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9159A - 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9159A
CN110319159A CN201910247629.9A CN201910247629A CN110319159A CN 110319159 A CN110319159 A CN 110319159A CN 201910247629 A CN201910247629 A CN 201910247629A CN 110319159 A CN110319159 A CN 110319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ctor fork
gear
axis
selector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76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9159B (zh
Inventor
安达惇
森田豪
小野惇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1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9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 F16H3/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with gears shiftable only axially
    • F16H3/3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with gears shiftable only axially with driving and driven shafts not coax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2Gear shift yokes, e.g. shift f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47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five forward sp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即使在换挡拨叉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换挡拨叉顺畅地移动的变速装置(10)。换挡拨叉轴(31)的端部(31t)与在曲轴箱(21)上设置的嵌合部(28)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且在轴端面(31e)与嵌合部的底面(28b)之间设置有间隙部(S),该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比变速时换挡拨叉(51)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短,在换挡拨叉轴上以能够与换挡拨叉抵接的方式设置有位置限制部(61、62),换挡拨叉(51)位于基准位置(Np1)时的拨叉端面(51e)与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比变速时换挡拨叉(51)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短。

Description

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中的变速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结构:使换挡拨叉通过换挡鼓的旋转而沿轴向位移,所述换挡拨叉用于使变速齿轮换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换挡拨叉滑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换挡拨叉轴,且换挡拨叉轴的两端支承于曲轴箱。
在该种变速装置中,换挡拨叉在换挡拨叉轴上滑动时,存在换挡拨叉倾斜并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上的情况,要求提高变速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19272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变速装置中,存在如下等问题:由于换挡拨叉轴成为以如下方式被保持的结构,即在换挡拨叉轴的轴向一端侧与曲轴箱之间夹装有弹性体,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与在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设置的保持架抵接而无法轴向移动,因此若换挡拨叉倾斜并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上,则换挡拨叉无法沿轴向顺畅地移动,从而变速操作的顺利性受到阻碍。另外,由于在换挡拨叉轴与曲轴箱之间夹装弹性体,因此存在组件件数变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换挡拨叉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换挡拨叉顺畅地移动的变速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变速装置,其具备:
主轴,其与驱动源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副轴,其与所述主轴平行地配置,且与驱动轮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固定齿轮,其以无法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上,且具有第一卡合机构;
可动齿轮,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
换挡鼓,其根据变速操作而转动,且在外周面上设置有引导槽;
换挡拨叉轴,其支承于曲轴箱;以及
换挡拨叉,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所述换挡拨叉的一端部卡合在所述引导槽中,且所述换挡拨叉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可动齿轮,
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换挡鼓的转动而使所述可动齿轮滑动,通过使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卡合或非卡合而切换变速挡,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轴的端部与在所述曲轴箱上设置的嵌合部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的轴端面与所述嵌合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部,
该间隙部的轴向宽度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短,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上以能够与所述换挡拨叉的拨叉端面抵接的方式设置有位置限制部,
将所述变速装置为空挡时的所述换挡拨叉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所述换挡拨叉位于所述基准位置时,所述拨叉端面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距离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换挡拨叉轴的端部与在曲轴箱上设置的嵌合部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换挡拨叉轴的轴端面与嵌合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部,因此即使在换挡拨叉相对于换挡拨叉轴倾斜并暂时卡住的情况下,换挡拨叉也连带换挡拨叉轴地移动,且通过换挡拨叉轴滑动,从而使换挡拨叉能够顺畅地移动。
另外,间隙部构成为比变速时换挡拨叉通过引导槽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短,因此换挡拨叉轴的滑动一定受到间隙部的底面的限制。由于换挡拨叉轴的滑动受到限制之后,换挡拨叉通过惯性力在换挡拨叉轴上移动,因此即使在换挡拨叉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的情况下,换挡拨叉也能够顺畅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装置的引擎中,利用从主轴经由第一换挡拨叉轴而通过换挡鼓的旋转轴线的切断线进行切断的剖视图。
图2是在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装置的引擎中,利用从副轴经由第二换挡拨叉轴而通过换挡鼓的旋转轴线的切断线进行切断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空挡状态下的第一换挡拨叉和第一换挡拨叉轴的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空挡状态下的第二换挡拨叉及第三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轴的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挡状态下的第二换挡拨叉及第三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轴的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挡状态下的第二换挡拨叉及第三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轴的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挡状态下的第二换挡拨叉及第三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轴的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变速时的第一换挡拨叉和第一换挡拨叉轴的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换挡拨叉轴及位置限制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变速装置;
11 主轴;
12 副轴;
21 曲轴箱;
28 嵌合部;
31 第一换挡拨叉轴;
31e 轴端面;
31t 端部;
32 第二换挡拨叉轴;
32e 轴端面;
32t 端部;
41a 一挡驱动齿轮;
41b 二挡驱动齿轮;
41c 三挡驱动齿轮(可动齿轮);
41cd、41cp 第二卡合机构;
41d 四挡驱动齿轮(固定齿轮);
41dp 第一卡合机构;
41e 五挡驱动齿轮(固定齿轮);
41ed 第一卡合机构;
42a 一挡从动齿轮(固定齿轮);
42ad 第一卡合机构;
42b 二挡从动齿轮(固定齿轮);
42bd 第一卡合机构;
42c 三挡从动齿轮(固定齿轮);
42cd 第一卡合机构;
42d 四挡从动齿轮(可动齿轮);
42dd、42dp 第二卡合机构;
42e 五挡从动齿轮(可动齿轮);
42ep 第二卡合机构;
45 换挡鼓;
45g 引导槽;
51 第一换挡拨叉(换挡拨叉);
51e 拨叉端面;
52 第二换挡拨叉(换挡拨叉);
52e 拨叉端面;
53 第三换挡拨叉;
53e 拨叉端面;
61、62、63、64、65、66、67 位置限制部;
d1、d2、d3、d4、d5 换挡拨叉移动距离;
k1、k2、k3、k4、k5 换挡拨叉可移动距离;
m1、m2、m3、m4、m5 规定距离;
Np1、Np2、Np3 基准位置;
r1、r2、r3、r4、r5 移动距离;
S 间隙部;
W3、W4 嵌合部的轴向宽度;
W5、W6 间隙部的轴向宽度;
W7、W8、W9、W10、W11 拨叉端面与位置限制部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将左侧表示为L,将右侧表示为R,说明时,参照附图进行左右记载。
<变速装置>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速装置10组装于机动二轮车的引擎的曲轴箱21上,且具备:驱动齿轮列41;主轴11(参照图1),其保持该驱动齿轮列41,并且经由在主轴11的一端侧(图1中右侧)安装的离合器装置而传递曲轴(未图示)的动力;从动齿轮列42,其以能够与驱动齿轮列41啮合的方式配置;以及副轴12(参照图2),其保持从动齿轮列42,并且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于驱动轮,且与主轴11平行地配置。
而且,变速装置10具备换挡鼓45、以及第一换挡拨叉轴31及第二换挡拨叉轴32,所述换挡鼓45在驱动齿轮列41与从动齿轮列42啮合的部分的附近与主轴11及副轴12平行地配置,所述第一换挡拨叉轴31及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换挡鼓45的附近与换挡鼓45平行地配置,第一换挡拨叉51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连结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均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连结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
换挡鼓45中,与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对应的三条引导槽45g沿圆周方向设置在鼓外周面上。在该各引导槽45g中嵌入有在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的基部51b、52b及53b上突出设置的引导销51p、52p及53p。因此,通过换挡鼓45的旋转,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的轴向移动通过各引导槽45g的引导来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换挡鼓45例如经由鼓驱动机构47来旋转,所述鼓驱动机构47与通过变速操作而转动的变换轴46(参照图1)连结。
如图1所示,驱动齿轮列41从主轴11的一端侧(图中右侧)沿着轴向按照一挡驱动齿轮41a、四挡驱动齿轮41d、三挡驱动齿轮41c、五挡驱动齿轮41e、二挡驱动齿轮41b的顺序配置。
在此,一挡驱动齿轮41a及二挡驱动齿轮41b相对于主轴11无法沿其轴向移动,且与主轴11同步旋转。三挡驱动齿轮41c相对于主轴11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与主轴11同步旋转。四挡驱动齿轮41d及五挡驱动齿轮41e相对于主轴11无法沿其轴向移动,且能够与主轴11相对旋转。
在三挡驱动齿轮41c上形成有齿轮圆周方向的环状槽41cg,在该环状槽41cg内卡合有第一换挡拨叉51的叉部51f。因此,通过第一换挡拨叉51沿轴向(左右方向)移动,由此三挡驱动齿轮41c也沿轴向移动。
在三挡驱动齿轮41c的左右两侧配置的四挡驱动齿轮41d及五挡驱动齿轮41e当通过三挡驱动齿轮41c沿着轴向移动而与三挡驱动齿轮41c卡合时,与主轴11同步旋转。
具体而言,在四挡驱动齿轮41d及五挡驱动齿轮41e中,用于与三挡驱动齿轮41c卡合的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分别设置在与三挡驱动齿轮41c相对的一侧。相对于此,在三挡驱动齿轮41c中,设置有能够分别与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41cp、41cd。
因此,四挡驱动齿轮41d及五挡驱动齿轮41e能够与主轴11相对旋转,但通过三挡驱动齿轮41c沿着轴向移动而第一卡合机构41dp与第二卡合机构41cp卡合时,四挡驱动齿轮41d与主轴11同步旋转,第一卡合机构41ed与第二卡合机构41cd卡合时,五挡驱动齿轮41e与主轴11同步旋转。
如图2所示,从动齿轮列42从副轴12的一端侧(图中右侧)沿着轴向按照一挡从动齿轮42a、四挡从动齿轮42d、三挡从动齿轮42c、五挡从动齿轮42e、二挡从动齿轮42b的顺序与驱动齿轮列41啮合配置。
在此,四挡从动齿轮42d和五挡从动齿轮42e相对于副轴12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与副轴12同步旋转。一挡从动齿轮42a、三挡从动齿轮42c及二挡从动齿轮42b相对于副轴12无法沿其轴向移动,且能够与副轴12相对旋转。
在四挡从动齿轮42d上形成有齿轮圆周方向的环状槽42dg,在该环状槽42dg内卡合有第二换挡拨叉52的叉部52f。因此,通过第二换挡拨叉52的轴向(左右方向)移动,由此四挡从动齿轮42d也沿轴向移动。
在四挡从动齿轮42d的左右两侧配置的一挡从动齿轮42a及三挡从动齿轮42c当通过四挡从动齿轮42d沿着轴向移动而与四挡从动齿轮42d卡合时,与副轴12同步旋转。
具体而言,在一挡从动齿轮42a及三挡从动齿轮42c中,用于与四挡从动齿轮42d卡合的第一卡合机构42ad、42cd分别设置在与四挡从动齿轮42d相对的一侧。相对于此,在四挡从动齿轮42d中,设置有能够分别与第一卡合机构42ad、42cd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42dp、42dd。
因此,一挡从动齿轮42a及三挡从动齿轮42c能够与副轴12相对旋转,但通过四挡从动齿轮42d沿着轴向移动而第一卡合机构42ad与第二卡合机构42dp卡合时,一挡从动齿轮42a与副轴12同步旋转,当第一卡合机构42cd与第二卡合机构42dd卡合时,三挡从动齿轮42c与副轴12同步旋转。
在五挡从动齿轮42e上形成有齿轮圆周方向的环状槽42eg,在该环状槽42eg内卡合有第三换挡拨叉53的叉部53f。因此,通过第三换挡拨叉53的轴向(左右方向)移动,由此五挡从动齿轮42e也沿轴向移动。
在五挡从动齿轮42e的左侧配置的二挡从动齿轮42b当通过五挡从动齿轮42e沿着轴向移动而与五挡从动齿轮42e卡合时,与副轴12同步旋转。
具体而言,在二挡从动齿轮42b中,与五挡从动齿轮42e卡合的第一卡合机构42bd设置在与五挡从动齿轮42e相对的一侧。相对于此,在五挡从动齿轮42e中,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卡合机构42bd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42ep。
因此,二挡从动齿轮42b能够与副轴12相对旋转,但通过五挡从动齿轮42e沿着轴向移动而第一卡合机构42bd与第二卡合机构42ep卡合时,二挡从动齿轮42b与副轴12同步旋转。
如图3所示,第一换挡拨叉轴31通过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端部31t插入到在曲轴箱21上形成的嵌合部28而被支承。然后,第一换挡拨叉51以第一换挡拨叉51的基部51b围绕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外周面的方式能够沿轴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连结于第一换挡拨叉轴31。
在此,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长度W1设定为比嵌合部28的相对的一对底面28b之间的距离W2短规定尺寸。因此,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左右轴端面31e和与轴端面31e相对的嵌合部28的底面28b之间形成有间隙部S。
并且,第一换挡拨叉轴31被保持为以支承于左右两侧的嵌合部28的状态在间隙部S内能够沿轴向(左右方向)滑动。由此,第一换挡拨叉51沿轴向滑动时,即使在相对于第一换挡拨叉轴31倾斜并暂时卡住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轴31也能够在第一换挡拨叉51保持被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状态下在间隙部S内沿轴向滑动,第一换挡拨叉51能够沿轴向移动。
一端侧(图中右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及另一端侧(图中左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构成为比后述变速时第一换挡拨叉51通过引导槽45g而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参照图8)短。
因此,第一换挡拨叉51沿轴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即使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内沿轴向滑动,也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沿轴向滑动宽度W5、W6时,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因此,第一换挡拨叉51不会在保持第一换挡拨叉轴31被卡住的状态下移动移动距离d4、d5。然后,当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一换挡拨叉51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4、d5。
由此,即使在第一换挡拨叉51沿轴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换挡拨叉51顺畅地移动。
在此,一端侧(图中右侧)的嵌合部28的轴向宽度W3及另一端侧(图中左侧)的嵌合部28的轴向宽度W4构成为均比一端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与另一端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之和长。由此,第一换挡拨叉轴31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而不会从嵌合部28脱落。
另外,一端侧(图中右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构成为比第一换挡拨叉51的移动距离r2(参照图1)长,该第一换挡拨叉51的移动距离r2是为了使在五挡驱动齿轮41e上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41ed与在三挡驱动齿轮41c上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41cd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距离。
同样地,另一端侧(图中左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构成为比第一换挡拨叉51的移动距离r1(参照图1)长,该第一换挡拨叉51的移动距离r1是为了使在四挡驱动齿轮41d上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41dp与在三挡驱动齿轮41c上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41cp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距离。
因此,三挡驱动齿轮41c通过轴向移动而在从与五挡驱动齿轮41e或四挡驱动齿轮41d卡合的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的期间,即,移动第一卡合机构41ed、41dp与第二卡合机构41cd、41cp从卡合状态到成为非卡合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r2、r1的期间,第一换挡拨叉轴31始终能够伴随第一换挡拨叉51而轴向滑动。
由此,即使第一换挡拨叉51最容易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且移动第一卡合机构41ed、41dp与第二卡合机构41cd、41cp从卡合状态到成为非卡合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r2、r1时,也能够使第一换挡拨叉51顺畅地移动。
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在与第一换挡拨叉51的基部51b的左右两侧的拨叉端面51e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位置限制部61、62。位置限制部61、62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外周面形成沿着轴圆周方向的槽,且由嵌入到该槽的弹性挡圈构成。
位置限制部61、62配置如下。
若将变速装置10为空挡状态的第一换挡拨叉51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Np1,则第一换挡拨叉51位于基准位置Np1时,第一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与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设定为比变速时第一换挡拨叉51通过引导槽45g而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参照图8)短。
因此,第一换挡拨叉51沿轴向滑动时,即使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沿轴向滑动而没有被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也在滑动与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时,第一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1、62。然后,当第一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1、62时,第一换挡拨叉51连带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地移动,且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沿轴向滑动。然后,第一换挡拨叉51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4、d5。
由此,第一换挡拨叉51沿轴向移动移动距离d4、d5时,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沿轴向滑动,因此容易设为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两侧确保间隙部S的状态。
另外,第一换挡拨叉51向位置限制部61、62方向的可移动距离k4、k5比第一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与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同第一换挡拨叉51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之和短。即,k4<(W7+W5)及k5<(W8+W6)成立。由此,即使在第一换挡拨叉51移动了最长的距离的情况下,也始终确保第一换挡拨叉51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S。
而且,即使第一换挡拨叉轴31通过变速操作而在间隙部S滑动,且在滑动方向的间隙部S被填充了的情况下,通过之后的变速操作而第一换挡拨叉51向反方向移动时,第一换挡拨叉51也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1、62,且连带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地移动。由此,第一换挡拨叉轴31能够消除间隙部S被填充的状态。因此,即使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滑动方向的间隙部S通过变速操作而被填充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之后的变速操作来消除间隙部S被填充了的状态,且能够使第一换挡拨叉51顺畅地移动。
如图4所示,第二换挡拨叉轴32通过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端部32t插入到在曲轴箱21上形成的嵌合部28而被支承。并且,第二换挡拨叉52以第二换挡拨叉52的基部52b围绕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外周面的方式能够沿轴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连结于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一端侧(图中右侧),且第三换挡拨叉53以第三换挡拨叉53的基部53b围绕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外周面的方式能够沿轴向(左右方向)滑动地连结于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另一端侧(图中左侧)。
在此,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长度W1设定为比嵌合部28的相对的一对底面28b之间的距离W2短规定尺寸。因此,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和与轴端面32e相对的嵌合部28的底面28b之间形成有间隙部S。
并且,第二换挡拨叉轴32被保持为以支承于左右两侧的嵌合部28的状态在间隙部S内能够沿轴向(左右方向)滑动。由此,第二换挡拨叉52沿轴向滑动时,即使在相对于第二换挡拨叉轴32倾斜并暂时卡住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轴32也能够在第二换挡拨叉52保持被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状态下在间隙部S内沿轴向滑动,第二换挡拨叉52能够沿轴向移动。第三换挡拨叉53沿轴向滑动时,也同样地,即使在相对于第二换挡拨叉轴32倾斜并暂时卡住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轴32也能够在第三换挡拨叉53保持被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状态下在间隙部S内沿轴向滑动,第三换挡拨叉53能够沿轴向移动。
一端侧(图中右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及另一端侧(图中左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构成为比后述变速时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通过引导槽45g而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1、d2、d3(分别参照图5、图6、图7)短。
因此,第二换挡拨叉52沿轴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即使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沿轴向滑动,也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沿轴向滑动宽度W5、W6时,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因此,第二换挡拨叉52不会在保持第二换挡拨叉轴32被卡住的状态下移动移动距离d1、d3。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二换挡拨叉52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1、d3。
同样地,第三换挡拨叉53沿轴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即使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沿轴向滑动,也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滑动轴向宽度W6时,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因此,第三换挡拨叉53不会在保持第二换挡拨叉轴32被卡住的状态下移动移动距离d2。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三换挡拨叉53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2。
由此,即使在第二换挡拨叉52或第三换挡拨叉53沿轴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顺畅地移动。
在此,一端侧(图中右侧)的嵌合部28的轴向宽度W3及另一端侧(图中左侧)的嵌合部28的轴向宽度W4构成为均比一端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与另一端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之和长。由此,第二换挡拨叉轴32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而不会从嵌合部28脱落。
另外,一端侧(图中右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构成为比第二换挡拨叉52的移动距离r4(参照图2)、及第三换挡拨叉53的移动距离r5(参照图2)长,所述第二换挡拨叉52的移动距离r4是为了使在三挡从动齿轮42c上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42cd与在四挡从动齿轮42d上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42dd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距离,所述第三换挡拨叉53的移动距离r5是为了使在二挡从动齿轮42b上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42bd与在五挡从动齿轮42e上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42ep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距离。
同样地,另一端侧(图中左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构成为比第二换挡拨叉52的移动距离r3(参照图2)长,该第二换挡拨叉52的移动距离r3是在一挡从动齿轮42a上设置的第一卡合机构42ad与在四挡从动齿轮42d上设置的第二卡合机构42dp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距离。
因此,四挡从动齿轮42d通过轴向移动而在从与三挡从动齿轮42c或一挡从动齿轮42a卡合的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的期间,即,移动第一卡合机构42cd、42ad与第二卡合机构42dd、42dp从卡合状态到成为非卡合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r4、r3的期间,第二换挡拨叉轴32始终能够伴随第二换挡拨叉52而轴向滑动。
由此,即使第二换挡拨叉52最容易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且移动第一卡合机构42cd、42ad与第二卡合机构42dd、42dp从卡合状态到成为非卡合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r4、r3时,也能够使第二换挡拨叉52顺畅地移动。
同样地,五挡从动齿轮42e通过轴向移动而在从与二挡从动齿轮42b卡合的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期间,即,移动第一卡合机构42bd与第二卡合机构42ep从卡合状态到成为非卡合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r5的期间,第二换挡拨叉轴32始终能够伴随第三换挡拨叉53而轴向滑动。
由此,即使第三换挡拨叉53最容易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且移动第一卡合机构42bd与第二卡合机构42ep从卡合状态到成为非卡合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r5时,也能够使第三换挡拨叉53顺畅地移动。
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以与第二换挡拨叉52的基部52b的左右两侧的拨叉端面52e及第三换挡拨叉53的基部53b的左右两侧的拨叉端面53e相对的方式设置有三个位置限制部63、64、65。位置限制部63、64、65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外周面形成沿轴圆周方向的槽,且由嵌入到该槽的弹性挡圈构成。
位置限制部63、64、65配置如下。
若将变速装置10为空挡状态的第二换挡拨叉52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Np2,则第二换挡拨叉52位于基准位置Np2时,第二换挡拨叉52的拨叉端面52e与位置限制部63、64的距离W9、W11设定为比变速时第二换挡拨叉52通过引导槽45g而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1、d3(参照图5、图7)短。
因此,第二换挡拨叉52沿轴向滑动时,即使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沿轴向滑动而没有被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也在滑动与位置限制部63、64的距离W9、W11时,第二换挡拨叉52的拨叉端面52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3、64。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52的拨叉端面52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3、64时,第二换挡拨叉52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且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沿轴向滑动。然后,第二换挡拨叉52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1、d3。
同样地,若将变速装置10为空挡状态的第三换挡拨叉53的位置设为基准位置Np3,则第三换挡拨叉53位于基准位置Np2时,第三换挡拨叉53的拨叉端面53e与位置限制部65的距离W10设定为比变速时第三换挡拨叉53通过引导槽45g而沿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2(参照图6)短。
因此,第三换挡拨叉53沿轴向滑动时,即使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沿轴向滑动而没有被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也在滑动与位置限制部65的距离W10时,第三换挡拨叉53的拨叉端面53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5。然后,当第三换挡拨叉53的拨叉端面53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5时,第三换挡拨叉53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且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沿轴向滑动。然后,第三换挡拨叉53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2。
由此,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沿轴向移动移动距离d1、d3、d2时,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沿轴向滑动,因此容易设为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两侧确保间隙部S的状态。
另外,第二换挡拨叉52向位置限制部63、64方向的可移动距离k1、k2比第二换挡拨叉52的拨叉端面52e与位置限制部63、64的距离W9、W11同第二换挡拨叉52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之和短。即,k1<(W9+W5)及k2<(W11+W6)成立。由此,即使在第二换挡拨叉52移动了最长的距离的情况下,也始终确保第二换挡拨叉52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S。
同样地,第三换挡拨叉53向位置限制部65方向的可移动距离k3比第三换挡拨叉53的拨叉端面53e与位置限制部65的距离W10同第三换挡拨叉53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之和短。即,k3<(W10+W6)成立。由此,即使在第三换挡拨叉53移动了最长的距离的情况下,也始终确保第三换挡拨叉53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S。
而且,即使第二换挡拨叉轴32通过变速操作而在间隙部S滑动,且在滑动方向的间隙部S被填充了的情况下,也通过之后的变速操作而第二换挡拨叉52或第三换挡拨叉53向反方向移动时,第二换挡拨叉52或第三换挡拨叉53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3、64、65,且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由此,第二换挡拨叉轴32能够消除间隙部S被填充了的状态。因此,即使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滑动方向的间隙部S通过变速操作而被填充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之后的变速操作来消除间隙部S被填充了的状态,且能够使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顺畅地移动。
<变速动作>
接着,对变速动作进行说明。
(空挡动作)
如图3及图4所示,变速装置10为空挡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在轴向上位于各基准位置Np1、Np2、Np3。由此,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一挡驱动齿轮41a、三挡驱动齿轮41c、二挡驱动齿轮41b均与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的一挡从动齿轮42a、三挡从动齿轮42c及二挡从动齿轮42b啮合,因此不进行主轴11与副轴12之间的动力传递。
(一挡动作)
如图5所示,将变速装置10挂到一挡的情况下,使离合器装置22工作而暂且切断来自曲轴侧的驱动力,并且使换挡鼓45旋转而使第二换挡拨叉52向右方向移动移动距离d1。由此,四挡从动齿轮42d(参照图2)向右方向移动,四挡从动齿轮42d的第二卡合机构42dp卡合到一挡从动齿轮42a的第一卡合机构42ad上。因此,由于一挡从动齿轮42a与副轴12同步旋转,因此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一挡驱动齿轮41a的旋转经由一挡从动齿轮42a而传递到副轴12。
此时,第二换挡拨叉52向右方向移动时,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向右方向滑动而没有被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52的拨叉端面52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3。之后,第二换挡拨叉52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1,并完成向一挡的变速。此时,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沿着轴向滑动规定距离ml。
另一方面,第二换挡拨叉52向右方向移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52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右方向滑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右方向滑动时,没有消除与第二换挡拨叉52的卡住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二换挡拨叉52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1,并完成向一挡的变速。
(二挡动作)
如图6所示,将变速装置10从一挡挂到二挡的情况下,将第二换挡拨叉52返回到基准位置Np2,且使第三换挡拨叉53向左方向移动移动距离d2。由此,四挡从动齿轮42d(参照图2)向左方向移动,而四挡从动齿轮42d的第二卡合机构42dp与一挡从动齿轮42a的第一卡合机构42ad的卡合被解除,五挡从动齿轮42e(参照图2)向左方向移动,而五挡从动齿轮42e的第二卡合机构42ep与二挡从动齿轮42b的第一卡合机构42bd卡合。因此,二挡从动齿轮42b与副轴12同步旋转,因此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二挡驱动齿轮41b的旋转经由二挡从动齿轮42b而传递到副轴12。
此时,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向左方向滑动而没有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从一挡的状态开始,第二换挡拨叉52向左方向移动,第三换挡拨叉53向左方向移动,第三换挡拨叉53的拨叉端面53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5。之后,第三换挡拨叉53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2,并完成向二挡的变速。此时,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沿着轴向滑动规定距离m2。
另一方面,第二换挡拨叉52向左方向移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52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时,没有消除与第二换挡拨叉52的卡住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二换挡拨叉52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1,且返回到基准位置Np1。
另外,在确保了左侧的间隙部S的状态下,第三换挡拨叉53向左方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第三换挡拨叉53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时,没有消除与第三换挡拨叉53的卡住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三换挡拨叉53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2,并完成向二挡的变速。
(三挡动作)
如图7所示,将变速装置10从二挡挂到三挡的情况下,将第三换挡拨叉53返回到基准位置Np3,且使第二换挡拨叉52向左方向移动移动距离d3。由此,五挡从动齿轮42e(参照图2)向右方向移动,而五挡从动齿轮42e的第二卡合机构42ep与二挡从动齿轮42b的第一卡合机构42bd的卡合被解除,四挡从动齿轮42d(参照图2)向左方向移动,而四挡从动齿轮42d的第二卡合机构42dd与三挡从动齿轮42c的第一卡合机构42cd卡合。因此,三挡从动齿轮42c与副轴12同步旋转,因此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三挡驱动齿轮41c的旋转经由三挡从动齿轮42c而传递到副轴12。
此时,第二换挡拨叉52及第三换挡拨叉53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沿轴向滑动而没有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从二挡的状态开始,第三换挡拨叉53向右方向移动,第二换挡拨叉52向左方向移动,第二换挡拨叉52的拨叉端面53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4。之后,第二换挡拨叉52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3,并完成向三挡的变速。此时,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沿着轴向滑动规定距离m3。
另一方面,第三换挡拨叉53向右方向移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第三换挡拨叉53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右方向滑动,移动移动距离d2而返回到基准位置Np3。然后,第二换挡拨叉52向左方向移动时,暂时卡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52连带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地移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第二换挡拨叉轴32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时,没有消除与第二换挡拨叉52的卡住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然后,当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轴端面32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二换挡拨叉52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3,并完成向三挡的变速。
(四挡动作)
将变速装置10从三挡挂到四挡的情况下,将第二换挡拨叉52返回到基准位置Np2,且使第一换挡拨叉51向右方向移动移动距离d4。由此,四挡从动齿轮42d(参照图2)向右方向移动,而四挡从动齿轮42d的第二卡合机构42dd与三挡从动齿轮42c的第一卡合机构42cd的卡合被解除,三挡驱动齿轮41c(参照图1)向右方向移动,三挡驱动齿轮41c的第二卡合机构41cd与四挡驱动齿轮41d的第一卡合机构41dp卡合。因此,四挡驱动齿轮41d与主轴11同步旋转,且该旋转经由与副轴12同步旋转的四挡从动齿轮42d而传递到副轴12。
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换挡拨叉51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向右方向滑动而没有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51向右方向移动,第一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1。之后,第一换挡拨叉51连带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地移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4,并完成向四挡的变速。此时,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沿着轴向滑动规定距离m4。
另一方面,第一换挡拨叉51向右方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51连带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地移动,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内向右方向滑动。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内向右方向滑动时,没有消除与第一换挡拨叉51的卡住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然后,当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一换挡拨叉51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4,并完成向四挡的变速。
(五挡动作)
如图8所示,将变速装置10从四挡挂到五挡的情况下,将第一换挡拨叉51向左方向移动,而返回到基准位置Np1,且进一步移动移动距离d5。由此,三挡驱动齿轮41c(参照图1)向左方向移动,而三挡驱动齿轮41c的第二卡合机构41cd与四挡驱动齿轮41d的第一卡合机构41dp的卡合被解除,三挡驱动齿轮41c的第二卡合机构41cp与五挡驱动齿轮41e的第一卡合机构41ed卡合。因此,五挡驱动齿轮41e与主轴11同步旋转,且该旋转经由与副轴12同步旋转的五挡从动齿轮42e而传递到副轴12。
此时,第一换挡拨叉51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向左方向滑动而没有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51向左方向移动,第一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2。之后,第一换挡拨叉51连带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地移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5,并完成向五挡的变速。此时,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沿着轴向滑动规定距离m5。
另一方面,第一换挡拨叉51向左方向滑动时,暂时卡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51连带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地移动,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第一换挡拨叉轴31在间隙部S内向左方向滑动时,没有消除与第一换挡拨叉51的卡住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然后,当第一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嵌合部28的底面28b冲撞时,第一换挡拨叉51通过惯性力而在第一换挡拨叉轴31上滑动,最终移动移动距离d5,并完成向五挡的变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第三换挡拨叉53向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移动之后,在下一次变速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因此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第三换挡拨叉53分别在各自的基准位置Np1、Np2、Np3附近往复。因此,即使第一换挡拨叉轴31或第二换挡拨叉轴32移动到嵌合部28的底面28b,也在下一次变速时,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第三换挡拨叉53的拨叉端面51e、52e、53e中的任一个构成为通过第一换挡拨叉51、第二换挡拨叉52、第三换挡拨叉53的移动而抵接于位置限制部61、62、63、64、65中的任一个,因此使第一换挡拨叉轴31、第二换挡拨叉轴32移动而一定形成有间隙部S。因此,无需将用于确保间隙部S的施力构件设置于嵌合部28。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10中,位置限制部63、64、65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的外周面形成沿圆周方向的槽,且由嵌入到该槽的弹性挡圈构成,但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中,采用了另一结构。以下,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速装置10中的位置限制部63、64、65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位置限制部66、67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位置限制部>
在图9中,示出具备三个位置限制部63、66、67的第二换挡拨叉轴32A。该第二换挡拨叉轴32A中,在图中的最右侧的位置限制部6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但是,其他两个结构不同。
在第二换挡拨叉52与第三换挡拨叉53之间设置的位置限制部66通过改变了第二换挡拨叉轴32A的直径的高低差结构而构成。即,第二换挡拨叉轴32A中,对第二换挡拨叉52进行支承的右侧的大致一半区域构成为小径,对第三换挡拨叉53进行支承的左侧部分构成为大径。因此,第二换挡拨叉52向左方向的滑动能够通过该第二换挡拨叉52的左侧的拨叉端面52e与位置限制部66的抵接来限制。
最左侧的位置限制部67为将O型环嵌入到在第二换挡拨叉轴32A的外周面形成的环状槽中的结构。即,第二换挡拨叉轴32A成为嵌入到环状槽中的O型环从外周面沿着径向突出的结构,能够通过该位置限制部67来限制第三换挡拨叉53向左方向的滑动。
这样,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例如,位置限制部66通过第二换挡拨叉轴32A本身的高低差结构而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简化组件和削减组件件数。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相对于主轴11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齿轮设为一个(三挡驱动齿轮41c),将相对于副轴12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与副轴12同步旋转的齿轮设为两个(四挡从动齿轮42d、五挡从动齿轮42e),伴随于此,将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一换挡拨叉轴31连结的换挡拨叉设为一个(第一换挡拨叉51)、将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二换挡拨叉轴32连结的换挡拨叉设为两个(第二换挡拨叉52、第三换挡拨叉53),但是还可以将相对于主轴11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齿轮设为两个,将相对于副轴12能够沿其轴向移动且与副轴12同步旋转的齿轮设为一个,伴随与此,将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一换挡拨叉轴31连结的换挡拨叉设为两个,将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第二换挡拨叉轴32连结的换挡拨叉设为一个。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了以下事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括号内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应构成要素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1)一种变速装置(变速装置10),其具备:
主轴(主轴11),其与驱动源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副轴(副轴12),其与所述主轴平行地配置,且与驱动轮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固定齿轮(四挡驱动齿轮41d、五挡驱动齿轮41e),其以无法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上,且具有第一卡合机构(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
可动齿轮(三挡驱动齿轮41c),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第二卡合机构41cd、41cp);
换挡鼓(换挡鼓45),其根据变速操作而转动,且在外周面上设置有引导槽(引导槽45g);
换挡拨叉轴(第一换挡拨叉轴31),其支承于曲轴箱(曲轴箱21);以及
换挡拨叉(第一换挡拨叉51),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所述换挡拨叉(第一换挡拨叉51)的一端部卡合在所述引导槽中,且所述换挡拨叉(第一换挡拨叉51)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可动齿轮,
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换挡鼓的转动而使所述可动齿轮滑动,通过使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卡合或非卡合而切换变速挡,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轴的端部(端部31t)与在所述曲轴箱上设置的嵌合部(嵌合部28)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的轴端面(轴端面31e)与所述嵌合部的底面(底面28b)之间设置有间隙部(间隙部S),
该间隙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5、W6)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d4、d5)短,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上以能够与所述换挡拨叉的拨叉端面(拨叉端面51e)抵接的方式设置有位置限制部(位置限制部61、62),
将所述变速装置为空挡时的所述换挡拨叉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基准位置Np1),所述换挡拨叉位于所述基准位置时,所述拨叉端面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距离(距离W7、W8)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通过所述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d4、d5)短。
根据(1),由于换挡拨叉轴的端部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与在曲轴箱上设置的嵌合部嵌合,且在换挡拨叉轴的轴端面与嵌合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部,因此即使在换挡拨叉相对于换挡拨叉轴倾斜并暂时卡住的情况下,换挡拨叉也连带换挡拨叉轴地移动,且换挡拨叉轴滑动,从而换挡拨叉能够顺畅地移动。
另外,间隙部构成为比变速时换挡拨叉通过引导槽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短,因此换挡拨叉轴的滑动一定受到间隙部的底面的限制。由于换挡拨叉轴的滑动受到限制之后,换挡拨叉通过惯性力在换挡拨叉轴上移动,因此即使在换挡拨叉暂时卡在换挡拨叉轴的情况下,换挡拨叉也能够顺畅地移动。
(2)根据(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轴的一端侧的所述嵌合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3)和所述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的所述嵌合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4)均比所述换挡拨叉轴的一端侧的所述间隙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5)与所述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的所述间隙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6)之和长。
根据(2),由于换挡拨叉轴的一端侧的嵌合部的轴向宽度和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的嵌合部的轴向宽度均比换挡拨叉轴的一端侧的间隙部的轴向宽度与换挡拨叉轴的另一端侧的间隙部的轴向宽度之和长,因此即使换挡拨叉轴滑动,两端部也始终嵌合到嵌合部,而能够防止换挡拨叉轴从嵌合部脱落。
(3)根据(1)或(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具有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的两个换挡拨叉(第二换挡拨叉52、第三换挡拨叉53),
所述位置限制部(位置限制部64、66)设置在所述两个换挡拨叉之间。
根据(3),所述换挡拨叉具有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的两个换挡拨叉,且位置限制部设置在两个换挡拨叉之间,由此即使设置多个换挡拨叉,也能够防止各个换挡拨叉彼此干涉,因此能够共用换挡拨叉轴,且能够削减组件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的移动方向侧的所述间隙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5、W6)比为了使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所述换挡拨叉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r2、f1)长。
根据(4),由于换挡拨叉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的轴向宽度比换挡拨叉的移动距离长,该换挡拨叉的移动距离是为了使第一卡合机构与第二卡合机构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距离,因此在第一卡合机构与第二卡合机构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的期间,换挡拨叉轴始终能够伴随换挡拨叉而沿轴向滑动。由此,即使换挡拨叉最容易卡在换挡拨叉轴上、且第一卡合机构与第二卡合机构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时,换挡拨叉也能够顺畅地移动。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向所述位置限制部方向的可移动距离(可移动距离k4、k5)比所述换挡拨叉的所述拨叉端面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距离(距离W7、W8)同所述换挡拨叉的移动方向侧的所述间隙部的轴向宽度(轴向宽度W5、W6)之和短。
根据(5),由于换挡拨叉向位置限制部方向的可移动距离比换挡拨叉端面与位置限制部的距离同换挡拨叉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的轴向宽度之和短,因此即使在换挡拨叉移动最长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确保换挡拨叉的移动方向侧的间隙部的轴向宽度,且换挡拨叉能够顺畅地移动。

Claims (5)

1.一种变速装置(10),其具备:
主轴(11),其与驱动源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副轴(12),其与所述主轴平行地配置,且与驱动轮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
固定齿轮(41d、41e),其以无法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11)上,且具有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
可动齿轮(41c),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主轴(11)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卡合的第二卡合机构(41cd、41cp);
换挡鼓(45),其根据变速操作而转动,且在外周面上设置有引导槽(45g);
换挡拨叉轴(31),其支承于曲轴箱(21);以及
换挡拨叉(51),其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31),所述换挡拨叉(51)的一端部卡合在所述引导槽(45g)中,且所述换挡拨叉(51)的另一端部连结于所述可动齿轮(41c),
所述换挡拨叉(51)通过所述换挡鼓(45)的转动而使所述可动齿轮(41c)滑动,通过使所述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41cd、41cp)卡合或非卡合而切换变速挡,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轴(31)的端部(31t)与在所述曲轴箱(21)上设置的嵌合部(28)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嵌合,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31)的轴端面(31e)与所述嵌合部(28)的底面(28b)之间设置有间隙部(S),
该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51)通过所述引导槽(45g)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短,
在所述换挡拨叉轴(31)上以能够与所述换挡拨叉(51)的拨叉端面(51e)抵接的方式设置有位置限制部(61、62),
将所述变速装置(10)为空挡时的所述换挡拨叉(51)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Np1),所述换挡拨叉(51)位于所述基准位置(Np1)时,所述拨叉端面(51e)与所述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构成为比变速时所述换挡拨叉(51)通过所述引导槽(45g)而沿所述轴向移动的移动距离(d4、d5)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10),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轴(31)的一端侧的所述嵌合部(28)的轴向宽度(W3)和所述换挡拨叉轴(31)的另一端侧的所述嵌合部(28)的轴向宽度(W4)均比所述换挡拨叉轴(31)的一端侧的所述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与所述换挡拨叉轴(31)的另一端侧的所述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6)之和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装置(10),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具有以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换挡拨叉轴(32)的两个换挡拨叉(52、53),
所述位置限制部(64、66)设置在所述两个换挡拨叉(52、5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10),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51)的移动方向侧的所述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比为了使所述第一卡合机构(41dp、41ed)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41cd、41cp)从卡合状态成为非卡合状态而所需的所述换挡拨叉(51)的移动距离(r2、r1)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10),其中,
所述换挡拨叉(51)向所述位置限制部(61、62)方向的可移动距离(k4、k5)比所述换挡拨叉(51)的所述拨叉端面(51e)与所述位置限制部(61、62)的距离(W7、W8)同所述换挡拨叉(51)的移动方向侧的所述间隙部(S)的轴向宽度(W5、W6)之和短。
CN201910247629.9A 2018-03-29 2019-03-28 变速装置 Active CN1103191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6197 2018-03-29
JP2018066197A JP6728262B2 (ja) 2018-03-29 2018-03-29 変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9159A true CN110319159A (zh) 2019-10-11
CN110319159B CN110319159B (zh) 2022-05-13

Family

ID=68112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7629.9A Active CN110319159B (zh) 2018-03-29 2019-03-28 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28262B2 (zh)
CN (1) CN1103191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274A (zh) * 2021-03-31 2022-10-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9392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Honda Motor Co., Ltd. Gear transmission including improved shifter engag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US20090084209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Yoshiaki Tsukada Twin clutch type speed-change apparatus
US20090235782A1 (en) * 2006-09-29 2009-09-24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US20150090062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Honda Motor Co., Ltd. Drum type-variable speed drive
US20170023134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Honda Motor Co., Ltd. Gearbox of power unit
CN106895119A (zh) * 2017-03-24 2017-06-27 山东卫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保机械用变速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9392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Honda Motor Co., Ltd. Gear transmission including improved shifter engag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US20090235782A1 (en) * 2006-09-29 2009-09-24 Honda Motor Co., Ltd. Transmission
US20090084209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Yoshiaki Tsukada Twin clutch type speed-change apparatus
US20150090062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Honda Motor Co., Ltd. Drum type-variable speed drive
US20170023134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Honda Motor Co., Ltd. Gearbox of power unit
CN106895119A (zh) * 2017-03-24 2017-06-27 山东卫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保机械用变速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3274A (zh) * 2021-03-31 2022-10-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CN115143274B (zh) * 2021-03-31 2023-10-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8262B2 (ja) 2020-07-22
JP2019173960A (ja) 2019-10-10
CN110319159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42784B1 (en) Twin clutch type speed-change apparatus
EP2042783B1 (en) Twin clutch type speed-change apparatus
US8127635B2 (en) Twin clutch transmission
EP2669551A2 (en) Shifting apparatus of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101201102B (zh) 用于机动车的离散传动比变速箱
US7661331B2 (en) Shifting device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EP3737481B1 (en) A toy gearbox
CN110319159A (zh) 变速装置
JP2018522180A (ja) シフト装置
EP1939477B1 (en) Transmission
KR101390338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KR102001552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KR101390339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CN100429428C (zh) 用于小型摩托车的经过改进的传动系统
KR101586060B1 (ko) 무단변속기
US7735616B2 (en) Dog clutch
KR101568754B1 (ko) 듀얼클러치 변속장치
JP6609575B2 (ja) シフトフォークモジュール
JP2012077889A (ja) 変速装置
KR101499935B1 (ko) 무단변속기
CN202560976U (zh) 适用转向驱动桥的可锁止单向差速器
BE1018925A3 (nl) Transmissie.
JP2007071338A (ja) 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JP2012202464A (ja) 車両用クラッチ装置
UA24234U (en) Mechanism of change of the torque of motorcycle gearbo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