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8550A -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8550A
CN110358550A CN201810252934.2A CN201810252934A CN110358550A CN 110358550 A CN110358550 A CN 110358550A CN 201810252934 A CN201810252934 A CN 201810252934A CN 110358550 A CN110358550 A CN 110358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es
liquid crystal
reaction
alkyl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29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8550B (zh
Inventor
王迎运
姜天孟
储士红
田会强
高立龙
王新颖
陈海光
戴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29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8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8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8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8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8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7/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307/3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7/40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 C07D307/42Singly bound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7/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307/5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7/58One oxygen atom, e.g. butenol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42Mixtures of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C09K19/06 - C09K19/40
    • C09K19/44Mixtures of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C09K19/06 - C09K19/40 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52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which are not liquid crystals, e.g. additive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spect: solvents, solid particles
    • C09K19/54Additives having no specific meso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19/56Aligning ag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同时涉及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液晶显示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可通过‑OH与基板表面的相互作用,在不含PI取向膜的情况下,实现液晶分子的垂直取向;且该化合物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广泛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液晶材料作为环境材料在信息显示材料、有机光电子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液晶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仪、电视机等。代表性的液晶显示模式有扭曲向列(TN)型、超扭曲向列(STN)型、面内切换(IPS)型、边缘场切换(FFS)型及垂直取向(VA)型。其中,VA模式由于具有快速的下降时间、高对比度、广视角和高质量的图像,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常规的VA显示器中,玻璃基板制成电极后,其表面需涂有一层聚酰亚胺(PI)取向膜,以实现液晶分子的垂直取向。但该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PI取向膜的涂敷过程繁琐,耗时较长,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摩擦配向型PI取向膜在摩擦制备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及静电,影响液晶介质的性能,甚至在摩擦工序中会损坏液晶显示元件;光配向型PI取向材料虽然避免了上述缺陷,但其对液晶分子的锚固能力较弱,且受自身材料性能的制约,其应用也受到了限制。因此,一种在不存在PI取向膜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液晶分子垂直取向的垂直自配向(self-alignment for vertical alignment,SAVA)技术便应运而生。
为实现液晶介质的垂直自配向,需要在混晶介质中加入一定量的自配向添加剂。因此,为了SAVA技术的提高和改进,新型结构的自配向添加剂的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研究成为液晶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作为SAVA技术自配向添加剂的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OH与基板表面的相互作用,在不含PI取向膜的情况下,实现液晶分子的垂直取向。且该化合物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广泛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自配向添加剂,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
所述通式I中:R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烯基或烯氧基;环A表示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L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0或1;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3、4、5、6、7、8、9或10。
优选地,所述通式I中:R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环A表示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L表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0或1;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3、4或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式I中:R表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环A表示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L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0或1;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或3。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一种:
所述通式I-1、I-2或I-3中,R表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L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或3。
本发明所述通式I、I-1、I-2或I-3中,R优选为具有1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具有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具有3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具有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
本发明所述通式I、I-1、I-2或I-3中,L优选为具有1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3个碳原子的烷基。
本发明所述通式I、I-1、I-2或I-3中,n1、n2代表的数字不同,例如:n1、n2分别代表2和3(n1为2、n2为3,或n1为3、n2为2);或者,n1、n2代表的数字相同,例如:n1或n2同时为1、同时为2或同时为3。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所述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自配向添加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合成路线如下:
方案一、当m=0时,合成路线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2)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3)通过光延反应得到
4)经过suzuki反应得到
5)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6)在弱碱条件下水解得到
其中,各步骤所涉及化合物中的R、L与所得产物以及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中R、L代表的基团相对应(同上)。
上述方法所述步骤1)中,与有机锂试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与与硼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50~-100℃。其中,可以通过公开商业途径获得;所述有机锂试剂选自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或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硼酸酯选自硼酸三甲酯、硼酸三异丙酯、硼酸三丁酯或硼酸三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其中,原料可以通过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所述步骤3)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20~40℃。
所述步骤4)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
所述步骤5)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3;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80~120℃。
所述步骤6)中,与碳酸铵的投料摩尔比为1.0:0.8~1.1;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40~80℃。
方案二、当m=1,环A为1,4-亚环己基时,合成路线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2)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3)与有机锂进行金属化反应,再与反应得到
4)通过与三氟化硼乙醚、三乙基硅烷反应,得到
5)经过水解反应得到
6)经过光延反应得到
7)经过suzuki反应得到
8)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9)在弱碱条件下水解得到
其中,各步骤所涉及化合物中的R、L与所得产物以及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中R、L代表的基团相对应(同上)。
上述方法所述步骤1)中,与有机锂试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与硼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50~-100℃。其中,可以通过公开商业途径获得;所述有机锂试剂选自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或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硼酸酯选自硼酸三甲酯、硼酸三异丙酯、硼酸三丁酯或硼酸三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其中,原料可以通过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所述步骤3)中,与有机锂试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与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50~-100℃。其中,所述有机锂试剂选自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或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正丁基锂。
所述步骤4)中,与三氟化硼乙醚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与三乙基硅烷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30~-90℃。
所述步骤5)中,与三溴化硼的投料摩尔比为1:1.0~1.3;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30~-5℃。
所述步骤6)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20~40℃。
所述步骤7)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
所述步骤8)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3;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80~120℃。
所述步骤9)中,与碳酸铵的投料摩尔比为1.0:0.8~1.1;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40~80℃。
方案三、当m=1,环A为1,4-亚苯基时,合成路线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2)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3)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4)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5)经过光延反应得到
6)经过suzuki反应得到
7)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8)在弱碱条件下水解得到
其中,各步骤所涉及化合物中的R、L与所得产物以及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中R、L代表的基团相对应(同上)。
上述方法所述步骤1)中,与有机锂试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与硼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50~-100℃;其中,可以通过公开商业途径获得;所述有机锂试剂选自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或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硼酸酯选自硼酸三甲酯、硼酸三异丙酯、硼酸三丁酯或硼酸三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
所述步骤3)中,与有机锂试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0~2.0;与硼酸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1.0~3.0;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50~-100℃。
所述步骤4)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
所述步骤5)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20~40℃。
所述步骤6)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5;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60~140℃。
所述步骤7)中,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1.3;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80~120℃。
所述步骤8)中,与碳酸铵的投料摩尔比为1.0:0.8~1.1;优选地,反应温度可在40~80℃。
本发明所述的三种制备方法,在必要时会涉及常规后处理,所述常规后处理具体如: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或甲苯萃取,分液,水洗,干燥,真空旋转蒸发仪蒸发,所得产物用减压蒸馏或重结晶和/或色谱分离法提纯,即可。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能够稳定、高效地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保护含有所述该化合物的组合物。所述化合物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5%,优选为0.1~10%,进一步优选为0.1~5%。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保护所述化合物以及含有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在液晶显示领域的应用,优选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应用。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但并不限于VA、TN、STN、FFS或IPS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化合物能够实现在不含聚酰亚胺取向层的情况下,液晶分子的垂直自配向;负介电各向异性极高,且同时具有高清亮点,比较高的光学各向异性,适中的旋转粘度和液晶互溶性,低温工作效果表现优秀,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学稳定性及力学等方面的性能;从而有效降低驱动电压,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同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数值适中、电荷保持率高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检测方法,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液晶化合物的各项性能参数,其中,各性能参数的具体含义如下:
△n代表光学各向异性(25℃);△ε代表介电各向异性(25℃,1000Hz);ε代表平行分子轴方向的介电常数(25℃,1000Hz);Cp代表清亮点;K代表弹性常数(25℃)。
实施例1
制备化合物BYLC-01的合成线路如下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化合物BYLC-01-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65g(0.269mol),150ml四氢呋喃,控温-70~-80℃滴加0.35mo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毕控温反应1小时,控温-60~-70℃滴加43.7g硼酸三甲酯(0.41mol),然后自然回温至-30℃。加入2M盐酸水溶液400ml进行酸化,进行常规后处理,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浅黄色固体(化合物BYLC-01-1,0.253mol)72.4g,HPLC:99.7%,收率:94.1%。
2)化合物BYLC-01-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72.4g化合物BYLC-01-1(0.253mol),95.6g化合物0.253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72.8g无水碳酸钾(0.53mol),0.5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1-2,0.192mol)94.5g,GC:99.7%,收率:75.9%。
3)化合物BYLC-01-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94.5g化合物BYLC-01-2(0.192mol),67.0g化合物(0.192mol),0.4g三苯基膦,100mlDEAD,室温反应2h。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庚烷洗脱,甲苯+正庚烷(1:3)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1-3,0.189mol)155.5g,GC:99.6%,收率:98.4%。
4)化合物BYLC-01-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9.7g化合物(0.189mol),155.5g化合物(0.189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51.9g无水碳酸钾(0.38mol),0.3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1-4,0.148mol)115.6g,GC:99.8%,收率:78.3%。
5)化合物BYLC-01-5的合成:
室温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15.6g化合物BYLC-01-4(0.148mol),12.7g化合物(0.148mol),300mlDCM,搅拌下加入1.5g DMAP。降温,控温0~10℃,滴加45gDCC+100ml DCM,室温搅拌下反应过夜。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腈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1-5,0.138mol)126.5g,GC:99.7%,收率:93.2%。
6)化合物BYLC-0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26.5g化合物BYLC-01-5(0.138mol),11.5g碳酸铵,200ml去离子水,控温70~80℃,反应2h。加入甲苯分层,萃取。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1,0.121mol)83.4g,GC:99.9%,收率:87.7%。
采用GC-MS对所得白色固体BYLC-01进行分析,产物的m/z为689.1(M+)。
1H-NMR(300MHz,CDCl3):0.95-1.65(m,15H),1.85-2.65(m,20H),3.35-4.15(m,10H),5.55-6.25(m,6H)。
实施例2
制备化合物BYLC-02的合成线路如下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化合物BYLC-02-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65g(0.244mol),150ml四氢呋喃,控温-70~-80℃滴加0.35mo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毕控温反应1小时,控温-60~-70℃滴加43.7g硼酸三甲酯(0.41mol),然后自然回温至-30℃。加入2M盐酸水溶液400ml进行酸化,进行常规后处理,石油醚重结晶得到黄色固体(化合物BYLC-02-1,0.233mol)72.2g,HPLC:99.7%,收率:95.5%。
2)化合物BYLC-02-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72.2g化合物BYLC-02-1(0.233mol),54.1g化合物(0.233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72.8g无水碳酸钾(0.53mol),0.5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2-2,0.178mol)65.9g,GC:99.7%,收率:76.2%。
3)化合物BYLC-02-3的合成:
反应瓶中加入65.9g化合物BYLC-02-2(0.178mol),450ml四氢呋喃,控温-70~-80℃滴加0.195mo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毕控温反应1小时,控温-70~-80℃滴加41.7g(0.178mol)和100ml四氢呋喃组成的溶液,然后自然回温至-30℃,加入2M盐酸水溶液500ml进行酸化,进行常规后处理,旋干溶剂得浅黄色液体(化合物BYLC-02-3)97.8g(0.162mol)。GC:99.3%(顺+反),收率:91.2%。
4)化合物BYLC-02-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97.8g化合物BYLC-02-3(0.162mol)和250ml二氯甲烷,控温-70~-80℃滴加37.6g三乙基硅烷(0.32mol),滴毕控温反应0.5小时,控温-70~-80℃滴加51.9g三氟化硼乙醚(0.36mol),然后自然回温至-10℃。加入500ml水淬灭反应,进行常规后处理,得到白色固体74.0g(化合物BYLC-02-4)(0.126mol),GC:99.7%,收率:77.7%。
5)化合物BYLC-02-5的合成:
将74.0g化合物BYLC-02-4(0.126mol)在-10℃下引入500ml二氯甲烷中,并滴加160ml(0.16mol)的1M的三溴化硼在己烷中的溶液。停止冷却,室温下搅拌3小时。然后冷却至-10℃,加入400ml去离子水,搅拌3小时。然后进行常规后处理操作,经二氯甲烷溶解分液,色谱纯化,正庚烷与甲苯的体积比为3:1的混合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BYLC-02-5)64.0g(0.112mol)。GC:99.6%,收率:88.5%。
6)化合物BYLC-02-6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64.0g化合物BYLC-02-5(0.112mol),39.1g化合物(0.112mol),0.3g三苯基膦,60mlDEAD,室温反应2h。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庚烷洗脱,甲苯+正庚烷(1:3)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2-6,0.109mol)98.7g,GC:99.6%,收率:97.4%。
7)化合物BYLC-02-7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1.3g化合物(0.109mol),98.7g化合物BYLC-02-6(0.109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34.6g无水碳酸钾(0.25mol),0.3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2-7,0.086mol)73.8g,GC:99.8%,收率:78.5%。
8)化合物BYLC-02-8的合成:
室温下向反应瓶中加入73.8g化合物BYLC-02-8(0.086mol),7.4g化合物(0.086mol),200mlDCM,搅拌下加入1.5g DMAP。降温,控温0~10℃,滴加35gDCC+100ml DCM,室温搅拌下反应过夜。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腈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2-8,0.081mol)80.9g,GC:99.7%,收率:93.6%。
9)化合物BYLC-0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80.9g化合物BYLC-02-8(0.081mol),6.7g碳酸铵,100ml去离子水,控温70~80℃,反应2h。加入甲苯分层,萃取。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2,0.070mol)54.0g,GC:99.9%,收率:86.8%。
采用GC-MS对所得白色固体BYLC-02进行分析,产物的m/z为771.1(M+)。
1H-NMR(300MHz,CDCl3):0.95-1.65(m,13H),1.65-2.65(m,30H),2.65-3.95(m,8H),4.15-7.35(m,15H)。
实施例3
制备化合物BYLC-03的合成线路如下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1)化合物BYLC-03-1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65g(0.258mol),150ml四氢呋喃,控温-70~-80℃滴加0.35mo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毕控温反应1小时,控温-60~-70℃滴加43.7g硼酸三甲酯(0.41mol),然后自然回温至-30℃。加入2M盐酸水溶液400ml进行酸化,进行常规后处理,石油醚重结晶得到黄色固体(化合物BYLC-03-1,0.248mol)73.4g,HPLC:99.7%,收率:96.3%。
2)化合物BYLC-03-2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73.4g化合物BYLC-03-1(0.248mol),54.1g化合物(0.248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72.8g无水碳酸钾(0.53mol),0.5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3-2,0.189mol)67.3g,GC:99.7%,收率:76.2%。
3)化合物BYLC-03-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67.3g化合物BYLC-03-2(0.189mol),150ml四氢呋喃,控温-70~-80℃滴加0.35mol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毕控温反应1小时,控温-60~-70℃滴加43.7g硼酸三甲酯(0.41mol),然后自然回温至-30℃。加入2M盐酸水溶液400ml进行酸化,进行常规后处理,石油醚重结晶得到黄色固体(化合物BYLC-03-3,0.181mol)72.5g,HPLC:99.9%,收率:95.9%。
4)化合物BYLC-03-4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72.5g化合物BYLC-03-3(0.181mol),61.5g化合物(0.181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72.8g无水碳酸钾(0.53mol),0.5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3-4,0.137mol)77.9g,GC:99.7%,收率:75.8%。
5)化合物BYLC-03-5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77.9g化合物BYLC-03-4(0.137mol),47.8g化合物(0.137mol),0.3g三苯基膦,60mlDEAD,室温反应2h。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庚烷洗脱,甲苯+正庚烷(1:3)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3-5,0.133mol)119.7g,GC:99.7%,收率:97.2%。
6)化合物BYLC-03-6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13.8g化合物(0.133mol),119.7g化合物BYLC-03-5(0.133mol),2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去离子水,34.6g无水碳酸钾(0.25mol),0.3g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70℃反应3小时。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3-6,0.105mol)90.0g,GC:99.8%,收率:79.3%。
7)化合物BYLC-03-7的合成:
室温下向反应瓶中加入90.0g化合物BYLC-03-6(0.105mol),9.1g化合物0.105mol),200mlDCM,搅拌下加入1.5g DMAP。降温,控温0~10℃,滴加35g DCC+100ml DCM,室温搅拌下反应过夜。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腈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3-7,0.098mol)97.2g,GC:99.6%,收率:93.1%。
8)化合物BYLC-03的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97.2g化合物BYLC-03-7(0.098mol),7.3g碳酸铵,100ml去离子水,控温70~80℃,反应2h。加入甲苯分层,萃取。进行常规后处理,经色谱纯化,正己烷洗脱,乙醇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BYLC-03,0.086mol)65.6g,GC:99.9%,收率:87.5%。
采用GC-MS对所得白色固体BYLC-03进行分析,产物的m/z为765.1(M+)。
1H-NMR(300MHz,CDCl3):0.95-1.75(m,21H),1.85-2.65(m,17H),3.45-4.25(m,8H),5.55-7.55(m,13H),10.95-11.25(m,1H)。
实验例1
将化合物BYLC-01与比较物CM分别以3wt%的比例添加于液晶组合物M中,均匀混合,分别得两组混合物。所述液晶组合物M的组成如表1所示,所述液晶组合物M的性质如表2所示。
表1:液晶组合物M组成表
表2:混晶M性质汇总表
性质 Cp Δn Δε ε<sub>‖</sub> K<sub>3</sub>/K<sub>1</sub> γ1
数值 75.1 0.098 -3.0 3.4 1.02 113
在100℃载热台上将所述混合物注入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为4μm的不具有取向膜的元件中。将所述元件置于偏光显微镜中,自下方对元件照射光,观察有无漏光。在液晶分子充分取向、光不透过元件的情形时,将垂直取向性判断为“良好”。在观察到通过元件的光的情形时,将垂直取向性判断为“不良”。
对上述两种元件在60℃下施加脉冲电压(1V且60微秒)进行充电。利用高速电压计在2秒(0.5HZ)的期间中测定衰减的电压,求出单位周期的电压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A。面积B为为衰减时的面积。电压保持率是以面积A与面积B的比值来表示。
具体结果列于表3中
表3:混合物性质汇总表
实验例2
将化合物BYLC-02与比较物CM分别以3wt%的比例添加于组合物M(所述组合物M的组成参见表1,性质参见表2)中,均匀混合,分别得两组混合物。在100℃载热台上将所述混合物注入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为4μm的不具有取向膜的元件中。将所述元件置于偏光显微镜中,自下方对元件照射光,观察有无漏光。在液晶分子充分取向、光不透过元件的情形时,将垂直取向性判断为“良好”。在观察到通过元件的光的情形时,将垂直取向性判断为“不良”。
对上述两种元件在60℃下施加脉冲电压(1V且60微秒)进行充电。利用高速电压计在2秒(0.5HZ)的期间中测定衰减的电压,求出单位周期的电压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A。面积B为为衰减时的面积。电压保持率是以面积A与面积B的比值来表示。
具体结果列于表4中
表4:混合物性质汇总表
实验例3
将化合物BYLC-03与比较物CM分别以3wt%的比例添加于组合物M(所述组合物M的组成参见表1,性质参见表2)中,均匀混合,分别得两组混合物。在100℃载热台上将所述混合物注入两片玻璃基板的间隔为4μm的不具有取向膜的元件中。将所述元件置于偏光显微镜中,自下方对元件照射光,观察有无漏光。在液晶分子充分取向、光不透过元件的情形时,将垂直取向性判断为“良好”。在观察到通过元件的光的情形时,将垂直取向性判断为“不良”。
对上述两种元件在60℃下施加脉冲电压(1V且60微秒)进行充电。利用高速电压计在2秒(0.5HZ)的期间中测定衰减的电压,求出单位周期的电压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A。面积B为为衰减时的面积。电压保持率是以面积A与面积B的比值来表示。
具体结果列于表5中
表5:混合物性质汇总表
由上述混合物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配向化合物能够在少量添加,且不存在聚酰亚胺取向层的情况下,实现液晶分子的垂直自配向。与比较物CM相比,能够在保证液晶分子良好垂直取向性的同时,不降低其电压保持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I所示结构:
所述通式I中:R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烯基或烯氧基;环A表示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L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0或1;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3、4、5、6、7、8、9或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I中:R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环A表示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L表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0或1;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3、4或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I中:R表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环A表示1,4-亚苯基或1,4-亚环己基;L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m表示0或1;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或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通式I-1、I-2或I-3中,R表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氧基;L表示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n1、n2彼此独立的表示1、2或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0,合成路线具体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2)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3)通过光延反应得到
4)经过suzuki反应得到
5)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6)在弱碱条件下水解得到
7.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1,环A为1,4-亚环己基,合成路线具体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2)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3)与有机锂进行金属化反应,再与反应得到
4)通过与三氟化硼乙醚、三乙基硅烷反应,得到
5)经过水解反应得到
6)经过光延反应得到
7)经过suzuki反应得到
8)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9)在弱碱条件下水解得到
8.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1,环A为1,4-亚苯基,合成路线具体为: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2)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3)与有机锂试剂金属化反应,再与硼酸酯反应,得到
4)通过suzuki反应,得到
5)经过光延反应得到
6)经过suzuki反应得到
7)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8)在弱碱条件下水解得到
9.含有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1~15%,优选为0.1~10%,进一步优选为0.1~5%。
10.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或权利要求9所述组合物在液晶显示领域的应用,优选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应用。
CN201810252934.2A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0358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2934.2A CN110358550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2934.2A CN110358550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8550A true CN110358550A (zh) 2019-10-22
CN110358550B CN110358550B (zh) 2021-02-19

Family

ID=6821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2934.2A Active CN110358550B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855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1879A (zh) * 2014-03-10 2015-10-2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垂面配向的液晶介质
CN106281363A (zh) * 2016-07-18 2017-01-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自取向液晶介质组合物、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7041893A1 (en) * 2015-09-09 2017-03-16 Merck Patent Gmbh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CN107557024A (zh) * 2016-06-30 2018-01-09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1879A (zh) * 2014-03-10 2015-10-28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垂面配向的液晶介质
WO2017041893A1 (en) * 2015-09-09 2017-03-16 Merck Patent Gmbh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CN107557024A (zh) * 2016-06-30 2018-01-09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介质
CN106281363A (zh) * 2016-07-18 2017-01-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自取向液晶介质组合物、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8550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9556B (zh) 一種含有二氟甲氧基橋鍵的液晶化合物及其應用
TWI564371B (zh) A liquid crystal compound containing a difluoromethoxy bridge bond, a composition and a use thereof
CN106883861B (zh) 一种液晶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87312A (zh) 一种液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423296B (zh) 一种二苯并噻吩类负介电各向异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6082510A1 (zh) 一种含有二氟甲氧基桥键的液晶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592517A (zh) 一种含有二苯并呋喃结构的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23297A (zh) 一种二苯并噻吩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4540A (zh) 液晶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液晶混合物及其应用
TW202220966A (zh) 一種含環己烯結構的液晶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
CN108728112A (zh) 一种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I792117B (zh) 一種負介電的液晶化合物及其製備和應用
CN113214083B (zh) 一种自配向可聚合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1040779B (zh) 一种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690636B (zh) 一种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58550A (zh) 一种新型液晶垂直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78040A (zh) 一种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229679A (zh) 一种液晶介质的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073663A (zh) 一种新型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86950A (zh) 一种环戊基液晶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484475B (zh) 一种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082281A (zh) 一种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05966A (zh) 一种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05919A (zh) 一种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29678A (zh) 一种自配向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