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8503A -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8503A
CN114898503A CN202110104768.3A CN202110104768A CN114898503A CN 114898503 A CN114898503 A CN 114898503A CN 202110104768 A CN202110104768 A CN 202110104768A CN 114898503 A CN114898503 A CN 114898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lient
identity
background
as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47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47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8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8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涉及到云技术相关的数据传输技术,该方法包括: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充电桩对充电汽车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当将充电桩的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时,电动汽车可以将自己的汽车身份标识给到充电桩,当充电桩识别出电动汽车的汽车身份标识是合法的时,充电桩就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但是,由于电动汽车所给到充电桩的汽车身份标识通常是属于电动汽车公开的身份信息,因此,该汽车身份标识很容易被截获并进行篡改的,这就会导致通过电动汽车的汽车身份标识来判断是否要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是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准确性。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
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对象后台设备执行,包括:
当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获取充电后台设备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身份鉴别请求为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所生成;充电后台设备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充电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的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
当根据身份鉴别请求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以使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充电后台设备执行,包括:
获取充电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对象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向所属的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的验证信息;
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当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对象后台设备、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
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对象后台设备用于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充电客户端用于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其中,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包括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包括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公开身份标识,获取到的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
其中,充电后台设备还用于:
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与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充电后台设备用于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充电资产账户用于向充电后台设备提供针对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将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使充电客户端根据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未匹配到与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充电后台设备用于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将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使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输出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其中,充电后台设备还用于:
当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充电资产账户时,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单次充电开销资产生成资产询问信息;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将资产询问信息发送给充电资产账户所属的账户后台设备,以使账户后台设备在检测到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少于资产询问信息中的单次充电开销资产时,根据账户所持资产生成资产回复信息;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获取账户后台设备发送的资产回复信息,并用于根据资产回复信息中的账户所持资产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
其中,上述充电客户端还用于:
当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的充电开销资产,等于充电执行控制指令中的账户所持资产时,充电客户端用于停止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向充电后台设备返回充电完成提示信息。
其中,上述系统还包括:
当充电客户端在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到充电对象的电量状态为电量充满状态时,充电客户端用于停止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生成充电完成提示信息;
充电客户端用于将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
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充电完成提示信息时,充电后台设备用于确认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从基于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所匹配到的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充电开销资产。
其中,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包括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的电量消耗量;
充电后台设备还用于: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电量资产开销标准和充电完成提示信息中的电量消耗量,确定充电开销资产;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充电开销资产;或者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从充电资产账户的关联资产账户处,获取充电开销资产。
其中,充电资产账户属于充电后台设备;
上述充电后台设备还用于: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获取针对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触发指令;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触发指令,开启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
当充电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时,根据对充电资产账户所开启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充电开销资产。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为采用对象后台设备所属的对象私钥加密得到;身份鉴别请求包括身份验证信息的待验证身份信息;
对象后台设备还用于:
当对象后台设备采用对象私钥,对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成功后,对象后台设备用于检测到待验证身份信息为身份验证信息时,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包括针对身份验证信息的信息生成时间戳;
对象后台设备还用于:
对象后台设备用于获取针对身份鉴别请求的请求获取时间戳;
当对象后台设备检测到信息生成时间戳与请求获取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戳间隔小于间隔时间阈值时,对象后台设备用于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其中,上述系统还包括:
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非法鉴别结果时,充电后台设备用于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充电后台设备用于将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
充电客户端用于在客户端页面输出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其中,充电对象为电动汽车;充电客户端用于调用充电桩;身份验证请求是由对象客户端在检测到与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请求信息;当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相连通时,对象客户端与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对象后台设备,该装置包括: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当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鉴别请求模块,用于获取充电后台设备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身份鉴别请求为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所生成;充电后台设备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充电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的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
身份鉴别模块,用于当根据身份鉴别请求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以使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为采用对象后台设备所属的对象私钥加密得到;身份鉴别请求包括身份验证信息的待验证身份信息;
身份鉴别模块用于:
当采用对象私钥,对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成功后,检测到待验证身份信息为身份验证信息时,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包括针对身份验证信息的信息生成时间戳;
身份鉴别模块包括:
时间戳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身份鉴别请求的请求获取时间戳;
鉴别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信息生成时间戳与请求获取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戳间隔小于间隔时间阈值时,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充电后台设备,该装置包括:
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充电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对象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向所属的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的验证信息;
鉴别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充电模块,用于当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包括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包括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公开身份标识,获取到的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
充电模块,包括:
充电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与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充电资产账户用于向充电后台设备提供针对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
充电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将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使充电客户端根据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提示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未匹配到与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使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输出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其中,充电资产账户属于充电后台设备;
上述装置还包括:
触发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触发指令;
功能开启模块,用于根据触发指令,开启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
资产获取模块,用于当充电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时,根据对充电资产账户所开启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充电开销资产。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中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上述一方面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一方面等各种可选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可以通过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鉴别后再充电,因此实现了对充电对象的准确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充电的场景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象充电的场景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象充电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涉及到云技术。其中,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本申请中所涉及到的云技术主要指多端之间可以通过“云”进行数据交互,该多端可以指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客户端、对象后台设备和对象客户端4端,通过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客户端、对象后台设备和对象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可以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的准确鉴别后再充电,从而可以保障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的资金安全。该多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可以参见下述图2对应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服务器100a、服务器101a、电动汽车102a和充电桩103a。充电桩103a中承载有充电客户端,服务器100a为该充电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电动汽车102a中也承载有汽车客户端,服务器101a为该汽车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充电客户端与服务器100a之间可以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充电客户端与服务器100a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汽车客户端与服务器101a之间可以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汽车客户端与服务器101a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服务器100a与服务器101a之间可以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服务器100a与服务器101a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图1所示的服务器100a和服务器101a均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其中,电动汽车所属的用户106a可以使用充电桩103a对电动汽车102a进行充电:具体的,充电桩103a具有充电枪104a,电动汽车102a具有充电口105a,用户106a可以将充电桩103a的充电枪104a插进电动汽车102a的充电口105a中,当充电枪104a插进充电口105a中时,可以认为充电桩103a中的充电客户端就与电动汽车102a中的汽车客户端之间处于连接关系,此时充电客户端和汽车客户端之间也可以通过CAN总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而当汽车客户端与充电客户端之间处于连接关系时,汽车客户端可以触发对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进行鉴别的操作,以通过汽车客户端、充电客户端、服务器100a和服务器101a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的鉴别。
其中,此处的电动汽车102a可以是下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充电对象,此处的汽车客户端可以是下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对象客户端,此处的充电客户端可以是下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充电客户端,此处的服务器100a可以是下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充电后台设备,此处的服务器101a可以是下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对象后台设备,因此,如何通过汽车客户端、充电客户端、服务器100a和服务器101a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鉴别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下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通过充电客户端、充电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和对象后台设备,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进行鉴别的具体过程。
当通过汽车客户端、充电客户端、服务器100a和服务器101a之间的数据交互,鉴别出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是合法的时,则服务器100a可以通过充电客户端指示充电桩103a对电动汽车102a进行充电。而当通过汽车客户端、充电客户端、服务器100a和服务器101a之间的数据交互,鉴别出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是非法的时,则服务器100a可以通过充电客户端指示充电桩103a不对电动汽车102a进行充电,则充电客户端可以在客户端页面中输出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106a对其电动汽车102a充电失败。
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汽车客户端,汽车客户端的后台设备、充电客户端以及充电客户端的后台设备四方,共同对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进行鉴别,因此提高了对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鉴别的准确性。并且,由于在鉴别出电动汽车102a的身份是合法的时,才会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进而进行充电后的扣费,因此也保证了用户106a用于进行充电扣费的账户的资金安全。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具体的,对象后台设备可以是一个计算机设备或者多个计算机设备所构成的计算机设备集群。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终端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由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共同构成。对象后台设备为对象客户端的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可以承载于任意一个设备中。例如,充电对象可以是电动汽车,对象客户端可以承载于该电动汽车中,更具体的,对象客户端可以承载于电动汽车的车载设备中。
其中,充电对象不局限于是电动汽车,充电对象可以是需要进行充电的任意的对象。若充电对象为电动汽车,则对象后台设备可以是生产该电动汽车的车厂的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可以是该车厂提供的客户端。当充电对象为电汽车时,充电对象可以是小型的电动摩托车(如上述图1中的电动汽车102a),也可以是中型的电动轿车(如下述图6a中的充电对象100f),还可以是大型的电动客车(如下述图6b中的充电对象101g)等任意类型的电动汽车。
由上可知,对象客户端可以是承载于充电对象中的,充电对象中包括对象客户端。可以使用公用的充电桩对充电对象实现无感充电,其中,无感充电即为可以使用充电桩的充电插头对充电对象进行即插即充,并实现充电后自动扣费,而无需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进行充电后人工手动付费。对充电对象实现无感充电的过程,请参见下述内容描述:
其中,充电桩中可以搭载有客户端,可以将该客户端称之为充电客户端,即充电桩中配置有充电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可以调用充电桩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当充电对象的充电口与充电客户端具有的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相连通(如将充电桩的充电插头插进充电对象的充电口)时,可以认为对象客户端和充电客户端之间处于连接状态。充电客户端可以是承载于任意一个设备中。
此时,即当对象客户端检测到自己与充电客户端之间处于连接状态时,对象客户端可以向对象后台设备发送身份验证请求。该身份验证请求可以包括充电对象的公开对象标识,该公开对象标识可以是充电对象的VIN(车辆识别号码)。该VIN可以是电动汽车对外公开的号码,该VIN可以是一组由十七个字母或数字组成,用于识别电动汽车的一组独一无二的号码,通过该VIN可以识别电动汽车的生产商、引擎、底盘序号及其他性能等资料。
对象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对象客户端所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时,可以根据该身份验证请求所携带的充电对象的VIN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该身份验证信息中可以包括充电对象的VIN、当前时间(如该当前时间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在生成身份验证信息时的时间,可以将该时间称之为信息生成时间戳)和一个随机值,该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采用对象后台设备的私钥或者公钥进行加密的。换句话说,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采用自己的私钥或者公钥,对充电对象的VIN、信息生成时间戳和一个随机值进行加密得到,该身份验证信息可以为一个凭证(token)。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中的随机值为用于提升身份验证信息的保密安全性的随机值,可以是采用随机算法所生成的任意一个随机值。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对象客户端。
步骤S102,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
具体的,对象客户端在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时,可以将该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其中,对象客户端和充电客户端可以是通过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进行通信的,或者也可以是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通信的,对对象客户端和充电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方式不进行限制,具体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因此,对象客户端可以是通过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或者PLC,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的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车云100c可以指上述对象后台设备,充电桩云101c可以指上述充电后台设备,电动汽车103c可以指上述充电对象,直流充电桩102c即为上述充电桩。电动汽车103c具有对象客户端,直流充电桩102c具有充电客户端。
其中,车云100c和电动汽车103c之间可以是通过HTTPS(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进行通信的,该HTTPS指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而HTTP是一种通信协议。车云100c和电动汽车103c之间的通信,即为对象后台设备与对象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电动汽车103c和直流充电桩102c之间可以是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的。电动汽车103c和直流充电桩102c之间的通信,即为对象客户端与充电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充电桩云101c和直流充电桩102c之间可以是通过HTTPS(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进行通信的。充电桩云101c和直流充电桩102c之间的通信,即为充电后台设备与充电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充电桩云101c和车云100c之间可以是通过HTTPS(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进行通信的。通过车云100c、充电桩云101c、直流充电桩102c和电动汽车103c之间的通信,即可实现对电动汽车103c的身份鉴别合法后再充电的过程。
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时,可以将该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即该充电后台设备为充电客户端的后台设备,该充电后台设备也可以是由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设备所构成。
步骤S103,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具体的,充电后台设备可以根据所获取到的充电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时,可以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该身份鉴别请求包括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该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以通过该身份鉴别请求向对象后台设备鉴别当前需要充电的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否合法,请参见下述内容描述:
其中,上述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采用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或者是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若身份验证信息是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得到,则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采用自己的私钥(可以称之为对象私钥)进行加密得到,由于身份验证信息是对称加密的,因此,当对身份验证信息进行解密时,可以使用对象后台设备的对象私钥进行解密。
若身份验证信息是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得到,则身份验证信息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采用自己的公钥进行加密得到,由于身份验证信息是非对称加密的,因此,当对身份验证信息进行解密时,可以使用对象后台设备的私钥进行解密。
其中,由于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是需要被验证的信息,换句话说,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可能是充电对象真实的身份验证信息,也可能不是充电对象真实的身份验证信息,而是伪造的身份验证信息。因此,可以将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称之为待验证身份信息。
当对象后台设备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成功时,可以确认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就是充电对象真实的身份验证信息,此时可以认为对象后台设备验证出充电对象的对象身份是合法的,则对象后台设备可以生成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以此来指示充电后台设备验证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合法的,可以对充电后台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对象后台设备所生成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还可以携带有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对象后台设备中可以关联存储有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和非公开身份标识,因此,身份合法鉴别结果中的非公开身份标识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通过解密出的待验证身份信息中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VIN)查找到的。充电对象是电动汽车时,该非公开身份标识可以是电动汽车的CARID,该CARID指电动汽车唯一且固定的身份编号,此身份编号不同于电动汽车的VIN,此身份编码属于非公开信息。
身份合法鉴别结果中的非公开身份标识用于指示充电后台设备匹配与该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资产账户,可以将与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资产账户称之为充电资产账户,该充电资产账户用于向充电后台设备提供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费用,该费用可以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消耗的电费,可以将该费用称之为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由于需要保证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资产的安全性,因此本申请是对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来绑定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而不是使用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来绑定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其中,充电对象相互绑定的非公开身份标识和充电资产账户之间相关联。
可选的,当对象后台设备对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之后,对象后台设备还可以获取针对身份鉴别请求的请求获取时间戳,该请求获取时间戳即可以为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鉴别请求的时间。对象后台设备还可以检测解密出的待验证身份信息中的信息生成时间戳与该请求获取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戳间隔。当对象后台设备检测出该时间戳间隔小于间隔时间阈值时,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该时间间隔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行设置,通过让时间戳间隔小于间隔时间阈值,这可以更加保证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安全性。
更多的,当对象后台设备未对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成功,即通过对象私钥对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失败时,对象后台设备可以生成身份非法鉴别结果,该身份非法鉴别结果表示对象后台设备检测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不合法的,即验证出待验证身份信息是伪造的信息。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身份非法鉴别结果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指示充电对象的身份不合法,不要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步骤S104,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具体的,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充电后台设备可以从该身份合法鉴别结果中拿取到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进而,当充电后台设备匹配到与该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充电后台设备就可以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因此,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充电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充电后台设备所发送的充电执行控制指令时,就可以通过充电桩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①:对象客户端在检测到与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可以向对象后台设备发送身份验证请求。②:对象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时,可以向对象客户端返回身份验证信息100b。充电对象可以是电动汽车,该身份验证信息100b中可以包括电动汽车的车辆凭证、信息生成时间戳和随机值,该车辆凭证可以是电动汽车的公开身份标识,该信息生成时间戳可以为生成身份验证信息100b时的时间,该随机值可以是任意一个随机值,用于提高对身份验证信息进行加密的安全性。该身份验证信息100b可以是使用对象后台设备的私钥进行加密的。
③:对象客户端可以将获取到的身份验证信息100b发送给充电客户端。④:充电客户端可以将获取到的身份验证信息100b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⑤:充电后台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身份验证信息100b生成身份鉴别请求101b,该身份鉴别请求101b可以包括身份验证信息100b。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身份鉴别请求101b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⑥:对象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充电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时,可以对该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可以向充电后台设备返回身份合法鉴别结果102b。该身份合法鉴别结果102b中可以包括电动汽车的车辆身份编号,该车辆身份标号可以是上述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
⑦: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102b,并匹配到与该身份合法鉴别结果102b中的车辆身份编号相关联的资产账户(可以称之为充电资产账户)时,可以向充电客户端发送充电执行控制指令。⑧: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时,就可以开始对对象客户端所属的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当对象客户端检测到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之后,可以提示充电后台设备去匹配到的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开销的资产(即所消耗的电费,可以称之为充电开销资产)。
而当充电后台设备没有匹配到与身份合法鉴别结果中的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充电后台设备可以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用于指示充电客户端不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因此,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时,可以在客户端页面中输出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以提示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充电失败,不能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中可以包括充电失败的原因,例如“未匹配到充电资产账户导致充电失败”的原因。其中,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输出充电失败提示信息的方式可以是语音提示也可以是页面显示提示。
可选的,当充电后台设备匹配到与身份合法鉴别结果中的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充电后台设备可以根据单单次充电开销资产生成资产询问信息,该资产询问信息中包括该单次充电开销资产。该单次充电开销资产可以是对充电对象充一次电的最高开销,例如,该单次充电开销资产可以是将充电对象的电量从0%充到100%一共需要花费的资产,例如10块钱。或者,在某些场景中,由于不同充电对象具有不同的电容量,因此单次充电开销资产也可以综合自行设置一个合适的值。其中,资产即为资金,也就是钱。
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该资产询问信息发送给充电资产账户所属的后台设备,可以将充电资产账户所属的后台设备称之为账户后台设备。账户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资产询问信息时,可以从该资产询问信息中获取到单次充电开销资产。可以将充电资产账户中所具有的资产称之为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账户后台设备可以查询到充电资产账户中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例如账户所持资产为100块钱。该账户所持资产可以包括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余额、以及与充电资产账户相绑定的其他资产账户总共包括的资产。其中,可以将与充电资产账户相绑定的其他资产账户称之为关联资产账户,如该关联资产账户可以是与充电资产账户相绑定的银行卡账户等。
而当账户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少于资产询问信息中的单次充电开销资产时,表明有可能充电资产账户中的账户所持资产不足以支付对充电对象进行一次完整充电的开销资产,因此,当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少于资产询问信息中的单次充电开销资产时,账户后台设备可以根据该账户所持资产生成资产回复信息,该资产回复信息可以包括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
账户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资产回复信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使得充电后台设备可以从该资产回复信息中获取到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并可以根据该账户所持资产生成上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中可以包括该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
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该包括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的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充电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可以在获取到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时,充电客户端就可以通过充电桩开始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并且,充电客户端在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会持续检测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所花费的资产(可以称之为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当充电客户端检测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等于充电执行控制指令中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时,充电客户端可以停止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并向充电后台设备返回充电完成提示信息,以提示充电后台设备对充电对象已经充电完成。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后,就可以从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充电开销资产,此时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就等于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
通过此种方式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可以保证在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后,充电后台设备可以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全部的充电开销资产,不会存在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完成后,又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不到全部的充电开销资产的情况。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充电的场景示意图。如图5所示,S1:充电后台设备100d可以向账户后台设备102d发送资产询问信息。S2:账户后台设备102d在获取到资产询问信息时,可以查询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当该账户所持资产小于单次充电开销资产时,账户后台设备102d可以生成资产回复信息101d,该资产回复信息101d中包括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账户后台设备102d可以将所生成的资产回复信息101d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100d。
S3: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资产回复信息101d时,可以从该资产回复信息101d中获取到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并可以根据该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103d,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103d可以包括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充电后台设备100d可以将所生成的充电执行控制指令103d发送给充电客户端,该充电客户端存在于充电桩106d中。
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103d时,可以调用充电桩108d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并且,充电客户端在调用充电桩108d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地检测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所花费的资产的数额,直到检测到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花费的资产的数额,等于充电执行控制指令103d中的账户所持资产时,就可以停止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
如图5所示,假设充电执行控制指令103d中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为3。充电客户端在调用充电桩108d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可以将实时检测到的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所花费的资产的最新数额进行可视化。如框105d所示,当充电客户端正准备开始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时,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花费的资产的数额等于0,因此,此时充电客户端中所显示的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为0。在充电客户端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客户段中所显示的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可以不断增加,如框106d所示,此时充电客户端所检测到的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所花费的资产的数额等于2,因此充电客户端中所显示的充电开销资产就为2。而当充电客户端检测到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所花费的资产的数额等于3时,如框108d所示,此时充电客户端中所显示的充电开销资产就为3。由于此时的充电开销资产3等于账户所持资产3,因此,此时充电客户端可以指示充电桩108d停止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并可以生成充电完成指示信息。充电客户端可以将所生成的充电完成指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100d。
S5:充电后台设备100d在获取到充电完成指示信息之后,就可以从账户后台设备102d处获取对电动汽车104d进行充电的充电开销资产,此时充电开销资产可以等于账户所持资产。
更多的,当账户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大于或者等于资产询问信息中的单次充电开销资产时,表明充电资产账户中的账户所持资产足以支付对充电对象进行一次完整充电的开销资产。此时为了保证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保密性,账户后台设备可以不向充电后台设备告知该账户所持资产,而可以直接向充电后台设备返回一个资产确认信息,该资产确认信息可以用于提示充电后台设备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的数额,是大于或者等于资产询问信息中的单次充电开销资产的。
因此,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资产确认信息时,可以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并将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充电客户端,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中不包括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该充电执行控制指令时,就可以直接开始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过程中,无需检测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
此种情形下,当充电客户端检测到对充电对象的电量已经充满时(即充电对象的电量状态为电量充电状态时,如电量充满状态可以为电量100%的状态),可以停止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并可以生成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充电客户端可以将所生成的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充电完成提示信息时,就可以在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此时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可以是小于单次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的任意资产(根据实际充电量决定),例如该充电开销资产可以是充电所消耗的电费10块钱。
可选的,可以由充电后台设备来计算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消耗的充电开销资产:充电客户端向充电后台设备所返回的充电完成提示信息中可以携带有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的电量消耗量,该电量消耗量可以为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消耗的电量,例如该电量消耗量可以为10度电。
进而,充电后台设备可以根据电量资产开销标准和充电完成提示信息中的电量消耗量,计算出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该电量资产开销标准可以是充电的单价,例如充1度电0.5元。因此,若电量资产开销标准为充1度电0.5元,电量消耗量为10度,则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就为0.5乘以10度,即为5元。
进而,充电后台设备可以根据计算出的针对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的数额,从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处(如充电资产账户的余额)或者从充电资产账户的关联资产账户处(如与充电资产账户进行绑定的银行卡账户等),获取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例如获取到5块钱。
更多的,充电后台设备能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到针对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的前提,可以是充电对象所属用户在充电资产账户中开通了充电免密支付功能,当充电对象所属用户在充电资产账户中开通了充电免密支付功能,则就可以对充电对象实现充电桩的即插即充、无感充电。该充电免密支付功能即指对充电对象充电后,对针对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进行扣费时,可以不用输入支付验证信息(如密码、指纹或者人脸信息等),即可自动完成扣费。请参见下述内容描述。
可选的,假设上述充电资产账户是属于充电后台设备的,即充电资产账户是充电后台设备提供的,充电资产账户的后台设备就为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上述充电免密支付功能称之为资产无感转移功能,充电后台设备可以获取到针对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可以是充电资产账户所属的账户客户端,通过响应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针对该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开通操作所生成的,账户客户端可以将所生成的该触发指令同步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
进而,充电后台设备就可以根据获取到的针对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触发指令,开启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因此,当充电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时,可以基于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所开通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其中,充电后台设备接收到充电客户端所发送的充电完成指示信息,即可表明充电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
更多的,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非法鉴别结果时,充电后台设备可以直接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中也可以包括充电失败的原因,例如“身份鉴别为非法导致充电失败”的原因。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时,可以在客户端页面中输出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以提示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充电失败,不能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从四方来验证充电对象的身份,该四方即是指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客户端、对象后台设备和对象客户端,因此保证了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的准确性,进而保证了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的资金安全。换句话或,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在通过四方验证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合法的时,才会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进而实现充电后自动扣费(即充电后台设备自动从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所开销的充电开销资产),因此保障了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的资金安全。
请参见图6a,图6a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象充电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a所示,充电对象100f可以是中型的充电轿车。在采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身份验证方式对充电对象100f的身份验证通过后,当充电桩101f的充电插头与充电对象100f的充电口相连通时,表明充电桩101f所属的充电客户端与充电对象100f中的对象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此时充电客户端可以调用充电桩101f实现对充电对象100f的充电。
请再参见图6b,图6b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象充电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b所示,充电对象101g可以是大型的充电客车。在采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身份验证方式对充电对象101g的身份验证通过后,当充电桩100g的充电插头与充电对象101g的充电口相连通时,表明充电桩100g所属的充电客户端与充电对象101g中的对象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此时充电客户端可以调用充电桩100g实现对充电对象101g的充电。
本申请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可以通过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鉴别后再充电,因此实现了对充电对象的准确充电。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在充电桩界面选择即插即充;
具体的,充电桩页面可以是充电客户端的客户端页面,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可以在充电桩页面中选择即插即充的功能,充电客户端可以响应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针对即插即充功能的选择操作,开启即插即充功能。
步骤S402,将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充电口;
具体的,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可以将充电桩的充电枪(即充电插头)插入电动汽车(充电对象)的充电口,插入之后,电动汽车中的对象客户端和充电客户端就处于连接状态。
步骤S403,车辆从车云拉取token;
具体的,当对象客户端检测到与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对象客户端就可以像车云拉取针对电动汽车的token。该车云即为对象后台设备,该token即为上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步骤S404,车辆将token传输给充电桩;
具体的,电动汽车中的对象客户端可以将拉取到的token传输给充电桩中的充电客户端。
步骤S405,充电桩将token上传给充电桩云;
具体的,充电桩中的充电客户端可以将获取到的token发送给充电桩云,该充电桩云即为上述充电后台设备。
步骤S406,充电桩云向车云查询车辆ID;
具体的,充电桩云可以根据获取到的token向车云查询车辆ID,该车辆ID可以是上述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例如充电桩云可以将获取到的token发送给车云,车云对该token解密成功之后,就可以将电动汽车的该车辆ID发送给充电桩云。
步骤S407,是否能成功匹配到充电账户;
具体的,充电桩云在获取到电动汽车的车辆ID之后,可以根据该车辆ID匹配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若充电桩云根据该车辆ID匹配到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则可以执行下述步骤S409。若充电桩云根据该车辆ID没有匹配到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则可以执行下述步骤S408。
步骤S408,显示车辆识别失败;
具体的,当充电桩云未匹配到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时,表示对电动汽车的身份识别失败,则可以向充电客户端发送车辆识别失败信息,使得充电客户端可以在客户端页面中输出该车辆识别失败信息。该车辆识别失败信息的功能类似于上述充电失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对充电对象充电失败,不能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步骤S409,开始充电;
具体的,当充电桩云匹配到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时,则可以通过充电客户端指示充电桩对充电对象(如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步骤S410,结束充电;
具体的,当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如将充电对象的电量充满)时,充电桩可以停止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步骤S411,自动扣费;
具体的,当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后停止充电时,充电客户端可以提示充电桩云对充电对象充电结束,使得充电桩云可以自动从充电对象的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到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所花费的充电开销资产,实现充电开销资产的自动扣费,而无需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进行人工手动付费。
步骤S412,拔出充电枪放回充电桩;
具体的,充电桩云扣费完成之后,可以提示充电客户端扣费完成,使得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提示用户从充电对象的充电口拔出充电枪放回充电桩,至此,对充电对象的充电过程结束。
通过上述过程,即可通过token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验证,提高了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准确性,保证了充电对象的资金安全。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1,当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后台设备为对象客户端的后台设备,对对象后台设备以及对象客户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当对象客户端检测到与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对象客户端可以向对象后台设备发送身份验证请求。对象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对象客户端所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时,可以根据该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其中,对对象客户端的描述、对象客户端何时向对象后台设备发送身份验证请求、以及对象后台设备如何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的具体过程,均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202,获取充电后台设备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身份鉴别请求为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所生成;充电后台设备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充电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的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
具体的,上述对象客户端在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时,对象客户端可以将该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与之处于连接状态的充电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在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后,充电客户端也可以将所获取到的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其中,对充电后台设备的相关描述也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时,可以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生成身份鉴别请求,该身份鉴别请求可以用于向对象后台设备确认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否合法,该身份鉴别请求中包括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因此,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后台设备就可以获取到充电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
步骤S203,当根据身份鉴别请求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以使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具体的,对象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充电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时,就可以根据该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否合法。其中对象后台设备如何通过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合法还是非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若对象后台设备通过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合法的,则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就可以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其中,对象后台设备如何生成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充电后台设备如何通过获取到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以及如何通过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对应的充电资产账户来获取充电开销资产的具体过程,均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更多的,若对象后台设备通过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非法(即不合法)的,则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非法鉴别结果,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身份非法鉴别结果时,就可以指示充电客户端不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例如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客户端发送一个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充电客户端可以在客户端页面输出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以提示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不能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对充电对象充电失败。
本申请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可以通过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鉴别后再充电,因此实现了对充电对象的准确充电。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1,获取充电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对象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向所属的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的验证信息;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充电后台设备,该充电后台设备为充电客户端的后台设备,对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充电后台设备可以获取到充电客户端所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其中,该身份验证信息为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再由充电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的。而对象客户端可以在检测到与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属的对象后台设备获取该身份验证信息。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该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后台设备生成的。
其中,针对对象客户端、对象后台设备、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何时与对象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的具体描述,均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步骤S302,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具体的,充电后台设备可以根据所获取到的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该身份鉴别请求中可以包括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该身份鉴别请求为充电后台设备用于向对象后台设备鉴别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否合法的请求。
进而,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将所生成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若对象后台设备通过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合法的,则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若对象后台设备通过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出充电对象的身份是非法(即不合法)的,则对象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非法鉴别结果。
其中,对象后台设备如何通过身份鉴别请求鉴别充电对象的身份,进而生成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或者身份非法鉴别结果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
步骤S303,当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具体的,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就可以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其中,充电后台设备如何通过获取到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以及如何通过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对应的充电资产账户来获取充电开销资产的具体过程,均可以参见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充电后台设备在获取到该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身份非法鉴别结果时,就可以指示充电客户端不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例如充电后台设备可以向充电客户端发送一个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充电客户端可以在客户端页面输出该充电失败提示信息,以提示充电对象所属的用户不能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对充电对象充电失败。
本申请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可以通过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鉴别后再充电,因此实现了对充电对象的准确充电。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充电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该充电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应用于上述对象后台设备。如图10所示,该充电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身份验证模块11、鉴别请求模块12和身份鉴别模块13;
身份验证模块11,用于当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鉴别请求模块12,用于获取充电后台设备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身份鉴别请求为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所生成;充电后台设备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充电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的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
身份鉴别模块13,用于当根据身份鉴别请求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发送给充电后台设备,以使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其中,身份验证模块11、鉴别请求模块12和身份鉴别模块13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请参见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步骤S2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为采用对象后台设备所属的对象私钥加密得到;身份鉴别请求包括身份验证信息的待验证身份信息;
身份鉴别模块13用于:
当采用对象私钥,对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成功后,检测到待验证身份信息为身份验证信息时,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其中,身份验证信息包括针对身份验证信息的信息生成时间戳;
身份鉴别模块13包括:时间戳获取单元131和鉴别结果发送单元132;
时间戳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针对身份鉴别请求的请求获取时间戳;
鉴别结果发送单元132,用于当检测到信息生成时间戳与请求获取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戳间隔小于间隔时间阈值时,向充电后台设备发送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其中,时间戳获取单元131和鉴别结果发送单元132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请参见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装置可以通过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鉴别后再充电,因此实现了对充电对象的准确充电。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充电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该充电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应用于上述充电后台设备。如图11所示,该充电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包括:验证信息获取模块21、鉴别请求发送模块22和充电模块23;
验证信息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充电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对象客户端所持有的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向所属的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的验证信息;
鉴别请求发送模块22,用于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
充电模块23,用于当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其中,验证信息获取模块21、鉴别请求发送模块22和充电模块23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请参见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步骤S303,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身份鉴别请求中的身份验证信息包括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包括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中的公开身份标识,获取到的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
充电模块23,包括:充电指令生成单元231、充电指令发送单元232、提示信息生成单元233和提示信息发送单元234;
充电指令生成单元231,用于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与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充电资产账户用于向充电后台设备提供针对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
充电指令发送单元232,用于将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使充电客户端根据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提示信息生成单元233,用于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未匹配到与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发送单元234,用于将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充电客户端,以使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输出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其中,充电指令生成单元231、充电指令发送单元232、提示信息生成单元233和提示信息发送单元234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请参见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其中,充电资产账户属于充电后台设备;
上述装置2还包括:触发指令获取模块24、功能开启模块25和资产获取模块26;
触发指令获取模块24,用于获取针对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触发指令;
功能开启模块25,用于根据触发指令,开启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
资产获取模块26,用于当充电后台设备检测到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充电完成时,根据对充电资产账户所开启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从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充电开销资产。
其中,触发指令获取模块24、功能开启模块25和资产获取模块26的具体功能实现方式请参见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身份验证请求向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充电客户端获取对象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将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充电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对象后台设备;当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充电客户端对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由此可见,本申请提出的装置可以通过对象后台设备、对象客户端、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充电对象的身份准确鉴别后再充电,因此实现了对充电对象的准确充电。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此外,计算机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2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2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前文图2、图8或图9中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0也可执行前文图10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充电数据处理装置1的描述,并可执行前文图11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充电数据处理装置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充电数据处理装置1和充电数据处理装置2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2、图8或图9中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请求向所述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充电客户端获取所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所述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所述对象后台设备;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鉴别请求中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所述充电对象的公开身份标识;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包括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中的所述公开身份标识,获取到的所述充电对象的非公开身份标识;
所述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包括: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与所述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所述充电资产账户用于向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提供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充电开销资产;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将所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充电客户端,以使所述充电客户端根据所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未匹配到与所述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所述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将所述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所述充电客户端,以使所述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输出所述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与所述非公开身份标识相关联的充电资产账户时,生成充电执行控制指令,包括: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匹配到所述充电资产账户时,根据单次充电开销资产生成资产询问信息;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将所述资产询问信息发送给所述充电资产账户所属的账户后台设备,以使所述账户后台设备在检测到所述充电资产账户的账户所持资产少于所述资产询问信息中的所述单次充电开销资产时,根据所述账户所持资产生成资产回复信息;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所述账户后台设备发送的所述资产回复信息,根据所述资产回复信息中的所述账户所持资产生成所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的所述充电开销资产,等于所述充电执行控制指令中的所述账户所持资产时,停止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向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返回充电完成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客户端在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到所述充电对象的电量状态为电量充满状态时,停止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生成充电完成提示信息;
所述充电客户端将所述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发送给所述充电后台设备;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充电完成提示信息时,确认对所述充电对象充电完成,从基于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所匹配到的所述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所述充电开销资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完成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时的电量消耗量;
所述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充电完成提示信息时,确认对所述充电对象充电完成,从基于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所匹配到的所述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所述充电开销资产,包括: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根据电量资产开销标准和所述充电完成提示信息中的所述电量消耗量,确定所述充电开销资产;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从所述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所述充电开销资产;或者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从所述充电资产账户的关联资产账户处,获取所述充电开销资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资产账户属于所述充电后台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针对所述充电资产账户的资产无感转移功能的触发指令;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开启所述充电资产账户的所述资产无感转移功能;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检测到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充电完成时,根据对所述充电资产账户所开启的所述资产无感转移功能,从所述充电资产账户处获取所述充电开销资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为采用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所属的对象私钥加密得到;所述身份鉴别请求包括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的待验证身份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对象后台设备采用所述对象私钥,对所述身份鉴别请求中的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解密成功后,检测到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为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时,向所述充电后台设备发送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包括针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的信息生成时间戳;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对象后台设备获取针对所述身份鉴别请求的请求获取时间戳;
当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检测到所述信息生成时间戳与所述请求获取时间戳之间的时间戳间隔小于间隔时间阈值时,向所述充电后台设备发送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非法鉴别结果时,生成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将所述充电失败提示信息发送给所述充电客户端;
所述充电客户端在客户端页面输出所述充电失败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对象为电动汽车;所述充电客户端用于调用充电桩;所述身份验证请求是由所述对象客户端在检测到与所述充电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所发送的请求信息;当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插头相连通时,所述对象客户端与所述充电客户端处于所述连接状态。
11.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对象后台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所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根据所述身份验证请求向所述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获取充电后台设备发送的身份鉴别请求;所述身份鉴别请求为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生成;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所持有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充电客户端发送给所述充电后台设备的验证信息;所述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由所述对象客户端发送给所述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
当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生成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将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发送给所述充电后台设备,以使所述充电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12.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充电后台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充电客户端所持有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由对象客户端发送给所述充电客户端的验证信息;所述对象客户端所持有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是由所述对象客户端向所属的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的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所述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所述对象后台设备;
当获取到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13.一种充电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对象后台设备、充电客户端和充电后台设备;
当对象后台设备获取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针对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请求时,所述对象后台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身份验证请求向所述对象客户端返回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验证信息;
充电客户端用于获取所述对象客户端发送的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将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发送给所属的充电后台设备;
所述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生成针对所述充电对象的身份鉴别请求,将所述身份鉴别请求发送给所述对象后台设备;
当所述充电后台设备获取到所述对象后台设备根据所述身份鉴别请求所发送的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时,所述充电后台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身份合法鉴别结果指示所述充电客户端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04768.3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898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4768.3A CN114898503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4768.3A CN114898503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8503A true CN114898503A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4768.3A Pending CN114898503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850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979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户访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E102011101535A1 (de) * 2011-05-14 2012-02-02 Daimler A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fladen von Batterien von Fahrzeugen
CN103281191A (zh) * 2013-05-30 2013-09-04 江苏大学 基于车联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46506A (zh) * 2017-01-25 2017-06-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标识码进行信息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04850A (zh) * 2017-06-06 2017-09-26 北京溢思得瑞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级车联网安全通信方法
CN109376889A (zh) * 2018-10-31 2019-02-2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管理方法、装置
CN110303927A (zh) * 2019-06-28 2019-10-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0901420A (zh) * 2019-11-29 2020-03-24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电动汽车及充电云平台
CN112070626A (zh) * 2020-08-26 2020-12-11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充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8979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户访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DE102011101535A1 (de) * 2011-05-14 2012-02-02 Daimler A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fladen von Batterien von Fahrzeugen
CN103281191A (zh) * 2013-05-30 2013-09-04 江苏大学 基于车联网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46506A (zh) * 2017-01-25 2017-06-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息标识码进行信息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04850A (zh) * 2017-06-06 2017-09-26 北京溢思得瑞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级车联网安全通信方法
CN109376889A (zh) * 2018-10-31 2019-02-2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管理方法、装置
CN110303927A (zh) * 2019-06-28 2019-10-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0901420A (zh) * 2019-11-29 2020-03-24 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电动汽车及充电云平台
CN112070626A (zh) * 2020-08-26 2020-12-11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充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3831B1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30147B (zh) 离线支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70569B (zh) 虚拟钥匙配置信息的激活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2165382B (zh) 软件授权方法、装置、授权服务端及终端设备
CN108833431B (zh) 一种密码重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8844A (zh) 充电桩充电启动方法、充电桩、智能终端和充电系统
CN115618399A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03248495A (zh) 一种应用内付费的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和系统
CN107609878B (zh) 一种共享汽车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WO2015055120A1 (zh) 用于安全性信息交互的装置
CN11146179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490031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快速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1125665A (zh) 认证方法及设备
CN110071907A (zh) 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6170144B (zh) 智能电网匿名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1852B (zh) 用于语音对话平台的电子设备的鉴授权方法及系统
CN117240473A (zh) 电子合同签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43283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808284B (zh) 一种基于pos机系统的支付方法
CN114898503A (zh) 一种充电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23131A (zh) 订票减压系统与方法及用户终端装置与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533685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743382B (zh) 电子投票方法、信任中心终端、投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29864B (zh) 一种隐私计算场景下api服务收费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2277881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车辆、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