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8243A -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8243A
CN110328243A CN201910586095.2A CN201910586095A CN110328243A CN 110328243 A CN110328243 A CN 110328243A CN 201910586095 A CN201910586095 A CN 201910586095A CN 110328243 A CN110328243 A CN 110328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block
block
deck
fixed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60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8243B (zh
Inventor
李炜刚
齐洪涛
赵洪旭
孙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60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8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8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5/00Drives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hydraulic drives
    • B21B35/14Couplings, driving spindles, or spindle c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specially arranged in,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35/147Lubrication of spindle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包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块,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连接第一卡座;第二卡块,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所述侧块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卡块的一端连接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所述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内;多个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座及第二卡座上;丝杆,连接所述多个拉紧块。本发明提出的油包固定装置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能够节省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整套初轧设备平日均处于连续轧制生产过程中,保证轧制线的正常运转及钢坯质量是重中之重,而检修时间又不能太久,以免耽误整条轧制线的生产节奏,因此既要保证初轧机的运转状态又要尽量减少检修时间。初轧机接轴作为轧机轧辊最主要传动部件,对轧机正常运作有着极大影响,接轴油包则是保证接轴具备良好润滑情况的主要因素,每台初轧机有两根接轴,其一旦遇到油包窜动导致接轴润滑不良等情况,进而会影响轧辊运行,必将造成对整条轧制线生产节奏的巨大影响。接轴轴头安装有油包,油包通过油包卡箍固定,日常对油包紧固一直以来采用长孔型油包卡箍,起到锁紧油包的作用,每次轧机更换轧辊均须更换油包,更换油包后油包卡箍就需要重新焊接卡箍头。由于油包内铺垫的油毡厚度及层数等原因,油包卡箍在安装前虽然进行焊接,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而调整较为繁琐且由于油包加油量及内层油毡厚度的不同,每次更换油包卡箍无法按照同一尺寸制作。提前制作的油包卡箍也需在上线安装时进行调整,必要时还需将卡箍头割除重新焊接,影响施工效率。为保证油包卡箍能起到紧固油包的作用,需4人以上分两边进行拽拉油包卡箍,使油包卡箍能卡住油包,防止油包窜动。一旦紧固不到位,油包窜动将会影响生产正常运行。由于周边平台等油泥等较多,人员站立拉拽油包卡时常易滑倒,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包固定装置,以简化油包固定的过程,提高接轴油包检修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包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卡块,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连接第一卡座;
第二卡块,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所述侧块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卡块的一端连接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所述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内;
多个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座及第二卡座上;
丝杆,连接所述多个拉紧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相互平行,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相互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卡块位于所述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内时,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拉紧块包括第一拉紧块及第二拉紧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座上,所述第二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二卡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丝杆上包括一拉紧螺丝,所述拉紧螺丝带动所述第一拉紧块及第二拉紧块向所述拉紧螺丝方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及第一拉紧块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卡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块及第二拉紧块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卡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座通过钢带连接所述第二卡座。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多个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包固定装置,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卡块,能够简化油包的固定过程,大幅提高接轴油包检修作业的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油包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2:图1中椭圆形内的放大图。
图3:第一卡块的示意图。
图4:第一卡座的示意图。
图5:第二卡块及第二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6:第一拉紧块的示意图。
图7:第一卡块连接第二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第一卡块110,第二卡块120,第一卡座130,第二卡座140,第一拉紧块150,第二拉紧块160,丝杆170,螺丝180及钢带190。
请参阅图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卡块110,所述第一卡块11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111,所述多个通孔111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1的间距一致,所述通孔111用于放置螺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10的一端还包括一凹部112,所述凹部112用于连接第一卡座130,所述凹部112的两侧上包括通孔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10放置在所述第二卡块12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10例如为弧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10例如为长条形形状。
请参阅图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卡座130,所述第一卡座130包括一本体131,突部132,第一连接孔133及第二连接孔134。所述第一连接孔133位于所述本体131上,所述第二连接孔134位于所述突部1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突部132位于所述本体131的一侧上,所述突部132位于所述第一卡块110的凹部112上,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卡座130连接第一卡块110时,所述突部132位于所述凹部112内,所述第二连接孔134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对齐,在本实施例中,可例如通过销轴放入所述第二连接孔134及第一通孔111内,以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30及所述第一卡块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33用于连接第一拉紧块1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33及第二连接孔134的直径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33及第二连接孔134的直径可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所述第一连接孔133及第二连接孔134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座130紧贴所述第一卡块110,以提高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第二卡块120,所述第二卡块120包括第一侧块121,第二侧块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块121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块122,所述第一侧块121和第二侧块122具有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以阐述第一侧块121为例,所述第一侧块121上包括多个第二通孔123,所述第二通孔123贯穿第一侧块121及第二侧块122,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23相互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3的间距一致,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3的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块121及所述第二侧块122形成一区域,所述第一卡块110放置在所述第一侧块121及所述第二侧块122内,当所述第一卡块110放置在所述第一侧块121及所述第二侧块122内时,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3对齐,以便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卡块110及第二卡块120。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3的间距,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间距可不同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3的间距,例如,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间距例如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3的间距的整数倍,又例如,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111的间距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23的间距的3倍,4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23,可精确控制所述第一卡块110在所述第二卡块120内的长度,从而能够提高固定油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块120例如为弧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块120例如为长条形形状。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第二卡座140,所述第二卡座140包括第三连接孔141及第四连接孔1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座140连接所述第二卡块120,第二卡座140位于所述第二卡块120内,所述第二通孔123对准所述第四连接孔142,所述第二通孔123的直径等于所述第四连接孔123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插入销轴于所述第四连接孔142及第二通孔123内,以连接所述第二卡块120及第二卡座140。在图5中,所述第二通孔123及第四连接孔142内已放置销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141突出于所述第二卡块120,所述第三通孔141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拉紧块1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141及第四连接孔142的直径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141及第四连接孔142的直径可不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座140紧贴所述第二卡块120,以提高连接稳定性。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第一拉紧块150,所述第一拉紧块150位于所述第一卡座13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包括两个侧壁151,所述两个侧壁151形成一凹部,所述两个侧壁15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座130的两侧,具体地,所述两个侧壁151位于所述本体131的两侧,所述两个侧壁151紧贴所述本体13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51上包括多个第五连接孔152,所述第五连接孔15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33对准,所述第五连接孔15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33的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可将销轴放置于所述第五连接孔15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33内,以连接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及第一卡座130。所述第一拉紧块150还包括一第六连接孔153,所述第六连接孔153位于所述第一拉紧块150的另一侧,所述第六连接孔153远离所述第五连接孔152,所述第六连接孔用于连接丝杆170,所述第六连接孔153上包括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孔15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六连接孔153的直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孔152的直径不同于所述第六连接孔153的直径,可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所述第五连接孔152及第六连接孔153的直径。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第二拉紧块160,所述第二拉紧块160位于所述第二卡座14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紧块16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拉紧块150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不在进行阐述。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给出一组第一卡块110连接第二卡块120的连接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1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30,所述第一卡块11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卡块120内,所述第一卡块110通过多个螺栓161连接所述第二卡块120,例如通过两个或三个及以上连接所述第一卡块110及第二卡块120。所述第二卡块160远离所述第一卡块110的一侧上连接第二卡座140,在所述第一卡座130上连接第一拉紧块150,在所述第二卡座140上连接第二拉紧块16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30及第一拉紧块150,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卡座140及第二拉紧块1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平行于所述第二拉紧块160。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丝杆170,所述丝杆170连接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及第二拉紧块160,所述丝杆170位于所述第六连接孔153内,所述丝杆17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及第二拉紧块160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170上设有螺丝180,通过旋转螺丝180,带动所述丝杆170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及第二拉紧块160向所述螺丝180方向运动,即所述第一卡块110与所述第二卡块120相向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卡块110位于所述第二卡块120内。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卡块110与所述第二卡块120固定好后,取下销轴,可将所述第一拉紧块150从第一卡座130上取下,将所述第二拉紧块160从所述第二卡座140上取下,从而将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及第二拉紧块160与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分离。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包固定装置100包括一钢带190,所述钢带190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30及第二卡座140,所述钢带19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30,所述钢带19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卡座1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带190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卡座130及第二卡座140。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该油包固定装置100时,可将所述钢带190拆成两段,然后分别焊接在其他的卡座上。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油包固定装置100,通过在第一卡块110及第二卡块120上设置多个通孔,通过用丝杆170使所述第一卡块110及第二卡块120相互靠近,提高了油包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提出的油包固定装置能够根据油包的厚度调节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的连接位置,即,本实施例提出的油包固定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油包,而且在更换油包后,避免了多次焊接过程。本实施例通过旋转丝杆170,使所述第一拉紧块150及第二拉紧块160向内侧收紧或向外侧释放,以带动所述第一卡块110及第二卡块120通过收紧或释放,以带动钢带190锁紧或释放油包,从而完成油包安装或拆除工作。本实施例提出的油包固定装置可用于初轧机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油包固定装置,通过设计一种全新的卡块,简化了油包固定的过程,大幅提高了油包检修作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本发明提出的油包固定装置设计合理,能够节省人力成本。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发明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块,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连接第一卡座;
第二卡块,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所述侧块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卡块的一端连接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所述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内;
多个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座及第二卡座上;
丝杆,连接所述多个拉紧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相互平行,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卡块位于所述多个相互平行的侧块内时,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拉紧块包括第一拉紧块及第二拉紧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一卡座上,所述第二拉紧块位于所述第二卡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上包括一拉紧螺丝,所述拉紧螺丝带动所述第一拉紧块及第二拉紧块向所述拉紧螺丝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及第一拉紧块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卡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及第二拉紧块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卡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通过一钢带连接所述第二卡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多个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
CN201910586095.2A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Active CN110328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6095.2A CN110328243B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6095.2A CN110328243B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8243A true CN110328243A (zh) 2019-10-15
CN110328243B CN110328243B (zh) 2021-07-13

Family

ID=6814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6095.2A Active CN110328243B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82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1940A (en) * 1982-02-23 1985-06-11 Hans Oetiker Hose clamp
CN201568667U (zh) * 2009-11-25 2010-09-01 哈尔滨金阳光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波纹管的连接装置
CN202927313U (zh) * 2012-08-08 2013-05-08 长葛市赛丹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无缝卡箍
CN206958397U (zh) * 2017-04-25 2018-02-02 宁波丞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抱箍
CN107917282A (zh) * 2016-10-10 2018-04-17 天津市凯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长舌式卡箍
CN208074281U (zh) * 2018-03-14 2018-11-09 斯朗福(天津)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单开口卡箍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1940A (en) * 1982-02-23 1985-06-11 Hans Oetiker Hose clamp
CN201568667U (zh) * 2009-11-25 2010-09-01 哈尔滨金阳光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波纹管的连接装置
CN202927313U (zh) * 2012-08-08 2013-05-08 长葛市赛丹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无缝卡箍
CN107917282A (zh) * 2016-10-10 2018-04-17 天津市凯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长舌式卡箍
CN206958397U (zh) * 2017-04-25 2018-02-02 宁波丞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抱箍
CN208074281U (zh) * 2018-03-14 2018-11-09 斯朗福(天津)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单开口卡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8243B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2647540B1 (de) Induktiv-beheizbare galette
DK1351794T3 (da) Varmebehandlelig slaglodningsplade med multiple lag med aluminiummellemlag
US20150176161A1 (en) Seamless webbing loop of rock climbing quickdraw, textile machine and textile method
CN110328243A (zh) 一种油包固定装置
DE102014113136A1 (de) Automatisiertes Handschaltgetriebe für ein Fahrzeug
EP1351796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ebauten welle
EP1213552A1 (de) Maschinensystem zur arbeitsleistenden Entspannung zweier Prozess-Ströme
DE102005016897A1 (de) Schraubenfederanordnung
DE102005004269B4 (de) Magnetresonanzapparatur mit phasenrichtiger Einkopplung von Druckimpulsen eines Arbeitsgases
DE10133629A1 (de) Modulare Lastschaltgetriebe
DE3922070C1 (zh)
WO2007020252A2 (de)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verflüssigen eines kohlenwasserstoffreichen stroms
DE102012217008A1 (de) Getriebe mit zwei Eingangswellen
DE102011113353B3 (de) Antriebsband-Spannvorrichtung für Vakuumtransport
DE102014225870A1 (de) Umreifungskopf und Verfahren zum Umgang mit einem Umreifungsband
DE1455244A1 (de) Ausgleichszugvorrichtung
WO2013026770A1 (de) Lagerbock einer nockenwelle
EP1643023A2 (de) Webschaft
DE102011076858A1 (de) Vorrichtung zur Kühlung einer supraleitenden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Vorrichtung
AT507334A1 (de) Regalbediengerät
CN104988990B (zh) 用于顶升模架体系的支撑牛腿及其支撑伸缩牛腿方法
CN203203865U (zh) 一种尼龙套管的抗拉强度测试治具
CN109153052A (zh) 用于轧制铝箔的方法和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铝箔
DE3341164C2 (de) Einrichtung zum Auslösen einer Öffnungsvorrichtung bei einem Rettungsgerät
CN206009413U (zh) 一种轧辊轴承座卡板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