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9975A - 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09975A CN110309975A CN201910583994.7A CN201910583994A CN110309975A CN 110309975 A CN110309975 A CN 110309975A CN 201910583994 A CN201910583994 A CN 201910583994A CN 110309975 A CN110309975 A CN 1103099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
- function point
- software project
- software
- working hou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42 week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3458 Thirs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632 homeosta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22 thirs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准确地统计软件项目研发过程的实际工时生成燃尽图,以准确评估项目研发工作量,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科技(Fintech)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
以金融机构中的银行机构为例,它们通常拥有成百上千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在开发时都对应一个软件项目,燃尽图(burn down chart)是在软件项目研发完成之前,对需要完成工作的一种可视化表示;燃尽图有一个Y轴(工作)和X轴(时间),燃尽图向项目组成员提供工作进展的一个公共视图,由于燃尽图是对于剩余时间的统计,在工作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图推断出目前工作的大致进度与趋势,以实时把握软件项目开发的进度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当前燃尽图中的数据都是由软件项目管理者人工统计输入,不能客观反映软件研发实际的工作投入,不能准确预测软件项目的完成趋势,不能准确地评估软件项目研发工作量,导致软件项目研发效率无法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由于当前燃尽图不能客观反映软件研发的工作投入,不能准确预测软件项目需求的完成趋势,不能准确地评估软件项目研发工作量,导致软件项目研发效率无法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设计时器包括预设wakatime工具和预设项目管理工具;
所述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时,获取所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对应的环境部署时间;
在检测所述联调环境部署完成时,确定处于开发状态的功能点,通过预设wakatime工具监测所述功能点对应项目文件的项目编辑时间;
通过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记录所述功能点对应测试用例的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测试用例的用例执行时间;
统计所述环境部署时间、所述项目编辑时间、所述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用例执行时间的时间总和,将所述时间总和作为所述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于预设标准工时,得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
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
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接收到需求评估请求时,输出功能点设置窗口,以供软件项目开发者基于所述功能点设置窗口设置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
在功能点设置完成时,查询预设标签集合,获取所述功能点匹配的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作为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预估总工时;
将所述预估总工时除于预估工时,得到预估功能点数量;
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预估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理想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预估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一工时差异;
根据所述第一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修正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修正总工时;
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修正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二工时差异;
根据所述第二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根据所述修正工时和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确定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
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以所述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得到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所述预设燃尽图模板中描点,生成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时间记录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时间统计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
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项目评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预设计时器包括预设wakatime工具和预设项目管理工具;
所述时间记录模块,包括:
部署记录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时,获取所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对应的环境部署时间;
编辑记录单元,用于在检测所述联调环境部署完成时,确定处于开发状态的功能点,通过预设wakatime工具监测所述功能点对应项目文件的项目编辑时间;
用例记录单元,用于通过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记录所述功能点对应测试用例的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测试用例的用例执行时间;
工时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环境部署时间、所述项目编辑时间、所述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用例执行时间的时间总和,将所述时间总和作为所述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可选地,所述曲线生成模块,包括:
开发数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于预设标准工时,得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
实际剩余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
可选地,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功能点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需求评估请求时,输出功能点设置窗口,以供软件项目开发者基于所述功能点设置窗口设置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
预估工时模块,用于在功能点设置完成时,查询预设标签集合,获取所述功能点匹配的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作为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
可选地,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预估总工时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预估总工时;
预估功能点模块,用于将所述预估总工时除于预估工时,得到预估功能点数量;
理想曲线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预估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理想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项目评估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预估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一工时差异;
第一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修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修正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修正总工时;
修正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项目评估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修正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二工时差异;
第二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修正曲线确定模块,包括:
比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根据所述修正工时和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确定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
修正曲线绘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以所述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得到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所述预设燃尽图模板中描点,生成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计时器准确地统计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的实际工时,再利用实际工时绘制软件项目对应的燃尽图,已通过燃尽图,客观地反映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实际的工作投入,准确预测软件项目的完成趋势,准确评估软件项目研发工作量,以提高软件项目研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软件项目研发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具体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可以是PC机或服务器设备,如图1所示,该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并执行下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中的操作。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应用软件、敏捷软件开发和燃尽图几个概念为:
应用软件:是指为针对用户的某种应用目的所撰写的软件,应用软件主要功能为驱动计算机运行的软件,例如,文本处理器;
敏捷软件开发: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全称应用软件研发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敏捷软件开发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开发;
燃尽图:用于表示剩余工作量的工作图表,由横轴(X)和纵轴(Y)组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工作量。这种图表可以对工作流程监控,直观的预测何时工作将全部完成,常用于软件开发中的敏捷软件开发方式;
本实施例中燃尽图对应的工作剩余量可以理解为功能点的开发剩余量,由于功能点对应的开发工作量不统一,有的功能点相对复杂,研发对应的工作量较大,有的功能点相对简单,研发对应的工作量较小,为了准确统一燃尽图对应的工作剩余量,本实施例中用故事点作为功能点的相对评估量,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功能点、用户故事和故事点几个概念为:
功能点:软件工程用语,功能需求定义一个软件系统或组件的功能,也是一个系统需提供的功能及服务,功能可以用一组输入、行为及输出的组合来表示;功能需求可以是计算、技术细节、数据处理或其他说明系统希望达成功能的内容;功能需求会以非功能性需求(或是质量需求)为其基础,后者会描述设计或实现时的限制条件;
用户故事:用户故事是从用户的角度来描述用户渴望得到的功能;用户故事包括三个要素:角色:谁要使用这个功能;活动: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商业价值:为什么需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例如,用户故事为一个“网站管理员”,活动“统计每天有多少人访问了网站”,商业价值“赞助商了解网站会带来的收益;
故事点:故事点是敏捷软件开发工作量的度量单位,用于表示完成一个产品待办项或者其他任何某项工作所需的所有工作量的估算结果。当采用故事点估算时,为每个待办项分配一个点数。待办项估算结果的原生数据并不重要,重点得到的相对估算结果,一个估算值为2的功能应该是估算值为1的功能工作量的2倍,而它也应该是另一个估算值为3的功能的三分之二。
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本实施例中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应用在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例如,服务器),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服务器作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服务器可以设置于金融领域的金融机构中(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或证券机构等),服务器通过预设计时器准确地统计金融类型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的实际工时,再利用实际工时绘制金融类型软件项目对应的燃尽图,并根据燃尽图准确地评估金融类型软件项目工作量,提高金融类型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具体地:
服务器中预设计时器,预设计时器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记录软件项目开发时间的计算机程序,预设计时器包括预设wakatime工具和预设项目管理工具;其中,预设wakatime工具是指预先安装在开发编辑器或集成开发环境的开源软件,用于自动跟踪和统计开发人员编码时间;预设wakatime工具支持按项目、文件夹、分支、特性、操作系统、开发语言等维度进行时间统计。软件开发人员在服务器中安装该预设wakatime工具,就可以通过该预设wakatime工具详细看到过去每天、每周、每月在各个项目、功能、场景所花的时间;预设项目管理工具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记录软件测试过程时间的工具,即,预设项目管理可以记录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的时间,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还可以记录测试用例执行时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的实际工时,具体地,包括:
步骤a1,在检测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时,获取所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对应的环境部署时间;
步骤a2,在检测所述联调环境部署完成时,确定处于开发状态的功能点,通过预设wakatime工具监测所述功能点对应项目文件的项目编辑时间;
步骤a3,通过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记录所述功能点对应测试用例的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测试用例的用例执行时间;
步骤a4,统计所述环境部署时间、所述项目编辑时间、所述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用例执行时间的时间总和,将所述时间总和作为所述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结合图3,图3为软件项目开发流程,在软件项目研发的第一阶段,软件开发者需要部署软件联调环境,具体地,服务器接收联调环境部署请求,联调环境部署请求的触发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即,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可以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联调环境部署请求还可以是服务器自动触发的;服务器在接收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时,服务器获取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对应的环境部署时间,环境部署时间通常是由软件开发者根据参与的人员和耗时来确定。
服务器在检测联调环境部署完成时,服务器确定处于开发状态的功能点,通过预设wakatime工具监测功能点对应项目文件的项目编辑时间,具体地,在开发人员使用编辑器时,预设wakatime工具会记录:1、开发人员正在使用的文件的绝对路径;这样可以清楚地查看在特定时间段内处理的文件;2、记录当前时间,触发事件的内容以及打开文件的当前语言语法;除此之外,预设wakatime工具还会跟踪当前的项目和分支以及当前文件的总行数,预设wakatime工具检测到开发人员在编辑器中更改了一些文件,预设wakatime工具就可以查询到记录的进度和记录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wakatime工具还会跟踪项目名称,预设wakatime工具就能够跟踪开发人员在编辑器中花费在特定项目的时间,预设wakatime工具记录的是一个累计时间;即,从软件项目第一天开始收集在该软件项目的开发耗时,自动采集录入到系统中;第二天采集到的时间是第一天加第二天的时间之和,减去第一天采集到的时间,得到第二天花费的时间;预设wakatime工具可以实现时间采集和计算的过程由程序自动完成。
在软件项目的代码开发完成时,需要对代码进行测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包括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需要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用例以对代码进行测试,本实施例服务器中预设项目管理工具,服务器通过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记录功能点对应测试用例的用例编辑时间,也就是说,预设项目管理工具内支持测试用例撰写,并在测试用例撰写的过程中预设项目管理工具会自动计时,每个测试用例编写完成时就会生成一个时间,在测试用例更新时预设项目管理工具会继续计时;此外,在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中,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还可以自动化统计到测试用例执行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预设测试用例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先查询预设测试用例数据库,判断是否存在与功能点对应的目标测试用例,若存在与功能点对应的目标测试用例,则测试人员只需要对目标测试用例进行简单的编辑,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将采集到环境部署时间、项目编辑时间、用例编辑时间和用例执行时间进行加和得到时间总和,服务器将时间总和作为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预设计时器准确地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实际工时,减少了项目开发时间的统计误差,以通过该实际工时,生成软件项目对应的燃尽图,具体地:
步骤S20,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预设时间间隔统计一次实际工时,预设时间间隔是指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例如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每天或者每周,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在每天凌晨统计一次实际工时,得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例如,开发周期为10天,预设计时器实时地统计功能点的实际工时,得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服务器每天统计一次时间,第一天实际总工时为6小时,第二天实际总工时为4小时,第三天实际总工时为5小时等等。
步骤S30,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实际总工时确定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具体地,包括:
步骤b1,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于预设标准工时,得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
步骤b2,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
服务器将实际总工时除于预设标准工时,得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其中,预设标准工时是指预先设置的标准工作量(故事点)开发需要消耗的时间,例如,10天的开发周期需要完成80个故事点的需求,每天要完成8个故事点,每天开发时间为8个小时每个故事点1个小时,则预设标准工时为1个小时。
服务器获取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功能点总量减去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得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本实施例中用故事点作为功能点的相对评估量,即,服务器获取功能点总量对应的故事点总量,服务器用故事点总量减去已开发功能点对应的故事点数量,得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
服务器根据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预设燃尽图模板是指预先设置的Y轴(工作)和X轴(时间)的平面直接坐标系)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如图4所示,软件项目开发周期为10天,工作量评估总计为80故事点燃尽图的起点为开发周期开始的前一天,剩余工作量为80故事点;第二个点为开发周期第一天结束,根据实际工作完成情况统计,完成了约3个故事点的工作量,实际剩余工作量为77故事点等等,直到第7天,已完成的工作量为54故事点,剩余26故事点。
步骤S40,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服务器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服务器根据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即,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预设参考线(预设参考线是指预先设置的标准工作量剩余曲线),服务器将预设参考线对应的标准工时与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进行比较,并输出软件项目开发对应的评估信息。
结合图4,燃尽图的起点为开发周期开始的前一天,剩余工作量为80故事点;第二个点为开发周期第一天结束,根据实际工作完成情况统计,完成了约3个故事点的工作量,对比预设参考线约8个故事点的期望完成工作量,现有的软件项目研发进度略有落后,这个落后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初始阶段,要完成一些准备工作,导致进度较慢,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会有工作完成,剩余工作量也在逐渐下降,直到第7天,已完成的工作量为54故事点,剩余26故事点属于非常理想的情况,说明工作量评估准确,开发活动稳步推进,进度可控延期风险较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计时器准确地统计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的实际工时,再利用实际工时绘制软件项目对应的燃尽图,已通过燃尽图,客观地反映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实际的工作投入,准确预测软件项目需求的完成趋势和评估软件项目研发工作量,以提高软件项目研发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步骤S10之前的步骤,本实施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在接收到需求评估请求时,输出功能点设置窗口,以供软件项目开发者基于所述功能点设置窗口设置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
在功能点设置完成时,查询预设标签集合,获取所述功能点匹配的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作为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需求评估请求,需求评估请求的触发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即,需求评估请求可以是用户主动触发的,还可以是服务器自动触发的;本实施例中软件项目开发者在终端触发需求评估请求,终端将需求评估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需要评估请求时,服务器发送功能点设置窗口至终端,以供终端对应的软件项目开发者基于功能点设置窗口设置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
在功能点设置完成时,服务器查询预设标签集合(预设标签集合是指预先设置的不同功能点对应标签的集合),即,服务器获取功能点对应的关键字,然后将功能点对应的关键字和预设标签集合中各预设标签对应的关键字做模糊匹配,服务器获取预设标签集合内与功能点匹配的目标标签,服务器将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作为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其中,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是服务器根据已开发的其他软件项目相同类型功能点设置的研发时间。
即,服务器获取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并将各个功能点添加目标标签,目标标签上记录有该功能点研发的预估工时,服务器根据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以通过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和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进行软件项目研发评估。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预估工时生成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具体地,包括:
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预估总工时;
将所述预估总工时除于预估工时,得到预估功能点数量;
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预估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理想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即,服务器预设时间间隔(预设时间间隔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本实施例不作赘述)统计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得到软件项目对应的预估总工时;服务器将预估总工时除于预估工时,得到预估功能点数量;即,服务器得到了按照预估工时进行研发,当前应该开发完成的预估功能点数量,服务器获取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功能点总量减去预估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理想工作量剩余,服务器根据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例如,参照图4,预估工时为每个故事点1小时,预设时间间隔为1天,第一天统计预估工时得到预估总工时为8小时,第二天预估总工时为16个小时,第三天预估总工时为24个小时,依此类推;第一天的预估功能点数量为8;第二天的预估功能点数量为16,第三天的预估功能点数量为24,依此类推;第一天的理想工作量剩余为72;第二天的理想工作量剩余为64,第三天的理想工作量剩余为56,依此类推;服务器根据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预估工时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通过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和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进行软件项目研发评估,实现了不同项目之间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点开发进度的比较。
具体地,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中步骤S40的细化,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预估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一工时差异;
根据所述第一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服务器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服务器获取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预估工时,和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服务器用预估工时减少实际工时得到第一工时差异,在得到第一工时差异之后,服务器计算第一工时差异与实际工时的比值,并根据第一工时差异与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即,服务器根据(实际工时-预估工时)/实际工时确定一个偏差系数,并根据偏差系数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例如,(-0.2,0.2)工作量评估准确度较高;(0.2,0.5)工作量被低估,但在可接受范围;>0.5失去了工作量评估的意义,需要详细确认发生偏差的原因;(-0.5,-0.2)工作量被低估,但在可接受范围;<-0.5工作量过分高估,如下表1所示:
表1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确定各个功能点实际工作量和预估工作量的偏差,得到一个偏差系数,以根据偏差系数准确地评估软件开发项目的进度,实现了不同软件项目相同功能点开发进度地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准确地评估软件项目的研发进度。
进一步地,基于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修正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修正总工时;
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服务器中预设工时假定,预设工时假定是指应用软件研发周期的前1/4时间的交付速度和质量为最优假定,即,互联网金融行业,产品的研发周期通常较短,3周-3个月不等;开发和测试时间通常比例为2:1,以3周为例,1/4工期为前4个工作日的平均耗时,通常这个时间会四舍五入。如果时间太短,用来代表整体理想研发效率,数据的代表性较差,如果时间太长,无法在项目中早期开始进行研发时间的跟踪和修正。综上所述,基于以往的项目数据,预设工时假定为1/4工期内的完成工作量作为最优基准。
服务器根据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服务器根据修正工时和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是指预先设置的每天工作效率都是衡定的假定)确定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服务器将实际总工时除以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得到修正工作量剩余,服务器根据修正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中描点,生成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参照图5,如10天的开发周期需要完成20个故事点的需求,理想状态下,每天要完成2个故事点。
修正工时:基于预设工时假定整个开发周期前1/4时间的实际工时,对整个开发周期工时剩余趋势做一个修正;10天的工期,1/4的工期为2.5天,四舍五入为3天。第一天实际工作时间为6小时,第二天为4小时,第三天为5小时。那么取前3天的实际工时平均值5小时为修正基数(6+4+5)/3=5,修正每天的实际投入为5小时,那么10天工期的修正总工作时间为5*10=50小时,每天按5小时每天递减。
服务器根据修正工时和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确定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即,理想工时故事点比率:按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每日理想工时投入和每日理想工作量(故事点)完成的比率,理想工时故事点比率为:5/2=2.5。
将实际总工时除以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得到修正工作量剩余,即,修正工作量剩余=实际工时/理想工时故事点比率,服务器统计的实际总工时为60人时,开发周期第0天,剩余工作量为60/2.5=24故事点,根据统计到的实际工时投入每日递减,如下表2所示:
表2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和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进行软件项目研发评估,具体地: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修正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二工时差异;
根据所述第二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服务器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服务器比较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修正工时和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二工时差异,其中,第二工时差异为实际工时减去修正工时,在得到第二工时差异之后,服务器根据第二工时差异与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即,服务器根据(实际工时-修正工时)/实际工时确定一个偏差系数,并根据偏差系数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例如,(-0.2,0.2)工作量评估准确度较高;(0.2,0.5)工作量被低估在可接受范围;>0.5失去了工作量评估的意义,需要详细确认发生偏差的原因;(-0.5,-0.2)工作量被低估,但在可接受范围;<-0.5工作量过分高估。
本实施例中基于燃尽图和每天实际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进行比对和修正;基于开发周期内的功能点的评估工作量和每天的实际完成工作量形成对完成情况的更为精确的预测。
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时间记录模块10,用于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时间统计模块20,用于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
曲线生成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项目评估模块40,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计时器包括预设wakatime工具和预设项目管理工具;
所述时间记录模块10,包括:
部署记录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时,获取所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对应的环境部署时间;
编辑记录单元,用于在检测所述联调环境部署完成时,确定处于开发状态的功能点,通过预设wakatime工具监测所述功能点对应项目文件的项目编辑时间;
用例记录单元,用于通过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记录所述功能点对应测试用例的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测试用例的用例执行时间;
工时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环境部署时间、所述项目编辑时间、所述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用例执行时间的时间总和,将所述时间总和作为所述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曲线生成模块20,包括:
开发数量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于预设标准工时,得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
实际剩余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功能点设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需求评估请求时,输出功能点设置窗口,以供软件项目开发者基于所述功能点设置窗口设置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
预估工时模块,用于在功能点设置完成时,查询预设标签集合,获取所述功能点匹配的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作为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预估总工时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预估总工时;
预估功能点模块,用于将所述预估总工时除于预估工时,得到预估功能点数量;
理想曲线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预估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理想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项目评估模块40,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预估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一工时差异;
第一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修正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修正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修正总工时;
修正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项目评估模块40,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修正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二工时差异;
第二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修正曲线确定模块,包括:
比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根据所述修正工时和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确定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
修正曲线绘制单元,用于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以所述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得到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所述预设燃尽图模板中描点,生成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上述各程序模块所执行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申请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计时器包括预设wakatime工具和预设项目管理工具;
所述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的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时,获取所述联调环境部署请求对应的环境部署时间;
在检测所述联调环境部署完成时,确定处于开发状态的功能点,通过预设wakatime工具监测所述功能点对应项目文件的项目编辑时间;
通过预设项目管理工具记录所述功能点对应测试用例的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测试用例的用例执行时间;
统计所述环境部署时间、所述项目编辑时间、所述用例编辑时间和所述用例执行时间的时间总和,将所述时间总和作为所述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于预设标准工时,得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
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已开发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接收到需求评估请求时,输出功能点设置窗口,以供软件项目开发者基于所述功能点设置窗口设置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
在功能点设置完成时,查询预设标签集合,获取所述功能点匹配的目标标签,将所述目标标签中的预估工时作为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预估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预估总工时;
将所述预估总工时除于预估工时,得到预估功能点数量;
获取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功能点总量,用所述功能点总量减去所述预估功能点数量,得到所述软件项目的理想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理想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预估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一工时差异;
根据所述第一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功能点对应的修正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修正总工时;
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所述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比较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修正工时和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对应的实际工时,计算第二工时差异;
根据所述第二工时差异与所述实际工时的比值,生成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修正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确定修正工作量剩余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和预设工时假定确定修正工时,根据所述修正工时和预设匀速工作量假定确定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
将所述实际总工时除以所述理想工时功能点比率,得到修正工作量剩余,根据所述修正工作量剩余在所述预设燃尽图模板中描点,生成修正工作量剩余曲线。
8.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装置包括:
时间记录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计时器,记录软件项目研发过程中各功能点开发消耗的实际工时;
时间统计模块,用于预设时间间隔统计所述实际工时,得到所述软件项目对应的实际总工时;
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总工时确定所述软件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剩余,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在预设燃尽图模板上绘制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
项目评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项目评估请求时,根据所述实际工作量剩余曲线输出所述软件项目研发评估信息。
9.一种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所述项目研发过程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3994.7A CN110309975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3994.7A CN110309975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9975A true CN110309975A (zh) | 2019-10-08 |
CN110309975B CN110309975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6807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83994.7A Active CN110309975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09975B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3004A (zh) * | 2020-05-20 | 2020-09-29 | 时时同云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 敏捷软件开发的度量方法,度量数据输出方法以及装置 |
CN112070488A (zh) * | 2020-09-22 | 2020-12-11 | 深圳市安远瑞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实时进度管理系统 |
CN112114519A (zh) * | 2020-09-07 | 2020-12-22 |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组合变频器控制系统 |
CN112148252A (zh) * | 2020-09-03 | 2020-12-29 | 杭州云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软件研发需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跟踪方法 |
CN112541730A (zh) * | 2020-12-04 | 2021-03-2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项目工时统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905435A (zh) * | 2021-03-25 | 2021-06-04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大数据的工作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966971A (zh) * | 2021-03-30 | 2021-06-15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13222300A (zh) * | 2021-06-15 | 2021-08-06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改造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以及设备 |
CN113282299A (zh) * | 2021-06-15 | 2021-08-2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361829A (zh) * | 2021-08-09 | 2021-09-07 |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合同能源管理的时间调整方法 |
CN113435656A (zh) * | 2021-07-06 | 2021-09-24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一种工程进度视觉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3903099A (zh) * | 2021-08-30 | 2022-01-07 | 浙江文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cada的设备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4036111A (zh) * | 2021-11-16 | 2022-02-11 | 武汉飞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的工时统计方法及装置 |
CN116993286A (zh) * | 2023-07-24 | 2023-11-03 | 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测试进度反推项目进度的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8134167A (zh) * | 2024-03-05 | 2024-06-04 | 深圳核裕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项目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和系统 |
CN118733475A (zh) * | 2024-09-03 | 2024-10-01 | 威海双子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上互动式实时软件开发交流反馈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7966A (zh) * | 1997-03-18 | 1998-11-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对工作分配进行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
WO2007026435A1 (ja) * | 2005-08-31 | 2007-03-08 | Jastec Co., Ltd. |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US20080222649A1 (en) * | 2007-03-06 | 2008-09-11 | Williamson Industries, Inc. |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anaging man hours of multiple individuals working one or more tasks |
CN103107117A (zh) * | 2011-11-11 | 2013-05-15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制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7679818A (zh) * | 2017-05-10 | 2018-02-0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833013A (zh) * | 2017-10-27 | 2018-03-23 |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软件开发的工作量预估准确性的自动化统计方法及装置 |
CN107943522A (zh) * | 2017-10-27 | 2018-04-20 |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项目延误率计算处理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83994.7A patent/CN1103099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7966A (zh) * | 1997-03-18 | 1998-11-0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对工作分配进行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
WO2007026435A1 (ja) * | 2005-08-31 | 2007-03-08 | Jastec Co., Ltd. | ソフトウェア開発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US20080222649A1 (en) * | 2007-03-06 | 2008-09-11 | Williamson Industries, Inc. |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anaging man hours of multiple individuals working one or more tasks |
CN103107117A (zh) * | 2011-11-11 | 2013-05-15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制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7679818A (zh) * | 2017-05-10 | 2018-02-0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833013A (zh) * | 2017-10-27 | 2018-03-23 |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软件开发的工作量预估准确性的自动化统计方法及装置 |
CN107943522A (zh) * | 2017-10-27 | 2018-04-20 |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项目延误率计算处理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铿;: "软件开发工艺改进之路", 金融电子化, no. 02, 15 February 2016 (2016-02-15) *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3004A (zh) * | 2020-05-20 | 2020-09-29 | 时时同云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 敏捷软件开发的度量方法,度量数据输出方法以及装置 |
CN111723004B (zh) * | 2020-05-20 | 2023-08-08 | 时时同云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 敏捷软件开发的度量方法,度量数据输出方法以及装置 |
CN112148252A (zh) * | 2020-09-03 | 2020-12-29 | 杭州云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软件研发需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跟踪方法 |
CN112148252B (zh) * | 2020-09-03 | 2024-02-09 | 广东云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软件研发需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跟踪方法 |
CN112114519B (zh) * | 2020-09-07 | 2022-04-05 |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组合变频器控制系统 |
CN112114519A (zh) * | 2020-09-07 | 2020-12-22 | 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压组合变频器控制系统 |
CN112070488A (zh) * | 2020-09-22 | 2020-12-11 | 深圳市安远瑞盈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工程建设项目实时进度管理系统 |
CN112541730A (zh) * | 2020-12-04 | 2021-03-23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项目工时统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905435A (zh) * | 2021-03-25 | 2021-06-04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大数据的工作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905435B (zh) * | 2021-03-25 | 2023-06-27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大数据的工作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966971A (zh) * | 2021-03-30 | 2021-06-15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12966971B (zh) * | 2021-03-30 | 2022-09-13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13282299A (zh) * | 2021-06-15 | 2021-08-2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282299B (zh) * | 2021-06-15 | 2024-06-07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222300A (zh) * | 2021-06-15 | 2021-08-06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改造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以及设备 |
CN113435656A (zh) * | 2021-07-06 | 2021-09-24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一种工程进度视觉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3435656B (zh) * | 2021-07-06 | 2023-05-30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一种工程进度视觉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13361829A (zh) * | 2021-08-09 | 2021-09-07 |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合同能源管理的时间调整方法 |
CN113361829B (zh) * | 2021-08-09 | 2021-11-02 | 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合同能源管理的时间调整方法 |
CN113903099B (zh) * | 2021-08-30 | 2023-09-08 | 浙江文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cada的设备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3903099A (zh) * | 2021-08-30 | 2022-01-07 | 浙江文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cada的设备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4036111A (zh) * | 2021-11-16 | 2022-02-11 | 武汉飞骢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处理的工时统计方法及装置 |
CN116993286A (zh) * | 2023-07-24 | 2023-11-03 | 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测试进度反推项目进度的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6993286B (zh) * | 2023-07-24 | 2024-04-12 | 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测试进度反推项目进度的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8134167A (zh) * | 2024-03-05 | 2024-06-04 | 深圳核裕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核电项目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和系统 |
CN118733475A (zh) * | 2024-09-03 | 2024-10-01 | 威海双子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上互动式实时软件开发交流反馈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9975B (zh) | 2024-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09975A (zh) | 项目研发过程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20210406005A1 (en) |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asuring, estimating, and managing economic outcomes and technical debt in software systems and projects | |
US790816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sis of project variances | |
EP2572294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ql performance assurance services | |
CN110603525A (zh) | Web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 |
US20160132828A1 (en) | Real-time continuous realignment of a large-scale distributed project | |
US7949663B1 (en) | Enhanced project predictor | |
CN108536521B (zh) | 基于仿真平台离线环境核对方法及装置 | |
US20120310697A1 (en) | Variance management | |
CN101364291A (zh) | 数据准确性的校验方法、装置及一种工时数据校验系统 | |
CA3213710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babilistic parts forecasting based on machine utilization patterns | |
US2005017181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business activities | |
US2020023424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SDLC, Portfolio,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ment | |
CN107124304A (zh) | 基于云资源的资源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云终端 | |
Ferreira et al. | Reducing exception handling complexity in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e wed-flow approach | |
US20210358052A1 (en) | Method for measuring work unit price of crowdsourcing-based project | |
US8527326B2 (en) | Determining maturity of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intenance project during a transition phase | |
CN109800265A (zh) | 数据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Mohapatra | Maximising productivity by controlling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mmercial software development | |
EP2633450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hanges | |
CN111353751B (zh) | 批量补卡的还原方法和装置 | |
Rosa | Empirical effort and schedule estimation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projects | |
CN113112181A (zh) | 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20200160272A1 (en) | Human resource capital relocation system | |
CN117764638B (zh) | 一种供电企业售电数据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