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7823B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67823B CN110367823B CN201910641822.0A CN201910641822A CN110367823B CN 110367823 B CN110367823 B CN 110367823B CN 201910641822 A CN201910641822 A CN 201910641822A CN 110367823 B CN110367823 B CN 1103678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ewing
- capsule
- assembly
- piston
- hoo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533293 Sesbania eme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24 brew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171 hot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52 non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00 non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477 pH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04—Powder dos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07—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with ingredient-containing cartridges; Cartridge-perfor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饮料机,公开了一种冲泡装置,其包括安装支架、冲泡腔组件、冲泡头组件、胶囊钩和驱动组件,安装支架设置有螺旋导轨,冲泡腔组件安装于安装支架内,冲泡头组件活动安装于安装支架内,胶囊钩转动连接于冲泡头组件,并且所述胶囊钩可部分抵接于所述螺旋导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塞做直线运动。通过以上结构,胶囊钩在将胶囊移送至冲泡腔组件进行冲泡的过程中,胶囊钩可部分抵接于螺旋导轨,使得胶囊钩可相对冲泡头组件做转动运动,胶囊钩在转动运动过程中,可实现胶囊从胶囊钩中顺利地脱离,同时也方便后续的废弃胶囊从冲泡腔组件内掉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背景技术】
胶囊咖啡是将咖啡豆先研磨成咖啡粉的预包装方式,在制作这种胶囊咖啡时,先将研磨好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咖啡粉密封在铝质胶囊外壳中,同时向胶囊中充满无毒的惰性气体,杜绝了普通咖啡豆或者咖啡粉接触空气后变酸,氧化等问题,起到延长保质期和再次灭菌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饮料机的冲泡装置是将饮料胶囊放入胶囊钩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胶囊钩将胶囊运送至冲泡腔组件后,刺穿装置将饮料胶囊刺穿,然后从刺破口中注入沸水,完成饮料的冲泡。目前的冲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都存在着如何使得胶囊得以顺利的与胶囊钩分离的问题。因此,采用何种有效的分离方式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顺利分离胶囊与胶囊钩的冲泡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泡装置,包括:
安装支架,设置有螺旋导轨和空腔;
冲泡腔组件,安装于所述空腔内;
冲泡头组件,活动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冲泡头组件可在所述空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胶囊钩,转动连接于所述冲泡头组件,所述胶囊钩可随所述冲泡头组件运动并且可相对所述冲泡头组件转动;
驱动组件,与所述冲泡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冲泡头组件朝向或远离所述冲泡腔组件做往复直线运动;其中,
所述胶囊钩在随所述冲泡头组件朝向所述冲泡腔组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胶囊钩可部分抵接于所述螺旋导轨,使得所述胶囊钩可相对所述冲泡头组件做转动运动,以及在所述胶囊钩转动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胶囊可从所述胶囊钩中脱离进入所述冲泡腔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轨由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螺旋延伸二分之一圈至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导轨的起始端相较其末端远离所述冲泡腔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以及所述空腔相互连通;
所述螺旋导轨为所述第一开口的一开口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轨为形成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内表面的螺旋导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囊钩设置有导柱,所述冲泡头组件朝向所述冲泡腔组件运动时,所述导柱可抵接于所述螺旋导轨并沿所述螺旋导轨的起始端运动至所述螺旋导轨的末端,以使得所述胶囊钩相对所述冲泡头组件转动预设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泡头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活动安装于所述空腔内,并且所述活塞与所述冲泡腔组件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活塞连接;
所述胶囊钩包括转动部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由所述转动部延伸得到,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塞;
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承托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设置有承载槽,当所述导柱沿所述螺旋导轨的起始端运动至所述螺旋导轨的末端时,所述承托部绕所述胶囊转动至所述承载槽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胶囊的重力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沟槽,所述转动部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嵌入所述限位沟槽,所述第一凸缘可沿所述限位沟槽滑动,所述第一凸缘将所述转动部的转动运动限制于所述限位沟槽形成的轨迹;
所述活塞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冲泡腔组件相对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二凸缘扣紧于所述限位沟槽的一侧,使得所述转动部可相对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的轴向方向上保持静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泡腔组件包括冲泡壳体和萃取底座,所述冲泡壳体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萃取底座安装于所述冲泡壳体的底部,所述萃取底座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胶囊的底部的第一刺破部;
所述冲泡头组件还包括刺破面板,所述刺破面板安装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冲泡壳体相对的一面,所述刺破面板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胶囊的顶部的第二刺破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饮料机,所述饮料机包括上述的冲泡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冲泡装置的安装支架设置有螺旋导轨,胶囊钩可部分抵接于螺旋导轨,胶囊钩在将胶囊移送至冲泡腔组件进行冲泡的过程中,胶囊钩可部分抵接于螺旋导轨并沿螺旋导轨的起始端运动至其末端,使得胶囊钩可相对冲泡头组件转动预设角度,胶囊钩在转动的运动过程中,可实现胶囊从胶囊钩中顺利地脱离,同时也方便后续的废弃胶囊从冲泡腔组件内掉落。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泡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其中省去安装支架;
图3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安装支架的出饮嘴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冲泡腔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分解图;
图8为图6所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自锁组件与安装支架的装配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自锁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另一状态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另一状态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另一状态图;
图14为图1所示的冲泡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饮料机的冲泡装置100,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饮料机的冲泡装置100,该冲泡装置100可将预包装好的胶囊200制成饮料,冲泡装置100包括安装支架10、冲泡腔组件20、冲泡头组件30、胶囊钩组件40、自锁组件50以及驱动组件60。
安装支架10设置有螺旋导轨101;冲泡腔组件20安装于安装支架10内,冲泡腔组件20用于容纳胶囊200并在胶囊200进行冲泡后输出饮料;冲泡头组件30活动安装于安装支架10内并且与冲泡腔组件20相对设置,冲泡头组件30可相对安装支架10朝向或远离冲泡腔组件20做直线运动,冲泡头组件30用于与冲泡腔组件20配合以对胶囊200进行冲泡。
胶囊钩组件40用于承载胶囊200,胶囊钩组件40转动连接于冲泡头组件30,胶囊钩组件40可随冲泡头组件30朝向或远离冲泡腔组件20运动,胶囊钩组件40在朝向冲泡腔组件20的运动过程中,胶囊钩组件40可部分抵接于螺旋导轨101并且抵接部分可沿螺旋导轨101运动,使得胶囊钩组件40可相对冲泡头组件30转动预设角度,胶囊钩组件40在转动运动的过程中,胶囊200可从胶囊钩组件40中脱离进入冲泡腔组件20。其中,预设角度为胶囊钩组件40相对冲泡头组件30发生转动的角度。
自锁组件50安装于安装支架10的一侧,用于在胶囊钩组件40转动预设角度后限制胶囊钩组件40转动,使得胶囊钩组件40在自锁组件50的作用下只能做直线运动;驱动组件60与冲泡头组件30连接,驱动组件60用于驱动冲泡头组件30相对安装支架10做直线运动,驱动组件60可驱动冲泡头组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
其中,第一位置为冲泡头组件30远离冲泡腔组件20时的第一极限位置,也即冲泡装置100处于待机状态时的初始位置,第二位置为冲泡头组件30运动至与冲泡腔组件20相配合时的第二极限位置,也即冲泡装置100处于冲泡状态时的工作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为冲泡头组件30或胶囊钩组件40的各个可活动的零部件或组件在同一时间点相对固定的位置,例如,当冲泡头组件30处于第一位置时,胶囊钩组件40也处于一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也可称为第一位置。
驱动组件60驱动冲泡头组件3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也即冲泡头组件30朝向冲泡腔组件20运动时,胶囊钩组件40绕冲泡头组件30往第一方向转动预设角度;驱动组件60驱动冲泡头组件30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也即冲泡头组件30远离冲泡腔组件20运动时,胶囊钩组件40绕冲泡头组件30往第二方向转动预设角度。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以冲泡头组件30与冲泡腔组件20相对的一面为参考,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请参阅图3,安装支架10大致为筒状,其具有用于收容冲泡腔组件20、冲泡头组件30、胶囊钩组件40以及胶囊200的空腔102,该空腔102允许冲泡头组件30、胶囊钩组件40以及胶囊200在安装支架10的内部运动。
螺旋导轨101由安装支架10的一侧为起始端螺旋延伸预设圈数,胶囊钩组件40可沿螺旋导轨101运动并转动预设圈数,可以理解的是,该预设圈数与胶囊钩组件40所转动的预设角度成正比,例如螺旋导轨101螺旋延伸一圈,则胶囊钩组件40可沿螺旋导轨101运动并转动360°。其中,预设圈数为螺旋导轨101沿安装支架10的本体螺旋延伸所得到的圈数。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导轨101由安装支架10的一侧螺旋延伸二分之一圈至安装支架10的另一侧,也即胶囊钩组件40可相对冲泡头组件30往第一方向转动180°。其中,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相较其末端远离冲泡腔组件2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导轨101螺旋延伸的预设圈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圈或三分之二圈等等;螺旋导轨101的螺距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也即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和末端在安装支架10的轴向方向上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安装支架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4,空腔102、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4三者相互连通,第一开口103用于允许胶囊200进入空腔102而承载于胶囊钩组件40,第二开口104用于允许冲泡完成的废弃胶囊200从空腔102排出。
第一开口103具有第一边缘1031、第二边缘1032、第三边缘1033和第四边缘1034,第一边缘1031、第二边缘1032、第三边缘1033和第四边缘1034共同界定形成第一开口103的开口边缘。其中,第一边缘1031和第三边缘1033分别位于安装支架10的两侧,第四边缘1034较第二边缘1032远离冲泡腔组件20。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导轨101即为第一开口103的第二边缘1032,也即螺旋导轨101与第二边缘1032重合设置,第二边缘1032由安装支架10的一侧螺旋延伸二分之一圈至安装支架10的另一侧,并且第二边缘1032的起始端与第一边缘1031圆弧过渡。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导轨101为形成于安装支架10的内表面的螺旋导槽,该螺旋导槽在安装支架10的内表面螺旋延伸二分之一圈,胶囊钩组件40可部分抵接于该螺旋导槽,并抵接部分可沿该螺旋导槽的轨迹运动,使得胶囊钩组件40可相对冲泡头组件30转动180°。
请参阅图4,安装支架10设置有出水嘴11,出水嘴11安装于安装支架10的端侧并且与冲泡腔组件20连通。出水嘴11的内侧壁设置有圆弧斜面111,圆弧斜面111与水平面成角度设置,圆弧斜面111用于缓冲由冲泡腔组件20输出的饮料。出水嘴11还设置有导流块112,饮料可沿圆弧斜面111流向导流块112,导流块112用于对饮料进行导向分流,可有效防止饮料摆动、突喷现象,使得饮料可顺畅地从出水嘴11流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块为十字形结构。
请参阅图5,冲泡腔组件20包括冲泡壳体21和萃取底座22。
冲泡壳体21大致为筒状,其安装于安装支架10内的端侧壁,并且冲泡壳体21的开口朝向冲泡头组件30设置。冲泡壳体21具有用于容纳胶囊200的腔室211,胶囊200在腔室211完成冲泡,并形成饮料向外输出。
冲泡壳体21设置有第一流道212和与第一流道212连通的出水口213,第一流道212位于冲泡壳体21的底部,第一流道212用于对胶囊200内形成的饮料进行导流,出水口213用于汇集第一流道212的饮料并向外流出。其中,出水口213与出水嘴11连通。出水口213的出水端朝向出水嘴11的圆弧斜面,饮料由出水口213的出水端流向圆弧斜面,圆弧斜面对流出的饮料进行缓冲并将饮料导向出水嘴11的导流块112,导流块112再对饮料进行导向分流,使得饮料可顺畅地流入外部预先摆放好的杯子中。
萃取底座22安装于腔室211的底部,萃取底座22的边缘压紧密封冲泡壳体21的内侧壁。萃取底座22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一刺破部221,每个第一刺破部221均朝向冲泡组件30设置。每个第一刺破部221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流道222,第二流道222位于第一刺破部221的中部,并且第二流道222的两端分别连通腔室211与第一流道212。第一刺破部221用于刺穿胶囊200的底部,使得第一流道212、第二流道222和胶囊200的内部三者连通,以允许胶囊200内冲泡形成的饮料由第二流道222流向第一流道212,再汇入出水口213向外输出。
冲泡腔组件20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3,第一弹性件23设置于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内,第一弹性件23可弹性抵接于胶囊200的底部,第一弹性件23用于将完成冲泡后的废弃胶囊200弹出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
萃取底座22的中部设置有收容孔223,第一弹性件23的一端安装于收容孔223的底部,其另一端相较第一刺破部221的末端远离收容孔223的底部,并且第一弹性件23被压缩时可完全收容于收容孔223内。
具体的,在冲泡头组件3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胶囊200进入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并挤压第一弹性件23,使得第一弹性件23朝向收容孔223的底部弹性压缩,同时第一刺破部221刺穿胶囊200的底部,使得第二流道222连通胶囊200的内部;在冲泡头组件30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3恢复弹性形变并将废弃的胶囊往离开萃取底座22的方向弹出,使得废弃的胶囊200与第一刺破部221脱离并沿弹出腔室211后,由第二开口104掉落出安装支架10的空腔102。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3可通过固定件24可拆卸地安装于收容孔223。固定件24依次穿设第一弹性件23、萃取底座22和冲泡壳体21,将第一弹性件23和萃取底座22固定连接于冲泡壳体21。其中,固定件24可以是螺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3为压缩弹簧,当然,第一弹性件23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回复能力的元件,例如片簧等。
请参阅图6和图7,冲泡头组件30包括活塞31、刺破面板32和进水管33。
活塞31大致为圆饼状,其活动安装于安装支架10的内部,并且活塞31与冲泡壳体21相对设置,活塞31可相对安装支架10朝向或远离冲泡壳体21做直线运动。活塞31与冲泡壳体21相对的一面设置有面板槽311。
刺破面板32为圆形状,其安装于活塞31的面板槽311。刺破面板32设置有若干第二刺破部321,每个第二刺破部321均朝向萃取底座22设置,第二刺破部321用于刺破胶囊200的顶部。其中,当胶囊200置于空腔102时,胶囊200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第一刺破部221和第二刺破部321相对。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螺钉将刺破面板32固定于活塞31的面板槽311内。
活塞31的内部设置有进水通道313,进水通道313连通刺破面板32。进水管33安装于活塞31背离冲泡壳体21的一面并与进水通道313连通。进水管33用于外接水源,进水通道313用于允许外部向胶囊200的内部提供用于冲泡的水源。具体的,该水源可以是高压热水。
冲泡头组件30设置有顶出组件34,顶出组件34活动设置于活塞31,顶出组件34可弹性抵接于胶囊200的顶部,顶出组件34用于将完成冲泡后的废弃胶囊200和第二刺破部321分离。
顶出组件34包括顶出件341和第二弹性件342。
活塞31和刺破面板32共同设置有同轴的安装孔312,安装孔312位于活塞31的部分为盲孔且孔径较大,安装孔312位于刺破面板32的另一部分为通孔且孔径较小。
顶出件341滑动设置于安装孔312。顶出件341设置有台阶部3411,顶出件341具有台阶部3411的一端插入活塞31的盲孔,其另一端贯穿刺破面板32的通孔,使得顶出件341滑动时其台阶部3411可抵接于刺破面板32。第二弹性件342弹性设置于安装孔312内,其一端抵接于盲孔的底部,另一端抵接于顶出件341的台阶部3411。顶出件341用于抵接于胶囊200的顶部,第二弹性件342用于向顶出件341提供弹性力,使得顶出件341可将完成冲泡后的废弃胶囊200和第二刺破部321分离。
具体的,当冲泡头组件3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胶囊200进入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并挤压顶出件341,使得顶出件341朝向安装孔312的底部滑动,第二弹性件342朝向安装孔312的底部压缩,同时第二刺破部321刺穿胶囊200顶部;当冲泡头组件3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342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将顶出件341往远离安装孔312的底部的方向弹出,使得顶出件341将胶囊200往远离刺破面板32的方向顶出,直至第二刺破部321与胶囊200的顶部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顶出组件3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两组。其中,第二弹性件342为压缩弹簧,当然,第二弹性件342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回复能力的元件,例如片簧等。
胶囊钩组件40包括胶囊钩41、固定环42和复位件43。胶囊钩41、固定环42和复位件43均设置于活塞31。
胶囊钩41包括转动部411和承托部412,转动部411的部分朝向冲泡壳体21延伸得到承托部412。
转动部411为圆环状,其内壁设置有第一凸缘4111,第一凸缘4111沿转动部411的内壁周向延伸。活塞31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沟槽314,限位沟槽314沿活塞31的外壁周向延伸一圈,限位沟槽314为圆环状。转动部411可转动地套设于活塞31,并且第一凸缘4111嵌入限位沟槽314内,第一凸缘4111可沿限位沟槽314滑动,使得转动部411可沿限位沟槽314绕活塞31转动,第一凸缘4111用于将转动部411的转动运动限制于限位沟槽314形成的轨迹。具体的,上述预设角度为转动部411相对活塞31绕活塞31发生转动的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活塞3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凸缘,转动部41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沟槽,活塞31的第一凸缘插入转动部411的限位沟槽,限位沟槽可沿第一凸缘滑动。
承托部412大致为半圆环状,其内壁设置有承载槽4121,承载槽4121沿承托部412的圆弧方向设置,承载槽4121与胶囊200的杯缘相适配。胶囊200的杯缘可嵌入承载槽4121内,使得胶囊200承载于承托部412。其中,当承托部412位于第一位置时,承托部412的承载槽4121朝向第一开口103,此时承托部412可承载胶囊200;当承托部412位于第二位置时,胶囊200已从承托部412的承载槽4121中脱离并进入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此时承托部412位于冲泡壳体21靠近第一开口103的一侧,承托部412的承载槽4121朝向冲泡壳体21,也即承托部412绕胶囊200转动至承载槽4121的槽口的朝向与胶囊200的重力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刺破面板32的中心与活塞31的中心为偏移设置,刺破面板32的中心相较活塞31的中心靠近第二开口104,刺破面板32与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的中心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当胶囊200承载于承托部412时,胶囊2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刺破面板32和萃取底座22相对。其中,当胶囊钩41位于第一位置时,承托部412的圆弧中心与刺破面板32的中心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胶囊钩41位于第二位置时,承托部412的中心相较刺破面板32的中心靠近第一开口103。通过以上设置,使得胶囊钩41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承托部412的中心可逐渐远离胶囊200的中心,并且绕活塞31转动至冲泡壳体21的周侧,同时胶囊200从承托部412脱离并进入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避免了胶囊钩41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承托部412与冲泡壳体21出现运动干涉,防止了承托部412运动时与冲泡壳体21出现相互抵触。
胶囊钩41设置有用于抵接螺旋导轨101的抵接结构,该抵接结构在胶囊钩朝向冲泡壳体21运动时抵接于螺旋导轨101,并沿螺旋导轨101的轨迹运动,使得胶囊钩41相对活塞31绕活塞3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承托部412设置有导柱4122,导柱4122即为上述的抵接结构,导柱4122与承托部412固定连接,并且位于承托部412的外壁的一端。导柱4122径向设置于承托部412,也即导柱4122垂直于活塞31的运动方向设置,使得导柱4122抵接于螺旋导轨101运动时,可顺畅地沿螺旋导轨101的表面运动。
当胶囊钩41位于第一位置时,承托部412的承载槽4121的槽口朝向第一开口103,导柱4122位于第一开口103的第一边缘1031上。当胶囊钩4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导柱4122沿第一边缘1031运动至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后,继续沿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运动至螺旋导轨101的末端,以使得胶囊钩41相对活塞31绕活塞31往第一方向转动180°,也即使得承托部412的承载槽4121的槽口朝向相反,从而实现胶囊200从承托部412的承载槽4121中脱离进入冲泡腔组件20。
固定环42大致为圆环状,其内壁设置有第二凸缘421,第二凸缘421沿固定环42的内壁周向延伸。固定环42套设于活塞31与冲泡壳体21相对的端部,并且第二凸缘421扣紧于限位沟槽314的一侧,使得固定环42固定于活塞31的端部。固定环42用于将第二凸缘421限制于限位沟槽314内,防止胶囊钩41转动时从活塞31脱落。
具体请参阅图8,限位沟槽314的两侧壁一低一高,限位沟槽314靠近冲泡壳体21的一侧壁相较另一侧壁较低,使得转动部411第一凸缘4111可通过较低的一侧壁嵌入限位沟槽314,并且第一凸缘4111可抵接于另一侧壁。固定环42的第二凸缘421扣紧于限位沟槽314较低的一侧壁,并且固定环42的外环套紧于活塞31的端部,使得第一凸缘4111不能通过较低的一侧壁离开限位沟槽314,从而将胶囊钩41的转动部411限制于活塞31的固定位置,也即使得转动部411可相对活塞31在活塞31的轴向方向上保持静止。
复位件43分别与胶囊钩41和活塞31连接,当胶囊钩41往第一方向转动预设角度后,复位件43可向胶囊钩41输出作用力以使胶囊钩41往第二方向转动预设角度。
当胶囊钩41转动部411处于第一位置时,复位件43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当转动部411处于第二位置时,复位件43处于拉伸状态或者压缩状态。
活塞31的外壁设置有复位环槽315,复位环槽315沿活塞31的外壁周向延伸一圈,复位环槽315为圆环状。复位件43收容于复位环槽315内,复位件43的一端连接活塞31,另一端连接胶囊钩41的转动部411,使得胶囊钩41相对活塞31绕活塞31往第一方向转动时,胶囊钩41能带动复位件43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复位件43产生复位胶囊钩41的势能,也即使得胶囊钩41具有往第二方向转动的趋势。当胶囊钩4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时,在胶囊钩41脱离自锁组件50的限制后,复位件43恢复弹性形变,并将胶囊钩41往第二方向弹性回拉,使得胶囊钩41的承托部412的朝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43为拉伸弹簧,当然,复位件43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回复能力的元件,例如,压缩弹簧、片簧、弹性带或者弹性绳索等。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复位环槽315设置于转动部411的内壁,复位件43收容于转动部411的复位环槽315内,并且复位件43分别连接转动部411和活塞31;当然,复位环槽315也可以共同设置于转动部411和活塞31之间,也即转动部411设置有第一复位环槽,活塞31设置有第二复位环槽,第一复位环槽和第二复位环槽对接共同形成复位环槽315。
请参阅图9和图10,安装支架10位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13和卡位槽14,滑动槽13相较卡位槽14远离第二开口104,卡位槽14与螺旋导轨101连通,滑动槽13用于安装自锁组件50,卡位槽14用于胶囊钩41的导柱4122进入其中时,引导胶囊钩41做直线运动。
自锁组件50包括自锁构件51和第三弹性件52,自锁构件51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3,自锁构件51可沿滑动槽13滑动,第三弹性件52收容于滑动槽13内,第三弹性件52的一端连接安装支架10,另一端连接自锁构件51。自锁构件51可抵接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自锁构件51用于在胶囊钩41转动预设角度后对导柱4122进行锁定以限制胶囊钩41的转动。第三弹性件52用于向自锁构件51提供弹性力,以使得自锁构件51可弹性抵接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当导柱4122沿螺旋导轨101滑动至卡位槽14后,自锁构件51在第三弹性件52的弹力作用下隔断卡位槽14与螺旋导轨101之间的连通,使得导柱4122不能沿螺旋导轨101返回。
滑动槽13包括第一滑动槽131和第二滑动槽132,第一滑动槽131相较第二滑动槽132靠近安装支架10的头部,并且第一滑动槽131和第二滑动槽132平行设置。
自锁构件51包括安装部511和限位部512,安装部511和限位部512固定连接,安装部511和限位部512可为一体结构。安装部511与滑动槽13相适配,安装部511的两端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滑动槽131和第二滑动槽132。第三弹性件52收容于第一滑动槽131内,并且其一端与安装部5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支架10连接。
限位部512具有第一端面5121、第二端面5122和抵接部5123,第一端面5121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相对,第二端面5122与第一开口103的第三边缘1033相对,抵接部5123为第一端面5121与第二端面5122的连接处。其中,抵接部5123用于抵接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
请参阅图11和图12,限位部512位于第一开口103的侧边,并且限位部512面向螺旋导轨101的一面与螺旋导轨101靠近卡位槽14的一端之间呈“V”形成设置。当导柱4122沿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运动至其末端的过程中,导柱4122可进入螺旋导轨101和第一端面5121之间,并且挤压第一端面5121,使得限位部512往离开螺旋导轨101末端的方向移动,抵接部5123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之间产生一定间距,自锁构件51由第一滑动槽131向第二滑动槽132的方向移动,同时拉伸第三弹性件52。
请参阅图13,当导柱4122通过抵接部5123与螺旋导轨101末端之间的间距时,导柱4122进入卡位槽14,同时在第三弹性件52的弹性力回复作用下自锁构件51复位,自锁构件51由第二滑动槽132向第一滑动槽131的方向移动直至抵接部5123抵接于螺旋导轨101的末端,此时卡位槽14的上侧壁与第二端面5122可衔接并且形成用于限制胶囊钩41做转动运动的限制表面,导柱4122可抵接于该限制表面,使得胶囊钩41只能做直线运动。其中,导柱4122可在冲泡头组件30的带动下沿卡位槽14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当胶囊钩4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导柱4122沿限制表面运动至与限制表面脱离时,胶囊钩41在复位件4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往第二方向转动180°,使得胶囊钩41的承载槽4121的槽口朝向第一开口103的开口,导柱4122则抵接于第一开口103的第一边缘103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52为拉簧,当然,第三弹性件52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回复能力的元件,例如压簧、片簧和气弹簧等。
请参阅图14,驱动组件60包括扳动把手61和连杆机构62,扳动把手61铰接于安装支架10,连杆机构62分别与扳动把手61和活塞31铰接,扳动把手61,可带动活塞31相对于安装支架10做往复直线运动。
扳动把手61包括板动部611和铰接部612,板动部611和铰接部612固定连接。铰接部612具有第一铰接部6121和第二铰接部6122。
安装支架10设置有铰接座12,扳动把手61通过第一铰接部6121铰接于铰接座12。
安装支架10还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用于允许铰接部612连接设置于空腔102内的连杆机构62,连杆机构62通过第三开口连接扳动把手61和活塞31。
连杆机构62包括第一连杆621、第二连杆622和第三连杆623。第一连杆621的一端与第二铰接部6122铰接,第一连杆6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22的一端和第三连杆623的一端三者相互铰接,第二连杆622的另一端与安装支架10铰接,第三连杆623的另一端与活塞31铰接。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60也可以是电机和传动件的组合,传动件连接电机和活塞31,并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化成活塞31的直线往复运动,例如,传动件为蜗轮和蜗杆,涡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啮合,蜗杆与活塞31螺纹连接,蜗轮和蜗杆彼此啮合,通过以上设置,驱动组件60可驱动活塞31相对安装支架10作往复直线运动。当然,驱动组件60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液压缸或气缸与活塞31连接,可驱动活塞31相对于安装支架10做往复直线运动。
安装支架10和冲泡头组件30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冲泡头组件30运动的引导结构,冲泡头组件30通过引导结构与安装支架10相互配合,使得冲泡头组件30可沿预设的方向相对安装支架10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结构包括凹槽105和凸块301,两个凹槽105对称设置于安装支架10内的相对两侧壁,两个凸块301对称设置于活塞31的两侧,一个凸块301与对应的一个凹槽105相配合,凸块301插入凹槽105内,并且凸块301可沿凹槽105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冲泡头组件30通过凸块301可沿凹槽105的长度方向在安装支架10内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0内的相对两侧壁对称设置有长条形的引导块,活塞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引导槽,一个引导块与对应的一个引导槽相配合,冲泡头组件30通过引导槽可沿引导块的长度方向在安装支架10内运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引导结构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一个引导结构设置于安装支架10内的下侧壁与活塞31的下侧之间,冲泡头组件30通过引导结构可沿预设方向在安装支架10内运动。
请参阅图1和图13,本实施例中的冲泡装置100工作流程如下:
(一)、开始阶段:胶囊钩41的承载槽4121的槽口朝向第一开口103,将胶囊200通过第一开口103放置于胶囊钩41的承托部412,转动扳动把手61,使得活塞31和胶囊钩41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同时承托部412将胶囊200移送至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内,承托部412在运动过程中与胶囊200脱离,具体如下。
胶囊钩41在活塞31的带动下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胶囊钩41上的导柱4122先沿第一边缘1031运动至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在此过程中,胶囊钩41相对活塞31在活塞31的周向方向上相对静止。接着,导柱4122继续沿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运动至螺旋导轨101的末端,使得胶囊钩41相对活塞31绕活塞31往第一方向转动180°至承载槽4121的槽口朝向相反,在此过程中,承载槽4121的槽口绕胶囊200的杯缘转动并逐渐远离胶囊200,直至胶囊200承载槽4121脱离,同时胶囊200进入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然后,导柱4122通过自锁构件51和螺旋导轨101的末端进入卡位槽14,继续沿卡位槽14向前运动一段距离直至胶囊钩41位于第二位置,在此过程中,胶囊200在冲泡头组件30的推动下继续朝向萃取底座22运动,直至胶囊的杯缘的一面抵接于冲泡壳体21的开口边缘,活塞31的端面压紧密封胶囊200的杯缘的另一面,使得冲泡壳体21、活塞31和胶囊200之间保持密封状态,同时第一刺破部221和第二刺破部321分别刺穿胶囊200的底部和顶部,且第一弹性件23和第二弹性件342同时被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胶囊200的杯缘从胶囊钩41的承载槽4121脱离之前,胶囊200的底部已进入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内,避免胶囊200直接从承托部412滑落而掉至第二开口104。
(二)、制饮阶段:通过进水通道3112以及第二刺破部321刺穿胶囊200的穿孔,向胶囊200的内部注入高压热水,使得胶囊200的粉末饮料融成流体热饮,流体热饮可依次通过第二流道222、第一流道212、出水口213以及出水嘴11向外释放。
(三)、结束阶段:往相反方向转动扳动把手61,使得活塞31和胶囊钩41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同时冲泡完成的废弃胶囊200从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掉出,具体如下。
胶囊钩41在活塞31的带动下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导柱4122沿卡位槽14与第二端面5122衔接形成的限制表面运动,胶囊钩41远离冲泡壳体21直线退出,直至导柱4122运动至与第二端面5122的末端脱离时,胶囊钩41在复位件4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往第二方向转动180°至承载槽4121的槽口朝向第一开口103,导柱4122位于第一开口103的第一边缘1031上。同时,第一弹性件23恢复弹性形变使得废弃胶囊200的底部与第一刺破部221分离,第二弹性件342恢复弹性形变使得废弃胶囊200的顶部与第二刺破部321分离,并且废弃胶囊200在第一弹性件2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被弹出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饮料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冲泡装置100,其中,还包括与冲泡装置100连接的水箱装置,水箱装置用于向冲泡装置100提供冲泡饮料所需的用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10),设置有螺旋导轨(101)、空腔(102)、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4),所述第一开口(103)、所述第二开口(104)和所述空腔(102)相互连通;
冲泡腔组件(20),包括冲泡壳体(21)、萃取底座(22)和第一弹性件(23),所述冲泡壳体(21)安装于所述空腔(102)内,所述萃取底座(22)安装于所述冲泡壳体(21)的底部,所述第一弹性件(23)设置于所述冲泡壳体(21)的腔室(21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23)用于弹性抵接于胶囊的底部;
冲泡头组件(30),活动安装于所述空腔(102)内,所述冲泡头组件(30)可在所述空腔(102)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冲泡头组件(30)包括活塞(31)、刺破面板(32)和顶出组件(34),所述活塞(31)与所述冲泡腔组件(20)相对设置,所述刺破面板(32)安装于所述活塞(31)与所述冲泡腔组件(20)相对的一面,所述刺破面板(32)的中心与所述活塞(31)的中心为偏移设置,所述刺破面板(32)的中心相较所述活塞(31)的中心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04),所述活塞(31)和所述刺破面板(32)共同设置有同轴的安装孔(312),所述顶出组件(34)活动设置于所述活塞(31),所述顶出组件(34)用于弹性抵接于胶囊的顶部,所述顶出组件(34)包括顶出件(341)和第二弹性件(342),所述顶出件(341)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12),所述第二弹性件(342)弹性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12),所述第二弹性件(342)弹性抵接所述顶出件(341);
胶囊钩(41),转动连接于所述冲泡头组件(30),所述胶囊钩(41)可随所述冲泡头组件(30)运动并且可相对所述冲泡头组件(30)转动,所述胶囊钩(41)包括转动部(411)和承托部(412),所述承托部(412)由所述转动部(411)延伸得到,所述转动部(411)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塞(31),所述承托部(412)用于承载胶囊;
固定环(42),套设于所述活塞(31)与所述冲泡壳体(21)相对的端部;
复位件(43),分别与所述胶囊钩(41)和所述活塞(31)连接,所述复位件(43)用于在所述胶囊钩(41)转动预设角度后,向所述胶囊钩(41)输出作用力以使所述胶囊钩(41)反向转动预设角度;
驱动组件(60),与所述冲泡头组件(30)连接,所述驱动组件(60)用于驱动所述冲泡头组件(30)朝向或远离所述冲泡腔组件(20)做往复直线运动,并且所述驱动组件(60)可驱动所述冲泡头组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
所述胶囊钩(41)在随所述冲泡头组件(30)朝向所述冲泡腔组件(20)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胶囊钩(41)可部分抵接于所述螺旋导轨(101),使得所述胶囊钩(41)可相对所述冲泡头组件(30)做转动运动,以及在所述胶囊钩(41)转动运动的过程中,当所述胶囊钩(4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承托部(412)的圆弧中心与所述刺破面板(32)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当所述胶囊钩(4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承托部(412)的圆弧中心相较所述刺破面板(32)的中心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03),所述胶囊(200)可从所述胶囊钩(41)中脱离进入所述冲泡腔组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导轨(101)由所述安装支架(10)的一侧螺旋延伸二分之一圈至所述安装支架(10)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相较其末端远离所述冲泡腔组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导轨(101)为所述第一开口(103)的一开口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导轨(101)为形成于所述安装支架(10)的内表面的螺旋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囊钩(41)设置有导柱(4122),所述冲泡头组件(30)朝向所述冲泡腔组件(20)运动时,所述导柱(4122)可抵接于所述螺旋导轨(101)并沿所述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运动至所述螺旋导轨(101)的末端,以使得所述胶囊钩(41)相对所述冲泡头组件(30)转动预设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柱(4122)设置于所述承托部(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部(412)设置有承载槽(4121),当所述导柱(4122)沿所述螺旋导轨(101)的起始端运动至所述螺旋导轨(101)的末端时,所述承托部(412)绕所述胶囊(200)转动至所述承载槽(4121)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胶囊(200)的重力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31)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沟槽(314),所述转动部(4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凸缘(4111),所述第一凸缘(4111)嵌入所述限位沟槽(314),所述第一凸缘(4111)可沿所述限位沟槽(314)滑动,所述第一凸缘(4111)将所述转动部(411)的转动运动限制于所述限位沟槽(314)形成的轨迹;
所述活塞(31)的端部设置有固定环(42),所述固定环(42)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凸缘(421),所述固定环(42)套设于所述活塞(31)与所述冲泡腔组件(20)相对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二凸缘(421)扣紧于所述限位沟槽(314)的一侧,使得所述转动部(411)可相对所述活塞(31)在所述活塞(31)的轴向方向上保持静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萃取底座(22)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胶囊(200)的底部的第一刺破部(221);
所述刺破面板(32)设置有用于刺破所述胶囊(200)的顶部的第二刺破部(321)。
10.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料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冲泡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41822.0A CN110367823B (zh) | 2019-07-16 | 2019-07-16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41822.0A CN110367823B (zh) | 2019-07-16 | 2019-07-16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67823A CN110367823A (zh) | 2019-10-25 |
CN110367823B true CN110367823B (zh) | 2024-08-02 |
Family
ID=68253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41822.0A Active CN110367823B (zh) | 2019-07-16 | 2019-07-16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678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16591B (zh) * | 2020-05-21 | 2022-04-08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茶品冲泡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3511A (zh) * | 2007-10-04 | 2010-11-10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饮料冲煮单元 |
WO2014132158A1 (en) * | 2013-03-01 | 2014-09-04 | Bialetti Industrie S.P.A. | Infus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hot drink |
CN206137925U (zh) * | 2016-07-14 | 2017-05-03 | 上海爱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胶囊酿造仓的液压结构 |
CN211559739U (zh) * | 2019-07-16 | 2020-09-25 | 深圳市西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34570B2 (en) * | 2011-11-09 | 2018-07-31 | LaVit Technology LLC | Capsule based system for preparing and dispensing a beverage |
ITBG20110052A1 (it) * | 2011-12-22 | 2013-06-23 | Emmebielle S R L | Gruppo di infusione |
WO2014114792A1 (de) * | 2013-01-28 | 2014-07-31 | Tchibo Gmbh | Brühmodul |
CN203280250U (zh) * | 2013-04-08 | 2013-11-13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饮料酿造装置 |
CN203407902U (zh) * | 2013-07-11 | 2014-01-29 | 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 | 电动咖啡机 |
US10448780B2 (en) * | 2014-05-12 | 2019-10-22 |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 Beverage brewing unit particularly for machines for preparing beverages from capsules |
CN105496197B (zh) * | 2014-09-23 | 2018-06-26 |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咖啡酿造装置及具有其的胶囊咖啡机 |
CN106580106B (zh) * | 2015-07-27 | 2020-02-07 |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 胶囊咖啡机的退包装置 |
CN208573462U (zh) * | 2017-11-06 | 2019-03-05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进包脱包的胶囊咖啡机 |
-
2019
- 2019-07-16 CN CN201910641822.0A patent/CN1103678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3511A (zh) * | 2007-10-04 | 2010-11-10 |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 饮料冲煮单元 |
WO2014132158A1 (en) * | 2013-03-01 | 2014-09-04 | Bialetti Industrie S.P.A. | Infus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hot drink |
CN206137925U (zh) * | 2016-07-14 | 2017-05-03 | 上海爱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胶囊酿造仓的液压结构 |
CN211559739U (zh) * | 2019-07-16 | 2020-09-25 | 深圳市西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67823A (zh) | 2019-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67822B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CN106132254B (zh) | 特别是用于从胶囊制备饮料的机器的饮料冲煮单元 | |
EP2755534B1 (en) | A device for preparing beverages and related process | |
CN101610703B (zh) | 利用一次性胶囊调制饮料的具有胶囊对中装置的冲泡装置 | |
EP2083662B1 (fr) | Ensemble comportant un appareil et une capsule jetable pour produire une boisson par infusion, et capsule pour un tel ensemble | |
CN105120717B (zh) | 冲泡模块 | |
JP6262761B2 (ja) | 遠心によって飲料を調製する為の装置 | |
CN110367823B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JP2011513023A (ja) | 飲料を準備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 | |
EP3190935B1 (en) | A dispensing assembly for machines for preparing liquid products by means of capsules | |
CN211559739U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CN211559741U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CN108576162B (zh) | 一种丸子加工装置及其绞肉机 | |
CN211559740U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CN211559738U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EP4368079A1 (en) | Capsule drink brewing device | |
CN109588987B (zh) | 饮料制备装置及饮料制备设备 | |
CN110833325B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CN113040606B (zh) | 一种胶囊饮品机 | |
CN209826318U (zh) | 饮料制备装置及饮料制备设备 | |
CN211722792U (zh) | 一种胶囊收纳装置及胶囊饮料机 | |
CN211242901U (zh) | 一种冲泡装置及饮料机 | |
CN209983981U (zh) | 一种榨汁机 | |
CN114847735B (zh) | 一种快速进弹结构及进弹方法 | |
CN220675805U (zh) | 一种物料压制装置及萃取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