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9518A -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9518A
CN110329518A CN201910658594.8A CN201910658594A CN110329518A CN 110329518 A CN110329518 A CN 110329518A CN 201910658594 A CN201910658594 A CN 201910658594A CN 110329518 A CN110329518 A CN 110329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chute
umbrella body
soft pipeline
gear
catap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8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
潘蕾雅
陈远荣
沙培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6585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9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9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9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62Deploy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62Deployment
    • B64D17/72Deployment by explosive or inflatabl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降落伞及降落装置,涉及降落伞技术领域。降落伞包括伞体、产气装置和软管道,产气装置连接于伞体,软管道连接伞体,产气装置连通软管道,软管道设置有弹性孔,弹性孔用于释放多余气体保护降落伞安全。产气装置用于产生气体并给软管道充气,使软管道可撑开伞体。产气装置快速产生高压气体,并将该气体充入软管道内,由于软管道连接伞体,能够通过软管道的快速充气来快速撑开伞体,从而提高伞体开伞的速度,可实现降落伞快速稳定地开伞。降落装置包括伞包、降落伞、弹射装置和信号发射器,降落伞收纳于伞包中,弹射装置和信号发射器设置在伞包内。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出能够被弹射装置和点火装置同时接收的电信号。

Description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降落伞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降落伞技术的发展迅速,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降落伞。其大体上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这两种降落伞开伞原理大都是利用巨大的空气阻力将其打开,在高度较高时开伞成功率高。
降落伞从开伞到伞完全打开需要50公尺左右的高度,打开伞后要进行修伞、调整到着陆还要50公尺高度,也就是说从开伞到着陆最低要有100公尺的高度。而通常意义下普通飞机跳伞的最低安全高度为500米,军用伞兵的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设计可能达到了300米。而战斗机弹射座椅在100米以上弹出才能够保证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落伞及降落装置,产气装置快速产生高压气体,并将该气体充入软管道内,由于软管道连接伞体,能够通过软管道的快速充气来快速撑开伞体,从而提高伞体开伞的速度,可实现降落伞快速稳定地开伞。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落伞,降落伞包括伞体、产气装置和软管道,产气装置连接于伞体,软管道连接于伞体,产气装置连通于软管道,产气装置被构造为用于产生气体并给软管道充气,使得软管道可撑开伞体。
上述技术方案,产气装置快速产生高压气体,并将该气体充入软管道内,由于软管道连接伞体,能够通过软管道的快速充气来快速撑开伞体,从而提高伞体开伞的速度,可实现降落伞快速稳定地开伞。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产气装置包括壳体、产气室和点火装置;产气室连接于壳体,点火装置连接于产气室,产气室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剂,壳体开设有通气孔,产气室连通于通气孔,通气孔连通于软管道。
上述技术方案,点火装置在产气室内对气体发生剂进行点火,使得产气室能够快速产生大量气体,气体由产气室迅速排放至通气孔后排入软管道内,从而实现软管道的快速充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为扁平圆筒状,壳体包括筒座和筒盖,筒座与筒盖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为扁平圆筒状,减少产气装置对伞体的集中力拉扯作用,防止伞体内塌;壳体由可拆卸连接的筒座和筒盖组成,能够便于进行二次使用时填放气体发生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筒座连接于伞体的中心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筒座位于伞体的中心位置,使产气装置对伞体的牵扯力均匀分布,不会影响伞体撑开后的使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降落伞包括多个软管道,筒座的周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软管道与通气孔一一对应地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筒座的周壁上均匀设置多个通气孔,能够减少产气装置的整体重量,多个通气孔和多个软管道连通,保证伞体能够由多个软管道快速撑开,并且在伞体撑开后能够快速由多个充气的软管道支撑,直到伞体受风阻实现降落伞功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软管道与伞体缝合,多个软管道均匀间隔地延伸至伞体的边缘端。
上述技术方案,软管道与伞体缝合保证降落伞的稳定;软管道延伸至伞体的边缘端,保证软管道在充气后能够完全撑开伞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气孔设置有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通气孔设置滤网用于过滤气体发生剂点火后产生的残留物,防止残留物堵塞通气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降落装置,降落装置包括伞包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降落伞;降落伞可折叠地收纳于伞包中。
上述技术方案,伞包用于收纳降落伞,便于携带使用。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降落装置还包括弹射装置;弹射装置连接于伞包,伞体置于弹射装置的上方,弹射装置被构造为用于将伞体从伞包内弹出。
上述技术方案,弹射装置用于将伞体从伞包内弹出,实现快速跳伞。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产气装置与弹射装置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产气装置与弹射装置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连接,在未使用时能够固定产气装置和弹射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分离产气装置和弹射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降落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产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筒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降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降落伞;20-降落装置;110-伞体;120-软管道;122-弹性孔;130-产气装置;132-筒座;1322-通气孔;134-筒盖;136-产气室;210-伞包;212-按钮;220-弹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落伞10,产气装置130快速产生高压气体,并将该气体充入软管道120内,由于软管道120连接伞体110,能够通过软管道120的快速充气来快速撑开伞体110,从而提高伞体110开伞的速度,可实现降落伞10快速稳定地开伞。
请参考图1-图5,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降落伞10的具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软管道120的具体结构,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产气装置130的具体结构,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筒座132的具体结构,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筒盖134的具体结构。
降落伞10包括伞体110、产气装置130和软管道120。产气装置130设置在伞体110的中心位置,伞体110为普通常用降落伞布料制成,软管道120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置成多个,软管道120通过细线与伞体110缝合,多个软管道120的一端连通于产气装置130,多个软管道120的另一端延伸至伞体110的边缘端,以使产气装置130的重力对伞体110的牵扯力能够均匀分散,不会影响伞体110撑开后的使用,保证软管道120在充气后能够完全撑开伞体110,保证降落伞10的稳定。软管道120的远离产气装置130的一端具有弹性孔122,弹性孔122用于释放出软管道120内多余的气体,同时能够保留部分气体来辅助维持伞体110撑开后的形状。
产气装置130包括壳体、产气室136和点火装置。
壳体包括筒座132和筒盖134,筒座132为扁平圆筒状,其高度矮而底面面积相对大,从而能够维持伞体110撑开后的形状,减少产气装置130对伞体110的集中力拉扯作用,防止伞体110内塌。筒座132的周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多个与软管道120数量对应的通气孔1322,能够减少产气装置130的整体重量,多个通气孔1322和多个软管道120连通,保证伞体110能够由多个软管道120快速撑开,并且在伞体110撑开后能够快速由多个充气的软管道120支撑,直到伞体110受风阻实现降落伞10功能。筒座132的内部中心连接产气室136,产气室136的高度低于筒座132的高度,产气室136内放置有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可以是叠氮化物或其他成份,气体发生剂的选择需要满足产气速率高、效率高、固体残留少的条件,一般不宜产生液体以及有毒物质。产气室136的底座连接有电子打火型的点火装置(图中未画出),产气室136与筒座132之间具有充气槽,充气槽与通气孔1322连通。通气孔1322设置有滤网(图中未画出),滤网用于过滤气体发生剂点火后产生的残留物,防止残留物堵塞通气孔1322。筒座132的内部在上端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槽,筒盖134能够卡进卡槽内从而与筒座132可拆卸地连接,能够便于进行二次使用时填放气体发生剂。
使用时,产气装置130能够快速产生高压气体,并将该气体充入软管道120内,由于软管道120连接伞体110,能够通过软管道120的快速充气来快速撑开伞体110,从而提高伞体110开伞的速度,可实现降落伞10快速稳定地开伞。
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落装置20,请参考图6所示。
降落装置20包括伞包210、降落伞10和弹射装置220。伞包210具有背带,使用者通过背带背负伞包210。伞包210还设置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能够计算气压以及从空中自由落体的时间和速度,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出能够被弹射装置220和点火装置同时接收的电信号。降落伞10可折叠地收纳于伞包210中,伞体110(请参考图1所示)置于弹射装置220的上方,产气装置130(请参考图1所示)与弹射装置220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连接,在未使用时能够固定产气装置130和弹射装置220;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分离产气装置130和弹射装置220。弹射装置220为常用座椅弹射式降落伞结构。伞包210设置有按钮212,按钮212同时连接弹射装置220以及点火装置,当按下按钮212后,弹射装置220和点火装置同时收到信号,弹射装置220将伞体110从伞包210内弹出后的瞬间,点火装置对气体发生剂进行点燃,使得产气室136(请参考图4所示)内快速生成高压气体,从而将伞体110快速撑开,实现快速跳伞。当在一定高度下按下按钮212后但弹射装置220和点火装置未反应时,信号发生器能够给弹射装置220和点火装置同时发射电信号,使得弹射装置220和点火装置能够快速响应工作,实现降落装置20快速稳定地开伞。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体;
产气装置,所述产气装置连接于所述伞体;
以及
软管道,所述软管道连接于所述伞体;
所述产气装置连通于所述软管道,所述产气装置被构造为用于产生气体并给所述软管道充气,使得所述软管道可撑开所述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气装置包括壳体、产气室和点火装置;
所述产气室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点火装置连接于所述产气室,所述产气室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剂,所述壳体开设有通气孔,所述产气室连通于所述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于所述软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为扁平圆筒状,所述壳体包括筒座和筒盖,所述筒座与所述筒盖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座连接于所述伞体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落伞包括多个所述软管道,所述筒座的周壁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气孔,所述软管道与所述通气孔一一对应地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道与所述伞体缝合,多个所述软管道均匀间隔地延伸至所述伞体的边缘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落伞,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设置有滤网。
8.一种降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落装置包括伞包以及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降落伞;
所述降落伞可折叠地收纳于所述伞包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落装置还包括弹射装置;
所述弹射装置连接于所述伞包,所述伞体置于所述弹射装置的上方,所述弹射装置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伞体从所述伞包内弹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气装置与所述弹射装置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连接。
CN201910658594.8A 2019-07-19 2019-07-19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Pending CN110329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8594.8A CN110329518A (zh) 2019-07-19 2019-07-19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8594.8A CN110329518A (zh) 2019-07-19 2019-07-19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9518A true CN110329518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8594.8A Pending CN110329518A (zh) 2019-07-19 2019-07-19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95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938A (zh) * 2021-04-02 2021-07-1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可弯曲套筒及可伸缩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8856A (en) * 1987-03-06 1989-08-22 Helmut Cloth Pressure dependent release device for a parachute
US5161755A (en) * 1991-07-19 1992-11-10 Tsay Ing Lang Reinforced life parachute
CN101531252A (zh) * 2009-04-22 2009-09-16 刘文革 快速打开降落伞
CN104326086A (zh) * 2014-10-22 2015-02-04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降落伞快速开伞装置
CN104326087A (zh) * 2014-09-23 2015-02-04 武汉天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落方法及一种普通、高度补偿两用降落伞
CN208021761U (zh) * 2018-03-19 2018-10-30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
CN109436341A (zh) * 2018-12-20 2019-03-08 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降落伞弹射装置及无人机
CN109956041A (zh) * 2017-12-14 2019-07-02 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防坠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8856A (en) * 1987-03-06 1989-08-22 Helmut Cloth Pressure dependent release device for a parachute
US5161755A (en) * 1991-07-19 1992-11-10 Tsay Ing Lang Reinforced life parachute
CN101531252A (zh) * 2009-04-22 2009-09-16 刘文革 快速打开降落伞
CN104326087A (zh) * 2014-09-23 2015-02-04 武汉天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落方法及一种普通、高度补偿两用降落伞
CN104326086A (zh) * 2014-10-22 2015-02-04 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 降落伞快速开伞装置
CN109956041A (zh) * 2017-12-14 2019-07-02 南京开天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防坠落装置
CN208021761U (zh) * 2018-03-19 2018-10-30 北京中科遥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
CN109436341A (zh) * 2018-12-20 2019-03-08 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降落伞弹射装置及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938A (zh) * 2021-04-02 2021-07-13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可弯曲套筒及可伸缩结构
CN113107938B (zh) * 2021-04-02 2022-05-06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可弯曲套筒及可伸缩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1761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
US201602510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pid deployment of a parachute
US5388786A (en) Escape apparatus
RU239938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арийного спуска человека с высотного объекта (варианты)
CN110329518A (zh) 降落伞及降落装置
US6705572B1 (en) Emergency low altitude parachute wherein canopy is deployed and inflated prior to use
Clark 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new family of low-density supersonic decelerators
CN101316639A (zh) 用于将物体独立支撑在空间的方法和装置
US2501559A (en) Aerial delivery apparatus
US2924409A (en) Parachute device
DE502006003499D1 (de) Klappbare raumfähre
JP2009528102A (ja) 自己膨張するプロテクタ、特に傘
US3128969A (en) Cartridge inflated balloon
US2408246A (en) Aerial cargo landing container
US2922605A (en) Parachutes
KR101636165B1 (ko) 무인 수직이착륙 비행체의 부력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인 수직이착륙 비행체
CN101870360A (zh) 飞行员逃生用气囊
US20140000915A1 (en) Extinguish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aid extinguishing container in a serviceable manner
US2753133A (en) Multiple balloon operation
EP3636549B1 (en) Parachute
Eckstrom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disk-gap-band parachute used for low dynamic pressure applications at ejection altitudes at or above 200,000 feet
CN207371102U (zh) 带双气囊的飞行器及飞行器游乐装置
CN208176981U (zh) 投射玩具
JP3230396U (ja) 落下傘
US2517417A (en) Parachu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