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6832A -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6832A
CN110306832A CN201910505861.8A CN201910505861A CN110306832A CN 110306832 A CN110306832 A CN 110306832A CN 201910505861 A CN201910505861 A CN 201910505861A CN 110306832 A CN110306832 A CN 110306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unit
brick
unit combin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58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6832B (zh
Inventor
江旖旎
连珍
虞嘉盛
孔彬
朱彤
王辉平
周漪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uildi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58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6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6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6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2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 E04G21/26Strutting means for wall parts; Supports or the like, e.g. for holding in position prefabricated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2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building faca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04G23/0222Replacing or adding wall t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96Repairing or restoring faca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6Separating, lifting, removing of buildings; Making a new sub-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整栋建筑历史建筑墙体按柱、轴关系规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对所有单元墙体进行有序编号;将当前位于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内侧,分别用混凝土加固和地梁水平隔离,形成单元复合墙体;沿垂直砖缝切割并移除单元复合墙体,重复上述步骤,对历史建筑墙体其他楼层进分段加固和切割;对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进行外侧艺术墙面修复;待新建筑结构完成后,将修复好的单元复合墙体按序进行吊运和拼装,并对拼缝进行修复。本发明依据“修旧如古”的原则,保留历史建筑的延存价值对既有建筑、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修缮留存具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历史建筑艺术墙体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在特殊结构改造中,需要整体拆迁墙体,进行迁移、修复、还原,避免损害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现有的历史建筑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是在原地其墙体出现大面积倾斜、歪闪、扭曲、破损、鼓涨的情况下,局部拆除墙体进行重砌。传统修复技术劳动强度大、工期长,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用以解决历史建筑大型工程结构改造涉及的配套外立面艺术清水墙保留、保存的问题。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整面历史建筑墙体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
步骤2: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有序编号;
步骤3:在当前位于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上分别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形成单元复合板墙,在各单元复合墙体上安装临时支承装置;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切割并移除安装有临时支承装置的单元复合墙体;
步骤4:重复步骤3,对所述历史建筑墙体其他楼层的墙体进行切割;
步骤5:将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运输至工厂,在工厂内对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修复,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修复好后,整理各单元复合墙体上的临时支承装置,待运输、安装;
步骤6:按照各单元复合墙体对应编号的原始排布位置,将各个外墙面修复好的单元复合墙体架设在新建筑结构牛腿上进行拼装,并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拼缝进行砖片补充和修复。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在单个单元墙体上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形成单元复合墙体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单元墙体的底部等距开设多个支撑槽,每开设一个支撑槽,就在该支撑槽内放置一个马凳;下方均放置一张隔离板;每个马凳必须有效支承上、下砖墙墙体;
步骤3.2:拆除所有马凳邻侧的墙体,使单元墙体底部形成多个由马凳隔开的空槽;
步骤3.3:在每个空槽内分别放置一张隔离板,然后,将支撑钢筋依次穿过各个马凳,构成地梁的支撑结构;
步骤3.4:在单元墙体的背面植入拉结筋,再在单元墙体背面绑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支撑结构和墙体拉结筋进行绑扎固定;
步骤3.5:安装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的上端面与单元墙体的上端面相齐平;
步骤3.6:从浇筑模板的浇筑口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地梁支撑结构融为一体形成钢筋混凝土地梁,混凝土与钢筋网片、拉结筋融为一体形成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地梁与混凝土板共同构成复合L型混凝土板,复合L型混凝土板与单元墙体融为一体形成单元复合墙体,
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梁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的外墙面、内侧面从单元墙体的背面凸出;
步骤3.7:在单元复合墙体的上端面开设凹槽,在凹槽内安装止水胶条。
优选地,所述单元墙体上的拉结筋等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拉结筋之间的间距为Φ8@500,钢筋网片Φ10@200,地梁主钢筋Φ12,箍筋Φ8@150。
优选地,所述单元复合墙体的顶部预埋有吊耳、背面预埋有预埋件,所述吊耳上开设有吊孔;
单元复合墙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以放置牛腿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地梁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的外墙面4公分、内侧面从单元墙体的背面凸出5公分。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采用的是5mm厚的PVC塑料垫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将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运输至工厂修缮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在车厢内设置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橡胶支座;
然后,将起重设备的吊钩固定在单元复合墙体外侧的临时支承装置上,将单元复合墙体吊装放置在橡胶支座上;
最后,采用缆绳将临时支承装置与车厢内壁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临时支承装置包括吊装保护架、以及设置在单元复合墙体门窗内框内的门窗加固撑;
所述吊装保护架包括底部支架、固定在底部支架上的斜撑支架、以及水平固定在斜撑支架顶部的吊装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一侧延伸出用以插放在单元复合墙体内的承插板,所述承插板的端部铰接固定有可相对于承插板上、下翻转以夹紧所述单元复合墙体的夹紧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对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修复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对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清洗,清洗后利用阳光和自然风对外墙面进行晾晒、干燥处理;
其次,检测判断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是否反碱,若反碱,则对外墙面进行排盐除碱处理;并对外墙面进行清底缝;
然后,判断外墙面上破损砖块砖面的破损深度,根据砖面破损深度,对破损砖块进行修复;
最后,对外墙面进行修砖面、平色、勾面缝、砖面增强、防渗憎水、清洁覆膜保护处理。
优选地,根据砖面破损深度,对破损砖块进行修复时,
若砖面破损深度不大于5mm,则对外墙面进行理缝处理;
若砖面破损深度大于5mm且小于20mm,则用砖粉或砖片对砖面破损处进行修补;
若砖面破损深度大于20mm,则将破损砖块小心掏除,用完好、同一时间的旧砖块替换破损砖块。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拼缝进行修复时,上、下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横向拼缝采用砖片进行填补;
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缝隙中填混凝土,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纵向拼缝处的半砖,通过掏砌工艺,用老砖替换半砖或整砖的工艺进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编号时,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有序编号,每个单元墙体对应有唯一一个编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依据“修旧如古”的原则,保留历史建筑的延存价值,对既有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将历史建筑墙体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的示意图。
图3是单元复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单元墙体底部设置马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将图3中马凳邻侧的墙体掏空后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图4的马凳中穿插支撑钢筋,组成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单元墙体底部的地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两个单元复合墙体的拼装示意图。
图9是马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支撑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将单元复合墙体架设在牛腿上的示意图。
图13是单元复合墙体的运输状态图。
图14是吊装保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单元复合墙体上安装临时支承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为单元墙体,2为复合L型混凝土板,3为单元复合墙体,4为临时支承装置,5为牛腿,6为拼缝,7为支撑槽,8为马凳,9为隔离板,10为空槽,11为支撑钢筋,12为支撑结构,13为钢筋混凝土地梁,14为砖片,15为混凝土板,16为凹槽,18为吊耳,19为卡槽,20为橡胶支座,21为缆绳,22为车厢,23为门窗加固撑,24为底部支架,25为斜撑支架,26为吊装支架,27为承插板,28为夹紧板,29为预埋件,30为支撑腿,31为连接杆,32为支撑节点,33为连接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整栋历史建筑墙体按柱、轴关系规划为若干个单元墙体1。
具体地,首先,根据现场实体勘测情况,绘制出整面历史建筑墙体的施工设计图纸;
然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选用丈量仪器,在历史建筑墙体的墙面上定位出各单元墙体的边界线(边界线沿着墙体垂直砖缝进行划定),每个单元墙体均包括一根砖柱、一面墙、一个门或窗,单元墙体的高度为一个层高;
最后,沿着定位出的边界线,用墨线在墙面上弹出每个单元墙体的切割线。
步骤2: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所有的单元墙体1进行有序编号。每个单元墙体对应唯一一个编号。
步骤3:在当前位于整栋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上分别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复合L型混凝土板也可简称为L墙)2形成单元复合墙体3(即在当前位于整栋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内侧,分别用混凝土加固、地梁水平隔离上、下墙体,形成单元复合墙体),然后,在各单元复合墙体上安装临时支承装置4;按照编号顺序,按照垂直砖缝依次切割并移除安装有临时支承装置的单元复合墙体。
具体地,在单个单元墙体上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以形成单元复合墙体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单元墙体1的底部等距开设多个支撑槽7,每开设一个支撑槽,就在该支撑槽内放置一个马凳。马凳8的高度与支撑槽7的高度相匹配,以使马凳能够有效支承上、下两个单元墙体。
每个马凳下方均放置有一张5mm厚的隔离板9。
本实施例中,所述马凳8由一个立方体钢筋框架和两个钢板组成,两个钢板分别固定在立方体钢筋框架的顶部和底部,钢板的面积大于立方体钢筋框架顶部/底部的面积。当马凳8放置在支撑槽7内后,马凳8顶部的钢板与单元墙体1相接触。
步骤3.2:单元墙体底部的马凳8放置好之后,拆除所有马凳邻侧的墙体,使单元墙体1底部形成多个空槽10,左、右两个空槽由马凳隔开。
步骤3.3:在每个空槽内分别放置一张5mm厚的隔离板。空槽内的隔离板与马凳下方的隔离板采用的是同一种材质的隔离板,本实施例中,空槽内的隔离板与马凳下方的隔离板采用的均是5mm厚的PVC塑料垫板,这样上层单元墙体与下层墙体之间由一层塑料垫板隔开。
然后,将支撑钢筋11依次穿过各个马凳,支撑钢筋11与单元墙体下方所有的马凳8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构成地梁的支撑结构12。地梁主钢筋的直径为12mm。
所述支撑钢筋11由多个等间隔分布的箍筋、固定在箍筋上的杆状钢筋组成,箍筋直径为8mm,相邻两个箍筋之间的间距为150mm,杆状钢筋的直径为12mm。当支撑钢筋11穿设在马凳8内后,将支撑钢筋11与各个马凳8绑扎固定在一起,构成支撑结构12。支撑结构12的整体高度不小于50公分。
步骤3.4:在单元墙体1的背面植入拉结筋,拉结筋呈等间隔分布,拉结筋直径为8mm,相邻两个拉结筋之间的间距为500mm,再在单元墙体1背面绑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地梁支撑结构和墙体拉结筋进行绑扎固定。
钢筋网片为由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十字交叉通过绑扎或焊接制作而成的网片,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直径均为10mm,相邻两个横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纵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200mm。
步骤3.5:安装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的上端面与单元墙体1的上端面相齐平,浇筑模板的长度与所述单元墙体1的长度相等。
步骤3.6:从浇筑模板的浇筑口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支撑结构融为一体形成钢筋混凝土地梁(钢筋混凝土地梁可简称为地梁),混凝土与钢筋网片、拉结筋融为一体形成混凝土板15,钢筋混凝土地梁13与混凝土板15共同构成复合L型混凝土板2,复合L型混凝土板2可简称为L墙。复合L型混凝土板2与单元墙体1融为一体形成单元复合墙体3。
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梁13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的外墙面、内侧面从单元墙体的背面凸出。本实施例中,地梁13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1的外墙面4公分、内侧面从单元墙体1的背面凸出5公分。地梁13既可用作为单元墙体1搬运过程中的支撑台,又能保证单元墙体1的整体性。
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在混凝土板15顶部预埋吊耳18,在混凝土板15背面安置预埋件29,即当复合L型混凝土板制作完成后,单元复合墙体1的顶部预埋有吊耳18、背面安置有预埋件29。本实施例中,单元复合墙体1的顶部预埋有两个吊耳,吊耳可选用150mm*150mm的镀锌钢板,所述吊耳上开设有吊孔。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浇筑模板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这样当向该浇筑模板内浇灌混凝土,混凝土浆液凝固后,形成的复合混凝土板15顶部的两侧便会分别形成一个卡槽19,该卡槽19用于放置牛腿5。浇筑模板的浇筑口为45°浇筑口。
步骤3.7:在单元复合墙体1的上端面开设凹槽16,在凹槽16内安装止水胶条,止水胶条遇水会产生膨胀,用于外墙防水。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6的纵截面呈倒梯形,止水胶条的形状与凹槽16的形状相匹配。
根据上述步骤3.1-3.8,在当前位于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上分别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2,将顶层的各单元墙体分别加固成单元复合墙体3。
单元复合墙体制作好后,在各单元复合墙体3上分别安装一个临时支承装置4,该装置能够临时支撑、吊装单元复合墙体3,且安装该装置时,不会对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及墙体结构造成破坏。
所述临时支承装置3包括吊装保护架和门窗加固撑23。
所述吊装保护架包括底部支架24、斜撑支架25和吊装支架26。
所述底部支架24的一侧延伸出用以插放在单元复合墙体下方的承插板27,所述承插板27的端部铰接固定有可相对于承插板27上、下翻转以夹紧所述单元复合墙体3的夹紧板28。所述承插板27的长度比墙体厚度大20-30公分,夹紧板28的长度为20-30公分,即承插板27的长度等于单元复合墙体3墙体厚度与夹紧板28的长度之和。
所述斜撑支架25固定在底部支架24上。吊装支架26水平固定在斜撑支架25的顶部,吊装支架26由一个钢型框架、及固定在钢型框架上的吊耳组成。
为了增加吊装支架26的整体结构强度,可在所述斜撑支架25与底部支架24之间固定加强杆。
所述门窗加固撑23设置在单元复合墙体3的门窗内框内。所述门窗加固撑23包括矩形框架、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内的剪力撑。
安装临时支承装置4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安装的临时支承装置的承插板27穿插在地梁下方的墙体内;然后,将夹紧板28铰接固定在承插板27的端部,翻转夹紧板28,即可将单元复合墙体3夹在夹紧板28和斜撑支架25之间。
根据上述安装步骤,在当前位于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复合墙体上依次安装临时支承装置4,然后按照各墙体的编号顺序,依次切割并移除安装有临时支承装置的单元复合墙体3。
切割当前位于整栋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复合墙体时,在单元复合墙体3的切割线处放靠尺或导管,然后,采用切割机沿着靠尺或导管进行纵切,本实施例中,具体可采用链锯切割方式进行纵切,这个切割方式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且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最后,将吊车的吊钩固定在临时支承装置的吊装支架上,启动吊车,将单元复合墙体从所述历史建筑墙体上吊离。
步骤4:重复步骤3,对所述历史建筑墙体其他楼层的墙体进行切割。
步骤5:将所有切割下来的单元复合墙体运输至工厂,在工厂内对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侧艺术墙面(外墙面)进行修复,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墙面修复好后,整理各单元复合墙体上的临时支承装置4(“整理”是指检查临时支承装置上的吊装件等,拆除吊装时不必要的零部件),待运输、安装。
具体地,将单元复合墙体3运输至工厂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在车厢22内设置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橡胶支座20;
然后,将起重设备的吊钩固定在单元复合墙体的临时支承装置3上,启动起重设备,将单元复合墙体3吊装放置在橡胶支座20上;
最后,采用缆绳21将临时支承装置4与车厢22内壁相连接,将单元复合墙体3运输至工厂。
单元复合墙体3运输至工厂内后,依次对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墙面进行修复。
对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墙面进行修复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对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墙面进行清洗,清洗后利用阳光和自然风对外墙面进行晾晒、干燥处理;
其次,检测判断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墙面是否反碱,若反碱,则对外墙面进行排盐除碱处理;对外墙面进行清底缝;
然后,判断外墙面上破损砖块砖面的破损深度,若砖面破损深度不大于5mm,则对外墙面进行理缝处理;若砖面破损深度大于5mm且小于20mm,则用砖粉或砖片对砖面破损处进行修补;若砖面破损深度大于20mm,则将破损砖块小心掏除,用完好、同一时间的旧砖块替换破损砖块;
最后,对外墙面进行修砖面、平色、勾面缝、砖面增强、防渗憎水、洁覆膜保护处理。
所有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均修复好后,拆除各单元复合墙体上的临时支承装置4。
步骤6:按照各单元复合墙体对应编号的原始排布位置,将各个外墙面修复好的单元复合墙体3进行反序吊运,架设在新建筑结构牛腿5上,并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3之间的拼缝进行砖片补充和修复。
所述牛腿5由多个平行设置的支撑腿30、以及固定在支撑腿30之间的连接杆31组成。
所述支撑腿30为直杆状,支撑腿30上固定有支撑节点32。每个支撑腿上的支撑节点可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节点沿支撑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支撑节点32的侧面设置有一个向内弯折的卡口,卡口形状与单元复合墙体3上的卡槽形状相匹配。
所述连接杆31上固定有用以与单元复合墙体背面的预埋件29相连接的连接码件33。本实施例中,连接码件33为L形结构,连接码件33的水平端面上开设有固定孔,连接码件33通过穿设在固定孔内的螺栓与单元复合墙体背面的预埋件29相固定。
当各个单元复合墙体架设在牛腿5上时,上层单元复合墙体坐落在牛腿的支撑节点32上,而支撑节点32的卡口恰好卡在下层单元复合墙体顶部的卡槽内,这样,便将所有修复好的单元复合墙体拼装成一整面墙体。
然后,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拼缝进行修复:
上、下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横向拼缝采用砖片进行填补;
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缝隙中填混凝土,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纵向拼缝处的半砖,通过掏砌工艺,用老砖替换半砖或整砖的工艺进行。
下面通过具体详细说明本申请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假设某历史建筑具有五层楼层,我们将该五层历史建筑墙体划分为39个单元墙体,每个单元墙体均包含一根砖柱、一面墙、一个门或窗,单元墙体的高度为一个层高。
然后,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编号,即顶层(第五层)共有3个单元墙体,从左往右依次为1号单元墙体、2号单元墙体和3号单元墙体;第四层的单元墙体依次为4号单元墙体、5号单元墙体…12号单元墙体,依次类推。
然后,按照划分的单元墙体,对历史建筑墙体进行切割。
具体地,在顶层(第五层)的3个单元墙体上分别设置L墙(L墙的制作过程如上所述),将这3个单元墙体依次加固为1号单元复合墙体、2号单元复合墙体、3号单元复合墙体;然后,在这3个单元复合墙体上分别安装一个临时支承装置4(临时支承装置的安装过程如上所述),临时支承装置4安装好之后,按照编号顺序,从左往右依次切割并移除1号单元复合墙体、2号单元复合墙体和3号单元复合墙体。第五层的3个单元复合墙体分别切割、移除后,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对第四层、第三层…第一层的墙体进行切割和移除。
将切割得到的所有单元复合墙体3运输至工厂,在工厂内对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3的外墙面进行修复,外墙面修复好之后,拆除各单元复合墙体上的临时支承装置4。
最后,按从下往上逐层施工的顺序,按照各单元复合墙体对应编号的原始排布位置(即31号单元复合墙体…39号单元复合墙体从左往右排布在墙体的第一层,22号单元复合墙体…30号单元复合墙体从左往右排布在墙体的第二层... 1号单元复合墙体、2号单元复合墙体、3号单元复合墙体从左往右排布在墙体的第一层)将各个外墙面修复好的单元复合墙体架设在牛腿上,组成一整面新墙体。并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拼缝进行修复,上、下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横向拼缝采用砖片进行填补;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纵向拼缝处的半砖或碎砖,通过掏砌工艺,用老砖替换掉纵向拼缝处的碎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整面历史建筑墙体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墙体;
步骤2: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有序编号;
步骤3:在当前位于历史建筑墙体顶层的各单元墙体上分别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形成单元复合墙体,在各单元复合墙体上安装临时支承装置;按照编号顺序,依次切割并移除安装有临时支承装置的单元复合墙体;
步骤4:重复步骤3,对所述历史建筑墙体其他楼层的墙体进行切割;
步骤5:将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运输至工厂,在工厂内对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修复,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修复好后,整理各单元复合墙体上的临时支承装置,待运输、安装;
步骤6:按照各单元复合墙体对应编号的原始排布位置,将各个外墙面修复好的单元复合墙体架设在新建筑结构牛腿上进行拼装,并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拼缝进行砖片补充和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单个单元墙体上设置复合L型混凝土板形成单元复合墙体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在单元墙体的底部等距开设多个支撑槽,每开设一个支撑槽,就在该支撑槽内放置一个马凳;下方均放置一张隔离板;每个马凳必须有效支承上、下砖墙墙体;
步骤3.2:拆除所有马凳邻侧的墙体,使单元墙体底部形成多个由马凳隔开的空槽;
步骤3.3:在每个空槽内分别放置一张隔离板,然后,将支撑钢筋依次穿过各个马凳,构成地梁的支撑结构;
步骤3.4:在单元墙体的背面植入拉结筋,再在单元墙体背面绑扎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支撑结构和墙体拉结筋进行绑扎固定;
步骤3.5:安装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的上端面与单元墙体的上端面相齐平;
步骤3.6:从浇筑模板的浇筑口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地梁支撑结构融为一体形成钢筋混凝土地梁,混凝土与钢筋网片、拉结筋融为一体形成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地梁与混凝土板共同构成复合L型混凝土板,复合L型混凝土板与单元墙体融为一体形成单元复合墙体,
所述钢筋混凝土地梁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的外墙面、内侧面从单元墙体的背面凸出;
步骤3.7:在单元复合墙体的上端面开设凹槽,在凹槽内安装止水胶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墙体上的拉结筋等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拉结筋之间的间距为Φ8@500,钢筋网片Φ10@200,地梁主钢筋Φ12,箍筋Φ8@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复合墙体的顶部预埋有吊耳、背面预埋有预埋件,所述吊耳上开设有吊孔;
单元复合墙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以放置牛腿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梁的外侧面缩进单元墙体的外墙面4公分、内侧面从单元墙体的背面凸出5公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采用的是5mm厚的PVC塑料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所有的单元复合墙体运输至工厂修缮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在车厢内设置若干个等间隔分布的橡胶支座;
然后,将起重设备的吊钩固定在单元复合墙体外侧的临时支承装置上,将单元复合墙体吊装放置在橡胶支座上;
最后,采用缆绳将临时支承装置与车厢内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承装置包括吊装保护架、以及设置在单元复合墙体门窗内框内的门窗加固撑;
所述吊装保护架包括底部支架、固定在底部支架上的斜撑支架、以及水平固定在斜撑支架顶部的吊装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一侧延伸出用以插放在单元复合墙体内的承插板,所述承插板的端部铰接固定有可相对于承插板上、下翻转以夹紧所述单元复合墙体的夹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修复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对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进行清洗,清洗后利用阳光和自然风对外墙面进行晾晒、干燥处理;
其次,检测判断单元复合墙体的外墙面是否反碱,若反碱,则对外墙面进行排盐除碱处理;并对外墙面依次进行清底缝;
然后,判断外墙面上破损砖块砖面的破损深度,根据砖面破损深度,对破损砖块进行修复;
最后,修砖面、平色、勾面缝、砖面增强、防渗憎水、清洁覆膜保护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砖面破损深度,对破损砖块进行修复时,
若砖面破损深度不大于5mm,则对外墙面进行理缝处理;
若砖面破损深度大于5mm且小于20mm,则用砖粉或砖片对砖面破损处进行修补;
若砖面破损深度大于20mm,则将破损砖块小心掏除,用完好、同一时间的旧砖块替换破损砖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相邻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拼缝进行修复时,上、下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横向拼缝采用砖片进行填补;
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的缝隙中填混凝土,左、右两个单元复合墙体之间纵向拼缝处的半砖,通过掏砌工艺,用老砖替换半砖或整砖的工艺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所有的单元墙体进行编号时,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有序编号,每个单元墙体对应有唯一一个编号。
CN201910505861.8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306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5861.8A CN110306832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5861.8A CN110306832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6832A true CN110306832A (zh) 2019-10-08
CN110306832B CN110306832B (zh) 2021-06-22

Family

ID=6807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5861.8A Active CN110306832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68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192A (zh) * 2019-10-22 2020-02-04 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火墙整体搬迁方法
CN111305593A (zh) * 2020-03-31 2020-06-19 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平移用高强度平移设备
CN112227759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厦门闽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清水墙体修复加固迁移方法
CN112983039A (zh) * 2021-02-25 2021-06-18 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保留立面整体卸解保护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103A (zh) * 1998-07-16 1999-02-17 赵启 建筑物整体平移的装置和方法
CN1298996A (zh) * 2000-08-10 2001-06-13 本溪华厦(集团)有限公司 驱动建筑物整体迁移装置及方法
JP2003056186A (ja) * 2001-08-17 2003-02-26 Hikiya Kenchikubutsu Furiku Chosei Shuei Tonosaki 木造建築物の構造の特質に適合させ、h形鋼および特製アンカー金具並びに特製微調整金具を使用した木造建築物の土台揚げおよび曳き舞い工事のh形鋼鉄骨架台工法。
JP2005264519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ekisui Chem Co Ltd 既存建物の免震化工法および該工法により免震化された免震建物
CN101429820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CN105089292A (zh) * 2015-08-21 2015-11-25 顾雍舟 带土基房屋整体平移施工法
CN108999427A (zh) * 2018-10-15 2018-12-14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迁移就位时移动荷载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103A (zh) * 1998-07-16 1999-02-17 赵启 建筑物整体平移的装置和方法
CN1298996A (zh) * 2000-08-10 2001-06-13 本溪华厦(集团)有限公司 驱动建筑物整体迁移装置及方法
JP2003056186A (ja) * 2001-08-17 2003-02-26 Hikiya Kenchikubutsu Furiku Chosei Shuei Tonosaki 木造建築物の構造の特質に適合させ、h形鋼および特製アンカー金具並びに特製微調整金具を使用した木造建築物の土台揚げおよび曳き舞い工事のh形鋼鉄骨架台工法。
JP2005264519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ekisui Chem Co Ltd 既存建物の免震化工法および該工法により免震化された免震建物
CN101429820A (zh) * 2007-11-07 2009-05-13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物整体移位方法
CN105089292A (zh) * 2015-08-21 2015-11-25 顾雍舟 带土基房屋整体平移施工法
CN108999427A (zh) * 2018-10-15 2018-12-14 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迁移就位时移动荷载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192A (zh) * 2019-10-22 2020-02-04 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火墙整体搬迁方法
CN110748192B (zh) * 2019-10-22 2021-12-03 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火墙整体搬迁方法
CN111305593A (zh) * 2020-03-31 2020-06-19 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平移用高强度平移设备
CN111305593B (zh) * 2020-03-31 2021-08-10 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平移用高强度平移设备
CN112227759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厦门闽园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古建筑清水墙体修复加固迁移方法
CN112983039A (zh) * 2021-02-25 2021-06-18 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保留立面整体卸解保护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6832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6832A (zh) 一种历史建筑艺术清水墙整体迁移的施工方法
CN110284729A (zh) 一种历史建筑墙体分块式切割拆除方法
CN109898429B (zh) 一种用于桥梁裂缝加固的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0172924B (zh) 整体式液压箱梁模板施工方法
CN109577639A (zh) 外墙保模一体化板与铝合金模板组合体系施工方法
US7736096B1 (en) Modular interlocking retaining wall/seawall having reduced installation time
JP2011026777A (ja) 空圧式型枠
CN202483061U (zh) 后浇带支护模
CN111456105B (zh) 地下车库底板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10439162A (zh) 现浇空心楼盖的施工工艺
CN105442736A (zh)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分段式组合装置抗浮施工方法
CN210508478U (zh) 一种用于清水砖墙的l型外包墙体
CN110306820A (zh)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化隔墙的加固方法
CN211899992U (zh) 一种组装式施工围挡
CN111424883A (zh) 预应力现浇清水混凝土斜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283556B1 (ko) 농수로용 신축이음장치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11719881A (zh) 古老建筑复杂结构整体加固施工工艺
CN107276002B (zh) 一种电缆沟槽体组件
CN110306822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历史建筑外墙单元板块
CN105507475A (zh) 一种连续交替半圆锥面形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92011B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修补缓坡泄水建筑物表面的方法
CN210238920U (zh) 一种空心混凝土预制板
CN110306823B (zh)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清水墙的复合l型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CN212478139U (zh) 一种中埋橡胶止水带的固定支架
CN217891306U (zh) 一种新型可周转成套混凝土补桩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