以配置0表示的SCS为15kHz,配置1表示的SCS为30kHz;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信息在高频段上传输时,网络侧设备可以配置0表示的SCS为60kHz,可以配置1表示的SCS为120kHz。
这样,在接收端设备接收到发送端设备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的信息后,若是判断出该信息是在低频段上传输,且从网络消息中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比特位为0,则接收端设备用使用15kHz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然后从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SCI信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若是从SCI信息中获取到了第一指示信息,且该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比特位为1,则接收端设备使用30kHz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若是,在上述SCI信息中没有获取到第一指示信息,这时,则接收端设备使用15kHz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SCI信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不在SCI信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若是不在SCI信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然后接收端设备直接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这样可以减少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传输的信息的信息量,从而可以节省资源。
第二种方式,接收端设备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各个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各个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在该种方式中,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可以有多种具体实现方式,下述将详细介绍其中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和步骤(2):
步骤(1)、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步骤(2)、根据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当确定出Sidelink信道的SCS后,可以根据Sidelink信道的SCS确定出Sidelink信道的CP。
其中,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其中,上述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包括如下两种情况:发送端设备相对接收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以及,接收端设备相对发送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影响因素可以为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其中,上述业务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值、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业务占用的带宽;
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RSRP值、SINR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业务相关参数可以包括业务的优先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值、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以及业务占用的带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同样的,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可以包括频偏值、RSRP值和SINR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为便于理解,下述将分别介绍根据各个影响因素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具体过程。
若是上述影响因素为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可以确定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可能的取值范围,并将取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然后建立每个区间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记为V。具体的,当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在变化时,尤其是在两个区间的临界点附近变化时,为了防止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在临界点附近频繁切换,从而导致对应的带宽部分频繁切换,从而增加接收端设备工作的复杂度和功耗的情况的发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区间之间设置缓冲间隔,具体的,可以将该缓冲间隔记为θ。这样,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划分的多个区间可以为[V1,V2]、[V2+θ,V3]、[V3+θ,V4]…[VN+θ,VN+1],相应的,[V1,V2]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V2+θ,V3]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N+1-BWPM,[V3+θ,V4]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M+1-BWPK,[VN+θ,VN+1]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X-BWPY,当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大于VN+1时,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对应的带宽部分为仍为BWPX-BWPY。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位于区间[V2+θ,V3]时,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为BWPN+1-BWPM;当检测到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位于区间[V3+θ,V4]时,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关系可以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为BWPM+1-BWPK。
其中,上述出现的符号N、M、K、X和Y均为正整数。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将结合图2所示的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的划分区间示意图为例,介绍如何根据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检测到的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在图2中,当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在V2附近不断变化时,若是检测到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小于V2+θ,则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仍然为区间[V1,V2]对应的带宽部分,若是检测到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大于V2+θ时,则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则为区间[V2+θ,V3]对应的带宽部分。例如,若是区间[V1,V2]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1,区间[V2+θ,V3]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20,若是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已经超过V2,但是小于V2+θ,则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为BWP1,若是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大于V2+θ,则发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为BWP20。
当然,在图2中只是画出了[V1,V2]、[V2+θ,V3]两个区间,但是实际划分的区间的个数可以为其他数值,并不局限于此,图2只是示例性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速度区间上设置的缓冲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介绍的是如何根据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以及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针对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相对接收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以及接收端设备相对发送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的情况,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接收端设备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可以将业务优先级划分为P1,P2,P3,……,PN个优先等级,上述N个优先等级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分别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其中,上述N、M、V、W以及Q的取值均为正整数。当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等级后,则根据优先等级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优先等级对应的带宽部分,将确定出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接收端设备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业务延时要求,将业务可能出现的延时要求的取值范围划分为如下区间[t0-t1],[t1-t2],[t2-t3],…,[tn-tn+1],上述各个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当业务的延时要求的取值高于tn+1时,将该业务的延时要求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其中,上述N、M、V、W、Q、X及Y的取值均为正整数。若是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延时要求为T,确定该延时要求T所在的延时要求区间,然后将该延时要求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接收端设备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业务可靠性,一般的,业务可靠性指的是业务要求误码率或者误块率,可以将业务要求的误码率或者误块率划分为如下多个区间:低于B1、[B1,B2]、[B2,B3,]、…、[BN-1,BN],上述各个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K,BWPK+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当业务的误码率或者误块率高于BN时,则将该误码率或者误块率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其中,上述N、M、V、W、Q、X及Y的取值均为正整数。若是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业务要求误码率或者误块率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误码率或者误块率所在的区间,然后将该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接收端设备正在处理的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可以将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可能的取值范围划分为如下多个区间:[T0-T1],[T1-T2],[T2-T3],…,[Tn-Tn+1],上述各个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若是业务的吞吐量需求高于Tn+1,则将该吞吐量需求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其中,上述N、M、V、W、Q、X及Y的取值均为正整数。若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吞吐量需求为T,则首先确定T所对应的区间,然后将该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接收端设备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业务占用带宽,可以将业务占用带宽的可能取值范围划分为如下多个区间:[B0-B1],[B1-B2],[B2-B3],…,[Bn-Bn+1],上述各个带宽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若是业务占用的带宽高于Bn+1时,则将该带宽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其中,上述N、M、V、W、Q、X及Y的取值均为正整数。当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占用的带宽后,确定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占用的带宽对应的区间,将该带宽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Sidelink信道的RSRP值,可将Sidelink信道的RSRP值的可能取值范围划分为如下多个区间:[R0-R1],[R1-R2],[R2-R3],…,[Rn-Rn+1],上述多个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若是Sidelink信道的RSRP值高于Rn+1,则将该RSRP值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其中,上述N、M、V、W、Q、X及Y的取值均为正整数。当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Sidelink信道的RSRP值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RSRP值对应的RSRP区间,将该RSRP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Sidelink信道的SINR值,可将Sidelink信道的SINR值的可能取值范围划分为如下多个区间:[S0-S1],[S1-S2],[S2-S3],…,[Sn-Sn+1],上述各个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当前Sidelink信道的SINR值高于Sn+1时,则将该SINR值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其中,上述N、M、V、W、Q、X及Y的取值均为正整数。当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Sidelink信道的SINR值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SINR值对应的SINR区间,将该SINR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若是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为Sidelink信道的频偏值F,可将Sidelink信道的频偏值的可能取值范围划分为如下多个频偏值区间:[F0-F1],[F1-F2],[F2-F3],…,[Fn-Fn+1],上述各个频偏值区间依次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N,BWPN+1-BWPM,BWPM+1-BWPV,…,BWPW-BWPQ。另外,若是Sidelink信道的频偏值高于Fn+1,则将该频偏值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BWPX-BWPY。当接收端设备检测到Sidelink信道的频偏值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频偏值对应的频偏值区间,将该频偏值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上述列举了根据各个影响因素,以及该影响因素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具体实现过程。当通过上述过程确定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后,执行上述步骤(2),根据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
为便于理解,下述将以根据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为例,介绍上述Sidelink信道的SCS的确定过程。
例如,针对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速度区间[0,5]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15kHz,速度区间[5+3,2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15kHz;速度区间[20+5,5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16-BWP30,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30kHz;速度区间[50+10,9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31-BWP4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可以为60kHz;速度区间[90+15,15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46-BWP60,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可以为60kHz;其中,上述各个速度区间中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的单位均km/h。当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大于150km/h时,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1-BWP7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可以为120kHz。
当接收端设备需要确定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时,首先检测发送端设备当前的绝对移动速度;然后,确定发送端设备当前的绝对移动速度所在的速度区间;然后将该速度区间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最后,将该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SCS。
例如,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前检测到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为10km/h,则发送端设备当前的绝对移动速度落在速度区间[5+3,20]内,而速度区间[5+3,2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因此,可以确定出在该种情况下,Sidelink信道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而带宽部分BWP6-BWP15所使用的SCS为15kHz,因此,可以确定出Sidelink信道的SCS为15kHz。
上述则详细介绍了通过一种影响因素确定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具体实现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两种或者多种影响因素相结合确定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例如,可以根据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以及接收端设备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等级两种影响因素一起确定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或者,还可以根据接收端设备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等级以及业务的延时要求两个影响因素确定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两种或者多种影响因素相结合,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影响因素的组合形式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根据两种或者多种影响因素相结合的方式确定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则在上述步骤(1)中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过程,可以将相结合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考虑在内。尤其是,在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应的带宽部分不相同时,则将权重较大的影响因素对应的带宽部分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为便于理解,下述将以根据接收端设备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以及业务的延时要求两个影响因素相结合为例,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两个影响因素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假设业务的优先等级的权重为A,业务的延时要求的权重为B。
例如,针对业务的优先级而言,业务优先级P1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15kHz;业务优先级P2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15kHz;业务优先级P3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16-BWP30,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30kHz;
针对业务的延时要求而言,延时要求区间[0,1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16-BWP30,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30kHz;延时要求区间[10,3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15kHz;延时要求区间[30,10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0-BWP5,该带宽部分所使用的SCS为15kHz;其中,此处延时要求区间中各个延时要求的单位为毫秒。
假设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其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级为P3,业务的延时要求要求位于区间[0,10]内,上述两种影响因素所对应的带宽部分均为BWP16-BWP30,这时,可以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则为BWP16-BWP30;但是,假设接收端设备检测到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优先级为P2,业务的延时要求位于区间[0,10]内,针对业务的优先级而言,P2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针对业务的延时要求而言,区间[0,10]对应的带宽部分为BWP16-BWP30,两种影响因素对应的带宽部分不相同,这时,则需要根据两种影响因素分别对应的权重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若是业务的优先级的权重A大于或等于业务的延时要求的权重B,则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为BWP6-BWP15,将带宽部分BWP6-BWP15所使用的SCS15kHz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SCS;若是业务的优先级的权重A小于业务的延时要求的权重,则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为BWP16-BWP30,将带宽部分BWP16-BWP30所使用的SCS30kHz确定为Sidelink信道的SCS。
上述具体介绍了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的具体实现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建立各个影响因素与SCS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接收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影响因素,以及上述映射关系确定SCS。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只是介绍了确定通信系统参数的两种具体实现过程,而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第三种方式,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上述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时,对应的,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因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或者,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具体的,在该种方式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获取方法,至少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根据接收端设备当前检测到的影响因素,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第二,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根据接收端设备当前检测到的影响因素,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第三,根据接收端设备当前检测到的影响因素,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接收到的发送端设备通过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SCI消息进行解码,从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然后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中,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这样,避免了接收端设备通过盲检的方式查找通信系统参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通信效能。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再重复。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2,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
具体的,在步骤302中,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2和步骤3:
步骤1、获取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
步骤2、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与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步骤3、根据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按照设定周期或者随机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具体的,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其中,上述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包括如下两种情况:发送端设备相对接收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相对发送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业务占用的带宽;
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RSRP值、SINR值。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的相关参数可以包括业务的优先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以及业务占用的带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可以包括频偏值、RSRP值以及SINR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由于在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介绍如何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确定通信系统参数的具体过程。
另外,在上述步骤302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除了Sidelink信道的SCS外,还可以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或者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idelink信道可以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或者,可以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或者同时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只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只包括第二通信系统参数;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304,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系统参数;该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具体的,在步骤304中,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网络消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SI消息、RRC消息,或DCI消息。
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SI消息中发送给接收端设备、或者可以携带在RRC消息中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还或者,可以携带在DCI消息中发送给接收端设备。
当然,上述只是列举了三种网络消息的具体类型,网络消息的类型还可以是其他消息类型,上述只是示例性说明,网络消息的具体类型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至少包括如下几种情形,下述将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图4所示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2,网络侧设备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
步骤404,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述参数值,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406,网路侧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408,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网路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后,从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410,接收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当接收端设备确定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后,则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第三种流程示意图,图5所示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2,网络侧设备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
步骤504,网络侧设备根据影响因素的参数值,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506,网络侧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508,接收端设备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
步骤510,接收端设备根据影响因素的参数值,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512,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后,从该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514,接收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执行步骤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存在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上述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顺序进行限定。
当接收端设备确定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后,则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是接收端设备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根据从网络消息中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重复。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可以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并将指示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避免了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了通信效能。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该发送端设备指的是通过Sidelink信道发送信息的终端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详细描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实施例不再重复。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图6所示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2,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该通信系统参数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其中,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
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除了Sidelink信道的SCS外,还可以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或者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步骤602中确定通信系统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第二、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第三、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以及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具体的,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上述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网络消息可以是SI消息、RRC消息、DCI消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网络侧设备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检测通信系统的各个影响因素,根据检测到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然后将指示该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信息携带在SI消息、或者RRC消息或者DCI消息中发送给发送端设备。
上述只是列举了网络消息的三种可能的具体类型,除此之外,网络消息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消息,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网络消息的具体类型的限定。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602中,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2和步骤3;
步骤1、获取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
步骤2、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与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步骤3、根据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按照设定周期或者随机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值,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发送端设备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后,根据该通信系统参数通过Sidelink信道向接收端设备发送信息。
具体的,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其中,上述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包括如下两种情况:发送端设备相对接收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以及,接收端设备相对发送端设备的相对移动速度。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系统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业务占用的带宽;
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RSRP值、SINR值。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的相关参数可以包括业务的优先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以及业务占用的带宽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可以包括频偏值、RSRP值以及SINR值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由于在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介绍如何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确定通信系统参数的具体过程。
步骤604,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系统参数,该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具体的,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对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只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只包括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相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只包括第二通信系统参数;若是上述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相应的,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Sidelink信道包括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则在该种情况下,上述步骤602中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具体确定过程至少包括如下四种情形:
情形A、网络侧设备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发送端设备从接收到的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情形B、发送端设备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参数值,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值,以及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情形C、网络侧设备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发送端设备从接收到的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另外,发送端设备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参数值,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值,以及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情形D、网络侧设备向发送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二指示信息,发送端设备从接收到的网络消息中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另外,发送端设备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检测通信系统参数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参数值,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值,以及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604中,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SCI信息,该SCI信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CI信息通过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因此,当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发送端设备发送的SCI信息后,需要先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然后从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接收端设备需要先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可以由接收端设备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也可以根据从网络侧设备获取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下述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共同执行,图7所示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2,发送端设备获取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值;
步骤704,发送端设备根据上述参数值,以及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其中,上述步骤704中确定的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706,发送端设备通过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向接收端设备发送SCI信息,该信息中携带有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708,接收端设备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710,接收端设备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接收到的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SCI信息进行解码。
步骤712,接收端设备从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714,接收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当接收端设备确定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后,则使用第二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网络侧设备、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共同执行,图8所示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2,网络侧设备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在步骤802中,网络侧设备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804,网络侧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有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806,发送端设备确定通信系统参数。
其中,在步骤806中,发送端设备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且发送端设备确定的通信系统参数包括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步骤810,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SCI信息,该SCI信息中携带有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在步骤810中,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SCI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设备。
步骤812,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网路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后,从该网络消息中获取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814,接收端设备使用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接收到的SCI信息进行解码。
步骤816,接收端设备从上述解码后的SCI信息中获取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818,接收端设备根据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网络消息,以及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SCI信息,两者可以是同步执行,也可以具有先后顺序,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上述两个过程的执行先后顺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可以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并将指示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避免了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了通信效能。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图9所示的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或者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可选地,若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相应的,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上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若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上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获取:
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
从根据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旁链路的控制信息SCI进行解码得到的信息中获取。
可选地,上述网络消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
SI消息、RRC消息,或DCI消息。
可选地,上述第一确定模块901,具体用于:
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根据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Sidelink信道的SCS。
可选地,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可选地,上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业务的延时要求、业务的可靠性值、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业务占用的带宽;
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RSRP值、SINR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这样,避免了接收端设备通过盲检的方式查找通信系统参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通信效能。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图10所示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001,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
第一发送模块1002,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系统参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或者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二确定模块1001,具体用于:
获取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与上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根据上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述Sidelink信道的SCS。
可选地,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上述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可选地,上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上述业务的延时要求、上述业务的可靠性值、上述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上述业务占用的带宽;
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RSRP值、SINR值。
可选地,上述第一发送模块1002,具体用于: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该网络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网络消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SI消息、RRC消息,或DC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并将指示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避免了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了通信效能。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的模块组成示意图,图11所示的发送端设备,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1101,用于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该通信系统参数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
第二发送模块1102,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通信系统参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上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Sidelink信道的CP或者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二发送模块1102,具体用于: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旁链路的控制信息SCI,该SCI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三确定模块1101,具体用于:
获取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与上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根据上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述Sidelink信道的SCS。
可选地,上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上述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可选地,上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业务的优先级等级、上述业务的延时要求、上述业务的可靠性值、上述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上述业务占用的带宽;
上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RSRP值、SINR值。
可选地,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上述第二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并将指示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避免了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了通信效能。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确定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
图1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接收端设备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204和用户接口1203。接收端设备12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2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2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05。
其中,用户接口12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2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 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2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2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2021和应用程序12022。
其中,操作系统12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2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2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设备1200还包括: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1、存储在存储器上1202并可在处理器12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2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上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01中,或者由处理器1201实现。处理器12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1读取存储器12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2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这样,避免了接收端设备通过盲检的方式查找通信系统参数,从而可以降低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通信效能。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
图1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收发机1302、存储器1303、用户接口1304和总线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13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303上并可在处理器13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通信系统参数,上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上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在图1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3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侧设备,用户接口13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3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3可以存储处理器1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并将指示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避免了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了通信效能。
网络侧设备13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并到达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发送端设备1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404和用户接口1403。发送端设备1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4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4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4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4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405。
其中,用户接口14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4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4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4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4021和应用程序14022。
其中,操作系统14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4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4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1400还包括:存储器1402、处理器1401、存储在存储器上1402并可在处理器1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上述通信系统参数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SCS;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401中,或者由处理器1401实现。处理器14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4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402,处理器1401读取存储器14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4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通信系统参数,并将指示Sidelink信道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接收端设备,这样,接收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对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通信系统参数。避免了通过盲检的方式确定通信系统参数,降低了接收端设备的工作量以及解码的复杂度,提高了通信效能。
发送端设备14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参数确定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旁链路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循环前缀CP或者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参数;
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获取:
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
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对所述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旁链路的控制信息SCI进行解码得到的信息中获取。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消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
系统广播SI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下行控制消息DCI。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步骤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参数:
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根据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所述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Sidelink信道的SCS。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所述接收端设备当前正在处理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业务的优先级等级、所述业务的延时要求、所述业务的可靠性值、所述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所述业务占用的带宽;
所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值。
10.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循环前缀CP或者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
根据所述影响因素与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根据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所述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Sidelink信道的SCS。
14.如权利要求10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所述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业务的优先级等级、所述业务的延时要求、所述业务的可靠性值、所述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所述业务占用的带宽;
所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值。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网络消息,所述网络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消息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系统广播SI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下行控制消息DCI。
17.一种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还包括:所述Sidelink信道的循环前缀CP或者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对物理旁链路控制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一通信系统参数;和/或,对物理旁链路数据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的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设备发送旁链路的控制信息SCI,所述SCI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参数。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
根据所述影响因素与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
根据所述Sidelink信道的带宽部分与所述SCS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Sidelink信道的SCS。
22.如权利要求17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发送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接收端设备的绝对移动速度、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移动速度、所述Sidelink信道当前传输的业务的相关参数以及所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业务的优先级等级、所述业务的延时要求、所述业务的可靠性值、所述业务的吞吐量需求值、所述业务占用的带宽;
所述Sidelink信道状态测量值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频偏值、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值。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25.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26.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27.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通信系统参数;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根据获取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和/或,根据通信系统参数的影响因素与通信系统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参数包括Sidelink信道的子载波间隔SCS;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系统参数,所述通信系统参数用于接收端设备对所述Sidelink信道上承载的信息进行解码。
28.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29.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
30.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参数的指示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6737.0A CN110381000B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
PCT/CN2019/081895 WO2019196828A1 (zh) | 2018-04-12 | 2019-04-09 |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
US17/035,731 US11349602B2 (en) | 2018-04-12 | 2020-09-29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d indicat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rameter |
US17/730,132 US11777644B2 (en) | 2018-04-12 | 2022-04-26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d indicating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ramet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6737.0A CN110381000B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1000A CN110381000A (zh) | 2019-10-25 |
CN110381000B true CN110381000B (zh) | 2020-07-28 |
Family
ID=6816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26737.0A Active CN110381000B (zh) | 2018-04-12 | 2018-04-12 |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349602B2 (zh) |
CN (1) | CN110381000B (zh) |
WO (1) | WO201919682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767049C1 (ru) | 2018-08-03 | 2022-03-16 | Бейдзин Сяоми Мобайл Софтвэр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набора параметров |
KR102539350B1 (ko) * | 2018-08-09 | 2023-06-07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사이드 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단말 |
US11412484B2 (en) * | 2019-05-24 | 2022-08-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cross frequency bands |
US20210410013A1 (en) * | 2020-06-26 | 2021-12-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dication of operating configuration prioritie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744A (zh) * | 2007-05-02 | 2008-11-05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用于建立参数化无线通信信道的方法 |
CN106376050A (zh) * | 2016-09-30 | 2017-02-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reference numerology的子载波间隔的设置/确定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
WO2017026477A1 (ja) * | 2015-08-13 | 2017-02-1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信号送信方法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
CN107734548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V2x通信的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7852758A (zh) * | 2015-08-13 | 2018-03-2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5301066B2 (en) * | 2014-08-06 | 2019-02-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8353054B (zh) * | 2015-10-29 | 2021-07-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多物理结构体系的系统和方法 |
CN109076360B (zh) * | 2016-03-31 | 2022-05-24 |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 使用位置信息来触发传输 |
WO2017188803A2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frame structure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255950A1 (en) * | 2016-06-06 | 2017-12-13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n d2d relay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26566B2 (en) * | 2016-08-08 | 2019-06-18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numerology |
-
2018
- 2018-04-12 CN CN201810326737.0A patent/CN110381000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09 WO PCT/CN2019/081895 patent/WO201919682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
- 2020-09-29 US US17/035,731 patent/US11349602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4-26 US US17/730,132 patent/US1177764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9744A (zh) * | 2007-05-02 | 2008-11-05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用于建立参数化无线通信信道的方法 |
WO2017026477A1 (ja) * | 2015-08-13 | 2017-02-1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装置、信号送信方法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
CN107852758A (zh) * | 2015-08-13 | 2018-03-2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方法 |
CN107734548A (zh) * | 2016-08-11 | 2018-0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V2x通信的信道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6376050A (zh) * | 2016-09-30 | 2017-02-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reference numerology的子载波间隔的设置/确定方法、装置、基站和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255661A1 (en) | 2022-08-11 |
CN110381000A (zh) | 2019-10-25 |
US11349602B2 (en) | 2022-05-31 |
WO2019196828A1 (zh) | 2019-10-17 |
US20210013997A1 (en) | 2021-01-14 |
US11777644B2 (en) | 2023-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86668B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10381000B (zh) | 通信系统参数的确定、指示方法及设备 | |
CN109152052B (zh) |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234148B (zh) |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09152009B (zh)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5209463B (zh) | 信息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EP2815604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WO2017206730A1 (zh) | 一种下行干扰管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WO2020164151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9803282B (zh) | 测量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15077987A1 (zh) | 传输模式的选择、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
WO2018228579A1 (zh) |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及装置 | |
JP2023521881A (ja) | ビームレポートの伝送方法、移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 |
CN114467326B (zh)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
CN105474736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151875B (zh) | 用于测量信道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
EP3550761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271624A (zh) |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10904867B2 (en) | Uplink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867048B (zh) |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JP7250128B2 (ja) |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3037429B (zh)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3630876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4071406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EP3614703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