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456B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456B
CN110351456B CN201910266381.0A CN201910266381A CN110351456B CN 110351456 B CN110351456 B CN 110351456B CN 201910266381 A CN201910266381 A CN 201910266381A CN 110351456 B CN110351456 B CN 110351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ickup
pickup apparatus
camera unit
hous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63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456A (zh
Inventor
藤井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733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466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834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19134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351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配置为从开口拍摄外部被摄体、包括透镜和摄像设备的照相机单元,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配置为连接控制所述照相机单元的控制基板和安装有至少是所述照相机单元的摄像设备的摄像设备基板的电讯构件,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越过透镜与所述电讯构件大体对称的位置处,从照相机单元的光轴方向上看到的、所述开口的内缘和所述照相机单元之间的间隙内的通信天线。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无线通信功能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一种摄像装置,其不是通过涉及设备布线的有线通信功能而是通过无线通信功能向用于图像浏览的介质容易地发送拍摄图像的数据。此种摄像装置包括控制与摄像相关的部件的主基板和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诸如图像数据等数据的无线通信基板。
作为包括无线通信天线的摄像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特开第2004-60237号公报讨论了包括无线通信功能的照相机。在日本专利特开第2004-60237号公报中讨论的照相机中,在金属盖板内部配置了无线通信基板,无线通信基板上安装了无线通信电路和接地天线,并且天线通过金属盖板接地。在金属盖板的预定面上形成开口,天线通过开口突出。此外,控制液晶监视器和闪光设备的发光单元的主基板通过连接器与无线通信电路电气连接。
在日本特开第2004-60237号公报中讨论的现有配置中,由于金属盖板内部空间所限,与主基板相邻接地配置无线通信天线。因此,例如,闪光设备的发光单元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可能会传输到无线通信天线,并且可能对数据通信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无线通信期间来自其他控制单元的噪音影响的摄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摄像装置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具有透镜和摄像设备并通过开口拍摄外部被摄体的照相机单元,设置在壳体内部并连接控制照相机单元的控制基板与至少安装有照相机单元的摄像装置的摄像设备基板的电讯构件,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越过透镜与电讯构件大体对称的位置处,从照相机单元的光轴方向上看的、开口的内部边缘和照相机单元之间的间隙内的通信天线。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照相机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照相机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下壳体单元的透视图。
图7A到图7C是各例示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照相机单元旋转的情况下移除上壳体单元的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例示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上壳体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例示在移除除了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中的照相机单元之外的非金属部件的情况下的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规格、材料、相对位置等仅是示例,并且能够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配置或各种条件而改变。此外,在附图中,分别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功能相似的部件。
首先,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整体配置。图1是摄像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摄像装置的分解透视图。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100包括互相成对的下壳体单元400和上壳体单元500,并使用安装部件(未示出)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或墙面上。将照相机单元200和无线通信单元300(两者均在下文描述)组装到下壳体单元400。下文将详细描述将这些部件组装到下壳体单元400的配置。
参照图3和图4描述上述照相机单元200的配置。图3是分解透视图,图4是照相机单元200的透视图。包括摄像光学系统的照相机单元200拍摄被摄体并生成图像信号。照相机单元200包括透镜镜筒单元210、保持器构件220、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第一电讯构件240和第二电讯构件250。保持器构件220固定并支撑透镜镜筒单元210。将透镜镜筒盖构件230固定到保持器构件220,以便覆盖透镜镜筒单元210。
透镜镜筒单元210包括多个固定透镜(未示出),并包括电控制光圈单元(未示出)、摄像设备211、摄像设备基板212和摄像设备基板保持构件213。诸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等传感器用于摄像设备211。将摄像设备211安装在摄像设备基板212上,并且将摄像设备基板212固定到摄像设备基板保持构件213。在图3中,部分地省略了将多个固定透镜、光圈单元、摄像设备基板212和摄像设备基板保持构件213组装到透镜镜筒单元210的方法的图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镜筒单元210仅包括固定透镜;然而,透镜镜筒单元210中包括的透镜类型不限于此。例如,透镜镜筒单元210可以包括调整变焦和聚焦的可移动透镜或可移动镜头组。
保持器构件220是包括用于固定上述透镜镜筒单元210的凸台的大体圆柱形的构件,保持器构件220保持透镜镜筒单元210。保持器构件220还包括具有多个滑动面221a和221b以及间隙221c的凸缘221。另外,保持器构件220还包括,在其大体圆柱状的、透镜镜筒210侧的端面上的多个凸台222,每个凸台222在圆柱状的外径侧上向外突出,并且在其底面上具有突出部222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SR突出部形成在多个凸台222的各个的底面上;然而,各个凸台222的底面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底面可以具有不包括突出部222a的形状。
透镜镜筒盖构件230是大体圆柱形的构件,其包括插入透镜镜筒单元210和保持器构件220的开口,并通过开口露出透镜镜筒单元210的前透镜。透镜镜筒盖构件230包括在外径侧上向外突出的凸缘231。凸缘231包括夹钳形部231a和231b以及凸起销231c。
第一电讯构件240发送信号以便电动地控制透镜镜筒单元210,例如,发送电信号以控制光圈单元。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讯构件240例如是挠性印制电路(FPC)板。第一电讯构件240包括自由端(未示出),固定端241和舌形部242。自由端被固定并与电控光圈单元连接。多个舌形部242在自由端和固定端241之间以在基板(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从基板突出的方式形成。
组装第一电讯构件240,使其以在透镜镜筒单元210、保持器构件220和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外径侧上向外突出的方式固定并连接到光圈单元等。随后,第一电讯构件240沿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凸缘231路由,并通过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夹钳形部231a夹紧舌形部242。通过上述方式的组装,以使得第一电讯构件240的宽度方向和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轴向大体相互一致的方式折叠第一电讯构件240。
第二电讯构件250发送摄像设备211获取的图像信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讯构件250是例如FPC板。第二电讯构件250包括自由端251、固定端252和多个舌形部253a和253b。舌形部253a和253b在自由端251和固定端252之间以在基板(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从基板突出的方式形成。舌形部253b包括接合孔253c。
第二电讯构件250的自由端251与摄像设备基板212上安装的连接器(未示出)连接,并且首先,第二电讯构件250沿着保持器构件220的内表面铺设。其次,第二电讯构件250在透镜镜筒单元210、保持器构件220和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外径侧上向外突出,并且被组装成沿着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凸缘231延伸。通过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夹钳形部231b夹紧舌形部253b,并且接合孔253c与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凸台销231c接合。通过上述方式的组装,以使得第二电讯构件250的宽度方向和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轴向大体相互一致的方式折叠第二电讯构件250。
接下来,参照图5描述无线通信单元300。无线通信单元300包括通信天线310、通信基板320和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通信天线310用于放射无线电波。通信天线310安装在通信基板320上。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保持通信基板320。
通信天线310包括馈电点311和主天线区域312,并具有与工作无线电频带对应的天线长度。通信基板320经由挠性印制电路板(未示出)电气地连接到其他电基板。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是金属板构件,并包括平面部331和从平面部331延伸的弯曲部33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是金属板构件;然而,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形式不限于此。例如,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可以是设置有平面部和弯曲部的金属模制构件。
使用螺丝钉或其他固定部件(未示出)将通信基板320固定到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此时,通信天线310设置成使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平面部331位于馈电点311的正下方。此外,主天线区域312设置成不使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平面部分331位于主天线区域312的正下方。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弯曲部332的前端(弯曲部前端332a)连接到电气接地。在组装无线通信单元300的状态下,弯曲部332设置成具有使从通信天线310的馈电点311到弯曲部前端332a与电气接地连接的连接点的长度大于无线电波长度的四分之一的弯曲长度。
接下来,参照图6描述下壳体单元400。下壳体单元400包括下壳体410、控制基板420、基部构件430、引导构件440、间接促压构件450(参见图2)和促压构件460(参见图2)。如上所述,照相机单元200和无线通信单元300组装到下壳体单元400。
下壳体410设置为大体圆柱形的构件,其包括电磁屏蔽构件,例如,诸如铝和镁等金属的模制构件。在圆柱形状中,上壳体单元500侧的表面是敞开的,并且在侧面或底面上形成使用于供电或用于通信的电缆从摄像装置的外部越过的小口径开口。在底面的内侧上设置包括将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弯曲部前端332a连接到上述电气接地的凸台411的多个凸台来安装各种部件。
控制基板420包括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摄像装置的各种系统的控制单元,以及电源电路单元,并使用诸如螺丝钉等的紧固构件(未示出)将其固定到下壳体410。此外,通过紧固构件将控制基板420的接地部电气地连接到下壳体410。控制基板420对获取的图像信号执行例如压缩编码处理,以生成要分发给摄像装置外部的各种控制装置的数据。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基板420包括一个基板;然而,基板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控制基板42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基板。
基部构件430是使用螺丝钉或其他固定部件(未示出)固定到下壳体410来覆盖控制基板420的平面构件。在基部构件430的大体中央处形成在其前端包括多个接合部431a的圆柱形部431,并且在圆柱形部431的周围形成多个肋431b和装配孔431c。此外,从圆柱形部431的轴向上看,在圆柱形部431的外侧以跨过圆柱形部431而大体互相面对的方式形成第一延伸部432和第二延伸部433。第一延伸部432定义与固定到下壳体410的控制基板420延伸的平面平行的、并在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方向上偏移的平面。如下所述,将通信天线310和通信基板320作为突出部固定在由第一延伸部432定义的平面上。
将第一延伸部432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弯曲部332的高度。第二延伸部433包括与圆柱形部431构成同心圆的侧面433a。此外,在第一延伸部432的基部处的平面部上设置插入下壳体410的凸台411的开口434。此外,肋435设置在第二延伸部433的基部处的平面部上。在肋435的上表面上形成各与圆柱形部431构成同心圆的一部分的肋437和438。
引导构件440具有箱体状,其中侧面440a具有与基部构件430的侧面433a大体一致的圆弧形。在引导构件440的上表面上,以分别与肋437和438大体一致的方式形成各与圆柱形部分431构成同心圆的一部分的肋441和442。此外,引导构件440包括内嵌到基部构件430的肋435的圆柱形部443。在基部构件430的肋435嵌合到基部构件430的圆柱形部443的状态下,使用诸如螺丝钉和卡扣结合器件(未示出)等已知的紧固方式安装引导构件440。
接下来,参考图2、6、7A至7C和8描述照相机单元200和无线通信单元300与下壳体单元400的组装。经由间接促压构件450和促压构件460将照相机单元200以能够围绕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旋转的方式组装到下壳体单元400。
间接促压构件450包括具有多个舌形部451并型锻和固定了轴452的环形金属板构件。通过压入围绕基部构件430的圆柱形部431设置的肋部431b内部组装促压构件460(例如,压缩螺旋弹簧)。通过将轴452插入到基部构件430的装配孔431c中而将间接促压构件450组装到下壳体单元400,以使促压构件460开始与间接促压构件450的舌形部451接触。
在照相机单元200的组装中,使保持器构件220的凸台222的突出部222a与间接促压构件450的平面部进入接触状态。此时的旋转相位是保持器构件220的凸缘221的间隙221c的相位与基部构件430的圆柱形部431的前端处的接合部431a的相位一致的旋转相位。然后,保持器构件220插入圆柱形部431中,以便保持器构件220的滑动面221b在圆柱形部431的内周面上滑动。在插入之后,将照相机单元200旋转到能够使基部构件430的接合部431a的底面和保持器构件220的滑动面221a彼此在其上滑动的相位。由此,照相机单元200的透镜镜筒单元210能够在基部构件430的支撑下旋转。
第一电讯构件240包括从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夹钳形部231a延伸的部分。将该部分引导到由基部构件430的肋437、引导构件440的肋441、基部构件430的肋438和引导构件440的肋442围绕的空间。此外,沿着照相机单元200的旋转方向折叠并设置该部分,以形成折叠部243。第一电讯构件240的固定端241与控制基板420的连接器(未示出)连接。由此,电气地控制透镜镜筒单元210的各部件的接地部也与控制基板420的接地部连接。
第二电讯部件250包括从透镜镜筒盖构件230的夹钳形部231b延伸的部分。将该部分引导到由基部构件430的圆柱形部431的外周侧面和引导构件440的侧面440a围绕的空间。此外,沿着照相机单元200的旋转方向折叠并设置该部分,以形成折叠部254。第二电讯部件250的固定端252与控制基板420的连接器(未示出)连接。由此,控制摄像设备211等的各部件的接地部也与控制基板420的接地部连接。
即使在照相机单元200和下壳体单元400彼此电气地连接的状态下,上述配置也能够使照相机单元200相对于下壳体单元400旋转。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下壳体单元400包括确定照相机单元200的旋转驱动端以防止照相机单元200过度旋转的未示出构件(驱动端构件)。此外,与驱动端构件对应地设置第一电讯构件240中的长度和第二电讯构件250的长度。更具体地,设置各折叠部243和254的长度和折叠位置,使得在照相机单元200旋转到驱动端构件的情况下,折叠部243和254分别接近固定端241和252而不会越过透镜镜筒盖部件230的夹钳形部231a和231b。
期望以使通信天线310指向基部构件430的圆柱形部431的方式设置无线通信单元300。因此,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平面部331放置在基部构件430的第一延伸部432的上表面上,使得通信天线310指向圆柱形部431。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螺丝钉或其他固定部件(未示出)将无线通信构件300固定到基部构件430。此外,使用螺丝钉或其他固定部件(未示出)将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弯曲部前端332a固定到下壳体410的凸台411。由此,通信天线310的馈电点311与摄像装置的电气接地连接。
例如在安装摄像装置100之后,如上所述旋转相机单元200以调节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照相机单元200可以位于旋转方向的正方向上的端部位置(图7A)、其反方向上的端部位置(图7C)和它们之间的旋转位置(例如,中间位置(图7B))。
如图7A至7C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分别将电讯构件240和250的折叠部243和254设置成从照相机单元200的旋转轴方向看,越过透镜镜筒单元210而大体面向通信天线310。因此,能够将第一电讯构件240和第二电讯构件250与通信天线310充分地分离。这使得能够减小第一电讯构件240和第二电讯构件250施加于无线通信单元300的噪音的影响。此外,由于无线通信单元300固定到基部构件430的第一延伸部432,因此能够使控制基板420和通信天线310彼此充分地分离。这还使得能够减小控制基板420施加于无线通信单元300的噪音的影响。
参照图9和图10描述上壳体单元500的配置。为了便于理解上壳体单元500的配置,倒置地例示上壳体单元500。上壳体单元500包括上壳体510、圆顶盖520和保持构件530。上壳体510是包括由例如铝和镁等金属的模制构件形成的电磁屏蔽构件的大体圆柱形的构件。上壳体510的面向下壳体单元400的圆柱形的底面是敞开的。用于引导光的圆形开口511设置在上壳体510的上表面上,并且将上壳体510固定到安装照相机单元200的下壳体400以覆盖照相机单元200。将上壳体510的开口511的内径设定为大于无线通信单元300的无线电波的半波长。此外,将内径设定为在上壳体单元500和下壳体单元400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从照相机200的旋转轴方向上看,能够视觉地识别无线通信单元300的通信天线310的一部分。
圆顶盖520由诸如透明或半透明树脂构件等的非电磁屏蔽材料形成。圆顶盖520包括具有球形曲面的凸起521和凸缘522。保持构件530是由例如金属板形成的环形构件,并在内径侧具有裁切部531。确定裁切部531的位置和尺寸,使得能够在上壳体单元500和下壳体单元400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从照相机200的旋转轴方向上看,能够视觉地识别无线通信单元300的通信天线310。使用诸如螺丝钉等的紧固构件(未示出)将保持构件530固定到上壳体510,并在其间插入圆顶盖520。
上述配置使得能够将无线电波放射到外部,而无需从下壳体单元400和上壳体单元500中的各个的外部形状使无线通信单元300的通信天线310突出。因此,不同于在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第2007-60237号公报中讨论的包括从金属外壳突出的无线通信天线的现有配置中,利用与围绕照相机单元200设置的开口511的间隙而能够确保充分的无线通信功能。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能够减少无线通信期间来自其他控制单元的噪音的影响,并且能够淘汰为实现无线通信功能而专用于天线的外部封盖。这使得能够在不考虑天线的布局的情况下优化摄像装置内部的部件布局,并且能够防止装置尺寸和部件数量的增加,以便实现期望的无线通信功能。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包括具有开口511的壳体(410和510)、照相机单元200、电讯构件(240和250)以及通信天线310。壳体具有电磁屏蔽特性,并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被分成上壳体510和下壳体410。或者,只要壳体能够容纳要容纳在壳体中的部件,壳体就可以由单个部件构成或可以被分成更多数量的部件。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金属作为壳体的材料;然而,从耐候性、可加工性、成本等观点来看,能够将诸如树脂等任意其他公知材料用于壳体。在如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将壳体分成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情况下,期望将控制基板420固定到下壳体410,并且期望将照相机单元200设置成能够围绕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将上壳体510固定到下壳体410,以便覆盖相机单元200,并期望具有开口511。此外,从保护照相机单元200,诸如透镜等,以及无线电波的传输的观点看,期望使用具有透光性但不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封盖构件(520)覆盖开口511。在上文描述中,分开的壳体被区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然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区分而将壳体称为上部和下部,并且上部和下部不旨在表示其特定配置。因此,可能将部件理解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照相机单元200包括透镜(单个透镜或多个透镜)和摄像设备211,并以能够围绕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下壳体410中,以便通过开口511拍摄外部被摄体。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第一电讯构件240和第二电讯构件250描述为电讯构件。然而,电讯构件不限于此,而可以包括至少是与用于控制照相机单元200的控制基板420和照相机单元200的摄像设备211连接的电讯部件的各种电讯构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照相机单元200可绕光轴旋转。然而,根据组装中的灵活性、使用目的等,可以使照相机单元200不可旋转。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天线310配置在越过下壳体410内部的照相机单元200中包括的透镜而与电讯构件(240和250)大体对称的位置处。如上所述,这样能够减少无线通信期间来自其他控制单元的噪音的影响。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照相机单元200能够围绕其光轴旋转。因此,即使通信天线310和电讯构件(240和250)彼此精确对称地布置,也可能存在由于旋转而在通信天线310和电讯构件(240和250)处于偏离位置的状态下使用照相机单元200的情况。因此,可以将通信天线310和电讯构件(240和250)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为包括考虑照相机单元200在其中心处具有精确对称的位置的旋转范围在内的范围的大体对称的关系。此外,从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方向看,通信天线3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开口511的内部边缘和照相机单元200之间的间隙中。以能够从没有设置电磁屏蔽构件和设置有用于保护透镜的非电磁屏蔽构件的区域进行通信的方式设置通信天线310。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各电讯构件(240和250)是包括挠性印制电路板或细同轴电缆的挠性构件。作为电讯构件的示例的第二电讯构件250包括例如与控制基板420连接的固定端252和经由摄像设备基板212与摄像设备211连接的自由端251。
各电讯构件(240和250)作为整体可能不具有挠性。例如,可能仅围绕旋转轴或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以弧形设置的各电讯构件(240和250)的一部分是挠性部件。另外,照相机单元200的透镜镜筒(透镜镜筒单元210)能够在基部构件430的支撑下旋转。基部构件430最好包括引导挠性部或各电讯构件的弯曲部的肋(437和438)。设置这样的肋(437和438)使得能够抑制与其他构件的挠性部的干涉,并且有助于挠性部的平滑操作。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包括其上安装有上述通信天线310的通信基板320。与通信天线310类似,最好还将通信基板320设置在下壳体410中,在越过照相机200中包括的透镜而与电讯构件(240和250)大体对称的位置处。这使得能够在无线通信期间进一步减少来自其他控制单元的噪音的影响。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基部构件430包括突出部(第一延伸部432),并且突出部(第一延伸部432)定义从设置有控制基板420的平面在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方向偏移的平面。通信基板320和通信天线310固定到突出部(第一延伸部432)。因此,在光轴方向上以及壳体(400和500)中的光轴方向上看,通信构件与控制基板420充分隔离。这使得能够在无线通信期间进一步减小来自其他控制单元的噪音的影响。
如上所述,使用螺丝钉(未示出)将无线通信单元保持构件330的弯曲部前端332a固定到下壳体410的凸台411。因此,作为通信基板320的接地部,通信天线310的馈电点311电气地连接到摄像装置的电气接地,即,电气地连接到下壳体410。摄像设备基板212的接地部经由控制基板420也电连接到下壳体410。因此,通信基板320的接地部电气地连接到各壳体(400和500)以及摄像设备基板212。
此外,如上所述,期望开口511具有开口直径大于或等于从通信天线310传输的无线电波的半波长的圆形形状。以这种方式配置的开口511能够确保更理想的通信功能。出于类似的原因,还期望考虑通过将通信天线310上的点与开口511连接而形成的区域。换言之,在此区域内不包括电磁屏蔽构件的区域中,期望与照相机单元200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于或等于从通信天线310发送的无线电波的半波长的长度。
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示例性实施例。诸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修改的发明和等同于本发明的发明等各种形态也包括在本发明中。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部分组合上述示例性实施例。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1)

1.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
具有开口的壳体;
具有透镜和摄像设备的照相机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开口拍摄被摄体;
连接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被配置为电连接控制所述照相机单元的控制基板和安装有摄像设备的摄像设备基板;以及
通信天线,其至少部分设置从照相机单元的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看的、所述开口的缘和所述照相机单元之间的间隙内,
其中,从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看,所述通信天线设置在照相机单元的一侧,所述连接构件设置在照相机单元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
其中,所述照相机单元能够围绕光轴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有所述控制基板,并设置有能够围绕所述光轴旋转的所述照相机单元的第一壳体,以及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以覆盖所述照相机单元,并具有所述开口的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挠性构件,所述挠性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基板连接的固定端和与所述摄像设备基板连接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挠性构件包括挠性印制电路板或细同轴电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以围绕所述照相机单元的光轴的圆弧形设置的挠性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配置为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照相机单元的透镜镜筒的基部构件,
其中,所述基部构件包括引导所述挠性构件的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设置有所述通信天线的通信基板,
其中,所述通信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越过透镜与所述连接构件大体对称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配置为定义从设置有所述控制基板的平面在所述照相机单元的光轴方向上偏移的平面,
其中,将所述通信基板和所述通信天线固定到所述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将所述通信基板的接地部电连接到各个所述壳体和所述摄像设备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大于或等于从所述通信天线发送的无线电波的半波长的开口直径的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使用透明盖构件覆盖所述开口。
CN201910266381.0A 2018-04-05 2019-04-03 摄像装置 Active CN110351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3304 2018-04-05
JP2018073304A JP7046683B2 (ja) 2018-04-05 2018-04-05 撮像装置
JP2018083416A JP2019191347A (ja) 2018-04-24 2018-04-24 撮像装置
JP2018-083416 2018-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456A CN110351456A (zh) 2019-10-18
CN110351456B true CN110351456B (zh) 2021-04-13

Family

ID=6809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6381.0A Active CN110351456B (zh) 2018-04-05 2019-04-03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7212B2 (zh)
CN (1) CN1103514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91284B2 (en) * 2018-03-28 2024-02-06 The Heil Co. Camera safety system for aerial device
TWI735386B (zh) * 2020-05-13 2021-08-01 香港商立景創新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KR20220153860A (ko) * 2021-05-12 2022-11-21 주식회사 파워로직스 카메라모듈
CN113381181A (zh) * 2021-06-01 2021-09-1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2026Y (zh) * 2007-04-04 2008-03-26 于伟 一种直板型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布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1536B2 (en) * 2001-07-30 2005-10-04 Olympus Corporation Capsule-type medical device and medical system
US20060259933A1 (en) * 2005-05-10 2006-11-16 Alan Fishel Integrated mobile surveillance system
JP2006345146A (ja) 2005-06-08 2006-1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7060237A (ja) 2005-08-24 2007-03-08 Nikon Corp 無線通信機能を有するカメラ
JP2011521285A (ja) * 2008-05-14 2011-07-21 ハイソニック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振れ補正機能を備えた映像撮影装置
US8217790B2 (en) * 2009-05-26 2012-07-10 Script Michael H Portable motion detector and alarm system and method
EP2483702A2 (en) * 2009-09-28 2012-08-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r imaging system with freely accessible examination volume
JP2012119975A (ja) 2010-12-01 2012-06-21 Nec Saitama Ltd ノイズ抑制装置、ノイズ抑制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WO2014011924A1 (en) * 2012-07-11 2014-01-16 Cyclops Technology Group, Llc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US20150062333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David J. Kiln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nature observation
JP6348734B2 (ja) * 2014-03-06 2018-06-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近接無線通信装置
US10474849B2 (en) * 2014-06-27 2019-11-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 for data protection in power off mode
JP6700768B2 (ja) 2015-12-15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7046655B2 (ja) * 2017-05-31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8024038B (zh) 2017-11-29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摄像头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2026Y (zh) * 2007-04-04 2008-03-26 于伟 一种直板型移动终端的电路板布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456A (zh) 2019-10-18
US20190312997A1 (en) 2019-10-10
US11297212B2 (en)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1456B (zh) 摄像装置
US10939021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10211515B2 (en) Antenna device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9263799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9709875B2 (en) Electric contact device, lens unit, and imaging device
EP2772987B1 (en) Antenna for camera
KR20140134501A (ko) 디지털 카메라
US1069408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iciently radiating heat of an image sensor without an increase in size
US10830984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822383A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WO2019156138A1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JP6793581B2 (ja) 撮像装置
KR20200046267A (ko) 인서트 몰딩에 의해 형성된 베이스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JP4901811B2 (ja) 電気的コネクタ、カメラレンズ及びカメラ
JP2019191347A (ja) 撮像装置
JP5534886B2 (ja) 電気的コネクタ、カメラレンズ及びカメラ
JP7046683B2 (ja) 撮像装置
JP2015222649A (ja) コネクタ
TW201918780A (zh) 鏡頭驅動裝置、攝影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3347345A (zh)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291479A1 (en) Lens barrel
JP6679662B2 (ja) 撮像装置
CN214381094U (zh) 镜头、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005479B1 (ko) 카메라 모듈
EP4089845A1 (en) Coaxi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