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5486B -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5486B
CN110375486B CN201810333835.7A CN201810333835A CN110375486B CN 110375486 B CN110375486 B CN 110375486B CN 201810333835 A CN201810333835 A CN 201810333835A CN 110375486 B CN110375486 B CN 110375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or
compressor
condenser
heat dissipation
horizonta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38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5486A (zh
Inventor
王晶
刘建如
张�浩
秦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338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5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5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5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5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5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其中冰箱包括部限定有压机仓的箱体,压机仓内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箱体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机配置为促使外部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冷凝器处,并由冷凝器处进入压缩机处,再经出风口排放至外部空间,从而对压缩机进行散热;控制方法包括:感测人体相对冰箱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散热风机的转速或关闭散热风机;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通过感测人体相对冰箱的运动状态,当人体处于冰箱周围的区域时,可关闭散热风机或降低散热风机的转速,避免热风直吹人体,减少用户感受冰箱散热的存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冰箱制冷过程中,压缩机和冷凝器的热量会持续散发到环境中,导致冰箱附近的环境温度较高,用户在冰箱附近活动时,会感受到周围较高的空气温度,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而且如果环境温度过高甚至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少用户感受冰箱散热的存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的散热控制方法,其中,冰箱包括箱体,箱体底部限定有压机仓,压机仓内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箱体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冷凝器对应,以将冷凝器与外部空间连通,出风口与压缩机对应,以将压缩机与外部空间连通;散热风机配置为促使外部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冷凝器处,并由冷凝器处进入压缩机处,再经出风口排放至外部空间,从而对压缩机进行散热;
控制方法包括:
感测人体相对冰箱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散热风机的转速或关闭散热风机;
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
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提高散热风机的转速或运行散热风机;
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
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停止运行压缩机;
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运行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底部限定有压机仓,压机仓内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
箱体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冷凝器对应,以将冷凝器与外部空间连通,出风口与压缩机对应,以将压缩机与外部空间连通;
散热风机配置为促使外部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冷凝器处,并由冷凝器处进入压缩机处,再经出风口排放至外部空间,从而对压缩机进行散热;
至少一个人体感应模块,配置为感测人体相对冰箱的运动状态;以及
控制模块,配置为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散热风机的转速或关闭散热风机;
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
可选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提高散热风机的转速或运行散热风机;
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间。
可选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停止运行压缩机;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运行压缩机。
可选地,箱体包括:
底板,其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从底部水平区段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区段、从第一倾斜区段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区段以及从第二倾斜区段后端向后方延伸的顶部水平区段,顶部水平区段构成压机仓的顶壁;
托板,位于顶部水平区段的下方,用于构成压机仓的底壁,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托板上,托板与底部水平区段间隔设置,以利用托板的前端和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的间隔空间形成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风口;
两个竖向延伸的侧板,构造为箱体横向上的两个侧壁;
一个竖向延伸的背板,由顶部水平区段后端向下延伸至托板的后端,用于构成压机仓的后壁;
分隔件,设置于第一倾斜区段中部后方,其后部连接散热风机,以将风口分隔为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前后延伸的挡风条,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由底部水平区段下表面延伸至托板下表面,并连接分隔件的下端,以利用挡风条和分隔件将进风口和出风口完全隔离,从而在冰箱置于一支撑面时,横向分隔箱体底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以允许外部空气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经位于挡风条横向一侧的进风口进入冷凝器处,再由冷凝器处进入压缩机处,最后从位于挡风条横向另一侧的出风口流出。
可选地,箱体还包括:
冷冻内胆,位于底板上方,并与底板间隔空间设置,以便于在间隔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冷冻内胆内限定有冷却室、位于冷却室正上方的冷冻室以及位于冷冻室正上方的变温室,冰箱的蒸发器整体呈扁平状且横置于冷却室内;和
冷藏内胆,设置在冷冻内胆上方,且限定有冷藏室。
可选地,压机仓位于冷却室的后方。
本发明的冰箱的散热控制方法及冰箱,通过感测人体相对冰箱的运动状态,调整散热风机的状态和压缩机的状态,当人体处于冰箱周围的区域时,可关闭散热风机或降低散热风机的转速,避免热风直吹人体,减少用户感受冰箱散热的存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当人体离开冰箱周围的区域时,可重新运行散热风机或提高散热风机的转速,保证压缩机的散热。另外,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作为整体橱柜的嵌入式冰箱,通过在箱体底部形成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气流在冰箱底部完成循环,充分利用了冰箱与冰箱的支撑面之间的间隔空间,无需加大冰箱与橱柜后壁的距离,减小了冰箱所占空间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冷藏室门体、变温抽屉和冷冻抽屉;
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其中隐去了箱体的两个侧板;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隐去了箱体侧板,以显示箱体底部内侧的结构;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箱体底部的结构;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箱体侧板;
图9是图8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4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隐去了罩板和蒸发器,以显露送风风机;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剖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散热控制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散热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冰箱10,冰箱10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0,箱体100包括外壳110和设置在外壳110内侧的储物内胆,外壳110与储物内胆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形成发泡层),储物内胆120一般可包括冷冻内胆130、冷藏内胆120等,冷冻内胆130位于冷藏内胆120的上方,冷冻内胆130内限定有冷冻室132,冷藏内胆120内限定有冷藏室121。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意识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还可包括蒸发器101、压缩机104、冷凝器105以及节流元件(未示出)等。蒸发器101经由制冷剂管路与压缩机104、冷凝器105、节流元件连接,构成制冷循环回路,在压缩机104启动时降温,以对流经其的空气进行冷却。
冰箱10制冷过程中,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的热量会持续散发的环境中,导致冰箱10附近的环境温度较高,若用户在冰箱10附近活动时,会感受到周围较高的空气温度,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而且如果环境温度过高甚至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为此,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冰箱10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感应模块20和控制模块30。人体感应模块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人体感应模块20可布置在冰箱10的前侧,或者布置在冰箱10的前侧和横向两侧,配置为感测人体相对冰箱10的运动状态。人体感应模块20可为距离传感器,例如红外测距传感器。
控制模块30配置为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或关闭散热风机106,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也即是说,当人体感应模块20检测到预定距离内存在人体活动信号时,触发控制模块,控制模块30降低散热风机106的转速,减少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的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或者直接关闭散热风机106,停止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向周围环境散热热量,避免热量直吹人体造成不适。
人体感应模块20通过感测人体的靠近或远离,判断人体相对冰箱10的运动状态,当人体靠近冰箱10至预定距离时,人体感应模块20则触发控制模块30。例如,预定距离可为小于1.5米的数值,当人体距离冰箱10小于1.5米时,降低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或关闭散热风机106。
控制模块30还配置为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提高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或运行散热风机106,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间。人体距离冰箱10的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时,人体感应模块感测不到人体活动信号,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用户离开冰箱10,在之后的预设时间内,如果一直检测不到人体活动信号,则可以重新提高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或重新运行散热风机106。例如用户离开冰箱105至10分钟,将运行中的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提高,或者将关闭的散热风机106重新启动,保证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还可停止压缩机104的运行,压缩机104不再释放热量,进一步保证了冰箱10周围环境的温度不会对用户造成困扰。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运行压缩机104,保证冰箱10的持续制冷。
参见图2至图6,箱体110底部限定有压机仓180,压机仓180内沿横向(如图2、图4、图7所指示的横向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压缩机104、散热风机107和冷凝器105。箱体100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110a(例如,如图7所示,进风口110a位于横向左侧)和出风口110b(例如,如图7所示,出风口110b位于横向右侧),进风口110a与冷凝器105对应,以将冷凝器105与外部空间连通,出风口110b与压缩机104对应,以将压缩机104与外部空间连通。散热风机107配置为促使外部空气经进风口110a进入冷凝器105处,并由冷凝器105处进入压缩机104处,再经出风口110b排放至外部空间,从而对压缩机104进行散热。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冷凝器105的表面温度一般低于压缩机104的表面温度,故上述过程中,使外部空气先冷却冷凝器105再冷却压缩机104。
本发明的冰箱10优先地用于嵌入式橱柜或其他容纳空间内使用,以节约冰箱10所占空间。为提升冰箱10的整体美观度和减小冰箱10所占空间,冰箱10后壁与容纳空间或与橱柜的预留空间较小,导致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前后进出风方式的散热效率较低,而如果以保证散热为前提,必须增加冰箱10后壁与容纳空间或与橱柜的距离,增大了冰箱10所占空间。而本实施例的冰箱10,通过在箱体100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散热气流在冰箱10底部完成循环,充分利用了冰箱10与支撑面之间的这一空间,无需加大冰箱10后壁与橱柜的距离,减小了冰箱10所占空间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105可倾斜布置,如图9所示,冷凝器105由下至上向逐渐远离压缩机104的方向倾斜设置,由此可以在有限空间的压机仓内增大冷凝器105的散热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箱体110还包括底板、托板112、两个竖向延伸的侧板111和一个竖向延伸的背板116。底板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113、从底部水平区段113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区段114、从第一倾斜区段114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区段118以及从第二倾斜区段118后端向后方延伸的顶部水平区段115,顶部水平区段115构成压机仓180的顶壁。托板112位于顶部水平区段115的下方,构成压机仓180的底壁,压缩机104、散热风机107和冷凝器105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托板112上,托板112与底部水平区段113间隔设置,以利用托板112的前端和底部水平区段113的后端的间隔空间形成与外部空间连通的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
参见图7,并结合图6,两个竖向延伸的侧板111构造为箱体横向上的两个侧壁,以封闭箱体横向上的两侧,两个侧板111的下部构成压机仓180的横向上的两个侧壁。背板116由顶部水平区段115后端向下延伸至托板112的后端,用于构成压机仓180的后壁。
第一倾斜区段114中部后方设置有分隔件117,分隔件117的后部连接散热风机107,由此将托板112与底部水平区段113的间隔空间分隔为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
传统冰箱中,箱体底部一般具有大致平板型结构的承载板,压缩机设置于承载板内侧,压缩机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对箱体底部影响较大。而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箱体110底部由特殊结构的底板和托板112构造为一个立体结构,为压缩机104布置提供独立的立体空间,利用托板112承载压缩机104,减小压缩机104振动对箱体底部其他部件的影响。另外,通过将箱体110设计为如上巧妙的特殊结构,使得冰箱10底部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减小了冰箱10的整体体积,同时充分利用了冰箱10底部的空间,保证了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的散热效率。
由于第一倾斜区段114的倾斜结构,使得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呈倾斜状态,使得进风和出风更加顺畅,保证了散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6,托板112的前边缘112a到第一倾斜区段114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20至50毫米,由此可保证了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的尺寸,进一步保证了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并参考图7和图8,散热风机106可包括分隔框107和位于分隔框107中的轴流风扇106-1,分隔框107的上边缘连接顶部水平区段115,分隔框107的前边缘的下端位于托板112的前侧,并与托板112抵接,分隔件117与分隔框107的前边缘抵接,从而实现分隔件117与散热风机106的连接,以隔离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背板116可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16a,通风孔116a包括与冷凝器105对应的通风孔116a和与压缩机104对应的通风孔116a,以便于外部空气在散热风机106的作用下可通过通风孔116a进入冷凝器105处,并经压缩机104处之后再排出外部,增大压机仓180内的循环气流的进出量,进一步提升了压缩机104和冷凝器105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并参照图4和图9,冰箱10还包括前后延伸的挡风条160,挡风条160位于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之间,由底部水平区段114下表面延伸至托板112下表面,并连接分隔件117的下端,以利用挡风条160和分隔件117将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完全隔离,从而在冰箱10置于一支撑面时,横向分隔箱体110底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以允许外部空气在散热风机106的作用下经位于挡风条160横向一侧的进风口110a进入冷凝器105处,再由冷凝器105处进入压缩机104处,最后从位于挡风条160横向另一侧的出风口110b流出,从而保证了进风口110a和出风口110b完全隔离,保证进入冷凝器处的外部空气与从压缩机处排出的散热空气不会串流,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率。
如图6和图7所示,箱体110底部的四角设置有支撑滚轮(未标示),冰箱10放置于支撑面(未示出),挡风条160前后延伸,横向分隔箱体110底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以便于外部空间的气流通过进风口110a进入压机仓,并依次与冷凝器105和压缩机104换热后,通过出风口110b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冷冻内胆130位于箱体的下部,其内侧下部限定有冷却室133,蒸发器101设置于冷却室133中,送风风机103设置于冷却室133中并位于蒸发器101后侧。冷冻内胆130内还限定有位于冷却室133正上方的冷冻室132。
传统冰箱中,冷冻室一般处于冰箱的最下部,使得冷冻室所处位置较低,用户需要大幅度弯腰或蹲下才能对冷冻室进行取放物品的操作,不便于用户使用,尤其不方便老人使用。而本实施例通过将冷却室133设置于冷冻内胆内部的下部空间中,使得冷却室133占用冷冻内胆内的下部空间,增大了冷冻室132的高度,降低用户对冷冻室132进行取放物品操作时的弯腰程度,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蒸发器101整体呈扁平立方体状横置于冷却室133,也即蒸发器101的长、宽面平行于水平面,厚度面垂直于水平面放置,蒸发器101整体平行于地面,而且厚度尺寸明显小于蒸发器101的长度尺寸。通过将蒸发器101横置于冷却室133中,避免蒸发器101占用更多的空间,保证冷却室133上部的冷冻室132和变温室131的存储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内胆130还限定有位于冷冻室132正上方的变温室131。冷冻内胆130上方还具有冷藏内胆120,冷藏内胆120限定有冷藏室121。变温室131和冷冻室132均为抽屉式结构,如图2、3,并结合图4所示,变温室131的前侧设置有变温室抽屉门板137,以打开或关闭变温室131,冷冻室132的前侧设置有冷冻室抽屉门板138,以打开或关闭冷冻室132。位于冷冻内胆130上方的冷藏内胆120限定的冷藏室121的前侧设置有冷藏室门体136,以打开或关闭冷藏室121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冷藏室121内的温度一般处于2℃至10℃之间,优先为4℃至7℃。冷冻室132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变温室131可随意调到-18℃至8℃。不同种类的物品的最佳存储温度并不相同,适宜存放的位置也并不相同,例如果蔬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藏室121,而肉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冻室132。
如图10所示,冷却室133中还设置有送风风机103,送风风机103设置于冷却室133中并位于蒸发器101后侧,配置为促使冷却室133中与蒸发器101换热后的冷气流流向冷冻室133、变温室131及冷藏室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送风风机103可前倾地设置于蒸发器101后侧,也即是说,送风风机103的顶端位于底端的前侧,使得送风风机103整体呈现为向前倾斜的姿势。由此减小送风风机103的布置高度,减小送风风机103所占的高度空间,从而减小冷却室133所占的高度空间,保证了冷却室133上部的冷冻室132和变温室131的存储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冷冻内胆130的底壁内侧后方形成有向后下方凹陷的用于避让送风风机103的凹部130a,凹部130a为送风风机103的布置提供避让空间,使得送风风机103的布置位置更加靠下,降低送风风机103的高度,也即是降低冷却室133顶壁的高度,从而增加冷冻内胆130的上部空间,进一步保证了位于冷却室133上部的冷冻室132的存储容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4和图5,冷冻内胆130后壁内侧设置有第一送风风道141,第一送风风道141具有位于送风风机103送风风路上的进口,以输送与蒸发器101换热后的冷气流。第一送风风道141还具有连通冷冻室132的送风出口141a和连通变温室131的送风出口141b,以将与蒸发器101换热后的冷气流分别输送至冷冻室132和变温室131,以保持冷冻室132处于相应的温度,保持变温室131处于相应的温度。
如图10所示,送风风机103位于第一送风风道141的进口处,减小送风风机103与第一送风风道141的距离,减小风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所示,第一送风风道141的进风端141c为斜向上延伸,进风端141c的进口即为第一送风风道141的进口,将第一送风风道141的进风端141c构造为斜向上的结构,与前倾布置的送风风机103配合,保证了整体风路循环流畅,减小风量损失。
再次参见图6,冷藏内胆120后壁内侧设置有第二送风风道142,第二送风风道142的入口142b与第一送风风道141的出口141d连接并连通,第二送风风道142还具有与冷藏室121连通的送风出口142a,以向冷藏室121输送冷气流,保持冷藏室121处于相应的温度。
第二送风风道142与第一送风风道141之间可设置有连接风道(未示出),第二送风风道142的入口142b通过连接风道与第一送风风道141的出口141d连接并连通。
储物内胆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回风风道150,即冰箱10的两个回风风道150分别设置于储物内胆的横向两侧,每个回风风道150的两端分别连通冷藏室131和冷却室133,以将冷藏室131的回风气流输送至冷却室133中进行重新冷却。参见图11,冷却室133具有与回风风道150连通的冷藏回风口102b,冷藏室131的回风气流经回风风道150和冷藏回风口102b重新循环至冷却室13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内胆130内设置有后部敞开的罩板102,罩板102罩扣在冷冻内胆130的底部,并与冷冻内胆130的后壁和底壁共同限定出冷却室133。送风风机103应位于罩板102的后部敞开处,使得送风风机103与冷却室133连通,以促使冷却室133中与蒸发器101换热后的冷气流依次流向冷冻室132、变温室131和冷藏室121中。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并结合图11,罩板102的前侧上部形成有回风口102a(也可称之为冷冻回风口102a),使得冷冻室132的回风气流和变温室131的回风气流通过回风口102a流至冷却室133中与蒸发器101进行重新换热,形成冷气流。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罩板102的前侧上部形成回风口102a,使得冷冻室132的回风气流和变温室131的回风气流通过回风口102a流至冷却室133中,省去了为输送冷冻室132和变温室131的回风气流而额外设置冷冻回风风道,简化了冰箱10整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冰箱10还包括由前至后呈阶梯状的挡风板139,挡风板139位于罩板102上表面的下方,并设置于蒸发器101上部。挡风板139包括前板段139a和与前板段后端连接的后板段139b,前板段139a通过曲板段139c与后板段139b连接,前板段139a与蒸发器101上表面间隔设置,从而在前板段139a与蒸发器101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通过回风口102a和回风风道190输送至冷却室133中的回风气流的一部分进入前板段139a与蒸发器101上表面之间的间隔空间与蒸发器101进行换热,从而增加了回风气流与蒸发器101的换热面积,并且当蒸发器101的前端面结霜时,回风气流可进入前板段139a与蒸发器101上表面之间的间隔空间与蒸发器101进行换热,降温形成冷气流,保证了冷气流的持续供应。
后板段139b紧贴于蒸发器101上表面,避免后板段139b与蒸发器101上表面形成间隙。如果后板段139b与蒸发器101上表面形成间隙,使得挡风板139与蒸发器101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气流通道,部分回风气流会通过该气流通道直接流至蒸发器101的后部而未与蒸发器101进行换热,即在轴流风机103的作用下由第一送风风道141和第二送风风道142输送至储物间室中,影响储物间室的温度。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后板段139b紧贴于蒸发器101上表面,避免了后板段139b与蒸发器101上表面形成间隙而导致部分回风气流通过该间隙而不与蒸发器101换热。
并且,挡风板139与罩板102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应填充挡风泡沫139d,使得回风气流无法进入挡风板139与罩板102上表面之间的空间,从而避免部分回风气流进入挡风板139与罩板102上表面之间的空间而不经过蒸发器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并参照图3和图5,压机仓180位于冷却室133的后方,也即是说,压机仓180位于冷冻内胆130后下侧与冷却室133相对的位置,该位置可以为冷却室133的正后方或者下后方。
传统冰箱中,压机仓一般位于箱体最下部的冷冻室的后部,冷冻室不可避免的要做成为压机仓让位的异形空间,减小了冷冻室的存储容积,而为了保持冷冻室一定的存储容积,通常要增加冷冻室的上下深度,由此导致了以下多个方面的使用不便。一方面,如前所述的用户在较深的冷冻室中放置物品时需大幅度弯腰操作,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用户在向冷冻室存放物品时需要将物品在高度方向上层叠堆放,不方便用户查找物品,而且位于冷冻室底部的物品容易被遮挡,使得用户不容易发现而造成遗忘,导致物品变质、浪费;再者,由于冷冻室为异形,不是一个矩形空间,对于一些体积较大且不易分割的物品,不便放置于冷冻室中。
而本实施例的冰箱10,通过在冷冻内胆130的下部限定冷却室133,并在冷冻内胆130后下侧位于冷却室133的后方限定压机仓180,冷冻内胆130与冷却室133对应的部分为压机仓180提供让位,使得冷却室133上方的冷冻室132为一个矩形空间,从而可将物品由叠式存放变为平铺展开式存放,便于用户查找物品,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便于放置体积较大不易分割的物品,解决无法在冷冻室132放置较大物品的痛点;另外,如前所述,冷却室133上方的冷冻室132的整体高度被抬高,减少了用户使用时的弯腰幅度,方便用户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冷冻内胆130的底壁包括水平壁134和由水平壁134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壁135,水平壁134构成了冷却室133的底壁,倾斜壁135构成了冷却室133的后壁,通过在冷冻内胆130的底壁设计为前述结构,为压机仓提供了避让空间。
再次参见图10,并结合图6,倾斜壁135内侧下部形成有向后下方凹陷的前述的凹部130a,凹部130a在冷冻内胆130内侧呈现为凹陷的结构,为送风风机103避让,在冷冻内胆130的外侧呈现为凸起130b。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倾斜区段114形成开口,分隔件117具有由开口处向后下方凹陷的空腔117a,空腔117a与开口对应的位置敞开。由于凹部130a由冷冻内胆130的底壁内侧后方向后下方凹陷,在冷冻内胆130外侧形成了一个凸起130b,减小了箱体110与冷冻内胆130之间的发泡层厚度,为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倾斜区段114上形成具有凹腔117a的分隔件117,从而利用分隔件117的空腔117a容纳发泡剂,保证了发泡层的厚度,避免形成凝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并结合图6,冷却室133的底壁形成有接水部109,冰箱10还包括蒸发皿108和排水管170。接水部109可位于蒸发器101的正下方,以承接蒸发器101滴落的冷凝水,接水部109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口130c,冷冻内胆130的底壁形成有与排水口130c连通的通孔。蒸发皿108设置于冷凝器105的底部。排水管170的一端连通通孔,另一端穿过分隔件117连通至蒸发皿108中,以将冷凝水导流至蒸发皿108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部109具有位于前侧的斜面(未标示)和位于后侧的斜面(未标示),接水部109的前后两个斜面的交接处形成有排水口130c,接水部109的前后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等于5°。接水部109的前后斜面可以使得蒸发器101产生的冷凝水进入接水部109,并可以保证全部排出。排水管170倾斜放置,且排水管170连接排水口的一端高于排水管170的另一端,排水管17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5°。排水管170倾斜的角度与接水部109的斜面角度配合,使得接水部109中的冷凝水可以顺利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冰箱10,如图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10的散热控制方法,包括:
S1202,感测人体相对冰箱10的运动状态;
S1204,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或关闭散热风机106,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
冰箱10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提高散热风机106的转速或运行散热风机106,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冰箱10的散热控制方法包括:
S1302,感测人体相对冰箱10的运动状态;
S1304,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散热风机106,并停止运行压缩机104,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
S1306,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开启散热风机106,并运行压缩机104,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时间大于预设时间。
本实施例的冰箱10的散热控制方法,通过感测人体相对冰箱10的运动状态,调整散热风机106的状态和压缩机104的状态,当人体处于冰箱10周围的区域时,关闭散热风机106和停止压缩机104的运行,避免热风直吹人体,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当人体离开冰箱10周围的区域时,重新运行散热风机106和运行压缩机104,保证冰箱10的持续制冷和压缩机104的散热。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冰箱的散热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限定有压机仓,所述压机仓内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所述箱体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器对应,以将所述冷凝器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压缩机对应,以将所述压缩机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散热风机配置为促使外部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冷凝器处,并由所述冷凝器处进入所述压缩机处,再经所述出风口排放至外部空间,从而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散热;
所述箱体还包括:
底板,其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区段、从所述第一倾斜区段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区段以及从所述第二倾斜区段后端向后方延伸的顶部水平区段,所述顶部水平区段构成所述压机仓的顶壁;
托板,位于所述顶部水平区段的下方,用于构成所述压机仓的底壁,所述压缩机、所述散热风机和所述冷凝器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托板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间隔设置,以利用所述托板的前端和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的间隔空间形成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风口;
两个竖向延伸的侧板,构造为所述箱体横向上的两个侧壁;
一个竖向延伸的背板,由所述顶部水平区段后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托板的后端,用于构成所述压机仓的后壁;
分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区段中部后方,其后部连接所述散热风机,以将所述风口分隔为横向间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感测人体相对所述冰箱的运动状态;
所述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所述散热风机的转速或关闭所述散热风机;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提高所述散热风机的转速或运行所述散热风机;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运动状态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停止运行所述压缩机;
所述运动状态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运行所述压缩机。
4.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底部限定有压机仓,所述压机仓内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压缩机、散热风机和冷凝器;
所述箱体底部形成有横向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冷凝器对应,以将所述冷凝器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压缩机对应,以将所述压缩机与外部空间连通;
所述散热风机配置为促使外部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冷凝器处,并由所述冷凝器处进入所述压缩机处,再经所述出风口排放至外部空间,从而对所述压缩机进行散热;
所述箱体还包括:
底板,其包括位于底部前侧的底部水平区段、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区段、从所述第一倾斜区段后端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区段以及从所述第二倾斜区段后端向后方延伸的顶部水平区段,所述顶部水平区段构成所述压机仓的顶壁;
托板,位于所述顶部水平区段的下方,用于构成所述压机仓的底壁,所述压缩机、所述散热风机和所述冷凝器沿横向依次间隔布置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托板与所述底部水平区段间隔设置,以利用所述托板的前端和所述底部水平区段的后端的间隔空间形成与外部空间连通的风口;
两个竖向延伸的侧板,构造为所述箱体横向上的两个侧壁;
一个竖向延伸的背板,由所述顶部水平区段后端向下延伸至所述托板的后端,用于构成所述压机仓的后壁;
分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区段中部后方,其后部连接所述散热风机,以将所述风口分隔为横向间隔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至少一个人体感应模块,配置为感测人体相对所述冰箱的运动状态;以及
控制模块,配置为在所述运动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降低所述散热风机的转速或关闭所述散热风机;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运动状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提高所述散热风机的转速或运行所述散热风机;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检测到预定距离内的人体活动信号消失的时间满足预设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运动状态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停止运行所述压缩机;
所述控制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运动状态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运行所述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前后延伸的挡风条,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由所述底部水平区段下表面延伸至所述托板下表面,并连接所述分隔件的下端,以利用所述挡风条和所述分隔件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完全隔离,从而在所述冰箱置于一支撑面时,横向分隔所述箱体底部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空间,以允许外部空气在所述散热风机的作用下经位于所述挡风条横向一侧的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冷凝器处,再由所述冷凝器处进入所述压缩机处,最后从位于所述挡风条横向另一侧的所述出风口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箱体还包括:
冷冻内胆,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并与所述底板间隔空间设置,以便于在所述间隔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所述冷冻内胆内限定有冷却室、位于所述冷却室正上方的冷冻室以及位于所述冷冻室正上方的变温室,所述冰箱的蒸发器整体呈扁平状且横置于所述冷却室内;和
冷藏内胆,设置在所述冷冻内胆上方,且限定有冷藏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压机仓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后方。
CN201810333835.7A 2018-04-13 2018-04-13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75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3835.7A CN110375486B (zh) 2018-04-13 2018-04-13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3835.7A CN110375486B (zh) 2018-04-13 2018-04-13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5486A CN110375486A (zh) 2019-10-25
CN110375486B true CN110375486B (zh) 2021-09-21

Family

ID=6824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3835.7A Active CN110375486B (zh) 2018-04-13 2018-04-13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5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8136B (zh) * 2021-05-20 2022-05-17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冰箱冷凝器全底置散热装置
CN115406163B (zh) * 2022-09-01 2023-1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3603A1 (de) * 1999-07-17 2001-01-18 Aeg Hausgeraete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für den Einbau in einen Möbelumbau mit einem Kompressor, einem Verflüssiger und einem Lüfter
JP2003176972A (ja) * 2001-12-07 2003-06-27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貯蔵庫
CN201874873U (zh) * 2010-11-26 2011-06-2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041697A (zh) * 2015-06-29 2015-11-11 黄继昌 智能调速式电风扇
CN105758224A (zh) * 2016-04-19 2016-07-13 上海浪超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 一种带有距离感应功能的水冷风冷组合式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3603A1 (de) * 1999-07-17 2001-01-18 Aeg Hausgeraete Gmbh Kühl- und/oder Gefriergerät für den Einbau in einen Möbelumbau mit einem Kompressor, einem Verflüssiger und einem Lüfter
JP2003176972A (ja) * 2001-12-07 2003-06-27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貯蔵庫
CN201874873U (zh) * 2010-11-26 2011-06-2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041697A (zh) * 2015-06-29 2015-11-11 黄继昌 智能调速式电风扇
CN105758224A (zh) * 2016-04-19 2016-07-13 上海浪超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 一种带有距离感应功能的水冷风冷组合式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5486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0345U (zh) 蒸发器与其所在储物内胆的底壁具有特定距离的冰箱
KR20020004962A (ko) 냉장고
CN110285629A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208817799U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111609606B (zh)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EP3926263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return air inlets formed in two side walls of refrigerator body
CN110375486B (zh) 冰箱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209893742U (zh) 六门冰箱
CN110375473A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210220343U (zh) 冰箱
CN209893737U (zh) 变温室在冷却室侧壁回风的冰箱
CN111609626A (zh) 变温室在冷却室侧壁回风的冰箱
EP3926266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blower transversely disposed besides and downstream of evaporator
CN209893743U (zh) 压机舱的后壁具有连续板面的冰箱
CN209893740U (zh) 冰箱
CN110375476A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JP4200334B2 (ja) 冷蔵庫
CN210197826U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下游的冰箱
CN111609608B (zh) 一种具有双送风风机的冰箱
CN209893726U (zh) 混合制冷冰箱
CN110375474A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EP3929513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ir blower located upstream of lateral side of evaporator
CN210832690U (zh) 冰箱
CN210625070U (zh) 蒸发器固定结构优化的冰箱
CN210220348U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上游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