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8551B -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8551B
CN110318551B CN201910722145.5A CN201910722145A CN110318551B CN 110318551 B CN110318551 B CN 110318551B CN 201910722145 A CN201910722145 A CN 201910722145A CN 110318551 B CN110318551 B CN 110318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od
column
telescopic rod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2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8551A (zh
Inventor
李强
王清江
李志强
王悦
周瑜
杨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ongqing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ongqing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ongqing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Co Ltd,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21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8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8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8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8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8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 E04G23/065Lifting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用于解决千斤顶由于突然受到较大压力造成破坏并进而影响后续对房屋进行顶升校正的技术问题,包括顶板、支撑箱,支撑箱内设有缓冲部和固定设于缓冲部下的千斤顶,所述缓冲部包括缓冲柱、套设在该缓冲柱上的空腔柱,该空腔柱底部密封,所述缓冲柱底部与空腔柱底部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填充有缓冲流体介质并通过该流体介质将缓冲柱顶部与顶板抵接,所述空腔柱侧壁上开有释放通道,该释放通道一端通过空腔柱内壁与容纳腔导通,另一端与空腔柱外壁贯通,且两端在空腔柱侧壁上具有高度差以使得流体介质仅在缓冲柱下压时通过释放通道自内向外释放。本发明操作简单,主要用于对沉降房屋进行顶升校正。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建筑物进行防震的校正构造以及用该构造进行校正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地震频发,特别是处于多山地区,地震威力巨大,能够对数千公里之外的房屋建筑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我国建筑领域对建筑施工提出了较高的抗震要求,特别是一些较高的楼层,这些楼层底部设置有较长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桩,这些支撑桩深深地插入地下以达到安全要求。然而,在一些远离闹市区的偏远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一般是低层建筑,并且这种低层建筑并没有扎根于地下的支撑桩,仅仅是在地面上开挖教浅的基坑,在基坑内施作房屋基础,并在基础上施工房屋。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对房屋沉降进行顶升调节的装置,这种装置一般是采用千斤顶对房屋底部直接进行顶升操作,千斤顶直接将房屋顶起,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当房屋受到地震等灾害的扰动下沉时,下沉的房屋直接将压力施加给千斤顶,此时的千斤顶由于突然受到一个极大的压力,很可能瞬间对千斤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从而导致后续无法对房屋进行顶升校正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以及校正方法,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千斤顶由于突然受到较大压力造成破坏并进而影响后续对房屋进行顶升校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的校正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千斤顶顶升校正房屋易导致房屋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包括有设于房屋底部的校正顶板,该顶板下部设有对顶板支撑的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缓冲部和固定设于缓冲部下且以油泵启动的千斤顶,所述缓冲部包括有与顶板抵接的缓冲柱、从该缓冲柱底部套设在该缓冲柱上的空腔柱,该空腔柱底部密封,该空腔柱底部与千斤顶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连接有引至支撑箱外的输油管,所述缓冲柱底部与空腔柱底部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填充有缓冲流体介质并通过该流体介质将缓冲柱顶部与顶板抵接,所述空腔柱侧壁上开有至少一条释放通道,该释放通道一端通过空腔柱内壁与容纳腔导通,另一端与空腔柱外壁贯通,且两端在空腔柱侧壁上具有高度差以使得流体介质仅在缓冲柱下压时通过释放通道自内向外释放。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结合上述建筑防震校正构造给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对出现下沉的房屋区域进行校正的方法,所述出现下沉的房屋区域为能够作用至顶板并通过顶板能够施加至缓冲部的地面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千斤顶,千斤顶顶推空腔柱,让因房屋下沉导致退入空腔柱空腔内的缓冲柱、第一伸缩杆顶升,顶升的缓冲柱、第一伸缩杆共同顶升作用在顶板底部并逐渐将顶板顶起,直到将顶板校正到正常的初始位置,之后停止对千斤顶向上的顶升作业,并保持千斤顶顶升后的高度状态,至此完成校正作业。
工作原理:当房屋没有受到地震等振动冲击时,所述缓冲柱在自身自重、顶板的下压作用以及位于容纳腔内的流体介质向上对缓冲柱的顶压作用之间相互平衡,当房屋受到地震等振动冲击时,房屋由于受力不均将会下沉从而下压顶板使顶板下沉,下沉的顶板对缓冲柱施工压力,缓冲柱向容纳腔内移动从而挤压容纳腔内的流体介质通过释放通道喷出容纳腔外,这个过程将延缓房屋下沉对千斤顶的压力,进而对千斤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千斤顶与顶板之间增加了一个缓冲部,当房屋受到地震冲击下沉时,房屋下沉将下沉的压力先是作用在缓冲部上,从而间接地将压力施加给千斤顶,缓冲部能够及时缓冲千斤顶受到的压力,进而保护千斤顶,为后续对房屋进行顶升作业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房屋,1顶板,2支撑箱,3缓冲柱,4空腔柱,5千斤顶,6流体介质,7容纳腔,8释放通道,9第一伸缩杆,9a第一空腔杆,9b第一穿设杆,10第一密封板,11输油管,12支撑杆,13第二伸缩杆,14第三伸缩杆,14a第二空腔杆,14b第二穿设杆,15第二密封板,16减震弹簧,17第一铰接轴,18第二铰接轴,19第三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由设于房屋a底部的校正顶板1、设于该顶板1下部并对顶板1支撑的支撑箱2组成,该支撑箱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与顶板1抵接的实心缓冲柱3、从该缓冲柱3底部套设在该缓冲柱3上的空腔柱4,固定连接在该空腔柱4底部的油压千斤顶5,所述空腔柱4、缓冲柱3均为圆形截面,该缓冲柱3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6,该减震弹簧16位于所述顶板1底部、空腔柱4顶部之间。设置所述减震弹簧16,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缓冲缓冲柱3对顶板1的顶升力,从而减小了在校正过程中缓冲柱3对顶板1造成的破坏。所述空腔柱4底部密封且该空腔柱4内壁与缓冲柱3外壁密接,将所述缓冲柱3设为实心柱,主要是考虑到缓冲柱3将承受顶板1的巨大压力,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缓冲柱3的整体强度,减小了缓冲柱3变形的可能性,所述缓冲柱3在空腔柱4内滑动且该缓冲柱3底部与空腔柱4底部形成用于容纳流体介质6的容纳腔7,该空腔柱4侧壁上开有四条与容纳腔7导通的释放通道8,该释放通道8一端通过空腔柱4内壁与容纳腔7导通,另一端与空腔柱4外壁贯通,且两端在空腔柱4侧壁上具有高度差以使得流体介质6仅在缓冲柱3下压时通过释放通道8自内向外释放。所述空腔柱4侧壁上设有与释放通道8对应的第一伸缩杆9,该第一伸缩杆9包括有第一空腔杆9a和穿设在该第一空腔杆9a内且沿穿设方向伸缩调节的第一穿设杆9b,该第一空腔杆9a与释放通道8密接导通,该第一穿设杆9b内端设有一块与第一空腔杆9a空腔截面适配的第一密封板10,所述第一穿设杆9b沿第一空腔杆9a的空腔向外伸出时,所述第一密封板10最终被限位在第一空腔杆9a的空腔内,所述千斤顶5连接有引至支撑箱2外的输油管11,所述支撑箱2底部固定连接有四根与第一伸缩杆9错开位置并对顶板1支撑的支撑杆12,千斤顶5顶升带动第一伸缩杆9向上移动,此时缓冲柱3下压促使位于容纳腔7内的流体介质6进入释放通道8并进入第一空腔杆9a空腔内,从而将第一穿设杆9b推出,拉伸后的第一伸缩杆9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将顶板1顶起。
如图3和图4所述第一伸缩杆9正下方设有一根倾斜的第二伸缩杆13,所述空腔柱4下部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铰接轴17,所述第一穿设杆9b外端下部固定有第二铰接轴18,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一端与第一铰接轴17转动连接,该第二伸缩杆13另一端与第二铰接轴18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13,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对第一伸缩杆9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第一伸缩杆9在上升之后对顶板1的顶升强度。所述第一空腔杆9a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14,该第三伸缩杆14包括有第二空腔杆14a和穿设在该第二空腔杆14a空腔内且沿穿设方向移动的第二穿设杆14b,该第二空腔杆14a与第一空腔杆9a内端的空腔固定密接导通,该第二穿设杆14b内端设有一块与第二空腔杆14a空腔截面适配的第二密封板15,所述第二穿设杆14b沿第二空腔杆14a的空腔向外伸出时,所述第二密封板15最终被限位在第二空腔杆14a的空腔内,所述第二伸缩杆13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轴19,所述第二穿设杆14b外端与第三铰接轴19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杆14的目的在于防止拉伸之后的第二伸缩杆13产生回缩的不良现象,从而进一步提到第二伸缩杆13对第一伸缩杆9的支撑强度。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对出现下沉的房屋区域进行校正的方法,所述出现下沉的房屋a区域为能够作用至顶板1并通过顶板1能够施加至缓冲部的地面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启动千斤顶5,千斤顶5顶推空腔柱4,让因房屋a下沉导致退入空腔柱4空腔内的缓冲柱3、第一伸缩杆9顶升,顶升的缓冲柱3、第一伸缩杆9共同顶升作用在顶板1底部并逐渐将顶板1顶起,直到将顶板1校正到正常的初始位置,之后停止对千斤顶5向上的顶升作业,并保持千斤顶5顶升后的高度状态,至此完成校正作业。
工作原理: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后,位于顶板1上的房屋a可能会出现下沉等不良现象,若位于顶板1上部的房屋a出现下沉,因此会下压顶板1,造成对应区域的顶板1造成一定程度的下沉变形,因此需要对下沉区域的房屋a结构进行顶升校正,具体操作过程是:借助油泵启动千斤顶5,使千斤顶5向上顶升,从而带动所述空腔柱4向上顶升,空腔柱4向上顶升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13向上移动,空腔柱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缓冲柱3向上顶升顶板1,此时由于顶板1对缓冲柱3的压力持续增大,将造成缓冲柱3向所述空腔柱4的空腔内相对移动的现象,缓冲柱3向空腔柱4的空腔内移动时将会压迫位于空腔柱4内的流体介质6通过释放通道8分流流进所述第一空腔杆9a的空腔内、第二空腔杆14a的空腔内,流体介质6流入所述第一空腔杆9a的空腔内后将压迫第一穿设杆9b向第一空腔杆9a的空腔外移动,此时第一伸缩杆9开始进行拉伸,流体介质6流入所述第二空腔杆14a的空腔内后将压迫第二穿设杆14b向第二空腔杆14a的空腔外移动,此时第二伸缩杆13开始进行拉伸。拉伸的第一伸缩杆9在拉伸的同时也在向上移动,移动之后的第一伸缩杆9正好与顶板1底部抵接,并随着千斤顶5的持续顶升作用而对顶板1进行持续顶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包括有设于房屋(a)底部的校正顶板(1),该顶板(1)下部设有对顶板(1)支撑的支撑箱(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箱(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缓冲部和固定设于缓冲部下且以油泵启动的千斤顶(5),所述缓冲部包括有与顶板(1)抵接的缓冲柱(3)、从该缓冲柱(3)底部套设在该缓冲柱(3)上的空腔柱(4),该空腔柱(4)底部密封,该空腔柱(4)底部与千斤顶(5)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5)连接有引至支撑箱(2)外的输油管(11),所述缓冲柱(3)底部与空腔柱(4)底部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7),该容纳腔(7)内填充有缓冲流体介质(6)并通过该流体介质(6)将缓冲柱(3)顶部与顶板(1)抵接,所述空腔柱(4)侧壁上开有至少一条释放通道(8),该释放通道(8)一端通过空腔柱(4)内壁与容纳腔(7)导通,另一端与空腔柱(4)外壁贯通,且两端在空腔柱(4)侧壁上具有高度差以使得流体介质(6)仅在缓冲柱(3)下压时通过释放通道(8)自内向外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柱(4)顶部侧壁上设有第一伸缩杆(9),该第一伸缩杆(9)包括有第一空腔杆(9a)和穿设在该第一空腔杆(9a)内且沿穿设方向伸缩调节的第一穿设杆(9b),该第一空腔杆(9a)空腔内端与释放通道(8)密接导通,该第一穿设杆(9b)内端设有一块与第一空腔杆(9a)空腔截面适配的第一密封板(10),该第一密封板(10)与第一空腔杆(9a)内端之间形成容纳流体介质(6)的伸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伸缩杆(9)正下方设有一根倾斜的第二伸缩杆(13),该第二伸缩杆(13)的一端与空腔柱(4)侧壁转动连接,该第二伸缩杆(13)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9)的第一穿设杆(9b)外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13)之间连接有第三伸缩杆(14),该第三伸缩杆(14)包括有第二空腔杆(14a)和穿设在该第二空腔杆(14a)空腔内且沿穿设方向移动的第二穿设杆(14b),该第二空腔杆(14a)空腔上端与第一空腔杆(9a)空腔内端固定密接导通,该第二穿设杆(14b)内端设有一块与第二空腔杆(14a)空腔截面适配的第二密封板(15),该第二密封板(15)与第二空腔杆(14a)内端之间形成容纳流体介质(6)的伸缩腔,且该第二穿设杆(14b)外端与第二伸缩杆(13)底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柱(4)、缓冲柱(3)均为圆形截面,该缓冲柱(3)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6),该减震弹簧(16)位于所述顶板(1)底部、空腔柱(4)顶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柱(3)为实心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箱(2)底部与顶板(1)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竖向的支撑杆(12),该支撑杆(12)底端与支撑箱(2)底部固定连接,该支撑杆(12)顶端与顶板(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对出现下沉的房屋(a)区域进行校正的方法,所述出现下沉的房屋(a)区域为能够作用至顶板(1)并通过顶板(1)能够施加至缓冲部的地面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启动千斤顶(5),千斤顶(5)顶推空腔柱(4),让因房屋(a)下沉导致退入空腔柱(4)空腔内的缓冲柱(3)、第一伸缩杆(9)顶升,顶升的缓冲柱(3)、第一伸缩杆(9)共同顶升作用在顶板(1)底部并逐渐将顶板(1)顶起,直到将顶板(1)校正到正常的初始位置,之后停止对千斤顶(5)向上的顶升作业,并保持千斤顶(5)顶升后的高度状态,至此完成校正作业。
CN201910722145.5A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Active CN110318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2145.5A CN110318551B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2145.5A CN110318551B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8551A CN110318551A (zh) 2019-10-11
CN110318551B true CN110318551B (zh) 2024-03-22

Family

ID=6812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2145.5A Active CN110318551B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8551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96A (zh) * 1992-05-20 1993-02-10 杨宗益 工程用增压式油压千斤顶
JPH08270253A (ja) * 1995-04-03 1996-10-15 Toru Fujii 2重鍋構造のジャイロスコープ耐震方式
JP2001329717A (ja) * 2000-05-22 2001-11-30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アクアダンパ免震構造
JP2002121929A (ja) * 2000-10-13 2002-04-26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エアークッションを備えた三次元浮体免震方法及び浮体免震構造物
TW200742813A (en) * 2006-05-08 2007-11-16 Vio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mposite metal damper
CN101566207A (zh) * 2008-04-23 2009-10-28 北京纽希液压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压缓冲器
CN202047608U (zh) * 2011-03-24 2011-11-23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套用于建筑横梁纠偏的组件
CN205637215U (zh) * 2016-05-20 2016-10-12 重庆科技学院 阻尼式建筑隔振系统
CN205875445U (zh) * 2016-07-22 2017-01-11 张宽 一种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
CN205976599U (zh) * 2016-08-31 2017-02-22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建筑钢支撑架
CN107686034A (zh) * 2017-08-25 2018-02-1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电梯液压缓冲装置
CN107724441A (zh) * 2017-11-08 2018-02-23 周晓飞 一种具有减震式建筑房屋
CN107842046A (zh) * 2017-11-27 2018-03-27 杨孝 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
CN207436083U (zh) * 2017-08-17 2018-06-01 郭相兵 一种防沉降地基结构
KR20180079787A (ko) * 2017-01-02 2018-07-11 포엠 주식회사 고성능 섬유보강 내진모르타르를 이용한 내진보강공법
CN108468354A (zh) * 2017-04-11 2018-08-31 中原工学院 高层建筑用地基隔震保护装置
CN207846669U (zh) * 2017-12-24 2018-09-11 江西聚闻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房屋支座同步液压顶升装置
CN109024958A (zh) * 2018-07-03 2018-12-18 徐州中泰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隔震装置
CN208604473U (zh) * 2018-07-02 2019-03-1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桥梁减振装置
CN109763581A (zh) * 2019-03-06 2019-05-17 李鑫 具有三维隔震减振的建筑结构基础模块
CN109972727A (zh) * 2019-03-22 2019-07-05 许世忠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CN210369995U (zh) * 2019-08-06 2020-04-21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96A (zh) * 1992-05-20 1993-02-10 杨宗益 工程用增压式油压千斤顶
JPH08270253A (ja) * 1995-04-03 1996-10-15 Toru Fujii 2重鍋構造のジャイロスコープ耐震方式
JP2001329717A (ja) * 2000-05-22 2001-11-30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アクアダンパ免震構造
JP2002121929A (ja) * 2000-10-13 2002-04-26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エアークッションを備えた三次元浮体免震方法及び浮体免震構造物
TW200742813A (en) * 2006-05-08 2007-11-16 Vio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mposite metal damper
CN101566207A (zh) * 2008-04-23 2009-10-28 北京纽希液压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压缓冲器
CN202047608U (zh) * 2011-03-24 2011-11-23 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套用于建筑横梁纠偏的组件
CN205637215U (zh) * 2016-05-20 2016-10-12 重庆科技学院 阻尼式建筑隔振系统
CN205875445U (zh) * 2016-07-22 2017-01-11 张宽 一种建筑用抗震减震阻尼装置
CN205976599U (zh) * 2016-08-31 2017-02-22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建筑钢支撑架
KR20180079787A (ko) * 2017-01-02 2018-07-11 포엠 주식회사 고성능 섬유보강 내진모르타르를 이용한 내진보강공법
CN108468354A (zh) * 2017-04-11 2018-08-31 中原工学院 高层建筑用地基隔震保护装置
CN207436083U (zh) * 2017-08-17 2018-06-01 郭相兵 一种防沉降地基结构
CN107686034A (zh) * 2017-08-25 2018-02-1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电梯液压缓冲装置
CN107724441A (zh) * 2017-11-08 2018-02-23 周晓飞 一种具有减震式建筑房屋
CN107842046A (zh) * 2017-11-27 2018-03-27 杨孝 一种基础加固纠偏结构及基础加固纠偏的方法
CN207846669U (zh) * 2017-12-24 2018-09-11 江西聚闻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房屋支座同步液压顶升装置
CN208604473U (zh) * 2018-07-02 2019-03-1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桥梁减振装置
CN109024958A (zh) * 2018-07-03 2018-12-18 徐州中泰煤矿安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隔震装置
CN109763581A (zh) * 2019-03-06 2019-05-17 李鑫 具有三维隔震减振的建筑结构基础模块
CN109972727A (zh) * 2019-03-22 2019-07-05 许世忠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CN210369995U (zh) * 2019-08-06 2020-04-21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张红丽;马恒;孟高山;;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0520(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8551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3287B (zh) 框架结构建筑物顶升增层和隔震方法
US4765777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ising and supporting a building
EA014008B1 (ru) Способ подъёма здания
CN104831720B (zh) 一种桩靴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06038B (zh) 一种凹型基坑阳角处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639346B (zh) 一种利用斜撑托换结构的既有建筑向下增层施工方法
CN209243794U (zh) 一种桩基建筑物纠倾截桩托换限位结构
CN105155602A (zh) 一种多支点地基加固综合纠倾方法
CN103790185B (zh) 深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沟围护墙及其构成方法
CN106320737A (zh) 一种古建筑物整体顶升方法
CN104032766A (zh) Lng储液罐隔震层
CN109844235B (zh) 一种房屋抗震结构及抗震方法
CN208441119U (zh) 一种主动装配式沉井的防偏位装置
CN110318551B (zh)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及校正方法
CN101148888B (zh) 气压沉箱锚桩自主纠偏装置
CN210369995U (zh) 一种建筑防震校正构造
CN112854243B (zh) 一种倾斜面抗震避灾支撑结构及其抗震避灾方法
CN214089894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坑基支护装置
JP5725592B2 (ja) 自然災害(津波、竜巻等)に対処する建物
JP3246287B2 (ja) 既存建物のジャッキアップ工法
JP6349291B2 (ja) 高さ調整自在な建築物
GB2055130A (en) Method of raising buildings
CN106223364B (zh) 预应力拼装压沉式室内地库施工方法及地库结构
CN219909089U (zh) 一种抗浮压顶结构及地下仓室
CN113585355B (zh) 一种防止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板粘贴倾倒的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