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8474B -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8474B
CN110348474B CN201910456339.5A CN201910456339A CN110348474B CN 110348474 B CN110348474 B CN 110348474B CN 201910456339 A CN201910456339 A CN 201910456339A CN 110348474 B CN110348474 B CN 110348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multimedia content
execution
initiator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63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8474A (zh
Inventor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58da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63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8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8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8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8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8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 G10L17/02Preprocessing operations, e.g. segment selection; Pattern representation or modelling, e.g. based on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or principal components; Feature selection or extrac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 G10L17/06Decision making techniques; Pattern matching strateg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7/00Speaker identification or verification
    • G10L17/20Pattern transformations or operations aimed at increasing system robustness, e.g. against channel noise o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服务端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在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执行端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接着,服务端将两个多媒体内容进行比较。若二者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会通过发送任务完成通知的方式来告知双方任务已成功完成。正是由于第二多媒体内容是在任务执行阶段通过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所以若服务端确定出两个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说明在任务执行阶段,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位于同一地点。此时,对于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任务发起者是能够进行监督、指正,从而保证执行结果的合规性。

Description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场景下,比如搬家、装修等场景,人们往往会产生运输需求。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通常会选择使用货运服务提供方开发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来实现自己的货运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任务发起者借助APP发起的货物运输任务(简称货运任务),其往往具有特定的运输要求。而由于任务执行者的任务执行能力,很有可能造成不符合运输要求的执行结果。因此,如何保证执行结果的合规性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保证执行效果的合规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执行方法,包括:
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
接收任务执行端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待执行任务由所述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所述任务执行端执行;
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
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任务执行装置,包括:
内容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任务发起端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接收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待执行任务由所述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所述任务执行端执行;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
发送模块,用于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器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上述任务执行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务执行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服务端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在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服务端还会接收服务执行端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接着,服务端将接收到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比较。经过比对后,若服务端确定二者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会分别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以通知双方任务已经成功完成。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正是由于第二多媒体内容是在任务执行阶段通过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所以说若确定出两个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可以说明在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即任务执行阶段时,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是位于同一地点的。此时,任务发起者能够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指正,任务发起者甚至还能对任务执行者进行帮助。基于任务发起者的前述行为,这样无论任务执行者的任务执行能力如何,其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待执行任务,也就是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另外,通过任务发起者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也就能够进一步避免因任务执行结果不合规而引起的任务执行者与任务发起者之间的纠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2b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与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任务执行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测试”。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测试(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测试(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测试(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实际应用中,服务提供方通常都会研发相应的APP,以利用此APP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开发出的APP通常又会分为供任务发起者使用的任务发起端和供任务执行者使用的任务执行端。其中,任务发起者可以是在任务发起端完成注册的普通用户,任务执行者可以是在任务执行端注册并和服务提供方签约的合法服务提供者。
基于此,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该任务执行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
在待执行任务生成后,任务发起端可以将此待执行任务生成过程中获取到的任务信息以及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直接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可以根据此接收到的任务信息以及本地预设的分配规则将此待执行任务分配至一个任务执行端。对于接收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服务端将其保存于本地,同时还会将其与此待执行任务进行关联,使二者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其中,对于待执行任务的生成过程:首先,任务发起者可以在任务发起端提供的任务发起界面中选择与服务内容相关的信息。对于不同的服务内容,需要选择的也不尽相同。比如物品运输服务,任务发起者可以在界面中选择待运输物品的类型、尺寸、重量、装载位置、卸载位置以及运输工具类型等。此种场景下,任务执行者也即为驾驶运输工具的司机。再比如家政保洁服务,任务发起者可以选择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内容等。此种场景下,任务执行者也即为保洁人员。
接着,任务发起者还可以在任务发起界面中触发录制操作。响应于此录制操作,任务发起端采集任务发起者产生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可选地,任务发起者可以是能够使用任务发起端的任何人,比如可以是在APP完成注册的用户本人,也可以是此用户熟识的家人、朋友等。可选地,录制的多媒体内容可以是音频、图像等等。图像又可以包括动态视频或者静态图片等等。上述的信息选择和多媒体内容录制过程均发生在任务发起阶段,在经过上述两个过程后,也即是生成了待执行任务,且生成的待执行任务具体可以表现为订单,比如货运订单或者保洁订单等等。
S102,接收任务执行端在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待执行任务由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任务执行端执行。
在服务端将待执行任务进行分配后,一任务执行端会接受并执行此待执行任务。在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可选地,任务执行端可以响应于任务执行者触发的录制操作,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并将此第二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服务端,也即是服务端可以接收第二多媒体内容。
其中,任务的执行通常可以包括多个步骤。以物品运输任务为例,可以包括:接受任务—前往装载地—物品装载—前往卸载地—物品卸载—任务完成。其中,“物品装载”与“物品卸载”都可以认为是任务的执行阶段。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运输任务的特殊性,当任务执行者不方便触发录制操作时,可选地,也可以在任务执行者的监督下由任务发起者使用任务执行端触发此录制操作。
S103,比对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
S104,若对比结果表明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服务端会对接收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行比对,以得到比对结果。若比对结果表明多媒体内容均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服务端会分别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以通知两端的使用者待执行任务已经完成。
当多媒体内容均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时,也即是在任务执行阶段产生的第二多媒体内容也是由任务发起者录制的。这说明在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即任务执行阶段时,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是位于同一地点的。此时,任务发起者能够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指正,甚至还能对任务执行者进行帮助。因此,无论任务执行者的任务执行能力如何,经过任务发起者的前述行为,都能够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
本实施例中,服务端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在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服务端还会接收服务执行端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接着,服务端将接收到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比较。经过比对后,若服务端确定二者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会分别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以通知双方任务已经成功完成。此时说明在任务执行阶段时,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是位于同一地点的。此时,任务发起者能够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指正,甚至还能对任务执行者进行帮助。基于任务发起者的前述行为,无论任务执行者的任务执行能力如何,其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待执行任务,也就是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另外,通过任务发起者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也就能够进一步避免因任务执行结果不合规而引起的任务执行者与任务发起者之间的纠纷。
在实际应用中,经过步骤103后得到的比对结果还有可能为: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不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此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服务端的比对误差而造成的。则为了保证待执行任务的正常执行,服务端可以向任务执行端和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二任务执行异常通知,也即是将此情况通知至与待执行任务相关的双方。
一种可选地方式,在接收到此异常通知后,任务发起端响应于任务发起者触发的忽略操作,生成并发送忽略通知至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到此忽略通知后,则会认为待执行任务已经完成,会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可选地,上述忽略操作可以根据任务的实际执行状况由任务执行者自己触发,也可以在任务执行者的监督下由任务发起者触发。
另一种可选地方式,在接收到此异常通知后,任务发起者可以再借助任务执行者使用的任务执行端产生一个第三多媒内容。在服务端接收到任务执行端重新发送的第三多媒体内容后,在将其与本地存储的第一多媒体内容进行再一次比对。若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三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服务端会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其中,前述的第二任务执行异常通知和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并无本质区别,只是为了描述清晰,将二者从名称上进行区分。
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到多媒体内容具体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当多媒体内容具体表现为音频时,相应地,任务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音频,任务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音频。则如图2a所示,对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可以为:
S201,提取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各自的第一声纹特征和第二声纹特征。
由于对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提取声纹特征的过程是相同,因此,以第一音频为例,第一声纹特征的提取过程可以为:
第一音频实际上就是一个语音信号,因此一种可选地方式,服务端可以先对此语音信号前端处理,以达到消除回声、噪声抑制、去混响以及平滑语音信号等效果,从而提高后续声纹提取的鲁棒性。对经过前端处理后的语音信号进再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及滤波处理。进一步再对滤波后语音信号取对数并求解其逆向谱,从而得到第一音频的第一声纹特征,也即是完成了声纹特征的提取。可选地,提取出的声纹特征可以包括语音信号的波长、频率、强度等等。
另外,对于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可选地,其可以是具有特定关键词的两段音频,也即是内容相关的两段音频。与指纹相似的,声纹是也一种可以反映人身份的生物特征,因此,无论音频的内容是否相关,只要是同一个人产生的,其的声纹特征都是相同的。基于此,可选地,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也可以是内容完全不相关两段音频。其中,音频时长一般为3~5秒。
S202,比对第一声纹特征和第二声纹特征,以确定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是否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在按照步骤201中提供的方式得到第一声纹特征和第二声纹特征后,服务端对声纹特征进行比对,以得到二者之间的相似度。再根据此相似度确定第一音频和第二音频是否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若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说明在任务的执行阶段时,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位于同一地点,此时,任务发起者能够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指正,甚至还能对任务执行者进行帮助。因此,无论任务执行者的任务执行能力如何,经过任务发起者的前述行为,都能够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
当然除了音频之外,多媒体内容还具体可以表现为图像,相应地,任务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图像,任务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图像。图2a所示实施例中的声纹特征是任务发起者自身所特有的,造假难度较大。对于图像来说,图2b所示实施例中所说的图像不能是普通的图像,也应该是任务发起者所特有的图像,比如自己的大头照。而从保证隐私的角度考虑,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也可以为任务发起者自己专属的某个物品的照片,比如用户的随身佩戴的饰品、钥匙扣等等。
基于上述描述,如图2b所示,对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可以为:
S301,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分别得到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
S302,根据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的相似度。
具体来说,在接收到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后,服务端可以对二者进行灰度处理,以得到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
基于灰度图,一种可选地方式,服务端可以分别计算两灰度图中所有像素点的平均灰度值。以第一灰度图为例进行说明,
比较第一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与第一灰度图的平均灰度值,再将大于或等于平均灰度值的记为A,将小于平均灰度值的记为B。经过比较后,第一灰度图中的每一个像素点都对应于一个值即A或B,将所有值按序组合后可以得到一整数,且此整数的位数与第一灰度图中像素点的个数相同。
然后,将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各自的整数的对应位进行比较,根据对应位不同的数量(类似于汉明距离)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相似度。不同的位数越少,则表明两图像之间的相似度越高。为了减少相似度计算的复杂度,可选地,灰度图像通常是64级灰度。
另一种可选地方式,服务端还可以分别将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中的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大小进行排序,统计不同灰度值出现的频率,以得到两个灰度图各自的灰度直方图。再根据灰度直方图来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其中,灰度直方图表明灰度图中具有某种灰度级的像素出现的频率。
S303,根据相似度确定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是否属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若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两图像是同一图像。由于图像中拍摄的是任务发起者所特有的内容,因此也就说明两图像均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可以认为在任务的执行阶段时,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位于同一地点,此时,任务发起者能够对任务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进行监督、指正,甚至还能对任务执行者进行帮助。经过任务发起者的前述行为,从而能够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
另外,在图2b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为两张静态的图片,也可以是两段动态视频中具有相同时间戳的两帧图像。
综上所述,图2a和图2b所示实施例实际上分别是对于不同表现形式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比对的过程。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并未对待执行任务的内容进行限定,当待执行任务是物品运输任务时,待执行任务可以包括装载阶段。基于此,为了更精确地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不仅需要任务发起者和任务执行者在同一地点,此地点还需要是与执行阶段对应的特定地点,比如装载阶段对应的装载地点。
基于此,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
S402,接收任务执行端在待执行任务的装载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待执行任务由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任务执行端执行。
上述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应步骤相似,可以参见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3,确定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关联的第一采集位置和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装载位置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执行步骤404~405,否则执行步骤406。
S404,比对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在任务执行端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时,还会实时进行定位,并将定位到的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时所在的位置发送至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将此位置与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关联。其中,为了后续描述的清晰,可以将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时所在的位置称为第一采集位置。
然后,服务端可以比较第一采集位置和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装载位置是否相同。若二者相同,表明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是在任务发起者预先设置好的装载位置采集到的,并且任务执行者已经到达装载位置。进一步地,服务端可以将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比对。比对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5,若对比结果表明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上述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应步骤相似,可以参见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406,向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
若确定出第一采集位置和装载位置不同,表明任务执行者在采集第二多媒体内容采集时并未到达装载地点,此时,物品运输任务的执行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则服务端会向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以将此情况告知任务发起者。
而对于异常通知的处理,一种可选地方式,任务发起者可以触发忽略操作,此时,服务端可以接收到任务发起端响应于忽略操作生成的忽略通知后,继续执行前述的步骤404~405。另一种可选方式,任务发起者可以触发中断操作,服务端可以接收到任务发起端响应于中断操作生成的中断通知后,将此任务挂起,待人工解决此问题后,继续执行此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装载阶段也可以替换为卸载阶段。
本实施例中,由于根据第一采集位置能够确定出任务执行者是否位于装载位置。而要想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保证任务执行者到达过装载位置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在进行多媒体内容的比对之前,服务端对采集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断,以更精准地保证执行结果的合规性。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还可以同时包括装载阶段和卸载阶段。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任务执行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执行完步骤405之时,表明任务执行者已经按照要求成功将物品装载,在这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接收任务执行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卸载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上述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应步骤相似,可以参见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502,确定对应于卸货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关联的第二采集位置和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卸载位置是否相同,若均相同执行步骤503~504,否则执行步骤505。
其中,如何确定第二采集位置和卸载位置是否相同的过程,与如何确定第一采集位置与装置位置是否相同的过程类似,可以参见图3实施例中步骤403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503,比对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卸货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S504,若对比结果表明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任务发起端和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若第二采集位置与卸载位置相同,表明对应于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是在任务发起者预先设置好的卸载位置采集到的,且任务执行者已经到达卸载位置。进一步地,服务端可以将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比对。
S505,向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
上述步骤的执行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应步骤相似,可以参见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与图3所示实施例相似的,根据第一采集位置和第二采集位置能够分别确定出任务执行者是否位于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而要想保证任务执行结果的合规性,除了保证任务执行者到达过装载位置之外,往往还需要保证任务执行者到达过装载位置。因此,在进行多媒体内容的比对之前,服务端对采集位置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断,以更精确地保证执行结果的合规性。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任务生成阶段,任务发起者还可以分别录制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可选地,不同阶段对应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可以由不同的人录制。当然所有多媒体内容的录制要使用同一移动终端设备。
基于此,在装载阶段,在服务端接收到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后,可将其与对应于装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进行比对。若二者均来源于第一任务发起者,表明任务执行者已经到装载位置将物品装载完成,则可选地,服务端可以发送装载完成通知至任务执行端和任务发起端。若二者来源于不同的任务发起者,则此任务会被挂起。
接着,服务端再将对应于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比对。若二者均来源于第二任务发起者,表明任务执行者已经到卸载位置将物品装卸完成。则可选地,服务端可以发送任务完成通知至任务执行端和任务发起端,以表示待执行任务的真正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种具有多个任务发起者的情况,其他未详细描述的内容都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执行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任务执行装置包括:
内容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任务发起端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接收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待执行任务由所述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所述任务执行端执行。
比对模块12,用于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
发送模块13,用于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可选地,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音频,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音频;
所述装置中的比对模块12具体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音频和所述第二音频各自的第一声纹特征和第二声纹特征;以及比对所述第一声纹特征和所述第二声纹特征,以确定所述第一音频和所述第二音频是否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可选地,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图像;
可选地,所述装置中的比对模块12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分别得到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图和所述第二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所述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的相似度;以及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是否属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可选地,所述待执行任务为运输任务,所述执行阶段包括装载阶段;
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21,。
确定模块21,用于确定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所关联的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装载位置是否相同。
所述比对模块12,用于若所述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装载位置相同,则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所述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装载位置不同,则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
可选地,所述任务执行阶段还包括卸载阶段;
所述确定模块21,还用于确定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所关联的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卸载位置是否相同。
所述比对模块12,用于若所述第二采集位置和所述卸载位置相同,则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所述第二采集位置和所述卸载位置不同,则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
可选地,所述任务执行阶段包括装载阶段和卸载阶段;
所述内容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所述任务发起端采集到的、分别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和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接收所述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分别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和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所述比对模块12,用于比对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以及比对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若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均来源于第一任务发起者且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均来源于第二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不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发送第二任务执行异常通知至所述任务执行端。
所述内容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所述任务执行端重新采集到的第三多媒体内容。
所述比对模块12,还用于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三多媒体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三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通知接收模块22。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不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发送第二任务异常通知至所述任务发起端
所述通知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任务发起端发送的忽略通知。
发送模块13,用于执行所述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的步骤。
图5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图4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了任务执行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任务执行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31,以及与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32,存储器31用于存储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任务执行方法的程序,处理器32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存储器31中存储的程序。
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32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
接收任务执行端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待执行任务由所述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所述任务执行端执行;
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
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可选地,处理器32还用于执行前述各方法步骤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其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33,用于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1~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任务执行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任务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
接收任务执行端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待执行任务由所述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所述任务执行端执行;
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音频,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音频;
所述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包括:
提取所述第一音频和所述第二音频各自的第一声纹特征和第二声纹特征;
比对所述第一声纹特征和所述第二声纹特征,以确定所述第一音频和所述第二音频是否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图像;
所述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以分别得到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
根据所述第一灰度图和所述第二灰度图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所述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是否属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执行任务为运输任务,所述执行阶段包括装载阶段;
所述接收任务执行端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关联的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装载位置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装载位置相同,则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若所述第一采集位置和所述装载位置不同,则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执行阶段还包括卸载阶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关联的第二采集位置和所述待执行任务中包括的卸载位置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采集位置和所述卸载位置相同,则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若所述第二采集位置和所述卸载位置不同,则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发送第一任务执行异常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执行阶段包括装载阶段和卸载阶段;
所述接收任务发起端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包括:
接收所述任务发起端采集到的、分别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和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
所述接收任务执行端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包括:
接收所述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分别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和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二多媒体内容;
所述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包括:
比对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
比对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
所述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包括:
若对应于所述装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均来源于第一任务发起者且对应于所述卸载阶段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和第二多媒体内容均来源于第二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不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发送第二任务执行异常通知至所述任务执行端;
接收所述任务执行端重新采集到的第三多媒体内容;
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三多媒体内容;
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三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不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发送第二任务异常通知至所述任务发起端;
接收所述任务发起端发送的忽略通知;
执行所述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的步骤。
8.一种任务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容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在待执行任务的发起阶段,任务发起端采集到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接收在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阶段,任务执行端采集到的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待执行任务由所述任务发起端生成且由所述任务执行端执行;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为第一音频,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为第二音频;所述比对模块具体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音频和所述第二音频各自的第一声纹特征和第二声纹特征;以及比对所述第一声纹特征和所述第二声纹特征,以确定所述第一音频和所述第二音频是否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
发送模块,用于若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和所述第二多媒体内容来源于同一任务发起者,则分别向所述任务发起端和所述任务执行端发送任务完成通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供所述处理器调用执行;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任务执行方法。
CN201910456339.5A 2019-05-29 2019-05-29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48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339.5A CN110348474B (zh) 2019-05-29 2019-05-29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339.5A CN110348474B (zh) 2019-05-29 2019-05-29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8474A CN110348474A (zh) 2019-10-18
CN110348474B true CN110348474B (zh) 2021-09-10

Family

ID=6817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6339.5A Active CN110348474B (zh) 2019-05-29 2019-05-29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847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924A (zh) * 2013-09-18 2013-12-25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私家车叫车拼车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243838A (zh) * 2015-11-09 2016-01-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安全监控方法和装置、系统
CN106056839A (zh) * 2016-06-30 2016-10-26 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 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998530A (zh) * 2016-01-26 2017-08-01 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e行程信息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7221151A (zh) * 2016-03-21 2017-09-29 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接单司机识别乘客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4080A (zh) * 2017-08-14 2017-12-12 四川鹏尧智运科技有限公司 可用于运输船舶的云端监管系统
CN107944725A (zh) * 2017-12-01 2018-04-20 广州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信息的监督方法及系统
CN108364152A (zh) * 2018-01-17 2018-08-0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方法及装置
CN108960744A (zh) * 2018-08-09 2018-12-07 陈思恩 货运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429523A (zh) * 2017-06-13 2019-03-05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说话者确认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97463A1 (en) * 2012-05-07 2013-11-07 U.S.A. Vendicab Corp.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mobile vending machin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924A (zh) * 2013-09-18 2013-12-25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私家车叫车拼车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5243838A (zh) * 2015-11-09 2016-01-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安全监控方法和装置、系统
CN106998530A (zh) * 2016-01-26 2017-08-01 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e行程信息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7221151A (zh) * 2016-03-21 2017-09-29 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接单司机识别乘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56839A (zh) * 2016-06-30 2016-10-26 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 网约车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9429523A (zh) * 2017-06-13 2019-03-05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说话者确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64080A (zh) * 2017-08-14 2017-12-12 四川鹏尧智运科技有限公司 可用于运输船舶的云端监管系统
CN107944725A (zh) * 2017-12-01 2018-04-20 广州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信息的监督方法及系统
CN108364152A (zh) * 2018-01-17 2018-08-03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方法及装置
CN108960744A (zh) * 2018-08-09 2018-12-07 陈思恩 货运订单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8474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1782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37551B (zh) 一种屏幕录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JP611261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785769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排队叫号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885990B (zh) 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0511770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字符识别方法和装置
US11275628B2 (en) Notification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server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08306886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026680B1 (ja) 画像識別を行う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0381218B (zh) 一种识别电话诈骗团伙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59604A (zh) 视频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27450A (zh) 银行卡信息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5422A (zh) 通话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48474B (zh) 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781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0276B (zh) 视频封面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9255023B (zh) 线索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2206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661925A (zh) 屏蔽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01955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711753B (zh) 照片上传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81345B (zh) 视频描述生成模型的获取方法、视频描述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989888A (zh) 判断司机本人驾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拍摄设备
CN110163043B (zh) 面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953715B (zh) 一种视频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