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929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9297A
CN110289297A CN201910573808.1A CN201910573808A CN110289297A CN 110289297 A CN110289297 A CN 110289297A CN 201910573808 A CN201910573808 A CN 201910573808A CN 110289297 A CN110289297 A CN 110289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underlay substrate
layer
display device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38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9297B (zh
Inventor
秦云科
王海生
丁小梁
赵利军
刘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38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9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9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9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9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9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显示装置,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中的至少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将光敏传感器与显示基板进行集成的应用研究如火如荼,如光学式显示区指纹识别技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温度会对光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将温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同时集成到显示基板中,但是这样会影响显示基板的开口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中的至少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显示器件与所述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位于同一衬底基板上,所述光敏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温敏层;
所述光敏单元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光敏层;
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或
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光敏单元连接的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遮光图形,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位于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遮光图形,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和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三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透明导电屏蔽图形,所述光敏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明导电屏蔽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明导电屏蔽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复用为所述温敏层。
可选地,所述温敏层具有栅极调控特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温敏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绝缘层;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温敏层的一侧,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第四电极和/或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显示器件的显示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器件与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位于不同衬底基板上,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器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中的至少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显示器件、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可以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尽可能地交叠排布,最大化利用像素空间,可确保显示装置的开口率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温度下光敏传感器的信号量随光强变化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显示基板的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基板的亚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再一具体实施例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 显示区
B 光敏传感器区域
C 温度传感器区域
D 传感器区域
E 透光区域
1 第一电极
2 温敏层
3 第一绝缘层
4 半导体层
5 第二电极
6 第二绝缘层
7 第三电极
8 光敏层
9 第三绝缘层
10 第四电极
11 第四绝缘层
12 第五绝缘层
13 彩膜基板
14 液晶层
15 像素界定层
16 有机发光层
17 阴极
18 封装盖板
19 像素电极
20 阳极
21 显示基板
22 传感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将光敏传感器与显示基板进行集成的应用研究如火如荼,如光学式显示区指纹识别技术,光敏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然而,温度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光敏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如图1所示,随光强增加,光敏传感器的信号量逐渐增加;然而,T1和T2温度下(T2>T1)的变化速率并不相同;当光强变化同样是ΔL时,T2温度下信号变化量ΔI2约为T1温度下变化量ΔI1的2.5倍。因此,有必要将温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同时集成到显示基板中,但是这样会影响显示基板的开口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使显示装置集成温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并能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中的至少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中的至少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显示器件、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可以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尽可能地交叠排布,最大化利用像素空间,可确保显示装置的开口率最大化。
图2为现有显示基板的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显示区,B为光敏传感器区域,C为温度传感器区域,可以看出,光敏传感器区域B和温度传感器区域C相互独立,占据了较大的像素区域,使得像素的开口率较小。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件与所述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位于同一衬底基板上,所述光敏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像素区域包括显示区A和传感器区域D,在传感器区域D,可以将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尽可能地交叠排布,最大化利用像素空间,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温敏层;
所述光敏单元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光敏层;
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交叠。
其中,温敏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落入光敏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或者,光敏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温敏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温敏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光敏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还可以是第一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三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或者,第二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四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温敏层对光照敏感,如果光线照射到温敏层上,会影响温敏层的性能,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这样第一电极可以遮挡衬底基板一侧的光线,避免衬底基板一侧的光线照射到温敏层上。
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或
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这样第二电极或第三电极可以遮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光线,避免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光线照射到温敏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与所述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可以起到开关的作用,与温度敏感单元一起组成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光敏单元连接的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可以起到开关的作用,与光敏单元一起组成光敏传感器。
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如果受到光照,会影响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性能,因此,所述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遮光图形,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位于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遮光图形,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这样第一遮光图形和第二遮光图形可以遮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光线,避免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光线照射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上,影响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和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三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这样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一遮光图形、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和所述第三电极,不用通过额外的构图工艺来制作第一遮光图形、所述第二遮光图形,能够节省显示基板的构图工艺次数,降低显示基板的生产成本。
为了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所述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
位于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透明导电屏蔽图形,所述光敏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明导电屏蔽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明导电屏蔽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可以异层设置,也可以同层同材料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时,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无需通过两次构图工艺分别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能够节省显示基板的构图工艺次数,降低显示基板的生产成本。
另外,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可以异层设置,也可以同层同材料设置,在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时,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无需通过两次构图工艺分别形成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能够节省显示基板的构图工艺次数,降低显示基板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由于光敏单元需要接收外界光线,因此,光敏单元一般位于温度敏感单元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光敏单元的第四电极和/或所述第三电极可以与显示装置的显示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这样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显示装置的显示电极、光敏单元的第四电极和/或所述第三电极,能够节省显示装置的构图工艺次数,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在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时,显示电极可以为像素电极;在显示装置为OLED显示装置时,显示电极可以为阳极。
进一步地,为了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可以选用具有温度响应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制作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这样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还可以复用为所述温敏层。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基板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温敏层2,第一绝缘层3,半导体层4,第二电极5,第二绝缘层6,第三电极7,光敏层8,第三绝缘层9,第四电极10,第四绝缘层11。
其中,温敏层2的上下两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组成温度敏感单元。
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组成光敏单元。
进一步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光敏单元连接的TFT1以及与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TFT2,TFT1和TFT2起到开关作用,TFT1与光敏单元组成光敏传感器,TFT2与温度敏感单元组成温度传感器。
如图4所示,光敏层8与温敏层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且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尽可能地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排布,以尽可能地利用像素空间,保证像素的开口率。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分别位于温敏层2的两侧,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照射到温敏层2,确保温敏层2不受外界光线的干扰。如果第三电极7采用透光导电材料,则第二电极5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且第二电极5能够覆盖温敏层2。
另外,在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的情况下,温敏层2的面积应设置的比较大,以便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获取足够的感应信号,保证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如果TFT1和TFT2的有源层受到光线照射,TFT1和TFT2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TFT1和TFT2受外界光线干扰,可以采用与第三电极7相同的材料在TFT1和TFT2的半导体层4上方制作遮光图形,以避免外界光线对TFT1和TFT2的干扰。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交叠设置,如果温敏层2和光敏层8的厚度比较大,则在交叠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凸起,为了便于后续的制作工艺,可以将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设置的比较大,使得第三绝缘层9起到平坦层的作用。如果凸起不明显,则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小。
其中,第四绝缘层11起到保护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1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屏蔽层。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温敏层2,第一绝缘层3,半导体层4,第二电极5,第二绝缘层6,第三电极7,光敏层8,第三绝缘层9,第四电极10,第四绝缘层11。
其中,温敏层2的上下两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组成温度敏感单元。
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组成光敏单元。
进一步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光敏单元连接的TFT1以及与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TFT2,TFT1和TFT2起到开关作用,TFT1与光敏单元组成光敏传感器,TFT2与温度敏感单元组成温度传感器。
如图5所示,光敏层8与温敏层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尽可能地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排布,以尽可能地利用像素空间,保证像素的开口率。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分别位于温敏层2的两侧,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照射到温敏层2,确保温敏层2不受外界光线的干扰。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5同层设置,这样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5,减少制作显示基板的构图工艺的次数,降低显示基板的成本。
另外,在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的情况下,温敏层2的面积应设置的比较大,以便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获取足够的感应信号,保证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如果TFT1和TFT2的有源层受到光线照射,TFT1和TFT2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TFT1和TFT2受外界光线干扰,可以采用与第三电极7相同的材料在TFT1和TFT2的半导体层4上方制作遮光图形,以避免外界光线对TFT1和TFT2的干扰。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交叠设置,如果温敏层2和光敏层8的厚度比较大,则在交叠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凸起,为了便于后续的制作工艺,可以将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设置的比较大,使得第三绝缘层9起到平坦层的作用。如果凸起不明显,则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小。
其中,第四绝缘层11起到保护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1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屏蔽层。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上的温敏层2,第一绝缘层3,半导体层4,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5,第二绝缘层6,第三电极7,光敏层8,第三绝缘层9,第四电极10,第四绝缘层11。
其中,温敏层2的上下两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组成温度敏感单元。
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组成光敏单元。
进一步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光敏单元连接的TFT1以及与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TFT2,TFT1和TFT2起到开关作用,TFT1与光敏单元组成光敏传感器,TFT2与温度敏感单元组成温度传感器。
如图6所示,光敏层8与温敏层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尽可能地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排布,以尽可能地利用像素空间,保证像素的开口率。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分别位于温敏层2的两侧,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照射到温敏层2,确保温敏层2不受外界光线的干扰。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5同层设置,这样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5,减少制作显示基板的构图工艺的次数,降低显示基板的成本。
如果TFT2的有源层采用具有温度响应特性的半导体制作,则可以将TFT2的有源层复用为温敏层2,另外,在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的情况下,温敏层2的面积应设置的比较大,以便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获取足够的感应信号,保证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如果TFT1和TFT2的有源层受到光线照射,TFT1和TFT2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TFT1和TFT2受外界光线干扰,可以采用与第三电极7相同的材料在TFT1和TFT2的半导体层4上方制作遮光图形,以避免外界光线对TFT1和TFT2的干扰。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交叠设置,如果温敏层2和光敏层8的厚度比较大,则在交叠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凸起,为了便于后续的制作工艺,可以将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设置的比较大,使得第三绝缘层9起到平坦层的作用。如果凸起不明显,则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小。
其中,第四绝缘层11起到保护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1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屏蔽层。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第五绝缘层12、温敏层2,第一绝缘层3,半导体层4,第二电极5,第二绝缘层6,第三电极7,光敏层8,第三绝缘层9,第四电极10,第四绝缘层11。
其中,温敏层2的上下两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组成温度敏感单元。
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组成光敏单元。
进一步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光敏单元连接的TFT1以及与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TFT2,TFT1和TFT2起到开关作用,TFT1与光敏单元组成光敏传感器,TFT2与温度敏感单元组成温度传感器。
如图7所示,光敏层8与温敏层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尽可能地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排布,以尽可能地利用像素空间,保证像素的开口率。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分别位于温敏层2的两侧,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照射到温敏层2,确保温敏层2不受外界光线的干扰。
另外,在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的情况下,温敏层2的面积应设置的比较大,以便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获取足够的感应信号,保证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如果TFT1和TFT2的有源层受到光线照射,TFT1和TFT2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TFT1和TFT2受外界光线干扰,可以采用与第三电极7相同的材料在TFT1和TFT2的半导体层4上方制作遮光图形,以避免外界光线对TFT1和TFT2的干扰。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交叠设置,如果温敏层2和光敏层8的厚度比较大,则在交叠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凸起,为了便于后续的制作工艺,可以将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设置的比较大,使得第三绝缘层9起到平坦层的作用。如果凸起不明显,则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小。
其中,第四绝缘层11起到保护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1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屏蔽层。
本实施例中,温敏层2可以具有栅极调控特性,因此,在温敏层2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五绝缘层12,第一电极1位于第五绝缘层12远离温敏层2的一侧,所述温敏层2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电极1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这样第一电极1、第五绝缘12、温敏层2以及第二电极5能够组成TFT3,由于TFT3已经存在,所以TFT2可以省去。
为了简化显示基板的制程,TFT2和TFT3的膜层结构可以相同,比如TFT2的电极与TFT3的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TFT2的有源层与TFT3的有源层同层同材料设置。TFT2可以与TFT3组成环形振荡来实现精确的温度检测。
在TFT2与TFT3的膜层结构相同时,TFT2的有源层可以采用对温度有一定响应的材料,如a-Si,当TFT2与TFT3的膜层结构不同时,TFT2的有源层可以采用IGZO材料。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温敏层2,第一绝缘层3,半导体层4,第二电极5,第二绝缘层6,第三电极7,光敏层8,第三绝缘层9,第四电极10,第四绝缘层11。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彩膜基板13,以及位于显示基板与彩膜基板13之间的液晶层14。在彩膜基板13上可以设置黑矩阵、公共电极、彩色滤光单元等;另外,在显示基板上还设置有像素电极19以及与像素电极19连接的TFT4。
其中,温敏层2的上下两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组成温度敏感单元。
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组成光敏单元。
进一步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光敏单元连接的TFT1以及与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TFT2,TFT1和TFT2起到开关作用,TFT1与光敏单元组成光敏传感器,TFT2与温度敏感单元组成温度传感器。
如图8所示,光敏层8与温敏层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且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尽可能地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排布,以尽可能地利用像素空间,保证像素的开口率。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分别位于温敏层2的两侧,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照射到温敏层2,确保温敏层2不受外界光线的干扰。如果第三电极7采用透光导电材料,则第二电极5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且第二电极5能够覆盖温敏层2。
另外,在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的情况下,温敏层2的面积应设置的比较大,以便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获取足够的感应信号,保证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如果TFT1和TFT2的有源层受到光线照射,TFT1和TFT2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TFT1和TFT2受外界光线干扰,可以采用与第三电极7相同的材料在TFT1和TFT2的半导体层4上方制作遮光图形,以避免外界光线对TFT1和TFT2的干扰。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交叠设置,如果温敏层2和光敏层8的厚度比较大,则在交叠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凸起,为了便于后续的制作工艺,可以将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设置的比较大,使得第三绝缘层9起到平坦层的作用。如果凸起不明显,则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小。
其中,第四绝缘层11起到保护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1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屏蔽层。
本实施例中,光敏传感器可以作为环境光传感器使用;温度传感器既可以检测光敏传感器的温度,以实现精度校正,也可以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过高时,可以反馈给面板控制系统,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液晶显示面板损坏。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主动发光显示面板中,比如OLED显示面板和QLED显示面板中。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应用于OLED显示面板中时,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依次位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温敏层2,第一绝缘层3,半导体层4,第二电极5,第二绝缘层6,第三电极7,光敏层8,第三绝缘层9,第四电极10,第四绝缘层11,阳极20,像素界定层15,有机发光层16,阴极17,其中,阳极20与TFT5连接。
另外,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18。
其中,温敏层2的上下两侧可以根据需要制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组成温度敏感单元。
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组成光敏单元。
进一步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光敏单元连接的TFT1以及与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TFT2,TFT1和TFT2起到开关作用,TFT1与光敏单元组成光敏传感器,TFT2与温度敏感单元组成温度传感器。
如图9所示,光敏层8与温敏层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存在重叠部分,且第一电极1、温敏层2和第二电极3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第三电极7、光敏层8和第四电极1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均存在重叠部分,这样可以使得光敏单元与温度敏感单元尽可能地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排布,以尽可能地利用像素空间,保证像素的开口率。
其中,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分别位于温敏层2的两侧,第一电极1和第三电极7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照射到温敏层2,确保温敏层2不受外界光线的干扰。如果第三电极7采用透光导电材料,则第二电极5可以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制作,且第二电极5能够覆盖温敏层2。
另外,在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的情况下,温敏层2的面积应设置的比较大,以便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获取足够的感应信号,保证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如果TFT1和TFT2的有源层受到光线照射,TFT1和TFT2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TFT1和TFT2受外界光线干扰,可以采用与第三电极7相同的材料在TFT1和TFT2的半导体层4上方制作遮光图形,以避免外界光线对TFT1和TFT2的干扰。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交叠设置,如果温敏层2和光敏层8的厚度比较大,则在交叠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凸起,为了便于后续的制作工艺,可以将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设置的比较大,使得第三绝缘层9起到平坦层的作用。如果凸起不明显,则第三绝缘层9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比较小。
其中,第四绝缘层11起到保护光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另外,为了避免外界电磁的干扰,还可以在第四绝缘层11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透明导电屏蔽层。
本实施例中,阳极20可以与第四电极10同层同材料设置,也可以与第四电极10采用不同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光敏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用作不同的目的,如:作为环境光传感器使用;也可作为指纹识别器件使用;也可以检测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的强度变化,当亮度变化时(如因材料老化引起的亮度衰减、残像引起的灰阶异常等),实时反馈给面板驱动系统,实现显示画面补偿;温度传感器既可以检测光敏传感器的温度,以实现精度校正,也可以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过高时,可以反馈给面板控制系统,以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液晶显示面板损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可以由传感基板和显示基板组成,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器件,传感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将传感基板和显示基板贴合即可组成显示装置。其中,显示器件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传感基板中的光敏单元检测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的强度变化,当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的强度变化时,反馈给显示装置的驱动系统,以实现画面显示补偿。
在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与显示器件位于不同衬底基板上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因此,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可以不重叠。
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包括传感基板22和显示基板21,显示基板21为OLED显示基板,包括阳极20、阴极17和有机发光层16,其中,显示基板21的光线从阴极出射。传感基板22位于显示基板21的非出光侧,为了保证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到光敏传感器区域B,可以对阳极20的结构进行改进,保证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阳极20。具体地,阳极20可以采用多层或双层结构,比如,阳极20由不透光导电层和透光导电层层叠组成,对光敏传感器区域B对应的不透光导电层(虚线框内部分)进行开孔处理,使得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阳极20照射到光敏传感器区域B。
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传感基板22和显示基板21,显示基板21为OLED显示基板,包括阳极20、阴极17和有机发光层16,其中,显示基板21的光线从阳极20出射。传感基板22位于显示基板21的非出光侧,为了保证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到光敏传感器区域B,可以对阴极17的结构进行改进,保证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阴极17。具体地,阴极17可以采用MgAg合金材料,通过调节阴极17的厚度,可以使得阴极17具有一定的透过率;或者,阴极17可以采用多层或双层结构,比如,阴极17由不透光导电层和透光导电层层叠组成,对光敏传感器区域B对应的不透光导电层进行开孔处理,使得有机发光层16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阴极17照射到光敏传感器区域B。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中的至少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与所述光敏单元和温度敏感单元位于同一衬底基板上,所述光敏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温敏层;
所述光敏单元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光敏层;
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或
所述第三电极位于所述温敏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为不透光电极,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温度敏感单元连接的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
与所述光敏单元连接的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遮光图形,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位于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遮光图形,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遮光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图形和所述第二遮光图形与所述第三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透明导电屏蔽图形,所述光敏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明导电屏蔽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透明导电屏蔽图形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复用为所述温敏层。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层具有栅极调控特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温敏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绝缘层;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温敏层的一侧,所述温敏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极和/或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显示器件的显示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与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位于不同衬底基板上,所述光敏单元和所述温度敏感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CN201910573808.1A 2019-06-28 2019-06-28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289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3808.1A CN110289297B (zh) 2019-06-28 2019-06-2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3808.1A CN110289297B (zh) 2019-06-28 2019-06-28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9297A true CN110289297A (zh) 2019-09-27
CN110289297B CN110289297B (zh) 2021-12-21

Family

ID=68019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3808.1A Active CN110289297B (zh) 2019-06-28 2019-06-2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929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3818A (zh) * 2020-01-17 2020-06-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CN111564506A (zh) * 2020-05-20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WO2021164423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04087A (zh) * 2020-01-24 2022-09-0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光控制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WO2022241863A1 (zh) * 2021-05-21 2022-11-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70254A (ko) * 2007-12-27 2009-07-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센서의 온도 보상 장치
CN106950630A (zh) * 2017-05-22 2017-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CN206489549U (zh) * 2016-12-19 2017-09-12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及触摸屏
CN107301407A (zh) * 2017-07-14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单元及指纹识别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8987455A (zh) * 2018-09-14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70254A (ko) * 2007-12-27 2009-07-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센서의 온도 보상 장치
CN206489549U (zh) * 2016-12-19 2017-09-12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膜及触摸屏
CN106950630A (zh) * 2017-05-22 2017-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7301407A (zh) * 2017-07-14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单元及指纹识别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8987455A (zh) * 2018-09-14 2018-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3818A (zh) * 2020-01-17 2020-06-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CN115004087A (zh) * 2020-01-24 2022-09-02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光控制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CN115004087B (zh) * 2020-01-24 2023-12-1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光控制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WO2021164423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974460B2 (en) 2020-02-21 2024-04-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564506A (zh) * 2020-05-20 2020-08-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WO2022241863A1 (zh) * 2021-05-21 2022-11-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9297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9297A (zh) 显示装置
CN107464529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211975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9541807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2016001344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543050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补偿方法
US2009010190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920822A (zh) 显示面板
JP4816379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KR20000062752A (ko) 표시 장치
KR20100108228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0071150A (zh) Oled显示装置
CN109244270A (zh) 底发射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09060A (zh) 显示器、制造和驱动显示器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07719A (zh) Oled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444650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166901A (zh) Oled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730996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29908A (ja) 表示装置
CN110518149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13555517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67473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61915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310328B (zh) 一种发光面板及发光装置
CN109841654B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