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0127B -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0127B
CN110350127B CN201810301618.XA CN201810301618A CN110350127B CN 110350127 B CN110350127 B CN 110350127B CN 201810301618 A CN201810301618 A CN 201810301618A CN 110350127 B CN110350127 B CN 110350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rticles
temperature
rubber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16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0127A (zh
Inventor
钟泽
戴璐
黄婷
魏奕民
柳娜
梁成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16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0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0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0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0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0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材料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隔离及膜电化学储能装置。本申请的隔离膜隔离区和温度敏感区,敏感区至少与隔离区的一个边相连接,隔离区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本申请的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当温度高于阈值时,温度敏感区会软化、流动,导致电化学储能装置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局部地区形成接触,即造成正负极的微短路,从而改善过充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材料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技术背景
电化学储能装置,例如二次电池,在使用时,有频繁的充放电过程。其中充电过程中,有一个限定电压,超过该电压时则为过充。过充会导致阳极析锂、阴极释氧、电芯产热等,严重的会引起电池内部大量产热而造成热失控,电芯有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严重影响使用及客户安全。
尽管电池包中有防过充的机制,但由于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要求长,充放电次数多,且电动车中电芯数量多,难以保证所有电池在全寿命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充现象。因此改善电芯单体的过程安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过充是电化学反应过程,难以控制,因此改善过充安全性能的难度也非常大。二次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通过程序、芯片等,控制其充电上限电压。当该限定机制失效时,电压超过其安全电压时,则会出现阳极析锂、阴极释氧、电池产热的问题,严重的会引起电池内部热失控,造成起火和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改善过充安全,是二次电池大量应用的前提之一。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隔离膜,用于改善采用该隔离膜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过充性能。
本申请的隔离膜包括隔离区和温度敏感区,所述敏感区至少与所述隔离区的一个边相连接;
所述隔离区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的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
所述温度敏感区包含温度敏感材料,所述温度敏感材料包含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用于改善其过充性能。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隔离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申请的隔离膜中设置有温度敏感区,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具体阈值可通过材料种类和比例选择进行设置,具体的,出于电化学储能装置安全性能的考虑,阈值可设置为60℃~70℃,即在常温或低于阈值温度下,温度敏感区无明显变化,当温度高于阈值时,温度敏感区会软化、流动,导致采用该隔离膜的电化学储能装置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局部地区形成接触,即造成正、负极的微短路,此时充电的电流,流经该温度敏感区,不会对电池进行充电,不会引起更严重的过充及产热,可以改善过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技术极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在隔离膜的长度方向上极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在隔离膜的宽度方向上极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正极片;
101-正极膜片;
102-正极集流体;
20-负极片;
201-负极膜片;
202-负极集流体;
30-隔离膜;
301-隔离区;
302-温度敏感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此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隔离膜,隔离膜包括隔离区和温度敏感区,温度敏感区至少与隔离区的一个边相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膜的可在隔离区的一个边上设置温度敏感区,也可在隔离区的两个边上设置温度敏感区,或者在隔离区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温度敏感区,可根据电芯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隔离区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的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
在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离膜包括隔离区和设置于隔离区周围、且与隔离区相连接的温度敏感区,即在隔离区的四个边上均设置有温度敏感区。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隔离膜30括隔离区301和设置于隔离区301周围、且与隔离区301相连接的温度敏感区302。
具体的,温度敏感区的阈值指起始生效温度,可通过材料的选择或者比例选择进行设置,通常条件下,出于电化学储能装置安全性能的考虑,阈值可设置为60℃~80℃,即在常温或低于阈值温度下,温度敏感区无明显变化;当温度高于阈值时,温度敏感区会发生软化、流动,导致电化学储能装置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局部地区形成接触,即造成正、负极的微短路,此时充电的电流,流经该温度敏感区,不会对电池进行充电,不会引起更严重的过充及产热,可以改善过充安全。
具体的,温度敏感区包含温度敏感材料,温度敏感材料包含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其中,温度敏感材料用于感受温度变化并进而发生形态变化;
可选的,温度敏感材料包含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混合后,形成对温度敏感的材料,当温度升高至阈值以上时,温度敏感材料发生软化、流动,导致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局部地区形成接触,即造成正、负极的微短路,从而改善过充安全。
具体的,主体材料选自橡胶类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橡胶类聚合物优选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氯化丁腈橡胶(HNBR)、顺丁橡胶(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异戊橡胶(IR)、丙烯酸酯橡胶(ACM)、氟橡胶(FPM)、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丙橡胶(EPR)、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热塑性硫化橡胶(TPV)、聚酯橡胶(TPEE)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热塑性弹性体优选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加氢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加氢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树脂类聚合物优选聚乙烯-烯烃共聚物(POE)、聚氨酯(TPU)、硅胶(SI)、聚苯乙烯(PS)、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六氟丙烯(PHFP)、聚全氟乙丙烯(PFEP)、聚六氟丙烯(PHFP)、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丁烯(PB)、聚异丁烯(PIB)、聚异戊二烯(PIP)、聚苯醚(PPE)、聚氯乙烯(PVC)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增塑材料选自聚合度为1~500的树脂。
进一步优选的,增塑材料选自萜烯树脂、石油树脂、松香、古马路树脂和改性松香中的至少一种;石油树脂优选为脂环族石油树脂;改性松香优选为氢化松香酯、氢化松香、聚合松香和松香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的质量比为10~95:5~90。如果主体材料的含量过高,则混合材料软化点高,导致温度敏感区的阈值过高,不能起到作用,如果主体材料的含量过低,则混合材料软化点低,在正常电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材料变化,造成微短路,影响使用。
进一步可选的,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的质量比为25~80:20~75。
进一步可选的,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的质量比为30~70:30~70。
可选的,温度敏感区的材料还包含填料,填料用于增加温度敏感区的强度。
填料可选自不导电的有机物颗粒或无机物颗粒,颗粒的中值粒径为5nm~1000nm。
具体的,所述无机物颗粒选自碳酸盐颗粒、硅酸盐颗粒、硫酸盐颗粒、氧化物颗粒、氢氧化物颗粒以及含有所述无机物的天然矿物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碳酸盐颗粒优选含有碱金属碳酸盐、碱土金属碳酸盐、过渡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更优选的,碳酸盐颗粒选自含有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氧化物颗粒优选含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氢氧化物颗粒优选含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硅酸盐颗粒优选含有硅酸钙的颗粒;
硫酸盐颗粒优选含有硫酸钡的颗粒;
天然矿物优选高岭土、滑石粉、云母、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温度敏感材料与填料的重量比例为15~99:1~85。如果温度敏感材料的含量过低,则在温度升高后,温度敏感材料虽然能发生软化,但填料的含量太多,颗粒之间摩擦大,其相对位置不会变化,因此不易造成微短路。
进一步可选的,温度敏感材料与填料的重量比例为60~98:2~40。
进一步可选的,温度敏感材料与填料的重量比例为75~95:5~25。
进一步,温度敏感区的材料还包含导电颗粒,且导电颗粒的含量小于等于10%。将导电颗粒的含量控制在该范围内,在正常情况下,该温度敏感层为绝缘层,不会引起正负极短路。在过充时,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该温度敏感层受高温影响,发生软化、流动,导电颗粒产生局部颗粒团聚,导电颗粒的轻微团聚会带来一定的导电性,进而可引发正负极轻微内短路。当温度敏感区的材料同时含有导电颗粒和填料时,填料还可稀释导电材料的浓度,避免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微短路。
具体的,导电颗粒优选金属导电材料、有机碳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碳导电材料选自乙炔黑、导电炭黑(Super P、Super S、350G)、碳纤维(VGCF)、碳纳米管(CNT)、科琴黑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导电材料选自金、银、铜、铝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导电颗粒的中值粒径为5~500nm。
进一步可选的,导电颗粒占温度敏感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5%~5%,优选为0.1%~2.5%。
可选的,温度敏感区可与隔离区邻接或者搭接,搭接设置更加便于隔离膜的制备,具体的,搭接重叠的宽度小于1毫米。
可选的,温度敏感区的宽度为1mm~10mm;如果温度敏感区的宽度过大,则影响电池的长度、宽度,且增加重量,影响能量密度;如果温度敏感区的宽度过小,则不能保护正负极,容易在正常使用时发生短路。进一步可选的,温度敏感区的宽度的上限可为10mm、9mm、8mm、6mm、5mm,温度敏感区的宽度的下限可为2mm、3mm、4mm。温度敏感区的宽度范围可由上限、下限的任意数值构成。优选的,温度敏感区的宽度为3mm~6mm。
可选的,温度敏感区的厚度为1μm~20μm。当电池温度高于阈值时,温度敏感区会软化、流动,进而导致电化学储能装置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在局部地区形成接触。因此,如果温度敏感区的厚度过厚,则不利于微短路的形成,而如果温度敏感区的厚度过小,则温度敏感区在加工时存在一定问题,容易在升温之前就造成短路,影响电池工作。进一步可选的,温度敏感区的厚度的上限可为20μm、19μm、18μm、16μm、15μm、12μm、10μm,温度敏感区的厚度的下限可为1μm、2μm、3μm、5μm、7μm、8μm、9μm。温度敏感区的厚度范围可由上限、下限的任意数值构成。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温度敏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按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还可按比例加入其他添加剂,混合均匀,即得温度敏感材料胶;或者继续将温度敏感材料胶涂布于离型膜上,制备成1μm~20μm厚度,即得到温度敏感胶膜。其中,有机溶剂优选甲苯。
隔离膜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种:将温度敏感材料胶置于热熔点胶机中,在电芯卷绕过程中,通过点胶的方式,将所制得的温度敏感胶,涂覆在现有隔离膜(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隔离区)至少一个边上,与隔离区的重叠宽度小于或等于1mm,涂覆厚度1μm~20μm,即得本申请的隔离膜;
第二种:所得到的温度敏感胶膜,裁切成一定宽度,例如2mm~10mm;制作电芯前,通过热复合的方式,将裁切好的温度敏感胶膜,贴在现有的隔离膜(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隔离区)至少一个边上,胶膜与隔离区的重叠宽度小于或等于1mm。以温度敏感胶膜、隔离区复合后,即得本申请的隔离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电芯,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该电芯可为卷绕式电芯,也可为叠片式电芯。
其中,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正极膜片;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负极膜片。在已有技术中电化学储能装置中,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其极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正极片10包括正极集流体102和设置于正极集流体102两个表面上的正极膜片101,正极集流体102常用铝箔,负极片20包括负极集流体202和设置于负极集流体201两个表面上的负极膜片201,负极集流体201常用铜箔。隔膜30用于隔开正负极片,避免短路,同时提供离子通路。在锂离子电池中,为了合理利用正极材料,通常负极片的长度、宽度要稍大于正极片,正、负极集流体由于需要焊接极耳,其长度比正、负极要更长,而为了避免短路,隔膜长度、宽度又大于负极片及集流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极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隔离膜30包括隔离区301和设置于隔离区301周围、且与隔离区301相连接的温度敏感区302,隔离区301用于隔离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隔离膜30的长度方向(L)上,隔离区30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正极片10的长度且小于负极片20的长度;隔离膜30的长度大于正极集流体102的长度且大于负极集流体202的长度。如图3所示,在隔离膜30的宽度方向(W)上,隔离区3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正极片10的宽度且小于负极片20的宽度,隔离膜30的宽度大于正极集流体102的宽度且大于负极集流体202的宽度。
在图3中,在沿正极片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正极集流体102的长度大于正极片10的长度且负极集流体202的长度大于负极片20的长度。从而沿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温度敏感区302设置于正极集流体尾部的空箔区与负极集流体尾部的空箔区之间,形成构成微短路的结构基础。
可选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可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超级电容器、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装置。由于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要求长,充放电次数多,且电动车中电芯数量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电化学储能装置的改进非常适合用于动力电池中。
实施例
1、隔离膜的制备:
1.1制备温度敏感材料:
第一种方式:将温度敏感材料的主体材料和增塑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溶解在甲苯中,按比例加入填料和/或导电颗粒,混合均匀,通过涂布机涂布在PET离型膜上,制备得到一定厚度,即得温度敏感胶膜。
第二种方式:将温度敏感材料的主体材料和增塑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溶解在甲苯中,混合均匀,烘干(或使用密炼机等共混设备,在高温下共混),即得温度敏感胶。
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膜的制备方法为:
第一种:将所得到的温度敏感胶膜,裁切成3~6mm宽度,制作电芯前,通过热复合的方式,将裁切好的温度敏感胶膜,贴在隔离区的至少一个边上,胶膜与隔离区的重叠宽度小于或等于1mm。以温度敏感胶膜、隔离区复合后,即得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膜。
第二种:将即得温度敏感胶置于热熔点胶机中,在电芯卷绕过程中,通过点胶的方式,将所制得的温度敏感材料,涂覆在隔离区的至少一个边上,与隔离区的重叠宽度小于或等于1mm,即得本申请实施例隔离膜。
隔离膜中温度敏感区材料的具体组成及厚度如表1所示。
2、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制备:
下面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例,介绍电化学储能装置的制备,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方式并不仅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和电解液,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按照质量分数,包括如下组分:
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三元材料NCM622,含量96.0%;
正极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分子量60万-120万,含量2.0%;
正极导电剂含量为2.0%;
正极集流体是铝箔,厚度为12μm。
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按照质量分数,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如下组分:
负极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含量95.0%;
负极粘结剂为丁苯橡胶乳液(日本Zeon,BM430),含量2.0%;
负极浆料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为2%;
负极导电剂含量1.0%;
负极集流体是铜箔,厚度为8μm。
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和锂盐,有机溶剂为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乙烯酯的混合物,三种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1:1,锂盐为LiPF6,浓度为1mol/L。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为:
正极极片的制备:将96.0%镍钴锰NCM622,2.0%聚偏二氟乙烯PVdF,2.0%正极导电剂加入NMP中,搅拌均匀,涂覆在铝箔上,经过干燥、辊压、分切、焊接正极极耳后得到正极片;
负极极片的制备:将95.0%人造石墨,2.0%羧甲基纤维素钠,1.0%负极导电剂,2.0%丁苯橡胶乳液,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涂覆在铜箔上,经过干燥、辊压、分切、焊接负极极耳后得到负极片;
电池的制备: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制备得到的隔离膜卷绕成电芯,其中,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的具体位置关系如图2和图3所示。将电芯置于铝塑膜中,烘烤除水,再注入电解液,对电芯进行化成和老化,得到相应的锂离子电池B1~B24、R2~R3;R1采用已有普通隔膜。
表1
Figure BDA0001619936640000101
Figure BDA0001619936640000111
其中:重量的单位为kg,重量比1指温度敏感材料与所述填料的重量比,质量百分比2指导电颗粒占温度敏感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过充测试:
将如上制备的电池,以0.5C充电倍率,将电池进行满充。
对满充的电池,以0.5C充电倍率,连续充电2h,即理论上达到200%SoC,如电池不起火、或电池在2h内达到1.5倍最大电压(以满充电压为基准,为1Voc),即为通过测试,同时持续监控电池的电压与表面温度(只针对未烧坏电池)。对于实施例与对比例,每个组测试20只电池,记录最终达到记录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619936640000112
Figure BDA0001619936640000121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各实施例中,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敏感层,可以明显改善锂离子电池的过充安全性能,过充安全通过率由1/20提高到18/20~20/20,效果非常明显。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隔离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膜包括隔离区和温度敏感区,所述敏感区至少与所述隔离区的四个边相连接;
所述隔离区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温度敏感区用于在电芯的温度升至阈值后形成微短路,所述温度敏感区的阈值温度为60℃~80℃;
所述温度敏感区包含温度敏感材料,所述温度敏感材料包含主体材料与增塑材料,所述增塑材料选自聚合度1~500的树脂,所述主体材料与所述增塑材料的质量比为10~95:5~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材料选自橡胶类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橡胶类聚合物包括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化丁腈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热塑性硫化橡胶、聚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包括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树脂类聚合物包括聚乙烯-烯烃共聚物、聚氨酯、硅胶、聚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六氟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丁烯、聚异丁烯、聚异戊二烯、聚苯醚、聚氯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材料选自萜烯树脂、石油树脂、松香、古马路树脂和改性松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石油树脂为脂环族石油树脂;所述改性松香包括氢化松香酯、氢化松香、聚合松香和松香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与所述增塑材料的质量比为25~80:20~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与所述增塑材料的质量比为30~70:3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敏感区的材料还包含填料,所述填料选自不导电的有机物颗粒或无机物颗粒;
所述无机物颗粒选自碳酸盐颗粒、硅酸盐颗粒、硫酸盐颗粒、氧化物颗粒、氢氧化物颗粒以及含有所述无机物的天然矿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碳酸盐颗粒包括含有碱金属碳酸盐、碱土金属碳酸盐、过渡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所述氧化物颗粒包括含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所述氢氧化物颗粒包括含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所述硅酸盐颗粒包括含有硅酸钙的颗粒;
所述硫酸盐颗粒包括含有硫酸钡的颗粒;
所述天然矿物包括高岭土、滑石粉、云母、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颗粒包括含有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的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敏感区还包含导电颗粒;
所述导电颗粒包括金属导电材料、有机碳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碳导电材料包括乙炔黑、导电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科琴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导电材料包括金、银、铜、铝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占所述温度敏感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等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占所述温度敏感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5%~5%。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占所述温度敏感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2.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敏感区与所述隔离区搭接,所述搭接重叠的宽度小于1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敏感区的宽度为1mm~10mm;所述温度敏感区的厚度为1μm~20μm。
14.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隔离膜。
CN201810301618.XA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Active CN110350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1618.XA CN110350127B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1618.XA CN110350127B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0127A CN110350127A (zh) 2019-10-18
CN110350127B true CN110350127B (zh) 2021-12-21

Family

ID=6817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1618.XA Active CN110350127B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01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1290B (zh) * 2019-09-18 2022-03-29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微球、含有该陶瓷微球的隔膜及含有该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111200094B (zh) * 2020-01-14 2022-07-08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度高延伸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10735B (zh) * 2020-07-27 2021-10-15 漯河市久隆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用耐脉冲性能优异的钢丝编织橡胶软管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24586A (ko) * 2012-08-20 2014-03-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음극 및 리튬 이차 전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9730A (ja) * 2008-02-19 2009-09-03 Panasonic Corp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1434708B (zh) * 2008-12-19 2012-01-11 成都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水性聚合物改性微孔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59051B (zh) * 2013-05-07 2015-12-23 杭州金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锂电池及其电芯
CN105449263B (zh) * 2014-08-22 2018-05-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24586A (ko) * 2012-08-20 2014-03-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음극 및 리튬 이차 전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0127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99876B (zh) 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1796668B (zh) 电池用隔膜及非水电解液电池
CN109988522B (zh) 胶带、含有该胶带的电化学装置
CN110350127B (zh) 一种隔离膜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US20120171535A1 (en) Nickel-zinc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3138014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及び電池システム
CN110350236B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
CN111564661A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
CN105703015A (zh)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US20130171523A1 (en)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the cathode material thereof
JP2015115168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WO2008010530A1 (fr) Batterie au lithium rechargeable
CN104466231A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84200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
JPH10144298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1867061A (zh) 长寿命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4818A (zh) 电池
JP2008041504A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
KR102586846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
KR20200030518A (ko)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CN112072109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EP4041582A2 (en) Electrode assemblies incorporating ion exchange materials
JP6008199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1033802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US11621458B2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separator having substrate, phosphate salt layer, inorganic particle layer, and resin layer between separator and positive electr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