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2049B - 固定构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2049B
CN110352049B CN201880009814.8A CN201880009814A CN110352049B CN 110352049 B CN110352049 B CN 110352049B CN 201880009814 A CN201880009814 A CN 201880009814A CN 110352049 B CN110352049 B CN 110352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adhesive
fixing member
layer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98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2049A (zh
Inventor
松田佳久
细川博文
国广喜央司
永濑精
永田浩康
園田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10352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2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2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2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51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F13/5510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 A61F13/5512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after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62Mechanical fastening means, ; 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 A61F13/622Fabric strip fastener elements, e.g. hook and loo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51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F13/5510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 A61F13/5511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characterized by the features before use, e.g. how are the diapers folded or arranged in a pack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8Adhesive tab fastene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8Adhesive tab fastener elements
    • A61F13/581Tab fastener elements combining adhesive and mechanical fast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51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F13/5510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 A61F13/5512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after use
    • A61F2013/55125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packaging of diapers after use the disposal system being a bag or a pocket integral with or attached to the dia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8Adhesive tab fastener elements
    • A61F2013/583Adhesive tab fastener elements with strips on several plac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设置有第一条带构件、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并且条带构件被折叠和层压。第一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一基底层和设置在第一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二条带构件具有定位在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之间的条带形的第二基底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三粘合剂层;并且第三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三基底层和设置在第三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三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的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表面;第二粘合剂层的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三基底层的第二表面;并且第二基底层具有弹性。

Description

固定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固定构件。
背景技术
用于组装目标制品的固定构件通常是已知的。例如,下面的专利文档1公开了由三个带形成的复合胶带,所述三个带包括第一带、第二带和第三带。在复合胶带中,第一带和第二带以及第二带和第三带分别通过沿纵向方向在端部部分处粘附而组合。此外,与复合胶带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横截面折叠成Z形,使得第一带对应于Z形水平第一行程,第二带对应于对角第二行程,第三带对应于水平的第三行程。
在使用复合胶带的情况下,首先,将第三带固定到目标制品,然后消除第一带到第三带的折叠状态。接下来,通过将第一带至第三带卷绕在目标制品上来组装目标制品。接下来,将设置在第一带至第三带上的粘合剂粘附到目标制品上,以保持组装目标制品的状态。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档1:JP 2636103 B
发明内容
在使用诸如上述复合胶带的固定构件组装目标制品的情况下,未在结构上粘附在目标制品上的第二带的粘合剂可粘附到工人或另一个制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处理组装的目标制品,使得粘合剂不粘附到另一个制品等,因此目标制品的处理变得复杂。因此,在组装目标制品的固定构件中,期望一个方面,其中能够抑制粘附到目标制品之外的制品等的发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固定构件包括:第一条带构件;第二条带构件;第三条带构件;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一条带构件的第一粘接部分;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的第二粘接部分;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被折叠和层压;其中第一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一基底层和设置在第一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二条带构件具有定位在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之间的条带形的第二基底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三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三基底层和设置在第三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三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表面,第二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三基底层的第二表面,并且第二基底层具有弹性,当在一个方向上施加拉伸载荷时,其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变窄。
根据该方面,第三粘合剂层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然后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基底层上分离,并且第二粘合剂层与第三基底层上分离。由此,消除了第一粘接部分和第二粘接部分上的折痕,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形成整体条带形,并且固定构件能够以第三条带构件为起点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此外,第一粘合剂层在固定构件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的状态下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上,并且因此能够通过固定构件有利地组装待固定的构件。此时,第二基底层通过施加拉伸载荷而弹性变形,并且因此固定构件在其至少一部分的宽度窄的状态下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由此,第二粘合剂层被压缩,其至少一部分被包裹在第二基底层中,并且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力减小。因此,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形成为整体条带形状,因此即使在第二粘合剂层未在结构上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固定构件粘附到除了待固定的构件之外的制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固定构件包括:第一条带构件;第二条带构件;第三条带构件;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一条带构件的第一粘接部分;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的第二粘接部分;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被折叠和层压;其中第一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一基底层和设置在第一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二条带构件具有定位在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之间的条带形的第二基底层;第三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三基底层和设置在第三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粘合剂层;并且第一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三基底层的第二表面和第二基底层。
根据该方面,第一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三基底层的第二表面和第二基底层。因此,即使在粘合剂层未设置在第二条带构件上的情况下,第一粘合剂层也能保持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在使用前的层压状态。此外,粘合剂层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然后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基底层和第三基底层分离。由此,消除了第一粘接部分和第二粘接部分上的折痕,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形成整体条带形,并且固定构件能够以第三条带构件为起点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此外,第一粘合剂层在固定构件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的状态下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上,并且因此能够通过固定构件有利地组装待固定的构件。因此,根据前述方面,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能够形成为整体条带形状,使得第二条带构件具有粘附性,因此能够抑制固定构件粘附到除了待固定的构件之外的制品。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抑制粘附到除了待固定的构件之外的制品等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平面图,并且图1(b)为示出沿图1(a)中的线Ib-Ib的横截面的视图。
图2(a)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展开视图,并且图2(b)为示出沿图2(a)中的线IIb-IIb的横截面的视图。
图3(a)为示出闩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3(b)为示出沿图3(a)中的线IIIb-IIIb的横截面的视图。
图4为示出打开的固定构件拉伸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作为用于固定构件的基部的片材的视图。
图6为示出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卷绕并固定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8(a)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固定构件的打开状态的视图,并且图8(b)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固定构件的打开状态的视图。
图9(a)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平面图,并且图9(b)为示出沿图9中的线IXb-IXb的横截面的视图。
图10(a)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横截面的视图,并且图10(b)为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横截面的视图。
图11为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横截面的视图。
图12为示出当实施例1至3的第二基底层拉伸和收缩时的磁滞回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需注意,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夸张地绘制了附图,并且尺寸比等不限于附图中描述的那些。
本说明书中的“固定构件”是指用于固定待固定的构件的构件。待固定的构件可为任意制品,其类型、形状、尺寸、数量等决不受限制。因此,固定构件的使用目的也不受限制。
作为一个示例,固定构件用于保持待固定的构件的形状,该构件通过倒圆、折叠或卷绕而被组装成紧凑的。例如,固定构件能够用于保持组装成紧凑的吸收制品(例如,诸如一次性尿布、卫生巾、失禁衬垫等的卫生产品)的状态。作为另一个示例,固定构件可用于相互固定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待固定的构件。例如,固定构件可用于将吸收制品附接或固定到衣服上,或者可用于捆扎多个制品。换句话说,待固定的构件不限于单个制品。此外,作为另一个示例,固定构件可用于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固定在待固定的构件上。例如,固定构件可用作附接到食品袋并用于存储食品的密封带。
固定构件设置有具有多个条带形状的构件(条带构件)。本说明书中的术语“条带构件”是指长而薄的板状、杆状或线状构件。在本说明书中,与条带构件的纵向方向A正交的方向被定义为宽度方向B。纵向方向A也能够被称为固定构件的卷绕方向或固定构件的打开方向(一个方向)。条带构件沿纵向方向A线性延伸。在某一方面,条带构件在纵向方向A上的长度(长边长度)可为5m至100m、10mm至75mm或15mm至50mm。条带构件在宽度方向B上的长度(短边长度)可为2mm至30mm、3mm至25mm或4mm至20mm,并且条带构件的厚度可为30μm至300μm、40μm至250μm或50μm至200μm。
第一实施方案
首先,将参考图1(a)至图4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构造和结构。图1(a)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平面图,并且图1(b)为示出沿图1(a)中的线Ib-Ib的横截面的视图。图2(a)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展开视图,并且图2(b)为示出沿图2(a)中的线IIb-IIb的横截面的视图。图3(a)为示出闩锁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3(b)为示出沿图3(a)中的线IIIb-IIIb的横截面的视图。图4为示出打开的固定构件拉伸时的状态的视图。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10具有基本上Z形的横截面,并且在平面图中具有条带形状,如图1(a)和图1(b)中所示。固定构件10设置有相互层压的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具体地,在横截面中,固定构件10设置有对应于Z形的上侧的第一条带构件1、对应于Z形的倾斜线的第二条带构件2、以及对应于Z形的下侧的第三条带构件。因此,在固定构件10中,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按顺序被层压。固定构件10具有作为折痕的第一条带构件1的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以及在第三条带构件3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二端部部分2b之间的第二粘接部分6,并且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被折叠并层压。因此,在纵向方向A上,第一粘接部分5定位在固定构件10的第一端侧上,并且第二粘接部分6定位在固定构件10的第二端侧上。
在下文中,将固定构件10的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被折叠并层压的状态被定义为“层压状态”,并且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被层压的方向被定义为“层压方向”。需注意,在图1(b)中,为了便于说明,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大部分以及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的大部分在层压方向上不紧密接触,但是这些部分实际上在层压方向上彼此紧密接触。例如,层压状态下的固定构件10的长边长度为5mm或更大、10mm或更大或15mm或更大以及50mm或更少下、45mm或更少或40mm或更少。
在固定构件10中,能够消除前述折痕,并且能够打开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例如,在固定第三条带构件3的同时在层压方向上拉动第一条带构件1。此外,通过消除折痕并且消除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之间除第一粘接部分5之外的紧密接触以及消除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之间除第二粘接部分6之外的紧密接触,能够打开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由此,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打开的固定构件10具有整体条带形状,其中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按顺序布置。在下文中,固定构件10具有整体条带形状的状态被定义为“打开状态”。固定构件10在打开状态下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以保持待固定的组装构件的形状。需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指定为“固定构件10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等,否则对于固定构件10的每个部件,描述了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10。需注意,图2(b)示出了当第三条带构件3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时固定构件10打开的状态。与图2(b)相比,当第三条带构件3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时,第二条带构件2不卷绕到比第三条带构件3更下侧,并且第二粘接部分6也不会到达水平方向(附图中)。
第一条带构件1为在固定构件10以层压状态固定到待固定的构件的情况下构造最前表面的部分。此外,第一条带构件1为作为在纵向方向A上的第一端部的一部分,其固定到待固定的构件用于打开的固定构件10。第一条带构件1具有基底层11(第一基底层)、粘合剂层12(第一粘合剂层)、突片部分13、闩锁部分14和最外层15。
基底层11为具有条带形状的构件,并且具有面向第二条带构件2一侧(和第三条带构件3一侧)的表面11(第一表面),以及与表面11a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11b(第二表面)。粘合剂层12、突片部分13和闩锁部分14设置在表面11a上。最外层15设置在表面11b上。从层压方向观察,基底层11的长边长度为5mm至100mm,并且基底层11的短边长度为2mm至30mm。例如,基底层11的厚度为20μm至200μm。
基底层11的在纵向方向A上的第一端部部分11c为构造前述第一粘接部分5的部分。此外,基底层11的端部部分11c的一部分在层压方向上与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重叠。换句话说,端部部分11c在纵向方向A上的尖端位于比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更靠外侧的位置。基底层11在纵向方向A上的第二端部部分11d在纵向方向A上定位在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之间。端部部分11d被设置成在层压方向上不与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重叠。
基底层11由例如树脂膜、纸或非织造材料构造。在基底层11为树脂膜的情况下,构造基底层11的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或其他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氯乙烯或其他合成树脂。
粘合剂层12为保持固定构件10的层压状态的层。粘合剂层12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二条带构件2的基底层21(稍后详细描述),并通过第一粘接部分5粘附到第二条带构件2的粘合剂层22(稍后详细描述)。因此,在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紧密接触,并且保持其层压状态。此外,在打开的固定构件10中,粘合剂层12为粘附基底层11和待固定的构件的层。粘合剂层12的厚度为例如5μm至100μm。
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粘附到设置在用于粘合剂层12的基底层11的端部部分11c上的部分。突片部分13粘附到设置在用于粘合剂层12的基底层的端部部分11d上的部分。对于粘合剂层12,将闩锁部分14粘附在粘附到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的部分和粘附到突片部分13的部分之间。
通过在基底层11的表面11a上涂覆压敏粘合剂等形成粘合剂层12。包含在粘合剂层12中的压敏粘合剂为例如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橡胶压敏粘合剂、聚氨酯压敏粘合剂或硅氧烷压敏粘合剂。
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粘合力(换句话说,当粘合剂层12从基底层21剥离时施加的力)为0.1N/25mm或更大或0.3N/25mm,以及10N/25mm或更小或5N/25mm。当粘合力为0.1N/25mm或更大时,能够防止第一条带构件1无意中从第二条带构件2打开。当粘合力为10N/25mm或更小时,第一条带构件1能够通过适当的力与第二条带构件2分离。
前述粘合力对应于如下测量的90度剥离力(第一条带构件1相对于第二条带构件2的90度剥离力),并且例如为易于打开固定构件10中的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指示器。首先,加工第一条带构件1以制备25mm×50mm的试件。接下来,将25mm×210mm的纸条粘附到试件的半部(25×25mm),以提供具有线性形状的样品。接下来,将作为被粘物的第二条带构件2(基底层21)粘附到50mm×100mm的铝板。在本文,铝板的长边被设置成沿样品剥离方向(剥离方向)延伸。接下来,使用2kg辊将试件暴露的样品的一部分(25mm×25mm)粘附到被粘物。此外,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或具有其类似能力的装置在300mm/min速率条件下从被粘物上剥离样品来测量前述粘合力。需注意,90度剥离力为从剥离开始到25mm的移动距离的平均值。
在打开的固定构件10中,粘合剂层12通过足以保持待固定的组装构件的形状的粘合力粘附待固定的构件和基底层11。在待固定的构件的材料为非织造材料的情况下,粘合剂层12相对于待固定的构件的90度剥离力为例如0.5N/25mm或更大,并且粘合剂层12相对于待固定的构件的动态剪切力(也称为动态剪切强度)为例如4N/(25mm×25mm)或更大。需注意,粘合剂层12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90度剥离力能够类似地测量为第一条带构件1相对于第二条带构件2的前述90度剥离力,除了当粘附到铝板的被粘物为非织造材料(购自Mitsui Chemicals,Inc.的PS-108-S)。此外,粘合剂层12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动态剪切力能够例如如下测量。首先,加工第一条带构件1以制备25mm×50mm的试件。接下来,将25mm×50mm的PET条带(厚度:100μm)粘附到试件的半部(25×25mm),以提供具有线性形状的样品。接下来,将作为被粘物的非织造材料(购自Mitsui Chemicals,Inc.的PS-108-S)粘附到50mm×100mm的铝板。在本文,铝板的长边被设置成沿样品剥离方向(剥离方向)延伸。接下来,使用2kg辊将试件暴露的样品的一部分(25mm×25mm)粘附到被粘物。此外,通过使用拉伸试验机或具有其类似能力的装置在30mm/min的速率条件下从被粘物沿铝板的长边方向(180度方向)拉动样品,测量前述动态剪切力。需注意,动态剪切力为拉伸载荷的最大值。
突片部分13为当固定构件10打开时用作握持部分的部分,并且该部分粘附到粘合剂层12以便在纵向方向A上从基底层11的端部部分11d突出。换句话说,突片部分13定位在与构造第一条带构件1上的第一粘接部分5的端部部分11c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11d上。从容易确定突片部分13在固定构件10上的位置的角度来看,突片部分13可为彩色的。在纵向方向A上,突片部分13从基底层11暴露例如约0.1mm至20mm。与基底层11的端部部分11d类似,突片部分13在纵向方向A上设置在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之间。突片部分13被设置成在层压方向上不与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重叠。突片部分13由例如树脂膜、纸、非织造材料等构造。突片部分13的厚度为例如约80μm。
闩锁部分14为钩材料,其被构造成在固定构件10打开时可物理地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例如,在待固定的构件为非织造材料(购自Mitsui Chemicals,Inc.的PS-108-S)的情况下,闩锁部分14相对于待固定的构件的90度剥离力为例如0.1N/25mm或更大,并且闩锁部分14相对于待固定的构件的动态剪切力(也称为动态剪切强度)为例如4N/(25mm×25mm)或更大。闩锁部分14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90度剥离力和动态剪切力能够类似地测量为粘合剂层12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90度剥离力和动态剪切力。
如图1(b)以及图3(a)和图3(b)中所示,闩锁部分14具有多个钩17设置在基底16上的结构。基底16为具有条带形状并且粘附到粘合剂层12的部分。从增强对待固定的构件的闩锁力的角度来看,基底16沿纵向方向A的长度为例如2mm或更大、3mm或更大或4mm或更大。从在层压状态下保持粘合力的角度来看,基底16沿纵向方向A的长度为例如30mm或更小、20mm或更小或10mm或更小。基底16沿宽度方向B的长度与基底层11的短边长度大致相同。钩17在侧表面视图中具有基本上蘑菇形状,并且具有从基底16朝向第二条带构件2一侧延伸的杆部分17a,以及形成在杆部分17a的尖端上的遮篷部分17b。例如,遮篷部分17b具有椭圆形状,其具有从层压方向观察的沿纵向方向A的长直径。因此,当在闩锁部分14被闩锁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的状态下产生固定构件10趋于收缩的力时,钩17容易咬入待固定的构件中。换句话说,更容易展示闩锁部分14的闩锁力。需注意,钩17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基于固定构件的尺寸(长度和宽度)、调节程度等适当地设定。例如,只要满足闩锁力,钩17可具有钩形、T形、J形等。
闩锁部分14在纵向方向A上设置在第一粘接部分5和突片部分13之间。闩锁部分14、第一粘接部分5、第二粘接部分6和突片部分13在层压方向上不重叠。此外,在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闩锁部分14被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覆盖并且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等。例如,当从层压方向观察时,闩锁部分14相对于粘合剂层12的面积的比率为70%或更低或60%或更低。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粘合剂层12在层压状态下容易地从第二条带构件2剥离(换句话说,第一条带构件1从第二条带构件2剥离)。此外,从在层压状态下保持粘合力的角度来看,闩锁部分14相对于突片部分13的内侧(第一粘接部分5一侧)在纵向方向A上分开例如3mm或更大、4mm或更大、或5mm或更大。此外,从防止第一条带构件1在锁定到待固定的构件时从凸片部分13一侧剥离的角度来看,闩锁部分14相对于突片部分13的内侧在纵向方向A上分开例如20mm或更小、15mm或更小或10mm或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地展示定位在突片部分13和闩锁部分14之间的粘合剂层12的粘附,并且能够抑制粘合剂层12的端部部分11d容易地从第二条带构件2剥离。此外,如稍后所述,当卷绕成卷状时,存在特定位置不太可能变厚的效果(参见稍后描述的图5)。
固定构件10能够以至少0.5N/25mm或更大的90度剥离力通过粘合剂层12和闩锁部分14闩锁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此外,固定构件10能够以至少4N/(25mm×25mm)或更大的动态剪切力通过粘合剂层12和闩锁部分14闩锁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粘合剂层12和闩锁部分14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90度剥离力和动态剪切力能够类似地测量为粘合剂层12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90度剥离力和动态剪切力。
最外层15为当固定构件10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时用作固定构件10的表面的部分。设置最外层15,以便覆盖基底层11的所有表面11b。例如,最外层15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粘合剂等固定到基底层11。最外层15可为与基底层11相同的材料。可对最外层15进行处理,以便接近待固定的构件的纹理。例如,最外层15由树脂膜构造,其中通过压花处理等提供不平坦表面。在待固定的构件由纸或非织造材料构造的情况下,其表面为不平坦表面。因此,在定位在基底层11上的表面11b上方的最外层15的表面上设置有不平坦表面,并且因此更容易实现固定构件10和待固定的构件的整体外观和感觉。然而,当选择非织造材料或纸作为与用于最外层15的固定构件相同的材料时,非织造材料或纸在卷绕在如图5中所示的辊上时直接接触粘合剂层32,因此在从辊退绕时可发生问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考虑将剥离层(衬垫)附接到粘合剂层32,但是从成本、工时等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因此,最外层15优选由树脂膜等构造,其中设置有不平坦表面。
第二条带构件2为将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三条带构件3连接在固定构件10上并且插置在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三条带构件3之间的部分。第二条带构件2具有基底层21(第二基底层)和粘合剂层22(第二粘合剂层)。
基底层21为具有条带形状的透明部分,并且具有面向第三条带构件3一侧的表面21a(第一表面),以及在与表面21a相反的一侧上面向第一条带构件1一侧的表面21b(第二表面)。粘合剂层22设置在表面21a上方,并且第一条带构件1定位在表面21b上方。第一条带构件1的粘合剂层12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表面21b。从层压方向观察,基底层21的长边长度为5mm至100mm,并且基底层21的短边长度与基底层11基本上相同。基底层21的厚度为例如20μm至200μm。
基底层21在纵向方向A上的第一端部部分21c构造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并且覆盖第一条带构件1。当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时,端部部分21c朝向第一条带构件1一侧折叠。因此,表面21a的一部分在端部部分21c上面向第一条带构件1一侧。基底层21在纵向方向A上的第二端部部分21d构造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二端部部分2b,并且从层压方向观察时从第一条带构件1暴露。换句话说,纵向方向A上的端部部分21d位于比第一条带构件1的端部部分11d更靠外侧的位置。此外,端部部分21d在纵向方向A上的尖端位于比第二粘接部分6更靠外侧的位置。换句话说,端部部分21d的尖端从第二粘接部分6突出。
如图2(a)中所示,沿层压方向的多个穿透部分23设置在基底层21的一部分上。穿透部分23设置在基底层21上不构造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和第二端部部分2b的部分上。穿透部分23被设置成使得沿基底层21的纵向方向A的边缘的一部分凹陷。通过在基底层21的一部分上执行开槽、穿孔等来提供穿透部分23。在通过设置穿透部分23使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的情况下,条带构件1的粘合剂层12的一部分能够通过穿透部分23接触第三条带构件3。需注意,仅仅穿透部分23中的一个可设置在基底层21上。
基底层21由例如树脂膜构造。基底层21可具有单层结构或可具有多层结构。基底层21具有与基底层11不同的拉伸特性。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基底层21具有弹性,并且当在纵向方向A上施加拉伸载荷时,其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变窄。因此,在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的情况下,设置有基底层21的第二条带构件2如图4中所示弹性地变形。此时,通过设置穿透部分23而具有变窄的宽度的基底层21的一部分倾向于比另一个部分延伸得更多。
在构造基底层21的树脂材料中包含弹性体。弹性体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示例至少包括苯乙烯弹性体和烯烃弹性体。弹性体的更具体示例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氨酯、聚烯烃、(乙烯共聚物(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聚丙烯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等。此外,构造提供拉伸特性的基底层的树脂材料可包括弹性体和另一种组分。例如,树脂材料可包含硬化剂(诸如聚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聚酯、环氧树脂、聚烯烃和香豆酮-茚树脂)、降粘剂、增塑剂(诸如脂肪烃增粘剂、芳烃增粘剂、萜烯树脂增粘剂和氢化萜烯树脂增粘剂)、染料、颜料、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粘合剂、防粘剂、滑爽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发泡剂、玻璃泡、淀粉、金属盐、微纤维等。
当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从初始状态拉伸200%时的载荷为例如0.5N/25mm或更大或1N/25mm或更大以及20N/25mm或更小或17N/25mm或更小。当载荷为0.5N/25mm时,当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打开时,能够防止基底层21立即拉伸。当载荷为20N/25mm或更小时,基底层21能够通过适当的力拉伸。需注意,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200%表示拉伸后的基底层21的长边长度为相对于拉伸前的基底层21的长边长度(初始长边长度)的300%。
在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300%之后,当返回到200%时的载荷为0.1N/25mm或更大或0.2N/25mm或更大以及10N/25mm或更小或5N/25mm或更小。当载荷为0.1N/25mm或更大时,当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时,基底层21能够有利地施加卷绕力。当载荷为10N/25mm或更小时,当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时,基底层21的卷绕力能够为适当的。
在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300%之后,拉伸后的基底层21的载荷(返回载荷)为0.1N/25mm或更小时的残余应变为例如1%或更高或5%或更高以及180%或更低或160%或更低。当残余应变为1%或更高时,当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时,基底层21能够有利地施加卷绕力。当残余应变为180%或更低时,当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时,基底层21的卷绕力能够为适当的。
当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300%时,基底层21的短边长度的减小程度(换句话说,图4中所示的基底层21的宽度W1的减小程度)为例如20%或更高或25%或更高以及60%或更低或50%或更低。当减小程度为20%或更高时,在打开状态下,在固定构件10中,能够减小设置在基底层21的表面21a上方的粘合剂层22的压敏粘合力。当减小程度为60%或更低时,能够防止拉伸的基底层21太薄,从而能够防止基底层21破裂。需注意,基底层21的宽度W1限定了拉伸的基底层21的宽度的最窄位置处的宽度。此外,宽度的减小程度表示由于拉伸引起的宽度收缩(通过从拉伸前的宽度减去拉伸期间的最小宽度获得的值)与拉伸前的基底层21的宽度的比率。
载荷、残余应变和减小程度能够根据JIS K 7127:1995(ISO 527-3:1995)测量。例如,制备25mm×75mm的试件。接下来,将试件的长边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用胶带(例如,3MJapan Ltd.制造的Filament Tape#898)覆盖,使得拉动部分上的试件的面积为25mm×25mm。此外,使用拉伸试验机或具有类似能力的装置,在300mm/min的拉伸速率条件下沿纵向方向拉伸试件。由此,测量载荷、残余应变和减小程度。
使用具有前述特性的基底层21,因此当包括基底层21的第二条带构件2被拉伸时的固定构件10的最大长边长度能够为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10的长边长度的至少3.5倍或更多倍(250%或更大)。例如,当在层压状态下固定构件10的长边长度设定为45mm时,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的最大长边长度能够为160mm或更大。由此,能够使在拉伸前设置有基底层21的固定构件10的层压状态下的尺寸(具体为固定构件10的长边长度)紧凑。
粘合剂层22为与粘合剂层12类似地保持固定构件10的层压状态的层,并且粘合剂层22能拆卸地粘附到第三条带构件3的基底层31(稍后详细描述)并通过第二粘接部分6粘附到第三条带构件3的粘合剂层32(稍后详细描述)。因此,在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紧密接触,并且保持其层压状态。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的粘合力(换句话说,当粘合剂层22粘合到基底层31时的粘合力)为0.1N/25mm或更大或0.3N/25mm以及10N/25mm或更小或5N/25mm。当粘合力为0.1N/25mm或更大时,能够防止第二条带构件2无意中从第三条带构件3打开。当粘合力为10N/25mm或更小时,第二条带构件2能够通过适当的力与第三条带构件3分离。粘合剂层22的厚度为例如5μm至100μm。
设置在粘合剂层22上的基底层21的端部部分21c上的部分构造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此外,端部部分21c上的粘合剂层22的一部分面向第一条带构件1一侧并且直接粘附到粘合剂层12。因此,第一条带构件1的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一端部部分2a通过粘合剂层12,22牢固地粘附到彼此。因此,即使当固定构件10打开时,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通过第一粘接5而成为一体,并且能够有利地被抑制分离。此外,设置在粘合剂层22上的基底层21的端部部分21d上的部分构造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二端部部分2b。
通过在基底层21的表面21a上涂覆压敏粘合剂等形成粘合剂层22。包含在粘合剂层22中的压敏粘合剂与构造粘合剂层12的压敏粘合剂相同。
第三条带构件3为预先固定到待固定在固定构件10上的构件的部分。此外,第三条带构件3为作为用于打开的固定构件10的纵向方向A上的第二端部的部分。第三条带构件3具有基底层31(第三基底层)和粘合剂层32(第三粘合剂层)。
基底层31为具有条带形状的部分,并且具有表面31a(第一表面)和表面31b(第二表面),表面31a为与最外层15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表面31b在与表面31a相反的一侧上面向第二条带构件2一侧和第一条带构件1一侧。粘合剂层32设置在表面31a上方。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一条带构件1在表面31b上方按顺序层压。第二条带构件2的粘合剂层22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表面31b。此外,如上所述,第一条带构件1的粘合剂层12的一部分通过穿透部分23能拆卸地粘附到表面31b。从层压方向观察,基底层31的长边长度为5mm至100mm,并且基底层31的短边长度以2mm至30mm基本上相同。例如,基底层31的厚度为20μm至200μm。
从层压方向观察,基底层31在纵向方向A上的第一端部部分31c从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三条带构件3暴露,并且被第二条带构件2覆盖。此外,基底层31在纵向方向A上的端部部分31d为构造第二粘接部分6的部分。当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时,端部部分31d朝向第二条带构件2一侧折叠。因此,表面31a的一部分在端部部分31d上面向第二条带构件2一侧。
基底层31由例如树脂膜、纸或非织造材料构造。构造基底层31的树脂与构造基底层11的树脂相同。
粘合剂层32为粘附基底层31和待固定的构件的层。设置在粘合剂层32上的基底层31的端部部分31d上的部分的一部分面向第二条带构件2一侧并且直接粘附到粘合剂层22。因此,第三条带构件3的第二粘接部分6和第二条带构件2的第二端部部分2b通过粘合剂层22,32牢固地粘附到彼此。因此,即使当固定构件10打开时,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通过第二粘接6而成为一体,并且能够有利地被抑制分离。粘合剂层32的厚度为例如5μm至100μm。通过在基底层31的表面31a上涂覆压敏粘合剂等形成粘合剂层32。包含在粘合剂层32中的压敏粘合剂与构造粘合剂层12,22的压敏粘合剂相同。
图5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作为用于固定构件10的基部的片材的视图。如图5中所示,作为固定构件10的基部的片材5为在卷绕在辊50上的状态下附接到退绕装置等的条带形层压体。片材51到辊50的卷绕方法可为其中卷绕方向和旋转方向与所谓的卫生纸平行(平行卷绕)的卷绕方法或其中卷绕方法和旋转方向与线轴倾斜的卷绕方法。沿辊50的退绕方向的片材51的长度为例如100μm或更大。在卷绕在辊50上的片材51上,沿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割的单独部分对应于固定构件10。在本文,如上所述,第一粘接部分5定位在固定构件10的第一端侧上,第二粘接部分6定位在固定构件10的第二端侧上,并且突片部分13和闩锁部分14设置在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之间。此外,第一粘接部分5、第二粘接部分6、突片部分13和闩锁部分14被设置成在层压方向上不相互重叠。因此,特定位置在卷绕在辊50上的片材51上不太可能变厚,并且因此能够形成具有良好质量的片材51。
在图5中,当片材51卷绕在辊50上时,稍后成为固定构件10的粘合剂层32的部分粘附到稍后成为固定构件10的最外层15的部分。此时,当最外层15的表面为不平坦表面时,稍后成为固定构件10的粘合剂层32的部分和稍后成为固定构件20的最外层15的部分的剥离将更容易。因此,片材51能够从辊50平稳地退绕。
接下来,将在参考图6和图7时描述当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10固定待固定的构件时的功能和效果。图6为示出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卷绕并固定在待固定的构件上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6中所示,用作待固定的构件的一次性尿布100设置有主体部分101和腰部部分102,主体部分101在内部提供吸收主体并且其中设置有一对腿部开口部分,腰部部分102设置在主体部分101的上侧上,其提供腰部开口部分,并且当穿戴者穿戴一次性尿布100时抑制偏离。主体部分101由例如纸、非织造材料和树脂膜构成。设计等可印刷在主体部分101的外表面上。
当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时,通过固定构件10(参见图1(b))暴露的粘合剂层32附接到用作待固定的构件的一次性尿布100的主体部分101。此时,实现了固定构件10的尺寸的减小(具体为固定构件10的长边长度),因此粘附到主体部分101以便不与腰部部分102重叠是可能的。由此,固定构件10不太可能接触一次性尿布100的穿戴者,因此能够减少穿戴者的不适感。此外,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10具有前述尺寸,因此印刷在主体部分101的外表面上的设计等不太可能被固定构件10隐藏。因此,能够抑制一次性尿布100的美学外观受到固定构件10的损害。
当使用和处理一次性尿布100时,必须防止一次性尿布100内的内容物泄漏到外面。因此,如图7中所示,一次性尿布100是圆形的并组装的状态由固定构件10保持,因此实现了内容物的防泄漏。具体地,在层压方向上握持并拉动突片部分13,因此,粘合剂层12与基底层21,31分离并且粘合剂层22与基底层31分离。接下来,固定构件10以第一条带构件1作为起点卷绕在一次性尿布100上。此外,在固定构件10卷绕在一次性尿布100上的状态下,粘合剂层12粘附到一次性尿布100。由此,能够有利地保持一次性尿布100由固定构件10组装的状态。此时,沿纵向方向A向固定构件10施加拉伸载荷,以使基底层21弹性变形,因此在基底层21被拉伸的状态下,固定构件10能够牢固地卷绕在一次性尿布100上。
在本文,对于固定构件10,当在从层压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消除第二粘接部分6上的折痕时,第二条带构件2的取向反转。换句话说,处于层压状态的基底层21的表面21a和处于打开状态的基底层21的表面21a在层压方向上面向彼此相反的两侧(参见图1(b)和图2(b))。因此,当固定构件10固定到待固定的构件时(当粘合剂层12,32粘附到图7中的一次性尿布100时),粘合剂层22在结构上不粘附到一次性尿布100,并暴露于外侧。由此,粘合剂层22可粘附到组装一次性尿布100的穿戴者或诸如废物袋等的另一个制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组装的一次性尿布100进行处理,使得粘合剂层22不粘附到另一个制品等。相反,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当固定构件10卷绕在一次性尿布100上时,拉伸载荷沿纵向方向A施加在固定构件10上以使基底层21弹性变形,因此在基底层21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窄的情况下实现状态。由此,粘合剂层22被压缩,因此至少一部分被包裹在基底层21中,因此粘合剂层22的粘合力降低。因此,即使粘合剂层22没有粘附到一次性尿布100,也能够抑制固定构件10粘附到除一次性尿布100以外的制品。
此外,当在基底层21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窄的状态下将固定构件10卷绕在一次性尿布100上时,由基底层21施加在一次性尿布100上的卷绕力每单位长度增加。由此,如图7中所示,基底层21容易咬入一次性尿布100中,并且粘合剂层22容易地粘附到一次性尿布100上的未卷绕在固定构件10上的部分。另选地,粘合剂层22不太可能接触除一次性尿布100之外的制品等。因此,在待固定的构件为具有与一次性尿布100一样的柔韧性的制品的情况下,能够有利地抑制固定构件10粘附到除一次性尿布100之外的制品。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当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300%时,基底层21的宽度的减小程度可为20%至60%。在这种情况下,当减小程度为20%或更高时,在打开状态下,在固定构件10中,能够减小设置在基底层21的表面21a上方的粘合剂层22的压敏粘合力。当减小程度为60%或更低时,能够防止拉伸的基底层21太薄,从而能够防止基底层21破裂。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当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200%时的载荷可为0.5N/25mm至20N/25mm。在这种情况下,当载荷为0.5N/25mm时,在第一条带构件1和第二条带构件2打开时,能够防止基底层21立即拉伸。此外,当载荷为20N/25mm或更小时,基底层21能够通过适当的力拉伸。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当基底层21沿纵向方向A拉伸300%然后返回到200%时的载荷可为0.1N/25mm至10N/25mm。当载荷为0.1N/25mm或更大时,在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时,基底层21能够有利地施加卷绕力。当载荷为10N/25mm或更小时,当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时,基底层21的卷绕力能够为适当的。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穿透部分23沿层压方向设置在基底层21上,并且粘合剂层12可通过穿透部分23能拆卸地粘附到基底层31的表面31a。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粘合剂层12有利地保持使用前的固定构件10的层压状态。在本文,粘合剂层12的粘合力优选强于粘合剂层22的粘合力。由此,通过粘合剂层12更有利地保持使用前的固定构件10的层压状态。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第一条带构件1可设置在基底层11的表面11a上方,并且具有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的闩锁部分1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粘合剂层12和闩锁部分14两者实现将由第一条带构件1固定的构件的粘附。因此,当粘合剂层12的面积由于尺寸减小而减小时,能够在不增加粘合剂层12的粘合力的情况下提供第一条带构件1的闩锁力。当粘合剂层12的粘合力太高时,存在难以从层压状态打开等的问题,因此通过使用闩锁部分14能够防止前述问题的发生。此外,在待固定的构件为前述尿布等的情况下,当假设诸如尿液等的水分包含在待固定的构件中时,粘合剂层12的粘合力可由于水分而减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借助闩锁部分14保持第一条带构件1和待固定的构件的粘附。因此,将由第一条带构件1固定的构件的粘附能够更可靠。此外,在基底层21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基底层21的弹性设置在闩锁部分14上。因此,将借助闩锁部分14固定的构件的闩锁是牢固的。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固定构件10可在第一条带构件上的与构造第一粘接部分5的第一端部部分相反的一侧上具有定位在第二端部部分(换句话说,基底层11的端部部分11d)上的突片部分13,并且当固定构件10处于层压状态时,闩锁部分14可被设置成在层压方向上不与突片部分13、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构件10在层压状态下的特定位置不太可能变厚,因此,例如,如图5中所示,能够改善卷绕在辊50上的片材51的质量。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固定构件10可在第一条带构件上的与构造第一粘接部分5的第一端部部分相反的一侧上具有定位在第二端部部分(换句话说,基底层11的端部部分11d)上的突片部分13,并且闩锁部分14可在纵向方向A上设置在突片部分13和第一粘接部分5之间,且与突片部分13的第一粘接部分5一侧上的端部部分相距3mm至30mm间隔。在这种情况下,充分保持粘合剂层12在层压状态下的粘合力。此外,充分地展示定位在突片部分13和闩锁部分14之间的粘合剂层12的粘附,并且能够抑制粘合剂层12的端部部分11d容易地从第二条带构件2剥离。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固定构件10可借助闩锁部分14和粘合剂层12以0.5N/25mm或更大的90度剥离力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足以保持第一条带构件1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固定构件10可借助闩锁部分14和粘合剂层12以4N/(25mm×25mm)或更大的动态剪切力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足以保持第一条带构件1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10的长边长度可为5mm至50mm。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例如,前述一次性尿布100可用作待固定的构件。此外,在一次性尿布100吸收200mL的40℃水之后,其中固定构件10(具体地,粘合剂层32)粘合并且然后静置两分钟,打开的固定构件10在以500gf的力拉动的同时被卷绕。接下来,在粘合剂层12粘附到一次性尿布100的状态下静置一小时后,可保持粘合剂层12的粘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前述构件待固定,固定构件10也能够长时间保持组装有待固定的构件的状态。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基底层21的端部部分21d的尖端可从第二粘接部分6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当固定构件10打开时,第三条带构件3的粘合剂层32粘附到基底层21的尖端。由此,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的整合能够更牢固。
图8(a)为示出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固定构件的打开状态的视图。如图8(a)中所示,根据第一修改示例的固定构件10A的第二条带构件2A的宽度W2短于第一条带构件1的宽度W3(以及第三条带构件3的宽度)。例如,宽度W2为宽度W3的30%至95%。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剂层12能够有利地粘附到表面31b,并且第二条带构件2A能够具有足够的抗断裂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固定构件10A处于层压状态时,第一条带构件1的粘合剂层12的至少一部分不与第二条带构件2A重叠,并且直接粘附到第三条带构件3上的基底层31的表面31b(参见图1(b))。因此,根据第一修改示例,类似于第一实施方案,第一条带构件1、第二条带构件2和第三条带构件3的层压状态由粘合剂层12保持,因此有利地保持使用前的固定构件10A的层压状态。
图8(b)为示出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固定构件的打开状态的视图。如图8(b)中所示,在根据第二修改示例的固定构件10B的第二条带构件2B上设置用作穿透部分的开口部分23A。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固定构件10A处于层压状态时,第一条带构件1的粘合剂层12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开口部分23A直接粘附到第三条带构件3上的基底层31的表面31b(参见图1(b))。因此,根据第二修改示例,类似于第一实施方案,通过粘合剂层12有利地保持使用前的固定构件10B的层压状态。需注意,多个开口部分可设置在第二条带构件2B上。此外,开口部分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从层压方向观察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第二实施方案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在第二实施方案的描述中省略了对第一实施方案的重复描述,并且描述了与第一实施方案不同的部分。换句话说,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可在第二实施方案中适当地使用第一实施方案的描述。
图9(a)为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平面图,并且图9(b)为示出沿图9中的线IXb-IXb的横截面的视图。如图9(b)中所示,固定构件10C的第二条带构件2C仅具有基底层21A。换句话说,第二条带构件2C与第一实施方案不同并且设置有粘合剂层22。
基底层21A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基底层21不同,并且为不具有柔韧性但能够通过施加拉伸载荷而变形的层。具体地,基底层21A为一种层,其中塑性变形基于施加拉伸载荷是可能的。此外,基底层21A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案类似的穿透部分(参见图2(a))。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通过设置穿透部分而变窄的宽度的基底层21A的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当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10C处于层压状态时,粘合剂层12粘附到基底层21A的表面21b,并且通过穿透部分粘附到基底31的表面31b。因此,通过粘合剂层12有利地保持固定构件10C的层压状态。此外,当固定构件10C处于打开状态时,基底层21A塑料变形,因此固定构件10C能够有利地卷绕在待固定的构件上。此外,第二条带构件2没有设置粘合剂层。因此,当处于打开状态的固定构件10C的粘合剂层12,32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时,在固定构件10C上不存在突出的粘合剂层。因此,能够有利地防止固定构件10C粘附到另一个制品等。
需注意,类似于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修改示例,基底层21A不具有前述穿透部分并且可具有比第一条带构件1窄的宽度(参考图8(a)),并且开口部分23A可与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二修改示例类似地设置(参考图8(b))。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类似地实现了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功能和效果。
第三实施方案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在第三实施方案的描述中省略了对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重复描述,并且描述了与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不同的部分。换句话说,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可在第三实施方案中适当地使用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描述。
图10(a)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横截面的视图。图10(a)中所示的固定构件10D的第一条带构件1A与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不同,并且没有设置最外层15。因此,基底层11A的表面11b为处于层压状态的固定构件10D上的最外表面。例如,在第三实施方案的基底层11A上可通过压印工艺等提供不平坦表面。利用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10D,基底层11A的表面11b直接形成不平坦表面,因此与设置不平坦的最外层15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提供整体外观和感觉的同时实现成本、工时等的进一步降低。
第四实施方案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在第四实施方案的描述中省略了从第一实施方案至第三实施方案的重复描述,并且描述了与第一实施方案至第三实施方案不同的部分。换句话说,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在第四实施方案中可适当地使用第一实施方案至第三实施方案的描述。
图10(b)为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横截面的视图。图10(b)中所示的固定构件10E的第一条带构件1B与第一实施方案至第三实施方案不同,并且不设置闩锁部分14。利用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10D,能够增加粘附层12的在打开状态下附接到待固定的构件的区域,因此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三实施方案类似的功能和效果。
第五实施方案
下面将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在第五实施方案的描述中省略了从第一实施方案至第四实施方案的重复描述,并且描述了与第一实施方案至第四实施方案不同的部分。换句话说,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在第五实施方案中可适当地使用第一实施方案至第四实施方案的描述。
图11为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的横截面的视图。对于图11中所示的固定构件10F,例如,与第三实施方案相比,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的长边长度不同。具体地,第一条带构件1C上的基底层11B的端部部分11d在纵向方向A上位于比第二粘接部分6更靠外侧的位置。此外,端部部分11d被设置成在层压方向上不与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重叠。此外,定位在基底层11B的端部部分11d上的突片部分13也在纵向方向A上位于比第二粘接部分6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被设置成在层压方向上不与第一粘接部分5和第二粘接部分6重叠。
基底层21B的端部部分21d在纵向方向A上位于比第二粘接部分6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第二粘接部分6由比第二条带构件2D上的第二端部部分2b更靠中心侧的部分2c和第三条带构件3构造。在第二条带构件2D上,部分2c定位在第二端部部分2b上的第一端部部分2a和第二端部部分2b之间。此外,基底层21B的端部部分21d在纵向方向A上位于比基底层B的突片部分13和端部部分11d更靠外侧的位置。换句话说,端部部分21d为层压状态下的固定构件10F的纵向方向A上的第一端部。例如,在纵向方向A上从第二粘接部分6A到第二条带构件2D的第二端部部分2b的尖端的基底层21B的长度L大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端部部分21d的突出量。例如,长度L为3mm至20mm。
利用根据第五实施方案的固定构件10F也实现了与第三实施方案类似的功能和效果。此外,如上所述,第五实施方案中的基底层21B的长度L大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端部部分21d的突出量。因此,当在将粘合剂层32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之后打开固定构件10F时,基底层21B的端部部分21d也能够与粘合剂层32一起粘附到待固定的构件,因此固定构件10F的第三条带构件3一侧不太可能从待固定的构件剥离。
以上基于前述实施方案和修改示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案和修改示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一步修改本发明。
例如,可适当地组合前述实施方案和修改示例。例如,第一实施方案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内容或第二修改示例的内容可与第二实施方案组合。此外,第二实施方案的内容可与第三实施方案或第四实施方案组合。此外,第五实施方案的内容可与另一实施方案或修改示例组合。
例如,在前述第一实施方案、第三实施方案和第四实施方案中,可不在第二条带构件上设置粘合剂层。
例如,在前述第一实施方案、第三实施方案和第四实施方案中,可不在第二条带构件上设置穿透部分23和开口部分23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的层压状态仅由粘合剂层12保持,并且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的层压状态仅由粘合剂层22保持。
实施例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形成具有如前述实施方案的图10中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的固定构件。具体地,粘附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的第一端部部分,并且粘附第三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的第二端部部分,因此,第一条带构件、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以直线形状排列,以首先形成整体构件。此外,第二条带构件的第一端部部分向后折叠并且第三条带构件的第一部分折叠,因此第一条带构件至第三条带构件折叠并重叠以形成固定构件。第一条带构件的长边长度为32mm,第二条带构件的长边长度为44mm,第三条带构件的长边长度为49mm。如上所述,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的一部分向后折叠,因此固定构件的长边长度为45mm。
第一条带构件设置有80μm厚的聚丙烯膜(第一基底层)、层状压敏粘合剂(第一粘合剂层)、包括80μm厚的聚丙烯膜的突片部分以及具有1600针/平方英寸的钩构件(产品名称:购自3M Japan Ltd.的1600DH)。在实施例1中,构造第一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压敏粘合剂,其具有“Quintac 3520”(购自Zeon Corporation)作为基础。
在第一条带构件中,钩构件沿固定构件的纵向方向的长度为9mm,并且钩构件和突片部分之间沿纵向方向的距离为7mm。此外,钩构件与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在层压状态下接触的点之间沿纵向方向的距离为8mm。
第二条带构件设置有膜(第二基底层,厚度:80μm),其具有至少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弹性体作为树脂材料,以及层状压敏粘合剂(第二粘合剂层)。构造第二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压敏粘合剂,其具有“D107 JSP”(购自KratonPolymer Japan KK)作为基础。需注意,在第二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的粘合力弱于在第一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的粘合力。
第三条带构件设置有80μm的聚丙烯膜(第三基底层)和层状压敏粘合剂(第三粘合剂层)。构造第三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与构造第一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相同。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了具有至少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弹性体作为树脂材料的膜(厚度:120μm)用作第二条带构件的第二基底层之外,与实施例1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除了具有至少一种聚烯烃弹性体作为树脂材料的膜(厚度:80μm)用作第二条带构件的第二基底层之外,与实施例1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除了第一条带构件不具有钩构件之外,与实施例1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实施例5
在实施例5中,除了第一条带构件不具有钩构件之外,与实施例2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除了第一条带构件不具有钩构件之外,与实施例3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实施例7
在实施例7中,除了第一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与第二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相同之外,与实施例1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比较例1
在比较例1中,除了第一条带构件不具有钩构件之外,第一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与第二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相同,并且第二条带构件的第二基底层为没有弹性体的聚丙烯膜(厚度:80μm),与实施例1类似地形成固定构件。
第二基底层的拉伸特性
对于实施例1至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描述的测量方法测量第二基底层的拉伸特性。拉伸特性包括:当第二基底层沿纵向方向A拉伸200%时的载荷(载荷a);当沿纵向方向拉伸300%后第二基底层恢复到200%时的载荷(载荷b);拉伸后的第二基底层的载荷(返回载荷)在沿纵向方向拉伸第二基底层300%后为0.1N/25mm或更少时的残余应变;以及当第二基底层沿纵向方向拉伸300%时第二基底层的宽度的减小程度。测量结果如下面的表1中所示。此外,图12示出了当根据前述测量方法拉伸和收缩实施例1至3的第二基底层时的滞后环。在图12中,曲线61示出实施例1的结果,曲线62示出实施例2的结果,并且曲线63示出实施例3的结果。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载荷a(N/25mm) 5.7 15.2 7.8
载荷b(N/25mm) 0.7 1.1 0.5
残余应变(%) 74 66 144
减小程度(%) 41 40 36
当打开固定构件时的剥离力
对于实施例1和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描述的测量方法测量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之间的粘合力(90度剥离力)以及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之间的粘合力(90度剥离力)。对于实施例1和4,第一条带构件和第二条带构件之间的粘合力为2.5N/mm,并且第二条带构件和第三条带构件之间的粘合力为2.3N/mm。基于这些结果,即使在第一条带构件上设置钩构件的情况下,粘合力也几乎不受影响。
第一条带构件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粘合力和动态
对于实施例1和4以及比较例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描述的测量方法测量第一条带构件在非织造材料上的粘合力(90度剥离力)。此外,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描述的闩锁部分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动态剪切强度的测量方法测量第一条带构件相对于非织造材料的动态剪切强度。非织造材料与实施方案中描述的非织造材料(购自Mitsui Chemicals,Inc.的PS-108-S)相同。实施例1和4以及比较例1的测量结果示于下面的表2中。
[表2]
Figure GDA0003702392310000261
在本文,在实施例1中,执行仅钩构件的粘合力和动态剪切强度的测量以及仅粘合剂层的粘合力和动态剪切强度的测量。在测量仅钩构件的粘合力和动态剪切强度的情况下,除了钩构件之外的部分(换句话说,粘合剂层)被用于粘附到纸或PET膜的试件的带(购自3M Japan Ltd.的用于电镀的掩蔽带#851A)掩蔽。另一方面,在测量粘合剂层的粘合力和动态剪切强度的情况下,除了粘合剂层之外的部分(换句话说,钩构件)被用于粘附到纸或PET膜的试件的带掩蔽。测量结果如下面的表3中所示。
[表3]
Figure GDA0003702392310000271
固定构件的卷绕测试
对于实施例1和4以及比较例1,当待固定的构件为可商购获得的儿童尿布时的卷绕试验通过下述方法进行。首先,将具有10mm宽度(短边长度)和45mm长边长的固定构件的第三条带构件粘附到儿童尿布的主体部分的外表面。接下来,200mL的40℃微温水被主体部分吸收,然后静置两分钟。接下来,固定构件被设定为打开状态,并且在以500gf的力拉动的同时卷绕在儿童尿布上,然后将第一条带构件粘附到主体部分的不同外表面。此外,目视观察第一条带构件在静置一小时后是否从儿童用尿布剥离。
对于实施例1、4和7,观察到第一条带构件从儿童尿布剥离。相反,对于比较例1,观察到第一条带构件不从儿童用尿布剥离。这被认为是因为第一条带构件中使用的压敏粘合剂比实施例1和3弱,并且对于由儿童尿布吸收的水分弱。另一方面,对于使用与对比例1相同的压敏粘合剂的实施例7,即使在第一条带构件上突出的压敏粘合剂的面积减小的情况下,保持卷绕在吸收水的儿童尿布上。
对于实施例1和比较例1,根据下面描述的测量方法测量第二条带构件和可商购获得的用于尿布的废物袋的剥离力。本测量方法中的用于尿布的废物袋用作另一个制品的实施例,当固定构件打开时,突出的第二粘合剂层粘附到该另一个制品。首先,制备具有25mm宽度(短边长度)和50mm长边长度的固定构件的第二条带构件,长边上的两个端部部分都被样品的正面和背面上的带(3M Japan Ltd.制造的长丝带#898)掩蔽,使得样品的突出面积为25mm×25mm。
接下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设定每个样品。(i)对于实施例1的样品,长边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通过带固定在铝板上,使得粘合剂层表面突出。(在下文,称为“拉伸前的实施例1”)
(ii)对于实施例1的样品,长边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通过带固定在铝板上,使得粘合剂层表面突出,同时以1000gf的力在长边方向上拉动。(在下文,称为“拉伸后的实施例1”)
(iii)对于比较例1的样品,长边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通过带固定在铝板上,使得粘合剂层表面突出,同时以1000gf的力在长边方向上拉动。
接下来,通过带固定另一个部分,使得通过前述方法(i)至(iii)设定的样品的粘合剂层的突出长度在长边方向上为25mm。最后,使用2kg的辊将一片用于切割成尺寸为50mm×100mm的尿布的可商购获得的废物袋粘附到样品上,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在300mm/min速率条件下测量90度剥离力。样品的测量结果示于下表4中。如下面的表4中所示,确认拉伸实施例1后的粘合力(90度剥离力)低于拉伸前的实施例1的粘合力和比较例1的粘合力,并且抑制对除了目标制品之外的另一个制品的粘附等的发生。
[表4]
Figure GDA0003702392310000281
参考标号
1,1A,1B,1C 第一条带构件
2,2A,2B,2C 第二条带构件
2a 第一端部部分
2b 第二端部部分
3 第三条带构件
5 第一粘接部分
6,6A 第二粘接部分
10,10A,10B,10C,10D,10E,10F 固定构件
11,11A 基底层(第一基底层)
11a,21a,31a 表面(第一表面)
11b,21b,31b 表面(第二表面)
12 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
13 突片部分
14 闩锁部分
15 最外层
21,21A 基底层(第二基底层)
22 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
23 穿透部分
23A 开口部分(穿透部分)
31 基底层(第三基底层)
32 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
100 一次性尿布
A 纵向方向
B 宽度方向

Claims (12)

1.一种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第一条带构件;
第二条带构件;
第三条带构件;
所述第二条带构件和所述第一条带构件的第一粘接部分;以及
所述第二条带构件和所述第三条带构件的第二粘接部分;
所述第一条带构件至所述第三条带构件被折叠和层压;其中
所述第一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一基底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
所述第二条带构件具有定位在所述第一条带构件和所述第三条带构件之间的条带形的第二基底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所述第三条带构件具有条带形的第三基底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三粘合剂层;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至少一部分能拆卸地粘附到所述第三基底层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基底层具有弹性,并且当在一个方向上施加拉伸载荷时,所述第二基底层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变窄;
其中当所述第二基底层沿所述一个方向拉伸300%时,所述第二基底层的所述宽度的减小程度为20%至60%;以及
当所述第二基底层沿所述一个方向拉伸300%然后返回到200%时的载荷为0.2N/25mm至5N/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当所述第二基底层沿所述一个方向拉伸200%时的载荷为0.5N/25mm至20N/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条带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还提供能够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上的闩锁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条带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还提供能够闩锁到待固定的构件上的闩锁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突片部分,所述突片部分定位在与构造所述第一条带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粘接部分的第一端部部分相反的一侧上的第二端部部分上,并且
所述闩锁部分被设置成在层压所述第一条带构件至所述第三条带构件的状态下在层压方向上不重叠在所述突片部分、所述第一粘接部分和所述第二粘接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突片部分,所述突片部分定位在与构造所述第一条带构件上的所述第一粘接部分的所述第一端部部分相反的一侧上的所述第二端部部分上,并且
所述闩锁部分设置在所述突片部分和所述第一粘接部分之间,且与所述突片部分的第一粘接部分侧的端部部分相距3mm至20mm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借助所述闩锁部分和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固定构件以0.5N/25mm或更大的90度剥离力闩锁在所述待固定的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借助所述闩锁部分和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固定构件以4N/(25mm×25mm)或更大的动态剪切力闩锁在所述待固定的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条带构件至所述第三条带构件被层压的状态下的长边长度为5mm至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基底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不平坦表面。
11.一种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构件;以及
要固定在粘附有所述固定构件之处的待固定的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中
所述待固定的构件为尿布,并且
在由所述尿布吸收200mL的40℃水的状态下静置1小时后,静置2分钟,在以500gf的力拉动的同时将打开的固定构件卷绕在所述尿布上,并且将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粘附到所述尿布,保持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尿布的粘附状态。
CN201880009814.8A 2017-02-01 2018-01-26 固定构件 Active CN110352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7017A JP7206033B2 (ja) 2017-02-01 2017-02-01 吸収性物品用固定部材
JP2017-017017 2017-02-01
PCT/IB2018/050499 WO2018142255A1 (en) 2017-02-01 2018-01-26 Securing memb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2049A CN110352049A (zh) 2019-10-18
CN110352049B true CN110352049B (zh) 2022-10-04

Family

ID=63040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9814.8A Active CN110352049B (zh) 2017-02-01 2018-01-26 固定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30164A1 (zh)
EP (1) EP3576702A4 (zh)
JP (1) JP7206033B2 (zh)
CN (1) CN110352049B (zh)
WO (1) WO20181422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2458B2 (ja) * 2017-08-08 2023-01-25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924295B2 (ja) * 2018-04-24 2021-08-25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724063B2 (ja) * 2018-04-24 2020-07-15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DE102019108393A1 (de) 2019-01-31 2020-08-06 Lohmann-Koester Gmbh & Co. Kg Windelverschlussband sowie Halbzeugstreifen und Windel
JP7274296B2 (ja) * 2019-02-08 2023-05-16 花王株式会社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22042441A (ja) * 2020-09-02 2022-03-1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シリーズ
JP2022179003A (ja) 2021-05-21 2022-12-02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固定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る吸収性物品
WO2023209639A1 (en) * 2022-04-28 2023-11-02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Fixation system for disposable articl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52188A1 (en) * 1990-10-24 1992-04-25 Peter H. K. Pape Composite laminate adhesive tape coiled in an endless roll form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laminate adhesive tape roll
CN1136426A (zh) * 1995-03-17 1996-11-27 花王株式会社 可伸长的带子和吸收性物品
JPH09316406A (ja) * 1996-05-24 1997-12-09 Nitto Denko Corp 伸長可能な固定用テープ
CA2242521A1 (en) * 1997-07-10 1999-01-10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body fluids absorbent garment having disposal securing means
WO2001013842A1 (en) * 1999-08-26 2001-03-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astener device and disposable product using the same
JP6022216B2 (ja) * 2012-05-31 2016-11-0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紙おむつの後処理テープ、及び後処理テープ付き紙おむ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853A (en) * 1976-08-09 1977-10-04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Diaper with extensible fastener
US5234517A (en) * 1990-10-24 1993-08-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mposite laminate adhesive tape coiled in an endless roll form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laminate adhesive tape roll
JPH08510151A (ja) * 1993-05-07 1996-10-29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多数回の再締付け可能なテープクロージャー機構
US5942308A (en) * 1995-07-05 1999-08-2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Expandable fixing tape
JPH1099371A (ja) * 1996-09-27 1998-04-21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の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JPH10137008A (ja) * 1996-11-15 1998-05-26 Kao Corp メカニカルフックを備えたテープ
US6656171B1 (en) * 1999-08-26 2003-12-0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astener device and disposable product using the same
US20060271003A1 (en) * 2003-02-24 2006-11-30 Loescher Claus W Elastic fastening tab, faste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762207A1 (en) * 2005-09-12 2007-03-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aminate disposal tape tab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203061B2 (ja) * 2014-01-16 2017-09-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パンツ型着用物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52188A1 (en) * 1990-10-24 1992-04-25 Peter H. K. Pape Composite laminate adhesive tape coiled in an endless roll form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laminate adhesive tape roll
CN1136426A (zh) * 1995-03-17 1996-11-27 花王株式会社 可伸长的带子和吸收性物品
JPH09316406A (ja) * 1996-05-24 1997-12-09 Nitto Denko Corp 伸長可能な固定用テープ
CA2242521A1 (en) * 1997-07-10 1999-01-10 Uni-Charm Corporation Disposable body fluids absorbent garment having disposal securing means
WO2001013842A1 (en) * 1999-08-26 2001-03-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astener device and disposable product using the same
JP6022216B2 (ja) * 2012-05-31 2016-11-0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紙おむつの後処理テープ、及び後処理テープ付き紙おむ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2049A (zh) 2019-10-18
US20200030164A1 (en) 2020-01-30
WO2018142255A1 (en) 2018-08-09
JP7206033B2 (ja) 2023-01-17
EP3576702A4 (en) 2020-12-09
JP2018121931A (ja) 2018-08-09
EP3576702A1 (en)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2049B (zh) 固定构件
JP3590069B2 (ja) 予備積層複合テープ
JP4920944B2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EP2127620A1 (en) Absorptive article and absorption body
MX2013013038A (es) Pestaña de fijacion para articulo absorbente desechable.
US20050096613A1 (en) Cling film fastening system for disposable soft goods
JP2009017941A (ja) カテーテル固定具及びカテーテル固定用皮膚貼付体
CN110868981B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JP7257205B2 (ja) 管状体固定具
CN106413657B (zh) 使用延伸的手指提拉的封闭组件
JP5306889B2 (ja) 着用物品
CN117396168A (zh) 紧固构件和包括紧固构件的吸收性制品
JP3676037B2 (ja) ファスナーテープ及び当該ファスナーテープを用いた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3039417A (ja) 男性用尿吸収物品
JP2019063269A (ja) 包装済吸収性物品
JP3584994B2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止着構造
WO2011024884A1 (ja)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粘着テープ貼付補助具
JP2023547603A (ja) 粘着テープアセンブリ
EP3797747A1 (en) Disposal tab, method of making a disposal tab, disposal tape and absorbent article with disposal tab
JP2020124439A (ja) 貼付部材
EP2674139B1 (en) Continuous closure tape roll for a diaper with precoated inactive adhesive regions
CN116209415A (zh) 短裤型吸收性物品
CN113747867A (zh) 卫生材料和卷绕带
JP2019111151A (ja) 止血用テープと、それを用いた止血用具及び止血用キット
JP2001342443A (ja) おむつ廃棄用テープ及び当該おむつ廃棄用テープを備えた使い捨ておむ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