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6655A -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6655A
CN110286655A CN201910372622.XA CN201910372622A CN110286655A CN 110286655 A CN110286655 A CN 110286655A CN 201910372622 A CN201910372622 A CN 201910372622A CN 110286655 A CN110286655 A CN 110286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lding
administrative sta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26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6655B (zh
Inventor
宋生宏
王海滨
倪人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IHU IOT TECHNOLOGY Co.,Ltd.
KUNSHAN BAILAN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aide Wu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aide Wu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aide Wu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726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6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6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6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6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6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测温仪,被测温的电子焊接元件,管理人员,以及联通所述测温仪的云管理端,其中所述电子焊接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烙铁、自动焊接机锡炉、SMT回流锡炉、SMT焊锡锅等,在所述电子焊接元件上设置有识别标签;所述测温仪用于检测所述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且将管理信息传输给所述云管理端,所述云管理端整合管理信息以管理电子焊接元件和对应的人员,该系统同时实现对多个电子焊机元件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厂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焊接元件,顾名思义,为应用于焊接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具,常见的电子焊接元件包括电烙铁、锡炉等,其中电烙铁常被用于将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其中特别像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常采用表面贴装工艺进行焊接,这对电烙铁的使用温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温度选择不当时,就容易发现虚焊、短路甚至焊坏电路板的情况。另外,锡炉是用于把在电路板上焊接锡面的器件,锡炉的温度也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温度发生异常就容易出现锡条或电热管损坏的情况。故在电子元件加工厂中,需要要求线下员工定时对电子焊接元件进行温度检测并进行记录,以便于线长以及其他管理人员管理。
目前大部分工厂还是采用线下工作人员手工测温并进行手工记录的方式,然而人工记录的方式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就容易出现信息错记、漏记甚至造假的情况。另外,由于电子焊接元件的数量较多,在工厂线上一般是一个线长管理一条工厂线的情况,就容易出现线长不能很好管理多个电子焊接元件的情况,也会存在线上怠工的情况,特别像是一些使用异常的电子焊接元件如果不能及时地被发现,会导致很多后续严重地不可恢复的加工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的电子工业工厂的管理当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电子焊接元件众多,焊接人员手工记录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不便于管理人员对众多的电子焊接元件进行管理,很难及时地获悉存在缺陷的电子焊接元件;
2、焊接人员手工记录电焊接人员时,容易出现错记、漏记或者误记的情况,难以确保记录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对实际元件生命周期的管理;
3、焊接人员不仅需要测试电子焊接元件,还需要定时定期地记录检测结果,增加焊接人员的工作难度;
4、线长或者工厂管理人员难以管理线下的焊接人员的工作状况,即线长无法每时每刻地关注着焊接人员是否对电子焊接元件进行温度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温度检测仪以及云管理端,以实现电子工业工厂中多个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检测管理,及对应的线下焊接人员和线长的管理,在每个电焊接测温之前需获得线长的同意,且温度检测仪自弃不符合温度范围的错误温度,进而避免测试信息的紊乱,该管理系统集电子焊接元件管理和焊接人员人员管理为一体,提高工厂管理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被应用于管理管理人员,焊接人员和电子焊接元件,其中所述电子焊接元件上设置有至少一元件识别标签,管理人员设置有标记唯一的管理人员识别标签,包括:
温度检测仪,其中所述温度检测仪包括外壳,内置于所述外壳内彼此联通的测温区、识别区、显示区、功能选择区、主控板以及通讯区;
其中所述测温区至少包括热电偶传感器,得到检测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信息;所述识别区包括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至少对应识别所述元件识别标签和管理人员识别标签,得到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识别信息和元件识别信息;所述主控板获取所述温度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主控板上包括设有温度阈值的温度阈值判断器,判断存储符合温度阈值的温度信息;所述通讯区联通所述主控板,获取符合温度阈值的温度信息;所述功能选择区至少包括联通于所述通讯区的信号传输按键,当所述信号传输按键被触发时发送通信指令给所述通信区;
云管理端,其中所述云管理端通过所述通讯区,至少获取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温度信息;
所述云管理端至少包括信息库,管理设定单元,温度设定单元,识别单元以及电焊件记录单元;其中所述信息库分别存储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以及电子焊接元件的信息;所述管理设定单元通信地连接于所述信息库设定所述信息库内的联通关系,建立关联信息库;所述温度设定单元设定电焊件的温度阈值,联通所述关联信息库,将设定的温度阈值存储为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所述识别单元获取温度检测仪传输来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身份信息至少包括元件身份信息,确定识别的电子焊接元件;所述电焊件记录单元获取对应识别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信息,当该温度信息不符合温度阈值时,产生第二错误。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识别标签的方式识别多个电子焊接元件,获悉每个电子焊接元件的检测情况,包括设定时间段内的检测温度,从而准确地获悉多个电子焊接元件的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电子工业工厂的电子焊接元件。
2.温度检测仪设置为非连续工作模式,此时,温度检测仪内置有温度判断模块,当检测元件的温度处于设定的范围之内,工作人员才可选择将测试温度传输给云管理端,减轻云管理端对信息处理的压力的同时减少温度检测仪的能耗。
3.温度检测仪需识别到管理人员的信号后才可实现对焊接元件的温度检测,及,确保线长确切地管理到多个焊接元件,便于工厂对线长以及焊接人员的管理。
4、获取多个电子焊接元件的检测信息,整理及绘制直观的信息报表,便于管理人员高效地对电子焊接元件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5、及时地对未符合检测标准的电子焊接元件提出警报,比如当电子焊接元件出现温度偏差时,及时提醒;比如电子焊接元件未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检测时,及时提醒,从而提高电子加工产品的产品品质。
6、通过管理电子焊接元件进而管理对应该电子焊接元件的焊接人员,避免焊接人员出现错记、漏记或者误记,且不需要管理人员实时进行监督,即可达到高效的管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中的温度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检测仪,11-测温区,12-识别区,13-显示区,14-外壳,15- 主控板,16-警报器,17-通信区,2-电子焊接元件,21-识别标签,3-云管理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到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原理被展示,以下将以管理系统替换本发明提及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两者在含义上并无差别。
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测温仪1,被测温的电子焊接元件2,管理人员,以及联通所述测温仪1的云管理端3,其中所述电子焊接元件2包括但不限于电烙铁、自动焊接机锡炉、SMT回流锡炉、SMT焊锡锅等,在所述电子焊接元件2上设置有元件识别标签21,所述元件识别标签21标记唯一的电子焊接元件的元件身份信息,所述管理人员标记唯一的人员识别标签,所述管理人员识别标签标记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身份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所述测温仪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焊接元件2的温度,得到测温信息,且将测温信息信息传输给所述云管理端3,所述云管理端3整合测温信息以管理电子焊接元件2和对应的人员。
所述测温仪包括外壳14,置于外壳14内的测温区11,识别区12,显示区 13,主控板15,功能选择区以及通信区17,其中所述测温区11、所述识别区 12、所述显示区13、所述功能选择区以及所述通信区17均联通于所述主控板 15。
具体而言,所述测温区11至少包括热电偶传感器,所述热电偶传感器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检测电烙铁类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此时,所述热电偶传感器包括两导体端,传感组件13以及连接所述导体端和所述传感组件的热电偶,所述传感组件联通所述主控板,将测得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控板15,在测温时,电子焊接元件置于一侧的导体端上,两个导体端之间产生温度梯度,回路中产生电流,此时两端之间存在电动势,从而测得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
另外,所述测温区11还可包括外置传感器,所述外置传感器也采用接触式的方式接触锡炉类电子焊接元件,所述外置传感器包括外置传感器壳,设置在所述外置传感器壳上的外置传感器接口以及置于所述外置传感器接口处的外置热电偶,对应地,所述外壳14上设有对应所述外置传感器接口的通孔,以便于所述外置热电偶可穿过所述外置传感器接口伸出。另外,所述外置热电偶连接所述主控板,将所述外置热电偶获取的温度传输给所述主控板1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置传感器置于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底部,且靠近所述主控板15设置,可用于测量锡炉等元件。
所述识别区12包括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至少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识别标签以及对应焊接元件的元件识别标签21,且所述识别芯片通信地连接于所述主控板15,以将识别得到的识别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控板15,其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信息和元件信息,所述管理人员信息至少包括管理人员身份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所述元件信息至少包括元件身份信息,
电子焊接元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区12采用射频识别的方式进行识别,此时,所述识别芯片为RFID读卡器或者NFC读卡器,所述元件识别标签21以及所述线长识别标签均为RFID卡或者NFC卡。
值得一提的是,本显示终端设置为对应管理人员的方式,即,所述识别芯片联通所述主板15,当所述识别芯片识别到对应的管理人员识别标签后,验证该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身份信息,识别该管理人员为可操作管理人员后,所述主板15被控制以启动工作,启动工作至少包括获取管理信息、焊接元件的温度或启闭温度检测仪的开关,从而确保管理人员在生产线上到位管理温度检测仪。
所述主控板15上设置有温度阈值判断器,所述温度阈值判断器内设有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设置为对应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且该温度阈值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调整的过程如下:管理人员可在云管理端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区设定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作为管理信息被存储在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识别标签中,温度检测仪的识别区识别该管理人员识别标签,获取对应设置的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传送给温度阈值判断器。
当所述主控板15获取所述测温区11测得的温度信息后,所述温度阈值判断器判断该温度是否在设定的温度阈值内,若否,所述温度阈值判断器显示错误信息,不存储该错误温度,且报告错误信息,若是,所述温度检测仪存储测量温度。也就是说,当该温度检测仪检测到不符合温度阈值的温度时,自弃该错误温度,进而避免测试温度信息的紊乱,以保证测试温度必须在规范的焊接温度范围内,因此保证了焊接质量,便于提高电子工厂的良品率。
不仅如此,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温度检测仪内设置有时间器,或者,所述主控板15上设置有时间记录器,所述时间器或所述时间记录器和所述测温区11 联通,以获取每次检测得到的温度的时间,得到时间信息。
所述主控板15上设置时间阈值判断器,所述时间阈值判断器内设有时间阈值,该时间阈值设置为对应检测设定的时间条件,比如规定2小时内要检测,比如规定检测时间在9:00-18:00之间等,且该时间阈值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所述时间阈值的获取方式同于所述温度阈值的获取方式。
所述时间器反馈检测时间给所述时间阈值判断器,所述时间阈值判断器判断该检测时间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比如该检测时间是否在设定的检测时间时间内,或,该检测时间是否处于测试的时间范围内,若否,所述时间阈值判断器显示错误信息,或者发出警报信息,不存储该错误温度,且报告错误信息,若是,所述温度检测仪存储测量温度。
另外,所述主控板15上另外设置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通信地联通所述识别区12,至少存储对应的识别信息;联通所述测温区20、所述温度温度阈值判断器以及所述时间阈值判断器,至少存储获取温度信息,时间信息。
所述检测仪内包括存储卡,包括但不限于SD卡,以存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各种信息,便于管理人员管理。
所述通信区17置于所述主控板15上,并通信地连接于所述存储模块,以将所述存储模块内存储的信息以通信的方式传输给云管理端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区包括至少一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NB-I0T/ 蓝牙/GPRS/WIFI/Zigbee以及Lora的一种或组合。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温度检测仪可选择为连续工作模式和非连续工作模式,当所述温度检测仪处于连续工作模式的时候,所述通信区17将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温度信息和/或时间信息传输给云管理端;
当所述温度检测仪处于非连续工作模式的时候,所述通信区17需要接收到通信指令后,才将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温度信息和/或时间信息传输给云管理端,在这种方式下,即可减轻云管理端对信息处理的压力,也可避免错误的信息对信息管理造成的困扰,还可减少温度检测仪的能耗。
且值得一提的是,存储模块内仅存储有符合温度阈值的温度,因此也就是说,当检测元件的温度处于设定的范围之内,工作人员才能上传有效的测试温度数据,从而保证测试温度必须在规范的焊接温度范围内,因此保证了焊接质量,便于提高电子工厂的良品率。
所述功能选择区至少包括信号传输按键,温度模式转换按键以及显示模式按键,其中所述信号传输按键通信地连接于所述通信区,当所述信号传输按键被触发后,发送通信指令给所述通信区17,此时所述通信区17传输对应的信息给云管理端;所述温度模式转换按键被触发可用于转换温度显示的模式,在摄氏度和华氏度之间转换;所述显示模式按键被触发可用于转换显示的模式,比如显示不同焊接元件的测试情况。所述显示区13为显示于所述外壳11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信连接所述主控15,并获取所述主控板15的信息信息,至少包括温度信息,联网状态,剩余电量,RFID标签的一种或多种,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所述主控板15可控制所述测温区11在设定的时间区域内测试多个温度,即,此时,将待测温元件置于所述测温区11,测温区11可连续获得一个时间段内焊接元件的多个测试温度。比如,在10秒内获取10个测试温度,以此判断焊接元件的温度变化是否正常。
所述云管理端3包括信息库、管理设定单元、温度设定单元、识别单元、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以及错误提示单元,其中所述信息库记录有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以及电子焊接元件的信息,所述管理设定单元至少设定所述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以及电子焊接元件之间的关系,所述温度设定单元至少设定特定温度检测仪的至少一温度阈值,所述识别单元接收所述温度检测仪识别的识别信息,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记录对应电子焊接元件的检测温度和检测时间,所述错误提示单元提示错误信息,从而便于人员对电工厂的电子焊接元件、焊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
具体而言,所述信息库至少对应存储有管理人员库、温度检测仪库、焊接人员库以及电子焊接元件库,分别存储有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以及电子焊接元件对应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理人员库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唯一地标识管理人员,该管理人员可指的是生产线上的线长;温度检测仪库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温度检测仪的使用状态】,以唯一地标识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库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焊接人员的身份信息】,电子焊接元件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焊接元件对应RFID的编号,电子焊接元件对应的使用状态】,以唯一地标识和记录电子焊接元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理人员管理至少一台温度检测仪,每台温度检测仪对应检测至少一电子焊接元件,优选地,每个电子焊接元件设有特定的焊接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可通过电子焊接元件的记录情况追踪焊接人员的工作情况。
所述管理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以及电子焊接元件之间的关系,建立关联信息库,设定过程如下:
一、根据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识别特定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输入对应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进行至少一温度检测仪和管理人员的绑定,此时温度检测仪内的识别标签内记录可管理的管理人员的信息;
二、根据电子焊接元件对应RFID的编号和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进行至少一温度检测仪和电子焊接元件的绑定,此时,温度检测仪内的识别标签记录可检测的电子焊接元件的信息;
三、根据电子焊接元件对应RFID的编号和焊接人员的信息,绑定焊接人员和对应的电子焊接元件。
电子焊接元件通过管理设定单元的设定,将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以及电子焊接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对应地,管理人员库、温度检测仪库、焊接人员库以及电子焊接元件库彼此根据设定关系发生联通,并将有关联的均置于关联信息库内。
此时,管理人员库中的某一管理人员联通所述温度检测仪库中的至少一温度检测仪;该温度检测仪对应至少一电子焊接元件,该电子焊接元件对应指定的焊接人员。对应地,这些对应信息被存储在温度检测仪中的识别芯片上。
另外,所述温度设定单元设定不同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阈值,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温度设定单元联通所述关联信息库,所述关联信息库根据所述电子焊接元件的信息,关联和该电子焊接元件相关的管理人员,将对应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阈值转换为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
举例而言,设定A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阈值,通过所述关联信息库关联到A电子焊接元件对应的A管理人员,该温度阈值存储为A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通过A管理人员和对应的A温度检测仪的识别,更改温度检测仪内的温度阈值,从而实现温度检测仪调节温度阈值的效果。所述识别单元通信地连接于多台温度检测仪,即通过所述温度检测仪上的通讯区进行联通,所述识别单元获取特定温度检测仪传输来的身份信息,调用该特定温度检测仪及关联的其他信息,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管理人员身份信息和元件电子焊接元件身份信息。
对应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管理人员识别模块和元件识别模块,所述管理人员识别模块获取所述管理人员身份信息后识别调用管理人员库中的管理员信息,所述元件识别模块获取所述元件电子焊接元件身份信息后识别调用元件元件库中的特定电子焊接元件。
然而通过身份信息和管理信息库的比对,当识别到电子焊接元件不属于该管理人员管理范围之内时或该电子焊接元件不属于该温度检测仪的管理范围内时,得到第一错误,所述第一错误传输给所述错误提示单元被提示,以此方式避免出现管理错乱的情况,做到管理人员针对管理对应生产线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温度检测仪必须识别到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信息后才能被开启获取工作模式,因此可认为温度检测仪自判定处理第一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理人员身份信息的获取过程如下:管理人员在温度检测仪上刷取已经绑定过的RFID卡,表示管理人员到位,此时该温度检测仪被启动工作模式。。
所述电子焊接元件元件身份信息的获取过程如下:焊接人员手持绑定有元件识别标签21的电子焊接元件2,在温度检测仪上刷该元件识别标签21,进行测温,其中所述电子焊接元件元件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焊接元件对应 RFID的编号】;所述元件电子焊接元件识别模块获取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身份信息后与所述电子焊接元件库的信息进行比对,选定特定的电子焊接元件。
当未出现第一错误时,所述云管理端进行后续处理。此时,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被触发,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仪,以获取特定电子焊接元件对应的检测温度,并记录该温度信息。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获取温度警报信息,并记录该温度警报信息,当获取到温度警报信息时,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产生第二错误,并联通所述错误提示单元被提示,以此方式及时地发现工作温度异常的电子焊接元件。
在另一些情况下,所述云管理端3设置有警报单元,其中所述警报单元包括温度警报模块,所述温度警报模块内设有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设置为对应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且该温度阈值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此时,所述温度警报模块获取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获取的温度信息,并将该温度信息和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检测到该温度信息不符合温度阈值的规定时,所述温度警报模块通信地连接于所述警报器17,以发出警报信息,并且产生第二错误,所述第二错误通过所述错误提示单元被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主控板15上无须设置温度阈值判断器,通过所述云管理端3的管理实现温度报警。
在本发明中,采用非连续工作模式,温度检测仪只在设定的温度阈值范围内采集争取温度,认为温度检测仪自判定处理第二错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仪可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获取多个测试温度,此时,通过判断测试温度的温度变化趋势来判断是否发生第二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由所述主控板15进行温度阈值判断还是警报单元进行温度阈值判断,得到的温度异常信息均可被记录。
在另一些情况下,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仪,以获取每次检测温度检测仪时的检测时间,并记录该时间信息,其中该时间信息联通所述温度信息,即,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记录检测温度及对应检测温度的检测时间,以便于管理焊接人员是否在制定的时间内对电子焊接元件进行检测。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获取时间警报信息,并记录该时间警报信息,当获取到时间警报信息时,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产生第三错误,并联通所述错误提示单元被提示,以此方式及时地发现未在设定时间内进行温度检测的电子焊接元件。
当然,在另一些情况下,所述云管理端3设置有警报单元,其中所述警报单元包括时间警报模块,所述时间警报模块内设有时间阈值,该时间阈值设置为对应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正常检测时间范围,且该时间阈值可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此时,所述时间度警报器获取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获取的时间信息,并将该时间信息和时间阈值进行对比,当检测到该时间信息不符合时间阈值的规定时,并且产生第三错误,所述第三错误通过所述错误提示单元被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主控板15上无须设置时间阈值判断器,通过所述云管理端3的管理实现检测时间管理。
在本发明中,采用非连续工作模式,温度检测仪只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采集争取温度,认为温度检测仪自判定处理第三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电子焊接元件可追踪对应的焊接人员,从而可根据所述第三错误追踪没有按时检测的焊接人员,认定该焊接人员未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该完成的工作。
也就是说,所述错误提示单元至少提供三种错误,其中第一错误为检测的电子焊接元件不在对应的管理人员的生产线时发生的错误,第二错误为检测温度异常的电子焊接元件,便于管理人员对电子焊接元件进行管理;第三错误为未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温度检测的电子焊接元件,便于管理人员对焊接人员进行直接管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三种错误可以不同的形式反馈于所述警报器16,且三种情况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在所述云管理端3,以直观地查看不同错误的发生。
另外,针对每个电子焊接元件获得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绘制管理曲线,以更加直观地查看该电子焊接元件的工作情况及生命周期。
另外,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和所述信息库实时联通,即,所述电子焊接元件记录单元记录的电子焊接元件信息实时录入对应的电子焊接元件库中。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被应用于管理管理人员,焊接人员和电子焊接元件,其中所述电子焊接元件上设置有至少一元件识别标签(21),管理人员设置有标记唯一的管理人员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仪(1),其中所述温度检测仪(1)包括外壳(14),内置于所述外壳(14)内彼此联通的测温区(11)、识别区(12)、显示区(13)、功能选择区、主控板(15)以及通讯区(17);
其中所述测温区(11)至少包括热电偶传感器,得到检测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信息;所述识别区(12)包括识别芯片,所述识别芯片至少对应识别所述元件识别标签(21)和管理人员识别标签,得到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识别信息和元件识别信息;所述主控板(15)获取所述温度信息和所述识别信息,所述主控板(15)上包括设有温度阈值的温度阈值判断器,判断存储符合温度阈值的温度信息;所述通讯区(17)联通所述主控板(15),获取符合温度阈值的温度信息;所述功能选择区至少包括联通于所述通讯区(17)的信号传输按键,当所述信号传输按键被触发时发送通信指令给所述通信区(17);
云管理端(3),其中所述云管理端(3)通过所述通讯区(17),至少获取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温度信息;
所述云管理端(3)至少包括信息库,管理设定单元,温度设定单元,识别单元以及电焊件记录单元;其中所述信息库分别存储管理人员、温度检测仪、焊接人员以及电子焊接元件的信息;所述管理设定单元通信地连接于所述信息库设定所述信息库内的联通关系,建立关联信息库;所述温度设定单元设定电焊件的温度阈值,联通所述关联信息库,将设定的温度阈值存储为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信息;所述识别单元获取温度检测仪(1)传输来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身份信息至少包括元件身份信息,确定识别的电子焊接元件;所述电焊件记录单元获取对应识别的电子焊接元件的温度信息,当该温度信息不符合温度阈值时,产生第二错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人员信息至少包括管理人员身份信息以及管理信息,所述元件信息至少包括元件身份信息,当所述主控板(15)获取的识别信息显示该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身份信息正确后,所述主控板(15)被控制以启动工作,启动工作至少包括获取管理信息,焊接元件的温度、或控制通讯区(17)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人员可在云管理端(3)上设定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作为管理信息被存储在对应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识别标签中,温度检测仪的识别区识别该管理人员识别标签,获取对应设置的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传送给温度阈值判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仪上设置时间器或者所述主控板(15)上设置时间记录器,所述时间器或所述时间记录器和所述测温区(11)联通,以获取每次检测得到的温度的时间,得到时间信息,所述主控板(15)上设置时间阈值判断器,所述时间阈值判断器内设有时间阈值,该时间阈值设置为对应检测设定的时间条件,判断符合时间阈值的温度信息,当不符合时间阈值时,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15)控制所述测温区(11)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测试多个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人员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温度检测仪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焊接人员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焊接人员的身份信息,电子焊接元件对应存储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焊件对应RFID的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定单元的设定过程如下:
一、根据管理人员的身份信息识别管理人员,输入对应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进行至少一温度检测仪和管理人员的绑定;
二、根据电焊件对应RFID的编号和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进行至少一温度检测仪和电子焊接元件的绑定;
三、根据电焊件对应RFID的编号和焊接人员的信息,绑定焊接人员和对应的电子焊接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的身份信息至少包括温度检测仪的唯一识别串号以及管理人员身份信息,通过身份信息和管理信息库的比对,当识别到该电子焊接元件不属于该管理人员管理范围或该温度检测仪管理范围之内,得到第一错误。
9.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端(3)设置有时间警报模块,所述时间警报模块内设有时间阈值,该时间阈值设置为对应检测设定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警报模块获取所述电焊件记录单元获取的时间信息,并将该时间信息和时间阈值进行对比,当检测到该时间信息不符合时间阈值的规定时产生第三错误。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区(11)包括外置传感器,其中所述外置传感器包括外置传感器壳、置于所述外置传感器壳上的外置传感器接口以及穿过所述外置传感器接口的外置热电偶,其中所述外置热电偶连接所述主控板(15),所述电子焊接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电烙铁、自动焊接机锡炉、SMT回流锡炉、SMT焊锡锅。
CN201910372622.XA 2019-05-06 2019-05-06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Active CN110286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2622.XA CN110286655B (zh) 2019-05-06 2019-05-06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2622.XA CN110286655B (zh) 2019-05-06 2019-05-06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6655A true CN110286655A (zh) 2019-09-27
CN110286655B CN110286655B (zh) 2020-07-07

Family

ID=6800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2622.XA Active CN110286655B (zh) 2019-05-06 2019-05-06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665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512A (ja) * 1998-11-04 2000-05-16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溶接装置
JP2006192449A (ja) * 2005-01-12 2006-07-27 Hitachi Ltd 溶接材料管理システム
JP2008059116A (ja) * 2006-08-30 2008-03-13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Rfidタグを用いた溶接作業管理・記録システム
WO2008115598A9 (en) * 2007-03-21 2009-11-12 Ntera, Inc. Thin printed color display
CN102467115A (zh) * 2010-11-09 2012-05-23 上海恒通电焊机有限公司 焊接参数记录仪
CN102749900A (zh) * 2012-06-26 2012-10-24 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焊接质量管理系统
CN104907746A (zh) * 2015-06-11 2015-09-16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机器人焊接系统及其焊接质量检测方法
CN207081500U (zh) * 2017-06-30 2018-03-09 吕井勇 一种手持测温仪及包含其的测温系统
CN108637419A (zh) * 2018-04-18 2018-10-12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烙铁设备和用其控制焊接操作的方法
CN109093228A (zh) * 2018-09-25 2018-12-28 无锡三虹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参数智能监控系统
CN109740970A (zh) * 2019-01-31 2019-05-10 杭州智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512A (ja) * 1998-11-04 2000-05-16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溶接装置
JP2006192449A (ja) * 2005-01-12 2006-07-27 Hitachi Ltd 溶接材料管理システム
JP2008059116A (ja) * 2006-08-30 2008-03-13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Rfidタグを用いた溶接作業管理・記録システム
WO2008115598A9 (en) * 2007-03-21 2009-11-12 Ntera, Inc. Thin printed color display
CN102467115A (zh) * 2010-11-09 2012-05-23 上海恒通电焊机有限公司 焊接参数记录仪
CN102749900A (zh) * 2012-06-26 2012-10-24 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焊接质量管理系统
CN104907746A (zh) * 2015-06-11 2015-09-16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机器人焊接系统及其焊接质量检测方法
CN207081500U (zh) * 2017-06-30 2018-03-09 吕井勇 一种手持测温仪及包含其的测温系统
CN108637419A (zh) * 2018-04-18 2018-10-12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电烙铁设备和用其控制焊接操作的方法
CN109093228A (zh) * 2018-09-25 2018-12-28 无锡三虹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参数智能监控系统
CN109740970A (zh) * 2019-01-31 2019-05-10 杭州智乎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ICARDOBADIA-MELIS 等: "Assessing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WSN motes and RFID semi-passive tags f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
崔黎: "特种设备焊接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数字技术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6655B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0970A (zh)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CN105378700B (zh) 测量数据的捕获和关联
CN103399248B (zh) Pcb电路板缺陷批量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7517434A (zh) 一种体重检测装置识别用户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03200A (zh) 一种带电作业工器具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872070A (zh) 一种基于多参量的光纤复合电缆专家诊断系统
RU201913430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блюдения, зонд дл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наблюдения
CN110286655A (zh) 应用于工厂的电焊接元件温度和焊接人员管理的管理系统
CN209446183U (zh) 应用于多电子焊接元件温度管理的温度检测仪
CN103020795A (zh) 仓库智能计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9559352U (zh) 应用于监控电子焊接元件温度的温度检测仪
CN209559351U (zh) 应用于电子焊接元件的离线温度检测仪
CN109298378A (zh) 一种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多功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376976A (zh) 一种新型品质闭环控制方法
CN206950158U (zh) 一种人体健康检测分析仪
CN105160383B (zh) 一种安全状态监测预警式有源电子标签及使用其检测待测物的方法
CN110726491A (zh) 电力系统用无线测温监控装置及其方法
CN112461371A (zh) 一种具有激光测距仪的便携式热像仪系统
KR101279810B1 (ko) 피에조 셀프 센싱을 이용한 불량 노즐 검출 방법 및 그 기록 매체
CN106551676A (zh) 基于认知阶段理论的认知能力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JPH08334541A (ja) 電流検出器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プリント板配線の接触部検出方法
CN216348808U (zh) 一种焊接过程参数采集装置
TWI783225B (zh) 一種電線資訊擷取系統及其方法
CN108187191A (zh) 一种输液监控报警系统
WO2021090808A1 (ja) 計量装置及び計量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No.12 factory building, 1965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BAILA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21 101 Room 101, No. 1, Cang Xing Road, Cang 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Yuhang District,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ZHIHU IO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aide Wu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9

Address after: 311100 room 431, building 2, flying bird business center, Wuc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ZHIHU IO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KUNSHAN BAILAN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2 factory building, 1965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BAILAN ELECTRONICS Co.,Ltd.