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7519A -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7519A
CN110357519A CN201910505853.3A CN201910505853A CN110357519A CN 110357519 A CN110357519 A CN 110357519A CN 201910505853 A CN201910505853 A CN 201910505853A CN 110357519 A CN110357519 A CN 110357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eparation
oxydase
cracking resistance
catec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58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058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7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7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7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04B40/0046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cessing, e.g. sequence of mixing the ingredients when preparing the pre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34Non-shrinking or non-cracking materials
    • C04B2111/343Crack resista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聚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为成膜物,将儿茶酚氧化酶通过喷雾法进行包覆形成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接着再将富含蛋白质的琼脂和鸡毛混合粉碎后与富含微生物的河底淤泥密封发酵,得到发酵产物,然后将聚乙烯醇和混凝土原料混合,在高温条件和3,4‑二羟基苯甲酸进行反应,最后将反应产物和发酵产物以及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混合搅拌,最终制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本发明制得的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极佳,产生微裂缝后可以自行修复,力学性能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泥混凝土开裂是水泥混凝主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其它水泥混凝土构筑物(如高速铁路桥梁梁板、墩身、无咋轨道板等)的主要开裂形式。混凝土在硬化过程将产生自收缩;在荷载作用下呈现弹性与非弹性的应变;暴露在环境温湿度中产生与失水有关的干燥收缩或冷却相关的热收缩(或称湿度收缩);当收缩受约束将引起复杂应力导致其开裂,一定条件下,哪种收缩为主,取决于构件的尺寸、混凝土原材料特性及配合比等诸多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现代建筑对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混凝土材料不仅要承重,还应具有声、光、电、磁、热等功能,以适应多功能和智能建筑的需要。修复混凝土是现在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材料,修复混凝土由于结构本身的组成成分及其承载力特点,其内部往往存在一些原始的微裂缝,在其服役期间,随着荷载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的裂纹会扩展成裂缝,甚至延展至表面导致混凝土材料开裂,在形成贯通裂缝后,混凝土容易遭受外界环境和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和破坏,如钢筋锈蚀,碳化,氯离子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等,最终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开裂,破坏,不满足使用要求,严重影响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
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自身性能和外界环境影响的综合结果,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三类:结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裂缝,混凝土自身性能(力学、变形及热学性能)引起的裂缝,外部环境因素和约束条件引起的裂缝,三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由自身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可分为“塑性裂缝”和“应力裂缝”两种。塑性裂缝由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引起,发生在混凝土的塑性阶段,属干缩裂缝。应力裂缝是在某一时刻因混凝土内部产生化学收缩、干燥收缩、降温收缩、碱骨料反应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裂缝。
因此急需开发研究一种混凝土裂缝的智能型修补技术:裂缝一旦产生,混凝土在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自发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修补裂缝,达到防开裂的效果,最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由于结构本身的组成成分及其承载力特点,其内部往往存在一些原始的微裂缝,在其服役期间,随着荷载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的裂纹会扩展成裂缝,使得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防渗性降低,而凝土裂缝的常规性修补方法主要着重于事后修补:人为观察到裂缝形成之后再采取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来修复裂缝,由于这些事后修补技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有些部位的裂缝难以发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产物;
(2)待反应产物降温至35~40℃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所述预混料的制备步骤为:
称取河砂、凹凸棒土、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预混料;
所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步骤为:
(1)称取聚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滑石粉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混合液;
(2)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3~0.4MPa,进风温度为35~45℃,出风温度为20~30℃,风门为50~10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
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步骤为:
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1~2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30~40℃下密封发酵5~7天,得到发酵产物。
所述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的质量比为8:1。
所述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加入量为反应产物质量的10%,发酵产物的加入量为反应产物质量的10%。
所述预混料的制备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河砂为25~45份、凹凸棒土为15~2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为30~40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为70~80份。
所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步骤(1)中,按重量份数计,聚丙烯酸树脂为20~30份、乙基纤维素为5~10份、聚乙二醇为1~2份、滑石粉为0.5~1.0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0.5~1.0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为50~60份。
所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步骤(2)中,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的质量比为2:1。
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步骤中,琼脂和鸡毛的质量比为1:3。
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步骤中,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聚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为成膜物,将儿茶酚氧化酶通过喷雾法进行包覆形成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接着再将富含蛋白质的琼脂和鸡毛混合粉碎后与富含微生物的河底淤泥密封发酵,得到发酵产物,然后将聚乙烯醇和混凝土原料混合,在高温条件和3,4-二羟基苯甲酸进行反应,最后将反应产物和发酵产物以及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混合搅拌,最终制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本发明首先制得酶制剂微胶囊备用,在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蛋白质的原料,得到富含氨基酸成分的发酵产物,利用聚乙烯醇和混凝土原料混合,在高温条件和3,4-二羟基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向混凝土原料中引入邻苯二酚功能基团,最后将发酵产物和酶制剂微胶囊混合得到混凝土,本发明混凝土在后期服役期间混凝土随着荷载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的裂纹扩展成裂缝,裂缝产生是会使微胶囊破裂,暴露出内部的儿茶酚氧化酶,此时混凝土中引入的邻苯二酚基团会在儿茶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部分酚羟基被氧化成邻苯醌,而邻苯醌可以和发酵产物中氨基酸上的氨基生成亚胺,或者两者之间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形成共价键交联点,最终形成高分子网状聚合物,这张网状聚合物对裂缝起到了填补自修复的效果,这层聚合物网络和共价键一起作用,增加了修补后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形成的这层聚合物网络本身防水性极佳,它的存在起到了物理性的阻隔作用,能够防止水分子入渗,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0~30份聚丙烯酸树脂、5~10份乙基纤维素、1~2份聚乙二醇、0.5~1.0份滑石粉和0.5~1.0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50~60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按质量比为2:1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3~0.4MPa,进风温度为35~45℃,出风温度为20~30℃,风门为50~10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备用;按质量比为1:3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1~2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5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30~40℃下密封发酵5~7天,得到发酵产物,备用;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5~45份河砂、15~20份凹凸棒土、30~4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和70~80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预混料;按质量比为8:1将上述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产物;待反应产物降温至35~40℃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反应产物质量10%的备用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反应产物质量10%的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实例1
混合液的配制: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0份聚丙烯酸树脂、5份乙基纤维素、1份聚乙二醇、0.5份滑石粉和0.5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50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min得到混合液;
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
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按质量比为2:1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3MPa,进风温度为35℃,出风温度为20℃,风门为5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备用;
发酵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1:3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1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5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30℃下密封发酵5天,得到发酵产物,备用;
预混料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5份河砂、15份凹凸棒土、3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和70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15min,得到预混料;
反应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8:1将上述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70℃,搅拌反应1h,得到反应产物;
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
待反应产物降温至35℃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反应产物质量10%的备用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反应产物质量10%的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0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实例2
混合液的配制: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2份聚丙烯酸树脂、7份乙基纤维素、1份聚乙二醇、0.7份滑石粉和0.7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52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22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7min得到混合液;
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
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按质量比为2:1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3MPa,进风温度为37℃,出风温度为22℃,风门为7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备用;
发酵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1:3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5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32℃下密封发酵5天,得到发酵产物,备用;
预混料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30份河砂、17份凹凸棒土、32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和72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17min,得到预混料;
反应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8:1将上述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72℃,搅拌反应2h,得到反应产物;
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
待反应产物降温至37℃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反应产物质量10%的备用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反应产物质量10%的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2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实例3
混合液的配制: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28份聚丙烯酸树脂、7份乙基纤维素、1份聚乙二醇、0.7份滑石粉和0.7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52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28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8min得到混合液;
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
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按质量比为2:1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4MPa,进风温度为42℃,出风温度为28℃,风门为8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备用;
发酵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1:3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5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38℃下密封发酵7天,得到发酵产物,备用;
预混料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40份河砂、18份凹凸棒土、38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和78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18min,得到预混料;
反应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8:1将上述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78℃,搅拌反应2h,得到反应产物;
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
待反应产物降温至38℃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反应产物质量10%的备用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反应产物质量10%的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4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实例4
混合液的配制: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30份聚丙烯酸树脂、10份乙基纤维素、2份聚乙二醇、1.0份滑石粉和1.0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60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20min得到混合液;
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
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按质量比为2:1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4MPa,进风温度为45℃,出风温度为30℃,风门为10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备用;
发酵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1:3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5:1:5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40℃下密封发酵7天,得到发酵产物,备用;
预混料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称取45份河砂、20份凹凸棒土、4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和80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20min,得到预混料;
反应产物的制备:
按质量比为8:1将上述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80℃,搅拌反应2h,得到反应产物;
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
待反应产物降温至40℃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反应产物质量10%的备用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反应产物质量10%的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5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对照例
以普通的混凝土为对照例
对本发明制得的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和对照例中的混凝土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方法:抗渗压力测试: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逐级加压法对同组试件进行抗渗性能的测定;
抗压强度测试:按GB/T 11837-200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进行抗压强度测定;
表1 性能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对照例
抗渗压力(MPa) 6.35 6.67 6.89 3.23
抗压强度(MPa) 38.5 39.5 39.9 30.1
空隙率(%) 3 3 2 7
其中抗渗强度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抗渗压力越大,说明抗渗效果越佳,混凝土内部缝隙越少。自修复效果越佳。
本发明制得的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极佳,产生微裂缝后可以自行修复,力学性能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laims (8)

1.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产物;
(2)待反应产物降温至35~40℃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和发酵产物,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后出料,即得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
所述预混料的制备步骤为:
称取河砂、凹凸棒土、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预混料;
所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步骤为:
(1)称取聚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滑石粉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以及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搅拌器中,以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混合液;
(2)将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混合后装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在雾化压力为0.3~0.4MPa,进风温度为35~45℃,出风温度为20~30℃,风门为50~100%的条件下雾化造粒,出料得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
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步骤为:
将琼脂和鸡毛放入粉碎机中粉碎1~2h,得到粉碎物,将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后装入陶瓷罐中,密封罐口,在30~40℃下密封发酵5~7天,得到发酵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预混料和质量分数为30%的3,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的质量比为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加入量为反应产物质量的10%,发酵产物的加入量为反应产物质量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的制备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河砂为25~45份、凹凸棒土为15~2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为30~40份、质量分数为20%的聚乙烯醇溶液为70~8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步骤(1)中,按重量份数计,聚丙烯酸树脂为20~30份、乙基纤维素为5~10份、聚乙二醇为1~2份、滑石粉为0.5~1.0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0.5~1.0份、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为50~6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型儿茶酚氧化酶微胶囊的制备步骤(2)中,混合液和儿茶酚氧化酶的质量比为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步骤中,琼脂和鸡毛的质量比为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产物的制备步骤中,粉碎物和河底淤泥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5。
CN201910505853.3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357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5853.3A CN110357519A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5853.3A CN110357519A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7519A true CN110357519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7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5853.3A Pending CN110357519A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751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4833A (zh) * 2015-03-31 2015-09-30 深圳大学 用于自修复混凝土的微胶囊和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5645826A (zh) * 2016-01-05 2016-06-08 同济大学 一种自修复材料和带该自修复材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
KR20170106555A (ko) * 2016-03-10 2017-09-21 원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비정질 금속파우더 캡슐을 이용한 자기치유 시멘트 복합재 조성물
CN108623263A (zh) * 2018-06-29 2018-10-09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9628080A (zh) * 2019-01-28 2019-04-16 常州市鑫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泡沫排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9825271A (zh) * 2019-01-28 2019-05-31 常州通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排水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4833A (zh) * 2015-03-31 2015-09-30 深圳大学 用于自修复混凝土的微胶囊和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5645826A (zh) * 2016-01-05 2016-06-08 同济大学 一种自修复材料和带该自修复材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
KR20170106555A (ko) * 2016-03-10 2017-09-21 원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비정질 금속파우더 캡슐을 이용한 자기치유 시멘트 복합재 조성물
CN108623263A (zh) * 2018-06-29 2018-10-09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9628080A (zh) * 2019-01-28 2019-04-16 常州市鑫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泡沫排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9825271A (zh) * 2019-01-28 2019-05-31 常州通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排水剂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8322B (zh) 一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121B (zh) 一种改性氧化钙类水泥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1458A (zh) 一种抗裂性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4609A (zh) 一种混凝土用裂缝自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72001B (zh) 一种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235A (zh) 一种抗裂石英石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36816A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胶囊的机场道面自修复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156386A (zh) 一种苯丙乳液增韧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0377A (zh) 一种水溶性有机高分子增韧矿渣基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298915A (zh) 一种含有玻璃钢回收纤维的外墙抹面抗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7519A (zh) 一种抗裂自修复增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0436865A (zh) 一种高强耐水岩土质古建筑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95822A (zh) 粉煤灰节能环保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6495606A (zh) 一种聚合物改性水泥修补砂浆的制备方法
CN114477838B (zh) 一种应用于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材料
CN110304883A (zh) 一种原生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398A (zh) 一种裂解炭黑改性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8987A (zh) 一种聚酯树脂基水泥材料
CN105541381A (zh) 一种绿色高强无机绝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9186A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裂缝自修复二异氰酸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8094A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胶粘剂复配和制备
Huang et al. A new heat insulation shotcrete mixed with basalt and plant fibers
CN108059412A (zh) 一种彩色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3281A (zh) 一种保水高韧性建筑砂浆的制备方法
CN110746173B (zh) 一种抗冻性能好的免烧砖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