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3927A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3927A
CN110303927A CN201910576122.8A CN201910576122A CN110303927A CN 110303927 A CN110303927 A CN 110303927A CN 201910576122 A CN201910576122 A CN 201910576122A CN 110303927 A CN110303927 A CN 110303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ar
mounted terminal
charging pil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61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克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 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 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 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 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61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39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3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3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8Off-site monitoring or control, e.g. remote control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充电桩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充电桩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充电请求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充电验证请求,充电验证请求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若是,云端服务器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充电桩服务器向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简化电动汽车充电的操作步骤,实现无手机、无充电卡的自动充电,确保充电桩使用时的用电安全以及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因为其清洁、环保、节能等各种优势正被用户逐渐接受。但是目前的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却非常糟糕,用户通常需要经过“掏出手机→打开APP→点开扫码功能→扫充电桩二维码→插入充电口→点击开始充电”这六步操作,才能开始一次充电操作。操作繁琐,而且,如果用户的手机电量不足关机,或者在充电处信号不好,都将会导致无法实现扫码充电,给用户带来困扰,进一步的,也有的充电桩是刷卡充电的,在充电桩显示屏右侧找到磁卡感应区,刷卡就可以自动充电了。但是,有时候忘记带充电卡,将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以简化电动汽车充电步骤,又可以避免手机无信号无法使用,或忘带充电卡导致充电无法进行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操作繁琐,充电需要依赖于手机或充电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充电桩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充电验证请求,所述充电验证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是,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接收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包括当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触发的充电指令;
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将充电枪与所述车载终端配合;
通过内置在所述车载终端中的CAN总线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
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
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映射表。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二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二结束充电请求为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结束充电请求时所触发的结束充电请求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
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是,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验证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映射表。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三结束充电请求;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查找到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的第四结束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进一步的,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车载终端的所述充电操作的充电信息,以使得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信息计算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费用并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所述充电费用,完成充电扣费。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充电桩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有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是,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充电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二充电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包括当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触发的充电指令;
充电操作模块,用于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包括:
充电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
充电验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一充电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
第二充电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包括:
充电验证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一充电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当充电枪上的充电插头插入车载终端的充电接口后,充电桩就可以通过内置在车载终端的CAN线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从而实现车载终端的充电,简化了电动汽车充电的操作步骤,实现了无手机、无充电卡的自动充电;
2)本发明中,通过触摸车载终端上的结束充电触摸屏,并根据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需要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对应的充电桩,并切断充电电源,使充电桩自动结束车载终端的充电,在确保切断电源后,拔掉充电枪,确保充电桩使用时的用电安全,并同时避免了因直接把枪而导致充电电流极短时间的为0的状态,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中,充电桩联网,通过后台充电桩服务器管理运行,保证了充电桩的有序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10-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20-充电请求发送模块,1130-第二充电指令接收模块,1140-充电操作模块,1210-充电请求接收模块,1220-充电验证请求发送模块,1230-第一充电指令接收模块,1240-第二充电指令发送模块,1310-充电验证请求接收模块,1320-判断模块,1330-第一充电指令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至少包括车载终端01,充电桩04、充电桩服务器03和云端服务器02,其中,所述车载终端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充电桩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云端服务器02作为所述车载终端01的后台服务器,所述充电桩服务器03作为充电桩04的后台服务器。所述充电桩服务器03可以包括一个独立运行的服务器,或者分布式服务器或者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02和充电桩服务器03可以为独立的两个,也可以为同一个。
以下介绍本发明基于上述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当所述云端服务器0和充电桩服务器为独立的两个时,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服务器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201:充电桩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用户将充电桩的充电枪上的充电插头插入车载终端的充电接口中,所述充电桩与所述车载终端配合,实现电连接。所述车载终端内置有CAN总线,所述CAN总线与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接口连通,进而,当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充电接口后,所述车载终端通过CAN总线将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传输给所述充电桩,从而实现所述充电桩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但不限于车辆识别号码(VIN),用以识别汽车的生产商、引擎、底盘序号及其他性能等资料。
S203:所述充电桩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S205: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充电验证请求,所述充电验证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用户可以在够买电动汽车后或者在借用共享电动汽车时,完成用户注册,以实现用户账号与车载终端的绑定关系,并将注册后的用户信息上传至用户标签库中,并将所述用户标签库预设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进一步的,通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验证用户是否完成注册,实现对该车载终端的合法性的验证。
S207: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所述云端服务器的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存储有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执行步骤S209。
具体的,用户标签库为多个用户标签形成的数据库,所述用户标签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启动电动汽车之前的注册(登录)账号的信息,具体的,可以通过输入登录密码或通过账号的绑定信息登录,所述账号的绑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或微信、qq、微博等第三方账号。所述用户标签数据库中的用户标签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形成映射关系。若所述云端服务器的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存储有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标签,则说明该用户在先注册过,登录该账号的车载终端满足充电要求,可以对其授权充电,若所述云端服务器的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未存储有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则说明该用户没有在先注册过,登录该账号的车载终端不满足充电要求,不能对其授权充电。
S209: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
具体的,在云端服务器判断出车载终端满足充电条件时,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述第一充电指令可以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充电桩服务器确定需要充电的车载终端。
S211: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
S213: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服务器根据车载终端与充电桩的配合关系,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结束时,用户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发送结束充电指令,具体的,参阅图3,操作步骤如下:
S215: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映射表。
具体的,所述充电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码和所述充电桩的企业识别码,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码用以标识充电桩的具体分布位置,所述充电桩的企业识别码用以标识充电桩的注册企业。所述充电桩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充电请求中包含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建立关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映射表,实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与车载终端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S217: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第一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一结束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第一结束充电请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触摸设置在所述车载终端上的结束充电触摸按键,实现结束充电请求的发送。
可以理解的是,在非常情况下,通过触摸车载终端上的结束充电触摸屏,并根据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需要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对应的充电桩,并切断充电电源,使充电桩自动结束车载终端的充电,在确保切断电源后,拔掉充电枪,保证充电桩使用时的用电安全,并同时避免了因直接把枪而导致充电电流极短时间的为0状态,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
S219: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二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二结束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S221: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映射表查找与请求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服务器确定要结束充电的充电桩。
S223: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查找到的与请求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充电结束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进一步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结束时,用户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发送结束充电指令,具体的,参阅图4,操作步骤如下:
S315: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映射表;
具体的,所述充电验证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码和所述充电桩的企业识别码,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码用以标识充电桩的具体分布位置,所述充电桩的企业识别码用以标识充电桩的注册企业。进一步的,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充电验证请求中包含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建立关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映射表,实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与车载终端的单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S317: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第三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三结束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第一结束充电请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触摸设置在所述车载终端上的结束充电触摸按键,实现结束充电请求的发送。
S319:所述云端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具体的,所述云端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查找与请求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S321: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四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四结束充电请求包括所述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具体的,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四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四结束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语段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查找到的与请求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服务器确定需要结束充电的充电桩。
S323: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查找到的与请求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充电结束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进一步的,参阅图3或图4,在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225: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车载终端的所述充电操作的充电信息;
具体的,所述充电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或充电时间。
S227: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信息计算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费用;
具体的,所述充电费用的计算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充电时间计费或按照充电电量计费。
S229: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所述充电费用,完成充电扣费。
具体的,所述充电扣费可以是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充电费用后,根据车载终端在先的授权的免密支付以及所绑定的支付账户,完成自动扣费,所述绑定的支付账户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宝账户、银行卡账户、信用卡账户或微信账户等。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扣费也可以是在云端服务器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充电费用后,所述车载终端向与车载终端的登录用户绑定的APP发送充电费用,通过该APP在先授权的免密支付以及所绑定的支付账户完成自动扣费。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充电桩服务器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充电验证请求,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在判断为是时,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充电桩服务器向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充电桩对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充电枪的充电插头插入车载终端的充电接口后即进行充电,解决了下有技术中需要经过“掏出手机→打开APP→点开扫码功能→扫充电桩二维码→插入充电口→电机开始充电”等步骤,造成充电步骤繁琐的问题,节约了用户充电等待时间,有效改善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参阅图5当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充电桩服务器为一个时,实现云端服务器与充电桩服务器的合成,具体的,下面以车载终端服务器代替上述合成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S401:所述充电桩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用户将充电桩的充电枪上的充电插头插入车载终端的充电接口中,所述充电桩与所述车载终端配合,实现电连接。所述车载终端内置有CAN总线,所述CAN总线与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接口连通,进而,当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充电接口后,所述车载终端通过CAN总线将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传输给所述充电桩,从而实现所述充电桩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操作。
S403:所述充电桩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S405: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有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标签;
具体的,用户可以在够买电动汽车后或者在借用共享电动汽车时,完成用户注册,以实现用户账号与车载终端的绑定关系,并将注册后的用户信息上传至用户标签数据库中,并将用户标签库预设在与云端服务器具有合成关系的充电桩服务器中。进一步的,通过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验证用户是否完成注册,实现对该车载终端的合法性的验证。
若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有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标签,执行步骤S407;
具体的,用户标签库为多个用户标签形成的数据库,所述用户标签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启动电动汽车之前的注册(登录)账号的信息,具体的,可以通过输入登录密码或通过账号的绑定信息登录,所述账号的绑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或微信、qq、微博等第三方账号。所述用户标签数据库中的用户标签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形成映射关系。若所述充电桩服务器的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存储有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标签,则说明该用户在先注册过,登录该账号的车载终端满足充电要求,可以对其授权充电,若所述充电桩服务器的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未存储有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则说明该用户没有在先注册过,登录该账号的车载终端不满足充电要求,不能对其授权充电。
S407: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
S409: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服务器根据车载终端与充电桩的配合关系,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结束时,用户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发送结束充电指令,具体的,参阅图6,操作步骤如下:
S411: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映射表。
具体的,所述充电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码和所述充电桩的企业识别码,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码用以标识充电桩的具体分布位置,所述充电桩的企业识别码用以标识充电桩的注册企业。所述充电桩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充电请求中包含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建立关于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映射表,实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与车载终端的映射关系。
S413: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结束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结束充电请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触摸设置在所述车载终端上的结束充电触摸按键,实现结束充电请求的发送。
S415: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基于所述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具体的,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基于所述映射表查找与请求结束充电的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服务器确定要结束充电的充电桩。
进一步的,在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417:所述充电桩服务器根据所述车载终端的所述充电操作的充电信息,计算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费用;
所述充电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或充电时间,所述充电费用的计算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充电时间计费或按照充电电量计费。
S419: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所述充电费用,完成充电扣费。
具体的,所述充电扣费可以是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充电费用后,根据车载终端在先的授权的免密支付以及所绑定的支付账户,完成自动扣费,所述绑定的支付账户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宝账户、银行卡账户、信用卡账户或微信账户等。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扣费也可以是在云端服务器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充电费用后,所述车载终端向与车载终端的登录用户绑定的APP发送充电费用,通过该APP在先授权的免密支付以及所绑定的支付账户完成自动扣费。
以下以充电桩为执行主体介绍本说明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501: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S503: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S505:接收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包括当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触发的充电指令;
S507: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未体现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具体介绍。
以下以充电桩服务器为执行主体介绍本说明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结合图8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601: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
S603: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S605: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
S607: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未体现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具体介绍。
以下以云端服务器为执行主体介绍本说明书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结合图9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701:接收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
S703: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S705:若是,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未体现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具体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模块1110,用于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充电请求发送模块1120,用于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二充电指令接收模块1130,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包括当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触发的充电指令;
充电操作模块1140,用于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充电请求接收模块1210,用于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
充电验证请求发送模块1220,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一充电指令接收模块1230,用于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
第二充电指令发送模块1240,用于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充电验证请求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
判断模块1320,用于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一充电指令发送模块1330,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系统和服务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充电桩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充电验证请求,所述充电验证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是,所述云端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
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2.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接收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包括当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触发的充电指令;
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将充电枪与所述车载终端配合;
通过内置在所述车载终端中的CAN总线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4.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
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
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映射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二结束充电请求,所述第二结束充电请求为所述车载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一结束充电请求时所触发的结束充电请求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7.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
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是,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验证请求还包括: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充电桩的标签信息和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二映射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车载终端发送的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第三结束充电请求;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表查找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
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查找到的充电桩的标签信息的第四结束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标签信息所对应的充电桩发送结束充电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所述车载终端的所述充电操作的充电信息,以使得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充电信息计算所述车载终端的充电费用并向所述车载终端发送所述充电费用,完成充电扣费。
1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充电桩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充电请求,所述充电请求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有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标签;
若是,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12.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
充电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充电桩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二充电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充电指令,所述第二充电指令包括当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所触发的充电指令;
充电操作模块,用于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1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充电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桩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请求;
充电验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以使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一充电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发送的第一充电指令;
第二充电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14.一种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充电验证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的包括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充电验证请求;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预设用户标签库中是否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
第一充电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出预设用户标签库中包含与所述车载终端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用户标签时向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发送第一充电指令,以使所述充电桩服务器向所述充电桩发送第二充电指令,以便所述充电桩对所述车载终端进行充电操作。
CN201910576122.8A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3039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6122.8A CN110303927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6122.8A CN110303927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3927A true CN110303927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6122.8A Pending CN110303927A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3927A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1450A (zh) * 2019-11-22 2020-03-24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51935A (zh) * 2020-02-28 2020-06-09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授权方法
CN111556101A (zh) * 2020-04-13 2020-08-18 深圳市雷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管理方法
CN111885135A (zh) * 2020-07-14 2020-11-03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电池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03919A (zh) * 2020-08-17 2020-11-27 深圳市万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换电柜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16026A (zh) * 2020-09-03 2021-01-12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前装obu的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2277709A (zh) * 2020-10-19 2021-01-2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12330887A (zh) * 2020-11-02 2021-02-05 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充电结算方法及装置
CN112776649A (zh) * 2020-12-30 2021-05-1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充电方法、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及介质
CN112967453A (zh) * 2021-01-29 2021-06-1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网关设备、充电服务设备、平台、系统和介质
CN113096316A (zh) * 2020-01-08 2021-07-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平台及系统
CN113492705A (zh) * 2021-07-14 2021-10-12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无感充电方法
CN113496403A (zh) * 2020-04-07 2021-10-12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身份信息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13596073A (zh) * 2021-06-07 2021-11-02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服务器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752886A (zh) * 2020-06-02 2021-12-07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05371A (zh) * 2020-06-18 2022-01-07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知充电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78291A (zh) * 2021-11-05 2022-01-28 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充电方法及集成设备
CN114074570A (zh) * 2020-08-20 2022-02-22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98503A (zh) * 2021-01-26 2022-08-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37330A (zh) * 2022-01-25 2022-08-23 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端nfc功能的即触即充的充电控制系统
CN115019445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平台、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77731A (zh) * 2022-07-18 2022-11-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766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9545A1 (de) * 2013-09-27 2015-04-0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Fahrzeug und Anordnung
CN106297028A (zh) * 2016-08-04 2017-01-04 李享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识别和结算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5970885U (zh) * 2016-06-07 2017-02-22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识别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106427645A (zh) * 2016-11-16 2017-02-22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40240A (zh) * 2017-03-08 2017-05-31 广州车电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充电桩设备与电动汽车自动识别系统与方法
CN106882069A (zh) * 2017-03-08 2017-06-23 广州车电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身份识别系统与方法
CN107933358A (zh) * 2017-12-07 2018-04-20 珠海横琴小可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识别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19545A1 (de) * 2013-09-27 2015-04-0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Fahrzeug und Anordnung
CN205970885U (zh) * 2016-06-07 2017-02-22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识别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106297028A (zh) * 2016-08-04 2017-01-04 李享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识别和结算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6427645A (zh) * 2016-11-16 2017-02-22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40240A (zh) * 2017-03-08 2017-05-31 广州车电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充电桩设备与电动汽车自动识别系统与方法
CN106882069A (zh) * 2017-03-08 2017-06-23 广州车电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身份识别系统与方法
CN107933358A (zh) * 2017-12-07 2018-04-20 珠海横琴小可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识别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久春: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系统》", 28 February 2017,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云平台与智能充电技术》", 31 December 2017, 贵州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1450A (zh) * 2019-11-22 2020-03-24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6316B (zh) * 2020-01-08 2022-09-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平台及系统
CN113096316A (zh) * 2020-01-08 2021-07-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平台及系统
CN111251935A (zh) * 2020-02-28 2020-06-09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授权方法
CN111251935B (zh) * 2020-02-28 2023-02-28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授权方法
CN113496403A (zh) * 2020-04-07 2021-10-12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身份信息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11556101A (zh) * 2020-04-13 2020-08-18 深圳市雷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管理方法
CN113752886A (zh) * 2020-06-02 2021-12-07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05371A (zh) * 2020-06-18 2022-01-07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知充电支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85135A (zh) * 2020-07-14 2020-11-03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电池的系统及方法
CN112003919A (zh) * 2020-08-17 2020-11-27 深圳市万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换电柜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074570A (zh) * 2020-08-20 2022-02-22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16026A (zh) * 2020-09-03 2021-01-12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前装obu的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2277709A (zh) * 2020-10-19 2021-01-2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12330887A (zh) * 2020-11-02 2021-02-05 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充电结算方法及装置
CN112776649B (zh) * 2020-12-30 2023-04-07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充电方法、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及介质
CN112776649A (zh) * 2020-12-30 2021-05-11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充电方法、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及介质
CN114898503A (zh) * 2021-01-26 2022-08-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67453A (zh) * 2021-01-29 2021-06-1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网关设备、充电服务设备、平台、系统和介质
WO2022160721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网关设备、充电服务设备、平台、系统和介质
TWI790733B (zh) * 2021-01-29 2023-01-21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方法、閘道設備、充電服務設備、平臺、系統和介質
CN113596073A (zh) * 2021-06-07 2021-11-02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服务器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492705B (zh) * 2021-07-14 2023-01-10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无感充电方法
CN113492705A (zh) * 2021-07-14 2021-10-12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无感充电方法
CN113978291A (zh) * 2021-11-05 2022-01-28 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充电方法及集成设备
CN114937330A (zh) * 2022-01-25 2022-08-23 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端nfc功能的即触即充的充电控制系统
CN115019445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平台、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77731A (zh) * 2022-07-18 2022-11-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766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392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US20230249560A1 (en)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network
US836495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a key recovery plan
CN113401000B (zh) 一种电动卡车智能换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161318A (zh) 信息处理装置、电机驱动可移动体和放电控制方法
CN102880777A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池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9702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识别和结算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6207294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5882438A (zh) 车辆充电方法、系统和充电桩
CN108649635A (zh) 电池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EP3546275A2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vices
CN113844285B (zh)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方法、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406615A (zh) 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16926A (zh) 充电桩的收费方法及装置
CN105578384A (zh) 一种业务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8876543A (zh) 一种平板电脑的租借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9507507B (zh) 适配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测试板及检测系统
CN109878356B (zh) 充电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4596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2530032A (zh) 共享车辆的etc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61729A (zh) 一种快捷充电支付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06251127A (zh) 一种智能卡的在线充值方法和设备
CN105071498A (zh) 电动车的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5072200A (zh) 充电桩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8597120B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收费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