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242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1242A
CN110311242A CN201910545009.3A CN201910545009A CN110311242A CN 110311242 A CN110311242 A CN 110311242A CN 201910545009 A CN201910545009 A CN 201910545009A CN 110311242 A CN110311242 A CN 110311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ixed part
width
adjacen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5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1242B (zh
Inventor
隆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450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1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1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1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5Printed circuits including an angle between each other
    • H01R12/737Printed circuits being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7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塑胶块,具有一对接面和一安装面;一排端子,具有一对信号端子,每一信号端子具有一中间部,自中间部向前延伸一延伸臂,中间部具有一缩部,自缩部的宽度小于延伸臂后端的宽度,一第一接地端子设于一对信号端子的一侧,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中间部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间隔设置,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缩部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一第二接地端子设于一对信号端子的另一侧,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固定于塑胶块,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中间部以恒定的一第二中心距间隔设置,第二中心距等于第一中心距,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缩部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电连接器,其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内具有一排端子,一排端子由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交替间隔设置,接地端子形成信号的接地回路从而对差分信号端子产生屏蔽作用。
但是,接地端子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且在不同的位置周围包覆的介质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接地端子相邻位置之间不能维持零电势差,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不同电势,多条接地回路之间也具有不同的电势,这就使得接地端子携带了不期望的传输模式,这些不期望的传输模式在接地端子上主要表现为地模共振,地模共振会引起插损曲线的尖角也会导致端子的阻抗的突变,从而影响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习知的技术中,为了减小地模共振,一般用金属接地桥,金属接地桥上形成多个弹片分别抵接多个接地端子,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从而减小接地端子的电气长度,从而减小地模共振,但是金属接地桥与接地端子之间的接触效果受安装工序和材料特性的影响导致弹片发生金属疲劳或者出现磨损,折弯等不良现象,又或者弹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到接地端子与弹片之间,上述的不良现象都会使得接地端子与弹片之间的接触不稳定,从而对地模共振的影响效果不稳定,因此在电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不合格率增加。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接地端子地模共振且性能稳定的高频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塑胶块,具有一对接面和一安装面;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一排端子,具有:一对信号端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中间部固定于所述塑胶块且自所述对接面延伸至所述安装面,自所述中间部向前延伸一延伸臂且所述延伸臂向前延伸出所述塑胶块,所述中间部具有一缩部,自所述缩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臂后端的宽度,一第一接地端子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一邻侧,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胶块且自所述对接面延伸至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一第二接地端子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另一邻侧,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胶块且自所述对接面延伸至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以恒定的一第二中心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中心距等于所述第一中心距,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沿着左右方向横切所述缩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缩部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三宽度,所述第三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部被所述塑胶块包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被所述塑胶块包覆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的介质具有一第一介电系数,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介电系数,所述第二介电常数不同于所述第一介电常数。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进一步,所述中间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均显露于所述空气槽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进一步,所述中间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侧面均显露于所述空气槽内。
进一步,一排所述端子具有两对所述信号端子和位于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的一个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向前延伸出所述塑胶块的一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窄部,所述窄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接触臂后端的宽度,所述窄部与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窄部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进一步,一排所述端子具有两对所述信号端子和位于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的一个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向前延伸出所述塑胶块的一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接触臂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任意位置的宽度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后端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部与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进一步,一排所述端子具有多个信号端子,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相邻设置的一第一传输单元和一第二传输单元,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由自左向右排列的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对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形成,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由自左向右排列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对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形成,
固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部分所述塑胶块具有一第一空气槽,固定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部分所述塑胶块具有一第二空气槽,所述第一空气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空气槽宽度。
进一步,进一步具有一绝缘本体和两个所述塑胶块以及两排所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具有上下设置的两个安装板和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中隔板,每一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隔板形成一安装槽,每一所述安装槽收容一个所述塑胶块和一排所述端子,两个所述塑胶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隔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具有一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的内壁具有一排所述端子槽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槽之间的一第一间隔板,所述延伸臂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第一间隔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臂之间,所述第一间隔板具有一连通孔在左右方向上连通对应的两个所述端子槽且位于一对所述延伸臂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臂,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前延伸且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臂,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且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二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一接触臂的所述端子槽与相邻的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端子槽之间具有一个所述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接触臂的所述端子槽与相邻的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端子槽之间具有另一个所述第二间隔板,位于每一所述第二间隔板两侧的所述端子槽在左右方向上不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具有一个缩部,由于塑胶的介电系数大于空气的介电系数,信号端子周围的介质由空气转变成塑胶时,阻抗也会跟着改变,缩部的宽度小于延伸臂后端的宽度可以抑制阻抗的变化从而维持阻抗的平衡,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稳定,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以一个恒定的第二中心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中心距等于所述第二中心部,所述缩部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缩部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距离,使得所述端子在维持阻抗平衡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谐振频率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上电磁波的波峰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上的电磁波的波峰不会发生重叠,从而避免地模共振。通过调整端子的几何形状从而减少地模共振,维持端子阻抗稳定,相比于额外增加一个金属接地桥,减少了制造工序,节约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且现有技术的改善地模共振的效果受由两个独立元件之间的相互抵接的稳定效果影响,本技术方案中改善地模共振的效果由端子的结构影响,提高了改善地模共振效果的稳定性。再者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中间部均是位于塑胶内,端子形状不容易出现磨损,从而可以一直稳定地改善谐振现象,提高电连接器的产生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沿着图2的A-A剖面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子的平面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块的平面俯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视图;
图7为沿着图5的B-B的剖面线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 100 第一电子元件 200 第二电子元件 300
绝缘本体 1 收容槽 10 端子槽 11
间隔板 12 第一间隔板 121 连通孔 1210
第二间隔板 122 贯穿槽 13 安装板 14
中隔板 15 安装槽 16
塑胶块 2 对接面 20 倒角 201
安装面 21 空气槽 22 第一空气槽 221
第二空气槽 222
端子 3 接地端子 G 第一接地端子 G1
第二接地端子 G2 信号端子 S 中间部 30
第一端 301 第二端 302 缩部 303
延伸臂 31 导接部 32 第一固定部 33
第三端 331 第四端 332 窄部 333
第一接触臂 34 第一焊接部 35 第二固定部 36
第二接触臂 37 第二焊接部 38
第一中心距 C1 第一距离 L1 第二中心距 C2
第二距离 L2 第一宽度 W1 第二宽度 W2
第三宽度 W3 第一传输单元 T1 第二传输单元 T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为说明书附图中的Z轴,Z轴箭头的指向为向上,前后方向为说明书附图中的X轴,X轴箭头的指向为向前,左右方向为说明书附图中的Y轴,Y轴的箭头指向为向右。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此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一个第一电子元件200和一第二电子元件300,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的高频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可以是线缆,电子卡,软性电路板等元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为电子卡。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线缆,转接连接器等元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为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100具有一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用以对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塑胶块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两排平行设置的端子3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所述塑胶块2内,所述端子3电性接触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表面凹设一收容槽10,所述收容槽10的两个面朝彼此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排端子槽11,每一所述端子槽11用以收容对应的一个所述端子3的部分。所述端子3的部分自所述端子槽11凸伸进所述收容槽10内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电性抵接。一排所述端子槽11中,每相邻的两个端子槽11之间具有一个间隔板12,所述间隔板12包括第一间隔板121和第二间隔板122,所述第一间隔板121具有一连通孔1210,将相邻的两个端子槽11在左右方向上连通,所述第二间隔板122则完全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槽11隔开,不设任何所述连通孔1210,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槽11不连通。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凹设一贯穿槽13,所述贯穿槽13与相应一侧的所述端子槽11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设置。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向后延伸两个安装板14和一个中隔板15,两个所述安装板14在上下方向上平行相对,所述中隔板15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4之间且分别与上下两个所述安装板14形成一个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用以收容所述塑胶块2。所述端子槽11向后与所述安装槽16连通用以使得所述端子3可以自所述安装槽16进入所述端子槽11。所述中隔板15到每一所述安装板14的距离相等而且该距离略大于所述塑胶块2的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方便安装的同时,可以使得所述安装槽16的内壁与所述塑胶块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与所述端子槽11,所述收容槽10形成前后连通的空气散热通道,将所述端子3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时产生的热量散去,防止所述端子3的温度过高,产生过高的温升从而影响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两个所述塑胶块2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隔板15的两侧。所述中隔板15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4之间,使得每一所述塑胶块2可以对应有一个安装槽16用以收容所述塑胶块2。相比于不设置中隔板15,两个所述安装板14之间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安装槽16收容两个塑胶块2,本实施例设置的中隔板15增加了所述绝缘本体1与所述塑胶块2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所述塑胶块2在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固定效果,而且同时减小了所需塑胶块2的厚度,有利于节约成本。再者,在所述绝缘本体1注塑成型的过程中,所述安装板14由于塑胶冷却收缩的作用,其平面度有产生偏差,会导致与所述塑胶块2固定不稳定,所述中隔板15减小了所述安装槽16的厚度,所以即使所述安装板14的平面度有偏差,在相同偏差角度下,所述安装槽16的厚度越小,所述安装槽16的两侧内壁与所述塑胶块2的偏差间隙越小,从而有利于所述塑胶块2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6。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所述塑胶块2的前表面作为一个对接面20,所述端子3的前端向前延伸出所述对接面20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电性接触,所述对接面20设有上下两个倒角201,用以导引所述塑胶块2插接进所述安装槽16内,所述对接面20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抵接,减小所述对接面20与所述绝缘本体1后表面之间的间隙。所述塑胶块2的后表面作为一个安装面21,所述端子3的后端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21且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上。所述安装面21向后不超过所述安装板14。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塑胶块2具有多个空气槽22,所述空气槽22上下贯穿所述塑胶块2的上下表面。所述空气槽22具有第一空气槽221和第二空气槽222,所述第一空气槽22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长度,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容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槽22也可以设置成贯穿所述对接面20和所述安装面21,当然,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宽度同样大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一空气槽221容大于和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容积。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两排所述端子3上下对称设置,本说明书以一排所述端子3做具体描述,另一排端子3不再做赘述。一排所述端子3具有多个接地端子G和多对信号端子S,所述信号端子S用以传输差分信号,一个接地端子G和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在左右方向上交替间隔设置。多个接地端子G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G1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G2,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交替设置,即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的相邻两侧分别为一个第一接地端子G1和一个第二接地端子G2。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一排所述端子3通过同一金属板材冲压形成,与所述塑胶块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相比端子3插设于塑胶块2,本实施例的所述端子3与所述塑胶块2之间的固定效果更加稳定,多个所述端子3之间不容易发生错位,所述端子3的安装精度高,产品合格率相对有所提升。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每一所述信号端子3具有一中间部30,埋设于所述塑胶块2内,自所述对接面20延伸至所述安装面21且位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空气槽221和一个所述第二空气槽222之间。所述中间部30具有连接对接面20的一第一端301,连接所述安装面21的一第二端302和连接所述第一端301和所述第二端302的一缩部303。无论相对于所述第一端301的宽度还是所述第二端302的宽度,所述缩部303的宽度均减小。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述信号端子3具有一延伸臂31,其自所述第一端301向前延伸形成。所述延伸臂31向前延伸出所述对接面20,所述延伸臂31的前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电性抵接,且所述延伸臂31的前端通过所述贯穿槽13显露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外。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臂31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隔板121,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臂31前端对应所述连通孔1210,使得两个所述延伸臂31前端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有利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臂31之间的信号耦合。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臂31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间隔板122,所述第二间隔板122将所述延伸臂31和相邻的所述接地端子G完全隔开,加强了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臂31两侧的所述第二间隔板122之间的电磁波密度,不仅有利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自身的信号耦合,还有减小相邻的两对所述信号端子S之间的干扰。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述延伸臂31的后端连接所述对接面20,所述延伸臂31被构造成悬臂状且被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抵接而发生变形,所述第一端301固定于所述塑胶块2内相当于所述延伸臂31的弹性变形的固定支点,所述延伸臂31的后端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端301的宽度,相比于减小第一端301的宽度,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端301与所述塑胶块2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所述塑胶块2对应所述第一端301的固定效果,同时所述第一端301作为所述延伸臂31弹性变形的固定支点,增加所述第一端301的固定效果,有利于所述延伸臂31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的稳定抵接,从而有利于减小信号传输在对接界面处的损耗。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述端子3周围的介质以所述对接面20为分界,所述延伸臂31后端周围介质的相对介电系数小于所述第一端301的周围介质的相对介电系数,之所以将所述对接面20抵接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是为了使得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臂31后端之间的介质不会都是空气,每一所述间隔板12位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臂31后端之间,使得所述延伸臂31后端的周围的介电系数到所述第一端301周围的相对介电系数不会形成一个尖锐的变化,从而抑制所述端子3的阻抗发生尖锐突变,有利于所述端子3的阻抗平衡。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述信号端子3具有一导接部32,自所述第二端302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21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接部32后端向外弯折设置形成一个焊接平面,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形成表面焊接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向前抵接所述导接部32的焊接平面。所述安装面21向后不超过所述安装板14,使得所述安装板14的后表面位于所述所述导接部32的焊接平面的前方,对所述导接部32形成止挡的作用,使得所述导接部32表面焊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上时,如果所述导接部32向前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安装板14后表面对所述导接部32形成止挡,防止其弹性变形过大而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形成空焊。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33埋设于所述塑胶块2内,且自所述对接面20延伸至所述安装面21,所述第一固定部33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C1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间隔设置。此处的中心距指的是中心线到中心线的距离,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固定部33任何一处的中心线到所述中间部30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3之间的正对面积保持最小值,维持所述端子3阻抗的平衡。所述端子3的阻抗与所述端子3的周围介质的介电系数,相邻所述端子3之间的正对面积呈反比,信号传输从延伸臂31的后端到所述中间部30的过程中,周围介电系数增大,使得阻抗变小,如果再将相邻端子3之间的正对面积增大,会加剧阻抗的变化量,不利于所述端子3阻抗的平衡。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一固定部33具有连接所述对接面20的一第三端331和连接所述安装面21的一第四端3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三端331和所述第四端332的一窄部333,所述窄部33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端331的宽度和小于所述第四端332的宽度。所述缩部303与所述窄部333之间形成一第一距离L1,所述第一空气槽221位于所述窄部333与所述缩部303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33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之间的介质形成一第一介电系数ε1,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距离L1,使得所述窄部333的侧面和所述缩部303的侧面均显露于所述第一空气槽221内,从而减小了所述第一介电系数ε1,进而使得所述端子3的阻抗有增加的趋势,从而调节了所述端子3的阻抗,使得端子3的阻抗相对平衡,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稳定。
请参阅图2,图5和图6,自所述第三端331向前延伸出所述对接面20形成一第一接触臂34,所述第一接触臂34前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抵接,且所述第一接触臂34的前端通过所述贯穿槽13显露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外。所述第一接触臂34的后端连接所述对接面20,所述第一接触臂34后端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三端331的宽度。自所述第四端332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21形成一第一焊接部35,所述第一焊接部35后端弯折设置,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表面焊接固定。与所述安装面21相比所述安装板14的后表面靠前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部35的焊接平面相对于所述安装板14的后表面靠后设置,所述第一焊接部35的焊接平面与所述导接部32的焊接平面共面设置,所述安装板14的后表面止挡所述第一焊接部35,保持所述第一焊接部35的焊接平面与所述导接部32的焊接平面的共面性。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具有一第二固定部36,所述第二固定部36埋设于所述塑胶块2内且自所述对接面20延伸至所述安装面21,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部36以一个恒定的第二中心距C2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中心距C2等于所述第一中心距C1,从而有利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之间的阻抗保持平衡,有利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之间的差分耦合。所述缩部303到所述第二固定部36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L2,所述第二固定部36与所述中间部30之间的介质形成一第二介电系数ε2,所述第二空气槽22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与所述相邻中间部30之间,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距离L2,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的侧面均显露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内,从而减小了所述第二介电系数ε2,进而使得所述端子3的阻抗有增加的趋势,从而调节了所述端子3的阻抗,使得所述端子3的阻抗相对平衡,从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频性能稳定。同时,所述第二距离L2小于所述第一距离L1,使得所述端子3在维持阻抗平衡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频率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上电磁波的波峰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上的电磁波的波峰不会发生重叠,从而避免地模共振。通过调整端子3的几何形状从而减少地模共振,维持端子3阻抗稳定。
请参阅图2,自所述第二固定部36向前延伸出所述对接面20形成一第二接触臂37,所述第二接触臂37前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00抵接接触,且所述第二接触臂37的前端通过所述贯穿槽13显露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外。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二接触臂37的后端连接所述对接面20,所述第二固定部36上任意位置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所述第二接触臂37后端的宽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固定部36相对于所述第二接触臂37没有任何宽度缩小的趋势。沿着左右方向横切所述缩部303、所述第一固定部3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6,所述窄部333的横截面具有第一宽度W1,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二宽度W2,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三宽度W3,其中,所述第一宽度W1等于所述第二宽度W2且小于所述第三宽度W3。从所述缩部303的前边缘到所述缩部303的后边缘之间,所述第一宽度W1均维持等于所述第二宽度W2且小于所述第三宽度W3,且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表面积就小于所述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表面积,由于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部33裸露于空气中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裸露于空气中的面积,于是所述第一固定部33被塑胶包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被塑胶包覆的面积,而磁场线圈在塑胶中的密度大于在空气中的密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磁场线圈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磁场线圈密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电感不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电感,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上的电磁波不会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电磁波发生共振现象,减小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产生。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自所述第二固定部36后端向后延伸出所述安装面21形成一第二焊接部38,所述第二焊接部38后端弯折设置,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300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焊接部38后端同样朝外弯折形成一个焊接平面与第二电子元件300表面焊接。所述第二焊接部38与所述第一焊接部35,所述导接部32位于同一平面,三者的焊接平面共面设置。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将自左向右排列的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看做是一个第一传输单元T1。在所述第一传输单元T1中,所述第一固定部33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之间设有所述第一空气槽221,两者之间的介质有所述第一介电系数ε1。所述第二固定部36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之间均为塑胶,不设置任何所述空气槽22,所述第二固定部36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之间的介质具有一第三介电系数ε3,所述第三介电系数ε3大于所述第一介电系数ε1,使得第一传输单元T1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电磁能量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电磁能量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电磁波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电磁波不发生重叠相加的现象,从而减小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的产生,同时也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谐振频率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频率差值增大,从而减小地模共振的产生。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将自左向右排列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看做是一个第二传输单元T2。在所述第二传输单元T2中,所述第二固定部36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空气槽222,使得两者之间的介质具有一个第二介电系数ε2。所述第一固定部33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之间均是塑胶,不设置任何空气槽22,使得两者之间的介质具有一个第四介电系数ε3,所述第二介电系数ε2小于所述第四介电系数ε4,使得所述第二传输单元T2的所述第一第一接地端子G1电磁能量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电磁能量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电磁波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电磁波不发生重叠相加的现象,从而减小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的产生,同时也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谐振频率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频率差值增大,从而减小地模共振的产生。
同时,所述第一传输单元T1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T2位于同一排所述端子2上且彼此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单元T1和所述第二传输单元T2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为同一个。固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T1的部分所述塑胶块3具有一个所述第一空气槽221,固定所述第二传输单元T2的部分所述塑胶块3具有一个第二空气槽222,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宽度,所述第一介电系数ε1小于所述第二介电系数ε2,而第一距离L1大于所述第二距离L2,使得所述第三介电系数ε3小于所述第四介电系数ε4,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传输单元T1和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中的多条接地回路之间的电磁波不发生重叠相加的现象,减小各自接地回路的谐振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固定部33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C1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36以一个恒定的第二中心距C2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中心距C2等于所述第一中心距C1,从而有利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之间的阻抗保持平衡,有利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S之间的差分耦合。所述缩部303与所述窄部333之间形成一第一距离L1,所述缩部303到所述第二固定部36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L2,所述第二距离L2小于所述第一距离L1,使得所述端子3在维持阻抗平衡的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频率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上电磁波的波峰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上的电磁波的波峰不会发生重叠,从而避免地模共振。通过调整端子3的几何形状从而减少地模共振,维持端子3阻抗稳定。
2、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33埋设于所述塑胶块2内,且自所述对接面20延伸至所述安装面21,所述第一固定部33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C1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30间隔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与相邻的所述信号端子3之间的正对面积保持最小值,维持所述端子3阻抗的平衡。所述端子3的阻抗与所述端子3的周围介质的介电系数,相邻所述端子3之间的正对面积呈反比,信号传输从延伸臂31的后端到所述中间部30的过程中,周围介电系数增大,使得阻抗变小,如果再将相邻端子3之间的正对面积增大,会加剧阻抗的变化量,不利于所述端子3阻抗的平衡。
3、沿着左右方向横切所述缩部303、所述第一固定部3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6,所述窄部333的横截面具有第一宽度W1,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二宽度W2,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三宽度W3,其中,所述第一宽度W1等于所述第二宽度W2且小于所述第三宽度W3。从所述缩部303的前边缘到所述缩部303的后边缘之间,所述第一宽度W1均维持等于所述第二宽度W2且小于所述第三宽度W3,且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表面积就小于所述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表面积,由于所述第一空气槽22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空气槽222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部33裸露于空气中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裸露于空气中的面积,于是所述第一固定部33被塑胶包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被塑胶包覆的面积,而磁场线圈在塑胶中的密度大于在空气中的密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磁场线圈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磁场线圈密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部33的电感不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6的电感,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上的电磁波不会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电磁波发生共振现象,减小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谐振产生。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塑胶块,具有一对接面和一安装面;
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一排端子,具有:
一对信号端子,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中间部固定于所述塑胶块且自所述对接面延伸至所述安装面,自所述中间部向前延伸一延伸臂且所述延伸臂向前延伸出所述塑胶块,所述中间部具有一缩部,自所述缩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延伸臂后端的宽度,
一第一接地端子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胶块且自所述对接面延伸至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以一个恒定的第一中心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
一第二接地端子设于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塑胶块且自所述对接面延伸至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以恒定的一第二中心距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中心距等于所述第一中心距,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着左右方向横切所述缩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缩部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横截面具有一第三宽度,所述第三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部被所述塑胶块包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被塑胶块包覆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的介质具有一第一介电系数,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具有一第二介电系数,所述第二介电常数不同于所述第一介电常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均显露于所述空气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相邻的所述中间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侧面均显露于所述空气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端子具有两对所述信号端子和位于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的一个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向前延伸出所述塑胶块的一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窄部,所述窄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接触臂后端的宽度且等于所述缩部的宽度,所述窄部与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窄部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端子具有两对所述信号端子和位于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的一个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向前延伸出所述塑胶块的一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接触臂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部任意位置的宽度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后端的宽度,所述第二固定部与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具有一空气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与另一侧相邻的所述缩部之间不设置所述空气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端子具有多个信号端子,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一排所述端子中具有相邻设置的一第一传输单元和一第二传输单元,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由自左向右排列的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对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形成,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由自左向右排列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一对信号端子和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形成,
固定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的部分所述塑胶块具有一第一空气槽,固定所述第二传输单元的部分所述塑胶块具有一第二空气槽,所述第一空气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空气槽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绝缘本体和两个所述塑胶块以及两排所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具有上下设置的两个安装板和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一中隔板,每一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隔板之间形成一安装槽,每一所述安装槽收容一个所述塑胶块和一排所述端子,两个所述塑胶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中隔板的两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具有一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的内壁具有一排所述端子槽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槽之间的一第一间隔板,所述延伸臂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内,所述第一间隔板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延伸臂之间,所述第一间隔板具有一连通孔在左右方向上连通对应的两个所述端子槽且位于一对所述延伸臂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臂,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向前延伸且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臂,自所述第二固定部向前延伸且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二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一接触臂的所述端子槽与相邻的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端子槽之间具有一个所述第二间隔板,所述第二接触臂的所述端子槽与相邻的所述延伸臂的所述端子槽之间具有另一个所述第二间隔板,位于每一所述第二间隔板两侧的所述端子槽在左右方向上不连通。
CN201910545009.3A 2019-06-21 2019-06-21 电连接器 Active CN110311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5009.3A CN110311242B (zh) 2019-06-21 2019-06-2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5009.3A CN110311242B (zh) 2019-06-21 2019-06-2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242A true CN110311242A (zh) 2019-10-08
CN110311242B CN110311242B (zh) 2020-10-30

Family

ID=6807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5009.3A Active CN110311242B (zh) 2019-06-21 2019-06-2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124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235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224269A (zh) * 2020-01-13 2020-06-0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244697A (zh) * 2020-01-13 2020-06-0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4503367A (zh) * 2019-10-18 2022-05-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
US20220271477A1 (en) * 2021-02-19 2022-08-25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547B (zh) 2021-02-19 2023-01-2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23295U (zh) * 2010-01-27 2010-11-0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160245A (zh) * 2008-07-22 2011-08-17 莫列斯公司 具有衰减共振的接地端子
CA2767669A1 (en) * 2011-02-23 2012-08-2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skew between a differential signal pair
CN106329164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07017526A (zh) * 2016-01-12 2017-08-04 泰连公司 具有谐振控制的电连接器
CN107039850A (zh) * 2016-12-15 2017-08-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832339A (zh) * 2018-05-31 2018-11-1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49276A (zh) * 2018-08-13 2019-01-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93193A (zh) * 2018-08-27 2019-01-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0245A (zh) * 2008-07-22 2011-08-17 莫列斯公司 具有衰减共振的接地端子
CN201623295U (zh) * 2010-01-27 2010-11-0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A2767669A1 (en) * 2011-02-23 2012-08-2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Differential signal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skew between a differential signal pair
CN106329164A (zh) * 2015-07-01 2017-01-11 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07017526A (zh) * 2016-01-12 2017-08-04 泰连公司 具有谐振控制的电连接器
CN107039850A (zh) * 2016-12-15 2017-08-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832339A (zh) * 2018-05-31 2018-11-1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49276A (zh) * 2018-08-13 2019-01-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93193A (zh) * 2018-08-27 2019-01-1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3367A (zh) * 2019-10-18 2022-05-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
CN114503367B (zh) * 2019-10-18 2023-06-2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连接器
CN110994235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994235B (zh) * 2019-12-25 2021-07-2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224269A (zh) * 2020-01-13 2020-06-0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244697A (zh) * 2020-01-13 2020-06-0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1224269B (zh) * 2020-01-13 2021-05-2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1239590B2 (en) 2020-01-13 2022-02-01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duced resonance between ground terminals
US11251569B2 (en) * 2020-01-13 2022-02-15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20271477A1 (en) * 2021-02-19 2022-08-25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242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1242A (zh) 电连接器
US11901663B2 (e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5160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hat reduces transmission loss of high-speed signals
US77942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tact mounting and compensation boards
US111962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9381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plate connected to ground contacts
CN107658584B (zh) 连接器
US11081822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commoned ground plane
JP2023164817A (ja) 短縮された信号接点パッドを有するパドルカード
US1099866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659725A (zh) 电连接器
US873418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plates
CN107658585B (zh) 连接器
US958388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0016179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190432B (zh) 第一端子组、第一端子模组、第一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0336162B (zh) 电连接器
CN114498129A (zh) 电连接器及应用于该连接器内的电路板
CN110364860B (zh) 电连接器
US11025012B2 (en)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1376973U (zh) 电连接器
CN208045764U (zh) 电连接器
CN107994404B (zh) 电连接器
TWM534921U (zh) 電子連接器
CN112003054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