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237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237B
CN110326237B CN201780086966.3A CN201780086966A CN110326237B CN 110326237 B CN110326237 B CN 110326237B CN 201780086966 A CN201780086966 A CN 201780086966A CN 110326237 B CN110326237 B CN 1103262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beam training
determining
data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69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6237A (zh
Inventor
郑导泳
白寅吉
孙以斌
郑隽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26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6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支持比诸如LTE的4G通信系统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5G或准5G通信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方法包括:执行波束训练的步骤;以及基于具有最大信道增益的波束根据执行所述波束训练的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来确定是否针对所述波束训练停止触发的第一确定步骤。此研究是在韩国政府科学、ICT和未来规划部门的“Cross‑Ministry Giga Korea Project”的支持下进行的。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在信道降级情形下基站和终端的波束训练控制方法。
此研究是在来自由科学、ICT和未来规划部门领导的“Government-wide GigaKOREA project”的支持下进行的。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于自4G通信系统的部署以来一直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一直在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准5G通信系统也被称作“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
5G通信系统被认为实现在更高的频率(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以便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小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大规模天线技术。
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针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基于高级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在进行。
在5G系统中,已开发了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及滑窗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同时,需要一种用于基站和终端的即使在基站与终端之间发生信道降级的情形下也高效地执行波束训练或链路自适应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基站和终端中的至少一个的在降级信道条件下高效地执行波束训练或链路自适应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执行波束训练;以及基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根据所述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来对是否暂停触发波束训练做出第一确定。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基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根据所述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来确定是否暂停触发波束训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执行波束训练;以及基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根据所述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来对是否暂停触发波束训练做出第一确定。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基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根据所述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来确定是否暂停触发波束训练。
发明的有益效果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在允许终端和基站以信道状态自适应方式控制用于执行波束训练或链路自适应的条件方面是有利的。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在防止终端和基站执行不必要的非周期性波束训练和链路自适应方面也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典型的5G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图示了典型的波束训练操作的图;
图3a至图3d是图示了执行典型的链路自适应操作的方法的信号流程图;
图4a和图4b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需要优先地执行链路自适应的情形的图;
图5a和图5b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需要优先地执行波束训练的情形的图;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图;
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在波束锁定状态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图;
图10是图示了用于控制波束训练触发条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2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可以省略对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并与本公开直接无关的技术规范的详细描述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主题。这目的旨在省略不必要的描述,以便使本公开的主题变得清楚。
由于相同的原因,一些元件在附图中被放大、省略或者简化,并且实际上,元件可以具有与附图中所示的那些不同的大小和/或形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或等效的部分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
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被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且完整的并会将本公开的构思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并且本公开将仅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贯穿本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
应理解的是,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块的组合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经由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行为的手段。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起作用,使得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制品,所述制品嵌入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行为的指令手段。也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以使得在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该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行为的步骤。
此外,相应的框图可以图示包括用于执行具体逻辑功能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段或代码的部分。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可以在若干修改中以不同的次序执行这些块的功能。例如,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两个连续块,或者可以根据其功能以相反的次序执行它们。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术语“模块”意指但不限于执行某些任务的软件或硬件组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模块可以有利地被配置为驻留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上并且配置为被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因此,作为示例,模块可以包括组件(诸如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和任务组件)、进程、函数、属性、过程、子例行程序、程序代码段、驱动程序、固件、微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数组和变量。组件和模块的功能性可以被组合成更少的组件和模块或者进一步分成更多的组件和模块。另外,组件和模块可以被实现为使得它们在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中执行一个或多个CPU。
在本公开中,术语“终端”用于指代向移动通信系统订阅以便从该移动通信系统接收服务的移动终端和设备。移动终端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设备,诸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智能电话和平板PC。
图1是图示了典型的5G通信系统100的图。为了给用户终端(UE)110和120提供稳定的移动通信服务,可能有必要部署多个5G基站(BS)130至160。可以基于基站130至160的天线的波束覆盖范围和天线的辐射功率(诸如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来设计5G通信系统100。
在诸如5G通信系统100的通信系统中,如果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条件降级,则执行波束训练以搜索新链路并且测量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还能够在具有降级条件的信道上执行链路自适应。
可以以在扫描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波束的同时测量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的这样一种方式执行波束训练。例如,可以在基站的发送波束被固定、同时与终端的发送波束相对应的接收波束正在扫描的状态下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
图2是图示了波束训练操作的图。基站200和终端210可以通过波束训练来测量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这里,发送端的波束与接收端的波束之间的路径可以被定义为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链路。
基站200和UE 210可以基于所测得的信道条件选择适合于无线通信的波束对。例如,终端可以选择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对作为用在通信中的波束。终端可以将关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对的信息发送到基站。在以下描述中,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对被称为“最佳波束”。
如图2中所示,如果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将第一链路20确定为最佳波束,则基站200和终端210可以通过第一链路20来执行无线通信。
如果波束训练周期到达或者如果检测到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或信道降级的事件,则基站200和终端210可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选择第二链路21作为最佳波束。
同时,链路自适应可以意指确定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最佳数据速率或发送功率。例如,链路自适应可以意指基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道条件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MCS)。
图3a至图3d是图示了链路自适应方法的信号流程图。
图3a是图示了基于下行链路数据速率控制的链路自适应方法的信号流程图。在步骤S300处,基站300可以基于任意数据速率向终端310发送数据。例如,如图3a中所示,基站300可以基于信道条件以MCS 10发送数据。
在步骤S305处,基站300可以向终端310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SI-RS是被发送以供由位于小区内的至少一个终端用于测量信道条件的参考信号。
基站300还可以向终端310发送公共参考信号(CRS)。CRS可以是针对位于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广播的参考信号。
在步骤S310处,基站300可以向终端310请求CSI报告。例如,基站300可以使用DCI来向终端310请求CSI报告。
UE 310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CSI-RS生成反馈信息,并且在步骤S315处,向基站300发送CSI报告。从UE 310向基站300发送的CSI报告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秩指示符(RI)。
在步骤S320处,基站300可以执行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根据实施例,基站300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CSI报告改变MCS等级。
例如,基站300可以基于CSI报告将MCS等级从10调整到5。在步骤S325处,基站300可以以经调整后的MCS等级5发送数据。
同时,如图3b中所示,还能够通过控制上行链路数据速率来执行链路自适应。
例如,在步骤S330处,终端310可以以MCS 10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在步骤S335处,终端310可以向基站300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SRS被用于估计上行链路信道质量;基站300可以基于SRS执行信道相关(即,频率选择性)上行链路调度。
在步骤S340处,基站300可以执行AMC。例如,基站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SRS调整MCS等级。
在步骤S345处,基站300可以将关于经调整后的数据速率的信息发送到终端310。例如,如果经调整后的数据速率对应于MCS 5,则终端310可以在步骤S350处以MCS 5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同时,图3c是图示了基于发送功率控制的链路自适应方法的信号流程图。例如,如果终端310通电,则终端310可以执行随机接入。
在步骤S355处,终端可以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CH)来向基站300发送随机接入前导。这里,终端310可以以任意发送功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如果终端310到基站的随机接入成功,则基站300可以向终端310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
在步骤S360处,终端310可以执行发送功率控制(TPC)。详细地,如果没有接收到RAR,则终端310可以控制来增加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S365处,终端310可以以所增加的发送功率发送RACH前导。
如果随机接入成功,则基站300可以在步骤S370处向终端310发送RAR。由基站300发送的RAR可以包括调度信息。
在随机接入成功之后,终端310可以在步骤S375处发送消息3以请求RRC连接。
图3d是图示了基站300的基于发送功率控制的链路自适应方法的信号流程图。
在步骤S380处,终端310可以以任意发送功率向基站300发送数据。在步骤S385处,终端310可以发送功率余量报告(PHR)。
在步骤S390处,基站300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PHR执行TCP。在步骤S395处,基站300可以发送TPC命令。例如,基站300可以使用DCI来将TPC命令发送到终端310。
在步骤S398处,终端310可以按基于所接收到的TPC命令调整的发送功率发送数据。
然而,尚未清楚地标准化当发生信道降级时是首先执行如参考图2所描述的波束训练还是参考图3a至图3d所描述的链路自适应。
例如,在波束训练后面是链路自适应的情况下,如果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而选择的波束不是最佳波束,则可能无法克服信道降级,因为未对最佳波束执行链路自适应。此外,即使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而选择的波束是最佳波束,也可能不必要地执行了额外的波束训练。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当所选择的波束实际上不是最佳波束时执行链路自适应的示例性情况的图。
如图4a中所示,终端和基站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结果将第一链路40和第二链路45确定为具有令人满意的信道增益的良好链路。例如,第一链路40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可以是-40dBm,并且第二链路41的RSRP可以是-80dBm。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和基站可以选择第一链路40作为最佳波束。
如图4b中所示,如果第一链路40被临时障碍物阻挡,则这会引起临时信道降级,从而导致第一链路40的RSRP的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链路40的RSRP的减小立即触发波束训练,则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选择第二链路41作为最佳波束。
然而,如果临时障碍物消失,则第一链路40可以再次是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这意味着终端和基站可能已不必要地执行了波束训练并且选择了具有非最佳信道增益的链路作为最佳波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和基站在第二链路45上执行链路自适应,则可能无法克服信道降级,因为执行了链路自适应的波束不是最佳波束。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即使作为波束训练的结果选择了最佳波束也不必要地执行了额外的波束训练的示例性情况的图。
图5a描绘仅第一链路50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被确定为具有良好信道增益的波束的示例性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和基站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结果选择第一链路50作为最佳波束。
如图5b中所示,如果第一链路50被障碍物临时阻挡,则第一链路50的RSRP会减小。如果RARP减小,则这可以意指信道降级的发生。
因此,即使执行了额外的波束训练,也不可能确定具有良好信道增益的波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一链路50的RSRP的减小立即触发波束训练,则即使终端和基站执行波束训练,第一链路50也仍然很可能被选择为最佳波束。这意味着终端和基站可能不必要地执行了波束训练。
在下文中,对用于确定要在波束训练与链路自适应操作之间优先地执行的操作并且执行所选择的操作以便高效地克服信道降级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60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波束训练。波束训练可以意指在扫描终端和基站的波束的同时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例如,可以在基站的发送波束被固定、同时与终端的发送波束相对应的接收波束正在扫描的状态下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
可以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触发波束训练。信道降级可以非周期性地触发波束训练。波束训练可以由终端或基站非周期性触发。
在步骤S610处,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是否发生改变。例如,终端可以确定最佳波束是否发生改变,最佳波束是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来确定的。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关于最佳波束是否发生改变的结果。例如,只有当最佳波束发生改变时,终端才可以将关于已改变的最佳波束的信息发送到基站。
如果确定了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未发生改变,则可以在步骤S620处暂停触发波束训练并且避免执行进一步的波束训练。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各自暂停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在以下描述中,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的暂停被称为波束锁定。
如果确定了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发生改变,则可以在步骤S630处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详细地,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链路自适应。
例如,基站可以调整触发终端来报告CSI的频率;终端的CSI报告使用DCI中包括的CSI-RS请求字段来触发。因此,基站可以增加触发终端的CSI-RS报告的次数以确定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上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在下文中,参考图7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
在图7中,附图标记700表示针对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不改变最佳波束的情况的过程,并且该过程可以被称为链路自适应优先过程。
附图标记710表示针对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改变最佳波束的情况的过程,并且该过程可以被称为波束训练优先过程。
在步骤S72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波束训练。例如,如果发生信道降级,则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结果,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扫描其波束的同时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
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即,最佳波束。如果重新选择的最佳波束与先前用于无线通信的旧最佳波束相同,即,如果在步骤S725处,最佳波束在执行波束训练之后未发生改变,则这可以触发链路自适应优先过程700。
在链路自适应优先过程700中,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步骤S730处暂停波束训练的触发以避免执行进一步的波束训练。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各自暂停非周期性波束训练的触发。在以下描述中,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的暂停被称为波束锁定。
在波束锁定状态下,终端和基站可以像通过附图标记S735所表示的那样对未改变的最佳波束执行链路自适应。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确定最佳波束上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详细地,基站可以调整触发终端来报告CSI的频率;终端的CSI报告使用DCI中包括的CSI-RS请求字段来触发。因此,基站可以针对已改变的波束增加触发终端的CSI-RS报告的次数以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上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终端可以基于基站的CSI-RS报告的触发测量信道条件并且将CSI-RS报告发送到基站。
终端和基站可以重复地执行链路自适应直到在步骤S740处检测到预定事件为止。预定事件可以是波束训练周期的到达或者未能检测到可用数据速率(无数据可用)。
详细地,波束锁定状态可以是终端和基站都不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的状态。如果波束训练周期到达,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停止链路自适应操作并恢复波束训练。
如果未能检测到可用数据速率,则这可以是未识别适于最佳波束的MCS等级的情况。
例如,即使最低MCS等级被选择作为基于由基站执行的链路自适应而调整的MCS等级来用于通过最佳波束进行通信,也可能发生仍然不能通信。
也可能发生任意地请求的服务对于最佳波束的使用要求高于预定等级的MCS等级。例如,由终端请求的流服务可能要求相对高的MCS等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即使在基站调整用于通过最佳波束来提供流服务的MCS等级之后也没有足以提供流服务的MCS等级,则确定没有可用数据速率。
如果在步骤S740处确定了已发生预定事件,则可以在步骤S720处执行波束训练。
如果作为波束训练的执行的结果,在步骤S745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即,最佳波束)发生改变,则这可以触发波束训练优先过程710。
详细地,如果作为波束训练的执行的结果,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发生改变,则终端和基站可以确定在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上的发送功率和数据速率。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步骤S750处同时对已改变的最佳波束执行链路自适应。
如果作为链路自适应的单次执行的结果,在步骤S755处确定了没有可用于最佳波束的数据速率,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例如,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
如果作为链路自适应的单次执行的结果,在步骤S760处确定了可用于已改变的最佳波束的数据速率,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步骤S765处使用最佳波束来以所确定的数据速率执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765处,如果在无线通信期间,在步骤S770处错误率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或者如果波束训练周期到达,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例如,如果终端在预定时间段期间向基站发送nack(否定应答)信号超过预定数量,则这可以确定错误率大于阈值。如上所述,如果波束训练执行周期到达,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在波束锁定状态下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步骤S80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波束训练。波束训练可以意指在扫描终端和基站的波束的同时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例如,可以在基站的发送波束被固定、同时与终端的发送波束相对应的接收波束正在扫描的状态下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
可以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触发束训练。信道降级可以非周期性触发波束训练。波束训练可以由终端或基站非周期性地触发。
在步骤S810处,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是否发生改变。终端可以确定最佳波束是否发生改变,最佳波束是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来确定的。终端可以发送关于最佳波束是否发生改变的结果。例如,只有当最佳波束发生改变时,终端才将关于已改变的最佳波束的信息发送到基站。
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获取关于终端的波束和基站的波束的对的信息,所述信息是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来获取的。终端和基站可以比较基于先前执行的波束训练的结果而获得的波束对信息和基于重新执行的波束训练的结果而获得的波束对信息以确定最佳波束是否发生改变。可以在终端与基站之间共享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例如,终端可以将关于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而选择的最佳波束的索引信息发送到基站。
如果确定了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最佳波束)未发生改变,则可以在步骤S820处进入波束锁定状态。
在波束锁定状态下,终端或基站可以在步骤S830处确定最佳MCS或发送功率。如上所述,如果终端发送如由基站触发的CSI-RS报告,则基站可以基于CSI-RS报告确定最佳MCS。终端还可以确定适合于最佳波束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S840处,可以确定是否已成功地选择用于最佳波束的最佳MCS或发送功率。
如果确定了已成功地选择用于最佳波束的最佳MCS或发送功率,则终端和基站可以使用最佳波束来基于最佳MCS或发送功率执行无线通信。
如果确定了尚未选择用于最佳波束的最佳MCS或发送功率,则可以在步骤S850处释放波束锁定状态。例如,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
如果根据波束训练的结果在步骤S810处确定了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发生改变,则可以维持非波束锁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仍然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控制方法的图。详细地,图8描绘自适应地学习波束训练触发条件的方法。
在步骤S90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执行波束训练。例如,如果发生信道降级,则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因此,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扫描其波束的同时测量每波束对的信道条件。
可以基于波束训练的结果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即,最佳波束。如果重新选择的最佳波束与先前用于无线通信的旧最佳波束相同,即,如果在步骤S905处,最佳波束在执行波束训练之后未发生改变,则终端和基站可以抑制触发波束训练以便不执行额外的波束训练。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各自停止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触发。也就是说,可以进入波束锁定状态。
在波束锁定状态下,终端和基站可以像通过附图标记S915所表示的那样对未改变的最佳波束执行链路自适应。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确定最佳波束上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详细地,基站可以调整触发终端来报告CSI的频率;终端的CSI报告使用DCI中包括的CSI-RS请求字段来触发。因此,基站可以针对已改变的波束增加触发终端的CSI-RS报告的次数以确定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上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终端可以基于基站的CSI-RS报告的触发测量信道条件并且将CSI-RS报告发送到基站。
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步骤S915处重复地执行链路自适应直到检测到预定事件为止。预定事件可以是波束训练周期的到达或未能检测到可用数据速率(无数据可用)。
详细地,波束锁定状态可以是终端和基站都不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的状态。如果波束训练周期到达,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停止链路自适应操作并恢复波束训练。
如果确定对于最佳波束没有可用数据速率(无速率可用),则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触发波束训练。
在步骤S925处可以发生,数据速率通过在步骤S915处对未改变的最佳波束的链路自适应未发生改变。例如,如果通过对最佳波束的链路自适应所确定的数据速率是用于链路的最佳数据速率,则即使重复地执行链路自适应,也很可能选择相同的数据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步骤S930处调整用于波束训练的阈值。让我们假设平均块错误率(BLER)为5%,错误突发性为100TB,BLER阈值被设置为10%,并且BLER计算窗口被设置为50TB。
在通过链路自适应来选择相同的数据速率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以加强上述设置。例如,可以控制使得BLER阈值被设置为10%并且BLER计算窗口被设置为200TB。
这样的波束训练阈值可以由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调整。在终端调整波束训练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将经调整后的波束训练阈值发送到基站。同样地,在基站调整波束训练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将经调整后的波束训练阈值发送到终端。
在步骤S935处,终端和基站可以使用最佳波束来执行无线通信。终端和基站也可以测量错误率。
作为测量的结果,如果错误率大于阈值,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如果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即,最佳波束)发生改变,则在步骤S945处,基于波束训练执行结果,终端和基站可以确定用于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步骤S950处同时对已改变的最佳波束执行链路自适应。
如果作为链路自适应的单次执行的结果,在步骤S955处确定了没有可用于最佳波束的数据速率,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例如,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触发非周期性波束训练。
如果作为链路自适应的单次执行的结果,在步骤S960处确定了可用于已改变的最佳波束的数据速率,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在步骤S935处使用最佳波束来按所确定的数据速率执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935处,终端和基站可以测量错误率。如果在步骤S940处确定了所测得的错误率大于阈值,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例如,如果终端在预定时间段期间向基站发送nack信号超过预定数量,则这可以确定错误率大于阈值。如上所述,如果波束训练周期到达,则终端和基站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图10是图示了用于控制波束训练触发条件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100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进入波束锁定状态。如上所述,波束锁定状态可以意指非周期性波束训练未由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触发的状态。
在步骤S101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确定最佳MCS或发送功率。例如,如果终端发送由基站触发的CSI-RS报告,则基站可以基于所接收到的CSI-RS报告确定最佳MCS。终端还能够确定适合于最佳波束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S1020处,可以比较,最佳MCS或发送功率是否等于在先搜索结果的最佳MCS或发送功率。例如,基站可以确定基于从终端接收到的CSI-RS报告而确定的MCS等级是否维持值不改变。基站或终端还可以确定基于TPC而确定的发送功率是否维持值不改变。
在步骤S1030处,终端和基站可以控制非周期性波束训练条件。例如,终端或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控制使得非周期性波束训练条件被加强。
如上所述,终端和基站可以根据信道条件自适应地控制用于波束训练或链路自适应的条件。通过抑制不必要地执行波束训练或链路自适应,可以避免由不必要的操作所引起的任何性能下降。
图11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终端1100可以包括收发器1110和控制器1120。收发器1110可以是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组件。例如,终端1100可以借助于收发器1110向基站发送并从基站接收。
控制器1120是用于控制终端1100的整体操作的组件。详细地,控制器1120可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根据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基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是否发生改变来确定是否暂停触发波束训练。
如果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未发生改变,则控制器1120可以控制以暂停触发波束训练,使得暂时不执行波束训练。
控制器1120可以在触发波束训练被暂停的同时确定用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用于已改变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被确定,则控制器1120可以控制收发器1110以基于已改变的波束和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这里,预定事件可以是预定波束形成周期到达或者错误率变得大于预定阈值。
如果用于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未被确定,则控制器1120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如果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发生改变,则控制器1120可以进行控制以同时确定用于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1120还可以重复地对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做出确定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预定事件可以是预定波束训练周期到达或者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未发生改变。
图12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基站1200可以包括收发器1210和控制器1220。收发器1210可以是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组件。例如,基站1200可以借助于收发器1110向终端发送信号并从终端接收信号。
控制器1220是用于控制基站1200的整体操作的组件。详细地,控制器1220可以执行波束训练并且根据波束训练的执行结果基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是否发生改变来确定是否暂停触发波束训练。
如果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未发生改变,则控制器1220可以控制以暂停触发波束训练,使得暂时不执行波束训练。
控制器1220可以在触发波束训练被暂停的同时确定用于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用于已改变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被确定,则控制器1220可以控制收发器1210以基于已改变的波束和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这里,预定事件可以是预定波束形成周期到达或者错误率变得大于预定阈值。
如果用于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未被确定,则控制器1220可以再次执行波束训练。
如果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发生改变,则控制器1220可以进行控制以同时确定用于已改变的具有最佳信道增益的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1220还可以重复地对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做出确定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预定事件可以是预定波束训练周期到达或者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未发生改变。
终端和基站的上述组件可以用软件加以实现。终端或基站的控制器可以包括诸如闪速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存储用于执行控制器的操作的程序。
可以以包括CPU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形式实现终端或基站的控制器。控制器的CPU可以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程序拷贝到RAM并执行所拷贝的程序,以执行如上所述的终端或基站的功能。
控制器是用于控制终端或基站的组件。术语“控制器”可以与和中央处理设备、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相同的含义互换地使用。可以连同诸如包括在终端或基站中的收发器的其他功能组件一起以单个芯片(芯片上系统、片上系统、SOC和SoC)的形式实现终端或基站的控制器。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终端或基站的控制方法可以用软件加以编码并且被存储在非暂时性可读介质中。可以在各种设备中使用非暂时性可读介质。
非暂时性可读介质意指用于半持久地存储数据的机器可读介质而不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介质,诸如寄存器、高速缓存和存储器。详细地,非暂时性可读介质可以包括CD、DVD、硬盘、蓝光盘、USB、存储卡和ROM。
尽管已经使用具体术语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应在说明性而非限制性意义上考虑本说明书和附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更广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并且不应当根据本公开的技术精神或前景单独地理解这样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波束;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二波束;
识别所述第二波束是否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
确定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否小于预定阈值;以及
在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波束扫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定周期的到达,执行波束扫描以确定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波束不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的情况下,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基于所述第二波束和确定的所述发送功率或所述数据速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暂停触发非周期性波束扫描的波束锁定以确定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波束,并且重复地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事件是预定周期的到达或者错误率变得大于预定阈值。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波束,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二波束,
识别所述第二波束是否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
确定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否小于预定阈值,
在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波束扫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预定周期的到达,执行波束扫描以确定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波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波束不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的情况下,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波束和确定的所述发送功率或所述数据速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暂停触发非周期性波束扫描的波束锁定以确定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波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重复地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预定事件是预定周期的到达或者错误率变得大于预定阈值。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波束;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二波束;
识别所述第二波束是否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
确定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否小于预定阈值;以及
在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波束扫描。
14.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波束,
基于波束扫描确定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二波束,
识别所述第二波束是否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
确定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否小于预定阈值,
在所述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所述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识别的结果确定是否执行波束扫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二波束不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的情况下,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基于所述第二波束和确定的所述发送功率或所述数据速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在所述第二波束对应于所述第一波束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暂停触发非周期性波束扫描的波束锁定以确定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波束,并且重复地确定用于所述第二波束的发送功率或数据速率中的至少一个直到发生预定事件为止。
CN201780086966.3A 2017-02-21 2017-03-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26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22946A KR102660492B1 (ko) 2017-02-21 2017-02-21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단말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2017-0022946 2017-02-21
PCT/KR2017/002761 WO2018155758A1 (ko) 2017-02-21 2017-03-1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단말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237A CN110326237A (zh) 2019-10-11
CN110326237B true CN110326237B (zh) 2022-04-15

Family

ID=63254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6966.3A Active CN110326237B (zh) 2017-02-21 2017-03-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9980B2 (zh)
EP (1) EP3573259B1 (zh)
KR (1) KR102660492B1 (zh)
CN (1) CN110326237B (zh)
WO (1) WO20181557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9692A1 (ko) * 2017-04-28 2018-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9084731A1 (en) * 2017-10-30 2019-05-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adaption in beam-forming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20200058874A1 (en) 2018-08-17 2020-02-20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TWI728416B (zh) * 2019-04-12 2021-05-21 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控制方法及通訊系統控制方法
US11159251B2 (en) * 2019-04-12 2021-10-26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Antenna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US11924781B2 (en) * 2021-06-17 2024-03-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daptive power control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3467A (zh) * 2013-06-28 2016-03-09 财团法人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波束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5959966A (zh) * 2016-04-26 2016-09-21 深圳前海智讯中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束选择智能天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6134236A (zh) * 2014-04-07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基于波束成形的蜂窝系统中跟踪上行链路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3785B2 (en) * 2004-05-07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inuous beamforming for a MIMO-OFDM system
US8687561B2 (en) 2007-05-04 2014-04-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nk adaptation using metric feedback
US7899129B2 (en) 2007-09-11 2011-03-01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with fast adaptive beamforming
KR101527110B1 (ko) 2009-04-13 2015-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산 다중 입출력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287797A1 (en) 2011-05-12 2012-11-15 Wilocity, Ltd. Techniques for minimizing the beam forming tim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4270224B (zh) 2011-06-24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自适应反馈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US20130286960A1 (en)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JP6190889B2 (ja) * 2012-11-09 2017-08-30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ビーム形成方法およびビームを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
US9312985B2 (en) 2013-01-02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ate selection i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606240B1 (ko) * 2013-06-27 2016-03-2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난연성 열가소성 공중합체,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성형품
WO2015199252A1 (ko) * 2014-06-24 2015-12-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주파 대역을 통하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33672B2 (en) * 2016-07-28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MRS) configuration
US10680689B2 (en) * 2017-01-05 2020-06-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beam calibration
US10742295B2 (en) * 2018-05-04 2020-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early stoppage of beam refinement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3467A (zh) * 2013-06-28 2016-03-09 财团法人中央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波束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6134236A (zh) * 2014-04-07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基于波束成形的蜂窝系统中跟踪上行链路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59966A (zh) * 2016-04-26 2016-09-21 深圳前海智讯中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束选择智能天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ference Signal and Procedure for UE Beam Refinement(BMP-3)",R1-1609514;INTEL CORPORATION;《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20161001;第1-4节 *
"Reference symbols supporting CSI acquisition framework",R1-1610269;NOKIA ET AL;《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20160930;全文 *
Fast millimeter-wave beam training with receive beamforming;Joongheon Kim 等;《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20141001;第512-5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5758A1 (ko) 2018-08-30
US10879980B2 (en) 2020-12-29
KR102660492B1 (ko) 2024-04-25
EP3573259A1 (en) 2019-11-27
CN110326237A (zh) 2019-10-11
EP3573259A4 (en) 2020-01-22
KR20180096346A (ko) 2018-08-29
EP3573259B1 (en) 2022-02-09
US20200052754A1 (en)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623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0098129B2 (en) Handling of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or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US1108879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5927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306800B1 (ko)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피드백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EP3456132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kipping transport block transmission depending o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1265816B2 (en) Beam based uplink (UL) power control
US20220201505A1 (en) Methods for enabling beam reference signalling, wireless devices and network nodes
CN111082905A (zh) 信息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80027452A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30027069A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수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9012960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스케줄링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259251B2 (en) Uplink power adjustment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duplication
JP2021510242A (ja) 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4175758A (zh)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冲突的装置和方法
EP3203672B1 (en) Tm9-based carrier aggre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2055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inter-cell information for cancell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KR10231936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4742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감지 임계값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7126562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参照信号の送信
KR202100582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375720B2 (en) Beam management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US20230413186A1 (en) Side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02713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coding with low complex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5652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