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9102A -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9102A
CN110359102A CN201910570909.3A CN201910570909A CN110359102A CN 110359102 A CN110359102 A CN 110359102A CN 201910570909 A CN201910570909 A CN 201910570909A CN 110359102 A CN110359102 A CN 110359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cooling
ipper
oi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09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群彪
冯晨曦
许侃雯
方海峰
刘锐
张国忠
徐丽秀
薛梁
范纪华
蔡李花
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709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9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9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9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88Cool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 D01D5/092Cool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in shafts or chimn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下风室、上风室及位于所述下风室及所述上风室之间的中间整流层,所述下风室、上风室及中间整流层均呈同轴的环状,所述上风室的内环为多孔板,所述上风室内设置有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冷却风进入所述下风室之后流向所述中间整流层,所述中间整流层对所述冷却风进行整流后流向所述上风室,所述冷却油通道内的冷却油带走所述冷却风的热量后通过所述多孔板吹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清洗维护,工作效率高且能满足生产不同性质的纺丝。

Description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化纤长丝的生产大部分都采用侧吹风装置来进行冷却,这样一来,在生产长丝的成本中能源消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化学纤维性能和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用侧吹风冷却装置已经无法达到长丝产品的工艺要求,因此要求更高的冷却吹风条件。通过人们对冷却装置的不断改进,加速了一种新型化纤冷却装置——环吹风冷却装置的开发与应用。环吹风冷却装置不仅具备每束丝受风均匀的优势,而且可以降低能耗,有效地解决了侧吹风装置吹风面积大而造成的风能损失问题。
但是,由于熔融纺丝的生产环境温度往往较高,以至于从外界吹入的冷却风的温度一般也较高,这样不仅不利于熔融纺丝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生产出的纺丝各种性质相同,不能满足各类客户的需要,因为纤维丝的弹性和韧性等方面与冷却温度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若要生产不同性质的纺丝,就必须要更换环吹风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清洗维护,工作效率高且能满足生产不同性质的纺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下风室、上风室及位于所述下风室及所述上风室之间的中间整流层,所述下风室、上风室及中间整流层均呈同轴的环状,所述上风室的内环为多孔板,所述上风室内设置有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冷却风进入所述下风室之后流向所述中间整流层,所述中间整流层对所述冷却风进行整流后流向所述上风室,所述冷却油通道内的冷却油带走所述冷却风的热量后通过所述多孔板吹出。
可选的,所述多孔板背离所述上风室的一侧上设置有不锈钢筛网。
可选的,所述下风室为环形圆柱状,所述上风室为环形圆锥状,其中,所述上风室背离所述下风室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小于靠近所述下风室的一端的截面宽度。
可选的,所述冷却风经过所述中间整流层后形成均匀且稳定的冷却风。
可选的,所述冷却油通道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及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的冷却油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所述进油口及所述出油口伸出所述上风室外,其中,所述进油口还连接一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的冷却油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均与一冷却油箱连通,以实现所述冷却油的循环利用。
可选的,所述上风室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以实时测量所述上风室内的冷却风的温度及湿度。
可选的,所述上风室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卡设于一轨道上,以使所述环吹风冷却装置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移动。
在本发明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中,包括下风室、上风室及位于所述下风室及所述上风室之间的中间整流层,所述下风室、上风室及中间整流层均呈同轴的环状,所述上风室的内环为多孔板,所述上风室内设置有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冷却风进入所述下风室之后流向所述中间整流层,所述中间整流层对所述冷却风进行整流后流向所述上风室,所述冷却油通道内的冷却油带走所述冷却风的热量后通过所述多孔板吹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清洗维护,工作效率高且能满足生产不同性质的纺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的整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上风室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下风室,101、进风口,2、上风室,201、温度传感器,202、冷却油循环管道,203、流量控制阀,204、进油口,205、出油口,206、滑道,3、不锈钢筛网,4、多孔板,5、中间整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包括下风室1、上风室2及位于所述下风室1及所述上风室2之间的中间整流层5,所述下风室1、上风室2及中间整流层5均呈同轴的环状,所述上风室2的内环为多孔板4,所述上风室2内设置有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4上,冷却风进入所述下风室1之后流向所述中间整流层5,所述中间整流层5对所述冷却风进行整流后流向所述上风室2,所述冷却油通道内的冷却油带走所述冷却风的热量后通过所述多孔板4吹出。
具体的,所述下风室1具有一进风口101,冷却风由所述进风口101水平吹入所述下风室1,由于所述下风室1及所述上风室2之间存在中间整流层5,在所述中间整流层5阻力的作用下,使得进入下风室1的冷却风在中间整流层5的下方进行了初次整流,经过初次整流的冷却风均匀、稳定的吹向所述上风室2。可选的,所述下风室1为环形圆柱状,所述上风室2为环形圆锥状,其中,所述上风室2背离所述下风室1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小于靠近所述下风室1的一端的截面宽度,也就是说,所述上风室2的内侧壁与水平面之间呈一限定角度(例如45°),这样可以起到导流板的作用,便于进入所述上风室2的冷却风吹向所述多孔板4。
进一步,所述上风室2的内环即为多孔板4,所述多孔板4背离所述上风室2的一侧上设置有不锈钢筛网3,以过滤冷却风中的杂质,防止杂质污染纺丝。
在所述多孔板4和所述上风室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包括进油口204、出油口205及与所述进油口204和出油口205连通的冷却油循环管道202,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202呈螺旋状环绕在多孔板4的外侧,所述进油口204及所述出油口205伸出所述上风室2外,当冷却风到达上风室2时,由于冷却油循环管道202内通过的冷却油将热量带走,使得冷却风吹至纺丝时的温度较低,可快速地将纺丝冷却定型,且所述进油口204连接一流量控制阀203与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202一端,流量控制阀203设置在上风室2的外部,便于工作人员对冷却油的流速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改变吹向纺丝的冷却风的温度,所述出油口205与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202另一端相连,冷却油通过所述出油口205返回油箱,从而达到循环使用冷却油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上风室2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1及湿度传感器,以实时测量所述上风室2内的冷却风的温度及湿度。
进一步,所述上风室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滑道206,所述滑道206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卡设于一轨道上,以使所述环吹风冷却装置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这样当需要对喷丝板进行清理,以及对该环吹风冷却装置进行维护清理时,可以通过轨道移动所述环吹风冷却装置,非常方便快捷。
综上,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环吹风冷却装置中,包括下风室、上风室及位于所述下风室及所述上风室之间的中间整流层,所述下风室、上风室及中间整流层均呈同轴的环状,所述上风室的内环为多孔板,所述上风室内设置有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冷却风进入所述下风室之后流向所述中间整流层,所述中间整流层对所述冷却风进行整流后流向所述上风室,所述冷却油通道内的冷却油带走所述冷却风的热量后通过所述多孔板吹出。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清洗维护,工作效率高且能满足生产不同性质的纺丝。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风室、上风室及位于所述下风室及所述上风室之间的中间整流层,所述下风室、上风室及中间整流层均呈同轴的环状,所述上风室的内环为多孔板,所述上风室内设置有冷却油通道,所述冷却油通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冷却风进入所述下风室之后流向所述中间整流层,所述中间整流层对所述冷却风进行整流后流向所述上风室,所述冷却油通道内的冷却油带走所述冷却风的热量后通过所述多孔板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背离所述上风室的一侧上设置有不锈钢筛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室为环形圆柱状,所述上风室为环形圆锥状,其中,所述上风室背离所述下风室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小于靠近所述下风室的一端的截面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经过所述中间整流层后形成均匀且稳定的冷却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通道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及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的冷却油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多孔板上,所述进油口及所述出油口伸出所述上风室外,其中,所述进油口还连接一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冷却油循环管道的冷却油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出油口均与一冷却油箱连通,以实现所述冷却油的循环利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室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以实时测量所述上风室内的冷却风的温度及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吹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室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卡设于一轨道上,以使所述环吹风冷却装置能够沿着所述轨道移动。
CN201910570909.3A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Pending CN110359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0909.3A CN110359102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0909.3A CN110359102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9102A true CN110359102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0909.3A Pending CN110359102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91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9765A (zh) * 2019-10-30 2020-01-17 丹阳市宇晟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冷却吹风装置
CN113969430A (zh) * 2021-10-25 2022-01-25 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pet丝织物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9037U (zh) * 1986-11-13 1987-10-31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 密闭式低阻尼环形吹风装置
JP2003193325A (ja) * 2001-12-18 2003-07-09 Teijin Ltd 溶融紡糸装置
CN202099427U (zh) * 2011-04-14 2012-01-04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纺丝侧吹风装置
CN203393280U (zh) * 2013-06-04 2014-01-15 河北达瑞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环形吹风冷却装置
CN203923476U (zh) * 2014-06-16 2014-11-05 张家港市港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5046230U (zh) * 2015-09-30 2016-02-24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6970748U (zh) * 2017-05-16 2018-02-06 许昌永立特种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化纤生产用环吹风装置
CN108588868A (zh) * 2018-07-19 2018-09-28 长兴明远布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纤加工用环吹风纺丝设备
CN109594138A (zh) * 2019-01-16 2019-04-09 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涤纶纤维生产线循环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09037U (zh) * 1986-11-13 1987-10-31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 密闭式低阻尼环形吹风装置
JP2003193325A (ja) * 2001-12-18 2003-07-09 Teijin Ltd 溶融紡糸装置
CN202099427U (zh) * 2011-04-14 2012-01-04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纺丝侧吹风装置
CN203393280U (zh) * 2013-06-04 2014-01-15 河北达瑞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环形吹风冷却装置
CN203923476U (zh) * 2014-06-16 2014-11-05 张家港市港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5046230U (zh) * 2015-09-30 2016-02-24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熔融纺丝用的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6970748U (zh) * 2017-05-16 2018-02-06 许昌永立特种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化纤生产用环吹风装置
CN108588868A (zh) * 2018-07-19 2018-09-28 长兴明远布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纤加工用环吹风纺丝设备
CN109594138A (zh) * 2019-01-16 2019-04-09 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涤纶纤维生产线循环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9765A (zh) * 2019-10-30 2020-01-17 丹阳市宇晟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冷却吹风装置
CN113969430A (zh) * 2021-10-25 2022-01-25 嘉兴市华星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pet丝织物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2573A (zh) 一种冷却塔风机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359102A (zh) 一种环吹风冷却装置
CN206330465U (zh) 一种高效水分散冷却塔循环水系统
CN102134759B (zh) 生产聚酯工业丝的环吹冷却装置
CN103866405B (zh) 一种高孔密度异形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10506602U (zh) 一种熔喷非织布熔喷风道改进结构
CN206970748U (zh) 一种化纤生产用环吹风装置
CN203878247U (zh) 一种纤维生产冷却装置
CN207379323U (zh) 一种玻璃钢冷却塔专用收水装置
CN204111954U (zh) 一种带有横向风冷的纺丝甬道
CN209508007U (zh) 钢化车间进风降温设备
CN108048927A (zh) 一种纤维纺丝的节能冷却装置及节能冷却方法
WO2018090369A1 (zh) 一种聚合物纤维负压熔融纺丝成形方法
CN219157049U (zh) 一种下吹风氨纶干法纺丝甬道
CN104862794B (zh) 一种环吹风涤纶纺丝冷却装置及方法
CN205676567U (zh) 纺丝机恒温冷却装置
CN201889904U (zh) 一种封闭式吹膜机膜泡内冷却装置
CN206666688U (zh) 一种高强度锦纶6纺丝用长纺程侧吹风窗
CN207047378U (zh) 一种人造纤维的冷却装置
CN105040131A (zh) 一种纺丝甬道系统
CN112011838A (zh) 一种纺丝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05818440U (zh) 一种吹膜机机头风环冷却装置
CN213061118U (zh) 一种用于提高锦纶长丝条干均匀度的侧吹风装置
CN114775077A (zh) 一种生物基复合单丝纺丝卷绕装置
CN205291554U (zh) 一种水冷式吹膜机风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