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7245B -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7245B
CN110377245B CN201910642511.6A CN201910642511A CN110377245B CN 110377245 B CN110377245 B CN 110377245B CN 201910642511 A CN201910642511 A CN 201910642511A CN 110377245 B CN110377245 B CN 110377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inting
linked list
label
prim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25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7245A (zh
Inventor
尤广滨
梅�明
黄中琨
陈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da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25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7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7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7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7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7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Direct printing, e.g. sending document file, using memory stick, printing from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变标签打印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该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第一处理器接收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并生成打印标签;采用第二处理器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本发明利用第一处理器生成打印标签,并将打印标签传输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获取图元链表生成可变标签进行打印,可实现可变标签的实时生成,不仅提升了打印速度,而且被打印后的可变标签数据可以被内存释放,大大降低了存储器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数码印刷行业中有各种个性化定制需求,例如食品、农产品及药物生产领域的包装需要打印上可追溯来源的标签,可变标签的打印设备则应运而生。
发明专利CN104108247A公开了一种标签自动打印系统,该技术方案在打印过程中,每打印一次标签就需要在数据库中读取一次数据;由于标签都是批量打印的,如果所有的标签数据都存储在数据库中,那么数据库就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导致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较高。同时,现有的打印设备需要通过个人电脑生成打印标签数据,打印设备是连机进行打印的,其无法在脱机的状态下动态生成标签数据。
同时,由于系统无法自动生成可变标签,因此,整个标签打印过程需要依赖连接个人电脑,无法实现在脱机状态下进行标签打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标签打印方法需要很大存储空间的数据库,导致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S3、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S4、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S5、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
S6、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1;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3由第一处理器完成,上述步骤S4至S6由第二处理器完成。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包括以下步骤:
S31、生成下一个标签变量;
S32、根据所述下一个标签变量生成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中各图元的图元数据;
S33、将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中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存入图元链表。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包括以下步骤:
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53、请求分配第一内存区;
S54、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内存区内;
S55、根据第一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包括以下步骤:
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53′、遍历图像链表,根据各图像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S54′、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S55′、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
S56′、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3′中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包括以下步骤:
S531′、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532′、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根据下一个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下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533′、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若是则进入步骤S534′,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532′;
S534′、计算第一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5′中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包括以下步骤:
S551′、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552′、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根据下一个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下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553′、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若是则进入步骤S554′,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552′;
S554′、将第二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的数据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4′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最大图像尺寸是否超过规定尺寸,若是,则报错;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54′。
此外,为解决现有的打印设备无法在脱机状态下动态生成标签数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对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优选方案,具体是所述第一处理器采用ARM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为FPGA。
一种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
打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模板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打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所述第二处理器包括:
图元链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当前打印份数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标签生成模块;若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指令接收模块。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打印标签生成模块包括:
标签变量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下一个标签变量;
图元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个标签变量生成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中各图元的图元数据;
图元链表存储模块,将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中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存入图元链表。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打印模块包括:
图元数据解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图像存储模块,用于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第一内存区创建模块,用于请求分配第一内存区;
第一图像存储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内存区内;
打印位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打印模块包括:
图元数据解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图像存储模块,用于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根据每个图像的位置和尺寸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第二内存区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最大图像存储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
打印位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平面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第一图像置入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的图元数据,根据该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计算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计算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触发计算模块;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一图像置入模块。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最大图像存储模块包括:
第二平面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第二图像置入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的图像,根据该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将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一存储模块;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二图像置入模块。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打印模块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与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连接并接收最大图像尺寸,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最大图像尺寸是否超过规定尺寸,若最大图像尺寸超过规定尺寸,则报错;若最大图像尺寸未超过规定尺寸,触发第二内存区创建模块。
作为上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器为ARM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为FPGA。
一种打印设备,该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分别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指令和第二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种方法中的步骤S1至S3,当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种方法中的步骤S4至S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利用第一处理器生成打印标签,并将打印标签传输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获取图元链表生成可变标签进行打印,由于可变标签是实时生成的,不仅提升了打印速度,而且被打印后的可变标签数据可以被内存释放,大大降低了存储器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同时,本发明中两个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打印任务,大大提高了打印效率;
本发明中采用ARM+FPGA的架构,如此ARM处理器生成一个标签,FPGA打印输出一个标签,整个标签打印过程不需要连接个人电脑,从而实现了标签的脱机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组合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组合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组合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组合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中各功能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打印设备的各存储器与各处理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位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变浮雕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预设的打印组合模板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种组合模版为条形码+数字的组合模板,条形码位于数字的上方,其组合模板序号为001,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种组合模版生成可变标签,与该可变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为条形码图元数据,第二个图元数据为数字图元数据。
第二种组合模版为二维码+数字的组合模板,二维码位于数字的上方,其组合模板序号为002,如图2所示;根据第二种组合模版生成可变标签,与该可变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为二维码图元数据,第二个图元数据为数字图元数据。
其中,数字是通过自动生成,数字的变化规则是从000000001至999999999,数字每次的递增量为1;条形码或二维码是根据数字生成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与当前数字一一对应。
第三种组合模版为条形码+日期的组合模板,条形码位于日期的下方,其组合模板序号为003,如图3所示;根据第三种组合模版生成可变标签,与该可变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为条形码图元数据,第二个图元数据为日期图元数据。
第四种组合模版为二维码+日期的组合模板,二维码位于日期的下方,其组合模板序号为004,如图4所示;根据第三种组合模版生成可变标签,与该可变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为二维码图元数据,第二个图元数据为日期图元数据。
第三种组合模版、第四种组合模版中日期选用系统当前日期,系统当前日期精确到秒钟,条形码或二维码是根据日期生成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与当前日期一一对应。
实施方式1: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公开了一种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S3、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S4、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S5、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
S6、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1;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3由第一处理器完成,上述步骤S4至S6由第二处理器完成。
所述步骤S5中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包括以下步骤:
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图元链表由一系列结点组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解析各图元的图像的步骤为:访问图元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将第一个节点中的图元解析为图像,并根据第一节点中的指针访问第二个节点,将第二个节点中的图元解析为图像,并根据第二节点中的指针访问第三个节点……如此循环将最后一个节点中的图元解析为图像,后结束);
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53、请求分配第一内存区,第一内存为按照预设存储容量向系统存储器请求分配的内存空间;
S54、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内存区中(图像链表由一系列结点组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图像内的步骤为:访问图像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将第一个节点中的数据映射至第一内存区中,并根据第一节点中的指针访问第二个节点,将第二个节点中的数据映射至第一内存区中,并根据第二节点中的指针访问第三个节点……如此循环将最后一个节点中的数据映射至第一图像内,后结束);
S55、根据第一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
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利用本发明利用第一处理器生成打印标签,并将打印标签传输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获取图元链表生成可变标签进行打印,由于可变标签是实时生成的,不仅提升了打印速度,而且被打印后的可变标签数据可以被内存释放,大大降低了存储器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而本发明中两个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打印任务(第一处理器生成打印标签的同时第二处理器将打印标签处理为打印位图进行打印),从而提高了打印效率。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打印指令,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即组合模板序号)和打印份数指令(即打印份数);用户输入的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为004,打印份数指令为100份;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004选择预先设定的第四种组合模板;
S3、按第四种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标签,当前打印份数对应的标签为第一个标签,将系统当前日期(2015年12月10日17时28分0秒)作为标签变量,第一个标签包括两个图元数据,其中一个是按照系统当前日期生成日期文本图元数据(该日期文本图元数据对应的文字内容为2015年12月10日17时28分0秒),另一个是根据系统当前日期生成二维码图元数据(与该二维码图元数据对应的文字内容为2015年12月10日17时28分0秒);
S4、将日期文本图元数据和二维码图元数据存入图元链表,即该图元链表与第一个标签;
S5、获取与第一个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并获取打印份数指令;
S6、遍历该图元链表,根据日期文本图元数据解析出日期文本图像(日期文本图像的文字内容为2015年12月10日17时28分0秒),根据二维码图元数解析出二维码图像(二维码图像对应的文字内容为2015年12月10日17时28分0秒)。
S7、将日期文本图像和二维码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8、遍历图像链表,根据日期文本图像和二维码图像的位置和尺寸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S9、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也可以叫最大图像存储内存区),由于第二内存区是根据最大图像尺寸所需要的存储容量向系统存储器请求分配的内存空间,则第二内存区不会占据系统存储器内多余的内存空间;
S10、遍历图像链表,将日期文本图像和二维码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中;
S11、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S12、根据打印位图打印标签;
S13、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当前打印份数为第一份,其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打印份数100份,返回步骤S3。
按步骤S3-S13循环打印100次后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打印份数,此时返回步骤S1。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4由ARM处理器(如单片机)完成;上述步骤S5至S13由FPGA完成。
上述步骤S8中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包括以下步骤:
S81、访问图像链表中的二维码图像,以二维码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将二维码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82、访问图像链表中的日期文本图像,根据日期文本图像与二维码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日期文本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83、计算第一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图像链表由一系列结点组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的步骤为:访问图像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将第一个节点中的二维码图像数据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中,并根据第一节点中的指针访问第二个节点,将第二个节点中的日期文本数据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中)
上述步骤S10中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访问图像链表中二维码图元数据,以二维码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将二维码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102、访问图像链表中日期图元数据,根据日期文本图像与二维码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日期文本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103、将第二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的数据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现有的打印设备中ARM处理器常常做为系统的主控单元,与打印设备中的传感器、电机、设备接口连接,实现各个零部件协同工作。但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ARM处理器用于完成步骤S1至S3,即本发明创新性将ARM处理器用作自动生成标签,整个标签打印过程不需要连接个人电脑,从而实现了标签的脱机打印。而步骤S4至S6由FPGA完成,将生成的标签通过FPGA实现打印输出,本发明中采用ARM+FPGA的架构,如此ARM处理器生成一个标签,FPGA打印输出一个标签,被打印的标签被内存释放,大大降低了数据库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打印指令,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用户输入的组合模板序号为001,打印份数为200份;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001选择预先设定的第一种组合模板;
S3、按第四种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标签,当前打印份数对应的标签为第一个标签,生成数字“000000001”作为第一个标签的标签变量。第一个标签包括两个图元数据,其中一个是按照数字“000000001”生成数字文本图元数据(该数字文本图元数据对应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另一个是根据数字“000000001”生成条形码图元数据(与该条形码图元数据对应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
S4、将数字文本图元数据和条形码图元数据存入图元链表,即该图元链表与第一个标签;
S5、获取与第一个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S6、遍历该图元链表,根据数字文本图元数据解析出数字文本图像(数字文本图像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根据条形码图元数解析出条形码图像(条形码图像对应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
S7、将数字文本图像和条形码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8、遍历图像链表,根据数字文本图像和条形码图像的位置和尺寸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S9、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S10、遍历图像链表,将数字文本图像和条形码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中;
S11、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S12、根据打印位图打印标签;
S13、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当前打印份数为第一份,其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打印份数200份,返回步骤S3。
按步骤S3-S13循环打印200次后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打印份数,此时返回步骤S1。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4由ARM处理器完成;上述步骤S5至S13由FPGA完成。
上述步骤S8中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包括以下步骤:
S81、访问图像链表中的条形码图像,以条形码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将条形码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82、访问图像链表中的数字文本图像,根据数字文本图像与条形码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数字文本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83、计算第一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上述步骤S10中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访问图像链表中条形码图元数据,以条形码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将条形码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102、访问图像链表中日期图元数据,根据数字文本图像与条形码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数字文本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103、将第二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的数据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S3、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S4、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S5、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S6、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7、遍历图像链表,根据各图像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S7′、判断最大图像尺寸是否超过规定尺寸,若是,则报错;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8;
S8、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S9、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
S10、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S11、根据打印位图打印标签;
S12、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1,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变标签的打印尺寸是有限制的,因此在标签进行打印前预设具有固定值的尺寸作为规定尺寸,当最大图像尺寸超过打印规定尺寸时,进行报错,防止打印出的标签的打印尺寸超过限定尺寸。
实施方式2:
本发明实施方式2公开了一种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
打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模板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打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所述第二处理器包括:
图元链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当前打印份数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标签生成模块;若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指令接收模块。
上述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装置利用第一处理器生成可变标签,并将可变标签传输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根据动态生成的可变标签进行打印,由于打印数据是实时生成的,因此被打印后的可变标签数据可以被内存释放,因此大大降低了数据库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ARM处理器和FPGA,所述ARM处理器包括以下模块:
打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模板选择模块,与打印指令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模板选择指令并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打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所述FPGA包括以下模块:
图元链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图元数据解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图像存储模块,用于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根据每个图像的位置和尺寸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第二内存区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最大图像存储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
打印位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图像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打印位图打印标签;
第一判断模块,与打印指令接收模块连接并接收打印份数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当前打印份数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标签生成模块;若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指令接收模块。
上述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平面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以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第一图像置入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的图元数据,根据该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计算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计算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触发计算模块;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一图像置入模块。
上述最大图像存储模块包括:
第二平面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第二图像置入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的图像,根据该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将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一存储模块;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二图像置入模块。
上述的打印装置将ARM处理器用于生成标签,整个标签打印过程不需要连接个人电脑,从而实现了标签的脱机打印。同时,将生成的标签通过FPGA实现打印输出,如此ARM处理器生成一个标签,FPGA打印输出一个标签,被打印的标签被内存释放,大大降低了数据库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
实施方式3:
本发明实施方式3公开了一种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设备,该打印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第一存储器和存储有第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第二存储器。第一处理器为ARM处理器,第二处理器为FPGA。
第一存储器、第二存储器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第一处理器通过读取并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以下步骤:
S1、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S3、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第二处理器通过读取并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以下步骤:
S4、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S5、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
S6、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1;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上述的打印设备将ARM处理器用于生成标签,整个标签打印过程不需要连接个人电脑,从而实现了标签的脱机打印。同时,将生成的标签通过FPGA实现打印输出,如此ARM处理器生成一个标签,FPGA打印输出一个标签,被打印的标签被内存释放,大大降低了数据库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降低了标签打印设备的成本。
实施方式4:
可变标签的类型除了实施方式1-3中打印的平面标签(打印在纸面上图案标签)外还有呈现立体感的浮雕标签,浮雕标签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包括数字浮雕标签和位于数字浮雕标签上方的条形码浮雕标签,比较图8和图1可以看出浮雕标签具有更加的立体效果。而现有的打印技术难以打印可变浮雕标签。
本发明实施方式4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变浮雕标签难以打印的问题,发明实施方式4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浮雕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S3、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S4、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并获取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S5、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
S6、将标签厚度指令处理为打印位图的总打印次数;
S7、根据打印位图和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打印浮雕标签;
S8、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1;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3由第一处理器完成,上述步骤S4至S8由第二处理器完成。
所述步骤S5中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包括以下步骤:
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53、请求分配第一内存区,第一内存为按照预设存储容量向系统存储器请求分配的内存空间;
S54、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内存区中;
S55、根据第一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浮雕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用户打印指令,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用户输入的组合模板序号为001,打印份数为200份,标签厚度指令为3mm;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001选择预先设定的第一种组合模板;
S3、按第四种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标签,当前打印份数对应的标签为第一个标签,生成数字“000000001”作为第一个标签的标签变量。第一个标签包括两个图元数据,其中一个是按照数字“000000001”生成数字文本图元数据(该数字文本图元数据对应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另一个是根据数字“000000001”生成条形码图元数据(与该条形码图元数据对应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
S4、将数字文本图元数据和条形码图元数据存入图元链表,即该图元链表与第一个标签;
S5、获取与第一个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并获取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S6、遍历该图元链表,根据数字文本图元数据解析出数字文本图像(数字文本图像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根据条形码图元数解析出条形码图像(条形码图像对应的文字内容为数字“000000001”)。
S7、将数字文本图像和条形码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8、遍历图像链表,根据数字文本图像和条形码图像的位置和尺寸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S9、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S10、遍历图像链表,将数字文本图像和条形码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中;
S11、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S12、将标签厚度指令处理为打印位图的总打印次数,具体为将标签厚度指令对应的厚度3mm除以切片层厚度0.2mm后得到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为15次。(即可变浮雕标签为15层厚度为0.2mm的切片层堆叠形成,切片层厚度0.2mm为打印设备预设的参数,不同打印设备的切片层厚度不同,如0.3mm或0.4mm等等)。
S13、根据打印位图和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打印浮雕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31、根据打印位图进行下一次浮雕打印,打印出一层切片层,当前浮雕打印的次数为第一次;
S132、判断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是否等于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为第一次,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不等于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则进入步骤S133;
S133、控制喷头的高度上升一个切片层厚度(0.2mm)后进入步骤S131(控制喷头的高度上升一个切片层厚度为浮雕打印技术领域常规的方式,即每打印完成一层切片层,打印设备中的喷头会向上移动一个切片层厚度,以打印下一层切片层);
按步骤S131-S133循环打印15次后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等于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此时进入步骤S14(此时第一个浮雕标签打印完成,第一个浮雕标签采用15层形状相同的切片层堆叠形成)。
S14、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当前打印份数为第一份,其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打印份数200份,返回步骤S3。
按步骤S3-S13循环打印200次后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打印份数,此时返回步骤S1。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4由ARM处理器完成;上述步骤S5至S14由FPGA完成。
上述步骤S8中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包括以下步骤:
S81、访问图像链表中的条形码图像,以条形码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将条形码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82、访问图像链表中的数字文本图像,根据数字文本图像与条形码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数字文本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S83、计算第一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上述步骤S10中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访问图像链表中条形码图元数据,以条形码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将条形码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102、访问图像链表中日期图元数据,根据数字文本图像与条形码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数字文本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103、将第二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的数据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实施方式5:
本发明实施方式5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浮雕标签动态打印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
打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模板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打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所述第二处理器包括:
图元链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并获取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打印位图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
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处理模块,将标签厚度指令处理为打印位图的总打印次数;
打印模块,根据打印位图和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打印浮雕标签;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当前打印份数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标签生成模块;若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指令接收模块。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支持脱机的可变浮雕标签的动态打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ARM处理器和FPGA,所述ARM处理器包括以下模块:
打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模板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打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所述FPGA包括以下模块:
图元链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并获取打印份数指令和标签厚度指令;
图元数据解析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图像存储模块,用于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根据每个图像的位置和尺寸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
第二内存区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
最大图像存储模块,用于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
打印位图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处理模块,将标签厚度指令处理为打印位图的总打印次数;
图像打印模块,根据打印位图和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打印浮雕标签;
第一判断模块,与打印指令接收模块连接并接收打印份数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当前打印份数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标签生成模块;若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指令接收模块。
上述最大图像尺寸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平面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元数据,以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第一图像置入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的图元数据,根据该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
计算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计算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触发计算模块;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一图像置入模块。
上述最大图像存储模块包括:
第二平面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第二图像置入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的图像,根据该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该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将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当图像链表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一存储模块;当图像链表未访问完毕时,触发第二图像置入模块。
上述图像打印模块包括:
切片层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打印位图进行下一次浮雕打印,打印出一层切片层;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是否等于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若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不等于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则触发喷头控制模块;若当前打印位图的打印次数等于打印位图总打印次数,则触发第一判断模块;
喷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喷头的高度上升一个切片层厚度后,再触发切片层打印模块。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S2、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S3、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S4、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S5、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包括: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S53′、遍历图像链表,根据各图像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S54′、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S55′、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S56′、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其中,所述步骤S53′包括:S531′、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S532′、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根据下一个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下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S533′、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若是则进入步骤S534′,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532′;S534′、计算第一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S6、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是,则返回步骤S1;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
其中,上述步骤S1至S3由第一处理器完成,上述步骤S4至S6由第二处理器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包括以下步骤:
S31、生成下一个标签变量;
S32、根据所述下一个标签变量生成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中各图元的图元数据;
S33、将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中各图元的图元数据存入图元链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包括以下步骤:
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
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
S53、请求分配第一内存区;
S54、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一内存区内;
S55、根据第一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5′中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包括以下步骤:
S551′、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552′、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根据下一个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下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二平面坐标系内;
S553′、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若是则进入步骤S554′,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552′;
S554′、将第二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的数据存储至第二内存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4′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最大图像尺寸是否超过规定尺寸,若是,则报错;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5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为ARM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为FPGA。
7.一种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
打印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打印指令,所述打印指令包括模板选择指令和打印份数指令;
模板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模板选择指令的参数选择组合模板;
打印标签生成模块,用于按选择的组合模板生成下一个打印标签;
所述第二处理器包括:
图元链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下一个打印标签对应的图元链表;
打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元链表生成打印位图进行打印,包括:S51′、遍历所述图元链表,根据各图元的图元数据解析出各图元的图像;S52′、将各图元的图像存入至图像链表内;S53′、遍历图像链表,根据各图像计算出最大图像尺寸;S54′、根据最大图像尺寸请求分配第二内存区;S55′、遍历图像链表,将各图像存储至第二内存区内;S56′、根据第二内存区中的图像数据生成打印位图;其中,所述步骤S53′包括:S531′、访问图像链表中第一个图像,以第一个图像为基准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将第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S532′、访问图像链表中下一个图像,根据下一个图像与第一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下一个图像映射至第一平面坐标系内;S533′、判断图像链表是否访问完毕,若是则进入步骤S534′,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532′;S534′、计算第一平面坐标系中所有图像所占的总尺寸;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打印份数是否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若当前打印份数不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标签生成模块;若当前打印份数等于打印份数指令规定的份数时,触发打印指令接收模块。
8.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标签动态打印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分别存储有第一计算机程序指令和第二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S1至S3,当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S4至S6。
CN201910642511.6A 2019-07-17 2019-07-17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0377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2511.6A CN110377245B (zh) 2019-07-17 2019-07-17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2511.6A CN110377245B (zh) 2019-07-17 2019-07-17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7245A CN110377245A (zh) 2019-10-25
CN110377245B true CN110377245B (zh) 2023-11-21

Family

ID=6825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2511.6A Active CN110377245B (zh) 2019-07-17 2019-07-17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7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9558B (zh) * 2020-03-31 2021-03-05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喷头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77309A (zh) * 2021-07-07 2021-09-10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二维码图像实时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070667A (zh) * 2023-03-07 2023-05-05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追溯用标签组件生成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9323Y (zh) * 2003-12-26 2005-07-13 深圳市博思得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
CN102152668A (zh) * 2009-11-26 201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2189820A (zh) * 2010-03-02 2011-09-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控制装置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04175727A (zh) * 2013-05-24 2014-1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系统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A2961657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Ccl Labe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customized items
CN107122145A (zh) * 2017-03-22 2017-09-01 深圳点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订单的本地打印方法和系统
CN109725861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标签生成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标签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0843B2 (en) * 2004-05-27 2009-10-1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er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a printhead module based on thermal sensing
US8526036B2 (en) * 2008-01-17 2013-09-03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 resour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9323Y (zh) * 2003-12-26 2005-07-13 深圳市博思得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
CN102152668A (zh) * 2009-11-26 201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2189820A (zh) * 2010-03-02 2011-09-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控制装置以及打印控制方法
CN104175727A (zh) * 2013-05-24 2014-1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系统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A2961657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Ccl Labe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customized items
CN107122145A (zh) * 2017-03-22 2017-09-01 深圳点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订单的本地打印方法和系统
CN109725861A (zh) * 2018-12-29 2019-05-07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标签生成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标签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7245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7245B (zh) 可变标签的动态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79515B (zh) 基于遥感大数据的区域监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30554B (zh) 基于任务模型的数据成果信息质量智能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3127666B (zh) 一种连续帧数据的标注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750840A (zh) 基于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零件视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08956A (zh) 用于控制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08229614B (zh) 标签生成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2506691B (zh) 一种多能源系统数字孪生应用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0955715A (zh) Erp系统和目标平台的数据转换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i et al. A cloud-terminal-based cyber-physical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energy efficient machin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CN111832676A (zh) 一种基于条码的锂电池生产追溯系统
CN110765741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23152A (zh) 一种家具制造执行系统中的板件生产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4565703A (zh) 一种调整集中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e et al. Model-based human robot collaboration system for small batch Assembly with a virtual fence
CN116638766A (zh) 3d打印偏差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457553A (zh) 批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766107A (zh) 一种bim模型中采用rfid电子标签采集数据的系统
CN116029080A (zh) 芯片存储装置设计及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2497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performance of an industrial robot
CN117473949A (zh) 表单动态布局方法及系统
CN105444708A (zh) 用于在位置测量装置中修正误差的方法
CN108804738A (zh) 基于定位孔的电路板缺陷追踪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347131A (zh) 一种基于城轨项目需求识别和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CN115890004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激光打标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